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洋吹到喜馬拉雅山的什麼風

印度洋吹到喜馬拉雅山的什麼風

發布時間:2023-01-11 06:02:19

Ⅰ 《自然地理》印度洋的暖濕氣流為啥可以跨越喜馬拉雅山《自然地理》印度洋的暖濕氣流為啥可以跨越喜馬拉

不僅僅喜馬拉雅,青藏高原對於印度洋水汽也有阻擋作用,加上路途遙遠,離泗洪有喜馬拉雅山,印度洋水汽也難以到達

Ⅱ 喜馬拉雅山的迎風坡是南坡還是北坡

南坡,喜馬拉雅山南坡受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影響,降水量較多

Ⅲ 為什麼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地區夏半年會受到從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喜馬拉雅不會擋到嗎為什麼又阻擋南下冷氣流

這位朋友,你好!
地理老師為你答疑解惑。
北半球夏季,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登陸,向北推進。大部分西南季風受喜馬拉雅山脈阻擋,在喜馬拉雅山脈南坡形成豐富的降雨,印度東北部的乞拉朋齊成為世界上降雨最多的地方,跟喜馬拉雅山脈的阻擋作用有密切的關系。
發源於我國的雅魯藏布江在向南流時,切穿了喜馬拉雅山脈,形成深度達6600米深的雅魯藏布江大峽谷。西南季風的一部分可以由這個大峽谷進入雅魯藏布江谷地,使這里形成季風氣候。
冬季來自蒙古,西伯利亞地區的冬季風南下,控制我國大部分地區,形成寒冷乾燥的氣候。但是青藏高原海拔高,冬季風不能吹到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南部的雅魯藏布江谷地不受冬季風影響。不是因為喜馬拉雅山脈阻擋了偏北風。
喜馬拉雅山脈以南地區的冬季風,主要是東北信風。它距離雅魯藏布江谷地遙遠,即使吹到這里已經是強弩之末了。

Ⅳ 印度七月盛行什麼風其形成原因是對本國的農業生產的影響

東南亞 熱帶季風氣候地區 1月盛行冬季風(東北風) 7月盛行夏季風(西南風)

夏季,亞洲大陸為熱低壓所控制,低壓中心在印度西北、伊朗南部和阿拉伯,且與赤道低壓連為一體。這時夏威夷高壓西伸北進,勢力最強,范圍最大,因此就形成了從北太平洋高壓的西部邊緣吹向亞洲東部的東南季風。這就是東亞的夏季風,它是源於熱帶海洋氣團的暖濕氣流,夏季時對亞洲大陸影響最大。亞洲南部,這時由於行星風帶北移,赤道低壓移到北半球,南半球的東南信風跨越赤道後轉為西南風,這就是南亞的夏季風。當西南季風到達孟加拉灣再向北推進時,受阻於青藏高原而分為兩支:一支沿喜馬拉雅山向西,進而維持了印度西北部的熱低壓;另一支沿山脈走向,流向我國,擴大了西南季風對我國的影響范圍。夏季時青藏高原對周圍自由大氣來說是熱源,這必然要加強高原鄰近地區的季風低壓,從而起了加強夏季風的作用。

Ⅳ 喜馬拉雅山季風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季風氣候形成的原因是:亞洲是位於地球上最大陸塊一亞歐大陸的東部,與面積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以及印度洋的緊密鄰接,以及高空行星環流的季節變化和青藏高原的地形作用,遂形成亞洲特有的季風環流系統。

Ⅵ 喜馬拉山南部受西南季風影響嗎

有的。
喜馬拉雅山南麓,本來就正面對著印度洋,整段山脈在夏季都會受西南季風吹拂的。

Ⅶ 喜馬拉雅山的濕潤氣流來自

喜馬拉雅山脈作為一個影響空氣和水的大循環系統的氣候大分界線,對於南面的印度次大陸和北面的中亞高地的氣象狀況具有決定性的影響。由於位置和令人驚嘆的高度,大喜馬拉雅山脈在冬季阻擋來自北方的大陸冷空氣流入印度,同時迫使(帶雨的)西南季風在穿越山脈向北移動之前捐棄自己的大部水分,從而造成印度一側的巨大降水量(雨雪兼有)和西藏的乾燥狀況。南坡年平均降雨量因地而異,在西喜馬拉雅的西姆拉(Shimla)和馬蘇里(Mussoorie)為1,530毫米(60寸),在東喜馬拉雅的大吉嶺則達3,048毫米(120寸)。而在大喜馬拉雅山脈以北,在諸如印度河谷的查謨和喀什米爾地帶的斯卡都(Skar)、吉爾吉特(Gilgit)和列城(Leh),只有76~152毫米(3~6寸)的降雨量。 當地地形和位置決定氣象的變化,不僅在喜馬拉雅山脈的不同地方氣候不齊,甚至就是在同一山脈的不同坡向也有差異。例如,馬蘇里城在面對台拉登(Dehra Dun)的馬蘇里山脈之巔,高度約為1,859米(6,100英尺),由於這一有利位置,年降雨量為2,337毫米(92寸),而西姆拉城在其西北一系列高度為2,022嗎(6,600英尺)的山嶺之後約145公里(90英里)的地方,記錄到的年降雨量為1,575毫米(62英寸)。東喜馬拉雅山脈比西喜馬拉雅山脈緯度低,較為溫暖;記錄到的最低溫度在西姆拉,為-25℃(-13℉)。5月份平均最低溫度,在大吉嶺1,945米(6,380英尺)的高度記錄到的是11℃(52℉)。同月,在鄰珠穆朗瑪峰近5,029米(16,500英尺)的高度,最低溫度約為-8℃(17℉);在5,944公尺(19,500尺),氣溫降到-22℃(-8℉),最低溫度為-29℃(-21℉);白天,在能避開時速超過161公里(100英里)的強風的地區,即使在這樣的高度,太陽也多是和煦溫暖的。 南坡從海拔僅2000多米的河谷上升到8000多米的山峰,河谷的水平距離不過幾十公里,自然景象卻迅速更替:低處溫暖濕潤,常綠闊葉林生長得鬱郁蔥蔥,形成常綠闊葉林帶;海拔升高,氣溫遞減,喜溫的常綠闊葉樹逐漸減少,以至消失,而耐寒的針葉樹則漸增加,在2000米以上為針葉林帶;再往高處,熱量不足,樹木生長困難,由灌叢代替森林,出現灌叢帶;在4500米以上為高山草甸帶;5300米以上為高山寒漠帶;更高處為高山永久積雪帶。北坡氣候干寒,降水量少,自然景觀的垂直分布的層次也比南坡少得多。 南坡雪線比北坡低,雪線高低的影響因素有兩個:一是溫度,即陰坡陽坡的問題,陽坡溫度高,雪線高,陰坡溫度低雪線低;二是降水量,即迎風坡背風坡的問題,迎風坡降水量大,雪線低,背風坡降水量小,雪線高(降雪速度與融雪速度的問題)。兩個因素那個影響為主很難區分,但現在見到的題基本上表現出來降水量的影響要大於溫度的影響,即迎風坡背風坡的問題大於陰坡陽坡的問題。例如:喜馬拉雅山南坡是陽坡,應該雪線高,但南坡也是迎風坡,所以雪線應該高,出現矛盾,但實際上南坡雪線低,因而說明迎風坡背風坡的問題大於陰坡陽坡的問題。判斷雪線高低應以此為准。

謝謝採納。

Ⅷ 乞拉朋齊位於喜馬拉雅山南坡,被稱為世界的「雨極」,其降水類型是什麼

地形雨,來自印度洋的暖濕氣流從海洋吹向陸地,喜馬拉雅山南坡為迎風坡,水汽迎坡而上,遇冷,加上空氣的凝結核,形成降水。

Ⅸ 簡述喜馬拉雅山脈南北兩坡自然帶豐富程度的差異及形成原因

喜馬拉雅山脈的植被可以大體分為四帶:熱帶、亞熱帶、溫帶及高山帶。

南北兩坡自然帶豐富程度的差異:

喜馬拉雅山脈南坡原始森林蔥郁,植物種類豐富,自然帶豐富。

喜馬拉雅山脈北坡,自然帶少,自然帶遠不如南坡豐富。

形成原因:

喜馬拉雅山脈南坡的相對高度大,且南坡緯度低,為向陽坡又是迎風坡,水熱條件充足,原始森林蔥郁,植物種類豐富,自然帶豐富。

喜馬拉雅山脈北坡,因為被山體阻擋了印度洋吹來的西南季風,風吹不到,降水就少,而且該地在中國內陸的非季風區,本身降水就少,氣候寒冷,氣候垂直分布不明顯,自然帶少,自然帶遠不如南坡豐富。

:完全沒有問題,希望幫助到您。請及時點擊採納。

閱讀全文

與印度洋吹到喜馬拉雅山的什麼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3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3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5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6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2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3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3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3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89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0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1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5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2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7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5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