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體育行業怎麼做

印度體育行業怎麼做

發布時間:2023-01-06 06:10:02

① 印度體育為何如此糟糕

盡管印度是一個人口大國,但是體育非常的差,在過去的歷年奧運會里,基本上沒有取得過什麼成績,寥寥的幾塊獎牌用手指都能數出來,這無疑是一件讓人感到奇怪的事情,畢竟作為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按理說出現體育人才的概率應該非常大,可是印度的體育卻如此的薄弱,這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第一,政府缺乏投資的意向。職業體育是非常燒錢的,一旦缺乏資金的投入,那麼從設施到獎金,都無法構成體育的經濟基礎,印度近年來盡管經濟發展速度尚可,但是總體來說依然非常貧窮,政府無意向去將大筆資金投入到體育項目,而我們都知道,培養一個體育人才是需要花費較大代價的,這需要足夠的金錢來做支撐。

第二,群眾基礎。盡管印度人十分喜愛體育,但是他們的體育基礎其實非常差,在人們的觀點里,體育是體力勞動,遠不如干其他勞動來的實在,所以他們對於子女的培養也會著重在其他方面,這使得很多有天賦的人連接觸真正體育的機會都沒有,自然別說成為真正的職業運動員了。

② 印度體育的介紹

印度奧林匹克委員會是負責全國群眾體育運動的機構。在全國大多數邦設有分會,目前有分會20個。這些分會配合各邦的體育機構促進、發展和監督該邦的體育活動。印度奧委會的主要任務是:舉辦全國運動會;負責各個單項體育聯合會和政府之間的聯絡工作;組織運動員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英聯邦運動會和亞洲運動會等大型國際比賽。印度奧委會的組成是:主席 1人,副主席 7人,秘書長1人,司庫 1人,國際奧委會委員2人,單項體育聯合會代表 9人,邦奧委會分會和三軍體育管理局代表 5人。印度奧委會的經費來自會費、捐款和資助。邦政府資助國家奧委會,這種資助只限於幫助運動員參加訓練中心。

③ 印度的體育運動怎麼那麼差勁啊

印度是個等級森嚴的社會,社會中有等級制度,即種姓。低種姓的印度人佔了絕大部分。開展體育運動只能在高種姓的人群中,低種姓的人要想從事體育活動,比登天還難,國家一不培養,二不會讓你參加國家隊。
在有印度是個重視教育的國家,但相當輕視體育,認為從事體育是不務正業。高種姓的家庭一般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從事體育。不過現在正在改變。
第三,印度的確落後,國家的錢都用來買導彈和飛機了,沒有多餘的錢來搞這個燒錢產業。國家也是很不重視。

④ 作為世界人口第二國家的印度,為何他們的體育事業會那麼差

社會的發展總是要先解決溫飽,解決了再考慮享受生活。印度雖然人口眾多,但是社會的經濟發展水平並不高,因此體育事業對於他們來說並沒有那麼重要,不注重發展,自然水平就不會那麼高。

例如我們國家,人口世界第一,但是足球體育成績一樣​不令人如意,揪其原因無非是不重視發展,制度不完善,社會沒有氛圍。用在印度上來說,就是「我根本就不想注重體育發展,又哪裡來的成績呢?

⑤ 為什麼有人嘲笑印度的體育事業

東京奧運會接近尾聲了,大家在慶賀我們國家金牌數遙遙領先的同時,細心的人們也發現了,一直以聯合國「第六常任理事國」形象要求自己的印度,這次獎牌數已經排到六十名開外了,而且金牌數至今仍然為零。

泱泱13億人口大國,並總妄想「從實力的地位出發同中國談話」的「軍事強國」,現代 體育 事業卻如此的弱,不禁讓人發笑,國民身體素質不高,何來的「強國」自信?

那為什麼印度的現代 體育 發展不起來?有人說是因為印度人奴役思想根深蒂固,他們認為 體育 鍛煉只適合窮人,不適合正派人士參加。也有人說,是因為國家領導層不重視 體育 事業發展。其實,說到底還是因為國家沒有足夠的預算來發展現代 體育 事業。

一個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國家的扶持,國家扶持的第一步就是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以我國為例,我國的現代 體育 一般分為三部分,即競技 體育 (運動員)、學校 體育 (學生)、 社會 體育 (民眾)。這三部分 體育 各自的目標、職責及要求,在《中華人民共和國 體育 法》中,均有相應的規定。

另外,一個行業的整體水平提高,一定是離不開錢的,沒有哪個行業例外。發展現代 體育 ,是一項燒錢的行業,對於以奧運會為核心的競技 體育 (運動員),有人粗略統計過,從普通的乒乓球、體操運動員,到燒錢的帆船、射擊運動員,每人每年的訓練費用從10萬到1000萬人民幣不等。

雖然每個國家、每個細分領域的花費不一樣,但是花費的量級是基本接近的。要培養一名奧運冠軍,先得從地方人才中萬里挑一,再到市、省級挑選,最後到全國億里挑一,每年這數以萬計的運動員,開銷就是一筆天文數字,如果沒有國家財政的扶持,根本無法持續發展下去。

印度本身經濟就不夠發達,以2020年為例,他們的GDP只有26000多億美元,不及我國的五分之一,但他們的軍費開支卻是我國的三分之一,每年花費大量資金在世界各國買武器,導致財政預算拮據,印度政府每年對 體育 事業的投資經費不到一千萬美元,摺合人民幣不到一個億;而我國去年的 體育 總局支出高達76億多人民幣,營收也高達78億,已經形成一門良性發展的產業。

當一個行業沒有得到國家的政策和資金扶持的情況下,很難發展成為一個產業。有人說,印度對於獲得奧運獎牌的運動員的獎勵非常大啊,說明政策還是鼓勵的。以印度目前唯一一枚個人奧運金牌得主賓拉德為例,他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獲得了男子10米氣步槍冠軍,回國後,當地政府直接獎勵他1000萬盧比,印度首富也送了他1500萬盧比,他還獲得了免費乘坐火車的資格。

可是,這是對結果的獎勵,並沒有對運動員的選拔和培訓過程提供大力的扶持,這樣的結果就是,很多有運動天賦的 社會 中下層人家的孩子,也沒有機會接受正規科學的訓練,或者說他們即使有天分,也養活不了自己,他們根本等不到成為奧運冠軍的那一天。最後,都逐漸向生活妥協,找了份普通工作,淹沒在人群之中。

也有人可能會說,即使等不到成為奧運冠軍,中途堅持不下去了,也可以像我們的很多運動員那樣,選擇當個教練,再普通點就到健身房當個教練謀生。

事實上,印度還沒有像我們國家那樣,有省隊、市隊、縣隊那麼多的 體育 訓練機構,他們不需要那麼多的教練,因此在選拔上,普通運動員根本沒有資格當教練。

就連普通的健身房,數量和質量上都跟我們國內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在印度想通過做健身教練謀生,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那前面講到的個人金牌得主賓拉德又是怎麼熬到奪冠這一天的呢?事實上,賓拉德是個富二代,並不缺錢,他不是靠國家扶持訓練的,而是在自己家的農場,請專業的教練過來指導他訓練,甚至飛到德國去接受專業的訓練,據說,他一天的訓練超過12個小時。他奪冠之後,父親宣布把自己旗下的一座價值20億盧比的酒店獎勵給他。

普通人哪能享受這樣的訓練待遇?那些出身貧窮,依然堅持的人,要麼是出類拔萃,成為億里挑一的幸運兒,享受國家的扶持,成為備戰奧運會的種子選手;要麼是真心地熱愛運動項目,懷揣著有朝一日能出人頭地的夢想,苦苦地堅持。

在印度,想成為運動員,除了要跟貧困作斗爭之外,還要跟性別歧視作斗爭。印度 社會 長期存在對女性的性別歧視,以及對 體育 可作為謀生職業這一觀點的普遍不信任,讓很多女性運動員受到不公的對待。這種深刻的文化傳統因素,可能還需要多幾代人的努力才能慢慢消融。

正在舉辦的東京奧運會上,印度派出了56名女性運動員,參加16個項目的角逐。這是印度參加奧運會以來女性人數佔比最高的一屆奧運代表團。

從印度自詡的「先進大國強國」形象,來對比他們的現代 體育 ,甚至說是現代文明的發展現狀,覺得是可笑的。從現代 體育 和現代文明的角度來看他們的民眾,又覺得他們是可憐的,他們生活在一個保守、愚昧、落後的國度,在貧窮的條件下,領導層依然窮兵黷武,這讓普通民眾踩著板凳、踮起腳尖都很難平視這個世界。

-end-

⑥ 印度的體育如何

體育 賓德拉獲得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男子10米氣步槍(60發)金牌,這是印度自1920年來參加奧運會獲得的首枚個人金牌。 有分析人士指出,賓德拉奪冠讓印度人第一次真切地品嘗到了奧運金牌的滋味,從而也體會到奧運的快樂所在。人們從心理上第一次開始參與奧運會,相信在這種普遍性的心理參與下,印度的體育事業將邁上一個新台階,印度的奧運金牌也將一塊接一塊,現在,很多印度人就開始做起在奧運金牌榜趕超中國的夢了。CSST中國留學生境外服務團隊 本次回答人:Zacyi中國留學生網(印度) www.indiastudy.net

⑦ 32年只有兩枚金牌,13億人口的印度,體育為什麼這么菜

東京奧運會已經結束了。

美國39金第一,中國38金第二,日本27金第三,其他的大國俄羅斯、英國、澳大利亞、德國、法國都榜上有名。

自稱世界第三的印度卻熄火了,只有1枚標槍金牌,總共就7枚獎牌。要知道印度可是可是13億,這么一比,菜的沒邊了。

連人口只有3萬的聖馬利諾,只派了5個人參賽,還拿到了3枚奧運獎牌。

一向勇猛的印度,怎麼這個時候萎了呢,其實吧,印度 體育 不行是老毛病了。

01

1944年,尼赫魯被英國關進監獄,在獄中寫了一本書《印度的發現》,思考印度獨立後定位,尼赫魯是這么說的:

印度以它現在所處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麼就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銷聲匿跡。

不得不說,在奧運會上,印度確實做到了銷聲匿跡。印度有13.24億等同於中國的人口,能在奧運會被完全忽略,也是挺厲害的。

印度最近幾十年瘋狂找找存在感,稱霸南亞、控制印度洋、主導全球供應鏈、超越中國、加入聯合國,成為世界第三強國。

有夢想是好的,但天沒黑就做夢純粹是想入非非。

看看一百來年的奧運會總獎牌數,排在前面的哪個不是有頭有臉的國家,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

印度呢,排在50名開外,連朝鮮和衣索比亞都比不過。

體育 強盛和國家的發展是完全離不開的, 體育 強就代表人們生活水平高,畢竟吃不飽飯誰去搞 體育 。

所以奧運會的獎牌數,是非常好的一個側面,能反映國家的水平,印度連前50都進不去,還敢號稱世界強國,真是大言不慚。

我們來看看 體育 差等生印度,到底有多差。

雖然菜,但是印度身殘志堅,1920年到現在,每一屆夏季奧運會都按時到場。

但獎牌數量嘛,一言難盡,24屆夏季奧運會,100年時間,只拿到28枚獎牌,金牌僅僅只有8枚。(東京奧運會召開之前數據)

中國最近32年裡,光是金牌就201枚,是印度的201倍,獎牌總數471枚,是印度的16倍。這里咱們主要說的是夏季奧運會,冬季奧會印度更慘。

最近32年,印度只拿到了一枚金牌,其他金牌大多數都是在遠古時代拿到的,而且都是曲棍球團體項目。

2008年北京奧運會,印度射擊選手賓德拉終於在十米氣槍拿到個人項目金牌。

這個成績,成為了印度最轟動的一次,回國後受到了英雄版的待遇,引發的效果相當於是許海峰+劉翔+姚明+蘇炳添。

印度各電視台中斷正常節目,爭先報道賓德拉,印度總統帕蒂爾在德拉奪冠一個小時內,就親自發去賀電慰問,稱贊賓德拉是印度的驕傲。

印度奧委會主席卡爾馬迪說: 賓德拉的勝利是一個 歷史 性的偉大時刻,也是印度 體育 即將走向輝煌的開始。

鐵路部直接把賓德拉升級為VIP,可以終身免費乘坐鐵路局一等冷氣客車。此外各聯邦,紛紛發放獎金以示慰問。

總計43.92萬美元,摺合人民幣307萬。以2008年的物價水平,可以在深圳買兩套120平米的房子,但是賓德拉並不缺房子,因為他有一個五星級酒店。

射擊取得冠軍,給了印度極大的信心,今年的東京奧運會,印度派出120名運動員參加,參數人員是有史以來最多。

賽前印度表示:射擊做好了迎戰中國隊的准備,基本可以確保獲得2枚獎牌,然後……中國隊楊倩就拿到了射擊首金。

印度本次奧運會的第一枚獎牌是26歲的女選手米拉拜查努,在49公斤級的女子舉重比賽獲得的銀牌,這是印度在該屆奧運會上獲得的第一枚獎牌,印度人們舉國歡慶。

在采訪中查努表示自己想要吃披薩,達美樂披薩立即宣布為查努終身提供免費披薩。

目前人口過億的發展中國家有11個,除了中國、俄羅斯、巴西,其他的像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奈及利亞、孟加拉國、墨西哥、衣索比亞、菲律賓一個比一個菜,其中最菜的就是印度,真的是菜到摳腳。

就連只有6萬人口的百慕大島,今年只派了2個人參加,就拿到了1塊金牌。人口只有180萬人的科索沃,派了11人參加,也拿到了2塊金牌。

印度13億的人口,乾的是幾萬人的成績。

夏季奧運會都成這樣了,冬奧會熱帶的印度可怎麼辦啊,更是想都別想了。

02

當然我們不能僅僅以人口來衡量,不是人多就厲害,競技 體育 畢竟不是人海戰術。

但印度可能並不這樣認為,印度這么菜又這么自信,完全是高估了自己的發展水平。不可否認印度經濟發展確實小有成就,但能不能落在每一個印度人民身上,還是問題。

其實大家都知道,印度的繁榮是虛高,打腫臉充胖子而已,實際上 社會 發展問題很多,極度的不平衡,老百姓都吃不起飯了。

就兒童營養率來說,印度有超過90萬,6個月至6歲兒童嚴重營養不良。

2020年全球飢餓指數,印度在107個國家中排名94位,14%的人口營養不良,兒童發育遲緩率高達37.4%,屬於嚴重的吃不飽飯。

印度的達哈維貧民窟是世界上第二大、亞洲最大的貧民窟,僅有1.75平方公里,但居住著數百萬人口。

疫情導致印度有7800萬貧困人口每天收入低於兩美元,佔全球貧困人口增量總數的60%。

全球飢餓指數正向排名中國排第一,中國1億農村貧困人口已經全部脫貧,中國百姓豐衣足食,這才是真正的強國,印度只是虛假的強國。

印度前1%的富人在過去25年中賺的錢比印度底層50%的人賺的錢多。

印度農村貧困人口,不吃不喝,800年才能掙到公司高管一年的錢。

體育 行業又是一個吃飽了才能乾的行業,老百姓吃了上頓沒下頓,營養不足,哪有精神搞 體育 鍛煉,更別提晉級 體育 的所需的食物、器材、裝備……

不過,印度還是有一部分不僅能吃飽,還吃得好的人,2020年印度億萬富翁有140人,百萬富翁21.9萬人。

疫情之前印度中產群體有9900萬人,疫情之後還有6700萬中產階級。

他們有錢有時間,如果10%的人去去搞 體育 ,印度都不至於這么拉胯,抵一個歐洲國家還是沒問題的。

但是呢,高貴的印度三哥們,完全不屑於 體育 運動。

對於他們來說,坐在沙發上收錢,挺好的,拚死拼活搞 體育 幹嘛,再說體力勞動是下層人的,不符合婆羅門高貴的身份。

印度教把人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四個等級,種姓制度有三千多年 歷史 ,至今依然根深蒂固。

身材瘦小、膚色較黑的都是首陀羅和賤民,只能從事低等的體力勞動,在目前的印度約有1.6億賤民。

印度把食物分為三類,分別是水果、熟食、生食,印度教徒只能吃同級或高於自己種姓的人做的生食,或者吃低於自己種姓的人做的熟食,而首陀羅和賤民做的任何食物,其他種姓的人都不能吃。

印度高種姓的人占總人口不到1/10,婆羅門不及人口的4%,卻佔有七成的司法權及接近半數的國會席次。

婆羅門、剎帝利出生的人歧視體力勞動,大老爺怎麼會下地幹活呢,他們不缺錢,不用幹活,又鄙視體力勞動,那干什麼呢?

搞精神修行唄,各種宗教,瑜伽到處都是。

2019年6月,印度總理莫迪帶著4.5萬人一起做瑜伽,全國上下從邊防哨所到航空母艦上,都在做瑜伽。

印度的宗教和文化里對性的崇拜長此以往,閑來無聊的上等人就發明出來了各種各樣奇特的性交姿勢,這些性交體操,就慢慢演變成了後來的瑜伽。

做著瑜伽,喝著咖啡就把錢掙了,誰去搞 體育 啊。

印度的宗教文化和上層階級的追求,與奧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強的精神截然相反。

底層吃不飽沒精力搞 體育 ,吃飽的上層跑去打坐修行,這樣的國家 體育 能搞起來就怪了。

印度上層人,忙著把孩子培養成醫生和工程師,每年大約有250萬幼兒准備參加醫學和工程考試。

體育 高付出,高風險,低回報的投資,完全不在考慮范圍內, 體育 被視為一種愛好,而不是一份好職業。

印度退役運動員連飯都吃不飽,1952 年第一位印度個人獎牌獲得者KDJadhav,最終因缺錢買葯而去世。

03

有人說,不是還出了一個射擊冠軍賓德拉嘛,但是呢,賓德拉獲獎後,他父親直接把20億盧布的五星級酒店送給了他。

對沒錯,賓德拉其實是印度的人上人,父母的公司每年收入5個億人民幣,關鍵公司還是做射擊器材的,明白了吧,印度的 體育 終究還是有錢人才玩得起的項目。

賓德拉在美國讀的MBA,在德國學習的射擊,跟印度完全沒什麼關系,如果不是他父親提供的機會和地位,賓德拉也許現在還在街頭賣咖喱炒飯,參加奧運會?想都別想。

雖然菜,但印度的舉辦奧運會的心,倒是沒停過。

自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後,印度加大發展 體育 事業,2014年開啟了 「目標奧運領獎台計劃」,之後6年時間,印度政府給運動員們發放了8.3億盧比獎學金。

但是,資源調配不透明,規劃一塌糊塗,加上官僚體系腐敗內斗,運動員的生活補助都不知道發到哪裡去了。

2024年、2028年奧運會舉辦權在巴黎和洛杉磯,2032年的奧運會被澳大利亞拿下,印度的申辦請求,國際奧委會直接拒絕。

中國有60萬個 體育 館,印度的 體育 館六千個都不到,而印度 體育 局直接訓練的運動員也只有13000人左右。

設施不足就算了,花錢可以彌補,但印度那個臟亂差的衛生形象,我不說,大家都有畫面了,新德里被被調侃「德里肚」,什麼牛尿、恆河水都往肚子裝......

國際奧委會想了想那個畫面,還是算了。

中國舉辦奧運會花了3000億元,超過了整個三峽工程開支。希臘花了150億美元,直接虧損到虧損破產 ,10年才緩過來。倫敦花費了100億英鎊,里約奧運會投資了200億,虧損了80億。

印度有這個經濟實力辦嘛?總不可能指著那些億萬富豪慷慨解囊吧。

所以,目前看來,印度的奧運夢,至少在目前的幾十年裡,沒啥可能了。

除非奧運會加入摩托車雜技和瑜伽,印度肯定妥妥的第一名。

但好巧不巧,今年奧運會閉幕式前一天,印度還真搞的一枚金牌,尼拉傑·喬普拉獲得了標槍金牌,還是德國名將發揮失常才讓喬普拉撿了便宜。

但這個消息傳回印度,不得了,印度人舉國歡慶,揚眉吐氣,喬普拉的待遇不比賓德拉差。

印度田徑聯合會把8月7日奪得奧運會金牌的這一天被定為「全國標槍日」,總理莫迪發推特祝賀,親自打電話慰問。

喬普拉回到新德里時,在機場被幾千名印度粉絲包圍。

獎金肯定也少不了,奧運會前夕印度就宣布,授予金牌獲得者750萬盧比,相當於人民幣65.3萬元,運動員所在地區的政府也紛紛加碼。

喬普拉的家鄉哈里亞納邦給出了6000萬盧比的獎金,以及半價土地折扣卡和一份政府工作,印度靛藍航空還提供1年免費乘機優惠,本土車企馬恆達直接送了一輛 汽車 。

算上曼尼普爾邦獎勵1000萬盧比,旁遮普邦2000萬盧比,印度板球委員會1000萬盧比,金奈超級國王板球公司1000萬盧比,目前累計獎金約873萬元。

喬普拉比賓德拉好一點,不是富二代,全家共17口人,父親是農民,母親是家庭主婦。

喬普拉除了是運動員,更是印度步槍團的准尉,之所以能夠參加奧運會,是因為浦那陸軍 體育 學校的MOW計劃,這個計劃的目的就為國家和國際比賽培養優秀運動員。

看來印度是想從軍人里找運動員啊,真是給逼的沒辦法了。

不過,一枚金牌代表不了什麼,印度 體育 弱的事實依然改變不了。

印度 體育 搞不起來的道理,很簡單,很明了。

但某些印吹和公知們,卻看不到。在他們眼裡: 印度是一個愛和平不尚武的國家, 體育 不強可以理解。

幾十年前,公知們就說: 中國人瘦小,不適合搞 體育 ,只有白人適合 體育 。

然後我們拚命把 體育 搞起來了,他們又說: 就知道花錢拿金牌,有什麼用,形式主義而已。

這種人典型的老雙標了,借口他們一找一個,但每次都被打臉,黃種人蘇炳添還不是照樣9秒83打破亞洲記錄,成為短跑決賽上唯一一個黃種人。

毛主席老人家,早就說了: 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

精神想要文明,應該先把身體變得更加強壯 健康 ,這才是創造文明、改變世界的前提。

世界強國一定是軟硬實力的結合,不只是拼人數而已。

印度,身體問題都沒解決,還想當世界大哥,豈不是痴人說夢。

最後說一句,公知們吃S去吧!

⑧ 印度作為一個崛起的大國,有錢有人!為什麼體育卻那麼不給力

漢城奧運的時候印度就有討論,有以下原因:
第一,印度的群眾體育運動和國際不接軌,他們最喜歡的板球只有極少數的國家玩,另外一種圍圈堵截的游戲幾乎是絕唱,排球還在打三排九人排球。
第二,印度人大部分吃素,完全沒有牛肉,影響身體素質,特別是爆發力差。印度國內體育稍好的是錫克人,他們吃肉相對多一些(雞肉和羊肉)。
第三,印度的文化把坐在那兒冥思視為最高的,跑跳等影響了靜心。

⑨ 為什麼印度的體育事業如此落後

印度體育孱弱的另一個原因是印度的宗教觀念和種姓制度。在傳統上,印度人不把自己視為個體,而是從屬於他的種姓、部族或地區。就算某人在體育方面非常突出,他也不會得到家人和部族人的鼓勵,讓他發展體育。因為在他們的觀念里,體育所代表的體力勞動是卑賤的。印度的家長更希望他們的孩子去成為牙醫、會計而不是運動員,這讓他們不會在這方面進行教育投入。
嚴格的社會分層意味著不同種姓的人不能夠在一起進行運動。事實上,低等種姓構成了印度的絕大多數人口,而他們是沒有機會接受教育的,甚至最基本的營養和健康也堪憂。絕大多數印度人沒有辦法接觸體育,更沒有機會成為專業運動員。

⑩ 印度的體育水平為什麼那麼落後

印度競技體育成績不佳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首先,印度與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一樣,非常重視教育,印度的父母都希望兒女成為工程師、醫生等社會地位較高的職業,沒有多少父母願意讓子女去辛辛苦苦練體育。記者在與幾位認識的印度人交談時,他們坦言:讓孩子從事體育,在我們這兒很難有作為。

二、其次,氣候和地理條件也是印度成為體育大國的限制條件。印度地處熱帶,氣候極為濕熱,加上國家和民眾相對貧窮,沒有好的室內訓練條件,只能選擇室外訓練。這樣炎熱潮濕的氣候成了體育發展的瓶頸。難怪有人這樣半開玩笑地說:「這么熱的天,讓印度人上哪兒練體育去啊?」

三、第三,印度政府對體育不夠重視。相對於在經濟、軍事領域的慷慨,印度政府對競技體育發展的投入則顯得囊中羞澀、吝嗇不已,發展體育大國似乎根本沒有被納入印度政府的議程。這已經成為制約體育發展的重要因素。

四、第四,印度體育總體發展水平較低,教練水平參差不齊,總體水平不高。水平較高的運動員更願意到國外訓練,因為他們認為「同外國教練相比,印度教練往往缺乏訓練手段,他們並不吸收國外的先進技術」。比這點更嚴重的是,在印度,教練的選拔也成為多種利益的較量。誰能當上教練不看其技術、訓練水平及能力,而是看誰的後台老闆硬。

閱讀全文

與印度體育行業怎麼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3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3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5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6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2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3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3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3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89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0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1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5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2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7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5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