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象中的印度女性大多貧苦,為何她們卻能整天穿金戴銀
這種現象跟印度的文化以及宗教有著很大的關系,盡管印度整體是比較貧苦的,但是女子在結婚這一天必定是會穿金帶銀的。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女性出嫁之時所帶的金銀珠寶並非都是真的,有錢人家的大多都是真的,而大多數普通人家會用金色的木質品或者說是鐵製品進行代替。
任何一個國家都有著屬於自己國家的文化,同樣也擁有著自己國家的信仰,人們對於不同的文化以及信仰,可以不喜歡但請記住一定要尊重。不過我想說,印度的一些文化還是特別有魅力的,無論是印度的印度教,還是印度的特色建築,都是值得人們前去觀賞的,倘若人們有機會,可以前去印度親身感受一下那迷人的風景。
❷ 印度女性主義的發展現狀
或許很多人都對印度女性地位低有所耳聞,印度人口數量僅次於我國,女性群體的數量也十分龐大,但這也無法拯救印度女性地位低微的事實。由於根深蒂固的男權思想以及難以徹底廢除的種姓制度,讓印度女性彷彿套上了沉重的枷鎖,無法獲得自由。相信很多人深入過印度,了解印度的社會現狀,但或許你並不知道印度女性地位有多低?在印度,有無數女性在少女時期就被賣到妓院,每天服侍30餘人,傭金最高不足七美元。
不知道聽了這組數據之後大家心裡是什麼想法,會不會感到驚訝?相信也有很多人覺得這種事情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有,沒必要大驚小怪。但是我想說,這類事情在印度儼然已經成為一條產業鏈:有人負責拐騙天真少女、有人負責經營妓院、有人負責將女孩推薦給不同類型的客戶,在這一過程中女孩成為了一種商品,在這些所謂的商人之間交換,這種賺錢的手段非常不光彩。這條「產業鏈」是用無數少女的身軀鑄造而成,令人心痛。
為什麼騙子能一次又一次成功拐騙少女呢?因為這些騙子深諳少女心中所想,印度的種姓制度還沒有真正消散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即允許高級種姓的男子迎娶低級種姓的女子),所以許多地位低下家庭出身的女孩都希望嫁給高種姓男子,以此實現地位的改變。其實印度社會上這種想法的女孩很多,當一個騙子偽裝成多金、儒雅、帥氣的貴族時,才會被蒙蔽了雙眼,從此走向了另一個深淵。騙子把女孩們騙到手後就將她們賣到妓院,讓她們無休止的接客。
除此之外,就算沒被騙子拐走的許多女孩由於種種原因,年紀輕輕也會被家人賣掉,不幸的人的命運大都是相似的。有人會說,女孩可以賺夠了錢跑掉啊?根據妓院老闆的透露,這些女孩所賺的不足7美金的傭金也不會真正落入女孩的手中,所以當被賣近妓院那一刻起,女孩就是走進了另一個地獄。如果有人反抗或是不服從,就會被賣掉器官扔進臭水溝。印度的許多女孩就像還未綻放的花朵,就已經凋零了,令人痛心不已。
有人說應該尊重不同文化的差異,可是僅僅通過這些事情就可以想見印度女性的地位有多慘!這種觸目驚心的事實,令人憤恨也令人絕望,這種嚴重的歧視與不平等實在可恨。將憤恨與不滿歸於平靜後,只能慶幸我們生活在了一個尊重女性、倡導平等的國度。
❸ 印度職場女性的優勢
印度職場女性的優勢
過去數十年,伴隨著印度社會對根深蒂固的父權制的抗爭,一群受過教育的中產階級女性開始沖破「玻璃天花板」,在一些傳統由男性主導的行業中占據了領導地位,比如銀行業,咨詢公司及技術領域。據統計,在印度的大型銀行、保險公司及財富管理公司中,1/5都由女性當家。
美國新聞網站Quartz近日的報道指出,後性別時代,圍繞這些印度婦女的話題不外乎其職業軌跡及婚育、家庭生活等。這些婦女往往不易找到完全倡導男女平等的僱主,但即便如此,她們也不會輕易倒向做全職家庭主婦的生活。
報道中對印度一小部分受過良好教育的職業女性群體進行了分析,認為相對於許多其他國家,即便是在西方自由國家的工作女性而言,印度女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兩個優勢——龐大的家族體系和廉價的家政服務,這些資源使得部分女性可以從家庭雜物中解放出來,在職業道路上尋求更高成就。
龐大家族體系解女性育兒之憂
Quartz報道稱,在西方社會,已婚夫婦與父母同住的情況並不常見,但是,幾代同堂的大家庭在印度卻相當普遍。甚至在印度一些大城市,婚後的婦女通常也與男方父母甚至是親戚同住。
在印度傳統文化中,婆婆(丈夫的母親)常被描摹成充滿陰謀、偏狹的形象,而事實上,恰恰是這些婦女在大力推動印度女性的職業化進程。
「畢竟在印度,大家庭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印度職場傳奇女性、畢業於哈佛商學院的印度匯豐銀行前任董事長奈納·拉爾·基德瓦伊(Naina Lal Kidwai)在她自己的書中寫道。
基德瓦伊是印度職場女性的先行者。數十年間,輾轉於澳新銀行、摩根士丹利、印度匯豐銀行的她曾有機會赴美國工作,但她仍然選擇留在印度。
Quartz報道說,盡管基德瓦伊指出銀行並沒有特別給予女性靈活的工作時間,甚至如廁也需要到不同的樓層,但是,她認為家庭親子護理方面,在印度是有保障的,家庭成員在這方面是得力的干將,這也使得印度職場女性比起其他國家的女性更易成功。
文章中還提及了與基德瓦伊處境相似的、現就職於波士頓印度咨詢公司的'朴雅卡·阿加瓦爾(Priyanka Aggarwal),她也是印度大家庭生活的受益者。畢業於印度艾哈邁德巴德管理學院、曾供職於麥肯錫十餘年的阿加瓦爾曾可輕易獲得移民機會,但她果斷地放棄了。阿加瓦爾表示,在印度這個國家,就職於大公司的女性較易取得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狀態。出差時,婆婆可以幫忙照顧她的孩子讓她覺得壓力驟減。
家佣讓女主人從家庭瑣事中抽身
Quartz分析認為,對於印度成功職場女性這個小群體而言,支持她們開拓事業的第一股力量來自家庭成員,第二股則來自家庭以外。
文章稱,在印度,妻子通常被期望做大部分的家務,而大量的、廉價的家佣則讓女主人們能把時間與精力投入到事業上。
Quartz提及了一個值得注意的有趣現象,與西方國家的同階層人士不同,印度中產階級一般能負擔得起一眾家佣的費用。印度的大部分城市,每月1000盧比(約合97元人民幣)就可以雇一名女傭每天做一小時的清潔工作,由此可見印度家政服務的低廉。
Sheroes網站(一個專為女性找工作的網站)創始人塞麗·查哈爾(Sairee Chahal)告訴Quartz記者稱,她有一個全職的保姆,還有一個司機,她為保姆提供很好的薪酬,但要是在美國,做到這必須得很富有。
類似地,從事銀行金融業二十餘年的斯密塔·薩海(Smita Sahay)也長期得助於同一名傭人。她表示,如果沒有家佣蒙蒂(Monty)這個得力助手,她可能不會出去工作。薩海每月向蒙蒂支付15000盧比(約合1460元人民幣),並負擔他的食宿,照顧他家人的生活;而蒙蒂也待她的孩子如己出,成為薩海家庭的一分子。
但是,對於家人和家佣,印度人的態度依然會有區別。該報道稱,職業女性對於自己的絕大部分家庭成員都有著絕對的信任,而對於家佣,她們則常常帶著警惕。
「像煮飯、打掃、洗碗、洗衣服、駕車送主人上班等工作被認為是傭人的分內之事。如果出於照顧孩子的考慮,則會引發一些與信賴有關的問題。」文章援引阿布扎比紐約大學社會學家斯維薩?巴拉克利史能(Swethaa Ballakrishnen)的觀點指出。
去年,Quartz采訪了數十名上世紀90年代畢業於印度理工學院(印度最好的工程學院)的女性,由於找不到理想的家佣,她們幾乎都放棄了工作,做全職母親。對比起她們,故事中講述的這些女性是較為幸運的。
受益於觀念的巨大遷移
文章還指出,越來越多受過良好教育的女性能夠走出家門走上社會,得益於印度社會觀念的巨大遷移。
過去,一些行業,不僅限於印度,往往對身為母親的職員設置了較高的門檻,家庭成員的保守觀念和不支持也會成為一個障礙。
但如今,自由主義傾向和日益增長的消費使得雙收入家庭模式成為一種迫切需要。亞洲基金會(Asia Foundation)首席經濟學家維羅尼克·薩姿-羅札慈荷(Veronique Salze-Lozac)曾表示,同韓國、中國大陸與印度尼西亞等亞洲國家一樣,印度對職業女性有著非常高的期待。幸運的是,這一趨勢也使得更多的現代化的、支持此舉措的家庭積極參與其中。
38歲、正准備建立日托中心的卡莫爾·普里特·穆佳爾(Kamal Preet Munjral)對Quartz稱,夫家在她上課或者做研究期間會幫助照顧孩子,這就每天為她省去了6個小時,接送孩子、打理孩子的膳食、帶孩子到公園遊玩放鬆都是大工程,在這些方面長輩做得更好。
Quartz稱,母親的殷切希望也是這些婦女走向成功的關鍵。通常,這些職場女性的媽媽或是婆婆生活在已婚女性外出工作不能被社會接納的年代,她們不希望下一輩再像自己一樣不能受到教育,或在職業生涯中受到巨大限制。
位於新德里的國家時尚工藝學院的系主任范達娜·納蘭(Vandana Narang)向Quartz記者表示,自己的媽媽是政治學的研究生,但自她出生之後她只能放棄工作,由此當納蘭面臨同樣的問題時,媽媽勸她安心工作,希望她能走出一條新路。
;❹ 嫁人還得貼錢,嫁妝比彩禮都貴,印度女性地位到底有多低
超級低,根本就沒有地位,她們想改變自己社會地位,還需要大量陪嫁,不然就一輩子生活在印度的底層。關鍵是被欺負了,娘家也沒有辦法出頭,一切都是靠自己。
關鍵是高種姓的男子不會說看在嫁妝的上,就對低種姓的女子好,心腸狠一點,會殺了低種姓老婆,接著再娶,從而獲取更多財富。
❺ 印度姑娘大量湧入中國,是因為什麼目的
20世紀以來,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國與國之間的界限已經被打破。為了謀求人類利益的共同體發展,各國之間的思想、文化趨於融合共存發展。好的文化和思想總是會被別的文化所以吸收和借鑒,而不少糟粕文化也在時代的進程中被舍棄。近年來,出現了印度女子大量湧入中國的現象。隨著中國旅遊業的發展,中國的風土人情也成為了世界人人嚮往的旅遊勝地,印度為中國的鄰國,要說這些印度姑娘來中國旅遊,倒也不足為奇。但是有不少印度女子進入中國後,便選擇了與中國男子結婚成家。
中國這種平等的家庭文化正是印度所缺失的,不少印度女子十分嚮往中國的家庭生活,因此在如今外交開放的情況下這些印度女子大量湧入中國,為的是尋得一位中國好夫婿。這樣一來,印度女子的湧入解決了中國男女比例失衡的情況,但是這種大量中國男子與外國女子結合的現象,對於未來的中國社會是否利大於弊呢?這個問題還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❻ 在印度,女性的生存現狀是怎樣的
一·從古至今生存現狀都不容樂觀
我們知道美國有著名的好萊塢,而印度也有他們的"好萊塢"不過稱之為寶萊塢。相信我們或多或少的都看過一點點,印度的電影。在印度的電影中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在印度女性的社會地位非常低下,有甚於中國古代的女性地位。追根溯源,我們知道印度有等級森嚴的種性制度,在這個制度的影響下我們可以預見,女性的地位每況愈下。
但值得慶幸的是,進步雖然緩慢,可一切的確正在變好。隨著教育和經濟的發展,當代印度的平權主義者有男有女,越來越多,都在勇敢推動社會的進步。至少在一些發達城市,例如孟買,更多的女性已經開始有機會讀大學、自由戀愛、婚後選擇繼續工作、自主生育。對那些仍然存在的摧殘女性的習俗和事件,越來越多的人願意、並且敢於走上街頭去抗議。現在的印度有女性車廂、女子大學,都是公眾努力爭取的結果。
真心希望有一天,不論在地球的哪個角落,不論男人還是女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選擇,有尊嚴地生活。
❼ 印度富人區的女孩子是怎樣生活的
印度在我看來,是一個神奇的國家。這個國家有著很多我們無法理解的習慣還有行為,在我們卡哪裡,這個國家是非常落後的存在。許多中國遊客渠道印度之後,紛紛表示不回再去這個地方。因為這類的環境,生活條件跟生活習慣,都跟我們相差太多了。
然而貧民窟的人們,甚至連看到他們這樣生活的機會都沒有。他們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想好怎麼度過這一天,去哪裡尋找食物。在他們看來,生存是最重要的。而富人區的人,她們的生活卻很復雜,因為生活太豐富多彩,有太多選擇了。
❽ 在印度這個國家,廁所為何就成為了印度女人的搖錢樹
印度作為四大古國之一的國家,近幾年來,旅遊業也是發展的比較迅速,但是很多去過印度旅遊的朋友都反映,印度廁所非常的難找,所以在大街上看到印度人神情自若的大小便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廁所成為了印度女人搖錢樹的原因。
在印度,其實貧富差距也是非常大的,都很多的地方都是有貧民窟,而這些貧民窟基本上都是沒有廁所的,所以這些人只能選擇去濃密的灌叢裡面大小便。但是這些地方也是非常的不安全,畢竟灌叢裡面會很容易出現蛇或者是野豬這樣的動物,對人來說也是一種很大的威脅。
其實說白了也就是因為太窮了,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而且印度的貧富差距比較大,特別是那些貧民窟的住戶來說,別說是廁所,就連平常的生活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所以想一想這個東西能夠賺錢成為商機,自然也是有一定的“硬性條件”。換句話說,在印度如果沒有這些收費的印度女人的話,那麼我們去印度旅遊上廁所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❾ 印度富人區女孩的真實生活究竟是怎麼樣的
印度富人區的女孩都受到過高等教育,她們打扮的非常時尚,非常優雅的出入高級場所,座駕都是豪車,甚至有私人飛機。她們一天的日常消費,都能養活貧民區的數百個人。
在印度孟買由一條綠化帶將整個城市劃分開來,一邊是窮人區,房子老舊,生活貧苦,另一邊是富人區,高樓大廈,生活奢侈。
印度富人區結婚也是非常豪華的,斥巨資設宴3天,隨禮自然也是相當貴重的了。富人區的女孩的眼光也是非常高的,也非常的講究門當戶對,富人區的女孩都是嫁給有錢人或者是有權有地位的男人。最重要的是,這些金湯匙出生的姑娘,都能上最好的私立學校,受過很好的教育,長大後去英美等國家留學,也有時間和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❿ 印度女性地位為什麼這么低
印度女性在未出生時,她的悲慘命運早已註定。對於印度人來說,兒子就是金錢。如果第一胎生了女兒,如果家庭條件還可以,她就有希望活下來,第二胎還是女孩的話,活下來的機會就減小了;如果第三胎還是女孩的話,她幾乎沒有希望活下來了,只能指望神明保佑吧。
印度人認為生女孩最倒霉,女嬰一生下來,個別父母就將其勒死,或將其淹死於水中,甚至燒盆開水,將女嬰活活溺死於開水中,這樣做在他們看來很正常,女孩子嘛,又不值錢。
對於小嬰兒來說,投胎到印度做女人絕對是最差的選擇。
印度自古就重男輕女,男人結婚必須要女方足夠的嫁妝,隨著經濟的發展,嫁妝也水漲船高,婚禮也越來越高檔。這些費用都是女方承擔的,所以窮人家的女孩很難嫁出去,一般家庭最怕養女兒了。而兒子則不同了,養大後,結婚不用出一分錢,還平白無故拿女方高額的嫁妝。
因此,印度人一旦家裡生了一個女兒,就要為女兒籌集一大筆錢,若添了一個兒子,那就是多了一個發財機會。這種重男輕女的習俗影響了印度人的生育觀。生不出兒子誓不罷休,這也是印度人口猛增的原因之一。沒有錢的人家是嫁不出去女兒的。所以女孩子生下來就被看做是一種負債,而且幾乎沒有任何地位。
每年都有很多適婚女性因為嫁妝達不到男方的要求而遭到傷害。有時女方先嫁過去,因為家境變化付不出彩禮了,男方有時就會殺妻。更可惡的是,在印度,計劃好的殺妻一般都不會受到法律的懲罰,女方也因為沒給嫁妝不去告男方。所以印度家暴現象非常常見。
一般來說,嫁妝的多少決定了女性婚後能否有點地位,會不會被男人毒打。
印度男人他們還可以隨時休掉自己的妻子。他們很有艷福,一個人能娶三四個老婆。印度男人在娶老婆的時候,不僅能夠得到一大筆財產,同時也得到了一個奴隸。以前的印度也會發生男人把自己的老婆放火燒死,或者殺死,以便能夠不斷再娶老婆,再得財產的事情。而女人則要在男人死去的時候陪葬。這個習俗甚至十年前還發生在印度的一些偏遠地方。
除了繁重的嫁妝,印度女性還肩負著多多生兒子的任務,印度女性一般十八九就結婚了,過多的生育早就將她們摧殘,到三十歲左右,她們早已沒有了年輕女人的模樣,臃腫的身材,黯淡的臉色,徹底淪為男人的奴隸。
印度女孩如同早早開放的花朵,綻放出最絢麗的色彩,隨後又早早地凋謝,令人痛惜不已!
更可恨的是,女方雖然配送那麼多的嫁妝,印度男人在婚後也是可以不工作的,很多繁重的工作交給女性去干,他們負責收錢喝茶享樂;甚至有的男人出租自己的妻子賺錢,而妻子根本沒辦法反抗,只有服從丈夫的一切安排。
工地的工作大部分都是女性在做,印度女人不但負責出錢把自己嫁出去,還得當個生育機器,必須生出兒子,不生孩子的時候,還要去工作養活男人及孩子們。
相對比我國而言,中國女性的地位就高的多,雖然某些地方還有大男子主義,但基本做到了男女平等,女性有選擇的權利,不用依附男人,更不用去養活男人。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但透過表面,我們看到印度社會,對於女性的殘害,真的是觸目驚心,令人憤慨,在現代文明社會,還存在如此嚴重的不平等現象,印度真的很差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