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錫金是怎樣被印度吞並的
1947年,英國撤出印度,其在亞洲的勢力和影響力也被轉移給了印度。1947年,印度與錫金簽訂《維持現狀協定》,使印度延續了英國在錫金的影響力。同年5月9日,受印度扶持的錫金國大黨正式成立政府,但遭到錫金王族的強烈反對,群眾運動也逐漸興起。1949年6月,印度以防止動亂和流血為借口,派軍隊入侵錫金,強行接管了成立不到一個月的新政府,並委任印度人拉爾為錫金首相。
1950年12月,印度強行與錫金簽訂《印度錫金和平條約》,使錫金成為印度的保護國,由印度主導一切錫金與外國的聯系。郵政、銀行、紅十字會、軍隊等等,都被印度掌控。雖然錫金保有一個管理國內事務的政府,有一個半數選舉產生、半數任命的國務院,有政黨和直接與在首都的代表取得聯系的農村官吏。但根據條約,由印度人擔任首席行政官並管理所有外交事務。
1968年8月,錫金首都甘托克爆發反印示威要求廢除印錫條約,但無濟於事。
1973年4月,印度強行對錫金實行軍事接管。印度軍隊開進甘托克,接管錫金政府的一切權力。同年5月8日,印度政府同錫金簽訂《錫金協定》,規定印度政府不僅對錫金的國防和外交「負完全責任」,而且對錫金的內政和經濟「負責」。
1974年6月20日,錫金議會通過了由印度擬定的錫金憲法,規定印度政府派駐的首席行政官為政府首腦和議會議長。同年9月,《印度憲法修正案》規定錫金為印度的「聯系邦」,在印度兩院各為錫金設一個議席。1975年4月,在蘇聯的慫恿和支持下,印度軍隊軟禁了錫金國王。4月14日,錫金在印度的主導下舉行全民投票,決定錫金去留。投票結果顯示大部分錫金人同意並加入印度。隨後印度議會通過決議,正式接納錫金成為印度的一個邦。
B. 錫金是什麼時候被印度吞並的
錫金是1975年被印度吞並的。
1973年,印度直接在錫金實行軍事管控;1974年,在印度操控下,錫金議會通過了憲法,這個憲法規定錫金為印度的「聯系邦」,在印度人民院及聯邦院各為錫金設一個議席;1975年,印度直接軟禁錫金國王,在印度的操控下,錫金投票決定加入印度,廢除了君主制。至此,印度完成了對錫金的吞並。
C. 錫金是怎麼被印度吞並了,成為一個邦的
錫金在二戰後脫離英國為了一個獨立的國家,可是一直受威脅武力威脅。1973年,印度軍隊進入錫金,錫金政府的權力開始被印度接管。1975年4月,印度軍隊攻佔了錫金王宮,解散了王宮衛隊。錫金由此徹底成為了印度的一個邦。
D. 蘭台說史錫金是怎麼成為印度一部分的
1947年印度與錫金簽訂《維持現狀協定》,往錫金派駐專員。受印度扶持的錫金國家大會黨發起「不合作運動」,要求國王進行「改革」。同年5月9日,國家大會黨政府正式成立,但遭錫金王族強烈反對,群眾運動也日漸興起。
1949年6月初,印度派兵進駐錫金,接管了政府,並委任印度人拉爾為錫金首相。1950年12月簽訂「《印度和錫金和平條約》」,規定錫金為印度的「保護國」,印度派駐錫金的首席行政官行使首相職權,並派政治專員對錫金的國防、外交和經濟進行全面的控制。
1968年8月,甘托克發生反印示威,要求廢除印錫條約。錫金的第12代國王帕爾登·頓杜普·納姆伽爾(1963年―1982年在位)提出錫金要錫金化,要求修改1950年的印錫條約。1973年4月,印度軍隊開進甘托克,接管錫金政府的一切權力。同年5月8日,印度政府同錫金簽訂《錫金協定》,規定印度政府不僅對錫金的國防和外交「負完全責任」,而且對錫金的內政和經濟「負責」。該協定削弱國王權力,使錫金的內政外交完全控制在印度手中。
1974年6月20日,錫金議會通過了由印度擬定的錫金憲法,規定印度政府派駐的首席行政官為政府首腦和議會議長。同年9月《印度憲法修正案》規定錫金為印度的「聯系邦」,在印度兩院各為錫金設一個議席。1975年2月3日,印度軍隊解散錫金國王的宮廷衛隊,軟禁了錫金國王。同年4月10日,錫金議會通過決議廢黜國王,把錫金變為印度的一個邦。4月14日,錫金又為此舉行了「全民投票」,決定錫金的未來,過後印度議會通過決議,正式把錫金變為印度的一個邦。
E. 錫金是什麼時候被印度吞並的
1975年在印度的主導下,錫金舉行全民投票,廢除錫金王國,並且加入印度,成為印度錫金邦。200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承認印度對錫金擁有主權後,錫金王室不被任何國家政府承認。
1947年印度與錫金簽訂《維持現狀協定》。1949年6月,印度政府派兵進駐錫金。1950年12月5日,印度與錫金簽訂《印度和錫金和平條約》,規定錫金為印度的「保護國」。印度派駐錫金的首席行政官行使首相職權,並派政治專員對錫金的國防、外交和經濟進行全面的控制。
1968年8月,甘托克發生反印示威,要求廢除印錫條約。錫金的第12代國王帕爾登·頓杜普·納姆伽爾(1963年―1982年在位)提出錫金要錫金化,要求修改1950年的印錫條約。
1973年4月,印度軍隊開進甘托克,接管錫金政府的一切權力。同年5月8日,印度政府同錫金簽訂《錫金協定》,規定印度政府不僅對錫金的國防和外交「負完全責任」,而且對錫金的內政和經濟「負責」。該協定削弱國王權力,使錫金的內政外交完全控制在印度手中。
1974年4月,錫金舉行「大選」,親印的錫金國民大會黨控制了議會32席中的31席。5月11日議會開幕,通過決議,「要求」印度派顧問來為錫金制訂憲法。同年9月4日和9月7日,印度議會兩院先後通過「印度憲法修正案」,規定錫金為印度的「聯系邦」,在兩院各為錫金設一個席位。
F. 錫金何時何地如何成了印度的一個邦
在錫金被印度吞並42年後的今天,它是否仍然是敏感話題?從上述印度針對外國人進入錫金邦的規定看,答案是肯定的,在《環球時報》記者就此話題聯系采訪時,也有這樣的感覺——無論是去過錫金邦的尼泊爾人、印度人,還是曾經在印度做研究的一些中國學者,大多數人都拒絕了哪怕是匿名的采訪,有人告訴記者,「太敏感,我不敢說」,有人很為難地表示,「我還要經常去印度,不想以後去考察交流時遇阻」。
然而,中國南亞學會常務理事錢峰9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印度所有邦中,錫金邦並非是誕生歷史最短的,最近幾十年,由於語言和民族劃分問題,印度自己成立了好幾個邦。與其他東北部存在諸多反政府武裝力量的幾個邦相比,這么多年沒有聽說過錫金民眾為了獨立而爆發政治或暴力運動,其敏感程度並不突出。
另一位中國學者對《環球時報》表示,
中印在2003年以簽訂擴大邊貿備忘錄的方式婉轉表達中方承諾錫金屬印。該備忘錄第一條載明:印方同意在錫金邦的昌古設立邊貿市場,中方同意在西藏自治區的仁青崗設立邊貿市場。中國承認錫金屬印,加上錫金多年來牢牢地在印度掌控下,因此錫金邦並非是印度的敏感議題。
G. 錫金是怎麼回事
錫金原是南亞的一個國家,1975年被印度吞並,成為印度的一個邦。
H. 錫金怎麼被印度吞並的
錫金王國是喜馬拉雅山脈南面山坡地帶的一個小國,1642年建立「南傑王朝」,國王彭措.南傑。
同年9月《印度憲法修正案》規定錫金為印度的「聯系邦」1975年印度解散國王宮廷衛隊,軟禁國王,4月10日廢除國王,4月14日錫金全民投票正式把錫金定為印度的一個邦。
I. 錫金為什麼屬於印度
錫金,古稱哲孟雄,曾經為中國西藏的一部分,歷史上廓爾喀人(古尼泊爾人)入侵,清政府曾派福康安和海蘭察率清軍趕走廓爾喀人。
十九世紀初期,隨著英殖民當局在印度利益的擴大化,試圖將西藏從中央政府獨立出去,侵佔錫金並製造了緩沖區,並為清政府逐漸所妥協默許。
1890年2月27日,清駐藏大臣升泰與英國駐印度總督蘭斯頓(Henry Charles Keith Lansdowne)在加爾各答簽訂了《中英會議藏印條約》,共八款。主要內容為:清廷承認錫金歸英國保護;劃定中國和錫金的邊界;游牧、通商等問題,留待日後再議。由此錫金淪為英國的「保護國」。
1918年,英國殖民者把政權交還給塔希·納姆伽爾國王。塔希國王實行許多經濟和社會改革,廢除各種無償勞役,徹底檢查稅收制度,廢除地主的行政和司法職能,開始進行土地改革。
1947年在印度逐步獨立之後,印度當局試圖恢復前英國殖民勢力范圍,直接出兵派駐錫金,並控制了經濟軍事外交等各項權力,並逐步向錫金地區大規模移民,在1975年,正式解散了錫金國王衛隊,並軟禁了錫金國王,舉行所謂全民公決,正式吞並錫金,成立錫金邦。
中國政府一直以來並不認為印度對錫金擁有主權,一直堅持認為錫金是一個獨立王國。但隨著中印邊貿和政經的發展,這一觀點逐步松動,有關部門於2005年正式下發《關於地圖上錫金錶示方法變更的通知》,逐步默認錫金的既定現實。
J. 錫金是怎樣被印度佔領的
在中國古籍中,稱其為哲孟 雄。尼泊爾人移居於此稱之為新地方,早期西藏移民稱為登疆,意 為稻米之谷。l7世紀建立錫金王國,成為世襲君主國。英國人曾在 這里進行長期的殖民統治。1949年6月,印度軍隊進駐錫金,此後 簽訂印錫和平條約,規定錫金為印度的「保護國」,印度控制錫金的 國防、外交、經濟等大權。1975年錫金被並入印度,變成印度的一 個「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