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與中國相比,印度經濟發展具有那些優越條件其經濟優勢表現在那些方面
印度最大的優越條件是人力資源價格優勢。其次,印度在軟體,特別是軟體服務外包領域走在世界前列(印度的教育與西方接軌)。而且,還有向實體經濟滲透的趨勢。不過,在廣大的其他領域,特別是裝備製造、傳統白色家電等,無法與中國抗衡。
從英國獨立後,印度奉行社會主義的經濟路線,嚴格限制私營公司、對外貿易和外來投資。不過,自1990年代起,印度逐步開放市場,實施經濟改革,減少政府對貿易和投資的控制。縱然面對政治爭議,印度政府逐步將公營機構私營化,以及開放部分行業予以私營和外資參與。
印度面對的經濟問題來自龐大並持續增長的人口,以及貧富懸殊。貧窮仍是印度急需解決的問題,官方估計,2004至2005年印度有27%人口屬於貧困人口。
(1)金燦榮印度最大優勢是什麼擴展閱讀
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
雖然印度三分二人口仍然直接或簡接依靠農業維生,近年來服務業增長迅速,日益重要。印度憑借信息技術及大量受過教育並懂得英語的青年,發展成為全球企業將客戶服務和技術支持等「後勤工序」外判的中心。印度成為軟體及金融技術人員的「輸出國」,其他行業如製造業、制葯、生物科技、電訊、造船、航空和旅遊的發展潛力也十分巨大。
Ⅱ 都說的是印度的缺點,有沒有人科普一下印度的優點及優勢
印度從1947年建國以來,一直就是個正常的發展中國家,既沒有像我國這樣的突飛猛進,也沒有像某些國家那樣一事無成。即便沒有大的亮點,但也不可過度輕視,畢竟即便是那無與倫比的厚臉皮,也是其他國家學不來的。
平時講印度,就是說印度的落後、集權、虛榮心和印度的種種缺點。然而,印度有10億人口,幅員遼闊,也有強大的軍隊和船隻。作為一個理性的中國人,我們必須面對每一個地緣政治對手。即使是我們認為貧窮落後的印度也有一些獨特的優勢。
自1947年成立以來,印度一直是一個正常的發展中國家。它既沒有像中國那樣迅速發展,也沒有像某些國家那樣取得任何成就。即使沒有大的亮點,也不應過分低估。畢竟,即使是無與倫比的厚臉皮,也不能從其他國家學習。
Ⅲ 印度的優勢和好處
一、印度的耕地面積比我國的大30%左右。中印兩國都是幅員遼闊,人口眾多。中國人口現在為13.5億,印度為11億,對這樣的人口大國,保有足夠數量的耕地面積至關重要,否則吃飯都成問題。雖然中國的國土面積是印度的三倍還多,但從耕地面積上看,印度以24億畝耕地居亞洲之首,中國以18.3億畝尾隨其後。
問題是:我國的耕地面積仍然呈每年下降的趨勢,在基礎設施建設、城市開發拓展、土地荒漠化等幾方面,我們每年要損失上千萬畝耕地。這難道不足以讓我們警覺嗎?盡管我國的農作物產量比印度高,那是因為我們在農業生產體制改革和精耕細作方面比他們做得好,但應當承認,印度現在落後就意味著它有很大的潛力可挖。而我們,則應該在嚴格控制建設佔用耕地和科學開墾可耕荒地上下更大的功夫。
二、印度的地理條件比我國更適於進行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中國是山地眾多的國家,地形復雜,進行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遇到的困難很多,造價也比較高。而印度,其國土面積范圍內除了北部喜馬拉雅山地外,中南部的恆河平原、中央平原、德干高原地形起伏變化不大,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條件良好。印度由於英國殖民統治時期留下較好的基礎以及自身優越的自然條件,多年來鐵路運營總里程雄居亞洲之首,直到2003年才被中國超越。目前中印鐵路總里程對比為:7.5萬公里:6.4萬公里。
同樣,印度在這方面的潛力也很大。而我們的 狀況並不足以高枕無憂,很多地方交通基礎設施的狀況還亟待改進,而且我們應清楚地認識到:我們每前進一步都要比印度費勁,絲毫不能懈怠。
三、印度目前所處的地緣政治形勢優於中國。我國東南沿海尚有台灣問題未解決,在東海油氣問題上與日本有矛盾,在南海問題中與越南、菲律賓等國存在爭端,北邊的俄羅斯雖然處於虛脫狀態,但一直算不上中國的友好睦鄰,威脅倒常常有,西南方向的印度也常常前來叫板。印度呢?雖然在北面與巴基斯坦呈武裝對峙狀態,還有強大的中國的威脅,也夠喝一壺的,但南面基本沒有顧慮,國家安全整體形勢優於中國。
印度與美、俄、英、日等強國的外交關系也保持得不錯,如中印起爭端,這些國家恐怕是偏袒印度的。
中國雖然強大了,但要顧及的方面很多,力量難免分散。所以,中印目前如發生沖突,我們在國際政治、軍事領域處於劣勢。
四、印度在軟體領域里對中國有較強的優勢。軟體業是印度能拿出手的少數幾個拳頭產業之一,印度政府在這方面也高度關注。我們除了加大投入、培養人才、加強產業鏈建設以外,還要做什麼?——那就是更加註重知識產權的保護。把知識產權保護做好了,軟體研發、推廣才有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才能更好地推動其發展。我們問問自己:在這方面我們做到位了嗎?
五、印度的金融體系比我們更加開放、更有效率。金融系統的開放度、透明度高,其好處大家都知道。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如果金融系統出問題,後果十分嚴重。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大家都看到了,也經歷了,什麼次貸危機、呆壞帳等等,我就不多說了。反正我國的金融系統改革尚處於初級階段,問題很多,有些地方是滋生腐敗的溫床,在這方面我們不如印度。
中國經過了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國民生產總值已位列世界第三,而且發展勢頭仍然迅猛。印度近些年,經濟發展大有起色,這也得到人們的公認。二十一世紀的龍象之爭將是以後一段時間內的主旋律。談了印度的五大優勢,是為了讓我們保持清醒的頭腦,發現自己的缺點,找出對手的優勢,以不斷地調整激勵自己大步前進。「虛心使人進度,驕傲使人落後」——望我們常記起這句警言,共勉共進!
Ⅳ 經常能夠聽說印度的缺點,那麼這個國家的優勢和優點有哪些呢
一·市場規模與中國相當並且潛力巨大
我們一直以來,從網上看到的印度人總能給人以娛樂至上的感覺,每次都能讓人笑得噴飯,除了扒火車、玩摩托、摔各種戰斗機,印度人的精神也是讓其他人望塵莫及的 。我們總是叫人家阿三,但是根據數據調查顯示印度雖然在很多領域落後於中國,但印度市場成為印度崛起的一大底牌。在吸引外國投資領域,印度首次以630億美元的數字超越了中美兩個世界大國,這不禁讓印度暗自酸爽了一把。
這倒不是主要的,主要在於印度年輕人的比重遠遠大於我們,每年的就業人數至少1000萬人,大多是18歲左右的年輕人。相較中國,印度人口的優勢恐怕在今後幾年會凸顯出來,而中國老齡化的趨勢在發展。
Ⅳ 與中國相比,印度經濟發展具有那些優越條件
我認為,印度想不中國最大優勢是有龐大的財團,中國少,中國只是公家的企業發展好。因為印度曾是殖民地,所以他更有西方的財團體系。就像中國的香港、澳門,很有經濟實力。
Ⅵ 為什麼說印度發展的潛力大於中國
印度在一些重要領域的發展潛力大於中國
在全球關注中國經濟發展成就的今天,另一個經濟奇跡卻也正靜悄悄地在印度出現。新加坡的聯合早報今天報道說,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發展中國家,東亞的巨龍和南亞的大象互相輝映,同時又相互競爭的時代或許終於拉開了序幕。
官方統計顯示,印度經濟去年7至9月份大幅增長了8.4%,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僅次於中國。更重要的是,越來越多人相信,印度自1991年推行的改革已顯現效應,一方面IT業正在為印度經濟贏得國際上的重視,另一方面製造業也蓄勢待發,其年經濟增長率有望長期維持在7%以上的水平。印度財政部長賈斯萬特.星(Jaswant Singh)最近就表示,印度正處在「爆炸性增長」的臨界點。
報道說,印度經濟的樂觀前景也正在改變人們對中印對比的評價,過去輿論完全一面倒認為中國模式優於印度模式的情況已不復存在。
報道舉例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學者黃亞生和哈佛大學教授凱納(Tarun Khanna)去年年中聯合發表的文章認為,中國利用外資推動經濟增長,發展後勁將不如鼓勵本國企業與國際競爭的印度。
這兩位學者指出,在2002年福布斯評選的世界最佳200小企業中,共有13家印度企業,中國只有4家。他們並認為,相比中國,印度更有條件成為世界的高科技實驗室。
投資銀行高盛則在去年底發表的《邁向2050年》報告中預測,印度的經濟增長率可在2010年左右超越中國,在未來50年裡,它有望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
報道說,在外界看法改觀的同時,印度人的觀念也正在發生重要變化。在印度國內備受尊重的IT巨子穆爾蒂(Narayana Murthy)日前就在北京說,印度人現在普遍有「一種希望向中國學習,同時和中國競爭的意願」。
報道說,印度政府目前已在醞釀要仿效中國,在今年內設立大約20個經濟特區,以吸引更多外資,並促進出口。這意味著中國對外資的吸引力可能因為來自印度的競爭而減弱。
另一方面,報道亦指出,在一些重要的領域,印度擁有大於中國的潛力,但在其他發展條件上,中國的優勢仍然明顯。
例如,強項在製造業的中國,比實力在研發的印度更能讓社會上的多數人享受到經濟發展的實惠。目前中國有接近1億的製造業工人,印度只有900萬,高速發展的IT業也只為印度製造了100萬個就業機會。
報道又引述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金燦榮的觀點說,「印度的政治結構是現代的,經濟結構基本現代,社會結構卻還屬於前現代。」他指出,市場經濟的有效運作需要一些前提,例如,社會需要打破以血緣和家族為基礎的傳統結構。
轉帖 不代表個人觀點
Ⅶ 印度人口眾多的優勢是什麼
優勢:
人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人口多,消費的能力和潛力就大,消費需求的增加又會帶動生產的增加。而正常情況下,生產多於消費,由此導致社會財富的積累。
人口多,市場競爭也就激烈,只要經濟發展戰略和政策合理,良性的市場競爭會激發人們的創造力,提高生產的積極性,有利於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市場的完善,從而創造出更多的社會財富。內需市場的擴大可以幫助我國抵制外來不良經濟沖擊的影響。
印度人口現狀:
印度人口有13億左右。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也是金磚國家之一,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印度三分之二的人口仍然直接或間接依靠農業維生,近年來服務業增長迅速,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最重要出口國。
全球最大的非專利葯出口國,僑匯世界第一。印度是社會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衡的發展中國家,種姓制度問題較為尖銳。
Ⅷ 印度的很多缺點我們都見過,有沒有人科普一下印度的優點及優勢
說到印度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大量的關於印度的不好的方面,就好比印度的火車只要是能著足的地方,都是可以掛人的。
印度的廁所滿大街都是,衛生堪憂。印度是全世界強奸率最高的一個地方,安全得不到保住,印度的閱兵和雜技團的水平是差不多的。
還有就是印度的軍用飛機,每年都是會摔下一些來的,印度低種族姓的人,他們都是很受鄙視的......。
這些都是每一個人耳熟能詳的事情。
那麼,印度有沒有亮點有優勢的地方嗎?
不得不說印度還是有不少的優點的。
我們說幾個主要的吧:
4、印度的教育和語言優勢。
印度的官方語言是英語,對於全球化的今天來說,這是他們最大的利好。
大家都知道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美國的很多的公司,他們大部分都會將呼叫基地設在印度。
這也是印度的IT業發達的原因,印度已是全球最大的軟體和後端服務外包大國,在IT科技領域具有培養高端人才的優勢。
還有美國的知名公司,都喜歡用印度人來做高管。Google的皮猜(Sundar Pichai)、微軟(Microsoft)的納德拉(Satya Nadella),他們都是印度人。
可以說印度還是有很多優勢的,關於其它方面的優勢,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了。
Ⅸ 印度雄心勃勃,制定了超越中國的百年奮斗目標,印度有哪些獨特優勢
印度雄心勃勃,制定了超越中國的百年奮斗目標,印度的獨特優勢是有著非常多的人口,要知道人口數量多的話,是能夠促進經濟發展,尤其是印度的年輕人是非常多,在此情況下如果印度政府能夠好好利用的話,就可能會創造一些奇跡出現。而且印度的土地也非常的肥沃,面積就超過了我們國家,只不過印度沒有利用好耕地面積,而且工業化進程比較慢,所以也導致印度的土地很多都荒廢了。而且印度這個國家還有著為濃厚的宗教信仰深入社會文化當中的每一部分,在宗教的帶領下,也讓印度這個國家發展的生機勃勃,所以這也能夠算得上是印度一個非常獨特的天賦。
最後從整個實力上來看的話,硬度還是非常強的,但因為其中存在著一些很多的矛盾,這也導致硬度沒有辦法持續快速地發展下去。
Ⅹ 在「新的全球化」下,印度有什麼優勢和劣勢
優勢是動力充足。印度是世界上人數第二大國。人力資源充足。
劣勢是人們受教育程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