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和印度氣候的相同之處,我們應該借鑒之處是
中國和印度氣候的相同之處是都有大面積季風氣候。降水季節變化大,容易發生水旱災害。
我們應該借鑒之處是:大力建設水利工程和灌溉工程。
B. 中國與印度總被別人放在一起討論。他們有什麼相似之處,區別;現在各自的經濟結構如何,哪個更加合理
相同之處:同是有很大潛力的發展中國家,都有龐大的人口基數,都面臨全球化的機遇和挑戰。兩國都處於一個積蓄力量,重新崛起的階段,面臨的發展問題相似(人口老齡化、處於全球產業鏈低端,創新不足、貧富分化加劇等等)
不同之處:從經濟總量和增長勢頭來看,中國暫時處於領先地位。印度的基礎設施落後,投資環境也遠不如中國,趕上中國需要時間。從政治環境上來看,印度是多黨執政,政局動盪,朝令夕改,但勝在民主;而中國為一黨執政,中共說一不二,政府集權,能辦大事但在監督上很失敗(你懂得)。另外,國企實乃是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一座大山,壟斷而無競爭使市場失去活力。總體來看,印度經濟雖各方面都落後於中國,但其自我完善能力遠勝於中國;而中國雖暫時處於領先位置,但如果不改變經濟制度和政治體制上的種種弊端,被人追上是遲早之事。
C. 中國印度地理特徵異同是什麼
中國印度地理特徵異同
相同點:中國和印度都屬於亞洲,都屬北半球、東半球.均為海陸兼備的國家。高原、平原、山地都有分布。
不同點:中國屬東亞,印度屬南亞.印度緯度低,中國緯度高於印度,印度在中國的東南邊,
D. 比較中國和印度的異同 從面積,人口,經濟,氣候,地形,工業,農業 來比較
1.面積
相同點:中印兩國都是陸地海洋領土面積比較大的國家
不同:中國是世界級的領土面積大國,國土面積居於世界前列.而印度只是區域性面積大國
2.人口:
相同:中印兩國都是世界級人口大國,人口數量相當
不同:中國人口增長率較低,而印度人口增長率交高
3.經濟:
相同:中印兩國都是發展中國家,都是世界經濟大國,發展潛力都很大,經濟增長較快
不同:兩國經濟發展模式不同,中國主要發展第二產業,而印度第三產業比較發達
4.氣候:
相同:中印兩國都深受海洋季風氣候影響,夏季高溫多雨
不同:印度氣候類型比較單一,主要是受熱帶季風影響較廣.而中國氣候類型多種多樣
5.地形:
相同:兩國地形多種多樣,都有廣大的平原,高原和山地
不同:中國地形以高原和山地為主,地勢起伏較大.而印度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地勢比較平坦.
6.工業:
相同:中印兩國都建立了規模比較龐大齊全的工業體系
不同:中國的航空航天工業,基礎設施,製造業等比較發達.而印度的電子信息產業比較發達
7.農業:
相同:中印兩國都是農業大國,都有面積廣大的耕地,農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
不同:中國的農業生產技術更為先進
E. 中國和印度經濟的相同點
中國與印度既是鄰國,又是人口大國,目前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兩個國家,兩國國情有很多共同之處,兩國經濟發展模式為世界矚目。印度學術界愛把中國作為重要參照對象來研究印度經濟,我國學術界對中印綜合國力比較也情有獨鍾。本文不僅對比兩國經濟狀況,還把兩國納入全球坐標中衡量,著重比較兩國國際競爭力與經濟全球化程度。基礎設施對發展中國家而言,基礎設施建設與經濟增長之間關系密切,我們選擇一些指標進行比對就會發現兩國的差距。據世界銀行數據,人均用電量,1997 年中國為714 KWH牗千瓦小時牘,印度僅次363 KWH 。在1998 年中國電力生產佔世界比重為8.2%,印度只佔3.47%。電力系統的損耗在1997 年中國8%,印度卻高達18%。中國在1998 年擁有電話主線70條,印度只有22條,1997 年中國電話裝機等待的時間不到一個月,印度需一年。印度公路狀況極差,缺少高速公路,港口與機場設施陳舊,交通運輸極端落後,能源嚴重短缺,尤其是石油,基礎設施的滯後影響了外國投資環境,嚴重製約了印度經濟的發展。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中國領先的優勢十分明顯。資本資源資本是經濟增長的基本要素,儲蓄與投資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繫到經濟增長速度快慢。中國在1997-1999 年期間國內總儲蓄GDP的比例為42.5%,國內總投資佔GDP的比例是38.8 T ,印度同期分別是20.3%、23.9%。中國在1990-1999 年期間國內總投資年均增長率為12.8%,印度只有7.4%。1997 年中國股票市場融資佔GDP的比例是22.9%,印度為33.7%,1995 年中國資本市場佔世界比重只有0.24%,印度為0.71%,而1998 年中國上升到0.84%,印度降至0.38%。1975 年中國資本資源佔世界比重僅為1.73%,印度佔1.74%,1998 年中國升至9.4%,印度為2.5%,1998 年中國資本資源佔世界比重比印度要高3.8倍。2001 年中國國內儲蓄率為38.9%、投資率為37.4%,印度分別為22.4%、22.7%。可見,無論是國內儲蓄率或投資率,還是在世界資本資源中的地位,中國比印度高得多,這也是造成中印經濟增長速度差異的主要原因之一,印度資本市場歷史比中國早,但現在中國資本市場融資規模也超過了印度。經濟規模與發展水平G NP 牗國民生產總值牘、 GDP牗國內生產總值牘與G NI牗國民總收入牘是考察一個國家經濟整體實力的重要指標。首先,看GNP:據世界銀行《2000
F. 金磚國家中,中國和印度在自然地理環境中有哪些相似點
所謂的「金磚四國」,是指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中國和印度的自然地理環境,首先兩國都是亞洲國家,地理位置都是臨海。在氣候方面,中國和印度都因為地形的原因有多種氣候,季風對兩國的氣候影響都很大。人口方面,中國和印度的人口都是超過10億的國家。
G. 中國與印度的異同有哪些
1:歷史發展:中國大部分時間是大一統。而印度在歷史上多數時間是被別的民族統治。多次亡國。
2:人口。兩國人口都很多。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而印度年輕人的比重在上升。印度是精英教育,極少數的人接受高等教育。文盲率高。預期壽命低。
3:人種:中國是黃種人,印度是黑種人。
4:面積:印度的國土面積大約為中國的三分之一。但可耕地面積比中國多。
5:社會性質:中國漢族為主體,大約占總人口的88%,印度以印度斯坦族為主體,大約佔46%。印度的民族比中國多。中國基本不信教,印度信仰印度教。印度的種姓制度對社會影響仍然深遠。印度民族矛盾(因為不同民族人口差不多,所以斗爭也激烈),宗教矛盾(印度宗教很多),社會矛盾很多。不同點是印度實行普選制度,中國一黨專制,印度賄選很嚴重。相同點是印度和中國官場都很腐敗。印度還多有黨派爭端,互相詆毀。以及其他。
6:經濟發展水平:中國的經濟總量為印度的三倍。中國以製造業為主,印度以服務業為主。(因為印度工業不強,所以比重低)。因為印度工業不強,所以不論輕工業的紡織服裝,重工業的機械製造(甚至武器製造)航空航天都比中國差。印度引以為豪的是他的軟體外包行業,因為印度國內落後,國內需求少,只能出口。中國雖然軟體行業超過印度,但中國軟體主要供應國內,印度主要供應國外。印度雖然可耕地面積比中國多,但糧食產量比中國低。
H. 歷史上,中國與印度的相同之處
1、政治上都實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2、經濟上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長期佔主導地位
3、文化上都是文明古國,有悠久的歷史文明
4、對外關繫上近代都受到列強的入侵:中國受到英、法、日、俄等國入侵。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
I. 中國和印度相比有什麼相同之處
1、都是文明古國
四大文明古國,是廣泛流傳於中國國內的關於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統稱,國際上對此尚有爭議。 分別是古巴比倫(位於西亞,今伊拉克)、古埃及(位於北非,今埃及)、古印度(位於南亞,地域范圍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和中國(位於東亞,今中華人民共和國)。
2、人口基數差不多
印度的人口為13.26億人(2016年),是世界上僅次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二人口大國,人口數世界排名第二。其中男性人口6.237億,女性人口5.865億。
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全國總人口為1370536875人。其中:普查登記的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共1339724852人。香港特別行政區人口為7097600人。澳門特別行政區人口為552300人。台灣地區人口為23162123人。
截至2018年末,全國大陸總人口139538萬人。
3、都是多民族國家
中國官方承認的民族有56個,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漢族人口最多,約佔全國總人口的90%以上。其他55個民族人口較少,稱為少數民族。
印度有10個民族。印度斯坦族佔印度總人口的46.3%。泰盧固族佔印度總人口的8.6%。馬拉地族族佔印度總人口的7.6%,其他民族佔比相對較少。
J. 印度的人口狀況與我國有什麼相同之處
相同之處是人口密度大,總數多。
區別有幾個:
1,民族組成。中國主要是漢族,其他民族極少。印度民族復雜,印地族只佔45%左右,還有很多其他大的民族。
2,宗教復雜。中國宗教在社會上左右不大。印度宗教繁多,對社會影響巨大。
3,人口年齡結構不同。印度青少年多,中國中老年多。所以,未來是印度的。
4,人口分布。中國人口分布不均衡,東部平原密度大,西部稀少。印度全國密度都大,基本沒有稀少的地方。
5,教育狀況不同。總的來說,中國的初等教育比較好,印度的高等教育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