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羅摩衍哪裡人

印度羅摩衍哪裡人

發布時間:2022-02-12 09:35:11

1. 西北方進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實際上應該是哪裡的人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在印度河谷先後發現幾個古代城市遺址,著名的有哈拉巴和摩享佐•達羅,考古上統稱為哈拉巴文化。哈拉巴文化存在年限約為公元前三千年代中葉至前二千年代中葉。歷史學家一般都認為,哈拉巴文化的創造者,就是印度的原始居民達羅毗荼人。

公元前二千年代中葉,屬於印歐語系的許多部落,從中亞細亞越過興都庫什山脈的幾處山口進入印度,陸續湧入印度河中游的旁遮普一帶,征服了當地的大部分達羅毗荼人。入侵者是白種人,他們操一種早期形式的梵語,是一支無文字的半游牧民族。他們部分依靠狩獵、種植小麥和大麥,也部分靠搶劫更先進農業居民和商業中心或商隊為生。

這些人自稱」雅利安」,意為高貴者,(梵語中,arya「雅利安」的意思是「高貴」或「純潔」)以區別於皮膚黝黑的達羅毗荼人。經過幾個世紀的武力擴張,雅利安人逐步征服了整個北印度。

今天我們對他們的了解,來自他們祭祀儀式上的聖歌《吠陀經》以及後來講述英雄業績和戰爭故事的敘事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這些傳說在很多世紀以後才用印度古典語言梵語形諸文字。到那時,雅利安人才算有了讀寫手段,以及農業藝術、城市建設和文明的其他要素,而這些是因為他們吸收了達羅毗荼人的先進文化,才由游牧轉為定居的農業生活,並逐漸向奴隸社會過渡。

雖然雅利安人的文化比較原始,但他們也有著明顯優勢:他們在到達印度前,不但已經掌握了帶金屬尖頭的武器,而且擁有用兩匹或更多馬拉地帶輻輪的輕便快速戰車。這種戰車與荷馬時代的希臘戰車相同,有一名馭者和一名弓箭手或投槍手。

2. 羅摩衍那的作品簡介

羅摩衍那和另一部更長的史詩《摩訶婆羅多》是印度文化的基礎,對印度文學、宗教的發展有相當大的作用,中國文學作品中的《西遊記》也受到它的影響。羅摩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甚至相當於耶穌在基督教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羅摩衍那成書不早於公元前300年,第二章到第六章是原作,第一章和第七章可能是後來(不早於公元前200年)補充進去的,原作將羅摩描繪成一位理想的英雄,但後來補充的部分將羅摩說成是毗濕奴的化身,兩部分的文筆也不一致。
原書依據吠陀體系推算,羅摩和羅剎魔王羅波那(Ravana)之間的戰爭發生在距2005年880,147年之前,印度傳統的歷書都是根據這種推算編制的,但是並不為現代歷史學家所接受。
印度傳統認為羅摩是毗濕奴的化身,他殺死魔王羅波那,確立了人間的宗教和道德標准,神曾經答應蟻垤,只要山海還存在,人們就仍然需要閱讀羅摩衍那。
20世紀70年代大陸梵文學者季羨林、黃寶生翻譯《羅摩衍那》,為全世界迄今除英譯本之外,僅有的外文全譯本。
《羅摩衍那》意思是「羅摩的遊行」或「羅摩傳」。羅摩是印度古代的傳說中人物。後逐漸被神化。

3. 後人怎麼評價羅摩衍那

《羅摩衍那》
Rāmāyana

印度古代史詩。與《摩訶婆羅多》並列為印度兩大史詩。在印度文學史上被稱作最初的詩。全書是詩體,用梵文寫成,詩律幾乎都是輸洛迦(意譯為頌),即每節2行,每行16個音節。《羅摩衍那》意思是羅摩傳。羅摩是印度古代的傳說中人物。後逐漸被神化。
思想內容對於史詩的主幹故事有各種解釋。印度教徒認為羅摩是神,因而把史詩看成是聖書。西方學者認為該史詩影射的是農業技術從印度北方傳向南方的過程,因為悉多的原意是田地里的壟溝,象徵農業技術。還有人認為它是一部戰勝艱苦和強暴的英雄頌歌。十車王宮廷上出現了矛盾,慶祝羅摩灌頂為太子的喜慶場面一變而為悲嘆離別的情景。解決矛盾的途徑只有自我犧牲,於是羅摩等3人甘心流放。作者通過這一宮廷陰謀的描繪,宣揚了一整套君臣、父子的倫理教條。在對與猴國結盟、滅魔復國、夫妻團圓的描寫中,作者歌頌了羅摩這個英雄。他的理想是家族和好,政權安定;他支持正義的戰爭,也考慮奴隸社會中平民的利益。另外也有人說,史詩產生於印度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歷史階段,書中所宣揚的已是封建道德教條。羅摩代表的是新興地主階級,他恃以為生的是農業;而羅波那則代表沒落奴隸主,他以吃肉為生,進行游牧活動。從民族矛盾來看,羅摩皮膚是黑色的,是原始印度人的代表;而羅波那雖然名義上是一個羅剎,實際上是婆羅門,是外來的雅利安人的代表。整個史詩歌頌的是新興地主階級,且通過大力宣揚一夫一妻制,強調女子的貞節,表現了作者對王位繼承的純潔性的關心。
成就作品的藝術風格雖樸素無華、簡明流暢,但已呈精雕細鏤傾向。它在印度一直被奉為敘事詩的典範,古代和中古的文學創作大多從中取材。其影響早已遠超出印度,特別是在亞洲廣泛流傳,而列入人類最寶貴的文化遺產。其故事早已隨佛經的翻譯而傳入中國。1980~1984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季羨林從梵文翻譯的8卷《羅摩衍那》全譯本。

4. 羅摩衍那

http://www.wuhan.cc/book/search.asp?word=%C2%DE%C4%A6%D1%DC%C4%C7&m=2

這里有,7本慢慢下載吧~~

5. 羅摩衍那的介紹

《羅摩衍那》(梵語,Rāmāyaṇa,意思為「羅摩的歷險經歷」),與《摩訶婆羅多》並列為印度兩大史詩,作者是印度作家蟻垤(跋彌)。全書是詩體,用梵文寫成,詩律幾乎都是輸洛迦(意譯為頌),即每節2行,每行16個音節。全文共分為七章,24000對對句。內容主要講述阿逾陀國王子羅摩(Rama)和他妻子悉多(Sita)的故事。

6. 《羅摩衍那》主要描述的什麼故事

《羅摩衍那》書名的意思是「羅摩的遊行」或「羅摩傳」。全書共分7篇,以羅摩和悉多的悲歡離合為故事主線,描寫印度古代宮廷內部和列國之間的斗爭。阿逾陀城十車王指定羅摩為王位繼承人,但他的愛妃反對,要求由她自己生的兒子婆羅多為王位繼承人,並要十車王答應把羅摩流放14年。十車王不得已答應。羅摩帶著妻子悉多和弟弟羅什曼那在森林中到處漫遊,過著艱辛的流放生活。10年後,楞伽城十首魔王羅波那的妹妹向羅摩求婚未成,遂慫恿哥哥羅波那劫走悉多。羅摩幫助猴王須羯哩婆登上猴國王位,須羯哩婆派神振哈奴曼幫助羅摩尋找悉多。羅摩與羅波那大戰,最終殺死羅波那,夫妻團聚。14年流放期滿,婆羅多主動退位與羅摩。在羅摩治理下,阿逾陀出現太平盛世。但此時,羅摩聽信謠言,懷疑妻子悉多被劫後失貞,於是把懷孕在身的她拋棄在恆河岸邊。悉多得到蟻蛭仙人的救護,住在凈修林里,後生下一對雙生子,長大後由蟻蛭仙人授予《羅摩衍那》。在羅摩舉行馬祭時,二子演唱《羅摩衍那》,羅摩得知演唱者是自己的兒子。但羅摩表示仍難以信服。悉多求救於地母以證其貞潔,大地頓時開裂,悉多投入地母的懷抱。大梵天預言,羅摩全家將在天堂團圓。

7. 羅摩衍那是下圖哪一地區的文明成果

我沒有看到你說的圖,但是我倒是了解這部史詩一樣的著作,下面就是相關的介紹:
羅摩衍那(梵語,Rāmāyaṇa,意思為「羅摩的歷險經歷」,與《摩訶婆羅多》並列為印度兩大史詩。在印度文學史上被稱作最初的詩,它不僅在印度文學史上占據著崇高的地位,而且對整個南亞地區和宗教都產生過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所以你說的國家就是古印度,請你根據地圖中的標注選擇就好了!

8. 《羅摩衍那》與《摩訶婆羅多》中的人物有哪些特點

人物形象鮮明生動,羅摩成為德行、勇武的化身,理想國王的代表;悉多是印度婦女的典範。哈奴曼智勇雙全,神通廣大,可與孫悟空相比。

史詩共7篇,約2400頌,寫的是阿逾陀城國王有4子,都是毗濕奴的化身。國王想立長子羅摩為大子,遭到小王後嫉恨,她脅迫國王廢長立幼,流放羅摩。羅摩攜妻子悉多、弟弟羅什曼那前往森林苦行。十首魔王波那劫走悉多,羅摩在神猴哈奴曼的幫助下,經多方激戰,救出悉多。悉多經受住火的考驗,以示清白。流放期滿,羅摩回國繼位。因聽信流言,懷疑妻子失貞,悉多投入大地的懷抱。天神預示:他們將在仙界團圓。後4兄弟升天,恢復毗濕奴本體。

史詩反映了奴隸社會初期的王權問題,譴責了在王位繼承問題上爭權奪利的行徑,表明人民希望開明君主實行仁政的理想。歌頌了正義戰爭,宣揚一夫一妻制,具有進步傾向。但也流露出剝削階級的思想意識和道德觀念。

史詩具有古代印度長篇敘事詩必不可少的4種因素:政治、愛情、戰斗、風景。善於在矛盾斗爭中展開情節,突出主題。

人物形象鮮明生動,羅摩成為德行、勇武的化身,理想國王的代表;悉多是印度婦女的典範。哈奴曼智勇雙全,神通廣大,可與孫悟空相比。景物描寫與人物心境和諧一致,具有濃郁的抒情氣息。史詩被印度稱作「最初的詩」,對世界文學影響很大。

9. 關於印度早期的雅利安人是來自什麼地方的民族

雅利安人(梵文:âryâ,「高尚」)屬高加索人種(白色人種),他們身材高大,皮膚白皙,面長多須,高鼻子,藍眼睛,淺色頭發是原居於今天俄羅斯南部烏拉爾山脈附近的古代部落,使用印歐語系的語言,被譽為印歐語系民族的共同祖先。(世界上,除了印歐語系民族外,其他民族俱是黑發及深棕色的眼睛,而這民族除了那入侵印度那一些部,曾自稱作雅利安人外,並沒有留下任何名稱,而古印度傳說中,那些雅利安人正是金發、藍眼,所以普遍認為雅利安人是印歐語系民族的共同祖先。)

西元前3000年代,雅利安人還是一個部落聯盟,其生產力發展已進入銅器和青銅器時代,他們本來就是一個游牧部落,所以畜牧業在他們的經濟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他們畜養公牛和乳牛,牛糞則被做成圓餅,充當燃料,馴養的動物有山羊、水牛、綿羊、馬等,他們選用馬和馬車作為交通工具,過著以游牧為主的生活。其社會組織形態尚處於父系氏族部落和軍事民主制時期。

為了尋找新的水源和牧場,雅利安人的部落開始不斷向外遷徙,向西進入歐洲大部分地區,向東深入歐亞的腹地、向南則伸入西亞和南亞,在人類歷史上形成了規模巨大的世界性的游牧部落遷徙浪潮。

西元前3000年代末至西元前2000年代初,居住在黑海沿岸的一支,從俄羅斯南部的庫班地區越過高加索山脈進入小亞細亞的安那托利亞。這些人和當地原居民雜居、融合,被稱為盧維人、帕來人、赫梯人、呂底亞人。 同一時期,居於黑海沿岸的另一支,進入巴爾干半島的東北部,接著陸續分批進入希臘,被稱為希臘人。

西元前2000年代初,居於東歐草原西部的一批雅利安人,沿多瑙河向西挺進,他們翻越阿爾卑斯山進入義大利,被稱為拉丁人。拉丁人是這些遷移民族中最著名的一支。與此同時,另一些雅利安人繼續向西和北兩個方向遷移,形成了西歐的塞爾特人和北歐的日耳曼人。

也是從西元前2000年代初開始,又一支雅利安部落從裏海西岸分批南下進入伊朗高原,稱為伊朗雅利安人,早期進入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先後在兩河流域北部和南部分別建立了米坦尼王國和加喜特王國,居民被稱為米坦尼人和加喜特人。後來進入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則定居在這一地區的西北部和西南部,分別建立了米底王國和波斯帝國,被稱為米底人和波斯人。

而最先進入伊朗高原的一部分雅利安人則繼續向東南方向移動,在西元前1200左右越過阿富汗興都庫什山脈約於西元前1200年來到印度河流域。在印度河流域,他們遇到了當地土著達羅毗荼人的頑強抵抗,這使得雅利安人不得不放慢征服的腳步,經過6個世紀的漫長戰爭,雅利安人最終把大量土著達羅毗荼人趕走,有的則變成了印度雅利安人的奴隸。

另有一說,中國古代西北部少數民族塞種,是繼續東遷的雅利安人後代。

在20世紀,納粹分子改變「雅利安」原來的意義,用這個字眼指「高尚的純種」,認為德國人是雅利安人的典範。

10. <<羅摩衍那>>中的故事

《羅摩衍那》寫的是羅摩與妻子悉多悲歡離合的故事,中間穿插了不少小故事,描寫自然景色和打仗的場面又佔了相當大的篇幅,所以很長。它的內容大致如下:在名為《童年篇》的第一篇里,提到蟻蛭仙人把自己創作的長詩教給兩個學生(後來說是羅摩的雙生子),讓他們唱給羅摩聽。而羅摩的故事則從這篇的第五章開始,由羅摩二子朗誦出來。內容以羅摩的出生和結婚為主,說羅摩是十年王經過祭祀天神後所生的長子,他因武藝超群,折斷神弓而娶得鄰國的公主悉多為妻。悉多是鄰國的國王遮那竭耕地時在犁溝里被發現的(悉多即犁溝之意),她的母親是大地,父親就是遮那竭。第二篇《阿逾陀篇》主要講十車王宮中的矛盾與羅摩的被流放。十年王年老後,決定立羅摩為太子,但他的小王妃吉迦伊卻在駝背侍女的煽動下,以過去老王曾答應要給她兩項恩賜為借口,脅迫老王流放羅摩十四年,立自己的兒子婆羅多為王。十年王痛苦地應允後,不久即死去。羅摩出走後,弟弟婆羅多在位期間,供奉著羅摩交給他的一雙作為替身的鞋子執政十四年。
第三篇到第六篇的主要內容是:羅摩夫婦和弟弟羅什曼那被流放到森林後,悉多不幸被十首羅剎王羅波那搶去,羅摩兄弟四處尋找未獲。後來,羅摩幫助一個猴王奪回王位,並結成聯盟。神猴哈奴曼偵察到悉多被囚禁魔宮後,猴子們立即為征討羅剎國的羅摩大軍造橋過海。羅摩大敗十首摩王羅波那後,派人從魔宮接回悉多一並啟程返國。
羅摩回國登基後,他統治的時代出現了太平盛世,全詩到此本已結束。第七篇估計是後加的,在這一篇里,羅摩的形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即從一個被迫害的受難者變成了封建專制暴君。如其中談到羅摩即位若干年後,聽信了所謂人民的意見,懷疑悉多居魔宮不貞而將她遺棄;十幾年後,悉多的不白之冤仍得不到昭雪,最終不得已求救於地母,讓大地裂開,縱身跳了進去。作品的最後結局是全家在天堂重新相聚。
《羅摩衍那》是一部巨大而又龐雜的史詩,最初只是由口頭流傳下來,經過長期增刪寫定後仍無定本。大家公認,七篇中第二篇至第六篇是全書較原始的部分,第一篇和第七篇晚出,可能是後加的。最早的部分估計成於公元前三、四世紀,而最後寫定是在公元後二世紀,也就是說全書形成的過程長達五、六百年。因此關於它的思想內容和反映的社會面貌眾說不一。印度教徒把它看作是聖書,因為羅摩是大神毗濕奴的化身。西方有的學者認為悉多原意是田地里的壟溝,壟溝象徵著農業技術,史詩影射的是農業技術從印度北方傳到南方的過程。有的學者則認為《羅摩衍那》是一部戰勝艱苦和強暴的英雄頌歌,歌頌羅摩為家族和好,政權安定而作出的自我牲,贊揚他支持正義戰爭,關心平民利益,在奴隸社會中站在平民的一邊。他是原始公社制社會解體並向奴隸制社會過渡的歷史時期氏族上層階層的進步勢力的代表。但也有學者指出,《羅摩衍那》不是奴隸社會的產物,而是封建社會的。羅摩是代表新興地主階級,以農業為主,而羅波那是代表沒落奴隸主階級。從膚色和家譜等來看,羅摩是屬本地的原始居民,而羅剎王羅波那實際上是婆羅門,是外來的靠游牧和吃肉為生的雅利安人(註:操印歐語,大約在公元前二千紀中葉,從中亞高原南下,在印度河流域定居下來。)的代表。因此羅摩與羅波那的斗爭實質上是本地的新興封建地主階級與外來的從事掠奪的奴隸主階級之間的斗爭,而代表新興地主階級的羅摩終於戰勝了代表沒落奴隸主階級的羅波那。另外還可以看到,書里宣揚的道德信條已相當系統,類似我國漢代的三綱五常的倫理體系,似乎已屬於封建社會的意識形態了。所以說,整個一部《羅摩衍那》歌頌的是新興地主階級,而且通過宣揚一夫一妻制,強調婦女的貞節等來維護王位繼承的純潔性。(註:參看季羨林:《羅摩衍那初探》,1979年版。)
以上各家說法各有根據,但差別卻很大。這是因為這部史詩並非畢其功於一役。它最早可能源於原始公社社會解體並向奴隸制社會過渡時期的民間口頭創作,後來經過奴隸社會的崩潰和封建社會的建立這一漫長的歷史道路,才形成在這個樣子。所以從思想內容上看,既有民間的可貴因素,又有統治階級的思想意識和為統治階級服務的宗教思想。例如羅什曼那在批評羅摩相信命運時說的:
那精力衰竭的膽小鬼,
他才受命運的播弄。
那些自尊自重的英雄漢,
完全不把命運來縱容。
還有一個名叫 波厘的婆羅門對祭祀的看法:
人們常舉行阿濕吒迦祭,
來祭自己的那些先祖,
請看這糧食真倒了楣,
死人哪能吃什麼供物?
這些具有無神論觀點的話和看法都反映了民間進步的思想,是史詩中難得的精華。
但在同一史詩中,也可以看到不少封建糟粕,就在主人公羅摩身上便有前後相矛盾的性格,即從一個品德崇高的被迫害的受難者一變而成為封建專制的暴君。特別是在第七篇里,糟粕更多,其中竟插進了這樣一個故事:羅摩當政時,一個剛剛死去獨生兒子的婆羅門,要求羅摩救活他的這個孩子。羅摩四齣訪求孩子死去的原因,發現是由於一個低等種姓的首陀羅模仿高等種姓的婆羅門修煉苦行所致,便殘忍地把他殺死,從而換來孩子的復活,羅摩的這種行徑竟得到天神們的一致稱贊。作者插進這個故事的意圖是很明顯的,目的在於維護種姓制度,使低等種姓的廣大群眾永遠處於賤民地位。

閱讀全文

與印度羅摩衍哪裡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有什麼博物館 瀏覽:987
伊朗靠什麼養活 瀏覽:678
印尼獅航在哪裡列印行程單 瀏覽:375
中國哪些地方天氣最好 瀏覽:948
義大利語代購單詞怎麼說 瀏覽:285
伊朗巴莉哲純露怎麼辨真假 瀏覽:864
伊朗怎麼欺負美國 瀏覽:965
雲南怎麼去越南芽庄 瀏覽:166
英國對於伊朗事件什麼立場 瀏覽:952
中國的越南文是怎麼翻譯 瀏覽:776
義大利用什麼計量汽油 瀏覽:572
中國土地法大綱是由哪些組成 瀏覽:743
越南豪華游輪多少人 瀏覽:546
嫁伊朗人送什麼禮物 瀏覽:695
印尼雅加達可以買什麼 瀏覽:172
美國為什麼打伊朗官員 瀏覽:725
印尼小米椒什麼時候生長 瀏覽:765
印尼能買什麼帶回中國 瀏覽:437
糖的印尼語是什麼 瀏覽:153
印尼大象神像代表什麼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