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有多少個全名

印度有多少個全名

發布時間:2023-01-12 10:23:28

① 印度的全名是什麼

印度全名為印度共和國。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誕生了印度河文明。前1500年左右,中亞的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古印度人,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並確立種姓制度,吠陀教開始發展為婆羅門教。

公元前4世紀,孔雀王朝統一印度,開始推行佛教,並向外傳播。約前188年,孔雀帝國滅亡後群雄割據、外族入侵,印度教和伊斯蘭教興起。1600年英國侵入莫卧兒帝國,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以後逐步淪為英國殖民地。

1947年6月,英國頒布《蒙巴頓方案》,實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15日成立印度自治領。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共和國,同時成為英聯邦成員國。

原始社會

在訥爾默達河谷地區發現的一些零散的早期人類化石(後定名為訥爾默達人)表明至少在舊石器時代中期印度已有人類居住。訥爾默達人的系屬分類未定(直立人或智人);對於其生存年代從距今20萬年到50萬年不等。舊石器時代晚期大約開始於4萬年前,結束於1.5萬年前。

中石器時代對應地質學上的全新世。中石器文化廣泛分布於次大陸各地及斯里蘭卡;在斯里蘭卡發現了最早的中石器時代遺址,而最北的遺址發現於興都庫什山脈,那裡的文化看起來是同一地區舊石器文化的直接發展。

大約自公元前6000年以後起印度各地進入新石器時代。新石器文化的分布范圍更加廣泛。印度新石器文化總體來說晚於兩河流域文化。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印度

② 印度的全稱是什麼

印度的全稱是印度共和國。

印度共和國,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是一個由100多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印度斯坦族,約佔全國總人口的46.3%。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也是金磚國家之一,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近年來服務業增長迅速,已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最重要出口國。全球最大的非專利葯出口國,僑匯世界第一。

首都:

印度首都為新德里(New Delhi),連同德里人口共1675.3萬(2011年)。德里位於印度恆河支流亞穆納河(又譯朱木拿河)畔,為中央直轄區,包括新、老德里和郊區鄉村在內,面積1485平方千米(其中城區面積446.3平方千米),是全印度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鐵路、航空樞紐。

③ 印度有多少個民族

印度有100多個民族,主體民族為印度斯坦族,主要分布在印度北方邦、中央邦、哈利亞納邦、比哈爾邦和拉賈斯坦邦等地。除此之外,還有泰盧固族、孟加拉族、馬拉地族、古吉拉特族、加拿達族等等。
印度共和國(英語:TheRepublicofIndia,India),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
印度全境炎熱,大部分屬於熱帶季風氣候,而印度西部的塔爾沙漠則是熱帶沙漠氣候。夏天時有較明顯的季風,冬天則較無明顯的季風。印度氣候分為雨季(6~10月)與旱季(3~5月)以及涼季(11~次年2月),冬天時受喜馬拉雅山脈屏障影響,較無寒流或冷高壓南下影響印度。

④ 印度和印尼有什麼區別

印度:全名印度共和國(印地語: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Bhārat Ganarājya;英語:Republic of India)中國通稱印度(英語:India),自稱婆羅多(印地語:भारत),是位於南亞印度次大陸上的國家,印度面積位列世界第七,印度人口眾多,位列世界第二,截至2017年7月印度擁有人口13.4億,僅次於中國人口的13.8億,人口成長速度比中國還快,預計近年將交叉。是亞洲第二大也是南亞最大的國家,面積328萬平方公里(含爭議領土),同時也是世界第三大(購買力平價/PPP)經濟體。

印度並非單一民族及文化的國家。印度的民族和種族非常之多,有「民族大熔爐」之稱,其中印度斯坦族佔印度總人口的大約一半,是印度最大的民族。印度各個民族都擁有各自的語言,僅憲法承認的官方語言就有22種之多,其中印地語和英語被定為印度共和國的聯邦官方語言,並且法院裁定印度沒有國語。英語在印度非常流行,尤其在南印地位甚至高於印地語,但受限於教育水平,普通民眾普遍不精通英語。另外,印度也是一個多宗教的國家,世界4大宗教其中的佛教和印度教都源自印度。大部分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伊斯蘭教在印度也有大量信徒,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信教者約佔印度的14.6%(截至2011年,共有約1億7千7百萬人)。伊斯蘭教是在公元8世紀隨著阿拉伯帝國的擴張而傳播到印度的。公元10世紀後,北印的大多數王朝統治者都是信奉伊斯蘭教的,特別是莫卧兒王朝。印度也是眾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多邊國際組織的成員,包括世界貿易組織、英聯邦、金磚五國、南亞區域合作聯盟和不結盟運動等。

印度經濟雖然增速驚人,但全國仍有四分之一人口無法溫飽。以耕種農業、城市手工業、服務業以及其支撐產業為主的部分行業已經相對取得了進展。除了民族文化與北方地形的豐富使印度旅遊業頗受歡迎之外,由於時差,大批能說英語的人才也投入外包行業(即是外國企業把客戶諮詢,電話答錄等等服務轉移到印度)。另一方面,寶萊塢電影的文化輸出在英語圈乃至全球的影響力不亞於世界主流。同時印度還是很多專利過期葯物的生產地,以低價格提供可靠的醫療。近年來,印度政府還大力投資本國高等教育,以利於在科學上與國際接軌,例如自主太空研究、南亞半島生態研究等等。印度最重要的貿易夥伴是美國、歐盟、日本、中國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印尼: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印尼語:Republik Indonesia,IPA讀音:[rɛpʊblɪk ɪndɔnɛsɪa]),簡稱印度尼西亞或印尼,為東南亞國家;約由17,508個島嶼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萬島之國」。印度尼西亞人口超過2.58億,為世界上人口第四多的國家。國體屬共和國,國會代表及總統皆由選舉產生。印度尼西亞首都為雅加達。印度尼西亞國界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相接,另有新加坡、菲律賓及澳大利亞等其他鄰國。印度尼西亞為東南亞國家協會創立國之一,且為20國集團成員國。在2016年﹐依國際匯率計算,印度尼西亞為世界第16大經濟體,以購買力平價計算則為世界8大經濟體。

印度尼西亞群島自7世紀起即為重要貿易地區,古代王國三佛齊及之後的滿者伯夷曾與中國和印度進行貿易。印度尼西亞當地統治者逐步吸收外國文化、宗教和政治型態,曾出現興盛的佛教和印度教王國。外國勢力因天然資源而進入印度尼西亞,穆斯林商人帶入伊斯蘭教,歐洲勢力則帶來了基督教,並於地理大發現後壟斷香料群島摩鹿加群島的貿易。在350年的荷蘭殖民統治時期後,印度尼西亞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始告獨立,但獨立後仍面臨天災、貪污、分離主義、民主化進程、經濟上劇變等挑戰。

由於島嶼遍布,印度尼西亞有數百個不同民族及語言,最大的族群為爪哇族,並在政治上居主導地位[18]。國家語言、種族多樣性、穆斯林佔多數人口、殖民歷史及反抗殖民為印度尼西亞人的共同身分。印度尼西亞國家格言「Bhinneka Tunggal Ika」(存異求同)闡明了多樣性及國家的型態。雖然人口眾多且稠密,但大部分都在特定的大島上,所以印度尼西亞仍保有大量的原野,且生物多樣性居世界第二位。國家的天然資源豐富,但貧窮仍相當普遍,因而在世界各地有不少的印尼籍移工,但也有針對該地天然資源保育或收獲而來的西方人,國際交流程度不低。

⑤ 印度有多少民族

印度有100多個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約占總人口的30%,其他較大的民族包括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爾族、泰固族、泰米爾族等,72%人說印度-雅利安語,25%說達羅毗荼語。
種族構成:
印度的種族主要分為五個類型,以進入印度的時間先後排序,分別為尼格利陀人、原始澳大利亞人(即澳大利亞人種維達類型),蒙古利亞人(即黃種人,亦稱亞美人種)、達羅毗荼人、印度雅利安人。其中達羅毗荼人和印度雅利安人構成了現今印度人口的絕大部分,一般意義上的印度人通常是特指他們。

⑥ 印度的全稱叫什麼名字

印度全稱印度共和國。


印度的名字:

印度共和國(印地語: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英語:The Republic of India,India),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與巴基斯坦交界。

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也是一個由100多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印度斯坦族,約佔全國總人口的46.3%。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也是金磚國家之一,在2019年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 。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近年來服務業增長迅速,已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最重要出口國。全球最大的非專利葯出口國,僑匯世界第一。

在訥爾默達河谷地區發現的一些零散的早期人類化石(後定名為訥爾默達人)表明至少在舊石器時代中期印度已有人類居住。訥爾默達人的系屬分類未定(直立人或智人);對於其生存年代從距今20萬年到50萬年不等。舊石器時代晚期大約開始於4萬年前,結束於1.5萬年前。

⑦ 印度有幾個民族

印度有10個大民族和許多小民族,總數近二百個。 印度斯坦族(HINDUSTANI) 該族佔印度總人口的46.3%,主要分布在印度北方邦、中央邦、哈利亞納邦、比哈爾邦和拉賈斯坦邦等地。多數人信奉印度教,部分人信奉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和耆那教等。大部分操印地語,少數人說烏爾都語。主要以務農為業。 泰盧固族(TELUGU) 該族佔印度總人口的8.6%,又稱安得拉族。主要分布在安得拉邦。大多信仰印度教,其次是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安得拉人嗜吃辣椒,喜歡喝茶。 孟加拉族(BENGALI) 該族佔印度總人口的7.7%,主要分布在西孟加拉邦、比哈爾邦和奧里薩邦等,操孟加拉語,大多數人信印度教。主要從事農業。 馬拉地族(MARATI) 該族佔印度總人口的7.6%,主要分布在馬哈拉施特拉邦。主要信奉印度教和佛教。馬拉地人喜歡摔跤,還善於打板球、曲棍球和羽毛球。 古吉拉特族 (GUJARATHI) 該族佔印度總人口的4.6%,主要分布在古吉拉特邦。操古吉拉特語,多數人信仰印度教,少數人信伊斯蘭教和耆那教。主要從事農業,手工業也較發達。 加拿達族 (KANNADA) 佔印人口3.87%, 說加拿達語,分布在卡納塔卡邦。 馬拉亞拉姆族 (MALAYALAM) 佔印人口3.59%,說馬拉亞拉姆語,分布在喀拉拉邦。 旁遮普族 (PUNJABI) 該族佔印度總人口的2.3%,主要分布在印度旁遮普邦,大部分人操旁遮普語,少數操印地語和烏爾都語。信奉錫克教和印度教。多數人從事農業,少數人從事畜牧業和手工業。旁遮普人能歌善舞。 阿薩姆族 (ASSAMESE) 主要分布在印度的阿薩姆邦,操阿薩姆語。信奉濕婆神。多從事農業、畜牧業。以大米為主食,尤其喜歡喝茶。 主要分布在奧里薩邦。奧里薩人主要信奉印度教,奧里薩一向被譽為印度教之鄉,素有印度教聖地之稱。

⑧ 各個國家全稱有哪些

一、亞洲國家:

1、朝鮮: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

2、寮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

3、越南: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4、印度:印度共和國,

5、印度尼西亞:印度尼西亞共和國,

6、沙烏地阿拉伯:沙烏地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7、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8、韓國:大韓民國,

9、泰國:泰王國,

10、孟加拉:孟加拉人民共和國,

11、伊拉克:伊拉克共和國,

12、哈薩克:哈薩克共和國,

13、馬來西亞:馬來亞聯邦,

14、菲律賓:菲律賓共和國,

15、敘利亞: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

二、歐洲國家:

1、芬蘭:芬蘭共和國,

2、瑞典:瑞典國,

3、挪威:挪威王國,

4、冰島:冰島共和國,

5、丹麥:丹麥王國,

6、白俄羅斯:白俄羅斯共和國,

7、俄羅斯:俄羅斯聯邦共和國,

8、烏克蘭:烏克蘭共和國,

9、波蘭:波蘭共和國,

10、捷克:捷克共和國,

11、匈牙利:匈牙利共和國,

12、德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13、英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14、荷蘭:尼德蘭王國,

15、法國:法蘭西共和國。

三、非洲國家:

1、阿拉伯:阿拉伯埃及共和國,

2、突尼西亞:突尼西亞共和國,

3、阿爾及利亞:阿爾及利亞民主人民共和國 ,

4、摩洛哥:摩洛哥王國,

5、茅利塔尼亞:茅利塔尼亞伊斯蘭共和國,

6、塞內加爾:塞內加爾共和國,

7、甘比亞:甘比亞共和國,

8、馬里:馬利共和國,

9、維德角:維德角共和國,

10、幾內亞比索:幾內亞比索共和國,

11、幾內亞:幾內亞共和國,

12、獅子山:獅子山共和國,

13、賴比瑞亞:賴比瑞亞共和國,

14、象牙海岸:象牙海岸共和國,

15、迦納:迦納共和國。

四、北美洲國家:

1、美國:美利堅合眾國,

2、古巴:古巴人民民主主義共和國,

3、牙買加:牙買加,

4、墨西哥:墨西哥合眾國,

5、巴拿馬:巴拿馬共和國,

6、巴哈馬:巴哈馬國,

7、貝里斯:貝里斯,

8、巴貝多:巴貝多,

9、哥斯大黎加:哥斯大黎加共和國,

10、薩爾瓦多:薩爾瓦多共和國,

11、格瑞那達:格瑞那達(自治領),

12、瓜地馬拉:瓜地馬拉共和國,

13、宏都拉斯:宏都拉斯共和國,

14、特立尼達: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共和國,

15、海地:海地共和國。

五、南美洲國家:

1、委內瑞拉: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

2、哥倫比亞:哥倫比亞共和國,

3、秘魯:秘魯共和國,

4、玻利維亞:玻利維亞共和國,

5、智利:智利共和國,

6、阿根廷:阿根廷共和國,

7、烏拉圭:烏拉圭東岸共和國,

8、巴拉圭:巴拉圭共和國,

9、巴西:巴西聯邦共和國,

10、蓋亞那:蓋亞那合作共和國,

11、蘇利南:蘇利南共和國,

12、法屬蓋亞那:法屬蓋亞那,

13、厄瓜多:厄瓜多共和國。

六、大洋洲國家:

1、澳大利亞:澳大利亞聯邦,

2、紐西蘭:紐西蘭,

3、巴布亞:巴布亞紐幾內亞獨立和國,

4、所羅門:索羅門群島,

5、萬那杜:萬那杜共和國,

6、斐濟:斐濟共和國,

7、吉里巴斯:吉里巴斯共和國,

8、諾魯:諾魯共和國,

9、密克羅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10、馬紹爾:馬紹爾群島共和國,

11、薩摩亞:薩摩亞獨立國,

12、帛琉:帛琉共和國,

13、湯加:湯加王國。

⑨ 印度國全名是什麼

印度共和國(印地文: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羅馬轉寫Bhārata Gaṇarājya,英文:Republic of India)

⑩ 印度和印尼是兩個國家嗎兩個全稱是什麼

印度和印度尼西亞從來就是兩個國家,在15世紀以前印度的文化對印度尼西亞影響很大,印度尼西亞名字是歐洲殖民者起的。

印度全稱印度共和國,位於南亞次大陸。面積297470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6083千米。土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 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

(10)印度有多少個全名擴展閱讀: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誕生了印度河文明(主要位於今巴基斯坦境內)。前1500年左右,中亞的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古印度人,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並確立種姓制度,吠陀教開始發展為婆羅門教。

公元前4世紀,孔雀王朝統一印度,開始推行佛教,並向外傳播。約前188年,孔雀帝國滅亡後群雄割據、外族入侵,印度教和伊斯蘭教興起。1600年英國侵入莫卧兒帝國,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以後逐步淪為英國殖民地。1947年6月,英國頒布《蒙巴頓方案》,實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15日成立印度自治領。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共和國,同時成為英聯邦成員國。

印尼前身為13—14世紀在爪哇形成強大帝國、16世紀末淪為荷蘭殖民地。1942年被日本佔領。1945年獨立,1950年8月成立共和國。1963年收復了被荷蘭侵佔的西伊里安。

印尼人口近2.64億(2017年) ,僅次於中國、印度、美國,居世界第四位。印尼是東南亞國家聯盟創立國之一,也是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及20國集團成員國,航空航天技術較強。石油資源可實現凈出口,印尼曾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1962~2009年),近期正在重新加入該組織 。印尼群島自公元7世紀起即為重要貿易地區。

閱讀全文

與印度有多少個全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40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56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34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65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2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84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02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10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80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03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17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0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395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70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88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63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68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26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56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