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世界上的十個昆蟲
世界上的蟲子千奇百怪,奇形怪狀,什麼樣的都有,什麼樣的顏色都有,那麼學習吧我精心為你挑選了10種昆蟲,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很多人都覺得昆蟲在人類面前很弱小,屬於弱勢群體,連大自然中動物都不如,看完下面的介紹,你又會有什麼感受呢?
1、 古老的巨型蟲 。
最出名的遠古巨型昆蟲生活在大約3億年前的石炭紀,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巨型蜻蜓和巨型蜈蚣。巨脈蜻蜓的翼展達0.75米,遠古蜈蚣蟲的身體能伸展到2.6米,它們可能既吃植物,又吃小型動物。巨型古廣翅鱟是其中的佼佼者,它是一種廣翅鱟海蠍子,生活在4.6億到2.55億年前,體長可達2.4米,是進化史上最大的節肢動物。
2、 巨型甲蟲 。
在最黑暗的非洲叢林深處,也許能找到地球上最大、最重的昆蟲——巨型甲蟲Goliath beetles,又稱Goliathus。雄性體長可以長到11厘米,它們的幼蟲體重可達100克。寵物愛好者捕捉Goliathus後,用狗糧或者貓糧喂養它們。
3、 駱駝蜘蛛 。
身陷伊拉克沙漠的美軍遇到的另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就是必須設法對付這些八條腿的怪物。這些蛛形綱動物的體寬可達25厘米,奔跑速度可達每小時16公里,它們喜歡隱藏在黑暗、隱蔽的地方,靜止不動的它們看起來就像睡袋。不僅在伊拉克或者中東可以看到駱駝蜘蛛,在墨西哥附近它們又被稱作“matevenados”,英文意思是“鹿殺手”。
4、 田鱉 。
又被戲稱為“咬腳趾的動物”。它們的體長可以長到12厘米,是最恐怖的淡水動物,它們以其它昆蟲、淡水螯蝦、蝌蚪和倒霉的魚兒為食。當田鱉咬到潛在的美味(或者你的腳趾)時,它們會快速向獵物體內注射一種可以溶解組織的酶,然後吸食液化後的組織。可想而知,被田鱉咬上一口肯定很痛,並會給受害者造成永久性肌肉損傷。
5、 日本大黃蜂 。
日本大黃蜂的體長達4厘米,翼展達6厘米。平均每年有40人死在日本大黃蜂的手裡,這比日本由其他野生動物致死的總人數還多。日本大黃蜂的毒液的“威力非常強”,它利用一根長達6.25毫米的弧狀刺注射毒液。被日本大黃蜂蟄到時,感覺就像一根炙熱的釘子扎進他的腿里。更糟糕的是,被激怒的日本大黃蜂會對目標物緊追不放,經常會追趕長達5公里!
6、 大沙螽 。
大沙螽有11個不同品種,體長可達20厘米。它們僅生活在紐西蘭及其附近島嶼,它們在這個主要由老鼠等嚙齒動物組成的生態系統中,占據重要地位。人類移民者把嚙齒動物引入紐西蘭後,大沙螽的數量開始迅速下降。大沙螽在希臘語里的意思是“可怕的蚱蜢”,因為腿上長著尖刺的大沙螽與由輻射引起突變的蟋蟀有幾分相似。當地毛利人第一次見到大沙螽時,也感到非常吃驚。
7、 皇蛾和亞歷山德拉鳳蝶 。
皇蛾和亞歷山德拉鳳蝶是世界上最大的蛾子和蝴蝶,它們的翼展超過30厘米。皇蛾是在亞洲東南部的馬來群島和印度次大陸發現的,人們一直在飼養這種動物,利用它的毛蟲吐絲織繭,獲得具有商業價值的絲。1906年歐洲博物學家首次發現亞歷山德拉鳳蝶,當時一位收藏者利用雙管槍在今天的巴布亞紐幾內亞打下一隻。亞歷山德拉鳳蝶在潮濕的早晨破繭而出,並藉助白天更熱的空氣把碩大的翅膀吹乾。
8、 亞馬遜食鳥蛛 。
亞馬遜食鳥蛛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種蜘蛛。這些生活在叢林里的鳥蛛的足展是25厘米,跟體型更小的寮國巨型獵人蛛的足展幾乎一樣。但是亞馬遜食鳥蛛在體重方面更勝一籌,成年樣本的體重超過170克。第一位觀測這種蜘蛛的人,詳細描述了一隻亞馬遜食鳥蛛吃蜂鳥的情景。除此以外,它們還能殺死並吃掉老鼠、蝙蝠、蜥蜴和體型較小的毒蛇。
9、 沙漠蛛蜂 。
沙漠蛛蜂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種黃蜂,體長可達5厘米。跟我們熟悉的大部分黑、黃條紋黃蜂不同,它們擁有藍、黑色身體和橙黃色或者鐵銹色翅膀。它們依靠捕捉西南沙漠上的鳥蛛和其他大型蜘蛛生活。沙漠蛛蜂的毒針不會殺死蜘蛛,它把鳥蛛拖回洞穴,在蜘蛛身體上產卵。卵孵化後,小蜘蛛立刻開始吃仍然活著的美餐。
10、 尖刺足刺竹節蟲 。
世界上已知有3000多種竹節蟲,尖刺足刺竹節蟲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這類蟲子。不包括伸開的腿,這種令人吃驚的動物從頭部到腹部末端的長度可達33厘米。盡管所有類型的竹節蟲都是食草動物,但是一些類型的這種昆蟲分泌的一種物質,能對食肉動物(或過分好奇的人類)的眼睛和口腔產生強烈刺激。從某些方面來說,受害者會非常痛苦,而且要經歷臨時性失明。
Ⅱ 請問這是什麼蟲子怎麼來的怎麼消滅
這是「米蛾」,這東西出沒說明家裡有糧食生蟲了。
幼蟲
三、糧倉防治要點
1. 保持倉庫清潔衛生,並安裝紗窗紗門。
2. 散裝糧可用4ppm保糧磷,4ppm甲基嘧啶磷, 0.5-1ppm溴氰菊酯與穀物拌和30-40公分。
3. 倉內空間掛敵敵畏布條。
4. PH3常規熏蒸。
Ⅲ 問問您,這是什麼蟲子
黃守瓜,Aulacophora indica(Gmelin),屬葉甲科守瓜屬的一種昆蟲。黃守瓜是瓜類蔬菜重要害蟲之一。在中國分布廣泛,大部分省區均有記載;朝鮮、日本、西伯利亞、越南也有分布。 黃守瓜是瓜類作物的重要害蟲,在中國北方1年發生1代,南方1~3代,台灣南部3~4代。以成蟲在背風向陽的雜草、落葉和土縫間越冬。
中文學名
黃守瓜
拉丁學名
Aulacophora indica(Gmelin)
別稱
印度黃守瓜、黃足黃守瓜、黃蟲、黃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