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中國和印度哪個國家兵力多

中國和印度哪個國家兵力多

發布時間:2023-01-20 10:34:04

A. 世界上哪個國家的兵力最多

中國、美國、印度、朝鮮、俄羅斯的軍隊數量都很多
現在是中國的軍隊數量最大
歷史上,蘇聯二戰期間兵力最多時高達1300萬,算是一個歷史記錄了吧

B. 印度的軍事力量和中國的軍事力量相比那個強

中國由於軍力公布一直半透明化,所以只有一個大概的數字。
中國
陸軍:兵力160萬,坦克1.9萬輛,裝甲車3萬輛.
空軍:兵力25.5萬,戰斗機1750架,直升機1250.
海軍:兵力40萬,大型水面艦艇315艘,潛艇85艘.
核彈頭:450枚.
印度
陸軍:
兵力為98萬人,編有5個軍區、11個軍部、35個師(3個裝甲師、4個平原步兵整編師、18個步兵師、9個山地師和1個炮兵師)及15個獨立旅(7個裝甲旅、5個步兵旅、2個山地旅和1個空降/突擊旅)、1個"普里特維"地地導彈團、4個防空旅和3個工兵旅。上述部隊包括59個坦克團、355個步兵營、190個炮兵團(營)、2個地空導彈大隊、15個地空導彈團。陸軍航空兵編有14個直升機中隊(其中6個反坦克中隊、8個觀察機中隊)。
主戰坦克:3414輛,其中T-55型約700輛、T-72型約1500輛、"常勝者"1200輛、"阿瓊"式約14輛。
步兵戰斗車:БМП-1型350輛,БМП-2型1000輛。
裝甲輸送車:OT-62/64型157輛。
牽引火炮:4175門(估計有600門庫存)。其中75毫米1115門,105毫米約1350門,122毫米約550門,130毫米750門,155毫米410門。
自行火炮:105毫米80門,130毫米100門。
多管火箭炮:122毫米150門。
迫擊炮:120毫米500門,160毫米700門。
無座力炮:57毫米500門,106毫米1000門。
高炮:約2400門。
地地導彈:普里維特若干。
地空導彈:薩姆-6型180枚、薩姆-7型620枚、薩姆-8B型50枚、薩姆-9型400枚、薩姆-3型45枚、薩姆-16型500枚。
直升機:199架。
反坦克導彈:"米蘭"式等若干具。

空軍:
印度空軍兵力為14萬人。裝備作戰飛機772架、直升機170架(含武裝直升機32架)。
編有17個攻擊戰斗機中隊,第一線戰機有650架以上,不過當中有老舊MIG-21多達300架,真正主力是法制的Mirage-2000N有 40架,60架俄羅斯制的MiG-29,和80架MiG-23,雖然也有90架美州虎戰機但保養不良,數量雖多但戰力遠遜於歐洲各國。

海軍:
兵力為5.5萬人(含海軍航空兵和海軍陸戰隊)。編有東部、西部、南部和遠東4個地區司令部和東、西2支艦隊。另編有潛艇司令部(駐維沙卡帕特南)和海軍航空兵司令部(駐果阿)。
裝備各型艦艇151艘,其中航空母艦1艘、潛艇19艘、驅逐艦6艘、護衛艦18艘、巡邏與海岸艦艇49艘、掃雷艇20艘、兩棲登陸艦艇10艘、各種支援艦船28艘。
海軍航空兵:5000人,裝備67架作戰飛機、83架武裝直升機。
海軍陸戰隊:編有1個團(含3個大隊),約1200人。
核彈頭:70枚。
由於中國和印度都沒有大規模現代化作戰經驗,所以對對方的戰術戰法都不明確.
中國與印度相比,綜合國力中國較強,擁有廣大的戰略縱深(別告訴我你不明白戰略縱深是什麼意思,二戰日本被中國拖了8年的一部分原因就是中國戰略縱深大.蘇聯和納粹德國一樣是因為戰略縱深,空間換取時間而打贏的.)但由於印度與俄,美關系較好,擁有少量的尖端武器(比如蘇-30,中國的殲10A只等於蘇-27),可能會給中國造成一些威脅.雙方由於人口都超過10億,都有在戰時發起1000萬人預備役的條件.
在印度不使用核武器單獨對抗中國的情況下,中國可能會付出20萬人的代價打贏印度.(畢竟印度也不是紙糊的,120萬軍隊規模在世界也是排第4的.)

C. 世界上哪個國家的兵力最多

目前世界上兵力最多的國家是
第一名:印度.總兵力280萬.(僅在克什米爾就有150萬軍隊)
第二名:巴基斯坦.兵力,220萬人.
第三名:中國;180萬人..

上面的都胡說什麼.

D. 中國和印度軍事實力對比

中國軍事實力比印度強。

中國擁有完善的軍事工業體系,軍事科技在跟蹤世界先進技術的同時,不斷提高,並且有很多創新,擁有較強的武器自主開發能力和武器整和仿製吸收能力。空間技術和導彈技術領先歐洲。軍隊再進行信息化建設的同時正邁向外層空間 。

中國是世界少有的幾個能夠單獨設計製造飛機和坦克的國家,單憑這一點中國的戰爭潛力就是無窮的 因為戰爭打起來如果你的武器飛機都是從外國進口的而本國不能獨立製造,那樣的情況將是很悲慘的。二戰中為什麼蘇聯的坦克越打越多,美國的航母越打越多,其超強的戰爭潛力根本不是德國和日本所能比擬的 。

優勢:幅員遼闊的國土,讓我們有能力和有信心不懼怕任何國家的任何打擊 ;

「有限的核力量」 能夠有效喝阻「核訛詐「;

5000年的文化底蘊,使我們再與外敵抗爭中有更加深厚的底氣 ;

超強的戰爭承受力無與倫比 (為祖國統一為人民犧牲,為打敗侵略者犧牲舉國認同);

「人民解放軍」是老百姓心中的「定海神針」 ;

而我們更加不能忽略的是現在的政府不是媚外割地的「滿清政府」不是親美賣國的「國民政府」是一個說話算數,威嚴的有影響力的大國政府!一個敢於為了國家統一不怕任何犧牲的政府 。

劣勢:海軍 ,空軍的劣勢再短期內無法徹底改變;

軍隊長期沒有現代化作戰的經驗, 能否打贏一場高科技戰爭有待實戰檢驗;

印度地大人口多,可其戰爭潛力卻很差,沒有自己成熟的軍工系統,多數都依賴進口。打一個克什米爾戰爭,竟然要從外國緊急進口炮彈!其軍工產業可見一般,但畢竟印度戰略縱深大,任何一個大國想一下子吃掉印度都是不可能的,所以其短期的軍力在南亞地區仍可稱雄 ;

並且再對陣小國上絕對不處下風 但要對陣「大國」實力稍遜 ;

但其政府對軍事的熱衷和投資是一些國家所無法比的 。

優勢:1;政府的大力支持 2;地大物博 人口眾多 3;印度民眾的戰爭承受力強(可能與其宗教有關)4;優越的地理位置。

劣勢:1,武器多為進口 沒有自己成熟的軍工業 2;其獨特「民主體制」對於一些決策性的東西總是猶豫不決 。

中國的軍事實力強

E. 中國和印度軍力對比

在軍事上,首先看軍事技術。印度的導彈技術大約相當中國上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水平,差距在20年以上。印度的烈火導彈的水平達不到中國巨浪1的水平。當時中國已經擁有洲際導彈和核潛艇,而印度到現在還不具備獨立發展這兩項技術的能力。印度發展的藍天防空導彈其彈體來源於前蘇聯的薩姆6,三叉戟低空導彈存在嚴重技術問題,性能還不如中國80年代發展的紅7。中國在當時高空防空已經發展了TMD的「反擊」。

航空技術是印度與中國差距最小的軍事技術領域。因為中國主要精力投入導彈方面,相對航空技術投入少,獨立能力比較導彈和航天技術差一些。但是來自國外的技術封鎖使中國的航空工業獲得了非常寶貴的獨立開發能力。印度航空工業一直依靠外國的技術援助,依靠外國產品生產許可證生產先進戰斗機,因此雖然在一段時期內印度裝備戰斗機比中國先進,但是印度一直沒有獲得完整的航空技術能力。在開放以後得到國外先進技術的支持以後,最近10幾年中國航空技術突飛猛進已經遠遠將印度拋在身後。這是綜合國力和綜合技術能力和工業能力的差距。中國出口技術給巴基斯坦的FC-1在近兩年不斷採用新技術升級使得其技術完全超過印度的LCA輕型戰斗機,在氣動設計、發動機、機載武器等方面優於LCA成為一型高性能中檔戰斗機。

在海軍裝備方面,印度根本沒有一個強大的造船工業,因此印度強大的海軍只能是沙灘上的大廈。印度的國產軍艦必須依靠外國提供全部技術,包括設計、船體材料和建造工藝、動力、武器、雷達以及總體等等。一旦失去外國技術援助印度立即一籌莫展。如核潛艇是印度一直夢寐以求的裝備,但外國由於防止核擴散條約的限制無法提供印度技術援助,幾十年印度只好乾等這毫無辦法。雖然印度已經特許生產過先進潛艇如德國209級和俄羅斯「K」級。但是現在印度還是要依靠外國來援助才能製造潛艇。中國核潛艇在1971年就下水了。現在中國海軍艦艇的技術水平已經基本達到歐洲的水平,超過俄羅斯。現在影響到中國軍工技術水平的主要是基礎工業水平。

在陸軍技術方面就更不用提了,印度到現在還不能生產155毫米重炮,自己搞的坦克陸軍不想要。進口重炮還要進口炮彈。總之在低技術的陸軍武器裝備上印度仍然沒有自主生產能力。

總體上看,印度的軍事技術主要依賴進口。只是在個別的方面如計算機方面可以自己生產,當然IC還要進口。

印度的軍事能力,依靠進口裝備和技術,印度保持了與中國相當的軍事技術裝備。因為中國龐大的軍隊不可能迅速全部換裝新裝備,同時也沒有這個需要。但是印度的軍事力量的發展極度不平衡。中國軍費使用上大致裝備采購、人員開支、訓練和裝備維護各佔三分之一。而西方發達國家在人員和訓練、裝備維護的開支比例更大一些。而印度的軍費開支主要是人頭費和裝備采購費,而訓練和裝備維護費佔比例不和理。海軍航母艦隊基本上是駐港艦隊,空軍飛機事故率居高不下,陸軍坦克等裝備的完好率極低都是這種情況的體現。印度的裝備體系非常混亂,表現出缺乏軍事管理能力。印度陸軍光步槍的子彈就有7.7毫米、北約7.62X51毫米、俄制7.62X54毫米、7.62X39毫米、5.56毫米等多種體制,而且在部隊裝備5.56毫米步槍以後,居然沒有安排子彈生產。只好到國際市場上采購了幾千萬發子彈。

從歷史上看,印度從來是在戰爭發動前突擊在國際軍火市場上采購彈葯和武器零部件來提高裝備的完好率和戰備率。這樣的情況使得印度非常難以應付突發的大規模軍事沖突。下卡吉爾沖突就是例證。印度在這樣一場小規模的邊境沖突中,對手還是穆斯林武裝,幾乎用光了庫存的大口徑炮彈,戰後在國際市場突擊采購。從這種情況來看,印軍雖然裝備比較先進,但後勤和管理非常落後,這在1963年與中國的邊境沖突中已經表現出來了。但現在並沒有顯著改進,這是印軍的軟肋。印軍沒有能力進行一場較大規模的局部戰爭,如朝鮮戰爭規模,甚至如上甘嶺戰役這樣規模的戰役也沒有能力持續進行,上甘嶺美軍消耗炮彈130萬發,志願軍消耗炮彈40萬發,戰役持續40多天。

看起來印度的戰略是在印度設定的條件下,即在印度選定的戰場、時間、戰爭規模等條件下、進行一場預有準備的中低規模的高技術戰爭。如甲午戰爭日本突襲中國、日俄戰爭日本突襲俄羅斯遠東艦隊。採取先發制人的手段,在戰爭一開始就取得決定性勝利,而後依據有利的戰場形勢,通過談判和國際斡旋獲得最大的政治和經濟利益。因此印度必然採取精兵主義,從印美空軍對抗演習看印度空軍的精銳有著不可忽視的戰鬥力。但是這個戰略存在著致命的缺點,就是如果對手不按照印度的設想出牌,印度缺乏應變的准備和能力。在1963年印度與中國的沖突中就發生了這種情況。中國的反應超過了印度的估計,結果印軍遭到慘敗。

從以上分析,印度的硬實力比中國有非常大的差距,特別是長期競爭的潛力方面差距更大。局部沖突中雙方的技術差距不明顯。但可以運用的戰術方面的差距和後勤能力仍然存在著顯著差距。

F. 中國,巴基斯坦,以色列,印度這幾個國家軍事力量哪個強

中國最強。印度其次,巴基斯坦第三,以色列最差。

1、在空軍方面。
中國三代重型戰斗機(包括蘇27、蘇30、殲16、殲15、殲11)共計450架,三代輕型戰斗機(殲10)約400架,加上殲轟七系列240架,合計約1000多架三代系列戰斗機,位居世界第二位。
印度有270架重型戰斗機蘇30、60架米格29、50架幻影2000,三代機總數不到400架。另外有約100架法國陣風戰斗機訂貨中,未交付。
以色列有F15戰斗機68架,F16戰斗機300架,合計360架。
巴基斯坦有63架F16,100架梟龍。另外該國年產25架梟龍,梟龍總裝備量250架。

在空軍方面,中國毫無疑問排第一,印度第二,以色列第三,巴基斯坦墊底。雖然以色列印度戰斗機數量都是不到400架三代機,但是印度重型戰斗機佔了一大半,而以色列是輕型戰斗機居多,而且印度的國土面積、機場數量、飛行員數量都不是以色列可以比擬的,說句不客氣的話,就算印度沒了空軍,用陸軍100萬軍隊,也足以把以色列推平。

2、海軍方面。
中國:航母1艘(在建航母1艘),神盾艦17艘(6艘052C、11艘052D,不包括055級,含未服役),潛艇60多艘,核潛艇10艘
印度:航母2艘,神盾艦3艘,核潛艇2艘(包括租借),常規潛艇20艘(包括6艘在建)
巴基斯坦:11艘護衛艦,10艘潛艇(另外外購中國8艘AIP潛艇)
以色列:3艘潛艇,3艘小型護衛艦。
海軍方面綜述,中國第一,印度第二,巴基斯坦第三,以色列第四。

3、陸軍方面:
中國:7000輛主戰坦克
印度:2870輛主戰坦克
巴基斯坦:2500輛
以色列:480輛
陸軍方面是最沒有爭議的,陸軍的數量就是各國的戰鬥力,巴基斯坦50萬陸軍,以色列13萬,以色列在善戰,能用13萬陸軍打敗50萬巴基斯坦陸軍?更何況,巴基斯坦軍隊素質比以色列差不到哪去。擊落以色列戰斗機最多的飛行員就是巴基斯坦人。

所以綜合一下,中國第一,印度第二、巴基斯坦第三,以色列最後。
參考資料 《網路》《坦克裝甲車輛》。

G. 印度與中國相比軍力到底有多強

印度與中國相比軍力,旗鼓相當。主要還是看誰的戰術戰略更恰當,更能發揮出自己的優勢,利用各自天時地利人和,誰就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1、印度戰鬥力並不弱,其國家人口眾多,部隊也多,擁有西方武器庫和俄羅斯武器庫雙方支持,可以說是世界上一流的軍事強國。與中國比,可以說是旗鼓相當。但是印度有其很嚴重的問題,就是依靠外部力量過多,一旦國際對其進行封鎖制裁,印度的國防力量立即就會癱瘓。這點和中國很不一樣,中國自成世界,軍事力量不依靠外界,孰優孰劣,需要看戰場形勢。

2、印度的戰鬥力短板在於其工業。印度缺少完整工業體系。嚴重程度已經危機其農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了,這也是為什麼印度無法像中國這樣脫離世界體系制約的原因。印度工業缺陷,使其成為了永遠長不大的孩子。這種工業短板,在軍事斗爭方面,會影響其設備升級速度。所以印度的軍事發展不具備可持續性。在戰爭中會體現在後勤消耗大的特點,戰鬥力轉化效率低下。

3、印度軍力和中國軍力有相似之處,但是中國軍隊成處於在改革階段,很多新的戰略思想還尚需驗證磨合。印度還固守老舊的模式,有過往經驗可以利用。所以,一切還需根據戰場形式來判斷,若能運用得當,未必老辦法勝不了新方法。



H. 中國和印度軍事對比

中國 總兵力230萬 陸160萬 海46萬 空25.5萬 【人口為129988萬,陸地面積約960萬,海域面積473萬
國內生產總值246619億¥,稅收收入49449億¥】
【中國陸軍機動作戰部隊有18個集團軍,武警部隊總員額現為66萬人。】

中國台灣

台灣空軍:
幻影2000-5型戰斗機:該機從法國引進了60架,是幻影戰斗機的較新型號。戰鬥力較強。動力設備:一台 SNECMA M53-P2,渦扇發動機,最大推力 21,400 磅;制空性能:最大馬赫數 2.2,實用升限 55,000 英尺,作戰半徑 600 英里;自重:最大起飛重量 37,500 磅;武備:兩門 30mm 機炮,可掛載空空導彈、攻地導彈,先進指導/慣性制導。
F-16MLU輕型主力戰斗機:該機從美國引進了約150架。動力設備:一台 PW F100-PW-200渦扇發動機,最大推力 24,000 磅;制空性能:最大馬赫數 2.1,實用升限 55,000 英尺,作戰半徑 650 英里;自重:最大起飛重量 37,500 磅;武備:一門 20mm M-61A1 機炮,可掛空空導彈,有限攻地能力,先進指導/慣性制導。
IDF經國號戰斗機:台灣空軍裝備的IDF經國號戰斗機該機由台灣航空工業發展中心自行研製,1983開始設計,1986年第一架原型機首次試飛。動力設備:兩台 Garrett TFE1042-70渦扇發動機,最大推力18,920 磅。該機最大馬赫數約1.7,升限16750米,爬升率250米/秒,實用升限 55,000 英尺,作戰半徑 550 英里。據信得到了美國的幫助。IDF的武器有內裝的一門M61A「火神」20毫米六管炮。左右機翼兩個掛架可掛空空導彈和反艦導彈。可掛載的其他武器有LAU-3A,70毫米*19火箭巢、CBU-20子母彈、激光制導炸彈、AGM-65空地導彈。
F5E戰斗機:過時的美國產品,與我國殲-7早期型相當,某些性能低於殲-7。動力設備:兩台 GE J85-GE-21A渦輪發動機,最大推力 10,000 磅;制空性能:最大馬赫數 1.64,實用升限 52,000 英尺,作戰半徑 500 英里;自重:最大起飛重量 24,600 磅;武備:兩門 20mm 機炮,可掛空空導彈,有限攻地能力,先進指導/慣性制導。
F104G型戰斗機:已經面臨淘汰的機型。動力設備:一台 GE-J79渦輪發動機,最大推力 15,800 磅;制空性能:最大馬赫數 2.0,實用升限 58,000 英尺,作戰半徑 500 英里;自重:最大起飛重量 28,800 磅;武備:一門 20mm M-61 機炮,可掛空空導彈,不能掛載攻地導彈,慣性制導。
台灣海軍:
台灣「康定」級護衛艦:購自法國,原為法國「拉斐特」級護衛艦,隱身設計,具有一定的隱身能力。
台灣海軍「淮陽」號護衛艦:原美國海軍諾克斯級護衛艦「巴貝」號,現在為台灣海軍服役的「淮陽」號。「淮陽」號是台灣租借美國諾克斯級護衛艦第二批3艘中的1艘,於1995年8月在台灣蘇澳中正基地服役。在此之前,「巴貝」號已退役封存,後啟封測試,經過半年的改裝工程,交付台灣。對比2幅照片可以看出,原機庫頂部巨大的圓球形電子設備天線罩已拆除。
PFG―3級護衛艦:該級艦長 138.1米,寬 13.7米,吃水 4.5米;滿載排水量&127;4100噸;動力裝置採用 2台 LM―2500燃氣輪機,總功率5.23萬馬力,&127;最大航速 29節,續航力達 4500海里/20節。艦上武備包括:2座四聯裝「雄風」― E型艦艦導彈發射裝置、l座「標准」型艦空導彈 MK-13-4發射裝置(配MR-SMl「標准」導彈&127;40枚)、2座三聯裝 MK-32型魚雷發射裝置(配 6枚 MK-46型反潛魚雷)、l門「奧托?梅萊拉」76毫米炮、2門 40毫米炮、l門「密集陣」6&127;管20毫米近程防禦系統。鑒於美國不允許 SH―60B型反潛直升機出口,因而該級艦可能改用S-70B反潛直升機。&127;該機將採用聲納浮標和吊放聲納。該級艦的探測系統尤其聲納瞄(SQS-56艦殼聲納和SQR-18A拖曳線列陣聲納)性能突出,具有減少折射和混響效果的能力.Ⅱ型在 I型基礎上作了較大改進,艦長加長了 5.2米,滿載排水量由 4100噸增至4300噸。Ⅱ型艦採用 MK-41垂直發射裝置(32管)來發射「天弓」或「標准」SM―2艦空導彈;取消了 1型艦上的 2門&127;40毫米炮,增加了 l門「密集陣」近防武器系統,使艦上的防空能力有所增強。另外,Ⅱ型艦將採用先進的相控陣雷達。PFG-2級 Ⅱ型艦首艦計劃於 1999年建成服役,第二艘艦計劃於 2000年建成服役。該型艦擬建10艘。
目前,中國台灣海軍有 PFG-2級護衛艦多艘。該級艦又分為Ⅰ型和Ⅱ型。Ⅰ型的原型是美國的「佩里」級,但有諸多改進:一是增加了艦的排水量,達到4100噸;二是更換了上層建築及部分武器裝備。
該級艦首制艦於 1990年 1月開工興建,1992年下水,1993年 3&127;月服役。PFG―2級 I型艦武器配置較強,包括艦艦導彈、艦空導彈、反潛武器、火炮等;此外還搭載 2架反潛直升機。它是以防空為主,同時兼顧反潛和反艦的護衛艦。艦上的探測系統、電子戰系統具有較先進的水平。
該級艦採用全燃主動力系統,單軸、單槳。在艏部聲納導流罩的後面設置兩個輔助推進系統,從而提高了艦進出港能力;此外在主推進系統受損時,可用輔助推進系統工作,所以全艦具有良好的操縱性和可靠性。
台灣「成功」號護衛艦
台灣「海島」級護衛艦:該級艦是美國製造,較陳舊,滿載排水量1250噸,艦速18節,主要用於近海巡邏.
S-2E/G/T:動力設備:兩台 Garrett TPE331-15AW 渦輪發動機,3,100 馬力;飛行性能:最大飛行時速 270 英里,作戰半徑 650 英里;重量:最大起飛重量 29,150 磅;武器配置:魚雷,受控/無控 彈葯。
S-70C直升機:動力設備:兩台 GE CT7-2D-1,3,446 馬力;飛行性能:最大飛行時速 170 英里,作戰半徑 340 英里;重量:最大起飛重量 21,828 磅;武器配置:三枚 Mk46 魚雷 。
台灣陸軍:
導彈:
BGM71「陶」式反坦克導彈:控制方式為線控,自重:51磅,長度:3.8米,射程:2.3 英里彈速:1,000 米/秒,破甲厚度: 508 毫米
KUN WU反坦克導彈:台灣第一代反坦克導彈,數據不詳。
APILAS單兵反坦克導彈:該導彈為攜帶型單兵反坦克導彈,其制方式為慣性制導,口徑112毫米,自重:20磅,長度為4.2米,射程約1,100米,彈速1,280米/秒,破甲厚度為720毫米。
控制方式為慣性制導,口徑為84 毫米,自重14.8磅,長度3.2米,射程960米,彈速928米/秒,破甲厚度450毫米。
「霍克」短程對地導彈由美製「霍克」防空導彈改制而成。該彈制導方式為簡單慣性制導,重量10,710 磅,長度39.8 英尺,射程約90 英里,動力裝置為兩級固體火箭發動機,戰斗部裝有300磅常規高爆炸葯。
台灣中山科學院自行研製的對地導彈。其制導方式為簡單慣性制導,重量為3,080 磅,長度19.6米,射程約70 英里,動力裝置為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戰斗部裝有常規高爆裝葯。
主戰坦克:
M-60-a3型主戰坦克:動力設備:Continental AVDS-1790-2C 柴油機,750 馬力;最大速度:48 千米時速;自重:60 噸;武備:一門 105mm 線膛炮,一挺 12.7mm 機槍,一挺 7.62mm 機槍 。
CM12:動力設備:Continental AVDS-1790 柴油機,700 馬力;最大速度:51 千米時速;自重:54 噸;武備:一門 105mm 線膛炮,兩挺 7.62mm機槍 。
M41-D:動力設備:Detroit 8V-71T 柴油機,405 馬力;最大速度:72 千米時速;自重:25 噸;武備:一門 76mm 線膛炮,一挺 12.7mm 機槍,一挺 7.62mm 機槍 。
M48H:美製M48的台灣改進型,俗稱「虎」式坦克。戰斗全重48.8噸,乘員42人,火炮為一門105毫米加農炮,彈葯54發,最大有效射程1850米,直射距離1400米,並列機槍口徑7.62毫米,槍彈6850發,最大時速48.3千米, 最大行程483千米。
113裝甲輸送車:美製鋁裝甲輕型車輛。戰斗全重10.26噸,乘員2人, 載員11人,制式武器為12.7毫米高平兩用機槍。最大時速64千米, 最大行程321千米。

印度 陸軍兵力98萬 主戰坦克3414輛 空軍兵力14萬 作戰飛機772架 海軍兵力5.5萬(含海軍航空兵和海軍陸戰隊) 艦艇151艘,其中航空母艦1艘、潛艇19艘 海軍航空兵:5000人 海軍陸戰隊:約1200人。【面積約298萬,人口:近11億,耕地面積約1. 6億公頃,人均0. 17公頃,雲母的產量和儲量為世界之首,森林5300萬公頃,覆蓋率為16%。總兵力為127萬,居世界第四位。其中陸軍103. 5萬,擁有中程導彈,已具備核能力。海軍7萬,空軍17萬,另有50多萬預備役軍人和100多萬准軍事部隊。2005/2006財年國防預算約合200.63億美元,佔GDP總量2.27%,比上財年增加7.2%。

印度陸軍:兵力為98萬人,編有5個軍區、11個軍部、35個師(3個裝甲師、4個平原步兵整編師、18個步兵師、9個山地師和1個炮兵師)及15個獨立旅(7個裝甲旅、5個步兵旅、2個山地旅和1個空降/突擊旅)、1個「普里特維」地地導彈團、4個防空旅和3個工兵旅。上述部隊包括59個坦克團、355個步兵營、190個炮兵團(營)、2個地空導彈大隊、15個地空導彈團。陸軍航空兵編有14個直升機中隊(其中6個反坦克中隊、8個觀察機中隊)。
主戰坦克:3414輛,其中T-55型約700輛、T-72型約1500輛、「常勝者」1200輛、「阿瓊」式約14輛。
步兵戰斗車:БМП-1型350輛,БМП-2型1000輛。
裝甲輸送車:OT-62/64型157輛。
牽引火炮:4175門(估計有600門庫存)。其中75毫米1115門,105毫米約1350門,122毫米約550門,130毫米750門,155毫米410門。
自行火炮:105毫米80門,130毫米100門。
多管火箭炮:122毫米150門。
迫擊炮:120毫米500門,160毫米700門。
無座力炮:57毫米500門,106毫米1000門。
高炮:約2400門。
地地導彈:普里維特若干。
地空導彈:薩姆-6型180枚、薩姆-7型620枚、薩姆-8B型50枚、薩姆-9型400枚、薩姆-3型45枚、薩姆-16型500枚。
直升機:199架。
反坦克導彈:「米蘭」式等若干具。
空軍印度空軍兵力為14萬人。裝備作戰飛機772架、直升機170架(含武裝直升機32架)。
編有17個攻擊戰斗機中隊,第一線戰機有650架以上,不過當中有老舊MIG-21多達300架,真正主力是法制的Mirage-2000N有40 架,60架俄羅斯制的MiG-29,和80架MiG-23,雖然也有90架美州虎戰機但保養不良,數量雖多但戰力遠遜於歐洲各國
海軍:兵力為5.5萬人(含海軍航空兵和海軍陸戰隊)。編有東部、西部、南部和遠東4個地區司令部和東、西2支艦隊。另編有潛艇司令部(駐維沙卡帕特南)和海軍航空兵司令部(駐果阿)。
裝備各型艦艇151艘,其中航空母艦1艘、潛艇19艘、驅逐艦6艘、護衛艦18艘、巡邏與海岸艦艇49艘、掃雷艇20艘、兩棲登陸艦艇10艘、各種支援艦船28艘。
海軍航空兵:5000人,裝備67架作戰飛機、83架武裝直升機。
海軍陸戰隊:編有1個團(含3個大隊),約1200人。

I. 2011年全球軍力排名 說印度第4 嚇死我 印度比中國強嗎

印度差不多在.第.六.位.左.右.,比不上中國的~差.遠了。我們是以歐洲為參照.系,.以美.國為.假.想.敵.,他.是..以.巴.基斯..坦.參.照系..,.以.我.國.為.假.想.敵.。不在一個檔次。

各國最新軍事實力排名 :
1、 美國:全球戰略進攻型軍隊,公認的超級大國,其建立在最發達的工農業生產上,地緣環境好,抗制裁能力超強,其良好的硬體和形象對世界各地精英有強大的吸引力。 憑借2戰和戰後中東地區的沖突,在5大洲都有駐扎大量精銳部隊,控制了歐亞多國的政局。(海軍和空軍武器質量總體領先全球,數量是西歐和日本的總和),信息技術先進,空間技術一流,具有太空戰實力,海空軍實力優勢明顯,作戰理念先進,特點是先發制人,深入敵國作戰,把威脅(包括對本土利益和海外利益的威脅)消滅在萌芽狀態,對中俄實行談判-遏制政策,盡量避免直接作戰,對其他國家,實行非友即敵政策,設法盡量軍事打擊敵對國,此戰略在911後在國內受到更多支持。在做為頭號強國的幾十年內,在全球范圍內多次發動中小規模的軍事行動,勝多敗少,有時陷入泥潭,但對其自身利益不構成致命影響。
2、 俄羅斯:亞歐大陸戰略進攻型軍隊,技術基礎好,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數量上仍跟美國不相上下,但是工農業生產相對落後,國內資源非常豐富,抗制裁能力超強,軍人素質一流,且能吃苦耐勞,紀律嚴明,空間技術優勢明顯,但近年落後於美國。本土外作戰的能力一直偏弱,海空軍因為多國的戰略包圍而活動受限制。 黑海艦隊都不能成為海洋艦隊了,只是在死水灣里,而太平洋艦隊隔著他的工業中心,人口中心太遠了。
3、 中國:防禦性的大國軍隊,軍事工業部門比較齊全,初步具有空間戰和信息戰的能力,但軍隊總體科技水平偏低,經濟發展比較迅速。主要高新技術常依靠對國外產權的引進,而任何國家對中國的技術輸出設限重重。國民重視教育,但缺乏很強的創造力和靈活性,然而自身發明創造缺乏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而常被別國利用。因為人多優質地少,周邊強弱敵對勢力林立,且缺少對海外資源的控制,國內資源現已經超負荷運用,抗制裁封鎖的能力較弱,民性比較溫良,遵循與鄰為善,缺乏侵略性,官方對政.治學習的重視程度甚於提高技戰水平。但由於人民勤勞堅.韌,文化底蘊深厚,在國民生存權受.威脅之時,智慧能充分用到戰爭中,國家維系了數千年不倒。
4、 法國:全球性軍隊,微型超級大國,工農業非常發達,體系完整,但因為國小人少,戰略資源缺乏,抗制裁能力較弱,北約內部獨立的軍事大國,海空軍隊戰鬥力強而靈活,空間技術在歐洲優勢明顯,國內精英渴望制定政策協調歐盟各國的利益使歐洲一體化最終統一,以遏制大國對西歐的控制,(2004-2005年獨力控制非洲一個跟伊拉克實力相當的國家,這點較美國成功)。
5、 英國:全球性軍隊,但軍工業體系欠完整,太空作戰發展相對落後,故常擔當美、法等國的追隨者,工業發達,國內戰略資源比較豐富,抗制裁能力在西歐各國中最強,20世紀90年代以後英國空間、信息技術發展迅速,總體實力有回升勢頭,軍隊作戰思想非常先進,文化底蘊深厚,重視情報收集,持久戰、反游擊戰歷史悠久。
6、 德國:歐洲地區性的軍隊,工業生產力非常強,技術尖端,但因美、法的雙重控制體系欠完整,因為國小封閉,抗制裁力很弱,其國民素質一流,文化深厚,戰斗意志和戰術思想聞名世界而富有創造力,陸軍戰鬥力在歐洲首屈一指。
7、 日本:地區性軍隊,戰後在美國的重點支持下,工業生產非常發達,門類齊全,技術先進,但抗制裁能力較弱,在未被完全孤立的情況下能在短時間內武裝為亞洲超強的戰鬥力,民性兇悍而殘忍,組織紀律性很強。
8、 義大利:明顯受制於美國的,歐洲和中東地區性的軍隊,因為其重要的戰略位置令美國在戰後對其重點培養,使其在戰後由弱小而半分裂的弱國成為軍事實力和潛在武器生產力名列世界前列的強國。
9、 韓國:東北亞重要軍事力量,但受制約於美日,地方狹窄,抗制裁能力很弱,新興發達的工業和技術大國,國民民族意識非常強,民性兇悍,組織紀律一流。
10、 西班牙:類似於義大利的歐洲和中東地區性軍隊,曾經被國際孤立,加入北約和歐盟時間較晚,近年海空軍力量在美國和歐盟的支持下發展迅速,非常積極地參加美國和法國主導的對國際熱點地區的控制,擴展勢力范圍很快。

各國軍事實力中,前三位是比較好界定的。5位以後就難界定了,當然不一定後面一定比前面弱,比如德國法國吧,如果二者打仗,贏的肯定是德國,但是讓二者去打世界戰爭遠離本土,法國就要略勝一籌了。還有雖然韓國排名第九,朝鮮沒排上號,但是朝韓打起來,朝鮮勝率超過60%。日本排名靠後因為聯合國有制裁,另外美國有駐軍,除了海軍還行外,空軍不敢恭維,戰略縱深太小。所以把它拍到英法德之後。另外印度的比較難界定,我覺得應該在全球前六位,但是印度是俄羅斯長期為其提供最先進的武器,國家大人口多,但民性不好戰,先進的技術只被少數人掌握,軍隊規模大而總體落後,政府喜歡講大話、空話,缺乏戰爭勝利的歷史,在強敵面前長期只是少數人的抵抗,近年經濟發展迅速,但未能解決邊境地區的沖突。

J. 中國和印度的軍事實力哪個強

說實話我真的從來都不關心政治的因為我覺得那太無趣的可能這是絕大多數的女生不會關注的事情,相反男生對這些可能更了解一下。我看我的那些男同事都是購買國外產的手機的都不買國產說是國產的不好,我只能說每個小公民只是看到了這些的小利益沒有看到大的危機,但我覺得國產的也挺好的長期支持國產科技,只有每一個公民支持國產科技這樣我們自己的科技才能很快的崛起,要真的分析的話這個我們可以人側面看出來的。


閱讀全文

與中國和印度哪個國家兵力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54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30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61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19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80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398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8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76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01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13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66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391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66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84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60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64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23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53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592
伊朗的海拔多少米 瀏覽: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