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在印度婆羅門能佔百分之多少人口

在印度婆羅門能佔百分之多少人口

發布時間:2023-01-18 22:20:03

❶ 印度各個種姓、賤民占人口比例各自是多少

賤民大約是15%,不過1947年宣布取消種姓制度以後就只能估算了

❷ 印度婆羅門和剎帝利種姓大概有多少人佔多少比例

婆羅門:5%左右。剎帝利:10%左右。

種姓制度是曾在印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等國普遍存在的一種以血統論為基礎的社會體系,其中以印度最為嚴重。又稱賤籍制度、印度卡斯特體系(印地語:हिन्दू वर्ण व्यवस्था,英語:Caste system in India)。

種姓制度以統治階層為中心,劃分出許多以職業為基礎的內婚制群體,即種姓。各種姓依所居地區不同而劃分成許多次種姓,這些次種姓內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許多聚落種姓,這些聚落種姓最後再分成行不同行外婚制的氏族,如此層層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於整個印度次大陸的社會體系。

因此,種姓制度涵蓋印度社會絕大多數的群體,並與印度的社會體制、宇宙觀、宗教與人際關系息息相關,可說是傳統印度最重要的社會制度與規范。

傳播經歷:

其實婆羅門教到中國後,隋以前並非曇花一現。來自婆羅門教的音樂、繪畫、雕塑、醫葯、天文、數術、占卜術、咒術等等,對中國文化起著重大而持久的影響。雖然這些往往是和佛教的文化影響混淆在一起,但還是能夠分得清的。

如石窟或寺廟中的多手多臂像,都是源於婆羅門教,雖然後來是以佛教的名義出現,至於我們在《隋書·經籍志》中所見到的婆羅門典籍,更是非常清楚了。在幾百年後的《宋史·藝文志》里,我們還可以發現諸如《婆羅門僧服仙茅方》一卷這樣的書籍的存在與流傳,證明婆羅門教還頑強地保持著它的一些特性。

婆羅門教隨著佛教進入中國,當時道教並未興起,婆羅門教深刻影響了道教的教義,道經中充斥著關於梵的論述,三清的形成也與婆羅門教的三大主神密切相關,道教儀軌也有明顯的婆羅門色彩。《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由東晉後期葛巢甫所「造構」,在道教史上有重要影響,位於《道藏》之首的位置。

《度人經》中有明顯的外來成分,以往的研究者常將之歸於佛教影響,實際並不確切。《度人經》的外來成分主要來自婆羅門教,如以大梵為主神,宇宙經歷劫運的演化圖景,元始天尊開劫度人,等等,都是直接來自婆羅門教,或是從中引伸、訛變而成的。其中「大梵隱語」之類對諸天的贊頌之辭,譯自婆羅門經典,但經過了濃縮改寫。

❸ 在印度,種姓制度的影響力有多大

一·種性制度將印度的人口等級劃分十分嚴重


我們不論從網上還是從其他地方看到的印度人,你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一些皮膚淺褐色,中等身材,薄唇,黑色卷發的,是印度人。一些白皮膚,身材高大,眼眶深陷鼻樑高,黑發黑眸的,也是印度人。一些皮膚暗黑,身材矮小,鼻子扁,嘴唇厚,依然還是印度人。

將這么多人種整合在一起,而又特徵非常明顯,這就要說到印度一個畸形的社會體系——種姓制度。他們都是印度人。

泰姬陵

現如今,印度人的身份記錄里不會再有任何關於種姓的記載。

但是,種姓制度在今天的印度社會,依舊擁有巨大的影響力。

印度人民靠手腕上的繩子以及名字判斷階級。

印度人手腕上的繩子叫做「梵線」或是「聖線」。

婆羅門佩戴棉線,剎帝利佩戴亞麻線,吠舍是毛線,首陀羅和賤民佩戴塑料的或者不佩戴。

系紅繩,祈求神的保佑

地位最高的婆羅門大約僅佔印度總人口的5%,卻擁有接近一半的國會席位。

當高種姓空乘在飛機上工作時,很多低種姓旅客不敢享受這些空姐空少提供任何服務,有些甚至不吃不喝。

低種姓男子不允許與高種姓女子結婚,而低種姓女子嫁給高種姓男子則需要付出高額的嫁妝。

賤民去商店買水時,店家都給給他們專門的一次性陶杯,喝完就摔。

低種姓想要通過學習,沖破種姓的枷鎖,歷經的困難超過我們的想像。低種姓家的孩子考上好的大學,會引起家長和同學的抗議。而高種姓則會抵觸與低種姓的同學一起上課。

❹ 根據我們的吠陀說,婆羅門(素食主義者)可以吃雞蛋嗎

婆羅門是印度教中最高種姓。婆羅門是印度教牧師的種姓,負責教導和維護神聖的知識。

婆羅門出現在古普塔帝國時期的歷史記錄中,該帝國從公元4世紀到公元6世紀統治。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它們在那之前不存在。吠陀早期的著作並沒有提供太多的歷史細節,甚至在諸如「這個宗教傳統中的祭司是誰?」這樣一個顯而易見的重要問題上也是如此。

盡管如此,婆羅門種姓與祭司職責之間的傳統聯系依然強大。婆羅門研究宗教文本,如吠陀經和普拉納斯,並教導其他種姓的成員關於聖書。他們還舉行寺廟儀式,主持婚禮和其他重要場合。

禁止婆羅門的活動 包括製造武器,屠宰動物,製造或銷售毒葯,誘捕野生動物以及其他與死亡有關的工作。婆羅門是素食主義者,與印度教的輪回信仰保持一致。然而,有些人消費奶製品或魚類,特別是在產量稀缺的山區或沙漠地區。從最高到最低的六個適當的活動是教學,研究吠陀經,提供祭祀儀式,為他人舉行儀式,送禮物和接受禮物。

❺ 印度雖然在法律層面上取消了「種姓制度」,各種姓占人口比例

比例是1比1比1.5比1.5比5

❻ 印度婆羅門雅利安單倍體比例

印度婆羅門雅利安單倍體比例,印度當前的婆羅門基本屬於比較純正的雅利安人。但是,在印度教徒中的比率不到4%。算上基本可以算純雅利安人的剎帝利,也不過11%。

這就是1.3億人。再算上旁遮普的錫克教徒大約合計雅利安人1.5億人,只佔印度總人口14億的略超10%。

❼ 印度的婆羅門是什麼意思印度婆羅門有多厲害

說起印度,也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不過絕大部分的印度文明都是征服者所留下來的,嚴格的說整個印度的歷史應該叫做印度侵略史。歷史上,印度在幾千年的時間內從未真正統一過,文化和語言長時間都處於分割的狀態,直到近代的殖民時期,印度才逐漸形成了統一。

印度的公共廁所很少,很多農村家庭沒有廁所。

印度傳統婚禮排場較大,也有很多的講究,印度女性出嫁往往需要豐厚的嫁妝。

很多人對於印度的了解可能只是以上的皮毛,一般新聞上只報道他們的經濟發展,軍事強弱,以及國家的自然災害,但是這都不是印度問題的根本。

其實印度問題的根本是種姓制度,這才是最可怕的頑疾。

我們都知道印度是一個等級制度森嚴的國家,各個階層之間有明確的劃分,為此還誕生了著名的「種姓制度」。這一制度雖然曾經有過積極意義,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已經阻礙了印度的發展。

印度的種姓制度具有3000多年的歷史,種姓制度將人分為四個等級,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除此之外,還有等級更低的賤民沒有列入其中。

印度的種姓制度非常森嚴,從下到上依次是首陀羅,吠舍,剎帝利,以及婆羅門。這種等級脫胎於古代的封建社會,每個等級的人權力不同,而印度的婆羅門就是最高等級的人。

印度的種姓制度至今還影響著印度的社會,一般來說,種姓高的族群或人膚色偏淺。

在古代他們是印度的最高階層,只要動動嘴皮子就能使喚低等種姓的人為他服務。

現代的婆羅門也是很高貴的,一般非富即貴。

自從上世紀四十年代印度獨立,政府就公開廢除了種姓制度。

那麼如今六百五十萬的婆羅門是否全部消失了呢?為何網友紛紛表示,這些婆羅門依舊受人跪拜呢?由於印度歷史上曾經換過很多種族的統治者,因此我們今天看到的種姓制度,是經過不斷發展變化形成的。

種姓制度形成已經有三千年的歷史,曾經極大地鞏固了印度的封建統治。

種姓制度的構成主要有婆羅門、剎帝利、吠舍以及首陀羅,各個種族之家分工明確,並且不能互相通婚。

種姓制度造成的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底層和上層之間被隔絕開來,並且通過努力都沒有辦法改變。

低等種姓的人要供養高等種姓的人,並且生生世世都無法改變宿命。

而在印度封建社會中,有極大多數的人屬於「賤民」。他們從事最低等的工作,根本沒有受教育的權利。這類人的命運是最悲慘的,一生都掙扎在溫飽線上,擠在貧民窟中生活。

那麼印度在1947年獨立的時候,正式廢除了種姓制度,六百五十多萬的婆羅門是否消失了呢?答案讓人值得深思——他們依舊風光無限受人朝拜。

印度如今人口超過十三億,其中大約有0.5%的人屬於婆羅門。

雖然早已廢除了種姓制度,但它卻依舊支配著印度各個階層,根深蒂固的影響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

如今印度依舊擁有六百五十萬左右的婆羅門,不光包括有婆羅門背景的人,而且任何和宗教相關的人員都可以算到婆羅門中。

雖然印度政府一直致力於消除種姓之間的隔閡,但收到的成效卻甚微。

婆羅門位於種姓制度之首,負責經營神廟的祭司階層。

印度擁有多個神教,因此出現了很多種類的祭司,並且他們的職業還是世襲的。

其實在眾多的婆羅門中,並不是所有人都富得流油,也有部分家族已經落魄的。然而婆羅門的身份就等於一張「貴賓卡」,即使他們流落異鄉也能夠很好的生存下去。

如今印度雖然廢除了種姓制度,但這些婆羅門仍然可以從自家掌管的神廟中獲取食物。

當然了很多印度民眾依舊認可婆羅門,對他們下跪參拜也是經常發生的。

這就等於說,只要要了婆羅門的身份,就有了一張「長期飯票」。

不光能夠衣食無憂,而且能夠繼續得到下等種姓的跪拜。

當然了婆羅門接受教育的程度高,其中不乏年輕人當了白領。

然而人到中年後挫折變多,這些中年大叔大嬸就會突然「開竅」,繼續回到了印度傳統宗教的懷抱中。甚至他們還會穿上婆羅門的服裝,接受人們的跪拜,完全看不出曾經是現代都市人。

因此即使印度早已廢除了種姓制度,六百五十萬的婆羅門依舊生活得很滋潤。

只要是一個正常人,最差也能混到中產階級,對於下等種姓來說已經很不錯了。

雖然種姓制度在歷史上有過積極作用,但這種僵化的制度,已經嚴重阻礙了社會的發展進步。

上下階層之間完全被固化,下等階層的人即使再有能力,一輩子也很難翻身。

這種不勞而獲的貴族使得印度社會喪失了最基本的公平性,生活在底層的人難以改變自己的命運。這造成了印度是一個分裂的國家,難以從上到下擰成一股繩,沒有國民凝聚力。

在古代的婆羅門一生只是打坐冥想,思考問題,什麼工作都不用做,衣服有人洗,食物會做好給他送去。

底層的吠舌以及首陀羅只能一生勞累,面對無休止的工作,去供養上層。所以現在的印度底層人民還是很勤勞的,但是無法致富,因為上升通道已經被鎖死了。這樣的環境誰會有幸福感呢?誰還能一心報國呢?其實人生來就應該是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每個人都為社會發展努力奮斗。

現在看來印度的悲劇其實就是這個制度造成的,為什麼底層的百姓不反對它呢?大家對此有何看法呢?

❽ 印度各個種姓、賤民占人口比例各自是多少

百分之八十二為印度教徒,其餘為其他種姓,賤民佔百分之二十。

印度,人們第一印象就是種姓制度,隨著現代化的發展,種姓制也在發生變化,種姓制對現代印度人的生產生活也產生了很大影響。

古老的種姓簡介:

印度教把人分為四個不同等級,從高到低分別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梨俱吠陀》中寫道,眾神分割普魯沙時,婆羅門是他的嘴,可以傳達神意;剎帝利是他的手臂,代表軍隊,要手執武器。

吠舍是他的腿,他們從事商業,奔波勞苦,需要邁動雙腿;首陀羅是他的腳,只能處在社會底層,從事繁重的勞動。除了四大種姓,還有不可接觸者,又稱賤民,他們被排除在社會之外,只能做些掃廁所、處理動物屍體之類的工作。

種姓制度有三千多年歷史,經歷了阿拉伯人、突厥人、波斯人、英國人的統治和殖民,經受了伊斯蘭教、佛教、西方人權思想的碰撞沖突,仍舊主宰著印度的主流思想。

❾ 印度不同種姓階級差太明顯,高種姓之首「婆羅門」到底多厲害

印度不同種姓階級差太明顯,高種姓之首「婆羅門」到底多厲害?

一些小夥伴聽到印度的種姓都會比較迷惑吧!提起婆羅門很多人第一反應是神聖是宗教有關的東西,而種姓中排名最靠前的究竟有多厲害?下面就跟隨我來看看吧!




如今,婆羅門人佔印度總人口的5%左右。傳統上,男性婆羅門人執行祭司服務,但他們也可能從事與較低種姓相關的工作。事實上,20世紀婆羅門家庭的職業調查發現,只有不到10%的成年男性婆羅門人真正擔任牧師或吠陀教師。

盡管如此,婆羅門種姓與祭司職責之間的傳統聯系依然強大。婆羅門研究宗教文本,如吠陀經和普拉納斯,並教導其他種姓的成員關於聖書。他們還舉行寺廟儀式,主持婚禮和其他重要場合。

❿ 印度的1億婆羅門種姓在一個有出海口的地區獨立建國會不會發展成為發達國家

不能,首先,印度人口中,2%~5%的人口為婆羅門,根本沒有1億那麼多。其次,婆羅門即僧侶,為第一種姓,地位最高,從事文化教育和祭祀;婆羅門占據了印度政府和司法部門中超過70%的職位。你讓這樣一群人建國,估計很快會餓死吧,這群人並沒有最基本的生存技能。

閱讀全文

與在印度婆羅門能佔百分之多少人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83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58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63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21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52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591
伊朗的海拔多少米 瀏覽:924
nuri是什麼意思印尼 瀏覽:279
哪裡可以看義大利籃球比賽 瀏覽:301
為什麼印度有彎曲鐵軌火車 瀏覽:520
墨脫和印度哪裡交界 瀏覽:996
義大利的物價為什麼便宜 瀏覽:66
伊朗火車價格多少錢 瀏覽:195
為什麼很多潮汕人都在印尼 瀏覽:974
改造後義大利風情區有哪些高科技 瀏覽:42
中國最美楓葉林在哪裡 瀏覽:930
中國哪裡沒有木薯 瀏覽:806
印尼白燕窩多少一克 瀏覽:814
伊朗感染病毒肺炎多少人 瀏覽:177
伊朗超推遲比賽什麼時候開始 瀏覽: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