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買賣印度或者歐洲的股票
在國內直接買印度或歐洲的股票並不現實,滬倫通還沒開呢,就想著印度了。
所以比較現實的方法是通過美股券商交易在美國上市的全球基金,這種基金叫作ETF,一般都是按照股票指數的成分股去持有股票,股票指數上漲,ETF也是跟著上漲的。美國的交易所就有很多投資全球的ETF,比如投資印度有iShares安碩MSCI印度ETF等,投資歐洲的有iShares安碩MSCI歐洲ETF。那麼,在國內怎麼交易這些美股ETF呢?其實很簡單,下載富途牛牛APP就可以了。
② 印度鋼鐵工業是那裡
一間鋼鐵公司是很大的
這是最大的兩家
世界排名647 世界鋼鐵公司排名16
Steel Authority of India Limited (十億計)市值
26.37
世界排名738
Tata steel 14.63
Steel Authority of India Limited
印度鋼鐵管理局有限公司
由印度鋼鐵國有大型廠房位於比萊,波卡羅,杜爾加布爾,羅爾凱勒,伯恩布爾(近阿散索爾)和Salem。賽歐是一個公共部門公司,擁有和由印度政府提供。根據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賽歐是印度發展最快的公共部門單位。
塔塔鋼鐵
主要工廠位於賈姆謝德布爾,恰爾肯德邦
③ 印度的鋼鐵工業主要分布在哪
印度的鋼鐵工業主要分布德干高原東北部
鋼鐵工業對煤炭,鐵礦的需求較大,而德干高原的東北部的奧里薩邦有世界最大的赤鐵礦礦床之一,鋼鐵工業分布於此,可以節省大量的運輸費用。
④ 印度買武器的錢都是從哪來的
因為印度的國內比較貧窮,基礎設施相對落後,很多人都喜歡用輕蔑的態度去看待印度。實際上印度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弱。印度的軍事實力位居世界第4位,僅次於美俄中三國。2018年印度的GDP總量高達2.716萬億,是世界第七大經濟體,整體經濟情況要好過俄羅斯。印度人民貧窮,主要是因為印度人口多。印度的人口和中國不相上下,經濟總量只有中國的四分之一左右,人均GDP不到2000美元。人口負擔導致了印度人均收入水平非常低,因此印度才會看起來十分的貧窮。但是印度國家並不窮,憑借著人口紅利的優勢,印度政府近幾年收入頗豐,也稱得上財大氣粗了。
同世界上的其他大國不同,印度在發展軍事力量的時候更傾向於直接買他國的武器。印度在購買武器的時候,從來不挑食,北約國家的裝備印度買了很多,俄羅斯的裝備印度也買了不少,世界上主要的軍火大國,幾乎都賣給過印度裝備。印度在世界軍售市場上,給人的印象就是“土豪”,看中了就買走,從來不猶豫。
假如印度想要擁有像中美俄三國一樣完備的軍工體系,就需要投入上萬億的資金,而現在的印度根本拿不出來這些錢。其實印度在購買其他國家先進武器的同時,也進行了一定的技術引進,像印度在購買蘇30戰斗機的時候,就獲得了生產蘇30戰斗機的資格。在這個過程中,印度肯定也能竊取一定的軍工技術。一直以大國自居的印度,也一直嘗試著建立自己的軍工體系,比如說建造航母,研發新型戰機等等,只是印度底子太薄,經濟基礎又差,心有餘而力不足,製造出來的裝備問題多多。反而不如直接購買現成的裝備,出了問題還能找人保修。
雖然印度在國際軍售市場上經常扮演“冤大頭”的角色,不過印度憑借著不怕吃虧願意花錢的購物風格,也組建了一支強大的軍隊。當前的印度綜合軍事實力排名世界第4位。憑借著買出來的軍事實力,印度還是可以在南亞傲視群雄的。
⑤ 印度經濟總量不比美國比,為何印度的粗鋼產量卻高於美國
因為處於後工業化時代的美國,經濟不在依賴鋼鐵產業。美國經濟結構中,是服務業為主。這些產業的利潤高,對電力、鋼鐵的需求量較低,對其他能源和資源的需求量也不大,成為優先發展的產業。對一些重點製造業,即便不能完全放棄,但也只保留了品牌、標准、技術、營銷、金融等環節,而將製造環節轉移到了低成本國家。
在工藝上,印度也落後很多,中國的煉鋼工藝結構合理、技術先進,符合世界鋼鐵生產大趨勢,印度的煉鋼工藝結構不夠合理,技術比較落後,與世界鋼鐵生產的平均水平尚有較為明顯的差距。中國轉爐鋼和電爐鋼的佔比分別穩定在93.9%和6.1%;印度的轉爐鋼和電爐鋼的佔比則分別為57.5%下降到57.1%,印度鋼鐵工業的粗鋼生產以電爐煉鋼為主導,平爐煉鋼是一種落後的煉鋼工藝,在中國以及世界大多數鋼鐵生產國家已被淘汰,而直到2015年印度才徹底停止這種工藝。
⑥ 請問米塔爾鋼鐵公司(Mittal Steel )
印度裔億萬富豪米塔爾麾下的米塔爾集團,在鋼鐵業內被譽為「世界上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公司。2005年4月,米塔爾以45億美元收購美國國際鋼鐵集團,超過當時排名第一的歐洲阿塞洛鋼鐵集團,成為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企業。業界總結其成功秘訣為:在最合適的時機去收購與合並;用最精明的經營手法壯大那些被收購的企業。
拉科什米·米塔爾集團(LNM)董事長拉科什米·N·米塔爾(Lakshim·N·mittal)是印度裔英國人。
1957年,LNM現任董事長拉科什米·米塔爾的父親在印度投資創辦了一家小型軋鋼廠。後來,由於印度政府限制民營企業涉足鋼鐵業,老米塔爾於1976年在印尼投資興建了一家年產量僅6.5萬噸的小型軋鋼廠,並讓年僅19歲的拉科什米·米塔爾監管。1981年,米塔爾家族又在印尼投資興建了一座年產量30萬噸的電爐煉鋼廠。
1982年,為米塔爾家族在印尼的鋼鐵企業提供原料的特里尼達和多巴哥鋼鐵公司連續幾年虧損,政府對其私有化。米塔爾先租下這家企業進行經營,7年後,買下這家企業。
1992年,墨西哥第3大鋼鐵企業SIBAISA鋼鐵公司由於經營陷入困境,政府欲對其私有化,米塔爾僅用2.2億美元就收購了這家政府投資22億美元才興建起來的高度現代化的鋼鐵聯合企業,同時收購的還有該公司年產33萬噸焊管的生產線、港口設備及擁有300萬噸鐵礦石的礦山。目前,該公司已成為當今世界上成本最低的一家扁平材生產商。
兩年後,米塔爾從加拿大政府手中收購了加拿大第4大鋼鐵企業希德貝克———多斯科公司。隨後,LNM收購了加勒比地區最大的非石油工業聯合企業,成立了伊斯帕特·加勒比公司。
1995年,拉科什米·米塔爾將其負責的鋼鐵企業與其父親在印度的公司分離,在荷蘭注冊成立LNM集團,將總部搬到英國倫敦,並收購了德國第四大線材生產商、世界著名的短流程和線材專業化公司———德國漢堡鋼公司。緊接著,LNM集團耗資4.5億美元收購哈薩克卡拉干達鋼鐵公司(下稱卡鋼),將其更名為伊斯帕特卡麥特公司,目前該公司鋼產量已過500萬噸,其產品絕大部分出口。
1997年,LNM將其子公司伊斯帕特國際公司16%的資產放在阿姆斯特丹和紐約上市,隨後收購德國蒂森公司的兩家長材生產企業———Rwhrort公司和WalgdrahtHochfeld公司,目前這兩家公司粗鋼生產能力為150萬噸/a。
1998年,LNM出資14.3億美元,收購了美國第6大鋼鐵企業———美國內陸鋼鐵公司。重要的是,LNM通過收購這家公司,與當時世界第2大鋼鐵企業———新日鐵建立了聯系,內陸公司在與新日鐵合資建設的一座100萬噸/a冷軋廠中所佔的60%的股份、1座年產90萬噸熱鍍鋅板廠中所佔50%的股份同時轉移到LNM名下。
1999年,LNM收購了法國尤尼克金屬公司,目前該公司粗鋼產能約為130萬噸/a。
2001年,藉助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的1億美元貸款,LNM以3.6億美元買下羅馬尼亞的加拉茨冶金公司,該公司是羅馬尼亞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主要產品為重軌、厚板、熱軋薄板及帶卷、冷軋薄板及帶卷、熱鍍鋅板卷及不銹鋼。
2002年2月,LNM獲得了獨家購買捷克政府在諾瓦新冶金鋼鐵公司所佔大部分股份。2003年,LNM收購了剩餘股份,並將其更名為伊斯帕特諾瓦公司。同年,LNM還獲得了捷克生鐵供應商VysokePeceOstrava公司100%的股份、波蘭方坯生產商SiderurgicaSAHunedoara公司81%的股份,以及無縫管製造商PetroTub公司70%的股份。
2004年,LNM出資10.5億美元,獲得波蘭PHS鋼鐵公司60%的股份。以4340萬美元的價格搶在一家中國鋼鐵企業之前,收購了羅馬尼亞著名的胡內多阿拉鋼鐵聯合企業。並完成對南非最大的鋼鐵企業伊斯科公司的全面收購,同時獲得波黑澤尼察公司51%的股份,成功並購馬其頓的BalkanSteel。為了與近3年在上述地區並購的鋼鐵企業實現原料共同采購和產品合作銷售,2004年還取得了波斯尼亞最大的BH鋼鐵廠的排它性收購權,並將前南斯拉夫的Niksic棒材和盤條廠納入並購計劃。目前正計劃與美鋼聯聯合收購烏克蘭年產鋼700萬噸的克里沃羅格公司。
在1989~2004年,LNM還並購了愛爾蘭唯一一家鋼鐵企業和阿爾及尼亞的Annaba公司。
從全球鋼鐵業的角度分析,跨國並購將使世界鋼鐵業的競爭格局發生驚人的變化。對此,跨國並購重組「跨度」最大、靠並購重組崛起速度最快、並購成功率最高的當今世界第一大鋼鐵企業拉科什米·米塔爾集團(LNM集團)預言:不出10年,阿塞勒、LNM、美鋼聯極有可能發展成3個億噸級鋼鐵企業,屆時,世界上年產鋼250~300萬噸的鋼鐵企業將失去競爭力。
米塔爾鋼鐵公司還將成為鋼鐵市場佔有份額最大的公司。該公司將在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等14個國家開展鋼鐵經營業務,雇員人數將達到16.5萬人。米塔爾鋼鐵公司2004年鋼鐵出貨量為4210萬噸,收入222億美元。董事長米塔爾一躍成為世界財富最多人士之一。在美國《福布斯》雜志10日公布的全球富豪排行榜上,米塔爾以250億美元的身價名列第三,僅次於微軟公司董事長比爾·蓋茨和美國「股神」沃倫·巴菲特。
⑦ 為什麼出了世界鋼鐵大王米塔爾的印度鋼鐵業太渣
米塔爾的塔塔鋼鐵集團主要業務都在歐美各國,是一個跨國公司,與他的祖國的鋼鐵行業只是關聯,沒有必然的連帶關系。就像當年電腦大王是華人,但是中國的計算機水平當時並不高一個道理。
⑧ 印度的鋼鐵工業基地、電子工業基地,它們的布局因素是什麼
印度的鋼鐵產業
產生與布局:優越的資源條件 印度擁有豐富的鐵礦、錳礦和鉻礦資源,其蘊藏量、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煤炭資源也很豐富,唯優質煉焦煤不足。而且上述幾種資源,在地理分布上互相毗鄰,為發展鋼鐵工業,尤其是建設大型生產基地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印度的鐵礦資源具有儲量大,品位高,分布集中的顯著優點。其探明儲量達72億噸,平均品位為60.3%,按含鐵量計居世界第5位。最主要的礦帶位於加爾各答以西240~320公里的焦達訥格布爾高原,跨越比哈爾邦和奧里薩邦。這里也是印度重要的煤田和錳礦產區,共同組成了一個巨大的鋼鐵工業區。區內鐵礦基本上全部內銷。此外,在印度半島的中、南部也擁有一批大型鐵礦山,所產礦石主要供出口。1989年印度開采鐵礦石5340萬噸,居世界第6位;其中近半數出口,約提供了世界貿易量的7%。主要出口到日本。在本國出口貿易中,鐵礦石地位也比較重要。
印度錳礦的儲量約l.28億噸,居世界第5位。其分布與主要鐵礦帶毗鄰,產銷十分近便。1985年錳礦產量為114萬噸,本國鋼鐵工業、本國其他行業和出口大約在其中各佔1/3。
印度煤炭總儲量達1千餘億噸,但優質煉焦煤不多,主要集中於焦達訥格布爾高原附近,煤田位置對鋼鐵廠布局有很大的吸引力。印度南部的資源條件是有鐵無煤,這里的鋼鐵廠多使用進口煉焦煤。
印度鋼鐵工業的生產布局特點 世界各國鋼鐵工業的生產布局,既有其共有的規律性,又往往各有自己的特色。這些都離不開資源和歷史基礎。對於印度鋼鐵工業生產布局的基本特點,我們大體上可歸納為兩條,即:
(1)向以大型鋼鐵聯合企業為骨幹,近年來中、型電爐鋼廠發展較快。
(2)內陸建廠,分布集中,接近原料、燃料產地和主要消費區。
發展歷程 印度現代鋼鐵工業發端於20世紀初。1937年全國鋼產量首次突破百萬噸大關,此後直至1952年生產規模在所有發展中國家裡一直居於首位。印度獨立後的頭十年,鋼鐵工業發展緩慢。從1956年開始執行的第二個五年計劃起,印度政府把鋼鐵工業列為發展重點,投入巨資,並接受外國援助,先後建設起一批現代化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鋼鐵產量遂開始明顯上升。但總的看來,發展速度並不快,不僅與投入的巨額資金不相稱,與本國發展鋼鐵工業的優越條件也不相稱。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控制了全部生產能力4/5的「公營」體制下,決策不當、管理不善的現象比比皆是,再加上長期缺電、運輸緊張等外部因素的影響,不少基建項目一再拖期,已投產的生產能力也未能充分利用,致使整個鋼鐵工業經濟效益很不理想,其擴大再生產也受到了不利影響。1989年,印度產鋼1290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1.9%,在各國中居第15位;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里,已次於中國、巴西和韓國,居第4位。從1949年到1989年,中國鋼產量增長384倍,韓國增長2284倍、巴西增長41倍,印度則僅為8倍。
此外,由於印度大型聯合企業分布過於集中,許多地區均與之遠離,為確保供應,70年代以來印度在一些消費區建設了一批中小型電爐鋼廠,加上老廠,1984年其總數達176家,合計產鋼能力為400萬噸,佔全國1/4。中小鋼廠以電為主要能源,廢鋼鐵為主要原料,相對於大型聯合企業,具有設備簡單,工藝流程短,布局和經營都比較靈活的特點,今後還可望有進一步的發展。
印度的鋼鐵工業基本上完全建立在本國資源基礎上,又基本上是面向本國市場的。受資源條件制約,大型聯合企業除1988年新建的維沙卡帕特南廠外,部集職於礦產豐富的焦達訥格布爾高原及其毗鄰地區。長期以來,全國絕大部分鋼和生鐵都是東起加爾各答、西迄比萊,橫貫焦達訥格布爾高原,長700公里的狹長帶狀區域內生產的,這樣高的集中程度在世界上也不多見。該區不臨海洋,完全屬內陸建廠;又無大河流貫,運輸全賴鐵路。其生產布局的主要條件是區內擁有儲量巨大且配套齊全的各種原料和燃料,本身又是重要的工業基地,鋼鐵消費量獨佔全國之半數,因而具有接近原料、燃料產地和消費區的顯著特點。
上述五廠在生產布局特點上大體上都屬於煤鐵兩就類型,但彼此之間又有一些差別,以此可分為三類。
表5-23 印度五大鋼鐵聯合企業一覽
(1)位於鐵礦和煤礦的中點,如賈姆謝德布爾廠。該廠距鐵礦石的主要供應來源96公里,距全國最大的賈里亞煉焦煤田160公里。
(2)建於鐵礦產區,如勞爾克拉廠和比萊廠。前者緊靠全國最大的辛格布姆鐵礦,供應十分近便。比萊則距品位極高的查理拉賈拉鐵礦不遠,有專用鐵路相連。比萊廠附近還有豐富的石灰石礦和錳礦,唯距煤田較遠。
(3)建於煤田區,有波卡羅廠和杜爾加布爾廠。前者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煉焦煤產地,後者是各大廠中距賈里亞煤田最近的。
除接近原料、燃料產地外,上述五廠在生產布局上還有一些共同特點、如陸路交通方便,其中賈姆謝德布爾、勞爾克拉、比萊三廠均在加爾各答—孟買的干線鐵路上,杜爾加布爾廠在加爾各答—德里的干線鐵路上,便於產品運往主要工業中心。典型的如杜爾加布爾廠,距加爾各答160公里,除有四線電氣化鐵路相連外,還有公路和運河溝通。此外,各廠用水也很方便,工廠一般均沿河布列,賈姆謝德布爾廠位於一寬4公里的河谷中,既滿足了用地要求,水源也有保證。比萊廠為供水專門開鑿了一條運河,並建有大型蓄水池。
在上述核心區以外,80年代印度在半島中部的維沙卡帕特南附近建成了本國第一座大型臨海鋼鐵聯合企業,首期工程年產鋼120萬噸,二期將達340萬噸。維沙卡帕特南是印度主要的鐵礦石輸出港,並可利用礦砂船返運進口煉焦煤,生產布局特點迥異於前述各廠。維廠的建成,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印度鋼鐵工業高度集中的狀況,對供應廣大的南方具有重要意義。
印度鋼鐵新政提出,到2019-2020財年印度鋼產量將從2004-2005財年的3800萬噸增加到1億噸,年均增長率達到7.3%,為此需要約440億美元的投資。該政策旨在鼓勵提高鋼鐵產量,而且在生產成本、產品質量和產品結構以及生產效率等方面,均將具有全球競爭力,使其國家鋼鐵產業成為現代化的、高效的並具有世界先進水準的產業。印度鋼鐵新政旨在通過多種策略達到這一遠期產量目標。例如,在需求方面,印度政府將通過實行鼓勵措施、建立信息知曉通道以及加強交貨鏈(特別是鄉鎮地區)的方面刺激消費。在供給方面,國家將鼓勵增產,在程序和政策上消除原料獲得渠道的瓶頸,鼓勵技術研發、人力資源以及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投資。
電子工業
和科技中心與教育水平有關,北部和半島南端。
艾哈邁達巴德 班加羅爾 孟買 都不錯。
印度電子工業不算很發達呀,遠不及日韓.
但印度的軟體業世界第一,因為印度是精英教育,數學很好,語言又比東亞諸國有優勢。
印度整體電子產業市場仍然落後於中國。2004年,後者的電子行業產值達到了2720億美元。印度電子行業預期的高增長吸引了市場研究機構的注意。In-Stat預測,印度電子市場復合年增長比率將達到23%,到2010年銷售額達到400億美元。
In-Stat還指出,較低的勞動力和原材料成本、雄厚的技術力量是印度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人口眾多培育了電子產品的消費市場。
在這一過程中,也存在著障礙。In-Stat分析師Bryan Wang認為,「主要的挑戰來自於電子行業基礎設施需要盡快完善、外國投資流程有待簡化、政府要重新考慮關稅問題。目前的進口零關稅政策使進口產品價格低於國內產品價格。」
這位分析師還提及,印度日益壯大的中產階級,目前已有3.3億人口,有足夠能力購買電子消費品,比如計算機等。
⑨ 請問,東南亞一帶,包括印度,都有哪些國家有鋼鐵廠那些鋼鐵廠都叫什麼名字網址是什麼
印度tatasteel
www.tatasteel.com
⑩ 印度鋼鐵廠分布在哪些地方
主要分布在以加爾各答為主的東北地區。
原因:鋼鐵工業是一種對煤炭和鐵礦石需求量非常大的工業,往往在布局上靠近煤礦和鐵礦基地。印度的煤炭和鐵礦主要分布在其東北部,所以印度的鋼鐵工業也分布於此,這樣可以節省大量的運輸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