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問題書籍有哪些

印度問題書籍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1-15 09:22:58

Ⅰ 關於介紹印度的書籍有哪些

介紹印度的書籍有不少,主要是:

1. 《跨越喜馬拉雅障礙:中國尋求了解印度》張敏秋 主編,重慶出版社,2006

2. Land of the Seven Rivers, by Sanjeev Sanyal, Penguin Books, 2013

(《七河之地》, 桑吉夫·桑亞,企鵝出版集團,2013 )

印度史方面,最初想推薦兩位德國歷史學家赫爾曼·庫爾克(Hermann Kulke)和迪特瑪爾·羅特蒙特(Dietmar Rothermund)所著的A History of India(《印度史》)的,算是在西方比較權威的一本,且這本書在2008年有了中文版。

3. Indian Philosophy, by Sue Hamilt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印度哲學祛魅》, [英國]休·漢密爾頓 著, 王曉凌 譯,譯林出版社,2013

4. Our Modernity, by Partha Chatterjee, SEPHIS, 1997

《我們的現代性》, 帕沙·查特吉 著, 杜可柯/王智明譯, 世紀出版集團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這一套被高質量翻譯過來的印度當代思想家著作,是了解當下印度思潮的一扇門。

5. The Discovery of India, by Jawaharlal Nehru, Penguine Books, 2004 (New Edition)

(《發現印度》,尼赫魯,企鵝出版集團, 2004年新版)

6. Indian Development: Selected Regional Perspectives, edited by Jean Dreze and Amartya Se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印度的發展:地區視角選讀》,讓·德雷日/ 阿瑪蒂亞·森 主編,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

Ⅱ 關於寫詩的國度——印度的書籍

一些優秀的書籍:《項塔蘭》,《窺視印度》,《深河》,《印度:受傷的文明》等。
印度(____ _______、Republic of India),全稱印度共和國,為南亞次大陸最大國家,面積約298萬平方公里(不包括中印邊境印占區和克什米爾印度實際控制區等),是2021年至2022年安全理事會非常任理事國。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間創造了印度河文明。前1500年左右,中亞的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古印度人,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 並確立種姓制度,吠陀教開始發展為婆羅門教。公元前4世紀,孔雀王朝統一印度,開始推行佛教,並向外傳播。約前188年,孔雀帝國滅亡後群雄割據、外族入侵,印度教和伊斯蘭教興起。1600年,英國侵入莫卧兒帝國,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逐步淪為英國殖民地。1947年6月,英國頒布《蒙巴頓方案》,實行印巴分治;8月15日,成立印度自治領。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共和國,同時成為英聯邦成員國。印度是金磚國家之一,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

Ⅲ 印度的5本書籍

關於印度的5本書籍

印度,一個神奇的國度。論舞蹈,它排第二,沒人敢排第一;論個人技能,印度人民的手藝堪稱外掛;論神秘,千百年來,它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學者、旅人、教徒……而在所有關於印度的書籍中,我最推薦下面這五本。

01《項塔蘭》

格里高利·大衛·羅伯茲

豆瓣評分:9.0 (3650人評價)

這是一部真實的自傳式小說。

作者羅伯茲,原本是一個年輕有才的大學教師,卻因家庭破裂染上毒癮,進而搶劫銀行,成為“紳士大盜”。

被捕後,24次的搶劫記錄換來了19年徒刑。面對嚴密的看守,他成功越獄,逃亡到印度孟買,這段長達八年的流亡歲月,便成了《項塔蘭》最真實的藍本。

帶著假名字、假護照和不可告人的過去,他本來准備在孟買隱姓埋名地過日子,卻被當地的黑社會老大賞識,掌管孟買的黑市交易和假護照業務。

他深知自己罪孽深重,從一個犯罪的深淵出來,又掉入更大的黑洞,只好用黑道的手段,去幫助窮人、妓女和癮君子,去實現自己內心的正義。

終於,在經歷了漫長的歲月,走過大半個世界之後,他學會了什麼是愛,什麼是命運。

02《窺視印度》

妹尾河童

豆瓣評分:8.6 (7276人評價)

作為畢加索的關門弟子,我在這里要隆重推薦一個畫壇里的同道中人——妹尾河童。

我之所以推薦他,不僅是因為他有著和我一樣的高超畫技,而且文字幽默,能讓你看到印度最富有人間煙火氣的一面——

除了泰姬陵等經典建築,裁縫店、蔬菜屋、人力車夫、甘蔗汁小販,甚至連甘地的拖鞋,都是本書的主角。

更重要的是,他和我一樣童心未泯。

他兩次下印度獨自旅行,不顧親友的萬般叮囑,偷偷跑去吃印度路邊攤,結果在瓦拉納西拉肚子,竟然用一團紙巾塞住屁股,繼續出門浪了……

就是在這樣一個別致的心態下,他在一個半月的時間內,忠實地記錄了印度的人生百態,最後毫發無損地回到日本,留給了我們這本《窺視印度》。

30多年過去,我還沒有看到比這更用心更別致的印度繪本書。

03《深河》

遠藤周作

豆瓣評分:8.5 (2816人評價)

深河,即印度的聖河——恆河。

沒有一條河比它更包容、更深沉,無數虔誠的印度教徒都將救贖的希望寄託於恆河之中。

而這本書,講述的就是一群前往恆河朝聖的日本旅人,在這群人當中:

有受妻子臨終囑托,一心追尋妻子轉世的職員;

有打算在恆河邊放生鷯哥來祭奠自己愛鳥的童話作家;

還有曾在緬甸叢林歷盡煉獄之苦的老兵……

他們各懷心事,每一個人都渴望在恆河中得到解脫,卻最終都靠著自己的力量獲得了救贖。

看完《深河》,我對印度的印象不再是單純的貧窮和落後,而是多了一份聖潔和感動。

04《印度:受傷的文明》

奈保爾

豆瓣評分:8.1 (774人評價)

有一種人遠離了故鄉,卻比故鄉的任何人都更了解那裡。

作者奈保爾就是樣的人。

他出生於特立尼達島上的一個印度移民家庭,1975年,印度進入“緊急狀態”,正是在這種形勢下,奈保爾寫下了這本游記。

在書中,奈保爾用激烈和尖銳的言辭,表達了對於西方文化入侵的敏感、對本地人貧困愚昧的同情以及對各階級身份認同的危機。

憑借這樣一種冷靜和理性,奈保爾比任何一位專家都更敏捷、更有成效地指出了印度的'問題所在——印度的危機不僅在於政治和經濟,更在於文明的危機。

我認為,奈保爾的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游記,倒不如說是一個遊子寫給故鄉的深刻反思錄。

05《印度走著瞧》

許崧

豆瓣評分:8.6 (1659人評價)

這是一本能夠讓人哈哈哈哈哈哈大笑的游記。

作者用插科打諢的敘事方式記錄了他在印度30天里的所見所聞所想。

原來,印度火車的車廂門是不關的;

印度的女公務員是要登記月經日期的;

印度的白領會當街脫下褲子讓街頭小販幫忙把褲子燙平……

跟隨作者的腳步,你會充分了解到這個國度的神秘和另類。然而在我看來,這本書的最大亮點在於,它不動聲色地回答了一個問題:

不可思議混亂的印度,我們究竟為什麼還要前赴後繼地奔它而去?

原因就在於,當我們背起背包去尋找外面的世界,我們會明白,每個人其實都隨時踩在命運的岔道上,只要心念一動,就可以變成另外一個人。

而精彩紛呈的印度,就給了你無限的人生可能性。

;

Ⅳ 關於印度種姓制度的書籍

你碰到我算是幸運。我是學法律史的,外國法律史上專門有一章講古印度法。古籍資料就是《摩奴法典》。現代著作可以看看我們的教材《外國法制史》,有華東政法校長何勤華主編的,有我的老師鄭祝君主編的,還有葉秋華的論文《古代印度法的兩大特徵》。

Ⅳ 印度有什麼比較著名的書籍作品!

《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並稱為印度兩大史詩。絕對著名!

Ⅵ 印度哲學的相關著作

《印度哲學史》
1989 年,黃心川的著作《印度哲學史》和 《印度近現代哲學史》 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印度哲學史》內容涵蓋了印度哲學的所有部分,包括正統派(吠檀多 、數論、彌曼差、瑜伽、正理論、勝論等六派) 和非正統派(佛教 、耆那教、順世論和外道六師等) 。作者從印度最古的吠陀文獻開始,對各個流派的起源 、 文獻和人物的師承關系 、不同發展階段的思想理論及其社會歷史背景都進行了詳盡的論述。該書還有 一個特點是,作者比較充分地利用漢譯佛經中印度哲學史料進行研究,例如該書將中國現存的漢譯《金七十論》(陳真諦譯,約 54 8 ~ 596 年)與印度數論派的祖師自在黑的《數論頌》(約 3 、 4 世紀) 進行比較研究,同時還與其他數論著作及注釋做了文獻學上的比較。另外,在關於勝論一節中,作者同樣將漢譯《勝宗十句義論》(印度慧月著 、唐玄奘 648 年譯 )中的十個哲學范疇與《勝論經》(迦那陀於公元一 、二世紀造) 的六個范疇結合起來進行研究。書後附有印度哲學史年表和梵漢譯名對照表。可以說,這既是一本重要的學術研究著作,也可以作為大學教學用書。
《印度近現代哲學史》是《印度哲學史》的續編,它所涵蓋的歷史時期從 19 世紀初到 20 世紀中葉,是國內關於印度近現代哲學研究的代表作。作者在書中又將這一時期具體劃分為三個歷史階段:啟蒙運動時期( 19 世紀初至下半葉);民族主義運動興起時期( 19 世紀末至 20 世紀初),民族和民主運動發展時期( 20 世紀上葉至 1947 年)。作者對每一時期出現的主要哲學家和思潮進行了論述,內容涉及印度教哲學,印度的伊斯蘭教、錫克教,以及印度的其他宗教哲學。作者認為,這一時期的哲學思想特點是:以復興印度古代文化為口號,繼承傳統的吠檀多思想或伊斯蘭思想,同時吸收西歐的哲學和科學思想,形成了一種服務於民族民主運動的思想體系。
《印度哲學通史》
2014年,黃心川又重新出版了內容更為豐富的《印度哲學通史》(上、下冊)。
《印度哲學》
1993 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了姚衛群的《印度哲學》。作為高校教學用書,該書立足於國際印度學界最新的研究成果,采 用一種新的方法對印度哲學進行了比較全面的敘述。作者將各派別的學派史單獨列為一篇,然後將各派共同的理論觀點合到一起展開論述。例如,在「概論篇」中,以各種學說作為引導,有「轉變說」、「積聚說」、「因果觀」、「我論」、「解脫論」等多篇,每一篇中各派觀點都被列入其中進行分析比較研究。
巫白慧的《印度哲學》
本書 於 2000 年由東方出版社出版,這同樣 是一部重要的學術研究性著作。全書共分四部分:( 1 )吠陀贊歌研究;( 2 )奧義書哲學思想研究;( 3 )印度佛教研究;( 4 )正理論邏輯研究。作者對印度哲學進行了總體考察,認為在印度的正統和非正統派哲學的發展過程中,貫穿和支配這兩大體系的有兩個基本的哲學觀點:一是「常見」,一是「斷見」(佛教的稱謂)。正統六派哲學沿著「常見」的思路發展,因為它們的哲學目的在於肯定存在著的一個永恆的精神實在;非正統派的耆那教哲學、佛教哲學、順世論,以及外道六師哲學等則沿著「斷見」的思路發展,否定永恆的精神實體的存在。這一觀點也是貫穿於作者整個研究過程中的指導思想。
《印度哲學通史》目錄,2014年,大象出版社
上編
印度古代哲學
第一章 導言
一、印度概說
二、印度哲學史概觀
(一)古代哲學
(二)中世紀哲學
三、印度哲學的基本特徵
四、研究印度哲學史的意義和方法
(一)學習和研究的意義和方法
(二)當前印度哲學史研究中的主要傾向
五、印度哲學與中國
第二章 吠陀中的哲學思想萌芽
一、《梨俱吠陀》時代
二、名稱和內容
三、多神論與一神論
四、哲學思想萌芽
五、社會倫理思想
第三章 奧義書的哲學和社會思想
一、時代
二、名稱
三、唯心主義哲學的中心思想
(一)梵我同一
(二)輪回解脫
四、素樸的唯物主義自然觀
五、對立的時空觀
六、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兩個陣營、兩條路線的斗爭
———鄔達羅迦與耶若婆佉
第四章 沙門思潮
一、沙門思潮興起的社會歷史背景
二、諸子百家爭鳴的局面
三、「六師」的哲學和社會思想
(一)富蘭那·迦葉的道德否定論
(二)阿耆多的唯物論
(三)婆浮陀的七原素說
(四)拘舍羅的命定論
(五)散惹耶的不可知論
(六)尼乾子的多元實在論
四、對「六師」的評價
五、「六師」在中國的影響
第五章 順世派的哲學
一、名義和史料
二、哲學和社會思想
(一)基本特徵
(二)自然觀
(三)認識論
(四)社會倫理思想
三、順世論的歷史發展線索
四、在中國的影響
第六章 生活派(邪命外道)的哲學
一、名義和史料
二、生活派的歷史發展線索
(一)前期的生活派
(二)後期的生活派
三、哲學和社會倫理思想
(一)命定論
(二)原子論
(三)宇宙觀
(四)認識論
四、余論
第七章 耆那教的哲學
一、名義和史料
二、哲學思想
(一)非一端論
(二)世界觀
(三)認識論
三、宗教和社會思想
四、耆那教的歷史發展線索及其影響
第八章 佛教哲學
一、分期和史料
二、原始佛教
(一)佛陀的生平
(二)原始佛教的宗教哲學思想
三、部派佛教
(一)成立的時代
(二)佛教的結集
(三)統一佛教的派別分裂和原因
(四)部派佛教所爭論的主要問題
四、大乘佛教
(一)興起的時代
(二)大乘思想的特性
(三)大乘佛教興起時期的經典和思想
(四)大乘的主要派別———中觀派與瑜伽行派
五、密教
(一)興起的時代
(二)派別和經典
(三)哲學思想
六、佛教在印度的衰落及其原因
第九章 數論派的哲學
一、婆羅門教系統諸派哲學形成時期的社會歷史背景
與派別斗爭情況
二、數論派的哲學
(一)名義、史料和主要思想家
(二)數論的起源和發展
三、古典數論的二元論學說
(一)世界觀
(二)認識論
(三)社會倫理學說
(四)古典數論的社會作用
四、簡短的結論
第十章 瑜伽派的哲學
一、名義、史料和主要思想家
二、瑜伽的起源和發展
(一)早期瑜伽
(二)古典瑜伽
(三)後期瑜伽
三、瑜伽與佛教的關系及其在中國的影響
四、對瑜伽的幾點評價
第十一章 勝論派的哲學
一、名稱、經典和主要思想家
二、勝論的起源與發展
(一)早期勝論
(二)古典勝論
(三)後期勝論
三、古典勝論的世界觀
(一)原子論
(二)范疇論(句義論)
(三)因中無果論
(四)簡單的結論
四、認識論
五、社會倫理思想
六、勝論在中國的影響
第十二章 正理派的哲學和邏輯思想
一、正理派的起源與演變
二、十六諦義論
三、認識論
(一)認識的定義和分類
(二)知覺
(三)推理
(四)類比
(五)證言
(六)真理的標准
四、自然觀
五、社會倫理思想
六、正理論的近代影響
第十三章 彌曼差派的哲學
一、名義、史料
二、彌曼差的起源和發展
三、認識論
四、世界觀
(一)范疇論
(二)「無前」與無神論
(三)言語不滅論
五、彌曼差的無神論反對有神論的斗爭
六、社會倫理思想
第十四章 吠檀多派的哲學
一、名義、史料和主要思想家
二、吠檀多哲學的主要派別及其分野
(一)《梵經》的哲學思想
(二)喬荼波陀的不二論
(三)商羯羅的不二論
(四)羅摩奴闍的制限不二論
(五)摩陀婆的二元論
(六)尼跋迦的二元不二論
(七)筏羅婆的純粹不二論
三、吠檀多的現代影響
下編
印度近現代哲學

第十五章羅姆·摩罕·羅易與梵社的哲學和社會思想
一、印度啟蒙運動的社會經濟背錄
二、印度封建制度瓦解時期的思想斗爭情況
三、羅姆·摩罕·羅易的哲學和社會思想
(一)生平、著作
(二)宗教、哲學思想
(三)社會、政治思想
四、德本特拉那特·泰戈爾的哲學和社會思想
五、阿·俱·達德及伊·錢·維迪耶薩伽羅的哲學和社會思想
六、凱沙布·錢陀羅·孫的「新天道」
第十六章亨利·狄洛吉奧與青年孟加拉派的理論活動
一、青年孟加拉派
二、狄洛吉奧的著作和思想
三、青年孟加拉派的影響
第十七章達耶難陀·娑羅室伐底與聖社的哲學和社會思想
一、生平、著作
二、宗教、哲學思想
三、社會政治思想
四、聖社的影響
第十八章 羅摩克里希那和辨喜的哲學及社會思想
一、羅摩克里希那的宗教、哲學思想
(一)生平
(二)「人類宗教」
(三)「行動的吠檀多」
二、辨喜的哲學和社會思想
(一)生平、著作
(二)宗教、哲學思想
(三)社會政治思想
(四)辨喜的影響
三、印度近代啟蒙思想的特點
第十九章 納奧羅吉和羅納德的哲學和社會思想
一、印度民族主義運動興起的社會歷史背景
二、達達巴伊·納奧羅吉的社會政治理論
(一)生平和著作
(二)論帝國主義
(三)「經濟涸漏」
(四)論印度自治
(五)論社會改革
三、羅納德的哲學和社會政治思想
(一)生平、著作
(二)「理性的有神論」
(三)雙重真理觀
(四)社會改革的目標和方法
(五)論經濟改革
(六)論「自由主義和穩健」
第二十章 提拉克的哲學和社會思想
一、生平和著作
二、宗教、哲學思想
三、政治思想
四、社會改革思想
第二十一章 奧羅賓多·高士的哲學和社會思想
一、生平和著作
二、哲學思想
(一)整體吠檀多不二論
(二)梵、物質和精神
(三)世界「進化論」
(四)「兩個否定」
(五)「雙重真理」的認識論
三、社會政治理論
(一)論人、家庭、社會和國家
(二)社會史觀
(三)「絕對的自治」
(四)論理想社會
第二十二章 甘地的哲學和社會思想
一、印度民族主義運動的發展
二、生平、著作
三、宗教、哲學思想
(一)真理觀
(二)非暴力原則
(三)宗教和道德思想
四、社會政治理論
(一)「不合作主義」
(二)「變心說」和「託管說」
(三)「共同繁榮」的社會全義
五、經濟思想
六、甘地哲學和社會思想淵源
七、甘地與中國
第二十三章 泰戈爾的哲學和社會思想
一、生平、著作
二、哲學思想
(一)哲學的特徵
(二)論神、世界和個體靈魂
(三)論世界的運動和規律
(四)論人
(五)認識論
三、美學思想
(一)美感的來源
(二)論真、善、美
(三)藝術的任務
(四)藝術的形式和內容的關系
四、哲學思想的淵源
五、社會政治理論
(一)論殖民主義和封建主義
(二)論未來社會
(三)論民族主義
(四)論人民群眾在歷史中的作用
(五)論東西方文化的關系
六、泰戈爾與中國
第二十四章 印度伊斯蘭哲學思想的興起
一、伊斯蘭教在印度的傳播
二、伊斯蘭哲學的興起和主要哲學家
三、阿克巴爾的「神聖的信仰」和達拉·希庫的「思辨的融合主義」
四、希爾信德的制限一元論
五、沙·瓦利烏拉的哲學和社會思想
(一)時代和生平
(二)宗教、哲學思想
(三)社會政治思想
六、賽義德·阿赫美德·沙希德與宛哈比運動
第二十五章 印度伊斯蘭哲學思想的發展
一、近代伊斯蘭哲學產生的歷史背景
二、賽義德·阿赫默德·汗與阿里加運動
(一)生平、著作
(二)哲學、宗教思想
(三)社會政治思想
三、伊克巴爾的哲學和社會思想
(一)時代背景和伊克巴爾生平
(二)宗教、哲學思想
(三)社會政治思想
附編
印度近代哲學家辨喜研究
一、時代背景
二、生平和著作
三、宗教、哲學思想
四、社會、政治理論
五、論中國
六、辨喜在印度民族解放運動中的作用
附錄一 羅摩克里希那的生平、哲學和社會思想
附錄二 辨喜言論選譯
附錄三 辨喜著作分類目錄及主要研究文獻
後記
附錄 梵漢譯名對照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其文化形態繁復多樣,宗教則是印度文化裡面最有活力的思想文化要素。在古代印度,除了佛教之外,還有婆羅門教、耆教那、錫克教等宗教派別。印度人民是一個睿思的民族,他們喜歡冥想,善於發揮思想的創造力,這在世界思想史上也是獨樹一幟的。
在中國佛教經典里,除了記載印度佛教思想資料之外,還包括大量的印度其他宗教與哲學思想的資料。中國佛教經典中的印度哲學資料,過去很少被人注意,研究印度哲學最活躍的歐美哲學家主要是從梵文等資料尋找研究素材,日本學者注意到這些資料,並在以往的研究中加以充分利用。我的導師湯用彤先生在研究佛教的同時,已經注意到漢譯佛經里保存的這部分寶貴的哲學資料,他將這些資料整理出來,為研究印度哲學做了奠基性工作。
我自20 世紀50 年代起進入北京大學哲學系,先是從事希臘哲學研究,後因工作需要開始講授印度哲學史,我注意挖掘中國漢文佛經里的印度哲學資料,經過多年的積累與研究,撰成《印度哲學史》(商務印書館,1989 年)、《印度近現代哲學》(商務印書館,1990 年)、《印度近代哲學家辨喜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79 年)三書。前兩本書是印度哲學通史性著作,第三本書是印度哲學大家的研究專著。此三書已經出版多年,早已售盡,很多讀者與我聯系,希望能夠再版。大象出版社支持學術研究,主動提出將三書整編重新出版,新版取名《印度哲學通史》,內容基本仍舊,個別地方做了修改。其中的「印度哲學史年表」,由於沒有包括近代哲學部分而刪去,「梵漢譯名對照」調整到全書最後。在即將出版之際,藉此機會,謹向大象出版社表示誠摯謝意。
黃心川
2014 年3 月

Ⅶ 有哪些介紹印度史的書籍值得推薦

赫爾曼·庫爾克的《印度史》,提供了在傳統的英國-印度視角之外的觀點,王立新老師翻譯的非常棒。而且就一篇論文來看,他應該是知道自新編劍橋印度史開始的新印度史學的歷史地理學轉向的,所以我在這里更加推薦一些。

閱讀全文

與印度問題書籍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38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56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32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63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21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82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00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10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78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03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15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68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393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68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86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61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66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24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54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