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烈火-5導彈的首次試射
2012年4月19日,印度媒體報道稱,該國自主研製的遠程彈道導彈「烈火-5」於當日上午首次試射成功。這是印度首次發射射程為5000公里的導彈,印度媒體稱這標志著印度已具備發射洲際導彈的能力。
據消息稱,印度國防部門官員表示,「烈火-5」型導彈是印度本土生產的「烈火」系列導彈中最先進的。「烈火」系列導彈對印度防務至關重要,將印度的軍事打擊范圍擴大到亞洲全境、非洲和歐洲部分地區,但只有在得到內閣安全委員會批準的情況下才能發射。
研製此種導彈的印度國防研究和發展組織官員表示,導彈項目並不針對任何國家,是單純為防禦目的。
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表示,中國注意到印度發射導彈的報道,中國與印度同為兩大發展中國家,不是競爭對手,而是合作夥伴,並表示希望兩國共同維護地區及世界和平與穩定。
『貳』 怎麼看待印度成功發射洲際巡航導彈
印度給「烈火5」精心設計了一個5000公里的最大射程,也就意味著在所有有核國家中,印度的「烈火5」只會威懾到巴基斯坦和中國,對其它任何一個軍事大國是沒有威脅的,因為它既打不到俄羅斯,也打不到英國、法國,更打不到美國。這是個非常精準的設計,讓導彈既可以對它的假想敵形成威懾,又不至於引起其它的軍事強國的過度反映。
『叄』 印度剛試射導彈,運載火箭騰空而起,對這個國家的航天發展有何影響
印度剛試射導彈,運載火箭騰空而起,對這個國家的航天發展有影響主要在於能夠很好提高整體未來航天航空事業的長期發展,並且對整體有關火箭未來的發射准備和發射能力都能做到非常良好的提升和改革。
印度火箭的成功發發射不僅僅對於自身國家還對於有關其他國家和全世界的航空航天技術能夠促進很大的突破因此對於此種技術的有效應用和未來發展都是必不可少的。
『肆』 印"烈火-5"導彈可以打擊覆蓋中國全境嗎
印媒歡呼"烈火-5"導彈再射, 稱"打擊覆蓋中國全境"。
射程超過5000公里的「烈火-5」洲際導彈再次發射成功!印度媒體3日歡呼稱,這種凝聚了印度最先進技術的國產導彈不同於此前屢遇挫折的該系列其他型號,在所有6次試射中均取得成功。受此鼓勵,印度正在研製射程達1萬公里的「烈火-6」洲際導彈。
俄羅斯衛星網3日回顧說,印度「烈火」系列國產彈道導彈於2002年1月25日進行了首次試射。印軍現有4種型號「烈火」系列導彈服役,包括射程700公里的「烈火-1」、2000公里的「烈火-2」、2500公里的「烈火-3」和3500公里的「烈火-4」。報道稱,射程超過5000公里的「烈火-5」將在試射結束後列裝,更先進的「烈火-6」也在研製中,該導彈射程將達1萬公里,可能具有潛射能力。
來源:網易新聞
『伍』 印度這款導彈號稱射程最遠,實力究竟如何
印度這款導彈號稱射程最遠,實力究竟如何?
印度軍事工業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其水平不僅沒有得到質的提升,反而"繼承了光榮傳統",現在的印度軍工水平除了磨嘰(意思就是一種裝備絕對不會在預定服役日期服役)之外,耗費很長時間好不容易弄出來的一種裝備性能還相當不靠譜,除了日常摔飛機之外,作為有核國家的印度生產出的戰略導彈更是喜歡做"布朗運動",導彈發射出去之後會經歷一二級火箭分離過程,然而印度導彈二級火箭能成功點火就是奇跡。人家還經常做到導彈發射出去之後從雷達上消失,後來發現殘骸離目標差得老遠!
一些印度媒體憑藉此表示,烈火-5導彈已經"有足夠威懾中國的能力",然而喜歡說實話的俄羅斯人則毫不留情地闡述了中印兩國導彈發展技術的現狀。有俄羅斯媒體對此表示,中國現在有足夠威懾美國本土的陸基和海基戰略導彈,並且種類齊全。如果印度膽敢向中國施以導彈威脅,中國的東風家族完全可以用導彈海淹沒印度。事實上,印度導彈水平看似發展很快,實則中印兩國導彈實力差距還在不斷拉大,我們完全沒有必要為印度的所謂進步而擔心,他們做到的,中國早就做到了!
『陸』 烈火-1型導彈射程
「烈火」(Agni)導彈是印度研製的一種中程彈道導彈。從外形上看,「烈火」導彈的個頭要比「大地」導彈大得多,「烈火」導彈長達20米,彈體直徑最大達1.3米,導彈重為16噸。 「烈火」導彈是一種二級導彈,第一級長10米,重10噸,採用固體燃料,是印度「衛星運載火箭」-3第一級的改進型。第二級長8.4米,使用的液體燃料和「大地」導彈的燃料完全一樣。由於印度發展這種導彈的根本目的是為其發展核導彈做准備,所以,這種導彈還留有一些介面,以便在技術條件許可時裝載核彈頭。 據說,印度已在「烈火」導彈上使用了精確的末制導系統,並在此基礎上研製了具有機動變軌能力的彈頭。這一技術屬當今世界先進導彈技術。從印度對「烈火」導彈的試射情況看,印度已經掌握導彈重返大氣層的控制和制導技術。「烈火」導彈的試驗成功同時還使印度成為世界上第7個具備發射中程彈道導彈能力的國家。 「烈火」導彈採用了活動發射平台,導彈能夠靈活部署在印度任何地方。按照印度方面的計劃,「烈火」導彈將發展成3種型號。「烈火」Ⅰ型導彈射程為1 500千米;
『柒』 印度烈火-3中程導彈有怎樣的優勢
「烈火-3」採用固體火箭推進,組裝快,能在較短時間內進入發射狀態,而且可以部署在鐵路或公路機動發射平台上,不易被捕捉和摧毀。這一特性使人們很容易聯想起冷戰中的明星,即蘇制SS-24「手術刀」鐵路機動彈道導彈。
「烈火-3」有效載荷在0.6噸至1.8噸之間,可以攜帶核彈頭。
蘇聯的SS-24「手術刀」比「烈火-3」早誕生20年,體積與射程都更大,當年深為西方所畏懼。作為後來者,「烈火-3」吸收了近二十年來彈道導彈攻防的新觀念、新技術。因此,雖然「烈火-3」比「手術刀」在各方面的數量指標上都要小一號,但在精確度與突防能力上有獨到之處。相比之下「烈火-3」可以說是「小手術刀」,但性能卻遠超印度的國防需求。
「烈火-3」已經保證了印度的地區強國地位,但印度的戰略雄心和相關產業的固有發展規律將推動著它追求更遠的打擊能力。
早在「烈火-3」去年第一次試射失敗之際就有消息傳出,印度有比「烈火」系列更大的導彈計劃。
據推測印度的發展計劃是首先保證「烈火-3」發射成功,在經過實踐檢驗其性能穩定後對其進行增程,將射程提高到5000公里。之後印度將重點發展從「烈火」家族衍生出的「蘇里雅」系列導彈。據美國和巴基斯坦方面的分析,未來的「蘇里雅-2」射程在8000至12000公里之間,可以打到華盛頓。而「蘇里雅-3」則更是個「巨無霸」,比SS-24還大,僅火箭直徑就達2.7米,射程據說可以達到20000公里,足以打擊全球任何目標。
「蘇里雅」導彈彈體如此大、射程如此遠讓各方都十分驚訝。因為其所能提供的戰略能力遠遠大於印度目前的安全關切——這簡直就是超級大國在冷戰那種缺乏理性的時代所追求的過大戰略能力。
印度目前僅核研究領域就有上萬人,如果再加上運載火箭、衛星等戰略產業,已經形成一個巨大的「軍工復合體」。這一復合體很難在「烈火-3」面前就停下來解甲歸田,而印度國家大戰略的宏大目標又與這種發展相契合。看來「蘇里雅」作為「烈火」的後繼者還將繼續向遠方的地平線「燃燒」下去。
『捌』 印度烈火-5導彈的印度第三次試射烈火-5遠程彈道導彈
2015年1月31日 ,印度國產的烈火-5型彈道導彈在位於本國東部孟加拉灣海域的惠勒島首次以陸基車載機動方式進行了試射。烈火-5型導彈是印度現有射程最遠的核導彈,其目前公布的5000千米射程足以覆蓋中國全境與部分歐洲地區。按照《印度斯坦時報》的說法,烈火-5型導彈及其原型烈火-3型導彈是為威懾中國量身定做的。但與印度的其他國產裝備計劃類似,烈火-5型導彈同樣是誕生於雄心之中,但最終卻很可能歸於死亡螺旋 。
國際影響
印度長途彈道導彈「烈火-5」初次試射成功。該導彈射程為5000公里,可攜帶3至10枚核彈頭。西方媒體稱,這標記著印度進入「洲際核導彈俱樂部」,而印度國防部長喝彩這是印度的「偉大時辰」。
導彈研發方案是印度核計謀的要害構成局部。從上世紀80年月開端,印度鼎力開展導彈技能,旨在構成海、陸、空「三基核襲擊才能」。「烈火-5」的成功標記著印度核才能的一次長足提拔。前水師軍官、印度軍事專家PKG hose博士當天稱,印度長途彈道導彈襲擊面覆蓋整個中國是此次導彈試射成功的最大意義。印度智庫「政策研討中間」平安專家BharatKarnad則透露表現,印度終於獲得與中國一致的威懾力。他以為,此次成功試射在交際和政治上的意義在於印度能愈加自傲地和中國打交道。
美媒對「烈火-5」的報道也無一破例都提到了中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稱,印度成功發射了該國迄今為止最為進步、可攜帶核彈頭的長途導彈,新德里但願藉此取得威懾中國的才能。
《紐約時報》報道稱,成功試射「讓印度具有了襲擊北京和上海的才能」,印度從此進入包羅中、英、法、俄、美等具有長途核進擊才能的少量國度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