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為何人口那麼多
印度為何人口那麼多?
俄羅斯那麼大,為什麼人口那麼少?印度那麼小。為什麼人口那麼多?氣候問題,俄羅斯高緯度,氣溫低,無法發展農業,而且靠近極地常年積雪結冰,凍土不化,不適宜人類生存。當然人口也就少了。
二戰結束後蘇聯為了鼓勵生育還獎勵過什麼英雄母親之類的,後來中國也跟著伐,結果中國的人口一下子大爆發,俄羅斯人口卻怎麼也上不來。
為什麼印度人那麼多啊?全球排老二。從自然方面講,印度雖然面積不太大,但是是亞洲耕地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比中國多。另外領土都位於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多,物產豐富,地勢也相對平坦,海岸線長,所以可以養活的人口數比較多。從社會方面看,生活水平低,撫養孩子的成本低,社會保障不健全,養老主要是靠兒子(和中國比較像)政府也沒能力像中國那樣強力推行計劃生育,另外印度也是一個文明古國,自古人口就多,還有就是一些傳統觀念的影響。把高中學的全倒出來了,求採納
印度人口為什麼這么多?歷史上人口就很多嗎?從古到今,印度一直是地球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人口總數僅次於我國,長期居世界第二位,而其人口密度又大大超過我國。公元1550年前後,印度人口首次達到1億。1871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時為2.07億,1921年為2.49億。總的看來,這幾百年內印度人口增長十分緩慢,1550年~1870年間的年平均遞增率僅2.3‰,1871~1921年間亦僅3.7‰。究其原因,很重要的就是在英國入侵印度的背景下,社會動亂,糧食匱乏,疾病流行;如1770~1772年的大飢荒中就餓死800~1000萬人,1905年因鼠疫死亡130萬人,1918年流感的大爆發又奪去了1500萬人的生命。從本世紀20年代起,印度資本主義加速發展,社會經濟環境有一定改善,人口增長速度顯著加快,1921~1951年間的年平均遞增率達到12.3‰,為中速增長期。而後即進入了高速增長期,1951~1991年間的年平均遞增率竟高達22.3‰。這40年裡,我國人口增長1.05倍,印度則達到1.41倍。
印度和中國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口中國從古至今一直都是人口大國。特別是漢人人口不管哪個朝代都是佔到90%以上。而經過戰火重建的新中國因為政治、經濟、生產等等原因毛主席丟出一個口號「人多力量大」導致中國人口開始膨脹。後來計劃生育出台後。人口慢慢開始得到控制,但問題也開始浮現,老齡化慢慢嚴重。但這個政策估計會持續幾十年至少讓人口控制在10億以下。
而印度因為宗教、文化、習俗、還有一定的傳統封建思想重男輕女嚴重變態的地步導致人口快速膨脹。最重要的是他們沒有計劃生育這個國策,也就是隨便你生。如果推行這個國策,至少印度有30多個名族會造反!
為什麼孟加拉,巴基斯坦,印度的人口這么多歷史上的印度地區長期處於分裂狀態或者說從未整體統一過。英國殖民者花了差不多近百年的時間將整個印度地區整合起來,現在的印度依然是人種語言的大雜燴。
二戰結束後英國蒙巴頓方案按宗教將這一地區一分為二。伊斯蘭教區歸巴基斯坦,印度教區歸印度。
--------------------------------------
再說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的關系。
兩國民族完全不同,巴基斯坦是烏爾都人,孟加拉是孟加拉人,兩者同在一個國家完全是英國人的蒙巴頓方案搞的事,事實上兩個民族雖然都信奉伊斯蘭教,但沒有一點認同感.
由於巴基斯坦獨立後首都在西巴,導致經濟軍事等政策嚴重向西巴傾斜,東巴(孟加拉)對此很不滿.巴基斯坦獨立後和印度爆發了幾次大規模戰爭,東巴由於遠離巴基斯坦本土,軍事力量很弱,處於印度的嚴重威脅下,孟加拉人於是很不樂意,憑什麼巴基斯坦和印度打仗要我們被印度人的大炮指著,於是孟加拉乾脆在印度的支持下獨立,從此巴基斯坦和印度發生戰爭就不關孟加拉的事了.
印度有多少人口印度人口為什麼這么多據印度最新的人口統計數據顯示,印度人口總量目前已經超過12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17.5%,成為當今世界人口第二多的國家。
世界上這么多國家為什麼唯獨印度和中國人口這么多印度是農業國,生活成本低消費水平低,對人口沒有控制
中國是建國後因為經歷的戰爭關系,是以人海戰術來抵禦敵人,學習蘇聯放開了人口,鼓勵多生,加上當時以農業為主,生活成本低,造成人口急劇上升,上升後的人口基數龐大,回落時間極緩慢
西方國家基本以每家2-3個孩子為主,俄羅斯有資料報道現在人口是微量負增長
為什麼南亞尤其印度人口那麼多啊?根據印度人口普查結果,截至2001年3月1日0時,印度人口總數為10.27億,佔世界總人口的16.7%,成為世界上第二個人口超過10億的國家,並且還以每年2000萬的速度繼續增長。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推算,到2018年或2020年,印度將超過中國而成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造成印度人口高速增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印度人傳統上有「多子多福」的思想,讓其自覺實行計劃生育,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辦到的事情。佔印度人口83%以上的印度教徒認為,一個沒有兒子的父親是一生中最大的不幸,人死後必須有兒子舉火焚屍,主持火葬,才能超脫地獄;若沒有兒子舉哀,死者不能升天。因此,不生兒子誓不罷休者大有人在。第二,當今印度婦女的地位仍比較低下。雖然早在1961年印度政府就頒布了《禁止嫁妝法》,但嫁女送鉅額嫁妝依然普遍。實際上,嫁妝的多少不僅決定新娘在夫家的地位,甚至決定了她個人的生命安危。新娘因嫁妝不夠豐厚而遭夫家打罵的事可謂「見怪不怪」,嚴重的甚至會被活活燒死,男方則可另娶。印度教經典明文規定,女子結婚5年內若不能生育兒子,丈夫有權再娶一妻。所以,在印度只生女兒的妻子會受到怎樣的歧視,是可想而知的。第三,早婚早育嚴重,嬰兒死亡率高。印度人口基數大,育齡人口多,歷來「多產成習」,加之全國1/3人口仍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造成嬰兒死亡率偏高,因此人們認為只有多生,嬰兒成活率才高。另外,印度的早婚也加劇了問題的嚴重性:50%以上的姑娘不到18歲就成婚,結果形成一個典型的過早、過頻、過多的生育模式;大約33%的已婚婦女生育間隔不到2年,這也是嬰兒死亡率高的一個原因。第四,避孕措施不力,計劃生育工具供不應求也是造成人口增長的部分原因。現在,印度1.68億對夫妻中只有44%採取了有效的避孕措施。印度大約74%的農村人口由於交通和通訊不便,而得不到生育保健和基本保健設施的幫助。失控的人口猶如一匹奔跑的野馬,極大地沖擊著印度經濟的發展。第五,文盲比重大,教育普及不夠。盡管印度為使國民受教育作了許多努力,如目前已有高等院校6000多所,但是印度54%的人口沒有文化。沒能提供充足的受教育機會,破壞了旨在使人口增長放慢速度的努力。使女性受教育是降低人口出生率的關鍵。印度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曾經為世界的文明和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今天的印度卻不得不承受著人口過快增長帶來的巨大壓力,給本國和整個世界帶來了極為不利的影響。由於人口過快增長,帶來了嚴重的社會、經濟、環境問題。印度面積僅297萬平方千米,佔全球的2.4%,這與龐大的人口數形成鮮明的反差,人多地少,人均佔有資源量少,造成了經濟發展緩慢,人口失業率高,成為世界上不很發達的國家之一。同時龐大的人口群體,耗費了大量的自然資源,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威脅,也成為世界不穩定的根源之一。因此,印度全國人口政策——2000年報告指出,控制人口是促進經濟持續增長、加強社會更公正分配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的確,印度控制人口增長刻不容緩,其成敗與否,不僅關繫到印度,而且關繫到整個人類的生存與發展。
印度人口為什麼那麼多因為他們不執行計劃生育政策,印度貧富差距特別大,醫療衛生設施也很落後,普通居民更沒有避孕意識了,所有做了懷孕了,那也就生下來吧。不過按照阿三的邏輯,人口成為世界第一也是值得炫耀的吧。
為什麼印度強奸案多?印度人強奸率很高的原因和其傳統觀念有很大關系。印度和中國一樣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其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哪怕是現在印度也是重男輕女。所以導致女孩少於男孩。
還有一個原因是,印度的婚禮制度,印度人結婚都是女生出嫁妝,操辦婚禮也是由女方來承擔。所以大多數家庭不斷的生男孩,這樣不用花錢,還能掙錢。因此大多數女孩都胎死腹中。
以上兩點導致印度男女嚴重失衡,男性得不到滿足,只有做違法的行為了。
Ⅱ 為什麼印度人遍布全世界
印度移民在許多國家占據重要地位,在一些國家處於主要地位,成為這些國家的主人。印度洋中的島國模里西斯屬於非洲,大部分人口屬於印度(包括巴基斯坦)後裔。模里西斯附近的島國塞席爾,也有大量的印度移民。馬達加斯加的印度移民也比華人多。在東非國家,也有一些印度後裔。
在東南亞的前英國殖民地中,有大量的印度後裔。比如,新加坡8%的人口是印度後裔,馬來西亞7.4%的人口是印度後裔。
在太平洋的島國中,斐濟44%是印度後裔。
在拉丁美洲的牙買加有大量印度後裔,聖盧西有少量印度後裔。特立尼達和多巴哥40.3%是印度後裔,是這個國家的第一大族群。蓋亞那48%的是印度後裔,是這個國家的第一大族群。蓋亞那面積20多萬平方公里,48%的印度移民,等效於為印度人佔領了十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相當於一個浙江的面積。蓋亞那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國家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呢?就是保護自己國民,使自己的國民能更好的生存,使自己國民獲得更多的生存空間,更多的繁衍自己國民的後代。
從以上統計看,印度海外後裔基本可以控制的國家數量有3個國家。模里西斯、特立尼達和多巴哥、蓋亞那。占重要地位的國家一個,斐濟。
華裔只在一個國家(新加坡)占據主導地位,其它國家都是相對次要的地位。對比海外華裔,印度後裔還是很成功的。美國的華裔多,美國的印度後裔也不少。英國的這些殖民地變成了印度的實際殖民地。印度後裔在其它的非英國殖民地數量也很大。就是在英國,這個印度的前宗主國,也有大量印度的殖民者。雖然在過去,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實際情況是,殖民印度的英國人,遠沒有殖民英國的印度人多。實際效果恰恰相反,英國更象是印度的一個殖民地。
海外的印度後裔沒有海外的華裔更加留戀自己祖先的國土,這可能與文化有關,也可能與印度的種姓制度有關。海外印度後裔對印度發展的貢獻,沒有海外華裔對中國發展的貢獻大。
Ⅲ 19世界,許多印度人都移民到了緬甸,他們「貪圖」那裡的什麼
印度與緬甸如今都屬於發展中國家,不過印度要比緬甸更加矚目,不少西方國家甚至不知道緬甸的存在。而在19世紀,為什麼大量的印度人都移民到了緬甸,他們圖什麼呢?
如今在緬甸依舊可以看到許許多多的印度人,他們已經自稱為緬甸人,因為他們完全習慣了在緬甸的生活。曾經因為逃難而來到了緬甸,如今的緬甸雖說不如印度但是對於這些人來說,他們早已經把緬甸當作了家。
Ⅳ 全球人口達80億,印度為何能成為人口大國
進入現代社會全球人口的數量激增,全球人口已經到達了八十億,在這八十億中印度的人口佔了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從印度的國情來看造成這種局面的有三個原因,第一,印度是一個農業大國,但這種農業結構並不是現代化的農業生產,所以對人口有著一定要求,第二,印度本國的文化習慣認為孩子多是一件好事,在這樣的社會之下多生孩子成為一種習慣,第三,印度沒有相應的限制人口的國家政策,對於人口數量並沒有特別重視。
總而言之,孩子在印度社會更像一種寶貴的財產,這種觀念在印度社會中已經存在了幾千年,他們農業的發達程度也在根本上影響著當地的生育理念,而且不少印度人沒有接受過完整的教育對於人口過多沒有完整的概念,這種情況加劇的印度的生育壓力,使得不少家庭對孩子有著不同於其他國家的理念。
Ⅳ 新加坡的華裔 印度裔 馬來裔哪個族裔人口最多
新加坡的華裔為第一大民族
在新加坡的總人口中,公民為334萬。
公民主要以4大族群來區分:
1、華人(漢族)占人口的74.2%
2、馬來族占人口的13.3%
3、印度裔佔9.1%
4、歐亞裔/混血佔3.4%
大多數的新加坡華裔的祖先源自於中國南方,尤其是福建,廣東和海南省,其中4成是閩南人,其次為潮汕人、廣府人、莆仙人(莆田人)、海南人、福州人、客家人,還有峇峇、娘惹等。
【資料來源】:世界人口網
Ⅵ 香港為什麼那麼多印度人
能在香港找到工作的,要麼是在香港的印度公司上班的印度僑民,要麼就是港英時代留下來的土生土長香港印度人,這幫人是香港的永久居民,但不是中國國籍。
Ⅶ 模里西斯:離印度4000公里,為什麼67%人口卻是印度裔
▲對印投資前十名,模里西斯一度高居第一
印度盡管獨立後經濟也得到了迅速發展,但因其人口增長太快,貧困人口一直居高不下。對於貧窮的印度民眾來說,模里西斯是他們外出打工和移民的「天堂」。尤其他們發現,模里西斯的風俗習慣和生活方式等與印度本土差不多,他們可以無縫融入當地的生活。因而模里西斯就成為了印度移民的首選之一。
Ⅷ 印度人是什麼人種
印度人是多種族人。在印度遼闊的國土上,曾發現大約50萬年以前的人類遺跡,數千年來,又有不同人種不斷進入印度,而且不斷彼此融合。所以在印度的居民中可以看到有不同人種的特徵,故印度有「人種博物館」之稱。
印度人包括印度各族人民。總人口13億,有100多個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約占總人口的30%,海外主要分布在美國。其他較大的民族包括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爾族、泰固族、泰米爾族等。72%人說印度-雅利安語,25%說達羅毗荼語。
根據印度2001年人口普查統計數據計算,印度斯坦族人口約為3億,約佔印度人口總數的30%,系印度人數最多的民族。該民族主要分布於恆河中上游的印地語地區和印度斯坦語地區,主要操印地語,大體可以分為雅利安人和達羅毗荼人兩大類。前者主要包括阿里爾人、查特人、洛蒂人、馬利人、卡狄貢比人、拉其普特人、查米達爾人等。後者有邦多人、科爾巴人、白伽人、莫特拉人、恰布阿人、沙哈利埃人和高爾人等。
高爾人又有不少支派,如帕特人、牟利亞人、高亞人、波爾伽人、波羅坦人、波爾海亞人、拉吉袞德人、拉吉牟利亞人等。可見,印度斯坦族是一個總的稱謂。上述各色人等的存在,保留了遠古部落生活的信息,說明印度斯坦民族的融合還沒有達到高度統一的程度。
Ⅸ 為什麼外國的企業很多高管都是印度人
我們都知道美國一些企業他們的員工組成都是非常復雜的,企業的員工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的人才,同時他們對於企業的分工也各有不同,而我們會發現在美國的一些排名非常靠前的企業中,經常能夠看到很多印度臉孔,那麼為什麼這些外國的企業中會有這么多印度人呢?
其實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剛進入這個國家想要接受這個國家的習慣和氛圍,都是需要花上一定時間的,如果沒有這段時間的沉澱往往是比較難了解到這個國家獨特的文化,不管是外國的朋友來到我們中國還是印度的朋友,去完美國都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在未來想必國內也會有不少這樣的人才,可以與國內的技術人員非常友好的進行交流和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