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微型牛瀕臨滅絕,你對這種生物了解多少
微型牛顧名思義就是很小的牛。世界上現存4種微型牛分別是;
Vechur牛。是來自印度的一個稀有品種,因它出產在印度一個名為Vechur的小村莊里而得名,它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小的牛。幸運的是,這種微型動物不是瀕危品種,不僅如此,它還是餐桌上的美味佳餚。Vechur母牛以它驚人的投入產出比聞名:它吃的很少,產奶量卻很大! 它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小的牛。 它們的肉能抗病菌、抗微生物、有助於提高免疫力等神奇作用,是極好的食療用材。不過看這種牛的體格,產肉量估計也沒多少,基本上也和大眾絕緣了。更不要說這種牛今天只有200多頭。
② 牛的種類
常見種類
1、普通牛,分布較為廣泛,數量極其多,與人類的生活關系極為密切。
2、氂牛,毛長過膝,能耐寒耐苦,適應高原地區及其氧氣稀薄的生態條件,是中國青藏高原的特有畜種,所產奶、肉、皮、毛,是當地牧民的重要生活資源。
3、野牛,如美洲野牛、歐洲野牛等。可與牛屬中的普通牛種雜交,產生雜交優勢和為培育新品種提供有用基因。
4、水牛是水稻地區的主要役畜。
5、黃牛,角短,皮毛多為黃褐色或黑色,毛短。多用來耕地或拉車,肉供食用,皮可以製革,是重要役畜之一。
(2)印度牛品種有哪些擴展閱讀
常見起源
根據出土的牛顱骨化石和古代遺留的壁畫等資料,可以證明普通牛起源於原牛(Bos primie-nius),在新石器時代開始馴化。
原牛的遺骸在西亞、北非和歐洲大陸都有發現。多數學者認為,普通牛最初馴化的地點在中亞,以後擴展到歐洲、中國和亞洲。亞洲是野牛原種的棲息地,迄今仍有許多在原地生活於野生狀態中,而在歐洲和北美則除動物園和保護區尚存少數外,野牛已絕跡。
中國黃牛的祖先原牛的化石材料也在南北許多地方發現,如大同博物館陳列的原牛頭骨,經鑒定已有7萬年。安徽省博物館保存的長約1米余的骨心,是在淮北地區更新世晚期地層中發掘到的。此外,在東北的榆樹縣也發掘到原牛的化石和萬年前牛的野生種遺骨
③ 世界上牛的品種有哪些
問題一:牛有哪幾種類 1.普通牛(Bos taurus)。分布較廣,頭數最多,如各種、兼用牛、中國以役用為主的以及日本的和牛等,與人類生活地關系最為密切。
2.駝牛(B.indicus),亦稱駝峰牛。耐熱、抗蜱,是印度和非洲等熱帶地區特有的牛種。
3.氂牛(B.run-niens)。毛長過膝,耐寒耐苦,適應高山地區空氣稀薄的生態條件,是中國青藏高原的獨特畜種,所產奶、肉、皮、毛,是當地牧民的重要生活資源。
4.野牛 (Bison),如美洲野牛(B.bison)、歐洲野牛(B.bonasus)等。可與牛屬中的普通牛種雜交,產生雜交優勢和為培育新品種提供有用基因。
5.水牛屬中的 (Bubalus bubalus)是水稻地區的主要役畜,在印度則兼作乳用。
問題二:肉牛品種有哪些,世界著名肉牛品種簡介 一、安格斯牛
安格斯牛是英國最古老的肉牛品種之一,原產於蘇格蘭北部的阿伯丁、金卡丁和安格斯郡,是美國、加拿大、英國、阿根廷和紐西蘭等國的主要牛種,現在世界上大多數養牛國家都飼養該品種。安格斯牛育種工作從18世紀末開展,育種過程中曾用短角牛、愛爾夏牛以及蓋洛威牛等進行雜交,肉用性狀選育上主要著重於屠宰率、肉質、飼料利用率、早熟性和犢牛成活率等方面。
安格斯牛體型較小,被毛多為全黑色,光亮,少數個體腹下、臍部和 *** 有白斑。頭小而方正,無角,頸中等長,背腰平直,腰薦豐滿,體軀深廣呈圓筒狀,四肢短而端正,具有典型的肉牛特徵。該品種也有紅色個體,目前已被培育成紅色安格斯牛品種。安格斯牛早熟易配,產犢間隔短,連產性好,極少難產。抗病能力強,耐寒,但抗熱性能差。安格斯牛屬於小型早熟品種,公牛體重700~750千克,母牛600~700千克,日增重800~1000克,產肉性能好,一般屠宰率60%~65%,凈肉率48%~52%。性情溫和,易於管理,是國際肉牛雜交體系中公認的最好母系。
二、海福特牛
海福特牛也是英國最古老的肉牛品種之一,原產於英格蘭島西部的海福特郡。育種工作在18世紀中葉開展,培育過程中注重早熟性和肉的品質,採用近親繁殖和嚴格淘汰的方法。目前海福特牛分為英系海島型和北美型,海島型體型較小,北美型則體型高大。
海福特牛屬於典型的肉用體型,體型深寬,肌肉豐滿,頭短額寬,頸短而厚,前軀飽滿,背腰寬厚,中軀肥滿,臀部寬厚,四肢短粗。全身被毛除頭部、垂皮、頸脊連甲、腹下、四肢下部及尾尖為白色外,其餘均為暗紅色或橙黃色。分為有角和無角兩種,角蠟黃色或白色。適應性好,抗旱耐寒耐熱。成年公牛體重900~1100千克,母牛520~620千克,日增重超過1000克,肥育後屠宰率可達67%,最高70%,凈肉率60%。
三、夏洛來牛
夏洛來牛是歐洲最大的肉牛品種,原產於法國中部的夏洛來和涅夫勒地區,是現代大型肉用育成品種之一。夏洛來牛本是大型役用牛,18世紀開始系統選育,1964年全世界22個國家聯合,成立了國際夏洛來牛協會,使得該品種進一步提高。
夏洛來牛體軀高大,肌肉發達,屬於大型肉牛品種。全身被毛乳白或淺乳黃色,皮膚肉紅色。額寬臉短,角圓長,向前方伸展,頸中等長,胸深肋圓,背腰深廣,臀部豐滿,整個身軀呈圓桶狀,四肢粗壯,後腿肌肉非常發達,具有雙肌特徵。夏洛來牛耐粗飼,耐寒耐熱。早期生長迅速,瘦肉率高,成年公牛體重900~1200千克,母牛為670~790千克。屠宰率65%~70%,凈肉率達55%。夏洛來牛15月齡以前的日增重非常高,是世界公認的經濟雜交父本。
四、利木牛
利木贊牛僅次於夏洛來牛為法國第二大品種,原產於法國上維埃納省、克勒茲和科留茲等地,因在法國中部利木贊高原育成而得名。與夏洛來牛一樣,利木贊牛原來也是大型役用牛,1850年開始選育,目前世界上有50多個國家引入利木贊牛。
利木贊牛體格略小於夏洛來牛,體格健碩,肌肉豐滿,也屬於大型肉牛品種。全身被毛多為紅黃色,鼻周、眼瞼、腹下等部位毛色較淺。體軀較長,角為白色,頭頸粗短,肩峰隆起,胸寬深,肋圓,背腰壯實,尻平寬,四肢強健,整體結構良好,呈典型的肉用體型。利木贊牛耐粗飼,性情溫順,體成熟早。成年公牛體重900~1100千克,母牛為600~800千克,屠宰率63%~71%,凈肉率50%~58%。利木贊牛難產率極低,與任何肉牛品種雜交其犢牛初生重都比較小,一般難產率只有0.5%。
五、比利時藍牛
比利時藍牛又稱比利時魔鬼筋肉牛,原產於比利時,是世界上最強壯的牛。19世紀在比利時中北部由當地牛與英國的短角牛以......>>
問題三:世界上牛的品種有多少種? 一.中國黑白花奶牛
中國黑白花奶牛來源比較復雜,乳用型,體格高大,結構勻稱,皮下脂肪少,被毛細短, *** 豐滿向前傾呈長方形為佳,四個 *** 均勻對稱,乳靜脈曲張,後軀較前軀發達,側望呈楔形,額部有白星,腹下,四肢下部或尾帚為白色,俗稱六白,適宜我盟飼養.生產性能:一般母牛年平均產乳量5000KG,乳脂率3.0-35%,乳脂量200KG.市場指導價:12500-14000元.
二.立姆贊牛
立姆贊牛原產於法國中部.肉用型.體型較大,早熟,被毛黃紅色,但深淺不一,角為白色,蹄為紅褐色,頭角較短,體軀較大,全身肌肉豐滿,前肢肌肉特別發達,胸寬肋圓,四肢強健而細致,公牛體重1000-1100公斤,母牛600-800公斤.屠宰率高,瘦肉多.市場指導價:5000元.
三.海福特牛
海福特牛原產於英格蘭西部.肉用型.小型肉用牛,分有角和無角兩種,平均體高,成年公牛130CM俯母牛120CM,被毛紅色.頭短,額寬,角呈臘黃色,母牛角前邊有向下彎曲的.頸垂發達,肌肉豐滿,肉質柔嫩多汁,美味可口,呈大理石狀.市場指導價:9200元.
問題四:世界上都有什麼牛?一共有多少種? 水牛,黃牛。奶牛。犀牛,氂牛,野牛,蝸牛。3935600
問題五:世界上一共有多少種牛 根據相關網站的統計數據,全國(註:不包括港澳台地區)共有31個牛皓宇。由於世界范圍內的數據我國相關部門沒有搜集,所以我也只能幫你到這兒了。
問題六:世界上都有什麼牛? 牛的種類:
①普通牛(Bos taurus)。分布較廣,頭數最多,如各種、兼用牛、中國以役用為主的以及日本的和牛等,與人類生活地關系最為密切。
② 駝鹿(B.indicus),亦稱駝峰牛。耐熱、抗蜱,是印度和非洲等熱帶地區特有的牛種。
③氂牛(B.run-niens)。毛長過膝,耐寒耐苦,適應高山地區空氣稀薄的生態條件,是中國青藏高原的獨特畜種,所產奶、肉、皮、毛,是當地牧民的重要生活資源。
④野牛 (Bison),如美洲野牛(B.bison)(圖1[美洲野牛])、歐洲野牛(B.bonasus)等。可與牛屬中的普通牛種雜交,產生雜交優勢和為培育新品種提供有用基因。
⑤水牛屬中的 (Bubalus bubalus)是水稻地區的主要役畜,在印度則兼作乳用。
問題七:最好的牛是什麼品種的 神戶牛肉(Wagyu Beef)是世界上最有名氣的牛肉。作為日本特產,神戶牛肉常常出現在招待國賓的宴會上。那種香而不膩、入口即化的感覺,能讓人不忍停箸。它曾被日本天皇禁食,亦曾賣出過「天價」。不過,如果你知道了神戶牛是喝著啤酒、享受著 *** 長大的,就不會奇怪這美味從何而來了。
神戶牛是日本黑色但馬牛的一種,因主要出產於兵庫縣神戶市而得名
日本高檔神戶牛肉料理
。神戶牛有獨特的飼養方式,而神戶牛肉則為日本料理中的珍饈,特性表現為口感上的柔韌、肥嫩以及外表所呈現出的大理石紋理。烹調方法多種多樣,可做壽喜燒、涮食、鐵板燒或刺身。2009年美國媒體選出「世界最高級9種食物」其中神戶牛肉與魚子醬、鵝肝、白松露一同位列其中,排行第六
問題八:世界上種類最多的牛是什麼? 主要為地方良種黃牛和雜交改良牛兩大類。黃牛是我國的特色資源,據品種資源調查及國家畜禽品種審定委員會審核,我國黃牛有69個品種,其中地方品種52個,培育品種5個,引入品種12個,是世界上牛品種最多的國家。
秦川牛、晉南牛、南陽牛、魯西牛、延邊牛被譽為我國五大良種黃牛,自農耕文明以來,我國的養牛業一直以役用為主,因此牛的後軀普遍不發達、產肉率較低、生長速度慢,目前正逐步向肉用方向改良。為了改良肉牛品種,我國先後從國外引入了一大批優良肉牛品種,主要有和牛、安格斯、利木贊等國外著名肉牛品種,培育出了秦寶牛、雪龍黑牛、長白山黑牛、大地黑牛、遼育白牛等優良肉牛。
問題九:肉牛都有哪些品種? 西門塔爾該牛毛色為黃白花或淡紅白花,頭、胸、腹下、四肢及尾帚多為白色,皮肢為粉紅色,頭較長,面寬;角較細而向外上方彎曲,尖端稍向上。頸長中等;體軀長,呈圓筒狀,肌肉豐滿;前軀較後軀發育好,胸深,尻寬平,四肢結實,大腿肌肉發達; *** 發育好,成年公牛體重乎均為800--1200千克,母牛650―800千克。成年母牛難產率低,適應性強,耐粗放管理。總之,該牛是兼具奶牛和肉牛特點的典型品種。
利木贊牛
利木贊牛毛色為紅色或黃色,口、鼻、眼田周圍、四肢內側及尾帚毛色較淺,角為白色,蹄為紅褐色。頭較短小,額寬,胸部寬深,體軀較長,後軀肌肉豐滿,四肢粗短。平均成年體重:公牛1100千克、母牛600千克;在法國較好飼養條件下,公牛活重可達1200―1400千克,母牛達800―900千克。利木贊牛產肉性能高,屙體質量好,眼肌面積大,前後肢肌肉豐滿,出肉率高, 在肉牛市場上很有競爭力。集約飼養條件下,犢牛斷奶後生長很快,10月齡體重即達408千克,周歲時體重可達480千克左右,哺乳期平均日增重為0.86―1.0千克;因該牛在幼齡期,8月齡小牛就可生產出具有大理石紋的牛肉。因此,是法國等一些歐洲國家生產牛肉的主要品種。
夏洛萊牛
該牛最顯著的特點是被毛為白色或乳白色,皮膚常有色斑;全身肌肉特別發達;骨骼結實,四肢強壯。夏洛萊牛頭小而寬,角圓而較長,並向前方伸展,角質蠟黃、頸粗短,胸寬深,肋骨方圓,背寬肉厚,體軀呈圓筒狀,肌肉豐滿,後臀肌肉很發達,並向後和側面突出。成年活重,公牛平均為1100―1200千克,母牛700―800千克。
生產性能
夏洛萊牛在生產性能方面表現出的最顯著特點是:生長速度快,瘦肉產量高。在良好的飼養條件下,6月齡公犢可LX達250千克,母犢210千克。日增重可達1400克。在加拿大,良好飼養條件下公牛周歲可達511千克。該牛作為專門化大型肉用牛,產肉性能好,屠宰率一般為65%―70%,胴體瘦肉率為85%―92%。16月齡的育肥母牛胴體重達418千克,屠宰率60.3%。夏洛萊母牛泌乳量較高,一個泌乳期可產奶2000千克,乳脂率為4.0%―4.7%,但該牛純種繁殖時難產率較高(13.7%)。
魯西黃牛
魯西黃牛產地
主要產於山東省西南部的菏澤和濟寧兩地區,北自黃河,南至黃河中道,東至運河兩岸的三角地帶。我縣80年代初有40萬頭,現已發展到100餘萬頭。
在生產性能
據屠宰測定的結果,18月齡的閹牛平均屠宰率57.2%凈肉率49.0%,骨肉比1:6.0脂肉比1:4.23,眼肌面積89.1平方厘米。成年牛平均屠宰率58.1%,凈肉率為50.7%,骨肉比1:6.9,脂肉比1:37,眼肌面積94.2平方厘米。肌纖維細,肉質良好,脂肪分布均勻,大理石狀花紋明顯。生長發育快、周歲體尺可長到成年的79%,體重相當出生重的10.1倍。個體高大、公牛體高146.3cm,體長160.9cm,胸圍206.36cm,體重685.18kg,最大體重1040kg。皮質好,加工後不出萌眼。性情溫順,體壯抗病,便於飼養管理。
在繁殖性能
母牛性成熟早,有的8月齡即能受胎。一般10-12月齡開始 *** , *** 周期平均22天,范圍16-35天; *** 持續期2-3天。妊娠期平均285天,范圍270-310天。產後第一次 *** 平均為35天,范圍22-79天。
濟寧的魯西黃牛,肉質鮮嫩,肌纖維間均勻沉積脂肪形成明顯的大理石花紋,具有無可比擬的良種優勢。周總理在世時送給日本友人兩頭魯西黃牛,日本有大理石花紋的牛肉比普通牛肉價格高一倍還多。本縣所產牛肉、牛皮(皮質密,韌性好,先進機......>>
④ 印度微型牛瀕臨滅絕,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印度微型牛瀕臨滅絕,由於外來奶源增加和疏於保護已瀕臨滅絕。
據透露,有一種微型瘤牛,生活在印度安得拉邦小鎮蓬格阿努爾,它是世界上最小的駝峰牛品種之一,成年牛平均高度僅有70-90厘米。近年由於外來奶源增加和疏於保護已瀕臨滅絕,大約只剩60隻;但它卻是當地居民培育的古老奶用品種,牛奶脂肪含量高達8%,是一般牛奶的兩倍以上。
印度因以牛為崇拜的圖騰,因此印度牛造型的工藝品在印度也比比皆是。隨著邊境貿易的暢通,印度牛造型的工藝品也隨著商家的采購而進入中國市場,作為一種古樸而文化內涵生動的家居工藝品為廣大中國消費者所收藏。
⑤ 你知道世界上最小的牛是什麼品種嗎
小狗牛是世界上最小的牛。它是浙江天台山一種狗大小的牛。由於人工育種選擇的結果,這種牛已經進化成兩種。較大的一頭比低地日本水牛的體型和體重稍大,較小的一頭比低地日本水牛小,體重約150公斤。它是世界上最小的牛。它們主要生活在高山上,體型輕盈,所以它們非常敏捷,像在地上行走一樣爬山。然而,現在天台狗牛並不多,主要是因為它們體積小,產肉和奶量低,不受農民歡迎。
狗牛隻需要最簡單的調味料,味道已經被稱為最好的。味道是棉花和潮濕的,既不是柴火也不是硬的。它很新鮮,很嫩,皮薄骨薄。它保留了狗牛特有的牛肉風味。難怪這么貴。肉的品質和味道不同於那些吃新鮮嫩草的狗和牛,沒有獨特的新鮮和香味。撫養他們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農民們普遍感到無所適從,更願意飼養大品種的牛,小狗牛的數量也越來越少。
⑥ 牛的種類及名稱
牛的種類有晉南牛、印度瘤牛、澳洲和牛、皮埃蒙特牛、利木贊牛、比利時藍牛、黃牛、水牛、安格斯牛等,其中晉南牛原產於山西省,其身軀高大結實,而印度瘤牛是草食性的反芻家畜,其脖子上方具有一個近似瘤子的突起。
1、晉南牛
晉南牛原產於山西省晉南盆地,它屬於大型役肉兼用的品種,其身軀結實高大,毛色多為棗紅色,鼻子為粉紅色,且晉南牛的速度快、耐力強,成年雄性晉南牛的身高可達13.8厘米,而雌性晉南牛的身高可達117.4厘米。
2、印度瘤牛
印度瘤牛是屬於牛科的草食性反芻家禽,原產於印度,是熱帶地區的特有牛種,且印度瘤牛的脖子上長有近似瘤子的突起,其耳朵大而懸垂,具有明顯的抗病和耐熱能力,而且印度瘤牛包含辛地紅牛、婆羅門牛兩個品種。
3、澳洲和牛
澳洲和牛是洞角科家牛屬的動物,其毛色為黑色,肉質具有大理石的花紋,且澳洲和牛一生能產15-16胎,平均妊娠期約為285天,飼養澳洲和牛時,需要在向陽且地勢平坦的地方搭建牛圈,使澳洲和牛接受足夠的光照。
4、皮埃蒙特牛
皮埃蒙特牛原產於義大利,屬於役用牛,牛犢毛色為乳黃色,成年公牛的頸部為黑色,其它部分為白色,而成年母牛均為白色,且皮埃蒙特牛的早期增重快,具有成本低、飼料利用率高和肉質良好的優點。
⑦ 我想知道牛有哪些品種
1,普通牛(Bostaurus)。分布較廣,數量極多,與人類生活關系極為密切。2、氂牛(B.run-niens)。毛長過膝,耐寒耐苦,適應高原地區氧氣稀薄的生態條件,是中國青藏高原的特有畜種,所產奶、肉、皮、毛,是當地牧民的重要生活資源。
3、野牛(Bison),如美洲野牛(B.bison)、歐洲野牛(B.bonasus)等。可與牛屬中的普通牛種雜交,產生雜交優勢和為培育新品種提供有用基因。
4、水牛(Bubalusbubalus)是水稻地區的主要役畜,在印度則兼作乳用。
5、黃牛(Bostaurusdomestica)角短,皮毛多為黃褐色或黑色,毛短。多用來耕地或拉車,肉供食用,皮可以製革,是重要役畜之一。
⑧ 僅剩60隻!印度微型牛瀕臨滅絕,微型牛的形態特徵是怎樣的
僅剩60隻!印度微型牛瀕臨滅絕,微型牛的形態特徵是像牛小的時候樣子。
在印度得拉邦小鎮蓬格阿努爾,有一種最小的微型牛,叫微型瘤牛。這種牛成年平均高度僅有70—90厘米,大小和狗差不多,是當地的一種古老的牛一種。
導致動物減少的原因,還有人類肆意獵殺。動物的繁殖量沒有趕上人類的獵殺速度,導致動物的數量越來越少。一個循環出現問題後,其他的節點會跟著變化,甚至會崩潰。
印度僅剩60隻的微型牛,不僅體型像狗一般大小,它產出的奶脂肪含量比正常的牛奶含量高。希望這樣的動物可以被保留住,加大被保護的力度。
⑨ 非洲,印度家裡養的牛是什麼牛家養的!學名!
這個不一定的,范圍太廣了:
根據美國媒體近日報道,密蘇里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對134種家牛的基因進行了研究,追溯它們的歷史。結果這個研究團隊發現,古代非洲的家牛都來源於一片「肥沃的新月形土地」,也就是現在包含伊拉克、約旦、敘利亞和以色列等國家的這片地區。
印度尼西亞的家牛品種跟印度的牛雜交過;義大利和西班牙的牛大部分是歐洲牛隻和非洲牛隻雜交的後代;而日本和韓國的牛則是歐亞牛隻雜交的後代。科學家們還發現,即使是美洲大陸上特有品種的牛,也有雜交的痕跡。比如德克薩斯長角牛的血統就相當復雜。這種牛是德克薩斯當地的牛以及16世紀海上舶來的西班牙牛隻以及19世紀末期從巴西輾轉而來的印度牛隻雜交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