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宣布再禁用118款中國App的原因是什麼
印度宣布再禁用118款中國App的原因是涉嫌參與危害印度主權與(領土)完整、印度國防、國家安全和公共秩序活動。
法新社9月2日消息稱,印度政府宣布禁用118款中國App。
另據印度ANI新聞網消息,印度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MEIT)9月2日發布公告,宣稱禁用118款「涉嫌參與危害印度主權與(領土)完整、印度國防、國家安全和公共秩序活動」的中國App,其中包括《絕地求生》手游、企業微信、微信讀書、名片識別軟體「名片全能王」、網路、照片編輯軟體「Cut Cut」、視訊應用「VooV」、新浪新聞、手機淘寶、優酷、支付寶等。
印度《金融快報》提到,此前6月29日,印度政府宣布禁用59款中國App,一個月後再次宣布禁用47款中國App。至此,印度政府已禁用224款中國App。
(1)印度為什麼不能用app退出微博擴展閱讀
印度打壓中國企業的動作一直不斷
自從今年6月中印邊境發生沖突以來,印度打壓中國企業的動作一直不斷。6月,印度政府還聲稱出於「安全」考慮,禁止包括TikTok、微信、微博在內的59款中國應用,認為這些應用從事的活動有損印度主權、國防、國家安全和公共秩序。
然而,在拿所謂「安全」理由說事引起巨大關注後,一些印度媒體開始關注到此舉將造成的不利影響:《印度快報》表示,這可能會讓「在這些平台上搞創作與工作的印度人」失去收入來源和工作;印度新德里電視台也表示,禁令將給比如TikTok平台上的一些名人賬號和政府機構號蒙上陰影。
② 印度封禁中國APP,影響到中國哪些企業
印度封禁中國APP,影響到中國的企業主要有抖音國際版Tik Tok、微信、微博、UC瀏覽器、QQ、快手國際版Kwai、歡聚時代旗下的Likee、網路地圖等。
在印度政府發布的公告里,重點提及此次針對移動應用的行動,是基於「國家安全」。公告認為, 被禁止的應用在收集用戶數據方面沒有符合有關規定。
(2)印度為什麼不能用app退出微博擴展閱讀:
騰訊在印度的投資同樣巨大,包括送餐應用Swiggy、印度最大電商平台 Flipkart、網約車公司 Ola、學習 App BYJU、足球平台 Dream11、B2B 交易平台Udaan等;如果印度的禁令進一步加強,這些公司或許也將受到當地政府不同程度的影響。
阿里共投資了 11 家印度科技公司,涉及電商、政府、文娛、出行等高頻領域,包括支付工具 Paytm 及旗下在線零售網站 Paytm Mall、電子商務企業 BigBasket、餐廳點評與外賣配送平台 Zomato。
③ 6月為什麼國外微博上不了
6月國外上不了微博的原因是,微博在國外的一些國家被禁止使用了。據印度媒體報道,印度政府已下令封鎖微博和網路等應用程序。其中,網路在印度政府7月27日新增的47個被禁應用程序名單當中,微博則是6月29日公布被禁的59個中國應用程序之一。因此,國外上不了微博的原因是微博被禁止使用了。
④ 48億元資金險被凍結,小米印度保衛戰
編輯 李薇
頭圖攝影 鄧攀
「Are you OK?」2015年,小米創始人雷軍在小米印度新品發布會上向用戶喊出這句英語時,可能沒想到小米在印度會接二連三遇上麻煩。
2022年4月30日,印度財政部下屬的執法機構發布的公告顯示, 由於小米(印度)非法向境外機構匯款,將扣押小米印度公司銀行賬戶中555.1億盧比(約合48億元人民幣)的資產。
與此同時,據媒體報道,小米全球副總裁馬努·賈恩已被印度執法局傳喚,對其外匯合規情況進行調查。但根據領英頁面顯示,馬努·賈恩的定位已經變成迪拜,職位也抹掉了「小米印度負責人」的身份,只保留了小米全球副總裁的職位。
印度法院5月5日在聽取了小米方面律師的意見後,暫停了執法局的決定 ,給予解除的條件是,小米將向印度當局通報資金轉移情況,如特許權使用費支付等。
印度法律網站Livelaw.in報道,在5月12日舉行新一輪聽證會後,印度Karnataka高院宣布,允許小米印度通過銀行授信額度繼續使用賬戶向離岸主體進行付款,以用於進口生產和銷售智能手機的必要部件,但不包括特許權使用費的支付; 5月5日法院給與小米的「暫停指令」繼續生效至下一次聽證會,即5月23日。
對此,小米集團回應稱,公司所有運營活動都嚴格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小米印度公司向銀行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和賬單合法且真實,所支付版稅均用於公司印度版本產品所使用的授權技術和知識產權,是合法的商業行為。此外,小米表示,將與當地政府保持密切合作,以澄清任何誤會。
此事件已不是小米第一次在印度受到侵擾。就在今年年初,小米印度公司剛被印度政府以逃稅為由追繳65.3億盧比(約5.6億元人民幣)。但屢次讓小米吃上官司的印度市場,對小米來說至關重要,雷軍曾表示對印度市場的極度重視,並數次親自站台。
2014年,小米將印度作為國際化首站。短短3年時間,小米就在2017年底超過三星成為印度市場出貨量最大的手機品牌,並一直保持這一優異成績。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 小米仍是2021年印度市場份額最高的智能手機銷售商,市場銷售份額為24%。
過去幾年,雷軍一直大力拓展包括印度在內的國際市場,一個重要的背景是,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飽和。
市場研究機構IDC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7420萬台,同比下降14.1%;小米出貨量1100萬台,同比下降18.4%,市場份額14.9%,排名第五。國內市場下滑,重要的印度市場受阻,這對小米的影響自然不小。
其實, 小米之外,OPPO、vivo等布局印度的中國手機企業也均曾遭受稅務糾紛。 從2020年開始,印度政府還將微博、微信等中國300多款APP列入禁用清單。今年3月底,東南亞跨境電商巨頭Shopee更是直接宣布退出印度市場,被認為與其「中國血統」有關。
「出海印度還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嗎?」成為越來越多中國企業的疑慮。
關鍵的印度市場
2021年,小米的國際化營收已與國內收入並駕齊驅。
根據小米最新財報, 2021年小米境外市場收入人民幣1636億元,同比增長33.7%, 占總收入的49.8%。 2021年第二季度,小米在智能手機市場曾短暫地登上世界第二的位置,當時,雷軍立下「沖擊世界第一」的目標。
印度是小米國際化的首站,小米已在這個市場苦心經營8年之久,常年穩坐市場第一的位置 ,自然在國際化市場中佔到重要地位。2020年,小米在印度就已擁有4100萬的出貨量,超過小米全球出貨量的四分之一。
過去8年,無論在人才還是工廠等固定資產投入上,小米在印度都進行了大量的投資。
小米在剛進入印度時,選擇了重用印度高管馬努·賈恩。他是小米集團唯一一個外籍副總裁級別高管,在小米印度本地化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2017年,雷軍受到印度總理莫迪接見時,馬努·賈恩緊隨在旁,小米手機配備雙SIM卡、支持WhatsApp「應用雙開」、針對印度語言眾多提供可視化撥打功能等,也都離不開他的推動。
與此同時,小米也在印度開啟了本土化生產。
2015年,小米進入印度市場的第二個年頭,就聯合富士康向印度政府承諾,在印度投資35億美元設立生產線,隨後雙方合作建立的生產線落成投產,2015年8月,小米在印度發布的紅米手機2增強版,就是由富士康印度工廠代工生產。2020年,全球疫情導致供應鏈中斷,小米隨即找來三家新的合作夥伴——比亞迪、DBG和Radiant,共同在印度建廠和生產小米設備。
截至目前,小米在印度已經擁有7家製造工廠,每秒可以生產3台小米手機。 小米在印度銷售的手機中,99%都在印度生產。
此外,在印度,小米還聯合順為資本投資了眾多印度公司,如在線小額貸款平台KrazyBee、在線音樂和視頻供應商Hungama Digital Media Entertainment、二手手機回收及維修公司Cashify等,以期形成本地化生態。在2021年底國際業務變革之前,小米印度都像一個完善的獨立王國。
2021年底,小米對國際業務部進行過一次大刀闊斧的改革。為打通各個區域和渠道,重點將原先按地區劃分的海外各銷售大區、按渠道劃分的國際全網電商銷售部、運營商與商務拓展部,以及原本不屬於國際業務部的印度區域運營部等多個部門,整合成國際「銷售部」,由向征負責,向國際業務部總裁盧偉冰匯報。外部猜測,馬努·賈恩職位的變化以及離開印度,與此調整有關。
「小米的改革,對馬努·賈恩來說是個巨大的削藩的過程。」一位接近小米印度的從業者告訴《中國企業家》。
此次印度執法局扣押小米48億元資金的理由是,小米違反了當地《外匯管理法》的規定。
印方公告顯示,小米從2014年開始在印度經營業務,2015年開始匯款,該公司已經向三個外國實體匯出了相當於555.127億盧比的外匯,其中包括一家偽裝為版稅的小米集團實體。
當時,小米就曾表示:「此次的稅務問題,根源是各方對進口商品的價格認定存在分歧。對這一問題,小米也會繼續和印度有關部門進行溝通。」
事實上, 這涉及到企業跨國經營中的「特許權使用費」。 該費用可簡單理解為總公司對子公司收取的知識產權費用,其中包括研發費用、專利費用等等。它是作為財產收入的一種支付,而不屬於商品經營的支付,且這幾乎是所有跨國公司的常規操作。
不過,知識產權費、專利費收取多少,怎麼收,國際上都沒有統一的定論,因此「特許權使用費」收多少,怎麼收一般也是由跨國公司決定的。此次印度政府給予解除48億元人民幣資金的條件,也正是要求小米向印度當局通報資金轉移情況,如特許權使用費支付等。
鄭文慧曾在印度工作多年,現在是國內某互聯網公司印度負責人。在他看來,從法律程序上說,印度執法局有權對重大公司的經濟事件調查和凍結資金,但除了特許權使用費等具體案件細節,不可忽視的兩個宏觀背景是,印度當地的民粹化傾向,以及美國曾在特朗普時期就推行的印太戰略,這些都會對中國企業在印度經營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
在眾多出海創業者看來,小米的遭遇並非獨立事件,而是中國公司在印度營商環境惡化的注腳。 因為公司一旦被當地政府監管或調查,「即便你選擇專業的律師顧問等團隊來反駁,中間也會花費巨大的時間、人脈和金錢成本,最終你發現這些花費和直接付給執法部門的費用差距不大。」鄭文慧表示。
中國企業出海印度還是一個好選擇嗎?
從2020年以來,印度多次對中國出海企業展現出不友好的態度。2020年4月,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起草的《印度大型電子製造業的生產掛鉤獎勵計劃(PLI計劃)》正式發布。該計劃顯示,印度將在未來5年內,共支出超過4000億盧比以激勵包括智能手機在內的電子製造業發展。
此後,包括印度本土公司Lava、Dixon、Micromax,國外手機廠商三星、蘋果,手機代工廠富士康、和碩等在內的22家公司,出現在該激勵名單中,但占據印度智能手機市場過半份額且在印度建廠的國內手機廠商,如小米、OPPO、vivo等均未出現在名單之內。
與此同時,印度政府在加大對中國互聯網產品的出海限制。2020年6月,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決定禁用包括TikTok、微博、微信、UC瀏覽器等在內的59款應用。2020年7月27日,又有275個中國APP被納入禁用「清單」。
在被忽視、被禁用之後,緊接著是頻繁的審查。
2021年10月,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向vivo、OPPO、小米和一加發出通知,要求獲取這些手機及其組件的有關數據和細節,並稱可能在未來幾周內發布第二份通知,涉及要求對這些手機進行測試。
鄭文慧告訴《中國企業家》:「事實上,印度並非排斥一切中國企業,而是取決於公司所處的細分領域、成長階段以及其對印度製造業的幫助。比如同樣是中國的新能源電池企業ATL,在印度就很受歡迎,正如多年前小米Ov受歡迎一樣。」ATL全稱為新能源 科技 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總部位於東莞。2018年,該公司設立NVT印度工廠,邁出海外運營第一步。
2020年5月12日,莫迪在全國電視講話中宣布推出總金額20萬億盧比的經濟刺激計劃。他表示,其核心目的是藉助疫情影響推動對華產業鏈脫鉤,通過大力改革發展本土產業,讓印度成為「自力更生」的經濟強國。
莫迪也一直將製造立國作為國策之一,在加大對高尖端製造技術引進的同時,也在對部分本土製造進行保護。 過去數年,小米等製造廠商在印度形成了穩定的產業鏈,並刺激相關產業的發展,但印度卻在該領域逐漸開啟本土保護。
Counterpoint最新研究顯示,2021年印度智能手錶市場出貨量同比增長超過274%,創 歷史 新高,印度本土品牌Noise以27%的份額領先市場,印度國產品牌占據了市場總出貨量的75%。
面對印度當下的經營環境,中資企業該如何選擇?
鄭文慧告訴《中國企業家》:「對於有充足的理由要進入印度市場的中國企業,可以盡可能地選擇輕資產的運營方式,通過產業鏈轉移等方式,做好利潤結構的設計; 對於已經在印度完成落地,且多年經營的中國企業,則可以考慮選擇公司代持或股權出讓的方式,將部分股權出讓給本地的利益集團 ,並且在聘請專業的國際法務、稅務團隊外,還得重視本土政府關系的處理。」
小米印度事件,也引起外交部的重視。
參考資料:
《小米印度內變》 ,志象網
《小米的印度危機》 ,連線Insight
⑤ 印度為何會禁用微信等59款中國App
印度在聲明中援引印度信息技術法案第六十九條第一款,稱這些應用「損害印度的主權和完整,損害國家安全和公共秩序」。該聲明還提到這些應用存在安全問題。與此同時,其認為這些應用在數據安全和保護13億印度人的隱私有關的各個方面上也有令人擔憂的問題。
綜合《印度快報》《印度斯坦時報》《今日印度》等印媒29日晚消息,印度信息技術部宣布已禁用59種中國應用。這些App包括抖音國際版TikTok、茄子快傳、UC瀏覽器、微信、QQ、快手和美圖等,涵蓋各類用戶和用途。
《印度快報》該部在聲明中援引印度信息技術法案第六十九條第一款,稱這些應用「損害印度的主權和完整,損害國家安全和公共秩序」。
該聲明還提到這些應用存在安全問題。「與此同時,人們在與數據安全和保護13億印度人的隱私有關的各個方面上也有令人擔憂的問題。」
該部進一步補充說,許多「來自各種來源」的投訴指出,其中一些應用在安卓和iOS系統上存在數據濫用情況,這些應用以未經授權的方式竊取用戶數據秘密傳輸到印度境外的伺服器。
(5)印度為什麼不能用app退出微博擴展閱讀
印度抵制中國商品
在中印邊境發生摩擦以來,印度社交媒體上有很多人呼籲抵制中國產品。《印度快報》27日的報道說,從制葯、電信到汽車製造,幾乎全印各個領域和行業都開始抵制從中國進口產品,一時間全球兩大人口超級大國間即將爆發「貿易戰」的報道和討論甚囂塵上。
印度很多酒店業「明令」禁止中國人入住,而印度社交媒體上甚至流傳著一份抵制中國產品「攻略」。不過,多家媒體都不約而同地認為,印度根本無法利用「貿易戰」傷害中國,反而會對本國經濟造成打擊。
⑥ 印度宣布將永久禁止59款中國APP,這對我們來說是多大的損失
綜合《印度時報》和路透社等外媒消息,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發布最新通知,將在今年永久禁止59款手機應用程序,包括TikTok(抖音海外版)、網路、Wechat(微信)和UC瀏覽器等。 印度Livemint網援引一位消息人士的話說,這一通知是上周發布的。根據《印度時報》的說法,此次永久禁令是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的官員“不滿”這些公司回應印度政府提出的各種質疑後出台的,這些所謂的質疑包括它們的數據收集和數據處理方法,以及圍繞數據安全和隱私的問題。
一貫要求在海外企業遵守國際規則、合法合規經營、尊重公序良俗,希望印方能夠為各國市場主體在印投資經營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營商環境,並糾正這一違反世貿組織規則的歧視性做法。嵇蓉表示,互不構成威脅、互為發展機遇,雙方應在對話協商基礎上,使經貿關系重回惠及兩國民眾、互利共贏的正確道路。
⑦ 印度在禁中國APP,哪些APP將會採取適當措施呢
印度政府信息技術部突然宣布將禁止59款中國APP,位元組跳動率先行動,主動從印度去應用商店下架旗下三款產品,分別是tiktok,helo,vigo,並且暫停服務。7月1日,微信陸續在印度多地被反饋出現語音通話和視頻通話功能,無法使用的情況。同時QQ郵箱也在一些地區出現客戶端無法訪問的情況。基於對微信文字和圖片聊天功能,也進一步被封的擔心,許多在印度的中國人已經開始注冊並使用釘釘來作為備選方案。
⑧ 印度全面封禁中國應用華人如何使用
去中國這些應用就都能用了
或者換一款應用也是不錯的選擇,如YouTube,在中國想用的用不了。
通訊軟體推薦facebook(臉書),你可以跟中國好友交流。
實在不行你可以使用一些**手段,具體請Google一下
⑨ 微信在印度可以使用嗎
截至2020年8月25日,微信在印度不能使用。2020年07月26日,微信印度用戶在使用時,不斷被強制登出,且無法重新登錄。
受影響的微信用戶均是用印度本地號碼注冊,而用中國手機號注冊的仍能正常使用。種種跡象顯示,微信將印度手機號用戶的微信停用,應是出於規避法律風險的考慮,主動採用的技術手段。
(9)印度為什麼不能用app退出微博擴展閱讀:
印度政府於2020年06月30日發布公告,以「影響國家安全」為由,禁止59個移動應用在印度市場使用。公告認為, 被禁止的應用在收集用戶數據方面沒有符合有關規定。
雖然公告沒有明確此次行動針對中國企業,但遭到禁止的應用絕大部分為中國互聯網企業所開發,其中包括位元組跳動旗下TIKTOK(抖音國際版)、HELO、VIGO VEDIO,騰訊旗下微信、QQ、QQ播放器、QQ音樂、QQ郵箱、QQ新聞,以及小米視頻、UC瀏覽器、網路地圖、微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