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吃到哭的「拖鞋蝦」,為什麼中國吃貨不去幫他們解決
這個問題其實相當的尷尬,中國吃貨在世界各地都是出了名的,沒有什麼是中國吃貨不敢吃的。但是唯獨面對印度,中國吃貨也有必認慫的時候。遇上這個國家,隨便吃不小心就是在拿命拼。掏糞手抓飯,成分是迷的咖喱飯,牛屎做的牛屎醬香餅,每一樣都在挑戰生命的極限。
其實單靠味道不錯這個優點琵琶蝦在國內也是能存活的,畢竟中國吃貨有一萬種方法能夠讓它變得與眾不同。但是只要這種食物是來自印度的,就沒有人敢隨便吃了。印度的水質真的不敢恭維,在那長大的琵琶蝦一般人實在是不敢隨便吃。印度的刨冰號稱是世界上最干凈的,但它卻是用恆河水製作的。而且不經過任何過濾滅菌工序,他們堅持任何恆河水是世界上最干凈的河流。上游埋屍,下游洗衣,中間還是糞便處理器,確實干凈!而且印度水質近幾年變得越來越差,各種污染層出不窮,因此也影響了拖鞋蝦在外的名聲。但凡離了印度這兩個字,它或許都能活得更“體面”。
② 為什麼說印度湯圓 Gulab Jamun真的是黑暗料理
印度湯圓 Gulab Jamun:是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爾和阿拉伯常用的一個甜品。是喜慶和節日常吃的東西。之所以叫做玫瑰果,是因為以前都是用玫瑰水做的,現在就多數用藏紅花(Saffron做的了)。
口感更是無敵,進嘴一樣的齁嗓子,同時又像是摻了油的薄荷生薑味兒驅蚊液,又硬又松軟,這里要說一下,這個「松軟」不是咱們平時吃的湯圓那種綿糯的松軟,而是鬆散的粉末渣,面團子放幹了再用糖漿泡透的那種松軟。
可以想像的是,這已經不是可用黑暗料理來形容的食物了。
③ 印度的「牛糞餅」,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黑暗料理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每個地方,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也不乏有很多另類、奇葩的風俗。前段時間網路上流傳著一種來自非洲的黑暗料理“牛糞餅”,說是主要材料是牛糞,這條消息著實是惡心到了小編,當時就在想非洲是貧窮到了什麼程度,以至於用牛糞充飢。抱著不相信的態度,小編也是深入了解了一下這個所謂的黑暗料理“牛糞餅”。其實非洲人確實會製作“牛糞餅”,但他們製作“牛糞餅”並不是用來吃的,而是作為一種燃料存儲。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而前段時間網路上流傳的視頻中,印度人翻炒的東西其實是印度的一種小吃,由小麵包粒和炒肝混合在一起的食物。而真正的印度“牛糞餅”其實是印度人的一種燃料,只不過印度人會將食物直接放在燃燒的牛糞餅上烤制。
④ 印度人每天的飲食都是什麼組成的,嘗起來味道怎麼樣
印度是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我們的鄰國。提到印度,大家可能會想到美麗的泰姬陵,但對於印度飲食卻始終不敢恭維,因為印度天氣炎熱,食物本身就容易腐敗,再加上印度的特色咖喱,總給人一種有味道的感覺。再加上網上流傳的印度飯菜的照片,讓人完全沒有食慾。
但據說印度飯菜看著丑吃著香,非常下飯,事實是這樣嗎?
⑤ 一盒三十元的「牛糞餅」,為啥經常賣脫銷,印度人主為什麼要吃這個東西
信仰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印度人將信仰體現在日常行為,鑲嵌在思想,對信仰從一而終的態度令人肅然起敬。或許我們對這個國度的民眾們一些行為難以理解甚至無法接受,但我們仍要對他們的文化和信仰保持一份敬畏與尊重。尊重他人的信仰,是顯示自身修養的一種重要體現,對印度人的行為我們可以不理解,甚至可以不接受,但卻不可以不去尊重。
⑥ 印度黑暗料理,無論多麼美味的食物,都能煮成豬食
印度人的菜好吃的還真不多所以大多數的成品菜看著都不怎麼樣。把它們的菜稱為黑暗料理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他們那裡簡直就是黑暗料理的發源地。
⑦ 印度美食數不勝數,為何大多數國家的人卻不喜歡吃呢
世界上的美食非常多,大家肯定對很多美食都不陌生,只不過每個人都會選擇自己喜歡吃的美食,所以有些不是自己喜歡吃的一般都不會刻意去記住。其實說到美食,單單是在中國就很多了,大多數都是好吃的,但是有一個國家卻不是這樣,雖然有很多食物,但是都被稱為「黑暗料理」。而且據說去印度吃過當地美食的人都會鬧肚子,但為何印度人卻沒事?
而且咖喱不僅有這些功效,甚至還能夠殺菌呢,所以吃下去會拉肚子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為什麼印度人吃了卻一點事都沒有呢,那是因為他們一家吃慣了,甚至可以說對咖喱是免疫了。其實稍微有人體質比較好吃了也是美食的,但是對於腸胃不好的人來說吃下去絕對拉肚子。
但是也不僅僅是因為咖喱的緣故,大家都知道印度人非常喜歡抓東西來吃,所以每個遊客也是入鄉隨俗的用手抓東西來吃,所以也是導致拉肚子的原因,畢竟手上的細菌會有很多。也許水土不服或者飲食習慣不同也是導致拉肚子的其中之一。但是當地人給出的原因卻是吃不慣他們的美食,不得不服。不知道你怎麼看?
⑧ 為什麼會有這么多黑暗料理
不只中國人會在吃這方面富有想像力,只要有條件,全世界人民都可以讓飯菜插上想像的翅膀。不管你是歐洲提督還是非洲酋長,食物總是能夠走上奇怪的方向。
文|藍色超人sun
(為照顧部分觀眾,已經過濾掉一部分過於重口的食物)
長期以來,中國人在吃這方面上威名四海。不僅僅是老外們,我們自己在誇耀中華美食名動天下的同時,也會無奈地承認 自家食譜確實有些黑暗 。各種蟲子、異形食材、內臟下水都堂而皇之出現在餐桌上;各種發酵和重口味美食能讓老外驚掉下巴;吃法更是五花八門。以至於還出現了「天上飛的飛機不吃,四條腿的桌子不吃,水裡游的輪船不吃」這樣自嘲的俏皮話。無疑,這讓許多鼓吹中華美食的人士也無力辯駁。
不過不用為此感到自卑。由於個人口味、社會發展、地理氣候、生產條件等諸多因素,世界各地飲食也往往千奇百怪,異端頻出。也許光是甜豆腐腦和咸粽子就能讓許多人非常反感,魚茶豆汁就能讓不少人心懷恐懼。但這些不過是冰山一角而已。而且這不僅僅是中國人的專利,只要條件允許,全世界人民都可以讓飯菜插上想像的翅膀。
各地「特色」食譜大PK
提到黑暗料理,許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 蟲子 。各種各樣的蟲子普遍存在於世界各地的食譜之中,給許多人留下深刻印象。《周禮·天官》中就有周天子食用螞蟻醬的記載,今天中國東北和江南地區的炸蠶蛹,華北地區的炸螞蚱,兩廣菜中出現的禾蟲和竹蜂,雲南的油炸竹蟲、油炸飛螞蟻等數十種昆蟲料理……
▐ 雲南全蟲宴
而在東南亞,吃蟲子的習慣更為嚴重:曼谷的考山路匯集了數百種蟲子美食,甚至包括水蟑螂、蜘蛛等重口味食品;越南菜有用魚露浸泡過的椰子蠕蟲;柬埔寨山區更是黑暗:將水蟑螂的翅膀拔掉,擠出內部的黃色粘稠物質,直接吃。
▐ 曼谷考山路的炸蟲子攤位
在非洲,烏干達人喜歡吃螞蟻卵拌鹽,西非地區的人吃白蟻;南美的印第安人把螢火蟲、蛾子和黃蜂的幼蟲當做常食,當地人也經常在主食中加入白蟻和蚱蜢;西亞北非地區的吃蝗蟲歷史悠久;而亞里士多德甚至在著作中盛贊蟬和甲蟲的味道;古羅馬人只有在最奢華的宴席上才能有幸吃到木蠹蛾的蛹。
利未記11:22 其中有蝗蟲、螞蚱、蟋蟀與其類;蚱蜢與其類。這些你們都可以吃。
動物下水 也不遑多讓。肝臟和蹄筋幾乎是全世界公認的美食。中國人吃動物下水歷史悠久,豬腸胃、心肺、珍、頭肉和食管都是重要的肉食來源;而德國人也把血液、心肺灌進豬腸中做成香腸;蘇格蘭的名菜「哈吉斯」就是羊肚包著肝臟和皮;法國餐廳中的鵝肝、牛腰子和胸腺(寫作sweetbread)也都是高級美食。
但是許多人接受不能的重口味依然廣泛存在。不能接受吃腸子和腰子的人就很多。世界不少地區都有吃動物生殖器的習慣;兩廣、東南亞會將豬眼睛烤制或鹵制食用,阿拉伯地區在迎接貴客時會端出一盤生的羊眼球;四川有著名的「腦花」;中國農村常見的毛雞蛋;日本著名的「燒白子」,就是指河豚的精囊……
▐ B站最新記錄片《人生一串》中的烤豬眼
發酵食品 也是暗黑美食的重災區。也許你可以接受豆腐乳、霉乾菜等中華傳統食品,也可以接受酸菜、酸蘿卜等鹹菜。但是其他東西就不一定了。東方的諸多發酵豆製品,如納豆、豆汁、臭豆腐或毛豆腐;以及西方國家的乳酪,往往是一種發酵後散發惡臭、長斑甚至長蛆的奶製品。中國南方少數民族、東南亞和日本都有腌魚,不熟悉的人往往難以接受它的味道。
而更重的口味出現在北歐,冰島的鯊魚乾和瑞典的鯡魚罐頭名聲狼藉。而當地的另一種食品更加嚇人:春天將海鳥捕獲後摔死,放進海豹的肚子里,深埋地下自然發酵,到冬天取出已經變酸的鳥,拔掉羽毛直接吃。
咋就吃的這么黑暗?
列舉全世界所有黑暗料理是不可能的,前面我們只列舉了一小部分情況。從前文中我們可以看到:普遍被人視為重口味的食物, 不是因為食材特別(蟲子、下水和其他不可接受食材),就是由於烹飪、吃法或處理方法獨特(比如發酵),或是兼而有之。
食材特殊是黑暗料理產生的重要原因,這恐怕與社會和環境條件有關。
比如說吃蟲,這一習慣在古代世界都十分普遍。在狩獵時代,獵物的獲取不確定性極高,蟲子的捕獲能夠彌補肉食的不足,幫助群體生存。而早期的農業社會,糧食產量不高,家畜的馴化也無法為人們提供足夠的動物蛋白,為滿足生存需求,吃蟲子的風氣依舊存在。
而糧食和肉類產量穩定以後,蟲子的需求越來越小,最終不再被廣泛作為食物。而蟲子本身就外形丑惡,易沾染不幹凈的東西,而且有害於人類和農田,自然在後來被人們賦予「野蠻」「骯臟」等厭惡感。 也就是說,人類是不吃蟲子以後,才產生了對蟲子的厭惡。並不是因為厭惡蟲子而不吃蟲子。
不過,在地球中極少數不適合農耕,或農業發展不穩定地區,食物豐欠不定,吃蟲子的習慣也就得到了保留,並且往往與當地農耕狩獵水平成反比。東南亞、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區有大量的熱帶草原、沙漠、雨林氣候區,農牧狩獵極其艱難,產量不穩定,蟲子、老鼠卻個大量多極易獲得,正是吃 蟲子、老鼠和蛇 的高發區。在中國華北、西亞北非以及墨西哥和美國西南,蝗蟲常常危害農作物導致減產乃至顆粒無收,自然也成為災年裡糧食的代食品,也導致當地留下了這個口味習慣。
▐ 全球吃蟲種類分布圖。顏色越深的國家代表食蟲種類越多
蟲子如此,其他食材也是同樣道理。吃內臟等其他特殊食材,也是由於早期人們的肉食需求。古代歐洲和中國,囿於技術條件,肉食產量都十分有限。對於內臟更是毫不浪費,統統利用。發酵等特殊處理的食品目的往往是保存食物以便於長期食用。則而在青黃不接時,採集野菜、獵捕野味度過飢饉也是常見現象。隨著時代發展,即使生活已經好轉,吃內臟和野菜也可以被接受。中國人吃香椿、木蘭芽、榆錢、藜蒿、水芹甚至魚腥草,朝鮮人吃蕨菜,東亞地區吃蒟蒻(魔芋),歐洲也曾長期吃野生苦苣、大蔥、薺菜……
不過今天,隨著網路媒體的普及,又出現了新的黑暗料理。與經過一定的社會條件發展而產生的黑暗料理不同,它們一般是up主們頭腦一熱的產物,專門以讓人吃不下去而娛樂觀眾為目的。可以說,這些東西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隔著屏幕的酸爽」。
▐ 網路中的黑暗料理視頻
不要被偏見占據頭腦
除去那些專門用來搞笑娛樂的視頻文章 ,今天人們口中所謂的黑暗料理本身就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往往只在某個地區、某個歷史時間段內或某個群體內流行, 而沒有這方面環境熏陶的人往往無法理解 。以自己的標准去衡量他人習慣的現象也時常發生。
▐ 粽子和豆腐腦的甜咸黨爭,是否吃狗肉等問題,就足以引發中國南北分裂。
▐ 燕窩、皮蛋、醉蝦等在CNN、BBC等外國媒體「惡心食物」評選中屢屢上榜。
▐ 代表網路亞文化的許多論壇網站更是偏見的高發區。
在這個信息高度交流的時代,食俗也在交流。偏見也隨之產生,但是食物是平等的。 請在尊重不吃某種食物的人的同時,尊重吃這種食物的人。
今天的物質生活極大的豐富,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眾口難調」。以地方和歷史看待飲食已經不具有普適性,全球食材都在流通,全球食俗也在廣泛交流。吃的種類極大豐富,什麼好吃吃什麼,什麼健康吃什麼。個性化選擇才是今天吃東西的標准。
⑨ 印度美食的製作過程不是很乾凈,那麼吃完會拉肚子嗎
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可能很多人都覺得印度的一些美食在製作的過程當中確實不是特別的干凈,那很多人就會比較疑惑了,為什麼印度人吃了以後不會拉肚子呢?其實專家曾經表示過咖喱粉裡面有一種物質是可以殺死對人體有害的一些細菌的,而且咖喱粉裡面的這種物質還可以預防一些疾病。眾所周知,印度的很多美食裡面其實都會加入一些咖喱粉,所以當地人其實已經習慣了,這種美食,自然就不會出現拉肚子的情況了。
如果平時大家工作不是特別忙的話,那麼不妨可以去印度看一看,不可否認的是印度當地的風景確實是非常的優美,而且印度的美食種類也是相當的多,不過如果你細心觀察的話就會發現,絕大部分的美食裡面都是加有咖哩粉的。如果說腸胃不是特別好的話,我倒不是建議大家去印度大吃大喝。
⑩ 印度食物種類繁多,哪些算是重口味食物
1,脆脆球
印度有一部電影叫《摔跤吧,爸爸》,裡面有一個角色很喜歡吃一種脆脆球,這是印度很常見的一種小吃,飯店能吃到,路邊攤也能吃到。
第一次見到脆脆球的時候,我就被它的外表吸引了,油炸出來金黃色的小球,戳破之後放入香菜跟鷹嘴豆,再澆上一點醬汁,怎麼看都好吃,可當我真正吃到嘴裡面的時候,卻差一點吐出來,實在是太臭了。
脆脆球可以算是印度臭豆腐,聞著臭,吃起來更臭,當時我真的不能理解,這么好看的東西怎麼會這么臭呢?直到我看到製作過程之後才知道,這絕對是印度的一道黑暗料理。
首先,外面金黃色的小球是印度有名的Puri球,裡面的食材有土豆、洋蔥、香菜,這些全都沒有問題,也都沒有臭味,臭味主要就出現在醬汁上。
因為當時喝得比較急,所以在第二口的時候才反應過來,直接吐了出來,但是很可惜,第一口還是喝進了肚子里,當時我只感覺胃裡面很難受,一直有反胃的感覺,但當時還沒有吃飯,胃裡面什麼都沒有,什麼都吐不出來,只能不斷地干嘔,那種感覺真是至今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