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矛盾有哪些

印度矛盾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1-14 07:32:02

1. 中古後期的印度的各種社會矛盾的焦點是什麼

中古後期的印度,宗教問題是各種社會矛盾的焦點,它貫穿著整個中古後期,成為當時社會上一個突出的問題。社會矛盾是指社會各階級或階層基於不同的利益關系或財產分配關系所產生的種種沖突和不和諧現象。具有各種各樣的性質和類型,可以是受到限制和調節的,也可以是利益對抗和彼此沖突的。

2. 中印的主要矛盾是什麼

現在主要矛盾就是1962年爆發的中印邊境戰爭,這一事件一直影響到現在的中印關系,最核心的基點就是藏南歸屬問題,這一問題是英國長期對印度殖民遺留下的。藏南原本是我國的,但由於英國在印度期間長期對藏南和西藏進行騷擾侵襲,所以英軍撤走後這一帶就出現了中印邊境上爭議。藏南不同於西藏,藏南的溫度比較溫和能生長許多熱帶動植物,自然資源豐富;而且又是我國西藏的門戶,如果控制了藏南那麼換句話說就是掌握了進入西藏的大門,所以戰略意義十分重要!這也就成了印度與中國爭奪的原因。62年中印戰爭的起因印度先下達了開戰命令(及印度士兵遇到中國士兵後可自由射擊),在印度軍的緊逼下解放軍被迫展開反擊,因為高原反應等特殊原因解放軍採用了速戰速決的戰略,歷時幾個月就擊敗印軍還全殲當年八國聯軍中代表英國的「捷克連隊」,在戰勝後因為當時的補給和國情等眾多因素,我國選擇了撤軍,一方面不想與印度的關系僵化,還有自身的補給供應還有國情(60年中國與蘇聯關系惡化,在一段時間內影響了中國發展);另一方面我國還是想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來解決邊境問題。如今印度在不通知中國的情況下又悄悄的對藏南駐軍,並在當地實行同化政策而且還使大量印度人移民與此,進一步的把事態升級。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在藏南問題上印度始終沒有顧及中國的感受也不尊重中國國家的核心利益,所以事端是印度先挑起的。 目前看主要是邊境問題引發的矛盾,未來可能是為了爭奪水源,不過這就有點遠了。

3. 為什麼說印度是矛盾的統一體

除了宗教、種姓和貧富差距三個根本性矛盾以外,印度充滿漏洞的社會治安也給恐怖分子以可乘之機。印度的公共場所幾乎都是開放式的,很少有安全檢查。如印度的火車站入口沒有安檢人員,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出入;火車上下車沒有檢票,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上下;市場、影院等場所維持治安的警察少得可憐。《印度快報》27日評論說,孟買恐怖襲擊事件充分暴露了印度的治安環境是何等脆弱、容易被突破,金融都市孟買尚且如此,其他地方更可想而知。評論稱,「印度是一個不設防的國家,這種形容一點都不為過」。南亞研究學者胡仕勝也認為,這幾年,印度發生了大量的城市恐怖襲擊事件,但警方幾乎沒有破獲過真正的恐怖案件,而每次襲擊發生後,政府部門就會條件反射式地將巴基斯坦和外來的伊斯蘭極端組織指為嫌疑對象不免有推倭責任之嫌。胡仕勝表示,事實上,從近期的一些恐怖襲擊事件來看,有些已明確是印度教徒的極端組織所為,這對印度社會是一個非洲強烈的震動。
印度一直對自己是「最大民主國家」感到驕傲,並將其政治體制視為崛起的優勢,出於戰略考慮,西方國家也強調印度「民主國家」的特性。印度的民主體制也確實為印度現代化進程提供了保障,尤其是印度沒有出現南亞國家普遍存在的政變或軍管等問題,堪稱第三世界國家的「政治奇跡」。不過,頻發的恐怖襲擊事件表明作為解決社會矛盾、管理社會秩序的印度式民主,出現了問題。一位印度高管曾抱怨說:「我們現在的體制是:任何人只要寫一封信就能把正在進行的事情暫停下來。」由於各種政治力量相互制衡,印度政府配置社會資源能力受到抑制,中央政府缺乏權威,行動力較差。特別是近年來,印度中央和地方之間各自為政、相互扯皮的現象加重,導致政令不暢,難以統一意志、協調行動。
胡仕勝說,西方民主的引入打破了印度傳統的倫理道德,使得印度本來就細碎的各股社會力量都極力謀求自己的利益表達,因此,大民主的制度導致印度的上千種姓、各種宗教、不同民族、各個地區都有自己的勢力代表,選舉時,全國有400多個政黨,整個社會被碎片化了,從中央到地方都是聯合政府,小黨可以撬動大黨,別說是強有力了,連基本的社會管理能力都較低,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印度式民主,實際上令社會呈現出了無政府狀態,就像一盤散沙,對爆炸物、槍支的管控非常松,否則就無法解釋恐怖分子為何能堂而皇之地在火車站、五星級酒店猖狂發起襲擊了。
盡管印度社會矛盾在加深,但目前還看不出印度會發生劇烈社會動盪或陷入長期安全危機的苗頭。類似孟買恐怖襲擊這類事件在西方社會極可能造成巨大震撼,但在印度,還不足以撼動「大象堅穩的四足」。胡仕勝說,事實上,印度社會本身有各種社會矛盾的解庄閥,種姓制度客觀限制了人口的流動;宗教盛行的傳統讓印度人看重來世、寬容忍讓;民主政治制度可以表達自己的訴求和不滿……印度文化傳統中的出世、忍讓、寬容是深入印度民眾精神的,可以說,這個民族承受災難的能力非常強大。因此,在這么多的恐怖襲擊下,印度百姓照樣過自己的日子,國家該做什麼還做什麼,這種見怪不怪的社會力量也是維護印度社會穩定的一種特質。

4. 印度首都騷亂已致32人死亡,印度人民如今存在的內部矛盾究竟有多嚴重

要說印度內部有哪些矛盾,那可以說非常的多,並且有一些矛盾已經到了那種非常嚴重的地步。首先眾所周知要知道印度是一個種族階級非常嚴格的國家,就比如說在這個國家那些擁有著高等姓氏的人有著非常大的權力,這些權利也就造就了他們在國內有著非常大的話語權,然後自然而然也就占據了非常多的公共資源。但是這些高等姓氏的人數是非常少的,所以這就導致那些低等姓氏的人大部分都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毫無公平可言。所以綜上所述,在未來的某些日子裡如果印度不把這些矛盾處理好的話,有可能會引發非常大的社會動亂,甚至有可能會直接在國內引發戰爭。

5. 印度有哪些社會問題

說到印度電影,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摔跤吧!爸爸》、《三傻大鬧寶萊塢》、《地球上的星星》……

印度是世界上重要的電影出產地區。近些年來在中國影院上映的印度電影也越來越多的受到人們的關注。

《知乎》
印度電影在中國的票房持續火爆除了它具有印度特色,比如一言不合就跳舞。更重要的是,印度電影勇於反映印度的一些社會問題。那麼讓我們跟著這些電影來看,印度究竟有哪些社會問題。

01教育問題

印度跟許多國家一樣,有私立學校也有公立學校。私立學校在印度是主流。

印度的公立學校都是免費的。可是無論有錢還是沒錢的印度人都不願意把孩子送去公立學校。

印度實行的是「自願性教育」,有些貧窮的家長甚至不讓小孩子去上學,讓他們在家裡做家務甚至送去做生意。可這一切在印度都是合法的。

那麼印度的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的差別究竟在哪裡呢?讓我們在電影《起跑線》的鏡頭里來一窺究竟。

《起跑線》

影片的主人公是一對暴發戶夫妻,他們有錢但是文化水平不高。

《起跑線》
他們同天下父母親一樣,希望自己的女兒可以不輸在起跑線上。

他們出錢又出力送女兒去參加各種培訓班,希望女兒能被最好的私立學校錄取。不過他們卻屢屢失敗。

最後不得已他們為了騙取窮人的錄取名額,一家人搬到了平民窟。開始上演了一幕幕的鬧劇。

私立學校環境優美,基礎設施甚至不亞於五星級酒店。全空調教室,純歐式食堂。連游泳池都是恆溫的。

《起跑線》
學校功課安排多樣化,進行的是不完全以升學為目的的教學。

《起跑線》
他們不提倡死記硬背。平時都是通過唱歌跳舞來學習知識,非常注重學生素質的培養。

《起跑線》
試問這么好的學習條件,哪個家長不擠破了頭把孩子們往裡面送啊!

反觀公立學校基礎設施尚待完備。有的孩子上學沒有凳子就坐在毯子上。一個老師就要負責班裡孩子全部的教學科目。

《起跑線》
基本的衛生問題都讓人很堪憂。學校廁所的條件非常差。

《起跑線》

印度公立學校的學生很少,教師也非常稀缺。而且這些上公立學校的孩子百分之百都是出自平民窟的孩子。

教育的兩級分化,導致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而富人的孩子依舊是富人。這使得印度的階級矛盾越發的嚴重。

02語言問題

在印度,英語的普及度非常高。人人都以會說英語為自豪。

英語在印度代表的不僅僅是一門語言,還是「階級」。

那麼如果印度人在印度不會說英語會被別人怎樣看待呢?讓我們從這部勵志大片《印式英語》來看看吧。

《印式英語》
女主莎希的受教育程度不高,不會說英語。

她被丈夫嫌棄。

女主每天在家做沉重的家務,等待丈夫回家。

可是丈夫卻不願意跟她說說話。

《印式英語》
女兒也嫌。

學校開家長會,女兒寧願騙老師媽媽病了,也不願讓她出現在同學面前給她丟臉。

《印式英語》
有一次莎希口誤錯把「爵士」說成了「查茲」。

父女倆相視一笑,彷彿莎希是個外人似的。

《印式英語》
莎希為了幫親戚籌備婚禮,獨自來到了美國。她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她想受到家人的尊重。她偷偷的報名了英語培訓班,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把英語口語練好了。

當她在婚禮上說著一口流利的英語時,立刻引來了眾人的矚目。尤其是他的丈夫,簡直驚呆了。

《印式英語》
因為英語,她受人排擠;也因為英語,她受人尊敬。多麼諷刺?

一個人的價值難道就體現在他所使用的語言上面嗎?這讓人反思。

03女性問題

眾所周知,印度是個重男輕女的國家。

根據最新人口統計數據,印度全國平均男女比例是1000∶927。首都新德里的男女比例僅為1000∶819,而名流薈萃、富人雲集的新德里南部地區則是全印男女比例差距最大的地方,男女出生性別比達到了1000∶762。

一個男女比例如此失衡的國家,會發生一些什麼荒誕的事情呢?

讓我們從印度電影《沒有女人的國家》來猜測一下吧!

《沒有女人的國家》
在影片的開頭就是一個殘忍的殺人鏡頭。一位父親親自將他剛出生的女兒放進了牛奶里,淹死了她。

《沒有女人的國家》
他這是謀殺!

在電影的這個村莊里,人們生下兒子就當寶貝養,生下女兒就殘忍的拋棄或者殺害。久兒久之女性越來越少。

村裡的男性娶老婆成為了一個家裡的頭等大事。財主老王五個兒子,各個光棍。後來財主老王用五萬元和五頭牛買了一個女孩子到他家裡來。這貌美如花的菇涼就同時嫁給了他五個兒子。

財主老王甚至自己獨享了女孩的初夜和第二夜,剩餘的五天就讓兒子們平均分配。

《沒有女人的國家》
這簡直不可思議啊!

然而這部電影最讓人感到惡心、痛恨的是,整個村莊的男子不約而同在牛棚里強奸了女主。

《沒有女人的國家》
印度是一個強奸大國,在2012年印度發生了一件震驚了全球的「公交車輪奸」事件。全球人民開始關注印度強奸案的頻頻發生。

根據一項公開的調查表示,印度有百分之五十一的男性和百分之五十五的女性認為:

家庭暴力在某些情況下是合理的。

引用知乎上一句奧巴馬的言論「不尊重女性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不尊重女性的國家是遲早要滅亡的,不尊重女性的人是不配被稱作人的。」

每個國家都會有相應的社會問題。這些問題不是短時間就可以解決的。但我們仍然欣慰印度敢於直視社會問題,並用電影的形式來痛訴這些狀況。

印度電影在振奮人心的同時,也在悄悄的改變著這個世界。

勇於直視問題,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讓我們一起來期待印度更加美好的未來!

6. 印度邊界領土爭端有哪些

中印兩國在西、中、東三段邊界都有爭議地區。

西段的爭議面積為33500平方公里,主要是阿克賽欽地區。除巴里加斯一處外,其餘都控制在中國手中。在中段,雙方爭議面積約2100平方公里,分為四處,現控制在印度手中。

中印邊境東段的爭端是傳統習慣線與麥克馬洪線之爭。傳統習慣線在喜馬拉雅山南麓,以此線為界,藏南地區屬於中國。1914年,在中英藏三方參加的解決西藏問題的「(印度)西姆拉會議」上,英方代表亨利.麥克馬洪以喜馬拉雅山脊分水嶺的連接線作為界線,將中國藏南約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劃歸英屬印度。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克什米爾爭端

7. 印度和巴基斯坦有哪些矛盾

1947年英屬印度的暴力分裂,兩個新的主權國家成立了印度自治領和巴基斯坦的統治。兩國以宗教為依據,信印度教的歸印度,信伊斯蘭教的歸巴基斯坦,這不靠譜的分家方式造成1250萬人流離失所,估計生命損失從數十萬到100萬不等。

獨立後不久,印度和巴基斯坦建立了外交關系,但暴力分裂和眾多領土要求將掩蓋他們的關系。自獨立以來克什米爾成為了兩國沖突的主要矛盾,兩國已經打了三場大戰,一場未宣戰的戰爭,並參與了無數的武裝沖突和軍事對峙。克什米爾為主要沖點,1971年的印巴戰爭和孟加拉解放戰爭,造成的分裂東巴基斯坦(現孟加拉國)。

1971年戰爭結束後,巴基斯坦和印度在關系正常化方面進展緩慢。1972年7月,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和巴基斯坦總統佐爾菲卡·阿里·布托在西姆拉的印度山站會面。他們簽署了「 西姆拉協定」,印度將返回所有巴基斯坦人員(超過90,000人)並佔領西部地區,兩國將「通過雙邊談判以和平方式部分解決分歧」。外交和貿易關系也於1976年重新建立。但大大小小的沖突還是不斷。

8. 印度是哪兩個國家之間爭端的根源,導致矛盾的突出原因是什麼它從根本影響著國際

印度與巴基斯坦的矛盾是印巴分治的禍端,是分家不清的的禍根。具體表現為領土爭端。
古代印度,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蘭卡。十七世紀。印度淪為英國殖民地。1947年6月英國為了便於長期統治印度,提出《蒙巴頓方案》把印度分成兩個自治領,信仰印度教的地區劃為印度,信仰穆斯林教的地區劃為巴基斯坦。當時,印度國大黨接受了《蒙巴頓方案》。印度一分為二,巴基斯坦分東巴,和西巴。克什米爾地區,英國殖民者故意搞的不清,為印巴的爭端埋下付筆。8月14日和8月15日,印度分成兩個自治領地。
1950年印度獨立,建國。1956年巴基斯坦獨立,建國。兩國開始為克什米爾問題發生領土爭端。連年戰爭不斷。
1971年印度又派兵侵略東巴基斯坦。支解了巴基斯坦,1972年成立了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失去東巴,兩國仇恨更大。
其次,蘇聯為了制約中國,支持印度反對中國,中國為了反對印度,支持巴基斯坦。美國為了和蘇聯掙霸,也支持巴基斯坦。這是印巴不和的國際環境。

9. 印度內部矛盾那麼多、貧富差別大,為什麼還那麼和諧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在GDP經濟方面的增長迅速,但是印度的貧富差距依然巨大,在印度的首府就有世界上最大的貧民窟。即使這樣平民與富豪生活在這樣一個區域里,還是那麼的和諧,之所以這樣,我覺得是和印度人先天樂觀的心態有一定的關聯。

回頭看一看我們自己就是因為沒有信仰的約束,所以人變得非常的自私,凡事都喜歡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去考慮問題,不會為別人著想,遇見一些事情便放在心中耿耿於懷,自己都無法原諒,這正是我們每個人需要改變的地方。我們應該看到別人的長處學習,而不是一味的來挖苦人家,印度這個民族也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10.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問題,除了領土爭端還有哪些難以調和的矛盾

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難以調和的矛盾有:宗教和民族沖突還有資源分配方面的矛盾。這些矛盾由於兩國的長期敵對,已經越來越難以消除。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印度國大黨在國內開展了許多反對英國殖民的民族運動。在此期間,由於英國忙於抵抗納粹的入侵,其在印度的實力大大削弱,並擔心印度最終會以武力推翻其統治,從而使印度獲得獨立。在印度的最後一位英國總督蒙巴頓提出了一項將巴基斯坦與印度分離的計劃。

閱讀全文

與印度矛盾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42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58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36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67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2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86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04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12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82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05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19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0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397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72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88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65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0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28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58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