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印度的誕生地 恆河平原
平原是指地面較為平坦且起伏坡度小、面積較為寬廣的一種地貌形態。平原土壤肥沃,便於耕種,氣溫濕潤,便於居住,地址平坦,便於交通,平原可謂是一個好福地。那麼,現在就讓 城市文化 帶我們一起來看看世界十大平原的風采吧。
簡介
恆河平原為印度大平原的東支,印度大平原在南亞喜馬拉雅等山脈和德干高原之間,面積約75萬平方千米。西部又稱印度河平原,大部在巴基斯坦境內;東部的恆河-布拉馬普特拉平原(恆河平原)大部在印度境內,面積約51.6萬平方千米。
地理位置
恆河平原西起亞穆納河,東抵梅格納河,北界西瓦利克山麓與印、尼邊境,南迄德干高原北緣和孟加拉灣。南亞東部的大平原。由恆河及其支流沖積而成,恆河下游段與布拉馬普特拉河匯合,組成下游平原與河口三角洲。西起亞穆納河,東抵梅格納河,北為西瓦利克山麓與印、尼國界線,南迄德干高原北緣,面積約51.6萬平方公里。
地面平坦,河網縱橫,土地肥沃,人口密集,工農業發達,城鎮眾多,交通便利,為印度、孟加拉的主要經濟地區。地勢利於進行大規模軍事行動。包括印度東北部和孟加拉國。地面平坦,水網稠密,土壤肥沃,人口眾多。盛產水稻、玉米、油菜籽、黃麻、甘蔗等。屬熱帶季風氣候,雨季易泛濫成災。降水量900—1500毫米,自東而西減少,且變率大,有德里、加爾各答、勒克瑙、瓦拉納西、巴特那(印度)和達卡(孟加拉國)等大城市。
歷史文化
恆河平原以印度文明的蘊育和發源地而聞名,為古印度的誕生地,其平坦和肥沃地理條件,演繹了歷朝歷代多個帝國的興衰,包括摩揭陀、孔雀王朝、笈多王朝、莫卧兒帝國、德里蘇丹國等帝國的興衰史。
農業開發
恆河平原以種植水稻和小麥為主,其他主要經濟作物有玉米、甘蔗和棉花。西南季風為農作物帶來了充足的雨水,使得這一地區較少出現乾旱,同時喜馬拉雅山脈為這一地區提供了充足的灌溉用水。
航運
19世紀中葉,隨著鐵路建設的興起,大規模水運開始衰落。灌溉汲水日益增加,也影響了航運。恆河流域中部阿巴德附近以遠河運微不足道,多為各種類型的農村河船。然而,西孟加拉和孟加拉仍然依靠水路運輸黃麻、茶、糧食和其他農業及農村產品。1947年的印巴分治產生影響深遠的變化,實際上中斷了從前經由內陸水路從阿薩姆運到加爾各答的茶和黃麻的大宗貿易。
灌溉
自古以來,在洪水氾濫時或藉助重力水渠以利用恆河水灌溉司空見慣。2000多年前撰寫的經典和神話中已經描述過這樣的灌溉。自12世紀以來的穆斯林統治時期,灌溉高度發展,蒙兀兒國王後來修築了幾條灌渠。英國人進而延展了灌渠系統。
較古老的灌渠主要在恆河-亞穆納河兩河間地區。上恆河灌渠及其分渠長9575公里(5950哩);始於赫爾德瓦爾。下恆河灌渠及其分渠長8240公里(5120哩),始於納拉烏拉(Naraura)。
水力發電
恆河的水力發電蘊藏量約為1300萬千瓦,其中約2/5在印度境內,其餘在尼泊爾。
⑵ 印度中部是什麼平原
問題一:印度中部是什麼平原 印度北部是恆河平原
中南部是德干高原
問題二:讀印度圖:回答問題.(1)印度主要分為三大地形區,北部是______山,中部是______平原和______平原,南 (1)印度地形可以分為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和南部德干高原區三部分.北部山地區主體是雄偉的喜馬拉雅山脈中、西段.中部平原區是由印度河、恆河沖積而成的平原,是世界著名大平原之一,構造上屬新褶皺山地的前淵地帶.南部德干高原區略成三角形的德干高原,是一個久經侵蝕的古老地塊;(2)印度熱帶季風氣候最顯著的特徵是一年可分為三季.3至5月的熱季,西南季風尚未來臨,高溫少雨;6至10月的雨季,西南季風帶來大量雨水,降水量佔全年總降水量的80%~90%,濕熱多雨;從11月到次年2月為涼季,盛行乾燥的東北季風,氣候涼爽宜人.故答案為:(1)喜馬拉雅;印度河;恆河;德干;(2)熱帶季風;東北風;1;少;西南風;2;豐富.
問題三:印度中部是什麼平原 印度中部是----恆河平原
恆河平原又稱印度大平原,在南亞喜馬拉雅等山脈和德干高原之間,面積約75萬平方千米,大部在印度境內。
問題四:印度中部為什麼是平原而不是盆地? 盆地應該是四周高中間低的地形,印度的確是南北高,但是在東西方向上並沒有隆起,只能算是一個走廊式的平原。
問題五:印度中部由什麼河和什麼河沖積而成的平原 印度中部是印度河――恆河沖擊而成的平原。
問題六:關於印度自然地理特徵的描述,正確的是() A.印度的北部是高原,中部是山地,南部是平原 B.印度全 印度的地形分為三部分,北部為山地(喜馬拉雅山地)、中部為平原(恆河平原)、南部為高原(德干高原);印度大部分地區屬於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高溫,降水分為旱、雨兩季,雨季時恆河水量大增,旱季時恆河水量大減;印度東部瀕臨孟加拉灣,西部瀕臨 *** 海.故選:C.
問題七:讀「南亞地形」圖,完成下列各題.(1)南亞的北部是______山脈,中部是______平原和______平原,南部是_ (1)南亞的北部是喜馬拉雅山脈,中部是恆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2)據圖中不同序號的位置可得:①是印度、②是巴基斯坦、⑤是馬爾地夫;(3)印度是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人口超過10億,人口總數居世界第 二位.(4)南亞的主要河流有印度河,恆河,其中印度河主要流經巴基斯坦境內,恆河主要流經印度和孟加拉國,注入孟加拉灣.故答案為:(1)喜馬拉雅;恆河;印度河;德干;(2)印度;巴基斯坦;馬爾地夫;(3)印度;二;(4)印度;恆;印度.
問題八:讀印度圖:(1)印度主要分為三大地形區,北部是______山,中部是______平原,南部是______高原.(2)印 (1)印度主要分為三大地形區,北部是喜馬拉雅山,中部是恆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2)印度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這種氣候類型的特點是終年高溫,降水分旱雨兩季;夏季吹西南風季風,如圖乙,降水多.故答案為:(1)喜馬拉雅;恆河;德干;(2)熱帶季風;終年高溫,降水分旱雨兩季;西南風;乙;多.
⑶ 印度中部是什麼平原
印度北部是恆河平原
中南部是德干高原
⑷ 印度的西北是什麼平原
印度河平原。
恆河是發源於印度北部,從印度東北流過,所以恆河平原是位於印度的北部和東北部。
印度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從印度西北流入巴基斯坦,所以印度河平原位於印度西北部。印度河平原大部分屬於巴基斯坦,但還有一部分屬於印度。
⑸ 西西伯利亞平原,華北平原印度河平原,恆河平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的位置和海拔
印度的地形北部是喜馬拉雅山地,中部是恆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其中印度主要的農業區是恆河平原.
故選:B.
⑹ 印度有什麼平原
印度河恆河平原-簡介
又稱「印度大平原」.位於南亞,是印度河平原和恆河平原的總稱.東西長約3000公里,南北寬250—300公里,面積約8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著名的大平原之一.
印度河平原,面積26.6萬平方公里.主要由印度河沖積而成,是印度文明的發源地.習慣上劃分上、下印度河平原,以北緯29°線作為分界線.大部分地區現已沙化,形成了廣闊的塔爾沙漠,印度河沿岸灌溉農業發達,聚集了巴基斯坦大部分的人口.
⑺ 印度氣溫氣候帶主要平原和主要高原還有東方文明發祥地之一是什麼
答案如下:
印度氣溫氣候帶主要平原是恆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主要高原是德干高原,還有東方文明發祥地之一是古印度。
印度共和國,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
⑻ 印度的地形主要是什麼
印度從喜馬拉雅山向南,一直伸入印度洋,北部是山嶽地區,中部是印度河——恆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及其東西兩側的海岸平原。
平原約占總面積的40%,山地只佔25%,高原佔13,但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過1000米。
低矮平緩的地形在全國佔有絕對優勢,不僅交通方便,而且在熱帶季風氣候及適宜農業生產的沖積土和熱帶黑土等肥沃土壤條件的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可供農業利用,農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長,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8)靠近印度的是什麼平原擴展閱讀
印度全境炎熱,大部分屬於熱帶季風氣候,而印度西部的塔爾沙漠則是熱帶沙漠氣候。夏天時有較明顯的季風,冬天則較無明顯的季風。印度氣候分為雨季(6~10月)與旱季(3~5月)以及涼季(11~次年2月),冬天時受喜馬拉雅山脈屏障影響,較無寒流或冷高壓南下影響印度。
印度礦產資源豐富,鋁土儲量和煤產量均佔世界第五位,雲母出口量佔世界出口量的60%。截至1996年底,印度主要資源可采儲量估計為:煤463.89億噸(不含焦煤),鐵礦石97.54億噸,鋁土22.53億噸,鉻鐵礦1.24億噸,錳礦石6550萬噸。
鋅589萬噸,銅352萬噸,鉛136萬噸,石灰石684.77億噸,磷酸鹽8100萬噸,黃金86噸,石油8.96億噸,天然氣6970億立方米。此外,還有雲母、石膏、鑽石及鈦、釷、鈾等礦藏。森林覆蓋率為21.9%。
印度首都為新德里(New Delhi),連同德里人口共1675.3萬(2011年)。德里位於印度恆河支流亞穆納河(又譯朱木拿河)畔,為中央直轄區,包括新、老德里和郊區鄉村在內,面積1485平方千米(其中城區面積446.3平方千米)。
⑼ 印度的母親河靠近什麼平原
印度的母親河是恆河,靠近恆河平原。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曾經創造了人類歷史上著名的「恆河文明」.恆河這條世界名川,被印度人民尊稱為「聖河」和「印度的母親」.眾多的神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