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誰知道在印度梵文傳入中國之前, "梵 "這個字的意思是什麼 *印度文brahma譯成"
其實,「梵」本來讀作「凡」,本義是林木繁茂無邊的意思,也就是「森」,後來引申為草木茂盛、像森林一樣寧靜、寧靜清潔等義。比如「梵梵」就是極其豐茂。梵的這個意思也同「芃」相似。元朝以後的字典都搞錯了「芃」字,錯讀作通假字「蓬」音。實際上「芃」本音就是「凡」,本義是草卉豐茂無邊,引申為草木茂盛。由於「芃」(凡)與「蓬」同意義而被用作通假字,才又讀作「蓬」。因蓬、茂等字常用,芃(凡)本字本音逐漸被遺忘。但是從《唐韻》《說文》及文字學原理。還能考證其本為「梵」之音義。
由於印度地處熱帶與亞熱帶,林木繁茂,加上印度需要Brahmā一詞最初我們讀作「婆羅訶摩」,本義是寧靜清潔,為了從華文意上翻譯此義,就用意譯加音譯的方法來翻譯這個詞,即以印度林木繁茂的特徵及產生寧靜環境的「梵」來翻譯前半部,用「摩」來翻譯後半部分,翻譯成為「梵摩」。為了區別華文含義與印度含義翻譯,又改讀為「飯」音。後來凡是涉及印度的,我們都用「梵」(飯)來表達。後來佛教流行,梵字的印度含義用途頻繁,其本音本義反而被遺忘了。實際上,梵及芃一樣都是繁茂本義。現代字典應當修改這兩個華字,以免誤導華人以為是印度傳入的。
❷ 梵這個字念什麼
梵
拼音: fàn , 筆劃: 11
部首: 木 五筆: ssmy
基本解釋:梵
fàn
關於古代印度的:梵語(印度古代的一種語言)。梵文(印度古代的文字)。
筆畫數:11;
部首:木;
詳細解釋:梵
fàn
【形】
(形聲。從林,凡聲。本義:梵梵:草木茂盛的樣子)
同本義
梵,即芃之俗體。——清·鈕樹玉《說文新附考》
梵語Brahmā音譯詞「梵摩」、「婆羅賀摩」、「梵覽摩」之省,意為「清凈」、「寂靜」〖quiet〗
凈修梵行。——《妙法蓮花經》
又如:梵心(清凈之心);梵志(以清靜為志);梵門(清凈的法門);梵事(清凈的佛事)
佛經原用梵文寫成,故凡與佛教有關的事物,皆稱梵。如:梵言(佛經);梵境(佛的境界);梵樓(佛教的樓閣);梵磬(佛寺之磬);梵學(佛學)
梵文為古印度書面語,故對印度等地的事物,常冠以梵字,以示與中華有別。如:梵本(梵文書寫的佛經原本);梵表(梵方。指印度);梵志(印度古代四個種姓之一,指婆羅門);梵俗(印度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