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有什麼美食
看了印度人吃的「美食」,才明白啥叫賣相差,難怪很多人不敢吃
印度,一個「神奇」的國度,去印度旅遊過的人,往往印象深刻的就是印度當地的各種「美食」,不管什麼樣的食材,經過印度人之手,准能做出讓人驚奇的食物,他們重鹽、重辣,在烹飪食材時,總會加入十多種調味料,調味料往往用的比食材還多,加之他們「令人著迷」的烹飪方法,做出來飯菜的賣相實在讓人難以接受,總是黏糊糊的一團,難怪印度「美食」在旅行者眼中不是那麼受歡迎。
印度常吃的早餐
炸面球PaniPuri
早飯是兩種不同的脆餅,叫做Roti,是米糊做得,蘸著旁邊小碟里的醬汁吃,一碟咖喱汁,還有一碟老酸奶。
這是印度街頭隨處可見的小吃,其實就是空心的油炸面球,小販用手指在上面按出一個洞來,填上土豆、洋蔥、番茄、豆類等等,再澆上一種特有的印度酸汁,最後撒上鹽和印度香料,吃的時候必須要一口解決掉,不然會流出滿手湯汁來。
印度的午飯
塔利Thali
塔利是印度常見的美食,由一個金屬盤子托著幾個小碗,碗中裝著各種各樣的配菜,如菜泥、豆泥、燉菜、印度酸奶、甜品等食材,都是爛乎乎的一團,也搞不明白吃進去點啥。主食為米飯或者餅,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風格,如南印度在吃塔利套餐時並不使用盤子,而用芭蕉葉代替盤子。
炒飯Tawa pulao
Tawapulao其實就是一種很家常的炒飯,相當於我們的快餐,用長粒米和蔬菜,加入多種香料用平底鍋炒制而成,因為加入過多的香料,辛辣味已經掩蓋了食材本身的味道,使炒飯充滿了辛香味。
燒烤Tandoor
在印度,肉類基本為雞肉、羊肉,Tandoor是印度對燒烤一類食物的統一稱呼,如烤雞、烤羊肉等,但他們的烤肉,毫無意外地用了大量的醬汁來腌制,即便是烤好以後,外面還是黏糊糊的,而且還要配上類似於酸奶的蘸料,和我們吃的傳統燒烤區別很大。
印度的晚餐
印度和我國一樣也有南米北面的飲食習慣,北方主食以面居多,而南方則以米為主食。
印度烤餅Naan
Naan是在印度常見的烤餅,用麵粉團成面團,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再用拋轉的手法將面團製作成型,甩進烤爐中,烤好後的Naan用兩只長叉盛出來,因為它是烤出來的,表面經常會粘有黑乎乎的炭灰,但是並不影響它筋道的口感。當然,在印度不管吃什麼,一份不知道是什麼的蘸料是少不了的。
「咖喱」飯
印度人偏愛各種糊糊狀的美食,「咖喱」飯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選用雞肉、洋蔥等食材打成糊糊狀加入各種香料,煮成粥狀,不管男女老少,統一用手抓著拌米飯一起來吃,但是這樣的賣相實在令人難以下口。
印度小吃
1、酸奶
印度人偏愛的味道真是令人「折服」,比如酸奶,雖然酸奶有著多種味道,不過一般也是草莓味酸奶、藍莓味酸奶、芒果味酸奶等果味酸奶,但是有印度的酸奶與眾不同,他們的酸奶居然分為酸奶、咸酸奶、辣酸奶等,種類是挺多,但衛生條件著實不怎麼樣。
2、口香糖
茴香加冰糖在印度被稱之為口香糖,茴香味已經讓很多人望而卻步,這樣與冰糖組合在一起,會達到口氣清新的效果嗎?
——老井說——
印度人善用香料,各種香料多的你想都想不到,尋常印度家庭會有幾十種香料的粉末一點也不奇怪,將很多種香料混合在一起,烹飪大部分印度美食都能用上,而我們常說的「咖喱」,其實也就是幾十種香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後的統稱
❷ 曬曬印度街頭小吃,一般人去了真得餓肚子,難怪去印度旅遊的少
出國游現在越來越受歡迎,但是在眾多國家中,很少人選擇去印度,印度 旅遊 似乎不太受歡迎,印度也曾經百思不得其解。 旅遊 中品嘗當地的 美食 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是印度的食物和飲食習慣讓不少人望而卻步。印度人不像中日韓一樣使用筷子,也不跟西方國家似的使用刀叉,幾乎不管吃什麼直接用手抓著吃。
印度在烹飪食材時會添加特別多的調味料,再加帶著「恆河味」的烹飪方式,讓印度的食物簡直沒有賣相可言,在食物的製作過程,直接下手,各種食物被黑黑的手抓來抓去,也是特別影響食慾的。這下就可以理解為何說去印度 旅遊 都面露難色,曬曬他們的街頭小吃,一般人去了還真得餓肚子。
印度脆球是印度街邊常見的小吃之一,它可以用油炸,亦可以用沙炒,製作好後是空心的球,吃的時候商販會用手指按壓出一個坑,在裡面加入干豌豆、熟土豆、鷹嘴豆等食材。
然後澆上一種印度特有的料汁,這種汁有幾種不同的口味,最後加上印度人鍾愛的瑪莎拉等醬汁,小泡泡就製作好了,味道濃重,一般人接受不了。
在印度奶茶都是純手工現煮的,雖然奶茶沒有奇怪的味道,但是煮奶茶炊具外麵包裹著一層厚厚的包漿,簡直讓人無法直視,而這樣的「臟鍋」才能熬煮出印度奶茶最純正的味道。
這樣的衛生條件下,做出來的奶茶給人視覺上沖擊不小,能喝下去也算是勇氣,而且盛放奶茶的都是玻璃杯,是要重復利用的。
印度人對咖喱確實是有一種特殊的執念,不管什麼食材他們總愛與咖喱一起烹飪,牛肉、雞肉不例外,蔬菜也不例外,什麼都能和咖喱混合煮。
或者單獨煮咖喱,再搭配黃瓜片、西紅柿片、洋蔥,用麵包夾著吃,或者直接加入一些米飯做成純正的咖喱飯,但是說實話太難看了,實在讓人提不起吃的興趣來。
印度街邊的很多飲料都是鮮榨的,但是並不是用榨汁機,而是直接用手暴力擠壓水果,在加入蘇打水和薄荷葉,小攤會攜帶一大塊冰塊,刨一些冰碎加進去,十分的涼爽。
但是印度街頭的飲料,瓶子大多是可以回收重復利用的,比較環保。
手在印度是萬能,不需要各種盛飯器皿,印度飯團是印度街邊隨處可見的小吃之一,用大米或者土豆、麵粉做捏成的飯團,再混合各種調料直接用手揉搓攪拌,在印度當地是十分受歡迎的。
印度的 美食 雖然很多,但是印度人總是神奇的能讓所有食材的賣相糟糕,還有惡劣的操作環境,實在讓人難以下咽,難怪有人去印度 旅遊 只能用麵包和泡麵度日。
❸ 印度街頭小吃有哪些呢
印度街頭小吃如下:
一、印度脆球
印度脆球是印度街邊常見的小吃之一,它可以用油炸,亦可以用沙炒,製作好後是空心的球,吃的時候商販會用手指按壓出一個坑,在裡面加入干豌豆、熟土豆、鷹嘴豆等食材。
❹ 網紅印度脆球餅怎麼做,才能空心酥脆,配方比例是什麼
網紅印度脆餅。中筋麵粉500克,雞蛋一個,小蘇打3克,食用油40克,鹽5克,清水260克。泡打粉8克。
我們在印度電影中摔跤的爸爸里應該都看到過吧。兩個小女孩特別愛吃這種的餅。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怎麼做才能使他的空心比較酥脆,印度街頭有很多料理小吃,印度簡直就是料理王國。在印度這種網紅脆球餅隨處可見,只要有一個小吃攤兒就會有他的出現。在印度網紅脆球的名字叫做pani puri,它是什麼意思呢?pani是水的意思puri的意思是餡兒,所以這個名字指的是他那種用油炸出來的小脆球。我們在電影或者現實中見過的話都會知道他那種小脆球里邊會有很多餡料。每個商販或者每個商家他的口味,質量都不一樣。有的會放一些洋蔥香菜和一些土豆泥,有的會放一些瑪莎拉,辣椒和一些其他的東西。有的會放一些土豆咖喱什麼的。
印度脆球頂外面空心酥脆,最主要推測應該是由麵粉經過油炸來製作而成。外面那種脆脆的皮像是油炸油條一樣的脆皮,所以要想製作應該就是主要用麵粉和油。盡量加一些小蘇打或者是鹼面兒。是它的口感更加豐富,外殼更加酥脆。當然這種還是不是特別建議吃外面的,畢竟有的會有一些不幹凈不衛生的現象,如果是自己在家裡做,還是可以嘗試一下的。印度街頭的美食,一些小吃攤或者小攤販賣的。吃了不少人會有肚子疼鬧肚子的情況。所以如果想吃的安全,吃的健康,吃的安心,還是自己在家裡嘗試一下吧!
❺ 印度圓環方便麵叫什麼名字
印度圓環方便麵叫橡皮圈方便麵。
方便麵,又稱快餐面、泡麵、杯麵、快熟面、速食麵、即食麵,南方一般稱為碗面,香港則稱之為公仔麵。是一種可在短時間之內用熱水泡熟食用的面制食品。廣義上是指一種可在短時間之內用熱水泡熟食用的面制食品,有相關的菜餚如歸泡麵、泡麵沙拉等。
狹義的方便麵上通常指由面餅、調料包及油包組成的銷售成品,市面上以袋裝和杯或碗裝居多。安藤百福在1958年發明了方便麵,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及旅行需要,方便麵成為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簡易食品之一。方便麵是通過對切絲出來的面條進行蒸煮、油炸,讓面條形狀固定。
食用前以開水沖泡,溶解調味料,並將面條加熱沖泡開,在短時間內便可食用的即食方便食品。如今市場上各種品牌的方便麵充斥著各大商場的貨架,從大型零售超市到街頭的小門頭商鋪都能夠看到它的身影。據說,最早製作方便麵的,是中國揚州一位姓伊的知府家中的廚子做的。
❻ 印度飛餅用什麼麵粉
印度飛餅用高筋麵粉
材料
高筋麵粉150公克,中筋麵粉150公克,冷水140,鹽少許,糖少許,沙拉油適量,絞肉200公克,洋蔥1/2顆,芹菜2根,洋菇8朵,沙拉油適量,玉米粉2大匙,水100 cc,蕃茄醬4大匙,鹽1/2大匙,胡椒粉2小匙
做法
1.高筋、中筋麵粉過篩後,加入鹽和糖後,再加入冷水攪拌,並揉至不黏手的狀態。
2.將作法1的面團加入沙拉油後,再搓揉至表面呈現光滑的狀態。再將面團放在鋼盆里,蓋上溼布醒面約1小時。
3.將經過第一次醒面的作法2面團桿成扁狀的圓形餅皮後,以保鮮膜將餅皮包好,放置在室溫中進行第二次約1小時的醒面過程。
4.洋蔥和芹菜洗凈後,切成丁狀;洋菇洗凈後,切成片狀備用。
5.將玉米粉和水混合攪拌均勻後備用。
6.取平底鍋,加入沙拉油燒熱後,先放入作法4的洋蔥丁炒香,再加入絞肉以中火拌炒至出油狀態後,再將作法4的洋菇與蕃茄醬、鹽、胡椒粉加入拌炒約2分鍾,最後再加入作法4的芹菜丁以中火拌炒約1分鍾,再加入作法5的玉米水拌炒均勻,即可起鍋放冷備用。
7.將作法6的內餡放在經過兩次醒面的作法3面餅皮中,將面餅皮的左右、上下相互折疊,成為一長方形狀。
8.取平底鍋燒熱後,將作法7包好的印度Q餅收口朝下平放於鍋內,以中火煎約5分鍾,再反覆翻面香煎,至餅皮呈現金黃色外觀即可。
❼ 為什麼印度的「美食」,讓人看上去都沒有了食慾
有沒有到處找中餐館吃飯,我就這樣做過;因為以前“韓流”比較盛的時候,我在一些視頻上面看到很多人吃的韓國美食特別香,看著特別有食慾,我就抽空去韓國玩了一趟,可是我發現那裡的韓餐我根本就吃不習慣,不合我的口味,於是我就到處去找中餐館,吃到中餐的時候簡直是“淚流滿面”!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飲食習慣,不同的人也都有不同的愛好,說不定我不喜歡吃的大家會喜歡吃呢!我覺得印度的口味真的是比較重的了,食品裡面添加的“特製”的東西也是相當的多,估計這也是眾多網友覺得印度食品“神奇”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