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世界上哪個國家最腐敗
印度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憲政國家,也是全世界公認的亞洲乃至全球最腐敗的國家之一。來自全球反腐敗組織的1份資料顯示,印度人為獲得政府提供的1些最基本的服務每年要掏出46億美元賄賂各級官員,這些項目包括國家壟斷的水電、醫療、教育和稅收等具有基礎公共價值以及非營利特性的服務。
這項名為「2005年印度貪污研究」的調查收集了近1.5萬名居住在印度的受訪者信息和意見。62%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都曾有過直接賄賂或者通過關系賄賂官員以獲得1些最基本服務的經驗。警察部門、醫療教育、國稅部門和初級法院等是印度人重點賄賂的目標部門。這其中,包括法院在內的印度執法機構被認為是貪污最嚴重的政府部門,80%與警察打過交道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必須用錢來解決問題;其次需要居民用錢來擺平問題的是國有電力、水力系統以及政府的稅收機關。
接受此項調查的人表示,他們不得不付錢給官員,是因為如果他們不這么做,他們不但享受不到政府提供的免費公共資源服務而且有可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受到「非正常」的騷擾。由此看來,在這個泱泱民主大國,腐敗的頑症已經深入到貧民百姓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正可謂腐敗「到家」了。
想搞清白,難!
執法腐敗在印度是1個腐敗大項。現實中,1場小小的經濟糾紛起訴到基層法院,如果不動1番腦筋對法官們認真打點1下,少則拖它個三五年,多則搞它個十年20年也不鮮見。人們早已經不對基層執法部門抱有任何信心。而政府官員的貪贓枉法業已發展成為印度官場中高度默契的1個「鐵律」。官場中人構成了1個龐大的貪官利益共同鏈,在這種氛圍中,不腐敗比腐敗要難的多,任誰也不要想清白!很多被揭露出來的腐敗案件都是涉及整個部門的「窩案」。
在印度,當官的有兩個基本看點,一是,大官大貪,小官小貪,無官不貪;其次是,什麼錢都敢撈!什麼扶貧款、賑災款、移民款,不客氣地說,中央政府給予平民百姓的所有補助撥款,只要錢款打到了任何1級政府(部門)賬上都要被剝層皮。處於邊境地區那些貧窮落後邦的政府官員們乾脆把肉啃得乾乾凈凈,將殘渣碎骨留給百姓。這些歷經各級政府官員層層「雁過拔毛」後的救助款到了百姓手中已經被「折扣」的所剩無幾。
曾被美國《時代》周刊在西元2004年隆重推出的全印傑出公務員——比哈爾邦首府巴特那地區行政長官古塔姆·戈斯瓦米,竟然在西元2004年負責該地區的洪水救災工作中分兩次將1.7億盧比(約合390多萬美元)救災款偷偷塞進了個人腰包,並在西元2005年5月罪行即將敗露後逃之夭夭,時至今日仍找不到他的下落。印度中央審計部門最近接舉報後對人口最多、最窮的北方邦政府1些稅務官員的住所進行了搜查,許多人家裡都堆滿古董和珠寶,大量現金和銀行存款來源不明。檢查官們稱:「1些稅務官員的貪污腐化已經發展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而我們的部長大人還坐在總理辦公桌前滔滔不絕的侈談他的稅收理念!」
印度的「衙門」
有人說,印度的「衙門」是1個什麼故事都能發生的地方。的確,印度的官場非常有意思。
現代憲政制度應該是1個國家能夠最大限度保證人民切身利益的政治制度,也只有在這個制度下談先進的生產力和文化才具有實質意義,而這一切在印度似乎並不起作用。印度在發展過程中呈現的很多任誰也說不清的經濟瓶頸「頑症」無不受制於此。比如,由於印度的私有產權制度對土地私有的保護,印度高速公路的建設由於成本崎高而幾乎沒有任何進展;反之,也是在這個憲政的名義下,印度公務員的腰包卻超常規的鼓了起來。
不言而喻,落後國家的官場疽病在印度龐大臃腫的政府機構中基本上是應有盡有,隨處可拾。像賣官鬻爵、錢權交易、吃了白道吃黑道這都屬於「小兒科」了。但凡涉及平民百姓利益的事情則像皮球一樣被各級「官老爺們」踢來踢去更是官場中最常見的。那些有權有勢有錢的人則像「出廟的神」被政府機關的大小衙門所禮拜,即便是剛剛入門的最低級公務員也奢望著在富人身上揩1點油。
好在印度人幾千年來始終虔誠的崇拜他們的佛祖,對被利益集團所操弄的政府在經濟上的不斷「試錯」乃至常常「出錯」極具耐力。而他們傳統上原本就是1個崇尚阿Q主義的民族,「精神」這類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也只有常年習練瑜伽功的人才能較深刻的理喻其中的門道。當遠在印度邊遠地區那些飢腸轆轆難忍的村民看到「上級」跋山涉水用大象馱來的投票機器時,激動的死去活來的選民們早已經忘掉添不飽肚子和在社會中所受到的那些種種不公平的煩惱。
誰會去較真?
從理論上講,政治腐敗與經濟腐敗是1對孿兄弟,終將拖累經濟的發展。世界銀行也多次提醒第3世界的領導人,貧窮與腐敗互為因果。而現實中,1個國家的政治腐敗和官場亂局對於經濟發展的桎梏作用卻遠沒有人們所想像的那樣深刻。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到資本的流動因1個國家的腐敗而止住瘋狂的腳步。
而且,這1點非常重要,印度在西元20世紀90年打開國門後其經濟發展的勢頭還非常迅猛,時至今日,世界金融和商業寡頭的目光正在源源不斷地轉向印度。其實,像美國那樣對賄賂海外官員搞立法(比如《反海外腐敗法》)的國家畢竟鳳之麟毛,不但得不到亞歐商業領袖的認同,作用的范圍和追溯力也都有限。對於商人來說,只要有得錢可賺,並真的想賺錢,沒有人會真的瞪起眼來討論這個國家的政治和商業腐敗問題。畢竟,賺錢才是硬道理。
而且,這1點又非常重要,在某種情況下,在1個從上到下都在忙活著搞錢的政府「衙門」里,往往意味著商業投資環境的「利好」,經略官道的商人們不但第1桶金掘的容易,其它雜七碎八的錢來的好像也更「實在」。這在某些貧窮落後國家似乎又成了1條「鐵律」。當然,前提是,這個國家的官員貪的還不足夠多。這就是說,至少還能確保有1些殘渣碎骨被端上「父老鄉親」的餐桌上。
問題的症結
一個確立了現代民主憲政制度,1個打著執政為民旗號而在台上喊著各種政治口號的政府,為什麼會把1個憲政光環下的民主大國搞成了這樣?原本憲政體制下只應該出現的結構性腐敗緣何發展成整體的制度性腐敗?
有1種觀點認為,印度的法律源於英國「海洋法」體系,這個法律體系重取證、重法庭控辨,由於取證困難(政府軟弱、管理混亂、家族關系),程序繁雜,導致政府官員大量的腐敗行為無法及時受到懲罰。而執法部門的高度腐敗,又在一定程度上鼓勵了其它行政管理官員的腐敗。這就是說,印度藉以權利制衡的民選制度非但沒有起到應有的「憲政」作用,相反,卻成了包括「上等種姓」利益集團在內的政客們從事政治分肥攫取納稅人血汗的工具。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不過,上述說法在作者看來似乎還是有些牽強附會。那些讓大英帝國崛起的政治制度之所以在印度失靈還有1些更深層次的原因。比如,傳統的多元文化、復雜的宗教信仰、根深蒂固的種姓制度以及受利益集團左右而搖擺不定的政府和經濟決策的經常出錯等等,這似乎更多的是1種合力。
健全的法律和制度固然重要,但最終使這些制度發揮作用的還是人。制度本身遠非能夠保證政治的正確,也不是解決問題的終極力量,如果沒有人對制度較真,再好的制度也是枉然。
也就是從這個層面上,作者以為,要維持政府的正常運轉沒有游戲規則萬萬不行,但制訂了規則因應復雜的社會人際關系和所謂官場「潛規則」陋習而不去執行應該是1個比制訂制度本身更可怕的事情。換言之,制訂了牌規而不按牌規出牌,這牌沒得法打下去。這就是所謂的「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貳』 現在有沒有哪個國家跟中國民國時期的狀況相似
印度農村大地主對國家土地的兼並與中國民國時期非常相似。
中國民國時期,佔全國人口93%之農民大量失去土地,流民餓殍,具體數據民國政府官方缺乏統計。民國政府亦曾表示「我國當前土地問題之嚴重,已成為一切禍亂的根源,和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而政府現行有關土地的政策和法令,並不足根本解決這個問題。如果不急求徹底而普遍的改革,實有非常可怖的後果」。
而現在的印度,印度的土地包稅人(一級農民)大約只有十萬人;而無地農民多達六億以上。比例上倒也和英國農奴庄園時期,千多庄園下的幾百萬農民的比例差不多。現在印度的土地,絕大部分都落到了這些家族豪強的手中,再由他們發揮道德的血液做善事,把土地分給下層的農民,再向窮人小額高利貸,資助窮人佃租,直接收取實物分成,(即中國舊社會地租,一般是一半或三分二)或付給農民工資。
2、政府的腐敗程度與中國民國時期的政府也差不多。
民國時期,國民黨高級軍官90%以上擁有自己之商業背景,勢力范圍,甚至有幫會背景,高級官員(包擴高級軍官)與地方士紳勾結,壟斷市場,強制增加賦稅,剝削民眾勞動果實。
而現在的印度,腐敗的程度也是非常驚人的,去年,印度政府主要的反欺詐機構負責人退休的時候,發表了一番令人大跌眼鏡的聲明。印度中央監察委員會監察主任普拉迪歐什·辛哈說,三分之一的印度人腐敗成性,其他的大多數人距離腐敗也只有一步之遙。記錄顯示,將近三分之一的議員面臨刑事起訴,其中許多涉嫌腐敗。如承辦英聯邦運動會超支的數十億英鎊,好像沒人知道這些錢哪兒去了。孟買原計劃給陣亡士兵家屬蓋一座六層宿舍樓,但是後來成了三十層的豪華公寓,軍官和政客的親戚們拿到優惠價。
3、印度階級對立的尖銳程度與民國時期差不多。
民國時期的階級對立主要是農村裡中地主與無地農民的階級對立,城市是工人階級與官僚資本家的階級對立。農村裡百分之二的土地擁有百分之九十三的土地,城市裡官僚資本家擁有全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財富,這導致了民國的社會矛盾激劇惡化。
『叄』 20年來最嚴重的騷亂,惡性犯罪事件頻發的印度到底怎麼了
20年來最嚴重的騷亂,惡性犯罪事件頻發的印度到底怎麼了?這就是印度深層次社會矛盾的大爆發,也是印度民族的一個矛盾體現,下面給大家分析具體原因,朋友們請參考:
三、印度宗教信仰差別巨大,矛盾由來已久:
印度的宗教信仰千差萬別,而且各個宗教之間的矛盾,非常的尖銳。這次印度的大騷亂和宗教方面的矛盾,也有十分直接的原因。
『肆』 為什麼印度的性犯罪如此變態
印度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國家,人民的平均年齡只有二十六歲左右,處於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口達到了五六億,這些年輕的男子大多生活無所事事,不僅沒有得到很好的教育,也沒有穩定的工作。印度目前的男女比例非常失調,由於長期以來的重男輕女思想,六歲以下男女比例竟然是1000:914,可以預見,未來印度年輕女性的人口將遠遠少於年輕男性人口。這也就意味著,印度男女比例失調帶來的問題,尤其是飆升的性犯罪率,將會繼續延續。相關的統計數據,印度每22分鍾就發生一起強奸案,從1971年到2012年,印度國內強奸案的數量增長了8.7倍,印度首都新德里更是被稱為強奸之都,這與印度國內的法律、社會態度以及人口結構與分布都不無關系。在印度刑法中,對於強奸犯的判決規定並不很明確,法庭的自由裁量權非常大。根據當地的刑法,法官給強奸犯的刑罰從7年到終身監禁不等,輪奸犯、強奸孕婦或情節特別嚴重的,案犯可以判處10年有期徒刑到終身監禁不等的刑罰。但是,相關法律還規定,對所有的強奸案件,法庭如果有所謂的充足和特別的原因,最終給強奸犯的定刑可以低於法律規定的最低刑罰。在很多案件中,案犯也就被判入獄兩到三年。過去10年中,對強奸罪的判罪率只有26%。在執法不嚴的背景下,印度社會對強奸犯的容忍也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有很多印度人認為,強奸只是個人的恥辱問題,不涉及犯罪。即使強奸犯被判入獄,出獄後也不會承受太大的社會和經濟壓力,很容易再找到工作。相比之下,受害者卻要承受更大的壓力。對強奸事件,人們會習慣性地偏向施暴者,反而對受害婦女的道德意識、著裝打扮等吹毛求疵。正是因為社會對強奸犯的極度容忍,印度約一半的強奸受害者最終只能忍氣吞聲。他們中,一部分是由於壓力接受了賠償金,一部分是因為警方壓根不願意立案。除此之外,印度婦女地位低下,男女比例失衡,以及貧富差距不斷加大等因素,也在客觀上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伍』 印度明明一貧如洗,為何有些人看起來卻是富得流油
印度明明一貧如洗,為何有些人看起來卻是富得流油?這些印度的社會現象,其實裡面隱含著十分復雜的內在因素,下面分幾個層次給大傢具體的分析,朋友們可以參考以下內容:
三、印度是一個種姓國家,這些人搶占國家更多資源:
印度是一個種姓占據優勢的國家,只要生在貴族階層,那麼就會一輩子榮華富貴,根本不會有什麼競爭。這就是為什麼印度極少數人非常有錢,可是整個國家十分貧困的原因。
『陸』 日本網紅學印度人「恆河凈身」,結果上岸1小時就病倒,恆河到底有多臟
恆河是佛教的發源地,是印度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在印度人眼中,恆河是一條神聖而神聖的河流。但在我們外人看來,恆河可以說是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水域。科學家對恆河水域進行了測試研究,發現恆河拐角處的水質無論是上下游都受到嚴重污染,污染程度達到國際標準的800多倍。
恆河是怎麼被污染的?
隨著印度工業的發展,恆河周邊也有很多工廠。近幾十年來,這些工廠和作坊將含有重金屬和化學物質的廢物傾倒到恆河中。這種工業廢水已經暴露在高溫下。它會發酵並散發出難聞的氣味,甚至會在其中產生許多未知的化學反應和各種化學成分。此外,由於約有4億人生活在恆河附近,而且其中大部分是貧困國家,這些人的日常生活依賴於恆河。無論是洗衣、做飯還是生活用水,都排放到恆河裡,產生的生活垃圾也直接流入恆河。
『柒』 當今的印度真是「腐而不敗、窮而不苦、雜而不亂、臟而不病」嗎
用這句話形容印度,我覺得很合理,最突出的就是“窮而不苦”“臟而不病”,他們的生活水平是不高,也特別窮,但他們絕不覺得生活苦,生活環境雖然臟,但他們卻很少生病。
『捌』 印度軍隊有多搞笑,曾有數名軍官為吃回扣,給士兵吃豬飼料
我覺得世界上最黑暗的軍隊很可能就是印度了。
本身軍費就有限,又這樣腐敗怎麼可能培養出身體健康的軍人呢?不光這樣還有人說,印度軍隊為了省錢,在農場建了草房讓士兵住。印度軍隊中還有種姓歧視,低種姓士兵易格外受欺負。
『玖』 印地方官員被捕!官員「親密夥伴」家中搜出兩億財物,是否涉嫌貪污腐敗
印度的這名官員涉嫌貪污腐敗。根據印度官方披露,印度執法當局在經過20多個審訊之後,逮捕了印度西孟加拉邦重量級官員,根據印度時報所報道的消息,這起案件還牽扯到當地比較有名氣的一個模特,報道中還稱,執法局在某某某的這個官員中居住的公寓發現了2億多盧比,並且還發現了大量的黃金和名貴首飾。
相信很多朋友都很了解印度這個國家,要知道印度這個國家兩極分化是特別嚴重的,也就是說富的人越富窮的人越窮。而印度當局為了縮短貧富距離的差距更是做出了一些很大的動作,就比如說在官員中反腐的打擊力度也變得越來越大。而印度當局就披露了一個關於印度的高級官員貪污受賄的一些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