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藏族人口2021總人口數是多少
藏族人口2021總人口數是7060731人。
根據《2021中國統計年鑒》,藏族總人口為7060731人,其中男性3518532人,女性3542199人。
我國擁有56個民族,除主體民族漢族以外,其餘55個法定民族均是少數民族。在第六次人口普查當中,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13792211人,占我國總人口8.49%,總人口最多為壯族。
藏族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區、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雲南迪慶、甘肅甘南等地。他們擁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普遍信仰藏傳佛教,拉薩是藏族人心中的聖地。
藏族人民創造了燦爛的民族文化,在文學、音樂、舞蹈、繪畫、雕塑、建築藝術等方面,均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
藏族分布
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區及青海海北、海南、黃南、果洛、玉樹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東地區。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縣和甘肅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縣、以及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
㈡ 藏族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多少
藏族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7060731人。
根據《2021中國統計年鑒》,藏族總人口為7060731人,其中男性351萬8532人,女性354萬2199人。
起源。
藏族最早起源於雅魯藏布江流域中部地區的一個農業部落。據考古發現,早在4000多年前,藏族的祖先就在雅魯藏布江流域生息繁衍了。據漢文史籍記載,藏族屬於兩漢時西羌人的一支。
藏族的先民們像許多經歷石器時代的先民一樣,他們先經過群居採集、狩獵生活階段,逐步學會了飼養和農耕。雅魯藏布江南岸雅隆地區的藏族先民後來又分成六部,即六氂牛部諸部落。公元6世紀,雅隆部落首領做了部落聯盟的領袖,號稱王(藏語音「贊普」)。此時已進入奴隸制社會。
㈢ 藏族人流浪在那個國家比較多
有30多萬。在印度有10萬多人,在歐洲有10多萬(主要是德國法國英國俄羅斯),在北美有近10萬。 所以,印度最多。
㈣ 世界上藏族的總人口
資料其實不準確,以前的資料說共570萬左右
但我現在看西藏電視台說西藏有380萬
甘孜州康巴衛視說甘孜州有120萬
阿壩州說自己有100萬
玉樹州說自己有46萬
還有甘南州,迪慶州,海北州,海西州,海南州,黃南州,果洛州
以及天祝,木里2個藏族自治縣
在加上尼泊爾及不丹的10萬藏族人
還有流亡海外的40萬藏人
合計起來怎麼也得超過850萬
㈤ 境外藏族人口有多少
根據1959年之後的非正式統計指出,當年隨DL一起逃亡的藏族約有十萬之數,經過了六十多年的繁衍生息,當年逃亡的藏族人口並沒有明顯的增加,畢竟有一部份是僧侶。
而在不丹國內,也有不少藏族人,但是否可以稱為純種的藏族人則有待商榷,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的先主是來自喜瑪拉雅北面的西藏地區的
由於各國都沒有很認真地統計藏族人口的資料,因此只能推斷,目前聚居在尼泊爾、印度的藏族人口總數也許在十五萬之下,雖然僧侶沒法生育,但每年仍有一定數目的藏族人外逃
除了尼、尼兩國外,在歐美澳等國家也有極少的藏族人定居,他們多數都是拿庇護身份的
㈥ 藏族,土家族,傣族,他們主要居住在什麼地方
一、藏族人口分布:
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區及青海海北、海南、黃南、果洛、玉樹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東地區。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縣和甘肅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縣、以及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
二、土家族人口分布:
土家族居住的湘、鄂、渝、黔比鄰地區,以武陵東脈和清江流域為中心,西抵貴州梵凈山和烏江,東接彝陵和江漢,北接巫山長江,南控蘭澧芷沅,方圓約10萬平方公里。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龍山、永順、保靖、古丈等縣,聚居的土家族人口較多,州內其餘三縣市也有部分土家人居住。
湖南省張家界市永定區和桑植縣、常德市石門縣土家族人口均較多,是土家族世居地區。
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70萬人口51%是土家族。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內的來鳳、鶴峰、咸豐、宣恩、利川等五個縣市,土家族人數在總人口中的比重較大。恩施、建始、巴東等三個縣市的土家族人,多聚居在清江之南,呈現出鄂西南土家人聚居偏南,漢人偏北的局面。
湖北省宜昌市有土家族聚居的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和長陽土家族自治縣。
重慶市東南部的黔江區、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和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聚居的土家族人較多,其中,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的土家人口數為全縣總人口的53%,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的土家人有一些與苗、漢人雜居。
貴州省東北部銅仁市也是土家族主要聚居地,有沿河和印江兩個自治縣,其餘各縣也有大量分布。
三、傣族人口分布:
全球有傣族人口約6800萬,泰國境內約4700萬,寮國境內約500萬,緬甸境內約850萬,印度境內約425萬,越南境內約133萬,中國境內約126萬,柬埔寨境內約66萬。主要分布在泰國全境、寮國全境、緬甸大部、印度東北部、越南西北部、中國雲南省、柬埔寨西北部。
另外,歐美地區、東南亞其他國家也有數十萬傣族人口,主要散居在各大城市中,有些城市還形成小規模的傣族社區。
中國境內有傣族人口126萬(2006年數據)。主要分布在伊洛瓦底江上游的支流域、怒江流域、瀾滄江流域、紅河流域、金沙江流域等幾大江河流域的熱帶河谷及高原盆地中。
㈦ 美國藏族人有多少
美國藏族人大概有一萬多人。根據國家相關部門的統計,目前,全世界藏族人口約750萬左右,我國境內約700萬(2016年),除中國外,印度、不丹、美國、加拿大、歐洲、澳洲等地區也有藏族分布,藏裔人口保守估計在1000萬以上。藏族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是中國及南亞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的歷史是中國歷史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
㈧ 藏族的人口佔世界第幾名
2000年人口普查資料顯示,藏族總人口為541.60萬人,其中:男性269.78萬人,女性271.82萬人;性別比為99.25。與10年前的'四普'相比,藏族人口增加了82.29萬人,增長率為17.92%,平均年增長率1.60%。 在藏族人口中,城鎮人口有69.48萬人,占總人口的12.83%;鄉村人口472.12萬人,占總人口的87.17%。與10年前相比,藏族城鎮人口比率提高了5.76個百分點。 藏族在全國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均有分布,主要集中聚居在西藏自治區,共有242.72萬人,占藏族總人口的52.84%。另外,藏族人口在10萬以上的地區還有四川、青海、甘肅和雲南。 從各年齡段的人口比例看,少年兒童人口(0-14歲)比重為 30.99%,勞動年齡人口(15-64歲)比重為63.91%,老年人口(65歲及以上)佔5.11%,與1990年相比,少年兒童人口比重下降了4.87個百分點,勞動年齡人口比重和老年人口比重分別增加了4.57和0.30個百分點。1990年和2000年藏族人口的性別年齡結構如圖1和圖2所示 到日前為止,加上尼泊爾的幾萬藏民,應該有580萬。 單就藏族而言,中國及尼泊爾藏族人口之和,在世界應該是第一。 目前,世界人口總數為69.09億,藏族人口佔世界總人數的約0.084%。
㈨ 印度有多少個民族
1、印度人口13.24億,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全國共有100多個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約占總人口的30%,其餘分別為:泰盧固族8.6%,孟加拉族7.7%,馬拉地族7.6%,泰米爾族7.4%,古吉拉特族4.6%,坎納達族佔3.9%,馬拉雅拉姆族3.9%,奧里雅族3.8%,旁遮普族2.3%。
2、印度的種族主要分為五個類型,以進入印度的時間先後排序,分別為尼格利陀人、原始澳大利亞人(即澳大利亞人種維達類型),蒙古利亞人(即黃種人,亦稱亞美人種)、達羅毗荼人、印度雅利安人。其中達羅毗荼人和印度雅利安人構成了現今印度人口的絕大部分,一般意義上的印度人通常是特指他們。
3、尼格利陀人:尼格利陀人是印度最早的居民,也是目前印度人口最稀少的種族。他們屬於尼羅格人種尼格利陀類型,最初來自非洲。這一人種的特徵是:膚色暗黑,頭發纖細捲曲,身材矮小,鼻子扁平,嘴唇寬厚。
4、原始澳大利亞人:在尼格利陀人之後,原始澳大利亞人大規模遷入印度。他們亦被稱為前達羅毗荼人,屬於澳大利亞人種維達類型。原始澳大利亞人一般為中等身材,頭發捲曲或呈波浪形,膚色深棕至黑色,鼻子較寬,嘴唇較厚。現今居住在印度西部、中部和東部廣闊地帶的蒙達人、高爾人、桑塔爾人和比爾人普遍被認為就是原始澳大利亞人的後裔。
5、蒙古利亞人:以蒙古利亞人為主體的亞洲大陸先民移居印度,形成了外來種族遷入印度的第三波。印度的蒙古利亞人可以分為兩個主要族群,蒙古人和與藏族關系密切的漢藏語系民族。蒙古人的後裔為莫卧兒人,他們已經基本上融入在印度主體民族之中,由於混血的緣故,蒙古人的體貌特徵已經不明顯。包括查克馬人和雷布查人在內的漢藏語系民族則帶有明顯的黃種人特徵。他們膚色淺黃,臉龐扁平,眼睛細小,胡須和體毛稀少。
6、印度雅利安人:雅利安人最初是居住在俄羅斯南部與南烏克蘭草原地區的一支古民族,約在公元前1500年前後穿越西北部的山口來到印度。他們身材高大,頭型窄長,眼眶深陷,鼻樑高而窄,毛發濃密。
7、達羅毗荼人是指南亞使用達羅毗荼語系諸語言各民族的統稱,又稱德拉維達人。達羅毗荼人主要分布在印度。特徵是長臉型,中等身材,卷發呈黑色,唇薄,皮膚為淺褐色。操達羅毗荼系語言,使用南印度系的字母文字。
㈩ 海外藏族有多少人了
在15萬上下,海外藏族從59年起已經是最少第三代了,主要仍聚居於印度和尼泊爾,其餘的則是散居於歐美各國,而亞洲地區來說台灣的聚居數會相對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