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古印度有哪些有趣的圖騰壁畫

古印度有哪些有趣的圖騰壁畫

發布時間:2023-01-15 10:54:25

Ⅰ 古印度的文化遺產有哪些

印度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遺存了大量的精美古建築,目前印度共有36處世界文化遺產。
阿格拉古堡(Agra Fort)1983年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與泰姬陵隔河相望,但它有著比泰姬陵更為凄婉的故事。這里曾有過三位偉大的帝王阿克巴大帝、賈汗吉爾和沙賈汗,他們在城堡里度過充滿傳奇和榮耀、同時都有著浪漫憂傷的愛情故事的一生,更讓人唏噓的是他們都面臨兒子背叛兄弟殘殺的悲傷。阿格拉城堡的內、外兩層城牆均為紅砂岩建造,內部的宮殿最多時有500多座,白色大理石、彩色半寶石鑲嵌讓壯美平添了精緻。
阿格拉古堡(Agra Fort)內修有一處亭子,它主要是為吸收來自亞穆納河上的涼風而修建的。其他名勝包括漁宮、皇家浴室、寶光清真寺,還有婦女用品市場,在這里宮內的婦女可以買到絲綢、珠寶、織錦等商品。穿過慈特門是建於1568年的私人會客廳,這是國王會見王公貴族、國外使節的地方。
阿旃陀石窟群(Ajanta Caves)1983年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由29座佛教洞窟組成,是印度最輝煌的佛教藝術傑作。阿旃陀石窟開鑿在Waghora河邊的一個馬掌形狀的懸崖之上,從東到西依次編號為1-29,必看的有1號洞 - 巨大地釋迦摩尼像、飛天仙女柱和佛傳史雕;17號洞 – 大乘佛教修道院,有著許多保存良好的壁畫;16號洞 – 壁畫上繪有Sundari公主在獲悉其丈夫即將出家的消息後暈倒在地情節。
阿旃陀石窟群第1號石窟建於7世紀,是大乘派佛教建築的典範。窟內有一尊釋迦牟尼雕像,高3米,從3個角度看有3個不同的神態:從正面觀看似沉思,左面看似微笑,右面看又似庄嚴凝視。拱門和6根大柱上雕有飛天和仙女,刻畫細膩精巧,形態優美。中間有一大廳,四周壁畫上有500羅漢像,其貌各異,表情豐富。
阿旃陀石窟的建築形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支提洞,意為佛殿,是藏放舍利的塔廟;另一種為毗可羅洞,即僧房,是僧人居住、講學、集會、修道的場所。佛殿頂部呈拱形,平面是馬蹄形,殿中排列著數十根石柱,把殿分為內殿和中殿,內殿後部設有佛台。僧房是正方形,洞的正面有石柱,前方有走廊,中間為集會的場所,三面圍以僧人的住房。這里共有29窟,9、10、19、26、29號窟為佛殿,其餘均為僧房。
埃洛拉石窟群(Ellora Caves)位於馬拉哈斯特拉邦奧蘭加巴德市,建於公元4世紀中葉至11世紀,是古印度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藝術的傑作。

埃洛拉石窟群先後共開鑿了34座石窟寺廟,其中16座印度教寺廟、13座佛教寺廟、5座耆那教寺廟,其中最為著名的是第10窟,外觀近似僧院窟,兩壁雕出的石柱高約4米,柱頂橫樑上刻有合土作施禮狀那持花信女的雕像。窟內的舍利塔高約8米,直徑約4米,四周遍雕面相莊重、腳踏蓮花的佛像。正面約5米高的佛龕內有3米多高的佛陀坐像,兩旁為恃蓮花菩薩和密跡金剛菩薩侍平。

Ⅱ 古印度的阿旃陀壁畫在印度本土繪畫藝術上有哪些影響

阿旃陀石窟壁畫對於印度本土繪畫藝術和我國敦煌等地的石窟或寺廟壁畫產生過巨大的影響。英國《伯林頓》雜志發表評論說,阿旃陀洞窟藝術「也許是亞洲最偉大的藝術奇跡」。

Ⅲ 印度早期的飛天有什麼特點

「飛天」源於古印度,在古代印度的雕刻與繪畫中有很多天人的形象,這對後來的佛教藝術產生了莫大的影響,以至於佛教中的「飛天」多數是成雙成對的形象。

這種成對出現的「飛天」一般被認為是天龍八部中的乾達婆與緊那羅。他們為形影不離的夫妻,乾達婆為天歌神,緊那羅則為天樂神。我們通常所說的「飛天」是對乾達婆與緊那羅的合稱,他們二人不僅相互混合、不分男女,而且職能亦合二為一。

「飛天」傳入中土之後,從十六國開始至元末,經歷了十幾個朝代,歷時近千年。在這千餘年的歷史長河中,由於時代的更迭、政權的轉移、經濟的發展、中西文化的交流等,使得「飛天」的形象、姿態、意境、風格等皆處於不斷變化之中。


飛天介紹:

在佛教初傳不久的魏晉南北朝時,曾經把壁畫中的飛仙亦稱為飛天,飛天、飛仙不分。後也隨著佛教在中國的深入發展,佛教的飛天、飛仙在藝術形象上互相融合。

在中國的飛天多畫在墓室壁畫中,象徵著墓室主人的靈魂能羽化升天。墓葬中和羽人一起出現的還有各類神仙。

Ⅳ 古印度創作於吠陀時期或還先於吠陀時期的岩畫有哪些特點

在比姆貝特卡發現的巨幅岩畫《騎馬的人的行列與騎象的人》,氣勢恢弘,色彩絢爛,畫面內容已經十分豐富。據考古推斷,該畫可能創作於吠陀時期或還先於吠陀時期。有些岩畫的作者已經產生了原始的透視意識,在畫母牛時還要捎帶將其腹中的牛犢畫出,畫羚羊時竟然將其內臟也要表現出來。這樣繪畫表現手法在全世界都是十分罕見的。史前岩畫是印度繪畫的起源之處,也是印度壁畫的前身。

Ⅳ 莫高窟壁畫上有哪些民間故事莫高窟壁畫有多麼宏偉

莫高窟壁畫上的民間故事:敦煌莫高窟的壁畫內容豐富多樣,除了佛像畫(包含各種佛像、各種菩薩、天龍八部,有近千幅佛像說法圖)、中華民族傳統神話傳說、因為信念佛家因此注資修建石窟的供養人肖像、花紋圖案畫等以外,剩餘的則是關於佛教故事的壁畫,其中又分成經變畫和故事畫兩種。

其中經變畫,顧名思義,由佛書內容演化而成,表現佛教經典因此稱作「經變「。故事畫乃是關鍵敘述佛教故事,將難懂晦澀的佛教經典詞義用淺顯易懂、一目瞭然的方式給群眾收看,讓他們在看的情況下,耳濡目染地接到佛經故事的影響,進而掌握佛家、信念佛家。

Ⅵ 壁畫上的飛天,有的臂挎花籃,採摘鮮花;有的懷抱琵琶,輕撥銀弦;有的倒懸身子,自天而降;有的綵帶飄拂

你描述的這是敦煌的壁畫,
由於不知道你要問什麼,所以具體的從網路上給你摘下來

飛天,意為飛舞的天人。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天指蒼穹,但也認為天有意志,稱為天意。在佛教中,娑婆世界由多層次組成,有諸多天界的存在,如三十三天、兜率天等,這些天界的眾生,中文翻譯為天人,個別稱為天神,常簡稱為天,飛天即此意。道教常稱作天仙。在中文裡,天人之王亦常省稱為天,如「大梵天」、「功德天」等。飛天多畫在佛教石窟壁畫中。飛天是歌神乾闥婆和樂神緊那羅的化身,原是古印度神話中的歌舞神和娛樂神,他們是一對夫妻,後被佛教吸收為天龍八部眾神之內。

飛天,一個古老而又現代名詞。它包括古代飛天和現代飛天。古代飛天是甘肅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藝術的標志,是不朽的藝術品。只要看到優美的飛天,人們就會想到敦煌莫高窟藝術。 敦煌莫高窟492個洞窟中,幾乎每一窟都有飛天。總計4500餘身,其數量之多,可以說是全世界和中國佛教石窟寺廟中,保存飛天最多的石窟。 而現代飛天,所指的就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的神舟系列運載火箭,現代飛天,是現代人的驕傲和自豪,因為它象徵著我們祖國的偉大和富強,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生在飛天的故鄉,長在飛天的故鄉,乃是飛天人的驕傲和自豪。飛天,讓世界了解飛天,讓飛天的故鄉走向世界。 道教中把羽化升天的神話人物稱為「仙」,如「領先仙」、「天仙」、「赤腳大仙」等,把能在空中飛行的天神稱為飛仙。宋〈太平御覽〉卷622引〈天仙品〉中雲:「飛行雲中,神化輕舉,以為天仙,亦雲飛仙。」

Ⅶ 敦煌壁畫中有一隻神奇的鹿擁有九種毛色,它有著怎樣的傳說呢

在敦煌莫高窟第257窟的石壁上,用連環畫的形式描繪了一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隻鹿,頭上長著一對雪白的角,身上的毛斑斕美麗,有九種顏色,這只鹿就叫作九色鹿。

總結:

佛經故事是敦煌壁畫題材的一大來源,而敦煌壁畫中最廣為人知的當屬飛天了。飛天就是飛舞在天空中的仙人,雖然它的原型是佛教中散發香氣和掌管樂舞的天神,但傳到中國後,又與道教中的飛仙相結合,逐漸演化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形象。

早期的飛天其實並不怎麼好看,大嘴大耳,身材又粗又短,有鮮明的西域風格,發展到了唐代,飛天的造型逐漸變成人們熟知的美女形象。壁畫中,在佛祖的四周,飛天通常腳踏祥雲,手捧鮮花,在空中往來穿梭,每一個都面容姣好,身材曼妙,衣裙和舞帶隨風飄飄。現在,飛天已經成為敦煌以及敦煌藝術的一個重要象徵。

Ⅷ 古印度至今又多少年歷史,有什麼有名的建築

從哈拉巴文明起算,至少4300年歷史,著名建築如下:
1、泰姬陵(Taj Mahal ),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跡之一,世界文化遺產,被評選為「世界新七大奇跡」。
2、阿姆利則金廟是印度錫克教的最大一個寺廟,位於印度邊境城市阿姆利則市中心,整座金廟的建造共耗費750公斤黃金。這座被譽為「錫克教聖冠上的寶石」的建築,風格典雅,造型優美,既有伊斯蘭教建築的肅穆莊重,又有印度教建築的絢麗璀璨。
3、阿旃陀石窟,在綿延550多米的阿旃陀石窟里,大量的雕刻和壁畫表現了佛教藝術歷史以及古印度人民生活和帝王宮廷生活的畫面。1983年,被指定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4、蓮花廟,又名巴哈伊寺,這座由白色大理石建造而成的建築,以其壯觀美麗著稱,早已成為印度人的驕傲。作為德里獨一無二的標志性建築,其巧妙設計成為這座寺廟的最大看點,蓮花廟以其獨特的魅力,多年來,以大海般的胸懷,每年吸引著成千上萬慕名而來的遊客。
5、琥珀堡位於齋浦爾城郊的一座小山上,是印度古代藩王的都城, 建於1592年。遊客可騎大象上山參觀。由於城堡建在一座叫琥珀的小山上,故稱之為琥珀堡。
6、甘地陵,位於新德里東郊朱木拿河畔,是印度國父「聖雄」甘地的陵墓。陵園呈凹形,在陵園正中,靜卧著一座黑色大理石陵墓,它是一個普通的正方形平台的樣子,高約1米,長寬約3米。

Ⅸ 各民族的圖騰都有哪些

圖騰日歷:有鳥歷、獸歷、水歷、木歷等。而漢族的干支歷則極為出名,至少從唐代開始便載於黃歷中。
漢族: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蒙古族: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哈薩克族: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維吾爾族:鼠、牛、虎、兔、魚、蛇、馬、羊、猴、雞、狗、豬
傣族:象、牛、虎、鼠、龍、蛇、馬、蟻、猿、雞、狗、豬
貴西彝族:龍、鳳、馬、蟻、人、雞、狗、豬、雀、牛、虎、蛇
哀牢山彝族:虎、兔、穿山甲、蛇、馬、羊、猴、雞、狗、豬、鼠、牛
海南通什毛道村黎族:鼠、牛、蟲、兔、龍、魚、肉、人、猴、雞、狗、豬
古印度:鼠、牛、獅、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古巴比倫:貓、犬、蛇、蜣螂、驢、獅、公羊、公牛、隼、猴、鱷、紅鶴
古埃及:氂牛、山羊、獅、驢、蟹、蛇、狗、貓、鱷、紅鶴、猿、鷹
各地圖騰
中國---龍
俄羅斯---熊
印度尼西亞---迦樓羅神鳥
美國---白頭鷹
韓國/朝鮮---木槿
蒙古---蒼狼白鹿
新加坡---獅子
馬來西亞---馬來虎
泰國---大鵬
寮國---亞洲象
緬甸---聖獅
斯里蘭卡---獅子
孟加拉國---睡蓮
印度---獅子石刻
尼泊爾---黃牛
烏茲別克---鳳凰
哈薩克---飛馬
吉爾吉斯---雄鷹
土庫曼---阿爾哈捷金馬
敘利亞, 埃及, 利比亞---薩拉丁神鷹
蘇丹---沙漠鷺鷹
阿曼---阿拉伯刀
黎巴嫩---雪松
沙特, 巴林---椰棗樹
阿聯酋, 科威特---隼
葉門---鷹
羅馬---狼

Ⅹ 藏族寺院的門頂常有的梵文圖形、圖騰叫什麼寓意是什麼

在藏傳佛教寺院的建築檐枋的彩畫上,天花板圖案上,門框上和大大小小法器上到處都可以看到六個梵文或藏文的六字真言,這是藏傳佛教最尊崇的咒語之一,讀音為嗡、嘛、呢、叭、咪、吽。據說是佛教秘密蓮花部之根本真言,蓮花生大師認為,如果一個人經常誦念此真言,就可以救度自己。藏傳佛教認為六字真言為一切萬物的根源,人們反復念誦,可以消災積德、功德圓滿。對六字真言的詮釋頗多,主要有如下幾種:
(一)藏傳佛教經典記載,六字真言中的「嗡」表示佛部心,真言發語詞。念「嗡」字時,自己的身、語、意三業要應於佛的身、語、意,與佛成為一體,除去無道生死之苦,才能獲得成就;它代表布施波羅密,以慈悲之心布施眾生,總攝諸佛法身,懇請灌頂、加持。「嘛呢」,意為「如意寶或珍寶」,表示寶部心,據說此寶出自龍王腦中,若得此寶珠,入海能無寶不聚,上山能無珍不得,故又名「聚寶」,它能滿足一切願望,除去阿修羅戰爭之苦與人道生老病死之苦,分別代表六度中的忍辱波羅密多和持戒小波羅密多。如說:「無有瞋患薄伽佛,天樂圓滿受用身,懇請灌頂垂加持;」「無有煩惱薄伽梵,三身頓成變化身,懇請灌頂垂伽持。「叭咪」意為「蓮花」,表示蓮花部心,以此比喻法性如蓮花一樣純潔無暇,它能除畜生道勞役之苦和餓鬼道飢渴之苦,分別代表禪定波羅密多和精進波羅密多。「吽」表示金剛部心,祈願成就的意思,意謂只有依靠佛的力量,才能除諸苦,獲得「正覺」,成就一切,普渡眾生而成佛,最後達到成佛的願望,它能除地獄道寒熱之苦,代表六度中的般若波羅密多。藏傳佛教把這六個字看作是經典的根源,主張信徒循環往復持誦思維,念念不忘,認為這樣才能積功德,功德圓滿可以解脫。
(二)藏傳佛教薩迦派大師索南堅贊在《六字明功德頌》中記載:「嗡」能消除天界生死苦,「嘛」能消除非天斗爭苦,「呢」能消除人間生老病死苦,「叭」能消除畜生役使苦,「咪」能消除餓鬼飢渴苦,「吽」能消除冷熱地獄苦。諸佛密乘咒,諸法集精英,眾生現祥瑞,灌頂六字明,諸佛心灌頂,今當與汝授,諸佛皆集會,灌頂明王咒。「嗡」施到彼岸,無慳世至尊,諸佛集法身,乞加持灌頂!「嘛」忍到彼岸,無怒世至尊,大樂受用身,乞加持灌頂!「呢」戒到彼岸,無垢世至尊,三身成化身,乞加持灌頂!「叭」定到彼岸,無亂世至尊,所知一切身,乞加持灌頂!「咪」勤到彼岸,無懈世至尊,智慈普利語,乞加持灌頂!「吽」慧到彼岸,集事世至尊,威力總攝意,乞加持灌頂!法語六字金剛聲,諸佛如來皆加持,法藏精要至無上,乞求灌頂並加持。
(三)在《藏語系佛教念誦集》雲:「嗡」具五智慧,「嘛」遍一切慈,「呢」引導六眾,「叭」息一切苦,「咪」梵眾苦厄,「吽」聚諸功德。六字被加持,雪域眾有情,願往解脫道!諸佛悉加持,最精密要藏,福利來源處,成就的根本,往生善趣階,禁閉惡趣門。
(四)松贊干布在《嘛呢教言集》中,闡述了六字真言的多種修持方法和深刻含義。說六字真言中的六字代表度脫六道眾生,破除六種煩惱,修六般若行,獲得六種佛身,生出六種智慧等。
(五)廣泛流傳於藏傳佛教的六字真言,系直接由密教而來。六字真言原是在印度的一句禱祝詞,被婆羅門教和印度教繼承下來,便為密教所吸取。作為密教的誦咒,輾轉流播,其古意漸漸為人淡忘。六字真言的首尾「嗡」、「吽」兩字為虛詞,中間的嘛呢、叭咪為實詞。梵文原音讀為「嗡、嘛呢、叭咪、吽!」在印度古文化中具有「神聖「和「吉祥」的意思。「嘛呢」漢譯「摩尼」,梵文原意為「寶珠」;「叭、咪」意為「紅蓮花」。由此,我們將六字真言按梵文原意漢譯為「神聖呵!紅蓮花上的寶珠,吉祥!」。還認為藏傳佛教文化中,不僅引進了印度密教的六字真言,同時也引進了密教的「紅蓮花上的寶珠」圖案,其形象很生動,往往作為佛堂的壁畫裝飾。還對「紅蓮花上的寶珠」圖案的造型,內容及象徵意義作了獨特的研究。也有認為六字真言象徵「具足佛身,佛智的觀世音關照」。
藏傳佛教信徒們常念六字真言,恰如內地佛教徒常念「南無阿彌陀佛」。在藏區,六字真言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念的地步。不少人在六字真言的誦頌中降生,並伴隨一生,最後又在六字真言的誦頌中離世。六字真言幾乎伴隨著廣大信教僧俗的悠悠人生,在藏區,人們到處可以看到六字真言的字跡,六字真言印於經幡,飄揚在高山峻嶺,江河湖畔和牧帳及屋頂,路旁「嘛呢」堆的石頭上刻的也是六字真言,山崖上銘刻著六字真言,日積月累形成壯觀的高原嘛呢石刻,成為高原靚麗的奇觀。在藏傳佛教寺院佛堂佛殿的四周都有無數個內裝六字真言的嘛呢轉輪,有些藏家百姓門道兩側排列著嘛呢經輪,小到信徒們手裡拿的轉經筒上刻的也是六字真言,大到一間房子大小的轉經輪上刻的也是六字真言。千百年來,六字真言是人們祈求幸福的禱詞,藏族僧俗用此簡短的真言,祈求幸福,驅逐煩惱,凈化心靈。藏傳佛教徒對六字真言尊崇之深厚,信仰之虔誠,非同尋常。
普通世俗百姓和信教徒相信,轉一次「嘛呢輪」就相當於念了一遍六字真言。在一個大的轉經筒里,也須印有數百萬條六字真言。常念它可以免入地獄遭受六道輪回之苦,死後才能升入天堂「極樂世界」。他們虔誠的頌念這六字真言,並相信這六個字元會產生一種神力,會賜給人好運。咒語是建立在聲音的力量之上的,認為聲音會產生力量,它必會變微粒,進而產生或摧毀一些事物。正如在高山聖湖邊,你粗暴的吼聲會招致暴雨,冰雹的懲罰一樣靈驗。因此藏族世俗信徒成年累月的念誦六字真言。

閱讀全文

與古印度有哪些有趣的圖騰壁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38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56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32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63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21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82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00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10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78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03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15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68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393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68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86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61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66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24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54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