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現在世界格局 曾經是殖民地的國家有哪裡
曾經是殖民地的國家太多了。除了歐洲,基本上全世界其餘的地方都曾是殖民地,或者受過殖民統治。像美洲,北美加拿大美國曾是英國殖民地,拉丁美洲大陸除了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以外,都是西班牙的地盤。非洲那就更不用說了,被瓜分殆盡。亞洲的話,中國名義上獨立,但卻是半殖民地,印度、緬甸屬於英國,越南、寮國、柬埔寨屬於法國,印尼屬於荷蘭等等。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也是英國的。
2. 在世界近代歷史中半殖民地的國家有哪些
這個並不多(因為半殖民地不同於全殖民地),主要有(19世紀後期)亞洲的中國、美洲的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烏拉圭等。
3. 世界歷史上曾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國家有哪些【30分】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即1913年,屬於半殖民地國家的有波斯、中國、土耳其等。英國和沙俄長期爭奪波斯。1907年和1915年英、俄兩次協議,將波斯南部劃為英國的勢力范圍,北部劃為沙俄的勢力范圍。德、英、法等國長期爭奪土耳其。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土耳其參加德國方面作戰,戰後它在北非和西亞的屬國都被英、法、意三國所瓜分,本土則淪為半殖民地。
西羅馬帝國滅亡後,其海外行省和殖民地被東羅馬帝國、法蘭克帝國、西哥特王國等國家瓜分。由於政治和軍事上的局限,同時由於西羅馬滅亡之後出現的人口稀少,這些國家幾乎沒有力量去征服海外殖民地。
十字軍東征標志著歐洲對自身之外的地區產生興趣的開始。在地中海東岸建立起來的十字軍國家並非殖民地,但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佔領拜占庭帝國後,威尼斯和熱那亞佔領了原屬拜占庭的許多領土,在東地中海建立了自己的商業殖民地。這些殖民地後來大多被奧斯曼帝國奪取。
一般認為,近代西方國家最早佔領的殖民地是葡萄牙於1415年佔領的休達。該港原屬摩洛哥,為撲滅當地海盜、並控制經休達中轉的西非黃金及象牙的進口,葡萄牙經過周密部署佔領了休達港,隨後為直接與出產黃金的西非黑人帝國建立聯系,又沿非洲海岸南下,佔領了馬德拉群島、維德角群島等群島。
隨著文藝復興運動在歐洲的發展,歐洲出現了對商業資本和財富的渴望。當時歐洲的主要貿易對象是東方,尤其來自是中國、印度和南洋各群島的絲綢、寶石、香料等奢侈品。由於當時與東方的貿易被威尼斯、熱那亞壟斷,西歐國家決定自己探索通往東方的航路。首先對東方航線展開探索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1498年達·伽馬經過好望角抵達印度。為了確保與印度的貿易不受莫卧兒帝國、阿曼以及印度洋沿岸各土邦國的干擾,葡萄牙於1510年在果阿建立了第一處殖民地,修築要塞,配備軍隊,保護葡萄牙商人的安全,同時在非洲沿海占據了一些島嶼和濱海據點,作為前往印度的中途補給站。
由於經好望角前往東方的航路被葡萄牙壟斷,西班牙不得不向西尋找通往東方的新航線。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後,西班牙展開了對美洲的征服和殖民運動,在極短的時間內消滅了印第安人所建立的各個帝國,建立起極其廣大的殖民地。1494年經教皇仲裁,葡萄牙在西經50°以東的美洲大陸也獲得了面積極為龐大的殖民地。
由於西班牙征服地區盛產金銀,大量貴金屬經西班牙流入歐洲,刺激了歐洲其他地區的物價變革和工商業發展。同時,由於咖啡、可可、茶葉、煙草、蔗糖、馬鈴薯等新消費品引入歐洲,歐洲人的飲食習慣也大幅度改變,導致對這些消費品需求的增長,這就促使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新征服的美洲廣大地區發展經濟作物的種植。
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英國和法國從西班牙人手中奪取了加勒比海諸島,荷蘭從葡萄牙手中奪取了巴西東北沿海的納塔爾地區。由葡萄牙人在非洲的馬德拉群島、維德角群島首創的黑奴種植園制度傳入英、法、荷控制的這些地區,對勞動力的需求猛增。而由於殖民者(尤其是西班牙人)對印第安土著的殘酷屠殺,印第安人的數量由15世紀末的5000萬銳減至17世紀的400萬,因此歐洲殖民者不得不從非洲尋找新的勞動力來源。
從1442年起,葡萄牙人就把柏柏爾人用作奴隸(在葡萄牙本土),西班牙人從1502年起開始把非洲黑人運入美洲。對奴隸貿易的需求促使兩國以及英國、荷蘭、法國、丹麥等新興資本主義國家在西非洲沿海建設了許多商站,販賣奴隸、象牙、黃金和辣椒(當時被稱為「天堂的種子」,象牙海岸(今名象牙海岸)的另一個名稱是種子海岸)。但是由於西非的海岸難以接近,再加上當地的地貌和氣候不適合歐洲人居住,因此在此後幾個世紀的時間里,歐洲對非洲的殖民只限於少數濱海據點。從歐洲國家對這些殖民地的命名——黃金海岸、象牙海岸、奴隸海岸——上可以看出,在西非的殖民地基本上都屬於資源掠奪型殖民地。
4. 前,中國周邊哪些國家和地區已經淪為西方國家的殖民地
1、日本:美國的半殖民地
2、菲律賓:西班牙的殖民地
3、印度(包含巴基斯坦,未分裂):英國的殖民地
4、孟加拉國:英國的殖民地
5、中亞五國:大部分屬於俄國領地,清朝控制少量地區
6、緬甸:英國的殖民地
7、馬爾地夫,斯里蘭卡:英國的殖民地
8、越南:清朝的附屬國,已淪為法國的半殖民地
9、寮國:法國的殖民地
10、柬埔寨:法國的殖民地
11、阿富汗:北部沙皇俄國,南部英國的殖民地
12、印度尼西亞:葡萄牙的半殖民地
13、尼泊爾:原來是清朝的附屬國,後來被英國控制下的印度染指,此時應是英國的半殖民地。
(4)印度半殖民地在哪裡擴展閱讀:
遠古時代的殖民地多為拓殖型殖民地,即宗主國在海外的延續,例如腓尼基人建立的迦太基。在古希臘時期,希臘諸城邦在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建立了許多殖民地,一度遠至北非和西班牙海岸。
希臘人的殖民運動始於與海外地區的貿易需要,同時也有一些希臘公民不滿本城邦政治現狀,或由於地少人多而移居海外。
希臘人的海外殖民區建立起來之後,大多保持政治上的獨立性,但同母邦保留一定的聯系,派遣代表參加全希臘的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並且以身為希臘文明的前哨而自豪。
一些希臘殖民地保存至今,如敘拉古(在義大利西西里島,今名錫拉庫扎)、塔蘭托和拜占庭(今伊斯坦布爾)。
5. 亞洲國家淪為殖民地與半殖民地最大的國家
殖民地:英國殖民的印度,包括現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克什米爾。
半殖民地:中國。很多國家在該國殖民,包括現在的中國和蒙古。
6. 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半殖民地,是相對於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獨立國家,實際上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各方面都受到外國殖民主義的控制和奴役,在社會發展形態上是歷史的沉淪;半封建是相對於完全的封建社會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統治和自然經濟佔主導,實際上社會已逐漸近代化,資本主義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斷發展壯大,在社會發展形態上是歷史的進步。半殖民地是從國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從社會經濟結構上看的。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的原因,半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礎。
帝國主義入侵封建國家後,封建經濟逐步解體,資本主義因素得到一定發展;國家形式上保持獨立和主權,而實際上政治、經濟都被帝國主義所控制的社會形態.
你說的是對的,殖民地國家有:印尼,印度,朝鮮半島,非洲大多數國家,南亞,南美
半殖民地國家有:中國,日本(明智維新前)......
7. 英屬印度是「半獨立」國家還是完全是英國殖民地
印度是英國的半殖民地國家。
半獨立國家也就是半殖民地國家,以中國為例,中國自1842年鴉片戰爭後,就是半殖民地國家,因為中國的政治體制仍是封建君主制,也就是清王朝。當時印度是有自己的國家政權的,所以是半殖民地。
東印度公司是英國開設的,其目的就是掠奪印度的原材料,以及傾銷商品東印度公司代表的是英國,換句話說,類似我們現在的大使館,但是和大使館的職責不同罷了,並不是獨立不獨立的問題,她本身就屬於英國,之所以取「東印度」這個名字只是因為公司開設在印度東面而已。
8. 印度中的矽谷班加羅爾,同等於哪一年的深圳
班加羅爾坐落於印度南部的卡拉塔克邦,16世紀以前的歷史記述不明。自英國進駐印度後,在這里變成英國人的半殖民地,直至印度獨立英軍才撒離。在英國殖民統治期內,班加羅爾創建了相應規模的工業體系。二戰時,這里是英國至關重要的軍事基地,為英國航空製造業出產零部件。
身為印度矽谷,班加羅爾免不了同有中國矽谷之稱的深圳比起來。2019年深圳GDP總值將近4000億美元,班加羅爾為1000億美元,二者的相差也是相當之大的。尤其是基礎設施建設、城市規劃建設、醫療服務、環境污染問題等領域,全部都是班加羅爾必須應對並急需解決的難題。總體而言,今天的班加羅爾大概等同於深圳2010年左右的水平。追上深圳有一段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9. 北美殖民地與印度殖民地的區別
很多不同,主要的不同是:
1,地理位置不同
2,原住民人數不同。印度因為印度人人多,現在還是印度人的天下,北美因為印第安人少,現在成為了英國法國移民的天下了。
10. 印度有沒有自己的殖民地
嚴格來說印度是有自己的殖民地的,但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殖民地。
不丹、錫金、尼泊爾三國,印度都有一定規模的駐軍或強大的軍事、政治、經濟影響力,算得上是半殖民地狀態。三國本國政府的選舉、政務活動都受到印度的主導和干預。其中只有尼泊爾還保有一定程度的自主能力。
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孟加拉國等印度洋沿岸國家,馬爾地夫基本上已經與印度融合,斯里蘭卡曾經遭到印度入侵,對於印度有警惕性。但是印度的強大影響力深刻影響著斯里蘭卡。而孟加拉國根本就是印度炮製出來的國度,人民種族、制度、宗教與印度很相似。所以上述幾國可以算是印度的文化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