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的哪些階級需要納稅

印度的哪些階級需要納稅

發布時間:2023-01-15 05:25:06

⑴ 印度等級制度

分為四個等級,婆羅門、剎帝利、犬舍、首陀羅。
眾所周知印度是一個種族階級分明的國家,在印度女人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對於女人而言沒有什麼公平與不公平可說,這也導致了印度女人在社會上不受重視,當然這也分等級,高等級的女人相對來說要好的多。
第一等級婆羅門主要是僧侶貴族,擁有解釋宗教經典和祭神的特權。第二等級剎帝利主要是軍事貴族和行政貴族,他們擁有徵收各種賦稅的特權。第三等級吠舍主要是雅利安人自由平民階層,他們從事農、牧、漁、獵等,政治上沒有特權,必須以布施和納稅的形式來供養前兩個等級。第四等級首陀羅絕大多數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屬於非雅利安人,他們從事農、牧、漁、獵等業以及當時被認為低賤的職業。

⑵ 英國對印度的幾種主要稅制

英國對印度的幾種主要稅制是消費稅、關稅和所得稅。
印度在殖民地時期受英國影響,形成了以消費稅(1894年引進)、關稅(1859年引進)和所得稅(1886年引進)為主要稅種的稅制。
稅制即指稅收制度,由納稅人、課稅對象、稅目、稅率、納稅環節、納稅期限、計稅依據、減免稅和違章處理等要素構成。

⑶ 人性化個稅的印度納稅

印度的個稅屬累進式的綜合課稅制,課稅的基礎是納稅人(以個人為單位)年度內的所有收入。 在本納稅年度,男性個稅起征點是10萬盧比(約合人民幣2萬元),婦女個稅起征點是13.5萬盧比;老人個稅免稅點為年收入18.5萬盧比。若男性個人收入在10萬至15萬盧比者,徵收稅率為10%;15萬至25萬盧比者為20%;25萬盧比以上者為30%;對年收入100萬盧比以上的,另加征10%稅,同時對所繳個人稅、所另加征稅之和徵收2%的教育稅。
由於起征點規定得比較高,印度這個擁有10億人口的國家,只有3000萬人具有納稅人「資格」。印度是一個農業國家,農民占總人口的60%~70%,政府規定,農民無須繳納個稅。其餘 30%~40%的人口中,絕大部分是只夠維持基本生活的工薪階層和小商小販,其一年收入很難超過10萬盧比,因此也就不具備個稅納稅人條件。只有3%的人口年收入在10萬盧比以上,他們就成了印度個稅的課稅對象。而且,在印度因個稅以個人為單位繳納,所以往往一個人賺錢,全家人「領工資」以避稅。 這種征稅方式不僅受到不繳個稅的低收入者歡迎,也得到了大多數納稅人的認可。據稅務局官員介紹,印度的個稅雖實行自願申報和催繳申報兩種方式,但由於絕大多數納稅人都能主動前來申報,一般很少採用催繳申報的方法。
對於年收入在20萬盧比以下的納稅人,稅務機關一般採用抽查方法監督,即使有個別瞞報者,只要沒有被發現也就「矇混過關」。
但是,對於高收入者,稅務機關卻是一個也不放過,密切監視著這些人的「一舉一動」。稅務部門把主要目標鎖定在一些「重點對象」上,這些人主要包括有可能貪污受賄的高官、經營多家企業的巨富以及到處走穴多以現金結算的演藝人士。稅務機關在全國各地編織了一張嚴密的監控網,重點對這些人的消費進行監控。
正是對較低收入者的「放鬆」,稅務部門才能集中有限的力量來重點監控高收入者。

⑷ 印度種姓制度的實質是什麼

印度種姓制度的實質即性質是一種不平等的階級制度。

種姓制度以統治階層為中心,劃分出許多以職業為基礎的內婚制群體,即種姓。各種姓依所居地區不同而劃分成許多次種姓,這些次種姓內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許多聚落種姓,這些聚落種姓最後再分成行不同行外婚制的氏族。

如此層層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於整個印度次大陸的社會體系。因此,種姓制度涵蓋印度社會絕大多數的群體,並與印度的社會體制、宇宙觀、宗教與人際關系息息相關,可說是傳統印度最重要的社會制度與規范。


(4)印度的哪些階級需要納稅擴展閱讀

印度種姓制度源於印度教,它是在後期吠陀時代形成的,具有3000多年歷史。這一制度將人分為4個等級,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

一張根據《梨俱吠陀·原人歌》所繪的瓦爾那等級:婆羅門是原人的嘴、剎帝利是原人的雙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羅是原人的腳。至於賤民,則被排除在原人的身體之外。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嚴的等級制度,並且種姓制度下的各等級世代相襲。

⑸ 印度人五個等級是什麼

更加准確的來說,印度人五個等級是錯誤的,印度人應該是六個等級,這個應該是准確的,這六個等級分布是:

1、梵天:和毗濕奴,濕婆並稱三主神。

2、婆羅門:僧侶貴族,壟斷文化教育,擁有解釋宗教經典和祭祀特權,享受奉獻。

3、剎帝利:軍事貴族和行政貴族,負責征稅,軍政管理,負責守護婆羅門階層。

4、吠舍:普通雅利安人,沒有特權,主要從事經商,必須以布施和納稅來供養婆羅門和剎帝利兩個特權階層。

5、首陀羅:被征服的原印度土著居民,主要做僕人和工匠,被認為低賤的職業。

6、賤民:也叫達利特,Dalit,即不可接觸之人,傳統上認為他們是骯臟的,是社會的最底層,不能穿鞋,走路都要避開人,為村民服務,卻不能住在村子裡,孩子也不能跟其他人一起受教育,毫無地位。

⑹ 印度等級劃分嚴格無人敢越界,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現狀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跟中國一樣也是經歷了漫長的封建社會,封建等級制度在印度人心中根深蒂固。即使到了現代文明社會,印度還是有著嚴格的等級區分。因為印度一些特有的種姓特徵,所以各個種姓不敢越界。

印度的等級制度給印度人民套上了沉重的枷鎖,讓他們呼吸不到自由的空氣。但是印度上層社會為了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用宗教和種姓制度壓迫印度下層人民,使下層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⑺ 根據種姓制度印度社會被分成哪幾個等級他們分別由什麼人組成

印度種姓制度又稱瓦爾納制度是在後期吠陀時代形成的。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嚴的等級制度。四個等級在地位、權利、職業、義務等方面有嚴格的規定:第一等級:婆羅門,由僧侶、王族組成,擁有解釋宗教經典、祭祀神靈的權力,一般也掌握著國家最高權力;第二等級:剎帝利,由貴族組成,主要是將軍、官員。他們負責國家安全和行政事務,收取賦稅。第三等級:吠舍,是雅利安人的自由民也就是平民階層。他們從事農、牧、漁、獵等,政治上沒有特殊權利,必須以布施和納稅來為前兩個等級的人提供物質和生活保障;第四等級,首陀羅,絕大多數是古印度遺留下來的土著民族,他們不是從高加索地區遷來的雅利安人,他們從事農、牧、漁、獵等業以及當時被認為卑賤的職業。
特徵:一是等級職業世襲,父子世代相傳。二是實行同一等級通婚。三是首陀羅沒有政治宗教權利。四是在法律地位上不平等。

⑻ 印度四個等級是什麼

第一等級:婆羅門主要是僧侶貴族,擁有解釋宗教經典和祭神的特權。


第二等級:剎帝利主要是軍事貴族和行政貴族,他們擁有徵收各種賦稅的特權。


第三等級:吠舍主要是雅利安人自由平民階層,他們從事農、牧、漁、獵等,政治上沒有特權,必須以布施和納稅的形式來供養前兩個等級。


第四等:首陀羅絕大多數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屬於非雅利安人,他們從事農、牧、漁、獵等業以及當時被認為低賤的職業。



(8)印度的哪些階級需要納稅擴展閱讀:


運作方式


如果說種姓制度的核心觀念是潔凈與不潔,種姓的實際運作則呈現「集體性」與「階序」的特徵。這些特徵意味種姓並非一成不變的體系,而是深具包容性與彈性的社會制度。


禁忌與食物接觸


印度教徒只可吃婆羅門和與他同一種姓的人的食物。由牛油煮的食物任何種姓也可食。在進食前會專門洗澡,素食戒酒者也比食肉的地位高。


政治權力


由於種姓制度與地域緊密結合,並有明顯的區域范圍,因此其政治權力可依區域大小分為三個等級:地方的小王國或地區行政中心、聚落以及各別聚落內的種姓。


這三個層級的權力運作雖有高低之分,而且差異甚大,但其共同特色是權力施行者都在模仿瓦爾納階序中的剎帝利,而且都會宣稱其權力的合法性與有效性,即使實際上未必如此。尼泊爾的種姓制度與印度不同:婆羅門與剎帝利遠多於首陀羅,是印度的婆羅門有意為之的結果。


⑼ 婆羅門社會階層是什麼

婆羅門是印度種姓制度中社會階層最高、地位最崇高的種姓,掌管宗教祭祀,主要從事祭司、僧侶、學者等工作。其中部分婆羅門也參與政治活動,享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和政治權力。

1、婆羅門是祭司和學者的階級。為古印度一切知識核心人群。顏貌端正,清凈高潔,以習吠陀、司祭祀為業。依摩奴法典規定,四姓中婆羅門有六法,即學習吠陀、教授吠陀、為自己祭祀、為他人祭祀、布施、受施。

2、婆羅門由於職責和地位的特殊性因此可以享受許多特權。他們可以免交各種稅。因為人們認為,婆羅門已經以自己的虔誠行為償清了這種債務,並且他們不得被處以死刑或任何類型的肉刑,因為婆羅門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向婆羅門贈送禮物的人則會得到相應的祝福,他們將在今生或者來世,獲得一定的善報。最受歡迎的禮物是土地,它可以「解除贈送者的一切罪孽」。因此婆羅門佔有大量地產,常常是整座村莊。

拓展資料

婆羅門多數為素食者,但阿薩姆婆羅門有許多非素食的食物,其中大多是魚、雞、鴿、羊肉和鴨蛋(多數是祭神後的牲禮)。孟加拉的婆羅門吃魚。

除了祭司外,他們也擔任宮廷文士、科學家(星象家,數學家),教師和公務員。在二十世紀上半葉。婆羅門在某些領域政府職位佔75%。

⑽ 古印度種姓制度的等級,代表的社會階層,權利或義務,特點分別是什麼

印度種姓制度又稱瓦爾納制度是在後期吠陀時代形成的。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嚴的等級制度。四個等級在地位、權利、職業、義務等方面有嚴格的規定:第一等級婆羅門主要是僧侶貴族,擁有解釋宗教經典和祭神的特權,第二等級剎帝利是軍事貴族和行政貴族。他們擁有徵收各種賦稅的特權。第三等級吠舍是雅利安人自由平民階層。他們從事農、牧、漁、獵等,政治上沒有特權,必須以布施和納稅的形式來供養前兩個等級。第四等級首陀羅絕大多數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屬於非雅利安人,他們從事農、牧、漁、獵等業以及當時被認為低賤的職業。 特徵:一是各等級職業世襲,父子世代相傳。二是各等級實行內部同一等級通婚,嚴格禁止低等級之男與高等級之女通婚。三是首陀羅沒有參加宗教生活的權利。四是各等級在法律上是不平等的。

閱讀全文

與印度的哪些階級需要納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40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56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34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65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2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84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02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10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80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03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17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0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395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70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88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63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68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26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56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