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的地理位置
印度地處北半球,位於北緯6度44分至35度30分、東經68度7分至97度25分之間。印度是世界第七大國,總面積約317萬平方公里。印度從北到南全長3214公里,從東到西全長2993公里,印度半島亦是南亞的主體。
印度地理是多樣的,從雪山山脈到沙漠,從平原到雨林,從丘陵到高原,風光應有盡有。印度囊括了位於印度板塊的印度次大陸的絕大部分,以及印度-澳洲板塊的偏北部分。印度擁有海岸線7000多公里,其中大多數位於亞洲南部半島,伸入印度洋。
印度西南部與阿拉伯海接壤,東部和東南部與孟加拉灣接壤。印度西北部與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接壤,北部與中國,不丹和尼泊爾接壤,東部與緬甸接壤,印度西孟加拉邦的東部是孟加拉國。印度南部是斯里蘭卡、馬爾地夫等島國。
印度南方是熱帶季風性氣候,北方則是溫帶氣候。乾旱、季風性氣候造成的下雨形成的突發性洪水,嚴重的雷暴雨、地震等是印度的主要自然災害。
Ⅱ 印度的地理位置是怎樣的
印度地處北半球,位於北緯8°24′~37°36′、東經68°7′~97°25′之間。印度是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7位。
印度共和國(印地語: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英語:Republic of India),通稱印度(印地語:भारत;英語:India),位於10°N-30°N之間,南亞次大陸最大國家。東北部同中國、尼泊爾、不丹接壤,孟加拉國夾在東北部國土之間,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大體屬熱帶季風氣候,一年分為涼季(10月至翌年3月)、暑季(4月至6月)和雨季(7月至9月)三季。降雨量忽多忽少,分配不均。
Ⅲ 印度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點 關於印度的地理位置介紹
1、印度地處北半球,位於北緯8°24′~37°36′、東經68°7′~97°25′之間。印度是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7位。
2、從喜馬拉雅山向南,一直伸入印度洋,北部是山嶽地區,中部是印度河——恆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及其東西兩側的海岸平原。平原約占總面積的40%,山地只佔25%,高原佔1\3,但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過1000米。
3、低矮平緩的地形在全國佔有絕對優勢,不僅交通方便,而且在熱帶季風氣候及適宜農業生產的沖積土和熱帶黑土等肥沃土壤條件的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可供農業利用,農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長,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Ⅳ 印度的地理
印度共和國位於南亞次大陸三角形半島上,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南隔印度洋與斯里蘭卡、馬爾地夫相望,陸地則與巴基斯坦、中國、尼泊爾、不丹、緬甸和孟加拉等國接壤。北部雄偉的喜馬拉雅山形成一道難以逾越的天然屏障,把印度同北面的亞洲鄰國隔離開來,只有西北部的興都庫什山和東北的那加山脈有一些通往外部的山口。印度幅員遼闊,地理和氣候條件差異很大,從北到南既有白雪皚皚的「花麗雪國」,又有森林蔽野的莽莽高原;既有乾旱少雨、人跡罕至的拉賈斯坦沙漠,又有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宜於農耕的恆河平原。從地理上看,印度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地區,一是喜馬拉雅山以南和文底耶山脈以北、包括西北部的沙漠和恆河平原地區;二是中部的德干高原地區,它西面較高,向東傾斜,呈南北走向的東、西高止山脈位於高原兩側,兩條山脈又分別在東西兩部個留出一條狹長的海岸平原;三是克里希納河及其支流通加巴德臘河經南直到海角的地區。這里是德干高原向南延伸的部分,一般稱為南印度。在遼闊無垠的次大陸,河流縱橫,湖泊棋布,為人類帶來灌溉舟楫之利。最著名的河流有北部的恆河,朱木拿河,西北的印度河(今巴基斯坦境內),東北的布拉馬普特拉河,中部的納巴達河、哥達瓦利河,以及南部的克里希納河、可佛理河等等。其中恆河為印度第一大河,全長3000公里,流域面積達73萬多平方公里,是印度經濟最發達、人口最稠密的地區。從氣候條件看,印度從北到南兼具寒、溫、熱三類型的氣候,但大部分地區屬於亞熱帶氣候。每年4—6月為熱季,7—9月為雨季,10月至第二年3月為涼季。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冬季氣候宜人,最冷的時候只穿一件薄毛衣即可,而且到處仍是綠樹如蔭,繁花盛開,印度人稱之為「粉紅色的冬天」。這時也是印度一年中最好的旅遊季節。署季則酷熱難耐,有時氣溫高達50c,即使坐在室內也是汗流浹背。從7月份開始,印度洋季風到來,雨季開始,幾乎每天都要下一場雨,帶走一些暑熱。印度全國降雨量變動幅度也很大。
Ⅳ 印度的地理位置是什麼
印度印度地處北半球,位於北緯6度44分至35度30分、東經68度7分至97度25分之間。
Ⅵ 印度的地理位置
自然地理:「印度」梵文的意思是月亮,中文名稱是唐代高僧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記》中的譯法,在這以前稱天竺或身毒。面積約298萬平方公里(不包括中印邊境印占區和克什米爾印度實際控制區等)。印度政府稱其領土為328.78萬平方公里。印度面積居世界第七位。印度位於亞洲南部,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與巴基斯坦、中國、尼泊爾、不丹、緬甸和孟加拉國為鄰,瀕臨孟加拉灣和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印度全境分為德干高原和中央高原、平原及喜馬拉雅山區等三個自然地理區。屬熱帶季風氣候,氣溫因海拔高度不同而異,喜馬拉雅山區年均氣溫12℃~14℃,東部地區26℃~29℃。
Ⅶ 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特點河流特點主要氣候類型以及特點
印度位於亞洲南部,喜馬拉雅山脈以南、印度洋北部,大部分地區位於北半球低緯度地區。
印度地形北部最高,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一部分。中部地勢低,以恆河平原為主;南部地勢比較高,是德干高原。
印度氣候主要是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高溫,年降水量豐富,有明顯的旱季和雨季。
印度的河流主要是恆河,受氣候影響河流水量大,水量季節變化明顯,冬季河流沒有結冰期。
Ⅷ 印度的地理位置是怎麼樣的
印度的北方為喜馬拉雅山脈所阻隔;西面的興都庫什山脈,是印度與西方的交通要道,雅利安人就是通過這個要道進入印度的。印度的南半部是三角形的半島,東為孟加拉灣,西為阿拉伯海。南部的德干高原有森林和礦產,多沼澤草原。沿海平原區氣候宜人。古代印度包括今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和尼泊爾等國。
Ⅸ 七年級地理知識點:印度
印度是中國臨近的國家。我在這里整理了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到你。
七年級地理知識點:印度
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國:
1、位置、范圍和首都
(1)位於我國的西南面,屬於南亞,也是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
(2)瀕臨水域;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南臨印度洋。
(3)主要鄰國:東北部:中國、尼泊爾、不丹;東部:緬甸和孟加拉國;西北部:巴基斯坦;南部隔海相望的國家:斯里蘭卡。
(4)歷史和文化:世界文明古國,18世紀淪為英國殖民地,1947年獨立,1950年成立共和國;著名建築:泰姬陵
(5)人種:主要為白色和黑色人種
(6)人口: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人口增長速度快,有人預測印度在本世紀中葉將會超過中國,稱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7)眾多的人口對印度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壓力。
(8)首都:新德里
2、自然環境:
1、主要地形區:北部的喜馬拉雅山脈,中間的恆河平原,南部的德干高原。
2、主要地形及地形特點:平原、高原,地形較為平坦,土壤肥沃,是亞洲耕地面積最廣的國家。
3、主要河流:恆河,從孟加拉國的恆河三角洲注入孟加拉灣,被印度人稱為「聖河」和「印度的母親」。
二、水旱災害頻繁
1、印度大部分地區地處熱帶和亞熱帶,以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為旱雨兩季,雨季為6月至9月,旱季為10月到次年5月)為主,由於受西南季風的影響,年降水量極不穩定,水旱災害頻繁。乞拉朋齊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方。
2、綠色革命:由於人口增長太快,水旱災害頻繁,生產技術落後,在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里,印度每年需要進口大量的糧食。60年代後,實行了綠色革命,糧食不僅能夠自給,還有一定的余糧可供出口。
3、印度主要糧食作物:水稻和小麥。
4、水稻、小麥的分布與自然條件的關系:水稻主要分布在東北部平原和半島兩側沿海平原,降水豐沛的地區;小麥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和恆河上游,降水較少的高原山區。
5、主要經濟作物:黃麻、棉花和茶葉等。
三、發展中的工業
1、主要礦產資源:煤、鐵、錳
2、工業分布與原料產地之間的關系
工業中心的分布接近原料產地,可以節省運費,降低成本。
3、主要城市及特點:新德里:首都;加爾各答:印度最大的麻紡織中心,最大的城市;孟買:印度最大的棉紡織工業中心,最大的港口;班加羅爾:印度軟體工業中心。
4、工業特點——發展中的工業
獨立後在原有紡織工業和采礦業的基礎上,發展起鋼鐵工業,機械製造業,化學工業和棉麻紡織工業,而且在高新技術產業如原子能,航天,計算機軟體領域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備註:讀圖掌握印度主要瀕臨水域,鄰國、地形區、河流和城市。
課後練習
下列關於印度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印度的軟體外包業務主要來自美國,其次是歐洲發達國家
B.印度是世界第二軟體大國
C.印度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的優勢之一是英語普及
D.印度每年承包全球服務外包市場近2/3的業務
解析:印度是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第二軟體大國,其軟體外包業務主要來自美國,其次是歐洲發達國家。印度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的優勢是人力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低、英語普及、信息技術發展較早。印度每年承包全球服務外包市場近1/2的業務,其中承接的軟體外包產業約佔全球軟體外包的2/3。
答案:D
印度最大的棉紡織工業中心是()。
A.加爾各答 B.孟買 C.新德里 D.班加羅爾
解析:加爾各答是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印度最大的麻紡織工業中心;孟買是印度最大的海港和最大的棉紡織工業中心;新德里是印度的首都;班加羅爾是印度新興的工業中心。
答案:B
印度容易發生水旱災害,主要原因是()。
A.地形的影響
B.東北季風的影響
C.西南季風的影響
D.原始森林遭到破壞
解析:印度絕大部分地區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其降水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西南季風到來的時間和強弱程度不一,容易發生旱澇災害。
答案:C
Ⅹ 印度的地理位置
印度地理位置:印度位於北半球,屬於南亞次大陸,西北與巴基斯坦接壤, 東北與中國、尼泊爾、不丹和錫金為鄰,東與緬甸和孟加拉毗連,南與斯里蘭卡、馬爾地夫隔海相望。東南頻臨孟加拉灣,西南面臨阿拉伯海,南連印度洋,北依喜馬拉雅山脈,為亞、歐、非和大洋洲海上交通樞紐。國土面積297.47萬平方公里,居亞洲第2位。總人口12.1億(2011年),居世界第2位。人口自然增長率2.1%,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27人。城市人口約佔26%。首都是新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