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猴子為報復摔死250條狗,猴子為何如此記仇
印度猴子為報復摔死250條狗,猴子為何如此記仇?下面就我們來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一番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對猴子來說,人類應尊重它,而不是肆意地不顧景區的阻撓,隨意投喂猴子,導致猴子變得膽大妄為,想要避免猴子傷害到人類,最好的辦法是把猴子還給大自然,讓它們回到原始的森林裡。
猴兒能圍著人或殺人,對他們來說,這些事情並非罪過,因為在猴子的思想世界裡無法辨別善惡,猴子會變得兇狠,甚至變得兇狠,說到底,不是出在猴子身上,而是我們人類。要想和猴子這樣高智商的動物和睦相處,人類就得懂得自己所求的道理!
❷ 峨眉山「人猴大戰」,猴王被當場擊斃,猴子為何頻繁攻擊遊客
峨眉山曾經有一個猴王,帶領400多隻猴子對遊客發起攻擊,搶奪遊客的東西、撩裙子,導致一名遊客從懸崖上摔下來。
因為情節比較比較惡劣,而且給遊客造成很大恐慌,就算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景區安保人員無奈把這只猴王被擊斃了。
根據景區工作人員表示,當時這400多隻猴子體型比較大,而且性格比較兇狠、記仇,攻擊力非常強,還好色。
峨眉山遊客發生墜崖事故,是因為有一名女性被群猴擋住去路,猴王不僅搶女遊客東西,還用一隻手撩起女遊客的裙子,而且還做出一些不雅的動作調戲女遊客,讓女遊客非常害怕,最後失足墜崖。
曾經有一位來自法國的遊客,想來中國看峨眉山風景,在爬峨眉山的過程中遇見了猴子,峨眉山的猴子給外國朋友大大驚喜,直接搶走遊客的背包,連他的手機都沒有放過。
後來這位外國遊客找到景區的工作人員,但還是沒有拿回手機和背包,這位外國遊客非常不滿,但又不能打它們,於是在網上發帖子發泄自己的不滿。
他在網路發文:「峨眉山上的猴子不僅把我的零食搶走,還帶走了我的手機,簡直太過分了,為什麼景區不管管這些猴子呢?」
因為是外國遊客,所以在國內引起很大的關注,而且很多網友紛紛吐槽自己在峨眉山被猴子強烈的經歷。
很多老百姓去峨眉山遊玩時,都有被打劫的經歷,自己手上的飲料、零食經常被搶,背在後面的包包也經常被翻出來。
不僅是峨眉山,還有很多景區猴子也出現這種情況,比如貴陽黔靈山景區,有部分人去燒香,經常被那裡的猴子打劫,中國景區的猴子的確有點可怕,但是印度猴子更加可怕。
1 、2021年10月20日,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印度有一群猴子從一處住宅上方,朝一名30歲男子庫爾班扔磚頭,正好砸中庫爾班頭部,男子當場倒地。
最後經過警方調察,事發住宅的業主把兩塊磚頭放在冰箱上,本來是為了防止經常出沒的猴群破壞水箱,沒想到猴子竟然用磚頭砸他頭上,最後不幸身亡。
印度遭遇猴子「爆頭案」的案例還真不少,比如在2021年10月初,印度人民黨領導人喬漢的妻子、自身也從政50歲女子蘇什瑪在自身院子遭到猴群攻擊,為了躲避猴群攻擊,不小心從陽台墜落,最後不幸重傷身亡。
2 、2021年12月,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比德地區的一個村莊,當地250多條狗和周圍一群猴子發生沖突,雙方搏鬥差不多一個月,最後猴子團滅了250多條狗。
當地的250多條狗和猴子們互毆,是因為之前有幾條狗圍毆一隻猴子,這只猴子最後傷痕累累,回到部落之後,猴王馬上帶領部落回去復仇,報復村裡的小狗。
猴子攻擊比小狗強,而且智商還高,更可怕是猴子基本都是抓落單的生物毆打,它們都是集體出現,小狗根本扛不住猴子的反擊。
在狗和猴子互毆的過程中,印度百姓也拉過架,驅趕猴子離開,猴子是一種非常記仇的動物,於是他們把人類當作攻擊目標,特別是小孩子,所以大人要護送小朋友上下學。
3 、2020年7月,在印度北方邦的斯哈赫賈漢普爾,有一位母親帶著4個孩子在一堵圍牆下休息,突然有一群猴子爬到圍牆上,然後不斷搖晃圍牆,最後圍牆倒塌,7個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其中4名小孩受傷過重,最後不幸去世。
在250條狗被猴群團滅之後不久,根據《印度時報》的報道,在印度邦巴格巴特,有一群猴子突然闖近一戶人家,把2個月大的寶寶偷走。
當時寶寶的祖母帶寶寶睡著了,讓猴子有可乘之機,後來從監控里查看猴子香寶寶從房子拖出來,然後消失在監控的范圍之外。
經過調查,最後發現了寶寶在一個水箱里,但是已經溺亡了,可能猴群把寶寶偷走之後,直接丟在水箱里,後來孩子父母表示,之前就有猴子想偷走孩子,但是被親友阻攔了。
印度的猴子那麼猖狂,主要還是因為印度的宗教信仰問題,印度教神話人物哈努曼,是一隻擁有四張臉和八隻手的神猴,在印度的地位非常高。
就算猴子攻擊印度百姓,印度土著也不敢反擊,只能驅趕,就像印度的牛一樣,隨意走在印度大街上,大家都無比尊重,這些動物很多是神的坐騎或者隨從、化身。
比如在印度,老百姓把蛇當作濕婆的化身,曾經有一名女子名為魯妮雅來自印度肯德幫,她當時去參加濕婆宗教活動,路上遇見一條毒蛇,由於印度教把濕婆視為蛇神,所以她認為這條毒蛇是濕婆化身,或者是濕婆神帶來的信使。
她將毒蛇盤在脖子上,然後正常參加儀式,在這個過程中,毒蛇多次撕咬她的身體,但她沒做出反應,很快毒性發作失去知覺,最終失去生命。
在峨眉山有兩個地方可以看到猴子,一處是自然生態猴區,另一處是通往金頂必經之路的雷洞坪,峨眉山的猴子主要是藏酋猴,是中國獼猴中最大一種,體型70厘米左右,體重35斤左右。
藏酋猴是中國戰斗比較強的猴子,被稱為「孫悟空」,因為經常攻擊人,所以很多老百姓卻叫它們為黑猩猩。
藏酋猴雖然帶一個「藏」字,但實際上不生活在藏區,主要分布在中國中南部,西但四川,北達秦嶺南部,南到廣東南嶺。
1 、 違反動物保護法
遊客之所以不敢反擊,是因為藏酋猴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如果遊客隨意毆打猴子,不僅容易被罰款,情節嚴重還有可能被拘留。
所以很多被搶包包、飲料、零食、手機、相機的遊客,都不敢攻擊猴子,為了一個猴子,最後在自己檔案留下不好的案底,多不值得呀!
2 、 猴子的群毆
峨眉山上有那麼多猴子,而且猴子是群居動物,還有猴子非常記仇,如果你是攻擊它們,那麼它們就找到一群幫手,從樹上飛下來的,地面跑過來的,不管你是拳擊手,還是健身教練,遇到那麼多猴子,根本無從反擊。
而且猴子的武力值也不低,智商也還很高,畢竟以前我們祖宗都是靈長類的,所以一旦你反擊,不僅被猴子群毆,還有可能還被罰款、拘留,如果是你,你怎麼選擇?
不管是峨眉山的藏酋猴,還是印度的恆哥猴,戰鬥力雖然不錯,但是有一種猴子讓人無比恐懼,中國有一句話老話形容它們的:「寧遇豹狼不遇山魈」。
山魈是世界上最大的猴科靈長類動物,在我國神話傳說中,它是山中獨腳鬼怪,中國古代 歷史 文件中,曾多次提到這種令人望而卻步的生物。
在《山海經》中曾有過對山魈的描述,將其稱為「力大無窮、能戰虎豹、最兇殘之物」。
它是色彩最為豐富的靈長類動物,天生長著一副京劇臉,長臉紅皮涼,色彩分明,面部圖像是鬼怪,山魈也是群雄動物。
每個部落平均有600隻左右,最多能達到800多隻,而且它們有非常嚴格的等級制度,只有色彩最為艷麗、最為強壯的才能成為猴王,艷麗的顏色決定它們地位,而且也是雌性擇偶的重要因素。
山魈體長77厘米左右,體重50斤左右,雄性山魈性格暴躁,兇猛好鬥,牙齒、爪子無比鋒利,最可怕是它臂力,是普通成年男子的3倍。
山魈是雜食動物,它的食物非常多樣化,最喜歡的是植物水果,也是它們喜歡吃的食物,在找不到滿意的食物時,也會吃一些樹葉藤木植物、樹皮等,有時候連蘑菇都不放過,吃多螞蟻、蟋蟀、蜘蛛、雞蛋,有時候還吃土解膩。
花豹碰到山魈族群時,山魈不僅不會躲避,還會呲牙恐嚇,無比威風,這就是砂鍋大拳頭的好處。
山魈遇見豹子時,一般常見的攻擊是抓起石頭或者木棒往豹子砸去,因為它們的臂力非常的驚人,往往能抓住兩三斤的石頭,而且它們是群居動物,所以它們一起扔石頭石,一旦豹子不幸被擊中,很快當場死亡。
它們奔跑速度非常不錯,最快能達到每小時40公里,很多動物都跑不過它們,如果打不過對方,它們就選擇暫時性撤退,但它們不會放棄,後面會不斷騷擾對方,無比記仇。
第一、貪婪
很多遊客去景區玩耍時,經常都帶飲料和零食,有的遊客喜歡向猴子投食,當猴子嘗到甜頭之後,它們就想吃你手上的食物,一旦投食完,它們就會呲牙威脅。
如果你不繼續投,它們不僅僅會傷你食物,還會搶你包包,然後自己拉來包包找食物吃。
第二、偷盜成性
由於遊客長期給猴子投食,在它們觀念里,你手上的東西,都是人類帶給它們的食物、玩具。
如果你把東西放在地上,或者台階上,一不小心就會被它們偷走,有的時候你手上拿著食物爬山,它們就會一路跟蹤你,找機會偷走食物。
一旦它們成功偷走馬上就跑,你根本追不上了,不管你速跑多快,還是比蘇炳添更厲害的人,都追不上,因為它們已經上樹了,就跑找管理員都沒用。
第三、二級保護動物的保護傘
因為峨眉山的猴子是二級保護動物,所以不能隨意毆打它們,一旦違反動物保護法,我們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所以遊客被搶食物、被攻擊,沒有基本都沒有被反擊過,所以它們覺得人類害怕它們,於是它們就會越來越放肆,就像未成年人保護法一樣,在法律保護下,有些人就整天鬧事。
第四、挑逗、嘲諷猴子
有部分遊客非常的調皮,經常拿玩具、食物挑逗猴子,而猴子又比較記仇,第一次你逗它們,不給它們投食,然後自己吃了,第二次還是一樣,它們可忍不了。
這種情況非常容易受到猴群的搶奪和攻擊,而且它們本來就覺得人類帶來的食物,就是給它們的食物,你吃了它們的食物,就是挑釁它們,不攻擊你才怪。
第五、落寞的老猴子
當猴王去世或者老邁後,猴群就開始競選新的猴王,畢竟猴群不可一日無王,所以它們為了猴王經常發生搏鬥,而很多一些行為,很多可能遭到猴子攻擊。
當老猴王被新猴王取代之後,因為受到待遇懸殊,很多老猴王開始脫離猴群,獨自生活,從曾經王者變成青銅,心裡落差比較大,所以它們有時會找遊客泄憤。
而一些年輕的猴子,因在爭奪猴王位置中沒有成功,有時候心懷怨氣,也容易攻擊遊客。
第六、孕期、哺乳期的母猴
不管是寶媽,還是母猴,當外界威脅到自己孩子,都會進行反擊,母猴看到人類靠近它們,或者挑釁它們時,它們非常容易攻擊人類,所以不要去挑釁母猴,不信遭到母猴攻擊,還會遭到可怕的群毆。
2017年,科學家發現巴拿馬的百年卷尾猴會使用不同形狀的石器做事,它們會用堅硬石頭砸開棕櫚果,然後再享用 美食 。
世界上除了人類之外,會用石頭當作工具的猴子有巴拿馬白面卷猴、泰國的獼猴、南美洲的卷尾猴。
不管是巴拿馬的猴子,還是泰國的猴子,雖然會使用石頭當作工具,但跟人類石器時代差遠了,而且會使用工具東西很多,比如八爪魚,烏鴉喝水。
我們古人不僅會使用石頭砸開食物,還會打磨石頭製造出削刮器、砍砸器、雕刻器等等,而且古人還會使用火。
只有會使用火,才能把食物烤熟,吸收食物更多營養,這種才能有更多時間創造勞動價值,同時吃了熟食之後,不會餓那麼快,可以有更多時間溝通、交流,人類語言就是在閑聊開發出來的。
而且有火之後,消化系統得到解放,牙齒和咬合肌出現退化,為大腦發育留出更多空間。
猴子想成為人類的對手需要太久的時間進化,進化過程無比復雜,任何一個環節出錯,最終結果都不同,而且人類是地球主宰,不會允許猴子不斷進化。
目前猴子等靈長類動物進化成人的可能性不大,就算進化成人,也需要大量猴子才能統治地球,不然沒有希望,而人類熱武器不給它們機會。
就像澳大利亞袋鼠6000萬,最遠可以跳13米,但是每年被擊殺500萬,要不是國寶,吃不了那麼多,早就被擊殺到快滅絕,所以不用擔心猴子會成為人類對手,除非地球大洗牌。
寫到最後: 去景區遊玩,如果想避免被猴子偷盜東西,最後不要挑釁它們,而且不要自己一個玩耍,容易被群毆,如果人比較多,猴子一般不敢攻擊人,畢竟人多勢眾。
在景區要保管好自己手機、相機,最好在手機、相機上綁繩子,避免直接被搶走,或者摔壞。
❸ 印度猴子為報復摔死250條狗,猴子的報復心為何這么強
猴子是靈長類動物,具有高智商和強大的學習能力,他們的情感趨近於人類,所以猴子也有報復心就不奇怪了。
近日,印度西部一個村子裡,發生了一件令人震驚的事情,一群猴子將村子裡250條狗一個一個抓到屋頂或樹頂,將其摔死。手段殘忍,盡管當地人拼盡全力救這些狗,但是無濟於事,沒有一隻狗倖存。當地人猜測,起因應該是一群狗將一個小猴仔殘忍殺害了。所以這群猴子開始了它們的報復。
在印度當地,猴子報復人類的事情也屢見不鮮,他們入室偷盜,破壞農作物,襲擊人類來表達自己的不滿。令人們苦不堪言,但面對這群狡猾的猴子卻無計可施。
在動物園里,讓遊客最頭疼的動物也是猴子,他們永遠不滿足人類的餵食,經常發生搶遊客的包,偷打遊客的行為。所以高智商的猴子做出報復狗群的行為也不難理解了!
❹ 印度猴子幼崽被殺展開復仇,「連環謀殺」250隻狗,猴子的報復心有多強
根據科學家研究發現,猴子報復心非常強,如果有人類傷害過猴子,那麼猴子肯定會報復人類。而且因為猴子也是屬於靈長類動物,所以它們頭腦非常聰明,甚至有時候還會模仿人類做出各種動作。如果猴子和人類接觸時間長了,那麼猴子就會變得特別霸道,它們就會認為人類的東西都屬於自己,所以有些猴子就會向遊客討要食物,但是如果遊客不給它們餵食,那麼這些猴子就有可能會攻擊遊客。
世界上猴子種類非常多,其中大部分猴子都是生活在原始森林裡面,基本上不會和人類有接觸,而且猴子也是雜食性動物,什麼都會吃。
❺ 印度的猴子幾乎摔死全村狗,猴子為何這么做
印度的猴子幾乎摔死全村狗,猴子為何這么做?為什麼猴子這么狠心,手段這么殘忍;我們來看下事情的經過;
最好的是,我們趕快想辦法,最好有個措施,讓人居住的地方和野生動物還是保持一段安全距離,這樣人和動物不會有太多的交集,我們不去傷害他們,但是也不希望他們來騷擾我們,和諧相處,這樣不好嗎,或者,我們也能適當地去制止猴子一些不合理的行為,不然,猴哥可真是無法無天了;
猴子因為報復所以去攻擊了狗,而且手段非常的殘忍,如果有一天,我們人類不小心得罪了他們會怎麼樣,所以我們還是保持一個安全距離,或者把它們放歸山林!
❻ 印度男子遭猴子扔磚頭不幸身亡,這只猴子為何會針對人類
引言:印度男子遭猴子扔磚頭不幸身亡,這個視頻在網上曝光之後,網友都紛紛討論,這個猴子為什麼要這樣對待這名男子?難道說猴子非常的討厭人類嗎?不想看到人類嗎?小編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說,這只猴子為何會針對人類?
如果說你不想遇到跟這名男子一樣的情況的話,小編建議你可以給房子做一個安保措施。有些人不喜歡給自己的窗檯上安防護窗,其實這樣是十分不保險的。小編想說的是,想要自己處於一個安全的范圍,那麼自己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保證自己的健康。有安全網的話,猴子就不會隨意的進出自己的房子,這樣的話也不會破壞自己家裡面的傢具。猴子不會無緣無故的攻擊人,除非是你做了傷害它的事情。
❼ 印度20歲女孩遭群猴攻擊受傷,為何印度的猴子如此有恃無恐,暴虐成性
大家好,非常高興,回答題主的問題。想必大家都知道我國峨眉山地區的猴子非常討人厭,其實這並不是因為一個孤例。印度的猴子也是非常討厭多次發生傷人事件,之前就有一個20歲的印度女孩遭受到了猴子的攻擊,臉部跟胳膊都受傷非常嚴重,如果不是及時送到了醫院,甚至有毀容的。
今天小編就來談一談印度的猴子為什麼有恃無恐,屢次發生傷人事件。
小夥伴們對於印度地區猴子傷人有什麼不同看法?大家可以在評論區留言,一起來討論一下。
❽ 猴子為什麼這么自私
猴子為什麼這么自私
猴子為什麼這么自私, 猴子是非常聰明的,和猿猴的智能行為發達有關系,猴子棲身、行動需要較大的靈活性,而且猴子的大腦非常的發達,所以就會導致一些猴子出現自私的行為。以下分享猴子為什麼這么自私?
生物界的猴子為什麼會有自私?
科學家揭示:為什麼猴子選擇獨自喝酒
慷慨和自私的生物學根源長期吸引著神經科學家。作為社交動物,靈長類動物依靠合作。然而,在稀缺或尋求地位的時候,自私往往勝出。
耶魯大學於2月24日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發現,一個答案可能是在兩個特定大腦區域之間復雜而有節奏的神經元舞蹈中找到的。
對人類的全球成像研究表明,許多大腦區域似乎參與了共享決策。耶魯大學的史蒂夫·張(Steve Chang)及其同事決定集中精力研究猴子的兩個特定大腦區域之間的神經元活動,從而決定是否與另一隻猴子共享果汁。
在一種情況下,猴子可以決定給同伴喝一杯或扔掉。在替代方案中,他們可以單獨喝果汁或與另一隻猴子同時喝一杯。
事實證明,猴子喜歡單獨喝酒。但是,如果替代方法是將飲料倒入垃圾桶,他們寧願給另一隻猴子喝些果汁。
在這兩種情況下,研究人員都發現杏仁核(大腦的一個相對原始的區域)與額額內側皮層(這種區域產生了更多的深思熟慮)之間的神經元活動相互作用的獨特模式。當猴子大方或親社會時,這些大腦區域之間的相互作用是高度同步的,並且以相同的速率發生。當他們反社會時,這種同步性被明顯地壓制了。
研究人員發現,他們可以利用互動的同步性差異來預測猴子做出了什麼決定:他們只需要查看神經元數據即可。
《自然神經科學》論文的資深作者,心理學和神經科學副教授張說:「我們發現了神經同步的獨特特徵,可以反映是做出親社會決策還是反社會決策。」
他和他的團隊在決策過程中還發現了大腦的其他關鍵區別特徵。例如,當動物處於親社會狀態時,神經元相互作用以一種頻率傳播,而反社會時則以另一種頻率傳播。頻率由神經元觸發的大腦區域決定。
張說:「我們都知道慷慨程度存在個體差異。」
各國猴子行凶,自私的行為
最早發生猴子傷人事件的是非洲的坦尚尼亞,當時一名男嬰正在家裡的搖籃上喝奶,家長在屋裡做家務。由於房屋比較破舊,一隻猴子很輕易地從大門口闖了進來,隨後便搶走了男嬰,導致其頭部和頸部重傷,最後不治身亡。
隨後是在7月8日到18日,發生在日本的「連續傷人事件」。據當地報道,一隻身高約有半米的獼猴,在這10天時間里,多次「破門而入」,據統計這只猴子已經連續傷害17名小孩和老人。
這只猴子非常狡猾,它經常從當地人家的門窗入室,即使家裡的門窗緊閉,也能夠沖破紗窗。
「我當時在家裡打掃衛生,突然聽到卧室里孩子的哭聲,就趕緊跑了過去。然後就看到它抓著孩子的腿,似乎想要拖走他。幸虧它害怕大人,一下子就被嚇跑了,不然我還真不知道怎麼辦。」
即使如此,被救下的孩子也依然遭到了嚴重的傷害。這位家庭主婦看了一下卧室的情況,發現紗窗並沒有破損的情況,而是被猴子推開的,可見這只猴子是既聰明又兇狠。
目前,為了抓住這只「高智商」的「連環傷人犯」,當地出動了許多警力,主要是在各處接檔進行走訪宣傳,派發「警惕猴子」的傳單。然後巡邏隊也在連日巡視和布設陷阱。不知道這只猴子是不是意識到了危險,到現在也沒有被捉拿歸案。為了安撫受傷的民眾,政府除了繼續加強巡查以外,只能是選擇多付一些賠償金。
而印度猴子則更加兇殘,7月15日,印度北方邦一群猴子闖入烏帕代耶夫妻的家中,它們根本不害怕大人,反而追著大人打。為了保護4個月大的孩子,烏帕代耶趕緊抱著孩子開始逃跑,結果在樓梯間摔倒鬆了手,猴子們很快便搶走了男嬰。不幸的是,孩子被這群猴子帶到3樓摔了下來,當場死亡。
「猩球崛起」的背後
這群猴子怎麼接二連三地開始襲擊人類了?難道它們也被這40℃的高溫熱得無處躲避,心煩意亂之下,才開始攻擊人類嗎?
其實猴子頻繁傷人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猴子和人的`距離太近了,而且猴子還不夠聰明。為什麼這么說呢?
據科學家研究認為,一隻成年猴子的智力水平大概只有人類的3-4歲,即使是最聰明的猴子智商也不會超過人類的10歲。因此,當猴子與人類進行過多接觸的時候,就會產生很多矛盾,比如爭搶食物和水源,爭奪領地等等。或許人類沒有意識到猴子們的攻擊性,但是它們其實已經生氣了。
智力不足的猴子在面對矛盾的時候,找不到解決的辦法,就會開始蠻不講理地生氣和攻擊人類。加上它們身體比較矮小,因此很少攻擊成年人,只會盯著孩子和老人。
另一方面,猴子又足夠聰明。和貓狗不同,它們具有很多動物所沒有的獨立意識。
一位科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鏡子實驗」,他通過讓各類動物照鏡子,來觀察它們能不能意識到自我的存在。
第一個實驗對象是大猩猩,它也是第一個通過實驗的動物。在初次照鏡子時,黑猩猩暴躁難安,甚至對鏡子大打出手。後來工作人員給猩猩打了一劑鎮定劑,並在它的眉毛上抹了一道鮮艷的塗料。結果,猩猩果然對照著鏡子在觸摸自己的眉毛。
因此,擁有自我意識的獼猴,其實也更加自私自利,一言不合就會讓野蠻的天性占據上風,從而毫無顧忌地攻擊人類。
理論上說猩猩比猴子更聰明,所以猴子在生氣的情況下很難冷靜下來,有時候只是靠著天性和本能在行凶傷人。
對此,科學家的解釋是,人類,大多數哺乳動物和一些低等動物之間的大腦存在明顯區別。人類具有復雜的大腦新皮質層,可以進行更加復雜的思考,學習禮儀,創造語言和文明,從而規范自己的言行。
但是多數聰明的哺乳動物沒有大腦新皮質層,只有神經基質,這讓它們能夠感受到親情和仇恨,只不過沒有人類的領悟深刻罷了。
記仇的猴子
當然,即使只能夠淺顯地領悟到親情和復仇地意識,也足夠讓它們形成巨大地威脅了。比如,在2021年12月,發生在印度的「猴狗大戰」,就是因此爆發的。
事件的起因是,一隻母猴帶著它的幼崽進村找吃的,然後被村裡的一群狗發現,它們開始追擊母猴和小猴子,結果因為小猴子腳力不行,被這群狗逮住並咬死了,母猴在旁邊目睹了小猴子被狗咬死的全過程,但因為勢單力薄,一隻母猴根本都不過一群強壯的狗,隨後母猴便逃走了。
盡管知道猴子是聰明的靈長類動物,但大家怎麼也沒想到它們能夠這么聰明。就在母猴的幼崽在被狗咬死後的半個月後,這只猴子就懷抱著一隻小狗崽,腳步穩健地來到了一處房頂上,毫不猶豫地將狗崽狠狠地摔了下去。
按理來說,一報還一報,到這里大仇得報也該停手了吧。結果這場「猴子報復狗群」的大戰卻愈演愈烈。一群猴子在猴王的集結下有組織、有紀律地對村子裡的其他小狗崽進行了報復,據統計,在一個月的報復大戰中,猴群摔死的小狗崽多大250隻。
此時大狗們也被激怒了,它們展開了與猴群的大戰,上演了一場現實版「美猴王大戰哮天犬」。接著入場的是人類,雖然印度人普遍信仰猴神,但是他們更加難以接受猴子殺死這么多狗崽的報復行為,於是大人們開始幫助狗子驅趕猴群。
可是由於印度有不能傷害猴子的法規,所以沒有人下死手,這讓欺軟怕硬的猴子們更加囂張了。他們不僅拿石頭砸大人,還會偷襲老人,並且在孩子們上學的必經之路上埋伏,襲擊弱小的孩子。
在我國,猴子雖然沒有像日本和印度那樣囂張地入室傷人,但在峨眉山等景區的猴子傷人事件也時有發生。人和猴子之間到底該如何相處,的確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
如今在日本有超過10萬只野生獼猴,它們偶爾會闖入城鎮居民區。而在印度,猴子們更是在各大城市中和人類同吃同住,每年傷人的事件何止上千。只能說,保護動物確實是人類的責任,但是不能本末倒置。
科普:猴子也討厭自私者 會躲避顯得自私的一方
日本京都大學6日宣布,研究人員發現,與人類親緣關系比較遠的卷尾猴,在看到與自己沒有利害關系的第三方交際行為時,會討厭並躲避顯得很自私的一方。這是人們首次發現人類之外的動物也有從感情角度評估其他同類的能力。
卷尾猴早在3500多萬年前就與人類的祖先分道揚鑣,如今它們的身高約40厘米,生活在南美亞馬孫河流域的熱帶雨林中。卷尾猴會積極給同類提供食物,如果猴子A幫助了猴子B,後者就會用好吃的食物作為回報,從而建立起寬容的合作型社會。與靈長類動物中的黑猩猩一樣,卷尾猴也會使用工具,能夠用石塊砸開椰子。它們的手很靈巧,表情也很豐富。
日本京都大學的研究人員與英國斯特林大學的同行合作開展實驗。他們在英國《自然通訊》期刊的網站上報告說,在第一個實驗中,兩名工作人員分別以演員A和演員B的身份出現,演員A請演員B幫自己從帶蓋子的容器里取出玩具,演員B可能跟他合作,也可能置之不理。
在第二個實驗中,演員A和演員B表演互相交換球,演員B可能會一直交換,也可能會在收到球後拒絕交出。表演後,演員A和演員B手拿食物,吸引7隻卷尾猴前來取食。
結果顯示,如果演員B向演員A提供合作,卷尾猴從兩人手中取食物的幾率幾乎相等,看不出它們對誰更有好感。但如果演員B拒絕向演員A提供合作,卷尾猴就會經常躲避演員B提供的食物。研究小組認為,這是由於卷尾猴看到表演後討厭不愛合作的人,而表現出厭惡自私者的傾向。
參與研究的藤田和生說:「猴子無論吃誰手中的食物都沒有什麼損失,因此與理性相比,感性評估發揮了作用。這與孩子發育階段表現出的厭惡情緒是相似的
❾ 印度猴子泛濫成災,囂張跋扈佔山為王,當地人是如何驅趕的
在人類社會變得更加發達先進的同時,人類與自然的關系就需要進一步進行整理。我們常常說「地球不是只屬於人類的地球」,這世上還有其他的動植物,這同時也是屬於他們的地球,所以人類應該讓步給他們生活空間。不過這些話說起來很容易,但人類在發展的同時還是觸碰到了許多動物的棲息環境,因此也鬧出了許多人和動物相互矛盾的事情,就比如在印度這里,就有著一個動物屢屢侵犯了人們的生活。
這樣的驅猴方式無疑是比較原始了一點,並且按照猴子的精明,他們很快就會發現棕熊是假的。畢竟這並不是個例,之前印度還有將狗染成老虎毛皮顏色來驅趕猴子的事情,因此相比於「cosplay」,印度採取的大規模絕育計劃會更加現實一些。
❿ 猴子天生就會搶劫、盜竊嗎真實情況是怎樣該如何去了解
猴子和人類都屬於靈長類動物。它們屬於猴科。我們屬於人科動物。但為什麼會經常發生這種情況呢?猴子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們為什麼要掠奪和嫖娼?觀察結果顯示,來訪者最多的兩個群體的敲詐和搶劫率最高,而且距離越遠的群體越是投入。在進入獼猴生活的旅遊區時,必須保持警惕。這些好動的靈長類動物主要生活在東南亞地區。在與人類重疊的地區,它們被認為是一種討厭的東西,尤其是它們喜歡偷竊我們的東西。
猴子之間相互學習,相互模仿並不困難,比如一隻猴子搶劫,另一隻猴子就會模仿。但當一種行為,如 "搶劫",在群體中傳播,使其他猴子學習並接受它時,這就不僅僅是個體模仿了。它是社會學習。
以卷尾猴為例,一種有效的開堅果方法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兩周)在猴群中傳播,即使群體中的一些個體已經掌握了這種技術,它們也願意學習更有效的方法。這些猴子的觀察力很強,它們會學習,而且從個人經驗中學習。年長的猴子傾向於依靠自己的經驗,而年輕的猴子則更多地從別人那裡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