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對我國蓄意挑釁,歪曲抹黑,我國應該如何對待
印度對我國蓄意挑釁,歪曲抹黑,我國應該如何對待?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 ,這主要是得益於中國共產黨的正確的領導,引導我們走向正確的道路,領導我們走向更好的生活,讓我們的國家更好的富強起來 ,讓我們的民族復興 。
在中國發展的一層上會遇到很多的阻礙 ,封鎖 ,還有就是來自於中國周邊國家的一些騷擾 ,他們這些國家是不想讓中國更好的發展起來,從而威脅到自己的地位,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 ,我們必須採用非常嚴厲的態度進行堅決的回擊 ,
中國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他不主動的挑起戰爭,但是絕不懼怕任何一個國家 ,我們希望有一個和平的發展環境 。希望我的答案可以幫助到你們 。
⑵ 如果印度不撤軍,能有什麼反制措施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7月10日在題為《中國可以打的牌比印度多得多》的社評文章中稱,印巴克什米爾沖突是老問題,對印度形成直接牽制。印度與美日澳結成「戰略統一戰線」也是老話題,但它比較虛。印度不像日本,對做美國的「小跟班」不加掩飾,它在自我矮化的同時又不肯放下號稱自己是大國的架子,所以它一直患得患失,非常糾結。
中國一直在印巴克什米爾沖突問題上持中立態度,但如果讓中國哪天不高興了,轉向全面加大對巴基斯坦的軍事支持,將是印度的噩夢。那將比印度與美日加強合作對中國造成的損害更加實質。
中國在邊界問題上未對印度採取強勢姿態,一直很有耐心,有維護中印友好大局的氣度。但是印度近來得寸進尺,透支自己既被美日拉攏、中國又不願意與它激化矛盾的戰略優越感,試圖蠻橫地給中國「立規矩」,比如反對中國在自己的領土上修公路,只要新德里臆測這條公路可能威脅其戰略要地安全的話。
中國的確要給印度必要的警告,促其在對華問題上保持清醒。這次洞朗地區的摩擦,完全是印度無理取鬧,因此中國決不可讓步,必須讓新德里汲取一個沉重的教訓。
中國或將採取多重手段反制印度
鑒於印度一時不肯撤軍,雙方動用軍事手段將會徹底打破中印邊界已持續數十年的大致平靜,中國軍隊可以考慮在中印漫長邊界的多個地方積極巡邏、前出,甚至在洞朗地區的其他位置越界深入印度一邊,開辟中印軍隊在國境線印度一側的新對峙點,形成交叉越界對峙的局面,給印方施壓,迫使印軍最終從越界處撤退。
如果印度有進一步的反華戰略動作,中國就可考慮強化對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問題上的支持,直到完全站到巴基斯坦一邊。
中印友好對印度東北部地區保持基本穩定很重要,那裡的局勢比西藏局勢要脆弱得多。中國一直與印度講理,但沒有任何理由懼怕它,縱容它的囂張。
⑶ 中印邊界爭端最優解決方案
一、教訓印度
如果想給印度一個教訓,事情的結果是明擺著,因為中方的戰鬥力毋庸置疑。但無論如何,誰也不願意真走到戰爭那一步。應對疫情、拯救國民生命,應是印度的當務之急。
二、和談
那麼和談呢?中方已經明確表示,要求印方與中方相向而行,回到對話和談解決分歧的正確軌道上來。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同印度外長蘇傑生通電話時也強調,雙方應按照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通過中印邊界特別代表會晤機制、邊防部隊會晤機制等既有渠道,就妥處邊境事態加強溝通協調。
但前提是印方要端正態度,嚴懲肇事責任人,嚴格管束一線部隊,立即停止一切挑釁性舉動。在事涉中國領土主權的問題上,別再搞這種耍無賴的小把戲。
(3)印度挑釁怎麼反制擴展閱讀:
延伸閱讀
9月14日中印外長在莫斯科簽訂五點解決分歧方法時刻,莫迪卻對當前的中印邊境對峙發表了最新講話,他在講話中呼籲印度議會團結起來一致對外,支持正在前線部署的印度軍隊,莫迪表示國家將與前線士兵共進退。16日,外國記者質問中印外交部發言人,為何中印外長答應解決分歧,中印邊境軍隊卻沒有分離?
1962年中印戰爭就是10月打的,越往後,中印越緊張,越可能沖突。中印之間經過2017年洞朗對峙,2020年邊境斗爭,雙方和平的基石已經失去了,印度此時撤軍就算中國不「擊其惰歸」,民粹主義印度國內,莫迪也無法交代。再晚一些撤軍,印度那糟糕的後方交通,應該會損失不少生命的。
據說班公湖第四指,中國已經建好永久營地,印度必須留下一些軍人與中國做伴,否則來年2月,未定國界,中國一定會前出一定距離,這是印度不可接受的現實。
⑷ 中方巡邏遭印方無理阻止後堅決反制,說明了我國什麼樣的態度
堅決反制。 我國幅員遼闊,面積龐大,但是在邊境地區也還是會存在著一定的領土爭議。像我們的鄰居印度就非常的不老實,不知道腦子里在想什麼,總想通過悄咪咪的在邊境地區放個什麼東西來慢慢的佔領本就屬於我們的領土。針對印度方面越來越不像話的行動,我們也逐漸買以前我們很少活動的地區進行常態化的巡邏。
印度總是莫名的自信,認為自己的實力比我們強大,個人感覺,印度也就是因為人口多並且地理位置和我們近,得到某些別有用心的支持。而且,印度國內情況也比較的糟糕,人民的生活狀況並不是很好,還有著一些殘余的,而且,跟不老實,總企圖發起一些無意義的事情,還愛放虛假消息來蒙逼群眾,一系列的操作讓人感覺非常的無厘頭。
⑸ 反擊槍聲已經打響!印度為傲慢付代價,尼泊爾是如何給予致命反擊
尼泊爾的反擊十分的簡單粗暴,就是直接派遣軍隊前往爭議地區駐守。我們都知道,一直以來印度就和中國、巴基斯坦、尼泊爾在領土問題上存在著爭議。印度也時常會做出一些越界行為,而今年由於新冠疫情形勢嚴峻,外界本以為印度會消停,但沒想到今年印度時常會越界到尼泊爾境內。而尼泊爾總理面對這種情況,也是直接下令軍隊前往來施壓,逼迫印度離開。
而尼泊爾在面對的印度的壓力,以及新冠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的情況下,還能如此果斷的做出決定,不得不說是十分有勇氣的和有決心的。尼泊爾總理奧利對於印方的挑釁,發出了堅決的回擊"不惜一切代價奪回卡拉帕尼、林比亞杜拉以及里普列克三個地區。"
⑹ 印軍為邊境增派士兵配備冬裝,我方如何回應的
這次印軍為邊境增派士兵配備冬裝的行為也讓中印關系變得更加緊張,我國對所有國家的外交政策秉承著敵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則,對於這種行為我國也積極出台各種政策來應對這次挑戰。
印度從一開始下架中國各種APP到現在的兵戎相見,也可以看出他們的狼子野心, 雖然我國是一個主張和平的國家,但這不意味著對於外來入侵一直退避不進行反擊。當這種挑釁行為觸及到我國底線時,我方軍隊絕不會就此姑息,一定會拿起武器保衛國家。兩國開戰當屬兩國的百姓最為無辜,戰火四起導致無數百姓流離失所,這是戰爭所帶來的悲劇。
隨著中國的強大,不少國家都想來中國分一杯羹,從釣魚島事件到現在中印邊界問題得到我國外交部的妥善處理,這叢中彰顯了我國大國氣質。國家每天都在進步,身為其中的一員也應該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⑺ 印度航母直接威脅卡拉奇,巴基斯坦會有什麼反制措施嗎
肯定是要有反制措施,畢竟都開始威脅自己了,找自己友好國家幫忙、加強防禦、派出各種巡邏軍力等等,反正能拿出手的就都拿了出來,能怎麼保護自己的國土就怎麼好好保護唄,這是一個傳統思維,受到威脅了可不得提防。
請自己的友好國家採用各種方法幫助巴基斯坦監視和逼退印度航母,比如用軍事衛星和軍艦搜尋乃至派出大量艦艇威脅印度航母,由於巴基斯坦自身反印度航母能力薄弱因此這種幫助是很有必要的。
巴基斯坦自己的潛艇和水面艦艇也要不斷搜尋印度航母,還要做到一旦發現就隨著做好攻擊准備保衛自己的海岸線,不管怎樣巴基斯坦海軍都不能膽怯,這樣只會讓印度航母欺負上門了。
派出巡邏機和戰機實施搜尋和警戒線任務,要知道印度航母最多隻能攜帶20多架米格29戰機,如果巴基斯坦能夠壓制印度的航母艦載機力量的話,到時候大敗甚至消滅印度編隊也不是不可能。
⑻ 印度此次挑釁中國,有哪些目的
「從自身利益來講,中國在南亞的行動並沒有錯誤,但我們必須意識到此舉難以避免的負面後果,並有所准備,防範可能出現的美日印三強遏華同盟。畢竟,對於冷酷無情的現實政治邏輯來說,單方面的啜泣,從來都毫無意義。」
中印對峙事件發生後,中國媒體猛烈抨擊印度的決策者。個人認為這是對的,因為我們的國土主權的確面臨著印度人的挑釁,我們必須對外擺明我們的態度。但是,從現實政治的角度看,我們不能不全面審視印度的決策動機。因為,媒體單純將印度人視為瘋子和狂人,僅僅是一種宣傳手段,絕非現實主義者看待問題的方式。
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意識到:印度政府絕不可能無緣無故地為了一片足球場大的荒地,而陷入與中國的盲目對抗,畢竟,今天的印度領袖或許殘酷無情,但卻絕不是一個盲目的蠢材。
實際上,對峙事件發生的很久之前,國內就應該意識到莫迪政府一定會有所挑釁,只要稍有俾斯麥式的外交視野,便能夠預見到今天的情況——本人此前不斷提出警示(文尾羅列文章)。
近年來,中國在海外拓展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偉大成就,然而需要清醒的是,與所有大規模跨國合作項目一樣,我們的拓展不可避免地附帶了一些地緣效應,並引發了外國的猜忌。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南亞地區。
2013年之後,中國大舉加強了對巴基斯坦的援助(印巴邊境沖突多年不斷),並且在印巴爭議地區喀什米爾修建鐵路,以及在瓜達爾港設立可供軍用的港口。這些不可避免地與印度的安全利益產生一些沖突。
中巴走廊的建設,在加強經濟的聯系的同時,實際上也意味著兩國軍事互助更加便捷,這強化了巴基斯坦的戰略地位和實力,考慮到印巴邊境至今猶在持續交火,印度不可能對這一舉措漠然視之;
⑼ 不管美國如何慫恿,為什麼印度邊境依舊十分克制呢
因為印度也有聰明的人。
印度前段時間,由於國內疫情的原因,不得不想辦法轉移國內的矛盾,他們的辦法就是四處碰瓷邊境,邊對尼泊爾動手,一邊又對巴基斯坦動手,甚至後面還跟中國產生了邊境的一些沖突。但是,根據外交部的一些新聞,印度和中國邊境的一些沖突並沒有上升到槍炮,而只是肉搏,那麼就足以說明硬度,並不敢過度挑釁中國。
⑽ 疫情惡化,印度同時挑釁中巴尼,哪裡來的自信
正是因為疫情惡化,印度為了轉移國內矛盾,把禍水外引,開始挑釁中國、巴基斯坦、尼泊爾。當然,印度前幾年經濟不錯,國際環境很好,買了很多武器,開始膨脹了。下面分別說下印度膨脹和挑釁的原因:1.國際環境好
印度自從1947年建國以來,一直在國際上備受拉攏,美國、英國等認為印度都是資本主義國家,吹噓它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印度得意洋洋。
蘇聯為了對付中國和向印度賣武器,也極力拉攏印度,印度左右逢源。
從建國以來到現在,印度的國際環境一直很好,讓印度自我膨脹的厲害。
2.美國、日本的挑撥
美國、日本為了遏制中國,牽制中國,建立圍繞中國的包圍圈,所以對印度也是百般拉攏和投資,讓印度覺得自己身價非凡。
3.經濟發展不錯
最近十年,印度經濟發展的相當好,個別年份的增長率超過了中國,上上下下收入增加,民族自信心爆棚。
4.購買了大量先進武器
印度的武器是全世界有名的萬國造,從大炮到子彈,從航空母艦到坦克,從飛機到潛艇,都有先進國家賣給他。
這些世界強國哪一個不吹噓自己的武器全世界最好呢,所以印度就想這么多國家的先進武器武裝了自己,印度軍隊一定可以碾壓鄰國。
5.建國以來,打敗周圍幾乎所有國家,除了中國
印度建國以來,除了中國,打遍周邊無敵手。
比如打敗巴基斯坦,把孟加拉從巴基斯坦分裂出去,吞並錫金,控制尼泊爾、斯里蘭卡,真是一時風頭無兩,自以為天下無敵了。
6.一心要報1962年之仇
1962年,印度趁著中國三年自然災害,趁火打劫,想著侵佔中國領土,不料人民解放軍是如此的英勇善戰,以少打多,打敗了印度的精銳部隊,要不是中國後勤跟不上,會直接打到新德里。
印度本來是個內部差異極大,矛盾重重的組合體,但是自從1962年之後,全國上下以1962年戰敗為奇恥大辱,一心報復。
我去過七次印度,了解印度人對1962年的恥辱,就好比中國人對甲午戰爭之恥是一樣的。所以,只要有機會,只要鄰國有天災人禍,只要本國內部矛盾激化,印度政府都蠢蠢欲動的想把禍水外引。
今天,印度新冠確診已經三十多萬,又自不量力的同時向巴基斯坦、尼泊爾、中國挑釁。
好笑的是,一個便宜也沒撈著,處處碰壁,四面楚歌。近段時間以來,印度接連和巴基斯坦、尼泊爾以及我國,在國與國邊界、或者實際控制線發生緊張對峙、甚至還發生了多次沖突。
印度官方和陸軍於新德里時間2020年6月15日深夜先後發布兩份公告,第一份公告稱「本方死亡3人」,包括1名軍官和兩名士兵;第二份公告則稱,還有17人「受傷後死亡」。也就是說,僅僅這次沖突,印度就有20名軍人因此而死亡。
這次,一直都偏向保守的尼伯爾也是主動出擊,形成兩個事實:
其實在此前,印度尼泊爾邊界還是一直很平穩的;但自2020年5月8日起,尼泊爾西部尼—中—印交界處卡拉巴尼地區局勢開始不斷緊張。
很顯然,這次是尼泊爾不再忍讓,主動接受挑戰!很讓人感嘆!
至於印度和老冤家巴基斯坦自不待言,印巴在克什米爾實際控制線上的摩擦幾乎從沒消停過!這里就不再多說了。
仔細觀察印度近段時間以來的一系列操作,隱隱約約都可以感覺到,這應該是印度政府為了掩蓋其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失敗、經濟欲振乏力的一種欲蓋彌彰做法,無非是想轉移印度國內民眾的注意力。
說實在話,我們作為旁觀者一直看得很清楚,就印度的綜合實力,連巴斯斯坦都沒敢言取勝,更別說與巴基斯坦、尼泊爾、中國三線作戰!
其實,印度之所以如此做,無非是基於如下幾點:
要我說,印度這樣的國家,在南亞稱一稱小霸還勉強湊合,要與我國鬥力,那差的可不是一個、兩個數量級!我相信,印度總會有有識之士明白這個道理的。
只是,印度政府近段時間的一系列騷操作,苦的還是印度的普通百姓,我真的很同情他們。
進入六月份以來,印度在邊境不斷的製造摩擦,挑起事端,不僅欺負小國尼泊爾,還與巴基斯坦重燃戰火,甚至在中印邊境還挑釁中國邊防部隊,但是,在與中巴尼三方的挑戰中,印度都沒有撈到任何好處,在印尼邊境,尼泊爾軍人硬扛印軍,絲毫不怯印度的挑釁;在印巴邊境,雙方互相交火,印度也沒佔到什麼優勢;在中印邊境更不用說了,連帶一名上校軍官在內的20名印度軍人喪命沖突現場,雖然我們沒有公布自己的損失情況,但從官方的回應中也能明顯的感覺到,在此次沖突中,印度顯然也沒佔到什麼便宜。
那麼,既然在三線都沒佔到什麼便宜,印度為什麼敢同時挑釁中國、巴基斯坦和尼泊爾?
很多人都認為印度背靠美、俄等大國的支持,加上最近這些年印度在經濟、軍事上的進步,讓他們有點自我膨脹了,但實際上這種觀點真的很不靠譜,就算印度最近發展的再怎麼好,他們的實力也不允許同時挑戰三個國家的,如果真的爆發戰爭,別說是跟中國打,就算是巴基斯坦就夠他們焦頭爛額了,所以, 印度此次反常的舉動,顯然是另有目的。
我們在來看看這三場沖突的規模,印度跟尼泊爾的沖突是尼泊爾警方與印度人在邊境地區爆發的沖突,僅僅造成1名印度人死亡,4名印度人受傷,根本就算不上有多嚴重。印度跟巴基斯坦的沖突主要集中在克什米爾地區,這次所謂的激烈交火,也不過是造成1名士兵死亡,三名士兵以及一些平民受傷,這種規模的沖突基本每年都會發生,可每次也都沒有大規模的交火。
最後,影響最大的也就是印度跟中國的沖突了,中印兩國因為領土爭議問題,也經常在邊境產生摩擦,1962年的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就是中國對印度侵略我國領土的有力回擊,自從那一戰之後,中印邊境雖然也經常爆發沖突,但是雙方也都比較克制,基本沒有發生過交火的事情,此次中印邊境沖突,也是雙方士兵互擲石塊,拳打腳踢的規模。
印度目前單日新增病例已連續6天保持在1萬例以上。同時,截止到6月17日,印度的單日新增死亡病例2003例,這也是印度自疫情暴發以來,單日新增死亡病例首次超過2000例,增幅創最高紀錄。從單日新增死亡病例來看,印度的疫情已經相當的嚴重了,甚至比印度官方發布的情況更為嚴重,如果按照這個勢頭發展,因疫情導致的恐慌、不滿情緒勢必會在印度蔓延,如果引導不當,這些不良情緒肯定會造成比疫情本身更加嚴重的後果,所以,印度政府肯定會想盡各種辦法來轉移國內民眾的焦點,打消印度人民的這種不良情緒,才能更好的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因此,印度之所以敢同時挑戰中、巴、尼三國,並非他們是因為實力有多強,背景有多深,只不過是印度政府為了轉移國內疫情防控的壓力,有意製造出來的「輿論熱點」,印度根本就不敢在邊境挑起大規模的戰爭!
印度敢於同時挑戰中國、巴基斯坦、尼泊爾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拉美國虎皮做大旗美國為了遏制中國,可謂不擇手段,菲律賓、越南、印尼、日本,不管在中國的哪個方向,只要能夠為美國所用,美國一概照單全收,即便中國和周邊鄰居沒事,美國想方設法也會在中國背後捅刀子、挑起事端。印度作為一個地區大國,對美國而言當然具有比菲律賓、越南之流更高的利用價值,如果印度能夠牽制中國,那無疑美國就能夠獲取更大的利益,印度雖然也知道自己不過就是美國手裡的一枚棋子,但在充當棋子的同時,也能夠獲得很多好處,所以印度也就心甘情願的接受了這個角色。
有了美國撐腰,印度自然就開始自我膨脹了起來。印度和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眉來眼去,服從美國的印太戰略,可謂一石三鳥,一方面可以從西方得到好處,另一方面可以進一步擴展自己的勢力范圍,打壓甚至吞並南亞小國,更重要的是印度想通過美國的支持從中國獲取更多的利益,比如領土爭端、比如1962年慘敗的一箭之仇。對中國尚且不放在眼裡,對巴基斯坦和尼泊爾那就更不在話下了,一句話,因為投靠了美國,印度變得更加有恃無恐、自不量力。
二、大國美夢的吸引力印度這些年來經濟發展確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現在印度已經躍升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經濟的增長必然會導致政治野心的膨脹,印度一直希望能夠成為世界性的大國和世界多級當中的重要一極。要想達到這個目標,那就需要首先變成一個區域大國,而區域大國的前提是必須擁有區域間足夠的影響力,而想要獲得這樣的影響力又必須先過中國這一關,所以只要有機會,印度就絕對不會放過。
2020年的這場病毒大災,由於美國對中國歇斯底里的甩鍋,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麻煩,印度正是看到了這樣的「機會」,所以才會誤判形勢,覺得中國在當前的形勢下,一方面會無暇顧及印度的騷擾,另一方面會出於穩定周邊安全形勢的需要選擇隱忍,正是在這種思維的影響下,印度選擇了冒險,如果獲得成功,那印度的勢力和影響力無疑都將得到巨大的提升,這就是印度人的如意算盤。
三、報58年前慘敗的一箭之仇印度把中國當成最大威脅和假想敵,這是公開的秘密。事情雖然已經過去了幾十年,但在印度人的內心,這件事一直是他們一個隱隱作痛、不能忘卻的記憶,從印度媒體時常流露的情緒中就完全可以感受到這一點,也正是基於這樣的心理,印度才會屢屢在邊境挑釁和碰瓷中國,即便今天的危機解決了,如果印度不吸取 歷史 的經驗教訓,類似的事情以後依然還會發生。
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印度今天的做法非常愚蠢。首先,中國不會犧牲自己的國家利益來和印度做交易,其次印度挑釁中國也必將付出沉重、甚至是不能承受的代價。再次,巴基斯坦作為中國重要的友好兄弟國家,一旦巴基斯坦形勢變得危急,中國不可能坐視不管,所以在巴基斯坦那裡,印度的圖謀同樣不可能得逞。
更讓印度沒有想到的是,尼泊爾不僅敢和印度硬杠,還趁機收復了大片被佔領土,印度這是偷雞不成還蝕了一把米。還有一點印度也應該覺醒,如果中國真的被美國遏制下去了,那下一個被遏制和打壓的國家就應該變成印度自己了,所以不管從什麼角度看,印度今天所採取的策略都是非常錯誤和愚蠢的!如果印度能認識到這一點,改過自新,和中國相向而行,那這將是中印兩國人民共同的福音!
說實在的,印度的膽兒真的很肥,單從軍事覺度來說,它很我們中國都不是一個級別的對手,他們完全以為我們中國奉行以和為貴,吃定了我們,確實如此,我們不願和周邊國家樹敵,但不代表我們沒有原則,沒有底線,超越了原則和底線,必定會讓對方付出代價,截止目前印度公布的消息,此次中印對峙事件,印度已經有至少20名士兵因為各種原因死亡!
對於印度的挑釁事件,我們外交部對此已經發聲,同時我們外交部長也與印度外交部長通話,要求印度保持克制,並調查相關責任人,差不多可以說造成印度人員死亡事件責任在印度一方,而且也給我方造成了一定傷害,具體沒有說我們傷亡情況,可能是不願意將事態擴大,更或者我們傷亡不大,但是也得敲打敲列印度!
關於第一個問題,近來,為緩和兩國邊境地區局勢,中印雙方通過外交和軍事渠道保持密切溝通。6月6日,兩國邊防部隊舉行軍長級會晤,就緩和邊境地區局勢達成重要共識。
關於第二個問題,中印雙方正通過外交和軍事渠道就解決有關問題進行密切溝通。
目前以和為貴任然、和平談判是我們處理邊境問題的主要方式,但是我們也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這是不能讓步的,不管你背後站的是美國,還是其他大國撐腰,或者自以為是,可以天下無敵,我們改出手時必出手,而且會讓你覺得如果好好談談,大家都有趕出,否則吃虧的會是誰,倒可以試試!
目前印度更應該與周邊國家睦鄰相處,國內疫情肆虐,著力解決疫情擴散問題,就目前尼泊爾突然的舉動印度可能都沒有明白怎麼回事,再同時與三個不算弱的鄰居做對,最後撿不到任何便宜的!
不排除莫迪老仙轉移國內抗疫不力及疫情造成的經濟下滑產生的矛盾,但莫迪老仙再糊塗也不會糊塗到同時挑釁三家。那麼,有可能印度國內反對派搞事,給莫迪老仙出難題,或趕莫迪下台。
簡單地說這是印度政府為抗疫失敗,經濟嚴重下降而對國民轉移視線的唯一手段。其實印度這個國家不是什麼自信,而是在玩小聰明,一是尼泊爾力量小不會主動和対印度反擊。二是巴基斯坦目前也不會全面對印度發動反擊。三是盡管中國有實力列印度,但中國歷來講究以和為貴,以鄰為善,吃點小虧無所謂。所以印度就吃定一打三沒問題,同時提高國內的民族主義。
沒有什麼,我可以坦然的說,印度對巴,尼也許有些底氣,對中國絕對是心虛的,無非就是利用各種矛盾和條件打一點擦邊球,搞一點小摩擦,所以我認為局勢可控,不會發生大的爭端。
對於印度要在適時的時候狠狠的教訓教訓它,一是讓印度再長點記性,不要忘了 歷史 的教訓。二是給美國人看,三是警告南海周邊不本分的國家。想侵佔中國的領土、領海絕沒有好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