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人民幣啥材料制的
印度叫人民幣嗎?只有中國貨幣才叫人民幣,印度的貨幣叫盧比。每個國家的貨幣製作材料基本一樣,看過周潤發、郭富城演的無雙沒有,裡面就提到了製造貨幣使用的紙張是無酸紙,還有變色油墨。
㈡ 中國很便宜的衛生紙,為什麼在印度卻賣那麼貴
因為在印度,只有富人才用衛生紙,自然價格就要比中國貴得多了。
在印度衛生紙一卷的價格在人民幣9元左右,而中國大概是2元左右,價格相差有4倍多。
一種產品價格貴,一般是由供需矛盾所引起的。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文化習俗問題了。
還記得印度的《廁所英雄》的電影嗎?對於印度的普通女人來說,在家上廁所,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新娘安妮塔結婚沒幾天後就從夫家逃走了,因為農村沒有廁所。道路漫漫,最後還是在一家基金會的幫助下建造了廁所,她,也回來了。
在印度,廁所的普及之路還是任重而道遠的。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對於印度人來說,這種用衛生紙的習慣可能還是等廁所普及以後再說吧。
就像我們祖輩一樣,我們以前就用一個棍子或者樹葉來解決這個問題,那麼印度人呢?他們習慣如廁後用手擦洗,他們的衛生習慣和收入還遠沒有達到合用衛生紙的地步。
所以大群體並不合用衛生紙,這些只是印度的富人們才會使用的,價格自然貴。
㈢ 中國造紙術傳入印度的時間是哪個朝代
造紙術傳入印度最晚的時間是在唐代,唐代義凈在公元671-695年僑居印度,看到了紙。
歐洲人是通過阿拉伯人了解造紙技術的,阿拉伯人學習了造紙術,並將紙張向外傳播,當時歐洲各國所用的紙,都是阿拉伯人製造供應的。接著造紙術又傳入巴格達;10世紀到大馬士革、開羅;11世紀傳入摩洛哥;13世紀傳入了印度。
造紙術中國四大發明之一。公元105年,蔡倫在東漢京師洛陽總結前人經驗,改進了造紙術,以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等為原料造紙。大大提高了紙張的質量的生產效率,擴大了紙的原料來源,降低了紙的成本,為紙張取代竹帛開辟了的前景,為文化的傳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造紙的發明與傳播,使文字的載體成本得到了大幅度的下降,知識在平民中的普及得以實現,從而極大的推動了世界科技、經濟的發展。
㈣ 兩千五百年前印度有紙嗎
1、2500年前印度肯定沒有紙,紙是中國東漢時代的蔡倫(63-121年)發明的,紙的發明是中國對世界文明作出的偉大貢獻,此點已是國際共識,不容懷疑;
2、佛教的經書是由最早的佛陀入滅之後,由佛弟子結集而成,並不是佛祖親自書寫的,有點象儒家的「論語」。在紙發明之前,佛經是寫在貝葉上面,或者是刻在石頭、木板上面。貝葉是取自一種叫貝葉棕,又名貝多羅樹(Corypha umbraculifera)植物的葉片,經一套特殊的製作工藝製作而成,所刻寫的經文用繩子穿成冊,可保存數百年之久。貝葉經最早出現在印度,後隨佛教傳入中國,在我國西藏,雲南眾多寺廟中保存了大量貝葉經文。
㈤ 古代印度,古代兩河流域,古代羅馬等地區的人們用什麼書寫材料
古代印度以乾燥的樹葉或陶土、石頭作為文字的載體,以纖細的木棍蘸取顏料進行書寫。古代兩河流域文明將黏土製作成泥板,然後以蘆葦或木棍在上面進行書寫。古代羅馬的書寫載體多種多樣,但以羊皮紙為主。
印度的遠古文明是在1922年才被發現的。由於它的遺址首先是在印度哈拉巴地區發掘出來的,所以通常稱為「哈拉巴文化」;又由於這類遺址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所以也稱為「印度河文明」。哈拉巴文化的年代約為公元前2300年至前1750年。
兩河流域文明又稱美索不達米亞文明(Mesopotamia culture),或兩河文明。是指在新月沃土的兩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所發展出來的文明,是西亞最早的文明。主要由蘇美爾(Sumerian)、阿卡德、巴比倫、亞述等文明組成。
古羅馬指從公元前9世紀初在義大利半島(即亞平寧半島)中部興起的文明,古羅馬先後經歷羅馬王政時代(前753~前509年)、羅馬共和國(前509~前 27年)、羅馬帝國(前27~476年/1453年)三個階段。
(5)印度用什麼紙做的擴展閱讀
古印度所使用的文字是十分有特色的的印章文字。
古代印度河流域已有文字,大多刻在石頭或陶土製成的印章上,因此稱為印章文字。已發掘的印章共有二千多枚。其中很多符號是象形的,可能還處在象形文字階段,但又因有表音節和重音的符號,所以也被認為是向字母文字過渡的表音文字。
刻有文字的印章究竟什麼意思至今無法讀解。據推測,這些銘文可能就是印章主人的姓名,頭銜,印章雕畫可能是他們崇拜的事物。印章多用皂石,粘土,象牙和銅等製成,大多雕有不超過20個銘文,還有許多形象生動的浮雕,其題材主要是當時常見的動物,古代印度河流域人民狩獵,航行,娛樂等情景,以及宗教神話內容。
㈥ 國內很便宜的衛生紙,為何在印度卻是高價出售
印度,大家都比較熟悉。長期以來我們經常都會在各大媒體上看到和印度有關的消息,平時茶餘飯後大家在聊天的時候偶爾也會說上幾句。
再加上隨著全球化的不斷發展,促進了世界各國人口的流動往來,如今在我們國內尤其是在深圳地區就定居著許多印度人,很多在大城市裡生活的人們外出的時候還是挺常碰到印度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