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在世界有那麼多精英,為什麼科技技術發展沒有想像中的出色
1、印度其實沒有那麼多精英,這是媒體宣傳轟炸的結果。比如說很多印度人在歐美當CEO這件事情,就是一個典型的誇大宣傳。按照印度在美國的僑會的統計,全世界主要企業中的印度裔高管只有50多人。科學家方面,曾經有一個評選,全世界最頂尖的4000名科學家,其中中國人有接近500人,而那麼愛出風頭的印度人有多少呢?10個人。還有謠傳NASA有30%甚至50%的專家是印度裔,但實際上只有大約3%。所謂牛得不行的印度理工,事實上在世界上也屬於無名小卒,無論怎麼排名也排不進前三百。
2、印度的科學水平在世界上確實還算不錯,但和我們比差得就有點多。實際上目前全世界的科技水平來說,大體上可以分為美國、中國、其它國家,中美都屬於可以單挑「其它國家」的。印度在「其他國家」裡面算是不錯的。比如他們的高質量論文(被引前10%)數量也是排進世界前10的(比日本還多一些),雖然只有中國的十分之一左右。自然指數排到第13,雖然還不到中國的十分之一,但是差不多也是俄羅斯的兩倍。
② 印度的整體科技並不是很強,為何航天技術會那麼領先
印度一直在努力成為第四個實現登月的國家,在2019年的「月船2號」失敗以後,印度又在2020年1月1日宣布啟動「月船3號」計劃。「月球3號」計劃預計將在2021年實施,以便印度成為繼美國、俄羅斯與我國之後,第四個登陸月球的國家。
印度航天領域發展現狀。觀察室為何認為印度航天技術發展能夠排在世界前五名?主要原因在於,印度在航天領域確實卻得了一系列成就。例如,印度建立了一個區域衛星導航系統IRNSS,共計有7顆衛星組成,能夠在印度本土及周邊1500千米范圍內進行導航與定位。此外,印度達萬航空中心在2017年4月實現了「一箭104星」,雖然有101顆衛星都是納米衛星,但這種向太空撒大豆的行為也具備一定的技術含量。
③ 古印度科技成就如何
古印度科技成就還是很高的,很少有人知道,主要是吃了不記錄歷史的虧……我在的《中國科技史》里看過一些。
哲學方面的就不說了,題主說的阿拉伯數字也不說了,說些別的吧。
比古代中國要差的東西就不說了,以下提到的都是達到古代中國水平、超過古代中國水平、有獨到首創之處的科技成就。
1.天文學
農業文明的天文歷法一般都不錯。印度在(相當於中國周朝)天文歷法水平就很高了,後來得到與古希臘天文學的交流更進一步。還出過阿耶波多這種超時代的天才。
南北朝時期印度的天文歷法隨佛教傳入了中國,對中國也有一定影響。
2.醫學
印度傳統醫學發展早、水平高。
尤其是外科方面世界首屈一指,估計是他們比較敢想敢做……成書於前1000年的《》就已經記載了很多外科手術,水平比同時代其他古文明(包括古希臘、古中國)都要高得多。
3.數學
除了題主說的阿拉伯數字以外,印度另一大貢獻是「弦」。用「弦」(弓弦)這個詞來表示三角函數中的一個概念,就是源自印度。
還有無理數問題,也是印度人將其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4.建築
古印度是第一個燒制磚建築的文明。
印度的古代宗教建築成就很高,石窟、塔、雕塑都有獨到之處。後來東亞的中國、日本、朝鮮均受其影響。
5.航海
印度的造船、航海技術曾長期(大約在中國南北朝、隋唐時期)居於世界領先地位。
這個不出名,但非常重要。
我是看《》知道印度歷史上有個注輦國(又譯),才開始了解這方面歷史。
不出名是因為這主要是南印度的成就,南印度人在印度處於弱勢,其歷史文化容易被忽視。
說重要,是因為歷史上南印度曾經對東南亞進行了大規模的貿易和擴張,建立很多僑民據點。並直接導致東南亞部分地區印度化。
④ 印度的科技牛逼嗎,如果那麼牛逼為什麼印度還窮。是不是英國人造就了印度的科技
印度IT行業是很強的,人口眾多,但是因為種姓制度,階級制度明顯。
⑤ 印度的教育和科技發展狀況是怎樣的
印度實行12年一貫制中小學教育。高等教育共8年,包括3年學士課程、2年碩士課程和3年博士課程。此外還有各類職業技術教育、成人教育等非正規教育。全國現有350所綜合性大學,著名的有德里大學、印度理工學院、加爾各答大學、馬德拉斯大學、巴拉蒂爾大學等。
太空技術
經過多年發展,印度衛星的研發和應用技術已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其運載火箭技術也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2009,印度已擁有4種類型的國產運載火箭:「衛星運載火箭3(SLV-3)」、「加大推力運載火箭(ASLV)」、「極地衛星運載火箭(PSLV)」和「地球同步衛星運載火箭(GSLV)」。印度在大力發展火箭和衛星技術的同時,還謀求有更大的作為。例如,2007年,印度將首個返回式太空艙和3顆衛星用一枚極地衛星運載火箭送入太空,為該國未來實施載人航天計劃等獲取了重要數據。此外,印度還在緊鑼密鼓地實施自己的探月計劃,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在2008年用一枚極地衛星運載火箭將印度首個月球探測器「月船1號」發射升空。
2008年4月28日9:20(北京時間11:50),一枚印度PSLV-C9火箭搭載10顆衛星升空。繼美國、俄羅斯、歐洲航天局和中國之後第五個掌握了「一箭多星」的發射技術。並一箭十星成為第一。
⑥ 印度農業經濟、軟體科技強!怎麼回事
印度農業經濟:生產不穩定但卻是農產品凈出口國。
印度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72%。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生產國之一,擁有世界10%的可耕地,面積約1.6億公頃。據歐盟報告:印度已成為農產品凈出口國。
因為印度的氣候類型是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其中西南季風很不穩定,使印度降水量的時間分配很不穩定,水旱災頻繁,使印度的糧食生產很不穩定。
印度軟體科技:印度已經是世界上第二大軟體國。
當今印度,號稱世界第二大軟體大國,如果光聽牌號,著實讓人佩服和吃驚。但如果我們對印度軟體產業結構進行分析,然後拿數據去作比照,很容易就能發現,印度的軟體產業其實也不容樂觀。
印度軟體產業的現狀基本如下:首先,產業結構不平衡。不容否認,印度的軟體業產值目前比中國要高。尤其軟體外包業更是如火如荼。不過印度的軟體也就只有外包一枝獨秀而已,關鍵的核心技術及基礎軟體都做得很差,網路應用軟體及網路游戲我想就更不用提了。印度雖然軟體產值從1990年微不足道的5千萬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120億美元軟體出口值,翻了200倍還多,年增長率超過50%,使印度的軟體產業成為國家經濟的主要推動力。去年印度軟體出口290多億美金,數額很大,目前印度雄心勃勃的目標是,2008年實現軟體產值達到850億美元,外包出口500億美元。
目前印度的軟體產值也確實是世界第二,不過這個世界第二跟世界第一的差距還是有點大的。美國一個微軟公司產值就是400多億美元,差不多相當於兩個印度。從這個角度來看,印度的軟體也正面臨著跟中國的製造業一樣的困境,而且情況似乎還要更嚴峻。
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印度的軟體產業發展至今,並且比目前的中國做得要好呢?我覺得主要原因有如下幾點:
一、軟體業在印度起步很早,比中國早了十來年,八十年代中國剛開始改革開放,可以說一切還在摸索之中。那時中國見過計算機的人都寥寥無幾,更不用說搞什麼軟體開發了。加之那時剛剛打開國門,很多海外的信息技術人才估計那時也都還對中國充滿恐懼,回國的基本上沒有。而印度就不同,那時的印度由於國內經濟落後,缺少把軟體企業養大的土壤,故印度現在的軟體企業,很多都是一開始就是瞄準國際市場,很多都是由歸國印度人創建。說得通俗點,就是有很多印度人在國外搞技術,然後他們覺得做軟體這個東西又不需要什麼很大規模的硬體投資及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成本為人力成本,但如果把軟體放到印度去做,成本會比發達國家低很多。於是,這么一批海外印度精英帶著定單就回國創業了。結果就一發不可收拾,越作越大。
二、印度人擅長死記硬背,在學習語言的時候表現出了很大的優勢。一般印度的大學畢業生都能講三到四門語言,不過中文除外(我個人認為印度人的個性並不適合學習千變萬化的中文),尤其個個都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盡管帶的口音很重。這不容質疑是另一重要因素,尤其相比起中國人來更是占盡了優勢。軟體外包絕大部分時候都是為顧客量身打造軟體系統,是需要跟客戶有很多溝通的。外包簡單來說就是現在很流行的「用戶化」,一個產品專門給某一開發,所以溝通不暢無疑是很大的障礙。跟客戶良好的溝通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產品的質量。
三、這就與我前面講的印度人的學習特徵有關了。前面我講了很多關於印度人思維機械以及印度學生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很差的事,不過印度人擅長死記和硬背。他們讀書只重記憶,不重理解和思考。這樣的方式在文科方面可能還好點,畢竟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可在理工科領域這可是很荒謬的,是瘋狂的,不可想像的。可在印度,很多他們的程序員卻偏偏就是這樣。編過程的人都知道,這是一項創造性的工作,可在印度,有些事情會讓人瞠目結舌。我現在不是學計算機專業,但這些情況是我來自全世界所有非印度朋友的共識,相信其真實性無庸質疑。在計算機專業學習的印度學生,他們可以在學了一個學期C語言後,把書上幾乎所有程序範例一字不漏的背出來,不僅演算法一樣,連定義的變數名都不會有任何出入。老師的作業裡面也有讓學生抄寫,背程序的內容。不可思議!所以當這些人畢業後到了程序員崗位上,背出來的程序就真正達到了千篇一律,理所當然也就成為了世界上最易讀懂的程序了。出於可維護性考慮,軟體的可讀性確實很重要。對於給定了既定介面和既定參數的外包項目來說,這無疑也是有利的。再說背程序比用腦思考開發程序肯定效率也要更高一點。從這點出發,印度人在軟體外包這一塊的地位估計在將來一段時間內都無人可動。不過對於那些只給定需求,沒有指定介面和參數的,創新性很高的項目,印度人是肯定做不過中國人的。
四、印度自獨立以來就是走的資本主義道路。在市場經濟規律以及管理經驗方面也都比中國要成熟,畢竟中國自解放以後就跟市場斷交了三十年,尤其還經歷了文化大革命這一場浩劫。我想基本上懂什麼是市場的人都已經消失了。而公司內部管理的嚴謹和規范對軟體企業尤為重要。因為軟體是一個摸不著,可以任意復制而不會影響質量的一個特殊產品,成果很容易被人竊取,尤其是內部人員。而一旦被竊取,後果無法估量。所以規范成熟的管理在安全防範方面至關重要,尤其在中國,挖空心思想走捷徑成功的人很多的情況下。這是一個值得中國人學習的地方。
五、印度人由於宗教的影響,心態平和,心地善良。剛講的防止成果泄密對軟體尤其重要。但在印度,像那種挖空心思去想歪點子盜竊的人基本上沒有。在印度,小偷有,但都是些順手牽羊的動作,上了鎖的東西不會有人會去撬鎖盜竊。在印度農村,很多房子甚至連門都沒有。這可能一方面是因為窮困,沒有多少值錢的東西,另一個我覺得還是宗教讓人思想變得善良或者說是一種內心對干壞事的膽怯。畢竟一個人如果相信神靈的話,當他干壞事的時候盡管沒人看到,但他相信天上的神肯定看得到,這是一種無形的監督。相信在軟體公司里上班的員工也不會有多少人需要很多的監控來防止其盜竊代碼。
⑦ 印度高科技比較發達的原因是什麼
印度特別重視教育,特別是政府大力投資公辦教育,利用全世界最先進的教育模式與資源,培養各個方面頂尖的人才,像印度理工學院,在全世界都是很牛的,再者印度人重視忠誠,對家庭、親人(尤其是父親)、國家,所以很多高素質人才選擇在印度本國就業!相比看看我們中國,清華北大的高材生都往國外跑,其實根本原因是政治體制,社會體制的問題,一個想要做學問的人在中國是沒法一門心思下去的(拉關系遠比搞研究重要.),他們也想在中國生活,可中國給不了他們心目中追求的制度,生活方式,只有移民或出去.
另一方面,印度與美國關系密切,戰略合作夥伴,在科技的引導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就像當年蘇聯對中國的幫助一樣.
⑧ 為什麼印度科技怎麼發達
在於1.印度的高科技人才的大量培養與湧入,不僅佔領本土,而且成批湧入發達國家;2.印度中層以上人士的英語水平比中國等一些發展中國家強;3.印度各技術學院強國意識強,有很強的危機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