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佛教學堂鼎盛時期有多少人

印度佛教學堂鼎盛時期有多少人

發布時間:2023-02-02 18:53:06

① 那爛陀的寺廟規模

那爛陀,譯言施無厭。此寺位於印度比哈爾邦的巴特那附近。有關此寺的歷史,在藏族著名大師多羅那他1608年成書的《印度佛教史》有這樣的記載:那爛陀創建於公元前三世紀自乳王時期。著名的古印度佛學家龍樹大師曾住持過那爛陀。公元六世紀中葉該寺擴建,進而成為學習文化,尤其是研習佛學的大學院。公元七世紀比哈爾王嘎那嘎時期又擴建了一次,公元十世紀成為印度最有名的大寺。那爛陀是研究佛學的重要地方,也是個培養佛教徒的重要場所。這里不但成為講經說法、學習佛法的場所,而且是個研究因明、聲明、醫學、天文歷算、工巧學、農學等的地方。除此之外還有個醫院、三個規模不同的圖書館和一個給僧人供奶的畜牧場。據記載,該寺鼎盛時期學習大小乘教的人達一萬名以上,教師達一千五百名,精通三藏的達1000多人。僧人的生活來源於當地國王向所屬二百個村鎮支差。那爛陀培養了大量的佛學家,印度的大多數大學者都出於此寺,例如:龍樹、無著、世親、陳那、法稱和蓮花生等。來到此寺求學的不僅是印度本國的,而且還有緬甸、中國、朝鮮等國的人。十三世紀伊斯蘭教的穆罕穆德加久得王出兵印度,佔領並一炬焚燒了那爛陀,倖存的僧人逃到了尼泊爾。從此以後,那爛陀成為廢墟,僅有虛名而已。

② 現在印度信仰佛教人多嗎

即使在佛教最為繁盛的阿育王時代,信眾也不超過總人口的20%,印度教(古式婆羅門教)則在印度歷史中一直占據統治地位,一直到伊斯蘭東擴,其中)直到今天。佛教和印度教從根本的哲學意義上是相互違背的,所以兩教之間,歷史上一直沖突不斷,大多數時候,印度教還是占上風。

③ 印度有幾百萬提婆達多佛教徒

印度有五百萬提婆達多佛教徒,根據統計與調查來看,印度有五百萬提婆達多佛教徒,希望採納

④ 世界上佛教人口最多的國家

世界上佛教人口最多的國家是中國。

按比例來說泰國有百分之九十四的人信佛,按信仰人數來說最多的是中國。

在中國已經有兩千多年歷史的佛教在最近30年來的發展最為迅速,信仰者人數也最多。有18%的人為佛教信仰者,這就意味著中國有約1.85億的佛教信仰者。

但是,在這些佛教信徒中,只有1.7%的人是「三皈依」的信徒,也就是說只有1730萬人是正式皈依的佛教信仰者。因此,從報告所列舉的數據來看,在當代中國五大宗教中,佛教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最為廣泛,正式皈依的信徒也最多。

(4)印度佛教學堂鼎盛時期有多少人擴展閱讀:

到2050年,中國將繼續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佛教人口。1910年,研究人員報告說,佛教有大約1.38億人,主要集中在亞洲各地。到2010年,這一數字已達到約4.95億,亞洲以外的人口規模更大。

印度雖是佛教發源地,卻只有百分之二的人信佛,中國寺廟眾多,但是基督教和無神論者瓜分著人口比例,信佛的在中國大陸有百分之十八。

社會學家預測,到2030年,全球佛教人口將增加到5.11億,但在接下來的20年裡將出現下降。研究人員聲稱,到2050年,人口將恢復到目前的水平。

預計這一下降是因為佛教婦女的出生率很低,而且人口老齡化不會被年輕一代所取代。這一變化意味著,考慮到全球人口的增長,目前約為7%的全球佛教徒比例將在2050年下降到只有5%。然而,在一些國家,人口預計將繼續增長。

⑤ 佛學常識:印度佛教歷史上重要的幾個階段

原始佛教 釋迦牟尼創教及其弟子相繼傳承時期的佛教。約為公元前6~前5世紀。佛陀的說教最初是口傳的,為了便於記憶,採取偈頌的形式,後來編集為由經、律、論組成的「三藏」。在經藏中近代學者認為真正屬於佛陀的教說和最早的經典是《經集》、《如是語經》和《無問自說經》,其中也包括一些戒律條文。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是「四諦」、「八正道」和「十二因緣」,其核心內容是講現實世界的苦難和解決苦難的方法。其次,又從緣起思想出發,提出了「諸法無常」、「諸法無我」和「涅盤寂靜」的學說。後人把原始佛教的修持,概括為戒、定恝三學、慈悲喜舍四無量心以及四念處、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等三十七菩提分法。佛陀在世時反對婆羅門教四種姓的不平等制度,因此,在他所創立的僧團中允許各個種性和賤民參加。另外,還容許教團中包括過在家生活的男女信徒,稱為優婆塞、優婆夷或在家二眾。

部派佛教 在佛陀逝世的100年後,佛教內部由於對戒律和教義看法的不同,開始分裂。先後形成了許多部派。最初分為大眾部和上座部,這被稱為根三二部,以後又從兩個根本部中分裂為十八部或二十部,稱為枝末部派。部派佛教爭論的主要總是訶梨跋摩在《成實論》中曾概括為「十論」,即二世有無?一切有無?中陰(輪回的主體)有無?頓悟或漸悟?羅漢是否有退?隨眠(煩惱)與心是否相應?未受根業是否存在?佛是否在僧數?在無人我(靈魂)等。對於這些問題各個部派都有不同的回答。上座部認為佛教徒修行的最高境界應是阿羅漢果,阿羅漢果與佛果位相同,他們把一切現實存在分為色法(物質存在形式)和心法等,色法有「四大種」(地、水、風、火四元素)及所造色(長、短、大、小、方、圓等形象和青、黃、赤、白等顯色以及其他感官對象),心法有八十九種,並作了詳細的分析。上座部後來又分為根本上座部和說一切有部。前者流傳於雪山即喜馬拉雅山麓,後者流傳於克什米爾地區。說一切有部後來分出犢子部,犢子部又分出正量等四部,繼又分出化地部、經量部等共十一部,說一切有部的基本特徵是重視三藏中的論藏,也就是著重對佛教理論問題的闡述。在1世紀貴霜王朝迦膩色迦統治時,曾舉行大規模的結集,編纂了《大毗婆沙論》、《發智論》和六足論等龐大的論書,主張「法有我無」、「三世實有」和「法體恆有」;經量部約成立於3世紀末,是最晚從說一切有部分出來的,主張「過去未來無本,現在實有」。佛陀以蘊、處、界概括一切法,但未區別實有和假有。說一切有部主張蘊、處、界都是實有。經量部則主張蘊、處是假有,界是實有,這意思是說外界一切的事物或主客觀的存在形式(蘊)以及人們的認識器官和對象(處)都是一種虛假或唯名的實在,它們不過是人們認識中的感覺材料,只有人們的認識的根源(界)才是真實的存在(實有)。大眾部崇信超越的、神化的佛陀,特別提倡「一心相續說」和「心性本凈說」。部派佛教後來向大乘發展,從大眾部向中觀派(空宗)發展,從上座部向經量部發展,進而向瑜伽行派(有宗)發展。

從學說的思想發展來看,可以把印度佛教分為五個時期:第一,佛逝世後約一百年之間為原始佛教時期;第二,在這之後約四百年之間為部派分裂時期;第三,此後約四百年為大乘中觀學派興盛時期;第四,此後又約四百年為大乘瑜伽學派興盛時期,這一時期的後期,密宗頗為流行;第五,最後約三百年為密宗盛行時期。

佛弟子們在教團生活上一般維持著佛在世時一向的設施和慣例,在學修上奉行著四諦、八正道的根本教義,沒有什麼重大的爭論。這一時期,用佛教的話說,是「和合一味」的時期。但是所謂和合一味,僅能說是大體上的一致,不是沒有見解上和主張上的歧異。即以這一時期開始時的第一結集為例, 在結集中就曾有關於「小小戒」微細的戒律是什麼和要不要廢除的不同意見。另一方面,由於時間和地點的條件,多數僧眾沒有能夠參加結集,分散在各地的大弟子們也有未能參加的,他們不會沒有認為需要補充或修正的意見。如富樓那十大弟子之一除在事後承認結集的佛法外,又聲明:「我從佛得聞之法,亦當受持」。他和摩訶迦葉討論戒律時,對「內宿」僧人住處留藏食物等八條戒條,他認為那是佛制定之後又開了的,迦葉則認為是開了之後又重製定的,終於各行其是。

典籍中又有跋波最初五比丘之一在窟外另行結集的記載。這些事實說明當時的統一之中存在著差異。佛在世時,於不同的時機,對不同的人,說不同的教法。弟子們或因佛說法的時機不同而有聽受的不同,或因各人的根性、專長和學修方法的不同而有了解和悟入的不同,這也是可以想見其然的。在第一結集之後,長老們分別率領僧眾在各方弘化,師弟相承,漸漸各自形成傳承的系統。他們傳授的教法和戒律互有異同。各個傳承系統很自然地按照地域劃分其勢力范圍,日久之後,不能不受到各地環境的影響而具有各自的特色。在學說思想方面,有的態度偏於自由進取,對佛所說的教法,但取大意,對戒律的受持,也有所通融;有的偏於固執保守,拘泥教條,不敢出入;有的介乎二者之間。這種情形,發展下去,勢必引起後來部派的分裂。

⑥ 哪個國家的佛教人口最多盤點佛教人口最多的10個國家有哪些

中國。

截至2010年,中國佛教人口為2.4411億,是世界上佛教人口最多的國家。這一人口數字占其總人口的18.2%,佔全球佛教人口的50%。未來40年,中國佛教人口總數預計將降至2.4158萬人。然而,盡管如此,中國仍將保持在首位。由於全球人口增長趨勢,這260萬人的減少將意味著中國僅佔世界佛教徒總數的49.7%。然而,在國內,這一比例將略有上升,達到18.5%。

泰國。

泰國目前是世界上佛教徒人數第二多的國家,預計到2050年將繼續擁有第二大佛教人口。2010年,該國的人口統計報告稱,佛教人口為6,442萬人,占總人口的93.2%,佔全球佛教人口的13.2%。隨著佛教徒人數減少的趨勢,預計到2050年泰國的佛教人口將只有6 119萬人。這一變化意味著泰國的佛教徒人口將只佔90.3%,減少了近3%。此外,這一數字只佔全球佛教人口的12.6%。

⑦ 佛教在印度發展的四個時期

文/禪暈

1、原始佛教時期2、部派佛教時期

3、大乘佛教時期4、後期佛教時期

原始佛教時期:

釋迦牟尼創教及其弟子相繼傳承時期的佛教這個時期的佛教即稱為原始佛教時期。在釋迦牟尼傳法的50餘年裡,佛法已傳播到中印度的7個國家,范圍已超過12.95萬平方公里,如果我們考慮到釋迦牟尼及其弟子都是以步行傳法,這已是一個了不起的記錄!

部派佛教時期:

釋迦牟尼入滅後,隨著佛教向古印度各地的傳播,各地的佛教僧團紛紛興起,由於各地僧團對戒律和教義的理解各有不同,最終形成了諸多派別,隨著這些派別矛盾的激化,在釋迦牟尼入滅百年之後,佛教發生了第一次大分裂,史稱「根本分裂」。在根本分裂的基礎上,佛教又發生更多小的分裂,並形成了許多部派,史稱「枝未分裂」。這些分裂從公元前4世紀一直持續到公元2世紀,這一時期的佛教就被稱為「部派佛教」。

大乘佛教時期:

公元1世紀左右,在當時印度的佛教團體中,開始出現一群不急於自我解脫,而以利益眾生為宗旨的修行者,他們認為修行的目的不只是獲得自我解脫,更重要的是要救度眾生,使眾生都達到覺悟。將無量眾生度到彼岸,佛教中用馬車來比喻度眾生的工具是大的車乘之意。

於是,他們根據《大般若經》、《維摩詰經》、《妙法蓮華經》等佛教經典來進行修持和傳教,大乘佛教自此在印度興起。所謂「大乘」,就是大的交通工具,即「獲得真知、達到解脫的大的途徑與方法」。

在大乘佛教興起後,大乘修行者將以前的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中的一些流派貶稱為「小乘」,意思是小的乘車工具,小的途徑與方法。

後期佛教時期:

公元7世紀中葉,印度的婆羅門教與其他宗派互相融合,誕生了一個新的宗派——印度教。隨著印度教的復興,大乘佛教修行者吸收了印度教的修行方式,形成了密宗,這是印度佛教的最後一種重要形態。作為大乘佛教的一種,密宗是在師徒之間秘密傳授,具有神秘內容的特性,因而又被稱為密教,也稱秘密教,瑜伽密教、金剛乘。

⑧ 信仰佛教的人數有多少

佛教
信仰佛教的人在世界三大宗教中人數較少,只有2.5億多人,分布在東亞與東南亞地區。該教分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和藏傳佛教。
(1)佛教的興起與衰落。 佛教起源於公元前6-5世紀的古印度。其創始人為悉達多·喬達摩。釋迦牟尼是佛教徒對他的尊稱,其意是"釋迦族的聖人"。
公元6世紀中葉至前4世紀中葉為佛教的初創時期,這一時期釋迦牟尼創教並向弟子傳承教說。大約公元前4世紀中葉佛教內部由於對教義與戒律認識產生分歧,分為許多教團,進入部派佛教時期。公元1世紀前後大乘教盛行,並分為中觀學派和瑜迦學派。7世紀以後一部分教派與婆羅門教結合形成密教。13世紀初佛教在印度本土基本消失,直至19世紀才稍有復興。
(2)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佛教中的主要派別有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大乘與小乘的區別不僅在教義理論方面,也反映在宗教實踐方面。 對佛祖的看法上,小乘把釋迦牟尼當作教主,而大乘則把他當作神通廣大,法力無邊的神。在修持方法和結果上,小乘追求個人的解脫,大乘則認為應以普度眾生,成佛度世為最高目標。從哲學的宇宙觀來看,小乘主張"我空法有",而大乘則認為"法我皆空"。大乘佛教流行於中國、蒙古、朝鮮、日本、越南。因其是從印度向北傳播的佛教,又稱北傳佛教。小乘佛教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國家。因其是由印度向南傳播的佛教,亦稱南傳佛教。在我國西藏、青海、內蒙古等地區成為喇嘛教的形式,屬於中國佛教的一支,稱藏傳佛教。它於7世紀吐蕃占普松贊干布開始信奉佛教,至13世紀初,經宗喀巴改革而逐漸強大。藏傳佛教有其獨具的許多教派,嚴密的寺院組織和學習制度。
佛教的節日有佛誕節(夏歷四月初八)、涅盤節(夏歷二月十五日,指佛祖逝世日),佛成道日(夏歷十二月初八)。佛成道日亦稱臘八,這天已成我國民間的節日,屆時吃臘八粥。

⑨ 印度佛教鼎盛時期是什麼時候印度人從什麼時候不信佛教

印度佛教鼎盛時期是在公元前4世紀到公元前1世紀,孔雀王朝時期。

公元8世紀到9世紀,佛教逐漸衰敗,公元13世紀初,印度人不信佛教。

公元前4世紀到公元前1世紀,是印度的部派佛教時期。部派佛教興起的背景,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經濟上,奴隸制開始衰頹,封建領主逐步確立。

政治上,難陀王朝將領憻陀羅岌多起兵趕走入侵的希臘人,建立了孔雀王朝,他的孫子阿育王在此基礎上建立了統一的大帝國。在他在位期間,佛教封為國教,佛教發展進入一個鼎盛階段。

公元前180年左右,王朝滅亡,印度四分五裂,西北部遭到外族入侵,而佛教已經成為覆蓋全印度的宗教。釋迦牟尼創立早期佛教,在印度經過演化,依次經歷了派佛教,大乘佛教,密教3隔階段,13世紀,佛教在印度漸趨衰落,以至滅亡。

8~9世紀以後,由於印度教的興盛,佛教僧團日益衰敗,內部派系紛爭不已,從而日趨式微。後來又由於伊斯蘭教的大規模傳播,重要寺院被毀,僧徒星散,迄13世紀初,終於一蹶不振趨於消亡。

十二世紀中葉,由於取代波羅王朝的斯那王朝改信印度教,怛特羅佛教日趨衰頹。至十二世紀末,穆斯林襲滅了斯那王朝,並盪滌了一切佛寺,作為怛特羅佛教的最大的據點超戒寺也被平毀,僧眾四處逃散,密教因之而在印度本土消失。

(9)印度佛教學堂鼎盛時期有多少人擴展閱讀:

大乘佛教興起於公元1世紀,此時為印度「南北朝」時期。北方的貴霜王朝重佛教,南部的案達羅王朝推崇婆羅門教抗衡佛教,5世紀左右2大王朝滅亡,印度在次四分五裂,公元320年,岌多王朝建立,印度進入中世紀黃金時代。

此時封建制度正式鞏固,種姓制更加嚴格。岌多王朝重視婆羅門教,但並不排斥佛教。後來國力衰落,又開始推崇佛教。

所謂大乘是後起派別對先前派別的自稱,他們將先前派別貶低為小乘,說小乘是佛陀為小根器的人而做法立說,而大乘能將無量眾生帶到涅槃彼岸,成就佛果。大乘佛教主要有中觀派(空宗)和瑜珈派(有宗)2派。

⑩ 全球藏傳佛教信眾的有多少人

世 界 佛 教 人 口 7億 有 約
截止2010年12月30日:世界佛教人口7億有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10%。主要排名如下:
01: 中 國 (總人口) 13.7億. 佛教信眾占總人口的18%. 佛教信眾2億4660萬
02: 越 南(總人口)8700萬. 佛教信眾占總人口的80%. 佛教信眾6960萬.
03: 泰 國 (總人口) 6670萬. 佛教信眾占總人口的94%. 佛教信眾6269萬.
04: 日 本(總人口)1.28億. 佛教信眾占總人口的44.8%. 佛教信眾5734萬.
05: 緬 甸(總人口)5700萬. 佛教信眾占總人口的89%. 佛教信眾5073萬.
06: 印 度(總人口) 12億. 佛教信眾占總人口的 2.4%. 佛教信眾 2880萬
07:斯里蘭卡 (總人口) 2065萬. 佛教信眾占總人口的76.7%. 佛教信眾1583萬.
08: 柬埔寨(總人口) 1480萬. 佛教信眾占總人口的93%. 佛教信眾1376萬.
09: 中國台灣(總人口)2300萬. 佛教信眾占總人口的55%. 佛教信眾1265萬
10: 韓 國 (總人口)5000萬. 佛教信眾占總人口的22.5%. 佛教信眾1125萬.
11: 老 撾 (總人口) 600萬. 佛教信眾占總人口的92%. 佛教信眾552萬.
12: 馬來西亞(總人口)2870萬. 佛教信眾占總人口的19%. 佛教信眾545萬.
13: 印 尼(總人口)2.38億. 佛教信眾占總人口的1.9% . 佛教信眾452萬.
14:美 國(總人口) 3億. 佛教信眾占總人口的1.4%. 佛教信眾420萬
15:中國香港(總人口) 700萬. 佛教信眾占總人口的42%. 佛教信眾294萬.
16:菲律賓 (總人口) 9000萬. 佛教信眾占總人口的3%. 佛教信眾270萬.
17:尼泊爾(總人口)2800萬. 佛教信眾占總人口的7.8%. 佛教信眾218萬.
18: 蒙 古(總人口) 268萬. 佛教信眾占總人口的80%. 佛教信眾214萬
19:新加坡 (總人口) 508萬. 佛教信眾占總人口的32.5%. 佛教信眾164萬.
20: 俄羅斯(總人口) 1.4億. 佛教信眾占總人口的0.8%. 佛教信眾112萬.
附錄A:不 丹 (總人口)69萬. 佛教信眾占總人口的75%. 佛教信眾51萬.
B:孟加拉國 (總人口) 1.47億.佛教信眾占總人口的0.6%. 佛教信眾88萬.
以上22個地區的佛教人口合計6億0305萬. 主要分布---如下三區:
東 亞{佛教信眾}3億3292萬{中國.中國台灣.日本.中國香港. 韓國.蒙古}
南 亞 {佛教信眾} 4820萬 {印度.不丹.尼泊爾.孟加拉國.斯里蘭卡}
東南亞{佛教信眾} 2億1661萬{泰國.寮國.緬甸.越南.新加坡.大馬.菲律賓.印尼.柬埔寨}
另有【佛教信眾】在50萬---100萬之間的國家如:德國、法國、等國和【佛教信眾】在25萬---50萬之間的國家如:澳大利亞、南非、荷蘭、等國以及【佛教信眾】在1萬---25萬之間的國家如:挪威、紐西蘭、等等共160多個國家的佛教數據{過於老舊}!因而不一 一列出!例如:澳大利亞:{根據澳洲聯邦政府移民多元文化及人口研究局}調查數據:澳洲佛教人口從1996年的12萬人發展到2001年的35萬7813人,5年之內佛教人口增長近3倍,2001年至今已十年(今年2011年),依然高速發展的澳洲佛教最新的權威數據還未出台;澳洲如此、法國亦然;根據法國佛教聯盟多年以前的統計數據:法國全國佛教信眾77萬,近10年:同樣是高速發展的法國佛教未有權威的統計數據公開發布:據【法新社】報道:法國佛教徒和佛教支持者大約有500萬之多!{可是我們無法確認這500多萬里具體的佛教人口到底是150萬還是260萬!因為佛教居士大多數都比較和平低調不張揚、認為學佛是個人的私事、不喜歡刻意表白和炫耀!也不太喜歡去佛教協會或聯盟去注冊!因此在世界范圍內統計佛教人口都是統計出來的數字總是低於實際數字:如實際7000萬人,統計數據往往是5000萬人!}至於德國、英國等100多個國家也都是10年前甚至是20年前的數據!根本無法採用 ,以上如法國、澳大利亞等160多個國家老舊的佛教數據不能真實的反映最近5年當地佛教人口狀況:。綜上所述:若是把包括法國、荷蘭等等在內的160多個國家的2010年佛教信眾准確地統計出來再加上22個地區的6億0305萬:最終的世界佛教信眾 大約在7億左右!
【 特別說明:本人曾查找/搜索/收集/統計過約170多個國家的佛教人口數據 ,因收集到的數據不盡相同 ,做出來的結果也不同 ,搞成了好幾個版本! 就以法國數據+澳洲數據來說,我先是以多年以前的法國佛教聯盟的77萬佛教人口和澳洲2001年的佛教人口35萬相加統計,【如法國77萬+澳洲35萬=112萬,此為最低版】!再以法新社的500萬統計;【如法國500萬+澳洲180萬=680萬,此為最高版】雖然這兩個版本我統計出來但是我根本不採用,只放在一邊,兩個高低版本只作參考對比!然後我又估摸著用法國和澳洲的【法國100萬+澳洲50萬=150萬】【法國150萬+澳洲70萬=220萬】【法國200萬+澳洲100萬=300萬】共多個數據版本! 當我以此類推地用這樣的方法統計出世界佛教總人口的各種版本!數據最高的達8.7億【版】 ! 最低的僅 有6.4億【版】 ,兩者之間相差之巨大是可以預料到 的 ! 另有6.8億 版和7.3億版 ! 雖然搞的我頭暈腦脹的 ! 雖然無法確定哪個版本更准確一些 , 但是,我在比較靠譜的6.8億版和7.3億版中!用大約7億的平均數據來公布 ! 應該是此類統計中較為科學較為合理最為接近世界佛教人口的真實版本的數據!】
備註: 1:目前市面上所引用的世界佛教人口3億多的數據是25年前的老黃歷! 被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大英網路全書》等各權威辭書收錄並廣泛 沿用 至今;(現在已是2011年還有人在採用25年前的老數據!真逗!)。早在1981年:世界佛教信眾已達3億,遍布全球(其中我們中國就有1億佛教信眾,其餘2億佛教善信主要分布亞洲各地!
2: 印度佛教的復興之路:西元1891年,斯里蘭卡的達摩波羅居士前往印度朝聖;看到聖地的荒涼景象,心中無限的悲涼!當下發願:在佛陀的故鄉復興佛教!並創立了{摩訶菩提會},自此拉開了印度佛教復興的大幕!
60多年後的1955年,印度大約有60萬佛教信眾!1956年:印度政府舉辦了釋迦摩尼涅槃2500年大型國際性紀念活動! 籍此良機:印度新佛教復興運動的靈魂人物--- 出生於」賤民」而又留學於英美的」賤民」領袖:安貝德伽爾博士組織並率領50萬【印度教】」賤民」集體改宗,皈依佛門!轟動全印度!此次皈依佛門盛會的地點是在:南印度馬哈拉斯特邦的那格浦爾!皈依時間:1956年10月14日!至此印度佛教信眾一舉突破100萬人大關!
由於安貝德伽爾博士是印度首任司法部長;又是印度獨立憲法起草人之一!長期致力消除不平等的種姓制度,並成功通過立法廢除了不平等的」賤民」制度!在印度約1.8億的「賤民」中:擁有崇高的威望!在安貝博士的積極推廣宣揚下:印度佛教呈現高速發展態勢! 至1961年: 印度佛教信眾達325萬! 1980年印度佛教信眾突破500萬大關! 達到5554000人 !佛教人口占當時印度總人口的0.8%!經過30多年的快速而又不張揚的和平發展;印度佛教信眾悄悄突破2千萬大關、並且還在以原先的和平低調而又快速的發展法式向3千萬邁進!截止2010年12月:印度佛教信眾大約佔印度總人口的2.4%! 約為2880萬人!雖然這個數字相對印度12億人口來說:是那樣的微不足道!但是對於致力復興印度佛教的佛門弟子來說 ! 佛教人口能突破1000萬大關! 就足以消除印度佛教滅亡論所帶來的哀傷! 同時也很有力的證明印度佛教的復興已頗有成效! 印度佛教人口主要分布在古傑拉特邦、北方邦、馬哈拉斯特邦以及佛教聖地菩提伽耶!
印度第一大宗教是【印度教】:約有10億【印度教】教徒,印度第二大宗教是【伊斯蘭教】,約有1億3千萬;【佛教】和【基督教】以及【錫克教】在印度只能掛三排!另外:全球有三個【印度教】國家,分別是:印度、尼泊爾、模里西斯。

3:澳門佛教發展狀況和香港高度相似!澳門50%的居民信奉佛教;無論香港澳門、還是台灣和大陸;佛教均為當地第一大宗教 !在港澳台三地、道教均為第二大宗教!在台灣幾十種宗教中,道教是唯一擁有百萬人口的宗教!佛教是唯一擁有千萬人口的宗教!其中,台灣道教人口高達400萬之多,約佔台灣總人口的18%,很高興看到道教健康快速的發展,祝福道教!
4: 日本80%的居民是神道教和佛教混合型信仰、以佛教為第一信仰並自認是佛教信眾而非神道教信眾的人口占日本總人口的(44.8%)、以神道教為第一信仰並自認是神道教信徒的占總人口的(49.6%)。
5: 美國5年前的佛教人口僅佔美國總人口的0.7%。近5年美國佛教發展有如火箭般的神速!大批大批白種人改信佛教,在美國400多萬佛教居士中,美國白人佔一半還多,美國全境有佛教寺院(/精舍/禪凈中心/等佛教道場)2000多座。其中紐約就有佛教道場寺院200多座!紐約佛教道場近半數集中在曼哈頓地區;紐約曼哈頓下東城一帶就有超過70處佛教道場!紐約皇後區的法拉盛一帶也有佛教道場22處!法鼓山紐約東初禪寺和紐約上州象岡道場在紐約華人居士中有很高的影響,佛光山紐約道場在白人中頗受歡迎!吸引了不少白種人學佛!而位於洛杉磯的西來寺不僅是全美最大的佛教寺院,也是美國接引能力最為強大的佛教道場,吸引眾多的不了解佛教的美國居民認識佛教並信仰佛教!佛教三大系北傳佛教/藏傳佛教/以及南傳佛教在美國相互輝映榮耀著慈善、和平、尊重、平等、科學的佛教!另外:洛杉磯、紐約和舊金山是美國佛教人口最多的三大城市。
看到這里大家一定看累了,那就放鬆一下,我們一起稱念聖號: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6: 俄羅斯全國40%的佛教人口分部在圖 瓦、布里亞特和卡爾梅克共和國這三個地方;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聯邦 {卡爾梅克}共和國---這是 歐洲惟一信仰佛教的國家。領土面積是7萬6千 平方公里、人口36萬;全國65%以上的居民信奉藏傳佛教!是標準的佛教國家!
7: 【佛教高速發展的國家{佛教人口高速增長}】 過去十年{2001年--2010年}佛教在非佛教地區高速發展的國家分別如下:
01: 中 國. 02: 澳大利亞. 03: 美 國. 04: 印 度. 05: 法 國. 06: 紐西蘭. 07: 加 拿 大. 08: 巴 西. 09: 南 非. 10: 荷 蘭. 11: 英 國. 12: 阿 根 廷. 13: 菲律賓. 14: 智 利. 15: 德 國. 16: 巴拉圭. 17: 葡 萄 牙. 18: 瑞 士. 19: 奧地利. 20: 瑞 典.
8:阿彌陀佛! 佛教為第一大宗教的地區有5個: 分別如下
中 國 (18%)、 新 加 坡(32.5%)。
中國香港(42%).中國澳門 (50%). 中國台灣(55%).
阿彌陀佛! 佛教為第二大宗教的國家有5個:分別如下
日 本(44.8%). 韓 國(22.5%). 尼泊爾(7.8%).
馬來西亞(19%). 澳大利亞 (2001年為1.9%.).
阿彌陀佛! 世界佛教國家有8個:分別如下:
泰 國 ( 94% ) . 不 丹(75%). 緬 甸(89%). 柬 埔 寨 (93%).
蒙 古(80%).老 撾(92%). 越 南 ( 80%). 斯里蘭卡(76.7%).

8: 越南佛教人口雖然占越南總人口的絕大多數,但是基督宗教三大派系之一的天主教對越南的影響也超級巨大!因為越南曾經是基督宗教(天主教)法國的殖民地,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殖民統治下,天主教一直【慣性】地佔據越南各行各業的最高層,即使是到了2011年的今天,越南的天主教依然是越南主流社會很多高層人士的唯一信仰!占總人口約4%的300多萬越南天主教 教徒 ,無論是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軍事外交方面都有巨大的影響力,並影響著當今越南的政治格局和軍事走向!{越南的情況比較 類似 【南非】,在黑人占絕大多數的南非,人口較少的白人卻掌控南非的經濟命脈並影響著南非的政治和軍事的走向。}

閱讀全文

與印度佛教學堂鼎盛時期有多少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林區有什麼規劃 瀏覽:693
義大利為什麼崇拜狼 瀏覽:421
中國多少人在用海爾 瀏覽:105
目前坐什麼飛機可以入境越南 瀏覽:750
義大利在哪裡可以換歐元 瀏覽:142
伊朗在什麼的北部 瀏覽:355
哪個國家會幫伊朗 瀏覽:495
越南總統有多少錢 瀏覽:78
義大利面和披薩哪個更難吃 瀏覽:206
伊朗人做生意為什麼不收錢 瀏覽:851
義大利軍團叫什麼 瀏覽:10
怎麼看待伊朗襲擊伊朗 瀏覽:423
崇左和越南哪裡交界 瀏覽:438
伊朗人平時吃什麼 瀏覽:580
義大利在什麼時候幫助過中國 瀏覽:25
英語單詞印度怎麼寫 瀏覽:673
尼泊爾與印度哪個更窮 瀏覽:996
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人數是多少 瀏覽:998
瓊海市裡哪裡有越南鞋批發 瀏覽:783
美國為什麼要打伊朗的將軍 瀏覽: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