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稅務
稅收結構印度實行以流轉稅為主體稅種的稅收體系。在1988年的中央稅總收入中,國內貨物與勞務稅佔43.84%,國際貿易與轉讓稅佔37.71%,對收益與資本課稅佔18%。中央徵收的稅種有:個人所得稅、公司稅、改良增值稅、財富稅、贈與稅、資產繼承稅、關稅、邦際銷售稅、印花稅、支出稅、國內航空稅等。
由邦徵收的稅種有:土地稅、機動車輛稅、改良稅、不動產轉讓稅、邦內銷售稅、邦印花稅、社會保險稅、憑證登記稅等。
改良增值稅1985年頒發的中央貨物關稅法引入改良增值稅方案,於1986年3月1日起生效,以逐步取代原有的國內消費稅。對稅法規定所列舉的應征國內消費稅的製成品所耗用的半成品,允許抵免購買這些半成品時已付的中央國內消費稅。這種抵免要由納稅人提出申請。
消費稅聯邦政府對在印度生產或製造的某些規定商品在商品銷售出廠環節徵收。稅率因品種而異,出口可以退稅。從1986年3月起部分商品的消費稅逐步為改良增值稅替代。
Ⅱ 有人知道關於印度稅收問題嗎,想了解一下
作者:亞新咨詢
一、印度的稅收概念
印度的稅收結構分為直接稅和間接稅。 一方面對個人和公司實體所獲得的應稅收入徵收直接稅,但存款稅的負擔由評估人自行承擔。
另一方面,對商品和服務的銷售和提供分別徵收間接稅,徵收和存放稅的負擔是賣方而不是直接評估。印度的稅款由徵收中央政府和邦政府。 一些小稅也由市政當局和地方政府徵收。
在過去幾年中,中央政府和許多州政府進行了各種政策改革和程序簡化,以實現可預測性,公平性和自動化。這導致印度在2017年世界銀行的營商環境(EoDB)排名中迅速躋身前100名。商品及服務稅(GST)改革就是為了緩解印度復雜的多重間接稅制而進行的改革之一。
二、印度的主要稅制改革
商品及服務稅是該國最大的間接稅改革之一。商品及服務稅是對商品的製造、銷售和消費以及國家一級的服務徵收的綜合間接稅。
三、印度的主要稅收激勵措施
做出口促銷的公司,在開始的前5年,從出口業務中獲得的100%的利潤和收益的扣除,未來5年出口業務的50%的利潤和收益,50%的回收利潤和下一個出口業務的收益5年。
在研究和發展領域的,經過有關經批準的內部設施的研發支出的公司,授予公司200%的加權稅收減免,為了激勵某些行業的投資,特定業務產生的任何資本支出均可在其產生的年度扣除。
對符合條件的初創企業提供的稅收優惠是連續3年(從最初的5年)到100%的利潤的免稅期,包括快速跟蹤80%折扣的專利申請。
在金融服務中心,迎合國內經濟管轄范圍以外的客戶。這些中心處理跨境金融,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流動,資本收益,最低替代稅和分配稅的稅收優惠。
Ⅲ 2019年新冠疫情下的宏觀調控稅率是多少
一張圖匯總新冠疫情常態化下的稅收優惠政策
Joanna
來自專欄電子發票
一張圖匯總新冠疫情常態化下的稅收優惠政策
參考2022.4.1生效的最新政策,持續更新中,歡迎行內專家指正
新冠疫情常態化下的稅收優惠政策
小型微利企業:
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企業
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 300萬
從業人數不超過 300人
資產總額不超過 5000萬
一、階段性增值稅收優惠(小規模納稅人含個體工商戶):按照月度或者季度銷售額及適用稅率分類,詳細優惠情況如圖
情況一:
月銷售額<=15萬
季銷售額<=45萬
月銷售額>15 萬或者減本期不動產銷售額<15萬
情況二:
月銷售額>15萬
季銷售額>45萬
二、留抵稅額退稅政策:2022.6月前退稅到企業
三、企業所得稅收優惠(小微企業):
1、年納稅所得額減計
年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減按12.5%計入,實際稅率 2.5%
年納稅所得額在100-300萬,減按50%再減半計入,實際稅率5%
2、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科技型中小企業)
加計扣除比例100%(原75%)
Ⅳ 300盧比等於多少人民幣
300盧比等於25.1684元人民幣.
一,印度央行放出消息稱,將印度盧比的匯率軟鎖定人民幣。具體來說,就是把盧比和人民幣兌換的匯率鎖定在11.5:1,一旦利率偏離這個值,央行就會出手干預。以印度人一貫傲嬌的腦迴路,能抱起人民幣的佛腳,這可真是稀罕事。而印度央行解釋這么做的主要原因是要保持印度的出口競爭力。其實,不只是印度,近年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把本幣匯率跟人民幣鎖定。按照廈門大學周穎剛教授的研究,現在匯率波動跟隨中國的國家已經多於跟隨美國的了。
二,回到印度央行的選擇。匯率波動越少,越有利於外貿。印度政府雖然一直在跟中國搞對抗,但印度央行的腦子還是清醒的。畢竟,在2016年和2019年,由於盧比美元指數的大幅度波動,印度可是吃了很大的虧。但是人民幣面對美元能保持強勢,那是中國自己的實力做基礎。印度的這次操作是印度自己的行為,中國並沒有配合的義務。印度主動鎖定人民幣,盧比能做到在美元面前跟人民幣一樣強勢很難,所以如果印度政府依然跟中國搞對抗,搞政冷經熱,很可能最終好處沒撈到,反到還要吃大虧。印度盧比既然鎖定了人民幣,政府加入一帶一路,才是印度利益最大化的選擇。
三,現在的世道,跟著中國有肉吃,跟著美國要被壓榨,怎麼選擇,其實不難。但難得是,莫迪已經把民粹煽動起來了,如果自己突然要去跟中國合作,這股民粹力量是可以把他撕碎的。所以,印度的尷尬恐怕短期內很難化解。
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全世界都發現,美元不香了,還是中國的商品最香。畢竟只有中國能生產大家需要的東西,而美元漸漸變成了綠紙。跟中國貿易,如果先轉換成美元,再轉換成人民幣,會平白讓美國收了一次鑄幣稅不說。而且美元指數波動太大,外貿風險也會增加。如果直接用人民幣貿易,那麼成本會低很多。自疫情以來,人民幣成為世界上最穩定的貨幣。充足的商品供應加上穩定的貨幣匯率,雖然人民幣在外貿中的佔比依然很低,但卻讓全世界自發的建立了一個類似布雷頓森林體系的人民幣鎖定體系,這才是美國最恐懼的地方。
Ⅳ sb.cess kk.cess是分別是什麼稅應該是地方稅費,但具體是什麼稅種呢
都是印度稅:SB Cess 是F2稅,KK Cess是G1稅
Ⅵ 新冠疫情下稅收政策優惠對企業利潤的影響
影響很大。稅收優惠政策降低了企業的成本,提高了企業預期收益,減少了支出 ,提高了企業的利潤,幫企業渡過難關。對企業影響很大。稅收是指國家為了向社會提供公共產品、滿足社會共同需要、按照法律的規定,參與社會產品的分配、強制、無償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規范形式。
Ⅶ 印度海關收稅
一般貿易進口咖啡豆
2個稅 一個海關關稅 一個增值稅
海關關稅如果是生咖啡豆為審價貨值的 8% 經烘焙的為15%
海關代征的消費稅是17%
另外手續的話因為比較多 無法走行郵 按一般進口走 注意會需要檢驗檢疫部門的許可。
Ⅷ 印度政府徵收了TDS 國內還要再繳稅嗎
根據相關資料查詢顯示:需要。TDS是適用於政府指定的服務,使用政府在某個期間指定的費率扣除稅款。在印度政府徵收了TDS,任何公司或個人在支付的款項超過一定的限額時,必須按照規定的稅率從源頭扣稅。因此印度政府徵收了TDS國內還要再繳稅。
Ⅸ 印度海關 CHA 是什麼
印度海關沒有CHA,只有CBEC。
印度消費稅和海關中央委員會隸屬於財政部稅務總局。印度消費稅和海關中央委員會下設4個主要海關及7個海關專員辦事處, 這些機構具體實施海關的各項職能。其中,4個主要海關設在孟買、加爾各答、馬德拉斯和科欽。7個海關專員辦事處分別設在孟買機場、德里、班加羅爾、果阿、新坎德拉、納瓦希瓦和維薩格。
Ⅹ 全球加稅,打土豪
4月底以來,全球都在討論是否要開征「新冠富人稅」的問題。
第一個向富人開刀的,是阿根廷。
這個富人稅,是向個人(及家庭)資產超2億比索(摺合240萬美元)的人,徵收不低於2%的一次性財富稅,共計有約1.2萬阿根廷富人符合征稅要求。
隨後,英國、法國、德國、丹麥等都在討論對富人加稅。
未來五年,全球將會進入一個「富人加稅」時代?
因為去年疫情期間大放水下全球積累了天量債務規模。
全球技術革命紅利日漸稀薄背景下實體經濟長期低迷,但各國財政支出卻飆升。
過去10多年,全球都進行了史無前例的經濟刺激計劃,在貨幣上主要是寬松政策,而在財政上主要是直接發錢和減稅兩個手段。
去年,花錢更多。
財政赤字越來越大,借債來填財政的窟窿快要堵不上了。
可見,未來全球將集體進入長期大規模加稅時代。
畢竟放水舉債只能讓大家爽一時,現在到了買單的時候了。
1
這次全球加稅,是美國主導的。
上個月,在美國的主導下,G7開了個會。
對公司稅的最低稅率,基本形成共識:
加稅,最低15%。
跨國公司也不僅僅要在總部所在地交稅,在哪個國家開展業務也要交稅。
這意味著,全球減稅潮基本宣告結束。
為什麼美國要拉著大家一起加?
因為單獨一個國家加,相當於把自己的富豪往外趕,甚至會加劇自己國家的產業空心化。
一起加,才不吃虧。
共和黨花錢,民主黨掙錢是慣例。
這可是老拜上台時喊的口號。
他上台後的最主要經濟政策就是清算懂王:
富人加稅,窮人加福利,緩解美國的「民粹主義」。
出身於工人家庭的老拜表示:將會啟動美國有史以來最宏偉的計劃,把工作還給美國中產和工人。
他這個計劃,就是1.9萬億美元的基建計劃。
但老百姓最關心的還是:大興土木,錢誰掏?
借債?再借政府就停擺了。
所以老拜說:有錢人掏!
拜登的加稅計劃是:
這樣給富人加稅,那為什麼財團還要把拜登選上去?
因為,沒得選。
看下競選時桑德斯提擬的財富稅:
相對桑德斯版本,拜登版更溫和。
2
加稅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資源集中化。
過去,會發生農民起義和革命,都是因為土地集中化的結果。
這樣會把土地集中化打破,會把土地和生產資資料重新分配。
美國,已經到了資源即將重新分配的末端。
當前美國最富有的1%家庭掌控著全國40%的財富,80%的中下層民眾僅擁有 社會 總財富的15%。
貧富差距的持續擴大,只會加劇 社會 矛盾的激化。
不想發生革命,美國必須加稅。
這是美國富人妥協的根本原因。
但明白了政策,才會想出來對策。
窮人還在內卷,富人仍在逃稅。
一聽說加稅,DS直接高潮了!
加稅,羊毛就不出在羊身上了?
別忘了,有錢人不是狼,就是牧羊人。
全球最有錢的26個人所擁有的財富,是底層38億人口所擁有的財產總和。
70%的世界人口,都不得不接受不公平的收入和工資。
為了把錢藏起來,超級富豪們的避稅大戲在全球各地上演。
蓋茨離婚,貝佐斯離婚,首富突然間都扎堆離婚?
貝索斯、馬斯克、索羅斯,在有些年份,這些掌握了全美80%財富的超級富豪們的聯邦個人所得稅竟然為0。
25位最富有的美國人在2014至2018年間財富總額增長了4010億,但總共就繳納了136億美元稅費。
這些富豪平均「個人所得稅率」只有3.4%,其中巴菲特低至0.1%,貝索斯連1%都不到。
而一個年收入7萬美元的美國普通中產,所得稅稅率就高達14%。
自己辛苦幹一年還沒資本家一秒鍾賺得多,卻要承擔比富豪們高十幾倍的稅率?
畢竟,很少有人願意把一輩子打拚來的財富白白送給國家。
越富有的人,避稅的慾望和能力就越高。
加稅?
富人的財富增長更多來自股票、房產等資產上漲。
這些資產在出售變現前不需要交稅,他們連避稅的必要都沒有。
保精英,屠中產,給窮人畫大餅。
這大概率才是老拜真正要乾的事。
加稅潮一來,中產要翻身,更難了;
要返貧,倒更容易了。
沒有核心資產作對沖的中產,可能直接返貧。
富人不怕收稅,怕革命,怕共產,怕闖王來了不納糧。
而廣大工薪階層靠固定工資生活,錢還沒到手,稅已經扣完。
只能以「社畜」自嘲,以「躺平」為目標,但又不得不為了生計持續「內卷」。
3
美國加稅,我們跟嗎?
好像跟,也好像不跟。
「十四五規劃」期間,最重要的是「稅制改革」:
4月,稅政司司長王建凡表示:
將土地財政納入了稅收,扭轉房地產拉動經濟的粗放模式。
逼地方政府去搞實業,去創新。
全球在加稅,海南卻在減稅。
尤其是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稅最高也是15%,而目前內地是45%。
你懂得。
中美,現在是在相互搶奪全球存量和人才儲蓄。
美蘇爭霸時,美國才出現了中產這個說法。
而蘇聯一解體,美國中產就開始了無盡的下滑之路。
如今,劇本重演?
劫富濟貧的背景下,你認為會有大量的熱錢湧入中國嗎?
我們的機會又在哪裡?
評論區聊聊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