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震驚!印度人民已經窮得揭不開鍋,為何能向俄訂145億美元軍火
印度人民雖然很窮,但是印度整體的經濟實力較強,實際上,印度的貧富差距嚴重,富者極富,窮則極窮。即印度的經濟大多用來購買軍火武器,很少用來民生,於是才造成人民窮迫不堪的場面。
近日印巴沖突不斷惡化,眼看燃眉之急隨時都可開戰。近年來中國又加大了與巴方的戰略合作關系,一系列高精尖武器系統出口巴基斯坦,最近更爆出巴基斯坦正在就進口殲10同中國談判。因此,印度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感,所以要買軍火加強自身實力。
㈡ 印度每年100億美元買軍火,為何不買美國國債
印度每年100億美元買軍火,為何不買美國國債?地主家也沒余糧啊
有朋友在網上問我,印度為何每年能100億美元買軍火,總是被坑,為什麼不買成美國國債掙點錢呢?
這個事情要分開來說,我將從"為何印度斥巨資賣軍火?""印度為何不買美國國債?""賣軍火的錢能不能用來買國債?"三個問題來解釋。
很明顯,印度屬於外匯太少的國家,沒錢買國債,牙縫里擠出一些錢買軍火,其實是打腫臉充胖子。
㈢ 軍費都是600多億,為何俄羅斯節衣縮食,印度卻像中了彩票
一個國家要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強大,軍事發展必不可少。根據目前各世界強國的發展狀態可以知道,一旦能在國際上占據主要地位的國家,其軍事實力的強大都必不可少,畢竟只有軍事實力足夠強大,其他國家才不敢輕易進行挑釁。中國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20世紀初的時候,中國還是一個處於動盪戰亂狀態的國家,隨著幾十年的不斷戰斗和奮勇拼搏之後,中國逐漸實現軍事實力的強大,發展至今,中國的軍事實力已經達到世界第三的穩定地位。可見,一個國傢具備強大的軍事實力多麼重要。
㈣ 印度花4000億緊購武器,對解放軍構成多大威脅
大家可能覺得4000億是很多錢吧,如果正常的的人擁有這么多錢,那麼基本上可以保證幾十代人榮華富貴了,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印度人是用盧比的,而現在一般方便數據統計,都是採用美元作為換算,而現在的市場價1美元等於72.26盧比,折算成美元約等於55.35億美元。而大家知道現在但是對於一個國家的國防預算來說,就這么點簡直就是在打發叫花子,4000億盧比買的武器就是塞牙縫都不夠。舉個例子吧,印度不是在2016年向法國購買了36架“陣風”戰機嗎?這批飛機的價格就高達88億美元,單架飛機的價格約2.5億美元,也就是說4000億盧比的錢只能買到22架“陣風”戰機。再舉個例子,此前印度向俄羅斯購買的“超日王”號航母價格就要35億美元 ,而且還不包括飛機以及其他設備的價格,你說這4000億盧比能買多少?
㈤ 印度買武器是不是只買貴的,為什麼
要說當今國際軍火交易市場上誰花錢買武器買的最多,那麼肯定是印度,但是要說哪個國家最不擅長做生意,總是花高價錢買低質量的武器,那麼印度仍然還是排在第一。
而陸軍方面,印度次次20億美元購買464輛俄羅斯生產的t90主戰坦克,要知道巴基斯坦全國的坦克數量也不到3000輛,這其中還有大部分是二代坦克用來充數。這460多輛先進的三代坦克,加入印度陸軍之後,勢必會給對面的巴基斯坦帶來極大的壓力。因此這筆錢看起來花的也還是挺劃算的。
相比之下,只比陣風戰斗機的訂單便宜了1/3,這三十架無人機帶來的影響卻遠沒有那麼顯著。對於美國台架台的如此離譜的產品,即使是習慣了吃虧的印度,這一回終於也有些忍受不了了。
㈥ 印度放著1億的f35不買,為啥要買2億的陣風
印度放著1億的f35不買,為啥要買2億的陣風?冤大頭還是有內鬼?
印度這個國家,我們對他的直觀印象就是——吃飯用手抓、載人全靠掛、軍火全球買。可是這樣一個國家,愣是從今天開始成為了世界超級大國。當然,這個超級大國身份,目前為止認可的也只有自己而已。
如果印度的真的能在法國人幫助下學會製造戰斗機,那亞太局勢就復雜了。否則靠著買來的戰斗機,摔著摔著就沒有了,怎麼和人打仗?怎麼展示"超級大國"的無窮魅力?
㈦ 常與沙特爭奪世界第一武器購買國的印度,哪來的這么多錢呢
經常關注軍事新聞的人一定會發現,長期以來,印度一直是全球進口武器最多的國家之一。甚至在很多時候,印度在國際上購買的武器裝備總金額,還要超越著名的土豪沙烏地阿拉伯。然而,在人們的普遍印象中,軍火貿易活躍的印度,在經歷連續數年10%的軍費增長背後,它還是一個農村人口占據多數、貧困人口數量龐大的國家。盡管印度在21世紀保持了經濟的高速增長,可是,印度本國似乎並沒有什麼強勢產業可以帶動國家經濟高速發展,那麼,印度買武器的這些錢又是從哪來的呢?
印度軍人
第四:印度這個單純的“國際軍火采購商”,從表面讀到的軍事新聞來看,它似乎一直出手闊綽,其實,印度也只是表面土豪而已,因為印度真正成交的軍購武器訂單,或多或少也有一些水分。印度這個國家在購買武器裝備的時候有一個特點,在購買之前總會連續不斷的放出他們即將入手一批新武器的特大新聞。
在接下來武器購買成交過程中,印度還總喜歡搞一個全球招標,折騰好久以後,到最後補貼訂單也不一定成交,甚至還經常出現放水的現象。但是這樣一來,特別喜歡“自吹自擂”的印度,就給人們營造了一種它總在“買買買”的現象,讓人們無不贊嘆印度的軍備購買能力。
㈧ 印度從美國購了300億的美金軍事裝備准備打中國
這個消息我倒是沒聽說過。但是我覺得不可能。
1、印度自己國內經濟實力他自己有個數,以他那點產值發動戰爭,中國能拖死他。
2、印度沒有發動戰爭的軍事實力,即便印度增加了300億的裝備,依舊離中國的軍事實力差太遠。貿然發動戰爭對誰都沒好處。
3、中國導彈太多。印度貿然發動戰爭,要是到了導彈層面上,中國遠程導彈能打到印度洋,更別說他陸地了。印度200萬平方公里,戰略縱身畢竟不如中國龐大。
4、中印城市格局,我們重要經濟大省都在東部,西部那地方我們開辟戰場損失不大。而印度一旦過了邊界就是平原,中國能輕易把戰火燃燒到他重要經濟省份。看誰損失大!
綜合分析,印度買裝備目的有二個,一是給巴基斯坦看,「我裝備本來就比你強,又多300億,看你服不服」,二是增加防禦實力,保住印度洋霸主地位。
㈨ 印度放著1億的f35不買,為啥要買2億的陣風冤大頭還是有內鬼
印度不買F-35而選擇陣風既不是冤大頭也沒有內鬼,具體有以下原因。首先這2億美元並不是單純用於購買陣風戰機,其中還包括了全方位的配件以及配套服務。其次美國的F-35優先提供給盟友,印度想要這款戰機只能排隊。最後印度從不同國家購買裝備,也是為了在政治上建立相對平衡,避免受制於人。
由於自身的工業基礎差,印度的武器裝備只能大規模依賴進口。而作為一個軍備進口大國,由於缺乏相關的技術,印度總是被其他國家當做冤大頭。經常是耗費了大量的資金,最後買到的裝備卻並不理想。但印度也在一次次教訓中吸取了經驗,不再盲目地花錢。這次艦載機的采購,印度也做了多方比較,最終決定購買陣風。
如果刨除其他附帶的開銷,實際上單純購買一架陣風的單價應該在8000萬美元左右。陣風在性能上勉強符合四代半戰斗機的標准,而且法國還為印度解決了人員培訓、地面維護、備用零部件等問題,服務可謂周到至極。
你認為印度購買的陣風能夠順利登上航母嗎?
㈩ 跟美俄簽訂巨額軍火訂單,印度為何這么有錢
印度軍隊的武器號稱為「萬國造」,印度武器國產化水平雖然還可以,但在尖端武器方面都卻十分缺乏。不說比美國俄羅斯,連中國都是遠遠不如,所以不得不大量購買外國軍火。
至於印度買武器的錢,就像是牛奶一樣,擠一擠總會有的。擠掉其他各種用途的錢,「省下」足夠的錢來購買武器,這對於一個擁有著13億人口的國家來說,那是輕而易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