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和中國哪個國家最先進

印度和中國哪個國家最先進

發布時間:2023-01-21 15:05:13

1. 中國和印度哪個更發達

你好,目前來說中國跟印度之間中國更加的發達一點。當然印度也是不容小覷的,有些人說印度也在這個世紀末成為世界的第一大國。

2. 中國和印度軍事實力哪個強

中國的軍事實力要遠超印度,毫不誇張的說,目前的印度還不配做中國的對手,我們50年前打敗過他們,50年後再打敗印度也是很容易的事。

3. 中國與印度誰的航天技術更先進

印度並不是我們想的那麼落後,世界排名前十的富豪居然有4個印度人,實在讓人吃驚。
就現在而言中國航天領先印度,主要是在載人航天方面。按航天技術發展水平,可將世界航天國家分為三個方陣,美國、俄羅斯為第一方陣,歐洲空間局、中國、日本、印度為第二方陣,加拿大、巴西、韓國等為第三方陣。 中國上載人航天飛行取得圓滿成功,成為繼俄羅斯、美國之後世界載人航天俱樂部的第三個成員。因此,中國目前雖然處於航天第二方陣,但與第二方陣其他成員相比又要領先一些。
1963年,印度在頓巴建成了自己的第一個火箭發射台,並發射了一枚探空火箭。1975年4月19日,印度從蘇聯的火箭發射場發射了印度第一顆自製衛星。1980年7月18日,印度首次從本國的發射場,用自製的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衛星,從而成為世界上第六個具有衛星發射能力的國家。

目前,印度衛星的研發和應用技術已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已發射各類衛星30多顆。這些衛星在印度教育、衛生、減災、自然資源利用、國防等方面均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

與此同時,印度的運載火箭技術也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2001年4月,印度用「地球同步衛星運載火箭」成功地將一顆重達2.54噸的通訊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軌道,這標志著印度跨入了世界航天大國行列。目前,印度已擁有4種類型國產運載火箭:「衛星運載火箭3(SLV-3)」、「加大推力運載火箭(ASLV)」、「極地衛星運載火箭(PSLV)」和「地球同步衛星運載火箭(GSLV)」。

2001年10月22日,印度成功地用「極地衛星運載火箭」把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2002年2月9日,印度航天科學家對印度自行開發的火箭超低溫發動機進行了一次試驗,並取得成功。運載火箭使用這種發動機可以將衛星送入地球上空3.6萬公里的軌道。2004年9月,第二代「地球同步衛星運載火箭」將一顆重達1.95噸的教育衛星送入地球上空3.6萬公里的軌道。而在此之前,世界上只有中國、美國、俄羅斯、法國和日本5個國傢具備使用超低溫發動機發射對地同步衛星的能力。

印度已建立了完備的航天組織機構,僅航天計劃的主要實施機構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就擁有1.68萬人。今天的印度已經掌握了製造和發射運載火箭、人造衛星、地面控制與回收等技術,並建成了一套完整的空間研發體系,在火箭和衛星的製造,衛星發射、跟蹤、制導及控制等方面具備了相當強的實力。

據悉,印度內閣已批准一項預計耗資1億美元的無人月球探測計劃。作為計劃的第一階段,印度將於2008年前發射一顆小型環繞月球的無人探測器,並以此為基礎,准備在2015年之前實現宇航員登月。

而印度的整個「登月」計劃將分三個階段進行,首先是向月球發射探測裝置,然後發射登月機器人,對月球進行多項科學研究,最終幫助印度宇航員登月。

在第一階段中,無人月球探測器將攜帶配有紅外線和X射線頻率的高精度遙感裝置。這一裝置與探測器一起將在距離月球100公里高度的環月球軌道運行兩年,這期間,它將勘察月球表面,繪制完整的月球成分地圖和三維地理圖。

目前,有關探測任務的設計和試驗工作已經開始。

4. 印度和中國哪個更發達

中國更發達的。中國不管是城市和鄉村的環境,都比印度更好尤其大城市更是干凈,即便北京上海每天承載著上千萬人的來往,也不會給人一種臟亂差的印象,但是印度不同比如新德里,作為首都卻感覺比北京落後了二十年,而新德里之外就更是糟糕。

中國無論是在經濟還是在軍事實力方面都要遠遠強於印度。在經濟方面,中國早就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除美國外中國也是世界上第二個有著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中國的經濟重量早就遠超印度了。

印度國家

印度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一個由100多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也是金磚國家之一,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一說到印度感覺滿世界都充滿了惡意。

但是印度吸引我的,是來自於世界大師們走入印度後帶回的建築、作品或者思考,這是一處被文明滋養過的地界,但又在一路風雨中飽受生活的創傷,也許短短的時間,並不能讓我們很好的解讀,但是通過眼睛、體溫和味道。

我們在印度的每處街道、每處建築都體會到了與生活很近又很遠的場景,那將是從旅行中帶回的能量,一直守護自己的生活環繞光芒。

5. 印度與中國誰厲害

中國強

綜合國力當然是中國更強。上世紀60年代,中印戰爭時,中國打他就跟玩似的,雖然近幾年印度的國防力量迅猛增長,軍費支出不斷攀升,但於此同時,印度政府卻是勒緊褲腰帶,餓著肚子,財政赤字也跟著節節上漲。所以,印度的這種模式不可能會持久。 印度政治方面,官員貪污腐敗也很嚴重,與我國相比,我國在近幾年,反貪反腐取得很大成效,而印卻在不斷惡化。經濟,中國第二,就不說了。 科技,醫療,文化等,之前是一項鄙視的,但慢慢了解到,在印度,從小學到大學是免費的(前提是能考上),醫療是免費的(具體不清楚),印度班加羅爾有小矽谷之稱,這些方面有很多值得中國借鑒。

6. 中國和印度哪個實力更強

中國實力強。
中國無論是在經濟還是在軍事實力方面都要遠遠強於印度。在經濟方面,中國早就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在軍事實力方面,中國擁完整、全面的軍工建造體系,能夠自主研發和生產先進的武器裝備,而印度軍隊只能拿著軍費到處去買「萬國牌」武器,東拼西湊來裝備自己的軍隊。

7. 中國和印度哪個國家的武器更先進

印度
不過印度武器都是進口的,而我國武器大都是自己製造的。
印度連維修用的潤滑油都要從國外買入。一旦開戰,武器根本得不到補充

8. 印度和中國綜合實力哪個更強

經濟總量印度比不上中國,但人均創造出的價值,人均的可支配收入,印度遠遠高於中國,這也是印度內功強於中國的主要表現,中國要想在綜合實力上超過,得花上最少20年的時間,而且前提是印度經濟發展原地踏步,停滯不前。

9. 中國和印度相比,哪個國家比較發達啊

我認為還是中國比較好啊!! 中國與印度既是鄰國,又是人口大國,目前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兩個國家,兩國國情有很多共同之處,兩國經濟發展模式為世界矚目。印度學術界愛把中國作為重要參照對象來研究印度經濟,我國學術界對中印綜合國力比較也情有獨鍾。本文不僅對比兩國經濟狀況,還把兩國納入全球坐標中衡量,著重比較兩國國際競爭力與經濟全球化程度。基礎設施對發展中國家而言,基礎設施建設與經濟增長之間關系密切,我們選擇一些指標進行比對就會發現兩國的差距。據世界銀行數據,人均用電量,1997 年中國為714 KWH牗千瓦小時牘,印度僅次363 KWH 。在1998 年中國電力生產佔世界比重為8.2%,印度只佔3.47%。電力系統的損耗在1997 年中國8%,印度卻高達18%。中國在1998 年擁有電話主線70條,印度只有22條,1997 年中國電話裝機等待的時間不到一個月,印度需一年。印度公路狀況極差,缺少高速公路,港口與機場設施陳舊,交通運輸極端落後,能源嚴重短缺,尤其是石油,基礎設施的滯後影響了外國投資環境,嚴重製約了印度經濟的發展。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中國領先的優勢十分明顯。資本資源資本是經濟增長的基本要素,儲蓄與投資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繫到經濟增長速度快慢。中國在1997-1999 年期間國內總儲蓄GDP的比例為42.5%,國內總投資佔GDP的比例是38.8 T ,印度同期分別是20.3%、23.9%。中國在1990-1999 年期間國內總投資年均增長率為12.8%,印度只有7.4%。1997 年中國股票市場融資佔GDP的比例是22.9%,印度為33.7%,1995 年中國資本市場佔世界比重只有0.24%,印度為0.71%,而1998 年中國上升到0.84%,印度降至0.38%。1975 年中國資本資源佔世界比重僅為1.73%,印度佔1.74%,1998 年中國升至9.4%,印度為2.5%,1998 年中國資本資源佔世界比重比印度要高3.8倍。2001 年中國國內儲蓄率為38.9%、投資率為37.4%,印度分別為22.4%、22.7%。可見,無論是國內儲蓄率或投資率,還是在世界資本資源中的地位,中國比印度高得多,這也是造成中印經濟增長速度差異的主要原因之一,印度資本市場歷史比中國早,但現在中國資本市場融資規模也超過了印度。經濟規模與發展水平G NP 牗國民生產總值牘、 GDP牗國內生產總值牘與G NI牗國民總收入牘是考察一個國家經濟整體實力的重要指標。首先,看GNP:據世界銀行《2000 2001 世界發展報告》數據,中國1999 年 GNP 為9802 億美元,在參與排序的206個國家與地區中列第7位,人均G NP780 美元,列140 位;按購買力平價牗 PPP牘計算中國的GNP則高達41122 億美元,列第2位,人均GNP升到3291 美元,列128 位;1999 年印度 GNP 為4422 億美元,列11位,人均 GNP450 美元,列163 位;按 PPP 計算印度GNP為21441 億美元,列第4位,人均G NP2149 美元,列153 位。再看 GDP :2000 年中國GDP總量為1.08 萬億美元,列世界第六位,印度GDP達4794.04 億美元,居世界第12位。按 PPP 計算GDP,2000 年中國GDP為49660 億美元,印度為24320 億美元。2001 年中國人均G DP 牗 PPP牘為4329 美元,印度為2464 美元。1990 —2000 年期間中國GDP年均增長率10.3%,印度為6%。經濟總量比較我國領先,兩國人均GNP、 GNI 都偏低,中國依然佔有優勢。產業結構通過比較兩國的產業結構構成,可發現兩國經濟發展的不同特點。1970 年中國農業、工業與服務業佔GDP的比例分別為34%、38%與28%,印度則分別為45%、22%和33%,這一期間印度第一產業比重過大,第二產業比重太小,第三產業比重兩國接近。1998 年中國農業、工業與服務業佔GDP的比例分別是18.4%、48.7%、32.9%,印度各佔29.3%、24.7%、45.9%,而世界產業構成為5%、34%、61%,我國第一、第二產業比例過高,第三產業比重太小,印度第一產業比例太大,第二產業比例過小,第三產業比重比我國大,但比世界水平低,兩國產業結構都存在不合理之處,都需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從各產業發展速度看我國要快於印度,我國農業與工業總產值的規模也比印度大得多。對外開放度印度在90年代以前由於對外國投資採取嚴格限制的政策,印度利用外國直接投資的規模很小,1992 年以來印度加快了金融自由化改革,積極鼓勵外國投資,不斷放寬對外國投資者限制,外國投資發展很快,外國直接投資從1990 —1991 年度的0.91 億美元上升到1999-2000 年度的51.91 億美元,2001 —2002 年度更高達59.25 億美元,證券投資從1990-1991 年度的0.06 億美元增至1993-1994 年度35.67 億美元,因東南亞金融危機影響,1998 —1999 年度為負0.61 億美元,但2001 —2002 年度回升到40.9 億美元,證券投資流入規模在大部分年度大於直接投資。就外貿、外資發展比較而言,無論規模還是發展速度,我國佔有絕對優勢,我國經濟全球化程度比印度高得多。據《經濟學家》推出的全球化指標,1993 —1997 年期間年均變化率印度僅為2%,我國為7%,中國對外開放度遠勝於印度,這也是我國經濟發展速度快於印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國際競爭力牗一牘 IMD 國際競爭力中印排名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是國際競爭力評價的權威機構,每年根據國內經濟狀況、國際化程度、政府作用、金融環境、基礎設施、企業管理、科學技術和國民素質等方面指標體系對參評國家競爭力進行評價,推出《世界競爭力年鑒》。中國在IMD競爭力排名中處中游,但與印度相比名次大大靠前,在1995 —1998 年期間名次不斷上升,1999 —2001 年間有所下降,2002 年又上升了兩位,印度排名居下游,以兩年為周期上下搖擺,在38-42 之間徘徊。IMD競爭力排名說明中國經濟國際競爭力比印度強。兩國都需進一步增強國際競爭力。牗二牘 WEF 全球競爭力中印比較根據美國競爭力委員會1999 年對56個國家創新能力進行評價的成果,也揭示了我國創新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我國在創新因子指標排在45,印度為37,其中上游創新能力牗由研究開發投資、科學家和工程師的素質、科研機構的質量和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決定牘我國與印度幾乎平起平坐,我國第25、印度26位;但下游創新能力牗申請專利的數衡量牘我國比印度要弱,下游創新因子排名我國為48、印度37。我國上游創新能力與下游創新能力脫節,說明我國創新成果商業運作不力,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通道不暢。中國經濟的微觀競爭力落後於宏觀競爭力,微觀競爭力與印度相比也落下風。除1998 年外印度歷年名次好過中國,但到2002 年兩國差距在縮小,中國只比印度低一位。當前競爭力指標是建立在微觀競爭力指標基礎上,旨在區分影響勞動生產率的主要因素,通過衡量人均GDP水平來考察當前經濟成就。中國當前競爭力與印度相比落後了很多,2000 年低11位,2001 年也相差7位。2001 年公司運作與戰略排名中國列39位、印度居43位,商業環境質量比較中國排在47位、印度名次是34,在商業環境質量方面我國處於劣勢。這反映了我國企業運行的商業環境有待改善,企業內部管理水平偏低,企業運營方式與發展戰略不夠成熟。2002 年我國商業運作環境有所改觀,上升到38。國民財富的增長,歸根結底依靠企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只有進一步提高我國企業競爭力,才能實現人均GDP的快速增長。牗三牘 GITRR 信息技術中印競爭力在網路就緒、網路應用構成與可行因素構成這3項指標排名印度都領先於我國。網路就緒指標中國64、印度54。網路應用構成指標我國到70位、印度60。可行因素構成排名中國第56位、印度49位。在次級指標方面,我國只在信息基礎設施、商業與經濟環境、ICT機會與社會投入3個方面比印度位置靠前,而在硬體、軟體與支持、網路接入、網路政策、網路社會、網路學習、網路經濟、電子商務與電子政務方面排名都落後於印度,特別是硬體、軟體與支持、ICT政策、網路學習方面名次懸殊很大,反映了我國信息技術與印度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軟體業印度遙遙領先於我國,印度成為了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軟體出口大國,2000 年軟體出口額達80億美元。近幾年信息技術產業托起了印度牛市,預計2008 年印度軟體業產值870億美元,出口達500億美元,軟體業成為了印度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而我國軟體出口還微不足道。中國在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資本資源、人力資源、經濟總量、國際化程度等方面與印度相比處於領先地位,兩國經濟結構都須進一步調整,都須注重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宏觀經濟的競爭力我國整體占優,但經濟創造力競爭力我國不及印度,微觀競爭力印度強於中國,信息技術競爭力印度優勢明顯,我國經濟增長的潛力比印度大

閱讀全文

與印度和中國哪個國家最先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男女多少歲可以領結婚證 瀏覽:916
印度偉哥在國內怎麼銷售 瀏覽:603
印度花生乾果怎麼樣 瀏覽:127
伊朗的盟國有多少個 瀏覽:708
印尼燕窩產量怎麼樣 瀏覽:923
印尼留學簽證需要准備什麼 瀏覽:633
義大利語等級考試哪個好考一些 瀏覽:31
歷史學專業去義大利哪個學校 瀏覽:786
印度的瑪薩拉粉是什麼 瀏覽:587
英國藍白貓脾氣暴怎麼樣辦 瀏覽:494
印尼萬丹發生海嘯什麼時候 瀏覽:261
印尼現在在放什麼假 瀏覽:488
在英國教父是什麼 瀏覽:709
中國移動話費用完如何收費 瀏覽:213
印度小孩子沒有飯吃瘦成什麼樣 瀏覽:323
越南減肥霜多少錢 瀏覽:81
以前英國的硬幣是什麼樣子的 瀏覽:407
印度旅遊價格為什麼這么高 瀏覽:23
伊朗藏紅花治什麼病 瀏覽:147
泰國和越南哪個民主 瀏覽: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