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人為什麼在軍事上那麼自信
印度人為什麼在軍事上那麼自信?
5、一定軍事實力為自信心做支撐。至少在南亞,印度的軍事力量還是首屈一指的。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印度的經濟快速發展,又逐漸拋棄了國父甘地的不結盟外交方針,向美俄兩個大國靠攏,在中間左右逢源。同時在軍事裝備方面是滿世界買買買,所以就漸漸變得盲目自信了。曾經不止一次地叫囂可以在北對巴基斯坦、在東對中國同時打贏兩場戰爭,能以此看出印度在軍事方面的自信是多麼的頭昏腦脹了。
雖然客觀的說,印度軍力更多是一種虛胖,外強中干,但還是有一定軍事勢力的,作為一個歷來就對中國不友好的鄰居,我們也不可掉以輕心。
(最後給印度一點建議先把子彈國產了在自信吧)
B. 印度人軍事上的迷之自信從何而來
自我感覺良好,相比東南亞地區其他國家,印度的實力還算可以,導致他們認不清自己與世界強國的差距。
C. 印度為什麼總是很自信
作為亞洲大國,印度的人口資源同世界人口大國,目前印度的人口總數僅比中國少大約一億人。他們人口有著逐漸上升的趨勢,未來發展潛力巨大,這可能也是他們自信的原因之一。
D. 印度人為什麼自信
不光是印度人自信,中國人也很自信,事實上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都應該自信自強。當然,自信源於自己的實力,如果沒有實力盲目自信,那就叫自大。當然,不管怎麼說,有自信心就比自卑要強,有自信才會去努力,才有可能成就更大的輝煌。
E. 為什麼印度總是很自信
出於無知,所以盲目。出於固步自封,所以覺得自己天下第一。在他們眼裡,美國第一,印度第二。所以,印度人常常覺得中國水深火熱,過得不如他們。在他們眼裡,中國連幾層樓的房子都沒有,所以他們會覺得:印度人要努力了,不然20年後就要被中國人超越了。殊不知,中國甩他們不是幾條街的距離那麼簡單了。
因為印度大概是二戰後唯一領土不斷擴張的國家。
跟中國有大國崛起的夢想一樣,印度也有一個大國崛起的夢想。甚至這個夢想還走在中國的前面。
關於這一點,大家可能不理解。中國有中國夢,講中國復興,這是因為中國有輝煌的 歷史 ,漢唐時期,中國是世界頂尖俱樂部成員,就是清朝,咱們還自個覺得是世界中心呢。
印度不同啊,印度的古文明早就被雅利安人干翻了,後面漫長的時代,印度被不同的民族從北面殺進來,印度最後一個王朝莫卧兒王朝是蒙古人建立的。
下面是他們的皇族後代。
所以,印度的 歷史 我們說了,是世界上最混亂的,沒有人能說得清印度的 歷史 是怎麼演化過來的。一波波的來。
沒有 歷史 ,印度為什麼自信呢?要知道,二戰時,印度還是英國的殖民地,雖然中國那會也差,但比起印度來,還是要強的,畢竟另一半,我們還可以自己玩封建呢。
這個印度的自信史可能並不長,主要是獨立開始的。 當時印度的聖雄甘地搞不抵抗運動,最後導致英國退出印度,雖然是趕上了世界反殖民的風口。但在印度人看來,這是印度人的精神勝利,這種勝利比武力勝利更燃。
那印度感覺就相當好啦,到了後面,直接成了第三世界的領袖,當時的印度總理尼赫魯那可是全球政治明星,風頭比周總理還要高,因為不結盟運動就是他發起來的,我們就是鼓掌同意支持。
這樣一來,印度的民族自信心就開始建立起來了,當時的印度雄心勃勃,表示印度要麼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直接滅亡。
外交上,也非常順利,我們說過,印度的位置很討巧,遠離蘇美,又在世界海洋的中心,這使得美蘇都願意跟他來往,他一手拿蘇聯的援助,一手拿美國的武器。
一時之間,軍隊實力大大增強,甚至喊出了世界第三的口號。 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印度對外一直是個擴張的姿態,而且干一件事成一件事。
1961年,印度與葡萄牙在果阿開戰,果阿是一個港口,在印度的西海岸,四百年前被葡萄牙佔領,有點像葡萄牙在中國佔了澳門。
印度獨立後,就直接要求葡萄牙把果阿還給他們,葡萄牙不給,心想四百年前有協議的,你們不會強來吧。 誰知道印度一下派出了三萬兵馬沖上去,葡萄牙馬上服軟投降。
印度全國都歡騰了,他們才不管葡萄牙已經是掉了牙的老虎,他們只會說我們打敗了一個強大的國家,我們的部隊太牛了。
接下來,印度還干成了很多事情。 印巴戰爭,原巴基斯坦最終分成了孟加拉共和國跟巴基斯坦,印度擺脫了被巴基斯坦兩面夾熱狗的尷尬體位。 在克什米爾,印度又果斷出兵,搶了一塊大蛋糕,現在控制著克什米爾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1973年,印度開進甘托克,錫金被印度給吃了。 不丹,這個掛龍旗的國家,以前藩屬清政府,但現在外交由印度主導,成為唯一跟中國接壤而不與中國建交的國家。 安達曼群島,原本不屬印度,印度獨立後,宣布從英國手裡繼承這筆遺產,也不問上面的原住民同不同意。 ……
可以說,印度想乾的事,基本都干成了,而且全是硬菜,都是開疆拓土的事情。有人戲稱,印度可能是二戰後,領土擴張最大的國家了。
這樣的業績,你說印度自信一點,完全沒問題啊,有這樣業績的國家,他能不自信心爆棚嗎?而且人家的經濟確實不錯,雖然比不上中國,但也是數十年來一直增長的。
當然,印度也不是完全自信,他們有一個心結,那是一場戰爭,那場戰爭使得他們糾結郁悶了快六十年。 也就是在果阿打敗葡萄牙之後,他們自信過了頭,宣稱自己的軍隊是一支強大的軍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強大,就算應付巴基斯坦和中國的聯合也綽綽有餘。 於是,第二年,就發生了那場戰爭,結果大家都知道,就不再多說了。
印度不是一個單一的民族。印度是多人種丶多民族的國家,無論是神話丶傳說丶 歷史 ,還是從遺傳方面來看,印度國民都是沒有共祖的。是英國殖民者創造了印度聯邦,是英國殖民者將一個地理名詞,轉化為一個相對統一國家。
至於說有人認為印度非常自信,那隻是指印度 社會 的態度和印度人的處事之道。
真正的自信應該是建立在信心和努力基礎上的,是有真正的實力為依託的。而那種不具備真正實力,不踏實勤奮,不顧事實的自我吹噓,自我陶醉的言行,並不是真正的自信,反而應看成是以表面上的自負來掩蓋內心深處的極度自卑。
有強大實力的人,大都不愛顯擺、吹噓。歐洲丶日本、美國就不怎麼自詡工業技術天下第一。強國的政府發言人都用語和緩,弱國的政府發言人都態度囂張!
所以從印度的「自信",不難看出,印度要成為真正的強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不是真正的自信,這是渴望國家受到更多重視,但現狀卻無讓人重視的力量,在很多對印度磚家的訪談節目中,我們可常看到這些磚家對印度未來看好所提出的依據,但邏輯問題很明顯,和他們的受教育背景很不相稱,咬人的狗不叫,沉默磨劍的人才可怕,印度人常口出狂言是被人忽視的時間太長了,尤其是中國人,眼光老盯住歐美日,讓印度感覺做中國的對手都不夠格,太傷自尊了。
印度兵確實使用武器挑釁。那麼我軍戰士絕對不能與印兵見面。應在幾十里幾百里甚至千里之外消滅來敵。過境警告無果。立即使用遠程武器給予堅決切低消滅。用我軍現代化戰爭對待印兵的常規戰爭。
因為印度有自信的資本,
在五常國家人看來印度確實不怎地。但是不要忘了全世界有200多個國家,這些國家絕大多數和印度相比,那差的可不是一點半點了。
遠超世界增長速度的經濟。
印度的經濟最近這幾十年來取得了極為矚目的成績,堪稱世界上發展最快速的國家之一。
(印度經濟增長曲線)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1995年的時候印度的國民生產總值只有3600多億美元,人均只有300多美元,而當時同為亞洲國家的日本,人均GDP已經超過4萬美元,是印度的100多倍。
這種差距幾乎是讓人絕望的,一個日本普通人工作3天所積累的財富,需要一個印度普通人辛勤工作1年,所以那時候任何一個日本人來到印度都會被印度人看做土豪。
但是,1995年到2017年間,印度經濟獲得了告訴發展,到2017年印度的國民生產總值已經達到了2.6萬億美元,漲了7倍多!
在此期間,世界的國民生產總值從30萬億美元增長到了80萬億美元,不過漲了兩倍多,印度的發展速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將近3倍!
於是印度被稱為金磚五國之一!
(金磚五國)
你們說,取得如此矚目成績的印度,有沒有自信的資本!?
應該有吧,否則,印度就太自卑了。
巨大的體量
如果僅僅是因為發展速度快也就罷了,關鍵是印度的體量也是巨大無比。
印度有328萬平方公里的國土,有亞洲第一耕地面積,有世界第二多的人口,並且馬上就要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印度有超過153萬平方公里的耕地面積,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二)
所以,當印度實現綜合國力高速增長的時候,他的國家實力會迅速接近頭部幾個強國。目前印度的經濟規模已經和他之前的宗主國英國相當,在印度洋地區擁有絕對優勢的力量。
所以,印度領導人尼赫魯曾經說過:
(尼赫魯)
依靠規模優勢,印度在和巴基斯坦的競爭中幾乎總是贏家,而巴基斯坦由於人口、國土面積等都相差甚遠,所以小打小鬧還能不落下風,一旦涉及到需要動用大規模資源的時候就不行了。
天生具有強大的影響力
印度這個國家地理位置極為特殊,在古代西方人能夠到達的最東方幾乎就是這里了。而古代印度由於也存在比較先進的原生文明,不僅給西方人帶來了新鮮感,甚至還給西方人留下了極為富裕的印象。
於是,印度在西方的影響力非常大,這就導致西方在近代成功彎道超車領先世界的時候,把印度的影響力也拉了上去。
印度南方的大洋被稱為印度洋,而不是馬爾地夫洋、斯里蘭卡洋,世界上有東印度群島也有西印度群島,都是印度影響力的體現。
(印度洋位置)
所以,即便印度什麼都不做,他在世界上的存在感都是一般國家不能比擬的,這種存在感當然也會增加印度自己的自信程度。就像一個到哪都被人矚目的人一定也會自信滿滿一樣。
可見,印度這個國家還是有條件自信的。
經常看到網上有關印度人如何傲慢自大老子天下第一的消息就感到可笑。我是09年到印度 旅遊 的,接團的導游到過中國的上海,廣州,對中國的發展非常羨慕,直言印度比中國落後太多,當時唯一的一條高速公路居然人車牛並行,導游自己都不好意思解嘲說因為印度是民主國家,高速公路是向所有的人開放的~
F. 印度為什麼這么自信
個人覺得是因為印度是一個有信仰的國家,有信仰的人有靈魂有寄託,當然自信啦!
不過說到印度電影,我還是很喜歡寶萊塢的電影的,起碼他們是站在一定的思想高度去思考這個國家有哪些弊端,然後通過電影喚醒新一代的印度人。
個人覺得非常值得一遍又一遍觀看的有以下幾部,推薦給大家: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三傻大鬧寶萊塢》、《我的個神啊》,還有今年的新作《摔跤吧 爸爸》。
G. 有人說印度這個民族很自信,實際中真的這樣嗎
其實過度的自信就是自卑。印度這個民族自信的時間並不長。印度之前一直是殖民地。直到近現代開始,印度登上了國際大舞台,有了國際知名度。並且成為了一個世界人口大國。至此開始了他們的自信之路。印度登上歷史舞台是他們的軟體設計。對於這個方面印度人是非常自信的。
在外交上,印度也非常順利。印度的位置很討巧,遠離蘇美,又在世界海洋的中心,這使得印度在外交上左右逢源,美蘇都願意跟他來往。他一手拿蘇聯的援助,一手拿美國的武器。一時之間,軍隊實力大大增強,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印度對外一直是個擴張的姿態,而且干一件事成一件事。
1961年,印度與葡萄牙在果阿開戰,果阿是一個港口,在印度的西海岸,四百年前被葡萄牙佔領。印度獨立後,就要求葡萄牙把果阿還給他們,葡萄牙不給。誰知道印度一下派出了三萬兵馬沖上去,葡萄牙馬上服軟投降。印度全國都歡騰了,他們才不管葡萄牙此時已經是掉了牙的老虎,他們只認為自己打敗了一個強大的國家,覺得印度的部隊太牛了。
H. 有人說印度這個民族很自信,為什麼
印度主要是獨立後才開始它的自信史的,所以說其自信史並不長。因為當時印度的聖雄甘地在搞不抵抗運動,最後使得英國被迫退出印度領域。這個運動雖然是趕上了世界反殖民這個風潮,但是在印度人看來,這是精神勝利,它比武力勝利更加厲害。
還有一件事,1961年,葡萄牙和印度因為印度西海岸的果阿這個港口而開戰,這個港口被葡萄牙佔領了四百年。印度獨立後,要求葡萄牙把果阿這個港口還給他們,葡萄牙不同意。沒想到印度馬上派出了三萬兵馬,嚇得葡萄牙趕緊服軟投降。印度全國因此都歡呼了,他們自信的認為自己打敗了一個非常強大有實力的國家,自己覺得印度部隊太牛了。
I. 為什麼印度人那麼自信
因為印度人有著堅定的信仰,所以自信。
其實不是印度人自信,是中華文化圈之外的絕大多數民族都有一種迷之自信。這個原因公知們告訴過你。用他們的話講,叫做我們缺乏信仰。這句話你應該聽過很多遍。在公知的認知世界裡,我們幾乎所有的問題都會被歸結於缺乏信仰。
而別人一切做的好的地方,都會被歸結於擁有信仰。你說這句話對不對呢?也對也不對。我們從不缺乏信仰,我們只是信仰現實而已。我們的文化,即便是神話里,都沒有原生自信。你去看下西方神話,神就兩種。
一種是天生的,一種是神生的。第一種是原生神,我們也有,像盤古,女媧。但接下來就很不一樣。西方的英雄,基本都是半神,所謂半神比如像珀爾修斯,是神和凡人生的,所以與生俱來了部分神性。但你反觀中國的神話系統。
他不跟你講這個,他跟你講修煉。張果老昔日就是一隻普通耗子,修煉了一萬年,可以和真武大帝出身的呂洞賓同為八仙。這是很大的不一樣。西方的耗子,修煉再久,那也是只耗子,就算有點小法力,也輪不到它混進神的隊伍。
說到底,它是不可能成為正面人物的。但我們沒有這個觀念。我們不會因為楊戩是玉帝妹子私通凡人,就認為他自帶神性,我們也不會因為孫悟空是只猴,就低人一等。事實上他們學的是差不多的本事,所以打也打成平手。
換句話說,我們的信仰就是現實。就是猴子對玉帝說的那句話: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孫猴子跟如來說的也是這番話,他問如來:玉帝有什麼本事,憑什麼坐得此位?言外之意就是說他自己會七十二般變化。
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如何做不得玉帝?如來跟他的解釋也非常符合東方文化。如來說:玉帝到達這個位置共經歷了一億三千二百劫。每劫是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約十五億七千萬年。這不是你個幾百年的小猴子可以比的。
意思是比功勞,敘資歷。你注意,無論功勞、資歷還是本事,終歸都是現實世界裡的東西。這些和出身沒有直接聯系。現實最大的特點是什麼?是容易被證偽。你說你自信對吧,那咱們來考試好了。人家連中三元。
16歲中了狀元,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娶公主去了。你呢,考到范進那個歲數,童生都考不出來,你還能保持自信么?所以一個正常華人的前半生,就是一個不斷接受自己的過程。
J. 「意圖和大國來一局博弈」,印度為何一直這樣野心勃勃
印度以為自身的實力很強,因此才會產生自滿的情緒,甚至想要跟美國一樣稱霸世界。印度仗著自己有相當大的人口優勢,以及在高科技領域取得的一些成績,所以印度才會盲目地認為自己的綜合國力已經很強大了,以至於印度經常在周邊國家搞事情,目的就是為了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力量。
當然最重要的是印度精英階層受到英式教育的影響太大,因此他們才會如此熱衷於將印度打造成一個大國。印度曾經作為英國的殖民地,因此在很多方面都受到英國人的深刻影響,特別是印度上流社會的人們更是崇拜英國,因此才會把英國人稱霸世界的作風也當作自己要實現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