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正宗的印度咖喱配方是什麼
印度是香料大國,印度人在製作美食時喜歡用咖喱調料,在菜餚的用料上,受西餐影響,喜歡用洋蔥、胡蘿卜、土豆、青椒。
印度風味「咖喱飯」的做法:
原料:大米飯
配料:牛肉(二兩左右)、洋蔥(一個)、胡蘿卜(一個)、土豆(二個)、青椒(二個)
調料:姜未、咖喱粉、醬油、鹽、雞精
准備:將牛肉切成肉餡,洋蔥、胡蘿卜、土豆、青椒切成一厘米左右的方丁。
製作:
在准備做菜時,先將米飯做上。
1.炒鍋燒熱,倒入適量油,稍熱,放入姜未熗鍋,將牛肉餡入鍋翻炒,加入適量醬油,並先少放些鹽,再將洋蔥、胡蘿卜、土豆入鍋,加入適量咖喱粉(大概2匙的量,以菜成黃色對佳),適量鹽,加水漫過菜,蓋上鍋蓋,煮。不間要不斷翻鍋,防止糊鍋底。待土豆熟後,放入青椒丁,繼續煮,直至土豆與湯汁成為糊狀,放入適量雞精,關火。
2.根據人口的數量,准備幾個大盤子,(盛餃子的平底盤即可)和幾個盛飯的碗(直徑12-13厘米為宜)。
先將米飯盛入碗內,壓實成一平碗,再將碗中的飯扣入盤中,形成一個圓包型的飯團,再將鍋中的菜汁澆在米飯上,量可根據個人的需要。最好用釣子拌著吃。
特點:飯菜合一,味道香濃,色澤鮮艷,營養豐富。
1、配方一
胡萊子 100克 疣果於 100克
小茴香子 100克 胡盧巴子 100克
胡椒 100克 桂花樹葉 100克
紅辣椒干 100克 大蒜 100克
姜黃粉 100克 芝麻子 100克
2、配方二
胡菜子 100克 乾薑 100克
小茴香子 100克 胡盧巴子 100克
疣果子 100克 姜黃粉 100克
芥子 100克 芹菜子 100克
二、製法
將上述原料磨碎,輾成粉未,拌勻,使之充分混合即成。配方一製品叫印度咖哩粉,以濃香辛辣著稱於世。配方二制出的咖哩粉性質比較溫和。
② 印度菜怎麼做
印度風味咖喱雜菜
特點:異國風味,口味豐富。 原料: 白菜花 1棵,西蘭花1棵,牛肉 200g ,洋蔥 1/2個,大蒜 2瓣,胡蘿 1根,朝天椒1支咖喱粉4湯匙(60g),牛奶200ml,清水200ml,鹽1茶匙(5g),植物油 2湯匙(30g) 做法: 將白菜花和西蘭花洗凈,摘成小朵。胡蘿卜去皮切薄片。朝天切碎。洋蔥剝外皮,切碎。牛肉洗凈,用廚房紙巾擦凈水分,然後成1cm大小的方丁。 印度菜
鍋中放入適量熱水,燒沸後將胡蘿卜片、西蘭花和白菜花放入,氽煮3分鍾,然後取出瀝干水分,放入盤中待用。 中火加熱鍋中的植物黃油,待融化後放入牛肉方丁、朝天椒碎和洋蔥,翻炒片刻後再調入咖喱粉和鹽拌炒至勻。 接著調入牛奶、清水、西蘭花、白菜花和胡蘿卜片,小火慢慢燴制15分鍾即可。
印度炒麵
主料:面條- 500g,高麗菜- 200g,雞肉- 200g 輔料:辣椒- 1條,酸柑汁- 3湯匙,青蔥- 適量,蒜蓉- 1湯匙 調料/腌料:蕃茄醬- 3湯匙,辣椒醬- 3湯匙,醬油- 1湯匙,鹽- 0.5茶匙,味精- 少許,胡椒粉- 少許,醬油膏- 1茶匙 做法: 雞肉切成細條狀,加少許太白粉,拌勻。高麗菜切粗塊。辣椒切片。青蔥切段。 爆香蒜蓉後,放入所有的材料和調味料(除了蔥段),翻炒均勻,倒入半小碗的清水,炒至水份收干,撒入蔥段攪拌均勻,即可上碟。
③ 印度有什麼樣的特色食物
印度有什麼樣的特色食物?
印度 特色食物?咖哩羊肉、咖喱牛肉、什錦咖喱鮮蔬等都是較普遍的印度佳餚。另外,印度奶茶及飯後甜點也極具地方特色。印度十大特色美食小吃,刺激你的味蕾。
1、印度手抓飯
手抓飯是印度自古以來的飲食風俗,距今傳承了上千年,很多人認為手抓飯不文明,但這只是印度人的傳統習慣,就像美國人喜歡用刀叉,中國人習慣用筷子一樣。印度手抓飯的主要食材是大米、羊肉、牛肉和胡蘿卜,葷素搭配營養均衡。印度人吃手抓飯時,一般是一家人圍坐在桌上,每人前面放一盤手抓飯,先洗干凈雙手,然後直接從盤里用右手抓飯。印度手抓飯大多隻用3個手指,拇指、食指和中指,這樣可以不讓食物濺撒,也更能感受到食物溫度。
2、印度飛餅
印度飛餅又稱印度薄餅,是印度的特色風味美食。印度飛餅做法很講究,製作飛餅時,廚師現場表演將餅飛起來,動作瀟灑大方,技術精煉。印度飛餅具有美味可口、濃郁香酥的特點,非常受中國人的喜愛,在美食街常常可以看到印度飛餅的身影。
3、印度咖喱
印度咖哩,是以肉汁或醬汁搭配米飯或麵包的一種主食。印度是咖喱的鼻祖,是亞太地區的主流菜餚。地道的印度咖喱是以丁香、小茴香子、胡荽子、芥末子、黃姜粉和辣椒等香料調配而成的。印度咖哩成功的秘訣在於香料的組合與烹煮次序。印度咖喱沒有食譜全靠個人創作。
4、印度炒麵
印度炒麵(mee goreng)是道味道非常獨特的麵食。由於meegoreng是馬來文,所以又有人稱之為馬來炒麵。印度炒麵特別之處,在於它的調味料中,加入了蕃茄醬和辣椒醬,味道酸酸甜甜,有點像蕃茄醬的義大利面。印度炒麵食材有馬鈴薯、炸豆乾、豆芽、雞蛋等,食材可以根據自己喜好隨意增減。
5、印度咖喱炒飯
印度咖喱炒飯是一道家常美食,把咖喱汁澆在米飯上即可。咖喱飯色澤金黃,味道辛辣香濃,看上去非常有食慾,而且很開胃。
6、坦肚喱
印度最受人歡迎的一道菜叫做(Tandoori),是用香料腌過的雞,放入一種印度特製的爐灶上用文火烤,烤到一定火候,即雞肉的芬芳開始溢出而肉汁也未被烤乾時,吃起來十分美味可口。
7、馬薩拉咖喱雞
是一種印度傳統燒雞肉,在這種燒雞肉里再加入咖喱和馬薩拉調料。口味屬於中辣,帶有少許酸味,適合和印度飛餅一起吃。
8、孜然青豆米飯
由於印度氣候半乾燥半濕潤,印度大米形狀細長,味道濃香,世界聞名。孜然青豆米飯是先用豆油炒香孜然,再放青豆和米飯翻幾下出鍋,孜然香味很容易引發人的食慾。
9、菠菜奶豆腐
做法是將菠菜打成汁,和奶豆腐一起翻炒,再加一些印度調料,可根據食客的口味進行調整,通常被製作成微辣的口感。奶香濃郁,入口潤滑。
10、什錦咖喱鮮蔬
很多印度人都是素食主義者,所以蔬菜類的菜品在餐桌上必不可少。什錦咖喱鮮蔬就是將菜花、土豆、豆角、胡蘿卜等蔬菜切成各種大小不等的塊,放在一起清炒,最後放入咖喱進行調味。是一道很典型的印度菜。
④ 印度奇葩的宗教飲食觀:下等人吃肉、上等人吃素
人類在進入文明社會後,階層開始產生,不同階層的人享有不同種類的食物成了當時的慣例,決定他們食譜的並不完全是收入水平,更主要的的是社會地位。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征服了印度次大陸的雅利安人,他們把印度變成了種姓社會,制定了一系列復雜的社會規則,其中肉食和素食的差別就是一個重要標准。印度種姓中地位最高的婆羅門階層認為食素是高尚品德的標志,因此在印度,曹劌的那句「肉食者鄙」倒是至理名言。印度的第二個階層剎帝利階層倒是可以吃肉,他們可以食用符合他們種姓特點的鹿肉等食物。在印度能夠公開大快朵頤食用肉類的種姓,是排行在後的吠舍和首陀羅,他們為痛快吃肉付出的代價是形象受損。幾乎所有的印度民間故事中都有一個貪財蠢笨的首陀羅財主土豪,他們在故事中註定是被智慧貧窮的婆羅門捉弄和劫富濟貧的對象。
▲世界上最嚴格的素食者耆那教信徒
在喬達摩·悉達多時代,最狂熱的素食者是佛教的競爭對手——耆那教信徒,他們的祖師大雄認為奶製品和蛋類也是肉食,身為修行者也要慈悲為懷避免食用。後世的耆那教信徒更是發展為「只要是有葉子的植物也有靈性,吃它們等於吃肉」的理論。耆那教教徒的食譜上甚至禁止食用胡蘿卜和大頭菜,他們認為不少小動物也靠這些植物根莖生存,所以不能和小動物搶吃的。
耆那教信徒對物質的要求最低,他們在飲食上如此,在衣物需要上也奉行極簡主義。在今天的印度、尼泊爾看到的僅有抹布大小衣服遮羞的修行者大多是他們的信徒。由於衣食上的極端主義,耆那教徒基本上淡出了印度文化的圈子。
本文經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權發布,作者原廓。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⑤ 印度食物有哪些
1、泊蘭饢
特色:米飯和烤餅是印度人的兩大主食,烤餅更加突出一些。印度家家戶戶都有製作燒烤的烤爐,印度語中烤爐叫「TANDOOR」。「泊蘭饢」是將未發酵的麵粉和勻,放在烤爐中烤成的薄餅。「泊蘭饢」相當於西餐中的餐包,味香且有嚼勁,也因此不同於「印度拋餅」。
⑥ 印度最著名的街頭小吃是什麼
當屬Gol Gappe,也稱為Puchka和Gup Chup等,是印度最受歡迎的街頭食品,圓形,空心,外面是一層脆的殼,裡面混合有水、干豌豆、煮土豆和鷹嘴豆等。一般來說,可以一下子吃幾個,享受它的復合味道。
⑦ 印度有什麼好吃的當地美食呢
說起印度大家都不陌生,人家也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13億的人口總量僅次於中國。談起印度人的飲食,手抓還是比較有特點的。印度的咖喱是世界最出名的,很多的食材搭配上咖喱味道還是非常美味的,而且在世界各地都非常的流行,下面就一起來領略下印度有哪些特色的美食吧!
什錦咖喱鮮蔬是很多素食主義者必不可少的食物,將菜花、土豆、豆角、胡蘿卜等蔬菜切成各種大小不等的塊,放在一起清炒,最後放入咖喱進行調味,這也是一道很典型的印度菜。
還有一種美食也非常著名,叫咖喱角,也叫炸三角。這是一種咖喱餡兒的炸食,形狀呈三角形,餡料是用土豆泥、豌豆、茴香、辣椒等混成的,有點辣,在印度街邊隨處都可以買到。
印度美食種類豐富,各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風味,要慢慢品味,才能知道個中美妙。
⑧ 印度軍隊伙食有多好,為什麼大部分士兵都挺著大肚腩
印度軍隊伙食堪憂啊,從營養配比上就很不健康,這應該是導致印度軍人肥胖的主要元兇,而最主要---澱粉類主食攝入過量,次之運動的少,再次有吃牲畜飼料。(印度警察更胖)
⑨ 印度飲食民俗
在這里,越有文化越有地位的人越吃素
中國菜「清清白白」,印度菜「糊糊塗塗」
赴家宴、光著腳、手抓飯,表達的是親密朋友之情
印度的食物在世界上獨具特色,也許沒有一個國家的飲食文化像印度那樣,具有如此明顯的宗教色彩,如此深刻的文化意蘊。
印度菜口味較濃,但愈往北部則口味漸淡。新德里是印度美食中心,大小餐廳林立,一般食物的烹調法自古以來就受蒙古人的影響,其中最受人歡迎的一道菜叫做坦肚喱(Tandoori), 是用香料腌過的雞,放入一種印度特製的爐灶上用文火烤,到一定火候時,雞肉芬芳而肉汁也未被烤乾,十分美味可口。除了用雞烤之外,魚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烤,一樣的美味可口。還有一道叫做[可馬]的咖哩料理也很受歡迎,是把肉用凝乳泡軟,即可食用,味道很特別。印度還有一種「家常菜」,普通老百姓常常都吃這個,是用一種未切的麵包叫Nan,用來和米飯一起配著咖哩吃,米飯的清香夾帶著咖喱的美味,定能讓你一飽口福的。
在一流飯店內都供應上等的西餐及印度餐,中國菜亦頗為流行,但口味都已改變為當地口味,可能是入鄉隨俗的原因吧。印度食品的價格浮動較大,尤其蔬菜和水果,價格亦隨季節而異。
一半國民喜吃素
印度朋友邀請我出席他的生日慶祝活動。大家先是一起唱歌跳舞,然後吃自助餐。我找遍了所有的菜盤,竟然全是素菜,連雞蛋也沒有。不僅如此,連土豆、紅薯、蘿卜等菜都沒有,吃的全是地面上長出的東西。我非常奇怪,有人告訴我:克瑞迪亞是耆那教徒,是嚴格的素食主義者。一些印度人對素食的較真達到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一次,印度朋友科米卡對我說,他訪問中國期間,中國餐館用煮過葷菜的鍋給他做素食,那怎麼行呢?
印度虔誠的佛教徒和印度教徒都是素食主義者,耆那教徒更是嚴格吃素,吃素的人佔印度人口一半以上,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印度是素食王國,素食文化是印度飲食文化中最基本的特色之一。由於印度多數人喜歡吃素,印度開有不少只為素食主義者服務的飯店。西方國家的流行食品不得不適當地印度化。印度有專門為素食主義者開設的比薩餅店,麥當勞供應的夾層食品,相當一部分不是雞鴨魚肉,而是蔬菜。美國駐孟買總領事西蒙斯告訴我,肯德基在印度辦不下去,只好撤走。
抽煙喝酒不流行
由於歷史與宗教的原因,印度社會自然而然產生了越有地位、越有文化的人越吃素,反之,越沒有地位、越沒有文化的人什麼都吃這一
⑩ 印度飲食文化介紹
印度飲食文化介紹
說到印度我們想到的就是咖喱這個調味料,很多人受不了咖喱的味道,但是咖喱卻是印度最受歡迎的調料。下面我就講給大家講講印度的飲食文化,希望大家喜歡。
據說"咖喱"這個名字源自印度的一種語言,是"許多香料混在一起烹煮"的意思,由10至30多種香料混合煮成膏狀.印度是世界咖喱原產地,咖喱的主要原料"咖喱葉"幾乎在印度全國范圍內都有種植.
在印度的市場上,一袋袋分門別類、名稱變化無窮的咖喱粉隨處有售,價錢從幾十盧比到幾百盧比(1美元約合42盧比)不等,有些名貴的產品甚至還會賣到幾千盧比。
雖然有現成的.咖喱粉賣,不過很多印度家庭更喜歡自己調配熬煮咖喱。印度婦女會在咖喱葉磨成的粉中混入丁香、小茴香、辣椒粉等各種香辣料拌炒,然後加入雞肉或蔬菜等材料,而後再加水煮。混入的成分和比例不同會直接導致咖喱成品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味道和口感。通常綠咖喱是加入菠菜,紅咖喱是加入辣椒粉或西紅柿,而黃咖喱則是加入姜黃染色。
按照咖喱口味的差異,還可把印度大致分為北印度和南印度。北印度咖喱香甚於辣,在香料、材料中尋找最具層次、口感的排列組合;南印度由於氣候較為炎熱,必須增加辣味以刺激食慾,而且南部盛產椰子,當地人在製作咖喱菜餚時,還會添加椰子汁,吃起來還有椰香味。
海鮮煲
主料:急凍青口、連殼中蝦各4隻,鮮魷魚1隻,洋蔥、番茄各1個,干蔥茸4粒,咖喱醬1湯匙,椰汁1大罐。
調味料:鹽3/4茶匙,糖1茶匙。芡汁料:生粉1/2湯匙,水1湯匙。
製作:
1.青口解凍、沖凈及隔干水;中蝦(連殼)去黑腸、剪去長須沖凈、抹乾;鮮魷魚理、切圈備用;洋蔥切條,番茄切角。
2.燒小半鑊水,放下魷魚圈飛水取出。3.在瓦煲內燒熱3湯匙油,爆香乾蔥茸及咖喱醬,將青口及中蝦放下略煎,加入洋蔥、番茄及魷魚,倒入椰汁及調味料煮滾,最後拌入芡汁水即成。
咖喱羊肉
原料:咖喱粉,大蒜一頭,羊腿肉一大塊,土豆四個,洋蔥一個,胡蘿卜卜兩個,香葉兩片,還有椰漿少許
做法:
1.鍋內放少許油,放蒜頭香葉爆香,然後放入咖喱粉小火慢慢炒一會兒,我放了四勺。
2.另起鍋放油,五成熱時候,把切塊的土豆、胡籮卜放進去中小火炸兩分鍾。炸過的土豆和胡籮卜燉出來比較香,而且可以縮短燉的時間。
3.鍋內放少許油(我直接用得炒咖喱那個鍋,沒刷,有點黃黃的),放蒜末爆香後把羊肉放進去大火煸炒,到羊肉變色後,放入熱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四十分鍾。
4.把炸過的土豆和胡籮卜放進去,放入洋蔥和炒過的咖喱,繼續燉十分鍾。
5.轉大火收汁,一邊收,一邊用鏟子不斷翻動以免粘鍋。
6.倒入少許椰漿和鹽,湯汁收到濃稠即可。
咖喱雞
材料:子雞一隻(約一斤重),咖喱粉一袋(30克裝),土豆兩個,胡蘿卜一根,洋蔥半個,鮮牛奶250ml,最後就是一小塊姜。
調味料:食用油、砂糖、鹽、料酒和醬油。
步驟:
1.首先還是把雞洗凈後切成塊,然後加入兩湯匙的料酒壓腥味,兩湯匙的醬油調味,在把生薑洗凈切成片,放入雞塊中。和勻後腌制半個小時。
2.腌制雞塊的過程中,准備輔料。土豆和胡蘿卜去皮後切成塊,然後剝去洋蔥外皮,也切成塊,然後再切幾片薑片備用。
3.往鍋里加入五湯匙的食用油,燒熱。先倒入洋蔥片炸一會,直到洋蔥變軟出水後,放入雞塊炒,直到雞塊的肉色變白。
4.雞肉炒好後,一起倒入胡蘿卜塊和土豆塊,然後放入薑片翻炒兩分鍾,之後倒入清水煮。清水的量能夠淹住雞肉就行了。
5.清水倒入後,馬上把准備好的一袋咖喱全部倒進鍋里拌勻,然後蓋上鍋蓋,用大火燒5分鍾,之後轉成中火燜一刻鍾。一刻鍾後揭開鍋看,這是基本上水已經收幹了,
6.這時倒入牛奶250ml,然後加半勺鹽和小半勺的糖,再用中火煮五分鍾,就可以起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