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人怎麼燒茶葉

印度人怎麼燒茶葉

發布時間:2023-01-11 20:34:56

① 世界各國茶文化異彩紛呈 看看外國人都是怎麼喝茶的

認識一下世界各國茶文化。
日本:日本人有自己的「茶道」,有一些人家在家裡專門設了茶室。客人過來要迎客入茶室時,要跪坐在茶室門口,先讓客人一個個的進去。而客人在經過門口的時候,要在門口旁洗手,再脫鞋入茶室,主人等客人全部進去後才進入茶室,和客人鞠躬行禮。當主人開始要煮茶時,客人要退出茶室,到花園走走,讓主人自由、放鬆地准備茶具、煮茶、泡茶。主人泡好茶後,再讓客人回茶室,一起品茗。在飲茶結束後,主人還要跪坐在門外,跟客人祝福道別。所以,要體會日本的茶道先練練看自己能跪多久。
俄羅斯:俄羅斯人常喝紅茶,他們習慣先在茶壺里泡上濃濃的一大壺,要喝時,倒出少許在茶杯里,沖上開水,根據個人習慣,靈活地調濃或淡。當有客人來時,把茶壺里的濃茶一倒,沖上開水,在往裡面加入蜂蜜或果醬,就變成了可口的茶飲料。小編覺得俄羅斯飲茶方式看起來挺方便的。
內蒙古:蒙古人的飲食習慣以是肉食為主,但只吃肉食容易太過油膩,所以蒙古人幾乎每頓都喝茶。蒙古人喝的是磚茶,和我們平時飲用的茶是不一樣的,磚茶顧名思義就是像磚一樣的塊狀茶,要飲用時,切一小塊放入鍋內加水煮開,裡面還會加入鹽巴、牛奶、羊奶、奶油就成了奶茶,這種茶不能用簡單的沸水沖泡。
印度:印度有一種叫「薩馬拉茶」,就是在茶裡面加入姜和小豆蔻。印度人的傳統飲茶方式也很特別,他們會先把茶倒在盤子里,然後用舌頭去舔飲。忌諱用左手去遞送茶具,左手在印度是用來洗澡和上廁所的。
泰國:泰國的氣溫比較高,所以泰國人更喜歡喝冰茶,喜歡在熱茶中放入一些冰塊,飲用起來讓人感覺涼快舒服。
英國:英國是一個紳士的國度,英國人對於喝茶也是很有講究的。按正規的話,最起碼一天要喝4頓茶,包括早晨醒來空腹喝的「床茶」;上午11點喝一次「晨茶」;午飯後喝一次「午茶」;晚飯後再喝一次「晚茶」。英國人的泡法也跟我們中國不一樣,他們是把茶葉末連袋浸泡在熱水裡,一小袋只泡一遍。家庭飲用時,還會在泡茶的茶壺裝一個過濾杯,用來過濾碎碎的茶末,並在茶湯里加入糖、檸檬或新鮮的牛奶,喝法和我國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美國:美國人喝茶就跟喝速溶咖啡是一樣的,講求方便、迅速,不喜歡泡茶復雜的工藝也不喜歡在茶杯出現任何茶葉的痕跡。在美國,一般喝茶都是歐洲風味的,不是中國式的。在美國,大多數人更喜歡喝冰茶,暢銷到美國的也是罐裝的冷飲茶,美國人在喝茶時,會先在冷飲茶中放入冰塊或者直接把茶放入冰箱冰好,要喝時可以聞到沁人心碑的香味,入口冰涼爽快,胸中頓時清涼,如沐春風。美國人的這種喝法缺點就是沒辦法體會到喝茶的意境、情調。
德國:德國人也常喝茶,尤其是花茶,但他們所謂的花茶是「有花無茶」,用各種花瓣加上水果果乾製成的。與我國的用茉莉花,玉蘭花或米蘭花等窨制過的花茶完全不同。我們中國更注重的是花味之香遠,而德國追的是花瓣之真實。德國人也喝我們中國的茶葉,但泡法也是很神奇,與其說泡茶不如說是「沖茶」來得更貼切。他們會用沸水不斷的沖金屬篩子上的茶葉,沖下的茶水再通過安裝於篩子下的漏斗流到茶壺里,這種方法泡出來的茶葉特點就是味道比較淡,顏色也相對比較淺。
土耳其:土耳其人熱情好客,來客人了都會請客人喝茶。茶裡面最出名的是蘋果茶,熱情的主人會為客人准備一杯土耳其茶、土耳其咖啡或蘋果茶。很多初次到土耳其的客人會覺得土耳其茶喝起來較苦,土耳其咖啡濃得化不開,都不是那麼討喜。而土耳其蘋果茶卻很容易讓喝過它的人就愛上它,濃濃的蘋果香和茶香相融,讓人喝起來身心舒爽。

② 印度人的飲茶習俗是怎樣的

印度是世界紅茶的主要產地,全球重要的茶葉產銷國之一。印度出產的大吉嶺紅茶、阿薩姆紅茶世界聞名。

印度人喜歡喝奶茶,各地風味不太相同。印度的「香料印度茶」獨具特色,它是紅茶、奶和香料碰撞融合成的味道,紅茶煮好,奶中放進一些生薑片、茴香、丁香、肉桂、檳榔和豆蔻等一起煮,之後紅茶杯與奶杯來回「拉」動(倒來倒去)使茶與奶充分融合,因此這種茶又叫「拉茶」「飛茶」。

印度奶茶可簡可繁,簡單的就是奶和茶調飲,加點生薑或豆蔻調味,復雜的調味香料多用幾種,因為泡茶的人用的香料品種、分量不同,因此每家的奶茶的滋味都不相同。

③ 印度人的傳統食物

我在印度德里呆了1年,那裡傳統食物有:咖喱飯,咖喱面條(乾的濕的兩種),咖喱雞,咖喱羊排,(豬肉絕對的看不到,牛肉只有到穆斯林地區菜能買的到)
火烤的博餅,用平底鍋攤的薄餅(這種薄餅加上草莓醬非常好吃,和用火烤的薄餅不一樣的,那種用火烤的那裡都有賣的,但這只有正宗的印度家裡才會弄,我當初在那裡的時候有天僕人弄了那個後,每天都吃那個了,在外面我沒看見賣過)。
薑茶(就是樓上說的奶茶,但印度人叫他薑茶,紅茶和姜和奶一起煮的,的確非常好喝)
另外,印度那些小攤賣的東西還是勸你不要吃了,那些小攤上的東西很多事看起來非常漂亮而已,極度的不衛生啊!!!!!!!!!!!!
果汁,牛奶去SHOPPING MALL買吧,都是純的,那裡的果汁不知道比中國的好多少倍。

④ 茶文化都在哪些國家比較受重視哪些國家的茶文化比較有名、舉例說下(除了中國,日本,韓國)

茶是世界三大飲料之一,世界上許多飲茶國家都與茶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全球性的文化交流,使茶文化傳播世界,同各國人民的生活方式、風土人情,以至宗教意識相融合,呈現出五彩繽紛的世界各民族飲茶習俗。
1、亞洲其他國家的茶文化
東南亞如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受漢文化影響較深,習慣沖泡清飲烏龍、普洱、花茶。南朝鮮因受中國和日本雙重文化影響,興起「茶禮」習俗。港澳地區則沿襲閩粵飲茶習俗,以飲普洱、水仙、花茶為主。泰國、緬甸和雲南地區相似,習慣吃「腌茶」,將生茶腌製成酸味製品,吃時拌入食鹽、生薑、花生之類,干嚼佐餐。
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蘭卡等國家飲甜味紅茶,或甜味紅奶茶。印度飲茶總量為世界第一位,喜歡濃味的加糖紅茶。巴基斯坦一般以茶、奶、糖按1:4:3的比例沖泡調飲,喜味濃的紅茶。
西亞地區的土耳其人,不論大人小孩都喜歡紅茶,城鄉茶館普遍,出門飲茶也方便。伊朗和伊拉克人更是餐餐不離濃味紅茶,用沸水沖泡,再在茶湯中添加糖、奶或檸檬共飲。
2、歐洲各國的飲茶文化
英國飲茶之風始於17世紀中期,先由皇室倡導,後普及到城鄉,成為英國的社交風俗。英國人喜歡飲滋味濃郁的紅茶,並在茶中添加牛奶和糖。上流社會設置家庭茶室,收集陳設名貴茶具,講求傳統身分和閑情逸致的飲茶風度,以顯示英國紳士的氣派。
愛爾蘭人飲茶之風更甚,為歐洲首位,喜歡味濃的紅碎茶。 荷蘭是西歐最早飲茶的國家。菜湯放糖,多飲襲泡紅茶和香味茶。
西歐的其他國家也都習飲高檔紅茶和甜式調味紅茶,青年人則多喜歡香味茶。
3、美州國家的茶文化
美國的飲茶習俗與眾不同,主要以紅茶泡用或用速溶茶沖泡,放入冰箱冷卻後,飲時杯中加入冰塊、方糖、檸檬,或蜂蜜、甜果酒調飲,甜而酸香,開胃爽口。
加拿大人多為英式熱飲高檔紅茶,也有冰茶。
4、非洲國家的茶文化
非洲的多數國家氣候乾燥、炎熱,居民多信奉伊斯蘭教,不飲酒而飲茶,飲茶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主要內容。無論是親朋相聚,還是婚喪嫁娶,乃至宗教活動,均以茶待客。這些國家多愛飲綠茶,並習慣在茶里放上新鮮的薄荷葉和白糖,煞煮後飲用。
當今世界各國、各民族的飲茶風俗,都因本民族的傳統、地域民情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各有所異,然而「客來敬茶」卻是古今中外的共同禮俗。

⑤ 怎麼作印度茶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印度茶 一、種植歷史 根據可靠的記載,印度第一次種茶是在18世紀英國統治下,那時少量的茶籽由中國傳至印度並被種植於加爾各答的皇家植物園中。19世紀英國駐印度總督提倡在印度種茶並派遣人員至中國研究茶樹的栽培和茶葉的製造方法,同時采購茶籽、茶苗,並僱用中國技工。當時第一批采購的是武夷山的茶籽—適合製作紅茶的茶樹種籽,總而言之今日的印度紅茶是由中國傳過去的。 二、印度茶區 金大吉嶺 ( GOLDEN DARJEELING )茶區 產於印度北部喜馬拉雅山脈,海拔約兩千公尺處,產量稀少珍貴,有著卓然不同的果香風味。其顯著的特徵是含有麝香葡萄芬芳,茶色明亮動人,完全擷取最上選的花尖橙黃白毫 [ FTGFOP ]等級,彌足珍貴。 飲用方式:以純紅茶為主。 大吉嶺 ( DARJEELING ) 茶區 產於印度北部喜馬拉雅山嶽,海拔約一千五百公尺處,屬於中國小葉種,產季為3~11月,Top Tea則是在5~6月。FOP等級的大吉嶺茶葉,因為含有許多黃金蕊之稱的新芽,故又被稱為「紅茶的香檳」。 飲用方式:純紅茶;茶色呈橙黃色。 阿薩姆 ( ASSAM ) 茶區 是西方最早發現茶樹的地方,地處印度北部喜馬拉雅山麓的廣大草原地帶,無論是自然環境或氣候條件,都是理想的紅茶產地。阿薩姆紅茶最大的特點是茶味濃烈,有甘醇的余香,素有「烈茶」之稱。非常適合加入牛奶飲用,也適合以牛奶熬煮製成皇家奶茶。因冷卻後易產生茶乳現象,故不適合用來沖泡冰紅茶。此外,因其成份容易釋出,屬濃烈紅茶,故浸泡時間不需太長。 飲用方式:最適合奶茶;茶色呈清澈而稍濃的紅色。 杜阿滋 ( DOOARS ) 茶區 產地位於印度東北部,阿薩姆以西。茶色較大吉嶺茶濃,沒有強烈的澀味,但香氣也較淡,其特徵是口感佳而味道濃。一般大多使用在調和紅茶或茶包。 飲用方式:奶茶;茶色呈較濃的橙黃色。 尼爾吉里 ( NILGIRI ) 茶區 尼爾吉里茶葉在產地的發音是指「Blue Mountain〈青山〉」,茶樹栽種在印度南部平緩的丘陵地帶。因為產區地理環境及氣候條件與斯里蘭卡相近,因此風味與斯里蘭卡茶相似,另因氣候良好適合茶樹生長,所以全年皆有生產,而12月到隔年1月所採收的茶葉品質特別優良。 飲用方式:最適合奶茶及加入香料的調和紅茶;茶色呈稍濃的橙黃色。 三、印度人飲茶風俗 印度人傳統飲茶方式較特別,他們把茶倒在盤子裏用舌頭舔飲,另外,絕不用左手遞送茶具,因為,左手是用來洗澡和上廁所的。 四、大吉嶺茶 DARJEELING 「大吉嶺茶」被譽為紅茶中的香檳,亦是紅茶中價位較高的茶種。大吉嶺茶葉極容易辨認,呈褐黃色,不似一般紅茶葉來得烏黑。茶湯亦偏淺與一般紅茶顏色大不相同。 1.地理環境 大吉嶺位於印度與中國交界處,近喜馬拉雅山脈,附近有尼泊爾、錫金、不丹等國。大吉嶺終年被雲霧所籠罩,雨水充沛,長年低溫,環境極適合茶樹生長,茶樹生長於海拔3000 至 7000 英呎的山坡地,近百來在此蘊育出聞名的大吉嶺茶。 2.採收期 大吉嶺最著名的兩個採收期: 春收茶(第一次採收)—從二月底至四月中,茶葉外觀近青綠色,茶葉中有相當比例的葉芽,葉芽多呈綠色,茶湯呈金黃色或香檳色。很多茶書形容春摘茶香為麝香葡萄(muscatel grapes)或綠杏核果香(green almond)。春收茶屬於較年輕的茶,所以味道清香,沖泡時每杯約以2.5至3.5公克茶葉浸泡約1或2分鍾,茶香很迷人,清爽的口感是很適合台灣炎熱的夏季飲用。 夏收茶(第二次採收)—五月至六月,是全年最大的採收期,茶葉外觀呈深灰色,葉芽亦多,葉芽則為黃色或白色,茶湯呈深金黃色或淡橘紅色,沖泡時間可稍長些,茶香味濃、口感厚實、回味甘甜。 以成熟度來說夏收茶葉明顯比春收茶葉來的好,在講究味濃、厚實口感的紅茶來說,夏收茶的確是紅茶中的極品,同一茶園的夏收茶價格遠遠超過春收茶。大吉嶺茶除了春茶,夏茶之外,尚有介於春夏間的採收茶、秋收茶和混合茶(混合不同茶園或採收期)。 3.飲用方式 大吉嶺茶種類眾多,每個茶園和不同的採收期所沖泡出來的茶湯相差甚多,而且浸泡時間長短不同也帶來不同風味。大吉嶺茶葉一般甚少拿來當薰香茶,除了少數典雅風味如:茉莉大吉嶺茶、伯爵大吉嶺茶、香草大吉嶺茶之外。印度除了茶葉之外,盛產香料,有款著名的印度辛香茶,即是以大吉嶺茶為底再薰上多種辛香料如豆寇、丁香、胡椒、肉桂和姜。 4.選購法則 大吉嶺茶的價錢需視茶園而定,一般海拔越高的身價越高。還有些評價不錯的茶園一般行情亦不差。同一茶園可生產出不同等級茶葉,而且每家茶商對茶葉的等級標准不一,故同一茶園有時可在不同茶商的售價上呈相當大的差距,而市面上眾多品牌的大吉嶺茶該如何選擇?在購買如大吉嶺茶這類高單價的茶種時,最好選擇有服務人員的商店,如此可多了解茶葉是屬於夏收茶或春收茶還是混合茶,因為不是每個品牌都標示的很清楚。所以如有服務人員在旁可多得到些資訊,清楚得知所欲購茶葉的特性。台灣因天氣潮濕故茶葉保存不易,故在購此類高級茶葉前需確認茶葉的品質。 一般於茶店選購大吉嶺茶葉不外乎,罐裝茶葉與散裝茶葉。罐裝茶葉標示一般而言均十分清楚。一般市面上出現的大吉嶺罐裝茶都以混合茶出現居多,如為單一茶園則除了茶商名稱,保存期限及重量外亦應有如下標示: DARJEELING- 茶種 CASTLETON - 茶園名稱 SFTGFOP1 - 茶葉等級 而散裝茶葉則需視茶店的商業道德了,當然茶園名稱與等級是絕對需要,最重要的是店家需詳細告知茶葉來源(來自的茶商)及進口日期,以便消費者判斷是否值得選購。 五、阿薩姆紅茶ASSAM 所有的印度茶樹的種籽都是從中國移植過去的,當然阿薩姆茶亦不例外。不過不同於大吉嶺茶,阿薩姆有其獨特的阿薩姆茶種(CAMELLIA ASSAMICA),茶葉葉片較大。茶湯則是呈深紅色,口感則是屬於厚重帶著獨特的紅茶香。 1.採收季節 大部份的阿薩姆茶都是於五月至六月採收的,有少部份的阿薩姆茶於四月至五月採收,茶湯清澈,香氣淡雅。 2.飲用方式 阿薩姆紅茶是離不開牛奶的,典型的阿薩姆奶茶即是泡壺濃濃的阿薩姆紅茶再添加鮮乳而成。除了添加鮮乳外,阿薩姆紅茶拿來當檸檬紅茶同樣是一級棒的,以濃郁的阿薩姆紅茶,再加入新鮮檸檬汁,就成一壺好喝的檸檬紅茶,而且阿薩姆紅茶在加入檸檬汁後鮮紅的茶湯會轉為淡粉紅色。當然還有些上等的阿薩姆茶,茶葉中滲有葉芽,喝起來柔柔順順的,在不加糖或鮮奶的情況下也是十分順口。 阿薩姆紅茶常被拿來與其它茶類混和成早餐茶,有阿薩姆加非洲肯亞茶,有阿薩姆與中國紅茶…等,所以有時可在某些早餐茶或混合茶中發現阿薩姆的蹤跡。英國人尤其特別喜愛阿薩姆濃郁的風味。 阿薩姆紅茶沖泡時的浸泡時間依碎葉及全葉茶而不同,碎茶葉浸泡時間也需稍短些,最好是在早上飲用較恰當,且最好添加許多鮮乳,因為此類茶性強,若不添加鮮乳容易傷胃。全葉茶則視葉片大小而定,若超過1公分的,浸泡時間可至4-5分鍾,不過葉片大的口感上會厚重些,添加鮮乳亦是少不了,若葉片於1公分左右又有些葉芽的,浸泡時約3分鍾即可,此類茶在添加鮮乳上就可稍作斟酌,未必需加太多。 六、印度拉茶 印度人也愛喝一種加入姜或小豆蔻的「薩馬拉茶」,之所以要「拉」茶,乃因為他們相信有助於完美地混合煉乳於茶中,從而帶出奶茶濃郁的茶香。印度拉茶有一種很獨特的濃醇香味,非常吸引人! ※其他 瑪夏拉紅茶(Masala Tea)---紅茶事典 一般喝的瑪夏拉紅茶,在印度被稱為「CHA」。瑪夏拉在印度語中是「摻雜」的意思,也可以說是摻雜了各式香料而成的香料奶茶。 適合泡瑪夏拉紅茶的茶葉,是水色很濃、不為牛奶掩蓋的阿薩姆茶葉,此外,錫蘭茶也很適合。 所使用的香料並無特別限定,可以自己的口味選擇喜好的香料,一般基本的香料莫過於小豆蔻、肉桂枝、丁香等,然後再依喜好加入生薑、月桂葉等,而香料不限於粉狀或是原來的形狀。 Chai 是起源於印度的飲茶文化,印度人把喝Chai 當作是每天生活中所必備的事情。 相信大家對烹調時用來當作香料的姜、黑胡椒、丁香、檸檬草、肉桂等一定很熟悉吧! 在印度製作Chai 時所添加的香料,也會因地區的不同或是喜好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家家戶戶也都會調配出自己喜好的Chai 來飲用。基本上,Chai 是由四種材料所主合而成的: 濃郁的紅茶、牛奶、多種香料,以及糖或蜂蜜。其中丁香、 姜、胡椒、豆蔻以及肉桂則是一般最常使用的幾種香料。 傳統上印度人是把Chai 放在火爐上慢慢的燉煮,等到要喝的時候再用杓子舀出來。品嘗較精緻的茶品,通常需注重較多的禮節及搭配適當的飲茶器皿,而相較之下,品嘗Chai 則顯得較輕松,也隨性許多。

⑥ 中、西方茶葉分類方法

外國茶葉主要有三大類:
一類是東亞茶,像日本的抹茶、蒸青綠茶,韓國的大麥茶等;
另一類是印度、斯里蘭卡、肯亞的紅茶;
第三類是歐洲茶,主要有袋泡茶和花果茶。

印度是世界紅茶的主要產地。其中,大吉嶺紅茶以其獨特的幽雅香氣被譽為「紅茶中的香檳」,其湯色橙黃璀璨(似帶金圈),麝香葡萄濃香,滋味純凈濃郁回甘。阿薩姆紅茶湯色紅褐,帶有玫瑰和麥芽的混合香,滋味濃強。

印度人通常把紅茶、牛奶和糖放入壺里,加水煮開後濾掉茶葉,將剩下濃似咖啡的茶湯倒入杯中。有些人在紅茶煮好後放一些生薑片、肉桂、豆蔻、檳榔、茴香、丁香等,提高了茶的香味,這些奶茶又叫「調味茶」。還有一種飲用方式奇特的馬薩拉茶,它的方式奇特在於這種茶要倒入盤子中用舌頭舔飲,所以又叫舔茶。

馬來西亞傳統喝的是「拉茶」,用料與奶茶類似。調制師傅配製好料之後,即用兩個杯子像玩魔術一般將奶茶倒來倒去。由於兩個杯子距離較遠,看上去好像白色的奶茶被拉長一樣,十分有趣,被稱為拉茶。

馬黛茶是南美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飲料。南美人稱其為「仙草」,認為是「上帝賜予的神秘禮物」,其含有多達196種活性營養物質,是世界上最有營養價值的植物之一。

當地人傳統的喝茶方式很特別。一家人或是一堆朋友圍坐在一起,一把泡有馬黛茶葉的茶壺里插上一根吸管,在座的人一個挨一個地傳著吸茶,邊吸邊聊。壺里的水快吸乾的時候,再續上熱開水接著吸,一直吸到聚會散了為止。

日本抹茶和日本茶道現已成為日本的國粹。雖然中國茶道(抹茶)已有一千多年歷史,但自明代開始流行沖泡飲茶,中國抹茶道遂告失傳。而當年的遣唐使榮西在中國學成後帶回日本,抹茶在日本得以保留、繼承和發揚光大。日本茶道「抹茶」中所使用的茶是茶葉的粉末。

抹茶與普通的日本茶葉有所不同,它是經過特別方法研製而成。首先在茶樹剛剛長出新芽的時候就將嫩葉採摘下來以蒸汽蒸干,除去莖的部分碾成粉末就成了抹茶。

在英國甚至流行這樣一句話「當下午鍾敲四下,世上的一切瞬間為(紅)茶而停止」。葡萄牙公主凱瑟琳嫁到英國時便將已傳到葡萄牙的中國紅茶帶到了英國,隨後茶成為風靡英國的國飲,所以凱瑟琳被稱為「飲茶皇後」。英國人每天下午四點左右都有喝下午茶這一約定俗成的習慣,那時無論多忙英國人都會放下手頭工作到茶室小憩一會兒。

丘吉爾曾把准許職工享有工間飲茶的權利作為社會改革的內容之一,此傳統延續至今,各行各業的人每天都享有法定的15分鍾的飲茶時間。英國人愛喝摻有牛奶的茶和什錦茶。在英國泡奶茶要先在杯里倒入牛奶再倒茶,若要加糖則最後放糖,次序顛倒則會被認為沒有教養。

美國人飲茶力求簡單快捷,喜歡喝加檸檬的冰紅茶。將泡好的紅茶汁倒入裝有冰塊的玻璃杯中,再加入蜂蜜和幾片新鮮檸檬即可。美國人的快節奏生活方式,人們難耐沸水泡茶待其冷卻。因此,袋裝冰茶、速溶茶、罐裝茶水等大行其道。

茶的足跡遍布了整個世界,而各個地區的飲茶習俗、文化又有著各自鮮活的特色。不同地域的茶會被賦予不同的文化底蘊,它融合了東西方的文化精神。

⑦ 印度人飲食

印度人因宗教關系氣候原因,食素者多,食葷者少。印度人大多信仰印度教。印度教徒以食羊肉為主,絕不吃牛肉,但允許吃雞蛋、黃油、牛奶,也可以吃雞、鴨、魚肉。有許多印度教徒從不吃肉,甚至連雞蛋也不吃一個,因為在他們看來,雞蛋也屬於有生命的東西。特別是中上層人士吃素者很多,越是身份、社會地位高的人葷食者越少,他們認為只有社會地位低的人才吃羊肉。
因此,在印度,有許多素食飯店和旅館是不供應肉食的。伊斯蘭教徒以食牛肉為主,絕不吃豬肉。其他教團,如拜火教、基督教等對肉類無所禁忌。印度人一般以大米、小麥為主食。菜餚多採用燉、燒、煮、烤等烹飪法;調味喜用咖喱、辣椒和黃油,不喜食油膩。喜食菜類有:西紅柿、洋蔥、土豆、大白菜、菠菜、茄子、菜花等。特別愛吃土豆,認為是菜中佳品。不吃菌類、筍類及木耳。
印度人吃飯,與許多國家不同,他們既不像西方人那樣用刀叉,也不像中國人一樣使用碗筷,他們大多使用盆子,用右手抓取。吃抓飯是印度人的習俗,他們用右手抓飯、接食物。在抓飯時,一般只用三個手指(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將飯菜拌勻,隨後再一把把抓著吃。他們的三個手指不但能吃米飯,甚至還能把菜湯同米飯一起攪拌,然後一一送進嘴裡,就連稀粥也能用手抓入口中。
印度人的雙手分工明確,除上廁所外,一般都用右手。在朋友相聚或參加招待會、聚餐會時,主人往往以自助餐形式款待客人。在這種場合下,通常是站著進食,到餐桌上拿取自己喜歡吃的食物。客人用左手拿盤子,右手抓食物。印度的食具別具風格,無論是盆、壺、罐,還是盤、碟,不少是銅製品,富貴人家還有不少銀器。廚房的各種大小炊具一般也都是銅製品。
印度人一般不喝酒,認為喝酒是違反宗教習慣的。所以在宴請印度客人時,如對方不願喝酒,不要勉強勸酒。錫克教徒絕對禁酒。印度人大多喜愛喝紅茶。他們把茶葉放人銅制或鋁制的壺里煮沸,再加入適量牛奶和白糖,所以印度茶不帶苦味,香甜可口而且富有營養。印度的茶水呈稀粥狀,不像中國的茶水那樣清淡,兩者的味道也不大相同。有些印度人寧可不吃早點,也要喝上一兩杯奶茶。除飲紅茶外,印度人也比較普遍飲用咖啡、牛奶、涼水等。

⑧ 印度人飲食有哪些特點

印度的食物在世界上獨具特色。印度人做菜喜歡用調料,如咖喱、辣椒、黑胡椒、豆蔻、丁香、生薑、大蒜、茴香、肉桂等,其中用得最普遍、最多的還是。咖喱粉是用胡椒、姜黃和茴香等20多種香料調制而成的一種香辣調料,呈黃色粉末狀。印度人對咖喱粉可謂情有獨鍾,幾乎每道菜都用,咖喱雞、咖喱魚、咖喱土豆、咖喱菜花、咖喱飯、咖喱湯……每個餐館都飄著咖喱味。除了咖喱粉,印度市場上還出售各種調料粉,赤、橙黃、綠、棕,五顏六色,至今筆者也沒弄明白這些調料究竟含有什麼成分。
印度飲食

由於宗教的原因,印度人的飲食習慣也不同。虔誠的印度教徒絕對不吃牛肉,因為他們把牛奉為神牛。穆斯林不吃豬肉,但大啖牛肉。因此,殺牛和吃牛肉常成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沖突的導火索。由於印度教徒占人口的多數(82%),牛肉是禁忌,因而,在歐洲市場上價格最貴的是牛肉,在印度是最便宜的,10至15個盧比一公斤,價格之低廉令人咋舌。豬肉也比較便宜,因為穆斯林和高種姓的印度教徒都不吃豬肉,低種姓的印度教徒和基督教徒才吃豬肉。羊肉價格最貴,因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都吃。虔誠的印度教徒和佛教徒是素食主義者,不沾葷腥。耆那教徒更是嚴格食素,連雞蛋也不吃,但可以喝牛奶,吃乳酷和黃油。印度的素食者大約占人口的一半。印度的牛奶價格便宜,質量也很好,男婦老幼,都喝牛奶。奶製品如冰淇淋、乳酪、酸奶、蛋糕等,質量也屬上乘。一公斤一盒的冰淇淋只要幾十個盧比。

印度人的主食主要有米飯和一種叫「加巴地」的烙成的小薄餅,還有一種油炸的薄餅,又香又脆。印度的蔬菜主要有花菜、圓白菜、西紅柿、黃瓜、豆角、土豆、洋蔥、冬瓜等,每樣菜都燒得爛糊糊的,且放了不少咖喱粉,全是清一色的黃色。長時間的熬煮使維他命盡失,令人覺得可惜。印度人的早餐已經西化,一般是一杯牛奶,幾片麵包,果醬、黃油,但中午飯和晚飯則是地道的印度風味,每餐都有豆子湯。印度的豆子種類繁多,有大如蠶豆的紅豆,還有黃豆、豌豆等,這些豆子都加上香料和鹽,用來做湯。

印度最馳名的一道菜大概是「燉杜里雞」,其名聲猶如北京烤鴨。做法是把雞腿、雞塊沾滿香料,放在爐子里用炭火燒烤而成。出爐時味鮮肉嫩,十分可口。

印度人進餐時一般是一隻盤子、一杯涼水,把米飯或餅放在盤內,菜和湯澆在上面。多數印度人進食時不用刀叉或勺子,而是用右手把菜卷在餅內,或用手把米飯和菜混在一起,抓起起來送進嘴裡。留洋的知識分子或中產階級家庭則使用刀、叉和勺子。

說起飲食,不得不提一下印度的甜食。印度的甜食可謂「名符其實」,甜得發膩。甜食種類很多,有煎的、炸的、烘的、烤的,一應俱全,但每一道甜食都無一例外地甜得要命。多數印度人都嗜食甜食,印度人容易發胖,大概與嗜食過多的甜食有關。印度人的晚餐也晚得名符其實,最早的在晚上8點左右,晚的在10點左右。吃完飯不久就上床睡覺,不發胖才怪呢。
由於長期是英國的殖民地,印度人也像英國人一樣,有喝午茶的習慣。印度的茶是奶茶,做法是把牛奶摻水煮開,再把茶葉倒進去,煮沸後用小篩子把茶葉濾出,加糖後即可飲用。
roganjosh咖哩羊肉
gushtaba辣肉球加優酪乳
biryani雞或羊肉加橙汁飯
tandoori雞魚等肉加上香料在陶鍋烹煮
kebab印度烤肉串
bhujia咖哩素菜
samba印度煎餅包泡菜及咖哩扁豆
pomfret鮭魚
malai椰汁咖哩蝦
kulfi冰淇淋,印度茶

⑨ 印度特色飲茶習俗——用舌頭舔飲,有什麼說法嗎

印度自己的茶葉品種、下游加工方式、茶葉產品都比較豐富。特別是奶茶和油茶產品,有很多種類的小系列,品嘗之後,感覺很膩,喝多了會導致血糖高。曾有一個中國商人到印度去開拓當地的茶葉市場,但他失敗了。他們無法適應那種溫和的苦澀香氣。

在印度,人們認為喝茶有助於安撫人心,振奮精神,使飲者神清氣爽,心情舒暢。現代科學研究已經證實,茶葉含有咖啡因、可可鹼和茶鹼。兩者都能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和呼吸系統,而可可鹼和茶鹼能放鬆肌肉,改善血液循環,並有利尿作用。在虛空中拉出一道弧線,稱為 "拉茶"。在印度,茶泡好後倒入盤中,用舌頭舔。這種喝茶方式是印度特有的,被稱為 "舔茶"。在印度,傳統的喝茶方式是將茶葉放在鍋里煮,然後加入牛奶和糖。另一種喝法是在茶中加入丁香和小豆蔻,煮一會兒,過濾掉茶葉和香料,然後倒入一個小杯子中。趁熱喝下它。它會讓你神清氣爽。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⑩ 各國的飲茶習俗

茶葉是世界公認的三大飲料(茶、咖啡、可可)之一,但各國飲茶的習俗卻不盡相同,各有妙處。你對不同地方的飲茶風俗了解嗎,看看不同國家的飲茶習慣有什麼奇特的地方,紐西蘭人會把飲茶時間設定在規定的時間,還有埃及的人喝茶會加入白糖。
1、紐西蘭

紐西蘭的人們把飲茶是作為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在學校,機關單位等地方都設定有規定的飲茶時間。


2、馬里

在馬里地方,他們習慣是在飯後喝茶,煮茶使用錫罐來燒水的,把茶葉放在鍋裡面煮茶,等到一起煮的腌肉熟透以後,茶葉搭配肉類食用。


3、加拿大

加拿大的人飲茶喜歡加糖,泡茶的的方式特別,用陶壺燙熱,放進茶葉,用沸水注在上面,浸泡7到8分鍾以後,把茶葉倒進另外的一個熱壺飲用。

4、埃及

人們喝茶喜歡加入白糖飲用,被稱為甜茶,如果喝上幾杯甜茶,嘴裡感到黏糊糊的,會沒有食慾。


5、俄羅斯

在俄羅斯地方,他們在喝茶時候,會加入檸檬片,沒有檸檬的會用果醬代替,在冬季會加入甜酒,可以預防感冒。


6、南美

這地方人喜歡飲用馬黛茶,馬黛茶可以提神幫助消化,飲用方法是從茶杯中慢慢品味的。
7、斯里蘭卡

斯里蘭卡的紅茶暢銷世界各地,他們喜歡飲用濃茶,茶越是苦澀,他們就更加喜歡。


8、英國

英國人喜歡奶茶,喜歡飲用現煮的茶,會加入糖,再搭配點心,作為下午茶也是非常享受。


9、蒙古

蒙古人喜歡磚茶,把磚茶放在木臼搗碎成粉末,加水放進鍋里煮開,再搭配牛奶或者羊奶飲用。
10、泰國

泰國人喜歡在茶里加入冰塊,就是所說的冰茶,當地人不飲用熱茶的。


11、印度

印度人喝茶是把茶裝在盤子裡面,用舌頭舔茶再飲用的。


12、北非

北非人士在喝茶時候,喜歡加入新鮮的薄荷葉還有冰糖,飲用時候很清爽的,如果有客人來訪時候,客人要把主人敬他的三杯茶喝完,是表示禮貌。

閱讀全文

與印度人怎麼燒茶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3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3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5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6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2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3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3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3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89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0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1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5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2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7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5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