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海上巨人號超巨型原油船的簡介
「海上巨人(Seawise Giant)」號油船是一艘超巨型原油船,是1975年日本住友重工業為香港船主董浩雲造的。載重噸42萬噸,這艘船於1979年啟用,1980年它的中部被延長了80米,成為56.4萬噸。1981年它被改名為「Jahre Viking」號,至2009為止它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輪,長458.45米,寬68.9米,吃水24.5米。2010年在印度Alang拆船廠被拆卸解體。
「海上巨人(Seawise Giant)」號超巨型原油船,被稱為ULCC((Ultra large Crude oil Carrier,超巨型原油輪)。此時,甚至有業者開始設計載重噸達100萬噸的油船。但是,船舶的噸位也無法繼續膨脹的。
1973年,為了彌補美元貶值帶來的收入劇減,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OPEC)決定大幅度提高油價,從每桶2美元上漲到11.5美元,猛漲4.8倍,更逢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中東石油被減產並禁運,對西方工業國家形成沉重打擊,爆發了第一次石油危機。第一次石油危機之後,石油需求被顯著抑止,於是大批的VLCC訂單被取消。1979年又爆發了第二次石油危機,原油價格更飆升至31美元,1981年更突破40美元,使得尚未復甦的資本主義世界緊急陷入了持續衰退的境地。這樣,西方國家被迫改變能源結構,從以石油為主轉向其他諸如煤、核能、可燃氣等多元化能源結構,從而更大幅度地降低了海上石油運輸量(1979年海上油運量14.97億噸,跌至1985年僅9.81億噸)。總運量的降低,導致了已有巨型油船的空載或閑置,70年代初大量建造的油船特別是VLCC陷入了嚴重的過剩狀態,巨型船舶的熱潮時代從此淡去。
「海上巨人(Seawise Giant)」號超巨型原油船在油船發展史上它既是有里程碑意義的油船,又是有警示作用的油船,它告訴人們:船舶的噸位不能,也無法繼續膨脹的,任何事物都有個度,超巨型原油船也不例外。
(施鶴群)
❷ 油輪從波斯灣出發前往我國在冬季和夏季分別會有什麼樣的經歷
1、油輪從波斯灣出發前往我國在夏季會經歷順風順水,夏季經北印度洋返航時,盛行西南風,洋流自西向東流,順風順水。
2、油輪從波斯灣出發前往我國在冬季會經歷減緩速度,冬季時從波斯灣駛向我國的油輪在北印度洋地區船速船速會減緩。
❸ 印度禁用我國油輪運油,你覺得會給我國帶來損失嗎
印度抵制我國油船運輸油類產品,對我國有何影響據本月13日彭博社報道,有印度方匿名人士向其透露消息稱,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印度國有企業能源石油公司,將不再僱用中國籍油船負責原油和石油產品的運輸。
❹ 為什麼從紅海出來的油船曼德海峽船就沉了
你好!
你是不是想問「從紅海出來的油船經過曼德海峽以後吃水深度變深了等原因」?
紅海是世界上海水鹽度最大的海域。海水鹽度大,密度就大,輪船在這個海域航行時排開海水的體積就小。輪船走過曼德海峽進入印度洋,印度洋的海水鹽度比紅海小,海水密度小。輪船在印度洋航行時所受浮力跟在紅海時相同,但是排開海水的體積變大,吃水深度增大。
❺ 超級油輪為什麼要從非洲好望角繞道行駛
好望角是非洲西南端非常著名的岬角。因多暴風雨,海浪洶涌,故最初被稱為 「風暴角」。後因葡萄牙探險家 達.伽馬率領艦隊經過好望角成功進入印度洋,兩年後滿載黃金 、絲綢回到西班牙。葡萄牙國王約翰二世將「風暴角」改成「好望角」。好望角一帶風高浪急,船隻航行到此屢出意外,引起了世界震驚,人們疾呼已經談好望角而色變。
在還沒發現優化演算法的時候,其實還造過更大個的超級油輪。「海上巨人」號就是其中最大個的。它有多大?原油裝載量56萬噸,自重26萬多噸,總計82.5萬噸,相當於8艘「尼米茲」級航空母的排水量!自重26萬噸——可以看出來這條船的設計不是那麼經濟——載重30萬噸的超級油輪,自重其實只有6萬多噸。這載重56萬噸的「海上巨人」號,自重倒是有26萬多噸。
「海上巨人」號全長458米,比橫躺下來的艾菲爾鐵塔還長(埃菲爾鐵塔的的總高為324米),是世界上最長的船隻,也是最長的人工製造水面漂浮物。滿載後的這艘船吃水超過24米,因此無法通過很多世界級的主要航道——例如巴拿馬運河與蘇伊士運河,它都過不去,要繞道南非和南美洲。甚至,它連英吉利海峽和馬六甲海峽也無法通過,跑這些航線的話也得繞道。
❻ 一艘載重30萬噸的原油油船去往南非德班港以及停留在港口大概需要多少租船費和停泊費
德班港
德 班
港口性質:海灣港、基本港(C)
經緯度:29度53分S,031度02分E
航線:南非
位於南非(全稱:南非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SOUTH AFRICA)東部沿海德班灣的北側岸,瀕臨印度洋的西南側。又名納塔爾(NATAL)港,是南非最大的集裝箱港。它是全國第三大城市。該港西北部的奧蘭治自由邦(ORANGE FREE STATE)和德蘭士瓦(TRANSVAAL)兩個省長達408km的一條弓形地帶是金礦的主要產區,黃金的儲量約2萬噸,居世界第一位,年產值佔南非礦產總值的50%以上。黃金的含金量較低,勞動條件艱苦,成本較高。南非的鉑礦儲量約2.7萬噸,佔世界總儲量的75%,居世界首位,其次是加拿大和前蘇聯。主要產地在德蘭士瓦省中部的波特希特斯特斯(POTGIETERSRUS)地區,其產量占資本主義世界的91%,一般每噸礦石僅含鉑4~15克。鉑金屬是電子設備接點和石油化工不可缺少的催化劑,目前需求日益增多。該港主要工業有化學、紡織、煉油、船舶修造、橡膠、製糖食品及汽車裝配等,並擁有大型煉油廠,製糖廠及汽車修配廠等。港口距博塔機場約27km,每天有定期航班飛往約翰內斯堡,與國內外航班相接連。
該港屬熱帶草原氣候,盛行西南和東北風。年平均氣溫約20℃。全年平均降雨量約1000mm。平均潮高:高潮約1.8m,低潮約0.7m。
本港有防波堤圍護,水域面積達16平方米。港區主要碼頭泊位有43個,岸線長9230m,最大水深12.8m。裝卸設備有各種岸吊、可移式吊、集裝箱吊、浮吊、汽車吊、皮帶輸送機及滾裝設施等,其中岸吊最大起重能力為80噸,浮吊達200噸,還有直徑為203.2~254mm的輸油管供裝卸使用裝卸效率:穀物每小時裝1290噸,每小時卸1250噸,錳礦每小時裝400噸,煤每小時裝1100噸,糖每小時裝700噸。本港油船海上單點系浮最大可泊30萬載重噸的超級油船。港區有露天堆場可存20萬噸貨物,糖庫容量達52萬噸,集裝箱堆場面積達102平方米。大船錨地水深為18m。1994年集裝箱吞吐量達72.4萬TEU,比1993年增長14%。主要出口貨物為錳礦、鋼材、黃金、煤炭、鐵礦、糖、花生、玉米、羊毛、皮張、柑桔及生鐵等,進口貨物主要有小麥、機械、化肥、原油、交通設備、紡織品、木材、紙張、茶葉及化工產品等。在節假日中,元旦及聖誕節不工作。
❼ 請教印度海軍綜合補給艦的情況這方面關注的好像不多
印度運補艦:
迪帕克級運補艦2艘
該級滿載排水量2.7萬噸。長175米,寬25米,高19米,推進系統由兩台1000千瓦功率的柴油發動機組成,最高航速可達20節。該艦可搭載250名船員(包括艦員和其他兵員),是補給與後勤保障艦艇。該型艦艇的顯著特點是,其推進系統包含一個可調螺距螺旋槳軸,並擁有可搭載中型直升機(重量可達10噸)的飛行甲板。艦隊補油船配備兩個艙口,可同時為四艘艦艇補給燃油。 該艦是印度最新銳補給艦。
另外還有:
喬蒂級油輪運補艦2艘
海得拉巴級運補艦1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