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怎麼看玄奘

印度怎麼看玄奘

發布時間:2023-01-25 01:46:44

⑴ 唐僧是中國和尚,為什麼在印度很出名

吳承恩寫出《西遊記》以後,成為古典小說四大名著,受到人們的喜愛,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可以說的家喻戶曉。到了六小齡童版西遊記電視劇問世以後,成為了全中國人民最喜愛的電視劇,唐僧也成了人人知道的大明星,直到現在,各個電視台還會經常重播,每次見到還都想看一會兒。

可是,大會開了十八天,所有人都是認真聽,認真記,沒有一個人敢於和玄奘辯論,也沒有提出什麼不同建議。大會閉幕後,戒日王賞賜黃金萬兩和其他好東西,都被玄奘拒絕了。從此以後,玄奘成為了全印度公認的佛教最高權威,創造了歷史。

⑵ 玄奘:古印度人怎樣評價唐太宗

王曰: 「嘗聞………有秦王天子,少而靈鑒,長而神武。昔先代喪亂率土分崩,兵戈競起,群生荼毒,而秦王天子早懷遠略,興大慈悲,拯濟含識,平定海內,風教遐被,德澤遠洽,殊方異域,慕化稱臣,氓庶荷其亭育,咸歌《秦王破陣樂》。聞其雅頌,於茲久矣。盛德之譽,誠有之乎?大唐國者,豈此是耶?」
對曰「然。………大唐者,我君之國稱。昔未襲位,謂之秦王,今已承統,稱曰天子………」
——唐 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五》
唐僧陳玄奘在印度取經,游學十餘年,引起了北印度一位國王的注意,這位國王是北印度戒日王朝的開創者,亦稱戒日王。戒日王於公元642年在其國都曲女城為唐僧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賓主雙方還進行了積極的互動和會談,情況如何,且看唐三藏在《大唐西域記》里的記載。
據唐僧記載,戒日王朝國力雄厚,其他的不表,光騎著大象的象兵就有六萬,馬軍有十萬,幅員遍及整個北印度,而且三十年沒有戰爭。在這次會見中,戒日王問唐僧:「你來自哪裡,來這里有什麼要求?」唐僧答:「貧僧從東土大唐而來,前來取經。」——這說法,在《西遊記》裡面已經是唐僧的口頭禪了。
對唐朝音樂有所聞
當時的中國正處於史上有名的貞觀年間,雖然隔著重重雪山和大漠,但那時候的信息還是有流通的,戒日王說起了自己所了解到的唐朝的信息:「聽說你們的天子叫秦王,少年時就見識非凡,長大後英明神武。先前天下大亂,國家分崩離析,戰爭頻仍,生靈塗炭。你們的秦王早就有了遠謀大略,興慈悲之心,救蒼生,平海內。其風俗教化和大德恩澤遍布海內外,四方仰慕稱臣。老百姓十分感激,於是演奏歌唱《秦王破陣樂》。我們這邊聽到關於他的贊頌,已經很久了,關於他的盛德聲譽,請問都屬實嗎?你所說的大唐國,就是指秦王的國家嗎?」
這番話透露出當時東亞南亞信息溝通的一些真實面目,戒日王對隋唐時期的政治軍事形式還是有所了解的,起碼他知道隋末天下大亂,也知道秦王李世民是大唐王朝的開創者之一,而且是年少時就起事,在隋末紛爭中,以自己的英明神武平定群雄,在創立大唐國的過程中居功至偉。更有趣的是,他還知道貞觀年間流行音樂排行榜上有一首叫《秦王破陣樂》的歌曲。當然,畢竟通訊手段有局限,戒日王對於李世民身份的認識,還停留在秦王這個封號上。
其實,戒日王也是一代雄主,和李世民也有相似之處。當他還是一位王子的時候,其兄長就被鄰國國王所殺,戒日王勵精圖治,用六年時間征戰天下,不僅報了兄長之仇,而且還統一了整個北印度,臣服了其他的國家,就這點而言,他的經歷和李世民很相似。更有意思的是,戒日王也是一位文藝青年,李世民愛玩音樂,戒日王愛寫劇本,他寫有三部劇本:《鍾情記》、《瓔珞記》和《龍喜記》,其中還有愛情劇。
所謂英雄惜英雄,戒日王談起李世民的時候,有一種很親切的感覺。其實,李世民和戒日王還經常派使者互動。
聽了戒日王的話,唐僧回答說:「情況是這樣的。我們的國家叫大唐國,而我們的皇帝在繼位之前稱為秦王,現在已經登基繼位,就稱為天子。」糾正了信息中的一些誤區。
這次會見後,戒日王請唐僧騎著大象巡遊印度半島,留下一段佳話~

⑶ 印度僧侶貶低中國,玄奘是如何不卑不亢回答的

一開始我們知道玄奘是因為西遊記里的唐三藏,但是他和現實中的玄奘法師還是不一樣的。玄奘法師在印度學習與人辯法,後來在印度召開佛教辯論大會,很多人用佛法問題向玄奘法師為難,最後玄奘法師說得他們啞口無言

玄奘法師聽完高僧這樣的說話,非常的生氣,他現在在場的所有人說道,佛陀之所以創立如此微妙的佛法,不是只為了印度的眾生,就算是沒有受過教育的下民們,佛陀也沒有把他們拒絕在門外。更何況我們的中國,所有人都把忠孝禮儀當做立身之本,怎麼可以用野蠻這個詞來形容我的國家,中國的書是從來不會拒絕讓貧窮的人去閱讀的,中國人可以運用智慧和知識更是鬼神都無法匹配。印度的人怎麼能如此無知,用佛陀的降生來說明中國的無足輕重

⑷ 唐玄奘在古印度的成就與地位

唐玄奘在印度的那爛陀寺當了長老,並舌戰群老,最後獲勝,贏得很大名聲。後歸國後,翻譯了許多經文,還有印度僧人追到中國,點名找唐玄奘辯論。

⑸ 唐玄奘師是如何成為印度當時最著名的佛學家的

玄奘夜以繼日地鑽研佛經,學習當地的語言,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那爛陀寺,能通曉20部經論的有1000人,通曉30部的500人,通曉50部的只有10人,玄奘就是這10人中的一個。但是他並沒有停止學習。10年中,他在天竺到處求教,成為了像戒賢一樣的高僧,通曉了全部經論的奧妙。玄奘成為了印度當時最著名的佛學家。

⑹ 印度因為玄奘留下的哪一樣特殊「寶貝」,一直受益到今天

645年正月,唐太宗征討高句麗前夕,唐僧玄奘回到國內,並帶回657部佛經。李世民獲悉這一消息之後,大喜過望,立即召見玄奘。

有意思的是,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記載中,李世民當即勸說唐僧還俗,去遼東觀戰,「帝又察法師堪公輔之寄,因勸罷道,助秉俗務。」所謂「罷道」,就是棄佛還俗。當然,面對李世民的這一要求,玄奘法師委婉拒絕。後來,唐高宗李治也多次勸玄奘還俗。

唐太宗為何要讓玄奘法師還俗呢?其實很簡單,當時唐太宗積極經略西域,打擊突厥在西域的霸權,所以急需精通西域,中亞各國地理交通,民俗風情,政治文化的人才,而唐玄奘西行印度,途徑列國,前後18年,很熟悉西域情況,是李世民經略西域最好的顧問人選。

一邊是皇帝還俗要求,一邊是心中理想,最終無奈之下,玄奘法師想了一個辦法,即:翻譯佛經和講法之餘,口授游學異國的所見所聞,包括印度的情況,具體由弟子辯機執筆完成了,最終形成了《大唐西域記》一書。所謂辯機,就是後來和高陽公主私通的那一位,被唐太宗怒而刑以腰斬。



可以說,西遊記中的唐僧,正史中的玄奘,去了一趟印度,留下的這一份特別遺產,讓印度人受益至今。到了19世紀,《大唐西域記》引起了世界范圍內的關注,因為殖民利益的關系,列強很渴望了解西域、中亞和南亞歷史,以至於《大唐西域記》在歐美日本有多種譯本。

值得一提的是,古中國的輝煌,如今難以想像,當時周邊國家的歷史,幾乎要麼以漢語記載,要麼由中國人書寫,這不僅是軍事影響力,也是文明國度的魅力。然而,滄海桑田,時過境遷,後世中國歷史中一些具有世界影響的著作,卻變成了由歐美人書寫,比如《中國科學技術史》等。

閱讀全文

與印度怎麼看玄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人流量多少 瀏覽:690
刺激戰場印度服怎麼登錄 瀏覽:800
3d印尼龍粉末哪裡有 瀏覽:772
印尼青山工作簡歷怎麼寫 瀏覽:829
中國信必可什麼時候上市 瀏覽:470
中國現在發快遞到美國要多久 瀏覽:686
義大利的國旗跟什麼相似 瀏覽:233
匡威與義大利utt哪個好 瀏覽:800
中國心冠疫苗什麼時候可以上市 瀏覽:36
伊朗有多少新型冠狀病人 瀏覽:583
伊朗美軍基地有多少 瀏覽:97
伊朗和伊拉克哪個實力 瀏覽:911
美國拒絕伊朗總部說明什麼 瀏覽:210
義大利簽證有什麼用 瀏覽:508
伊朗國內油價多少 瀏覽:652
伊朗疫情怎麼穩定 瀏覽:45
加拿大人在中國哪個城市 瀏覽:336
越南當地人買什麼禮物 瀏覽:544
印尼虎一直張著嘴怎麼辦 瀏覽:990
在韓國如何申請去越南簽證 瀏覽: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