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沙廠生意怎麼樣

印度沙廠生意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3-02-05 12:25:48

⑴ 如何通過勞務輸出去沙特或者印度

通過勞務輸出去沙特或者印度的方法如下:
首先要先找一傢具有可靠資質的勞務派遣公司,可以到商務部的網站上去查中國具有勞務派遣資質的公司,然後挑一家近的,性價比高的,而且有往沙特或者印度派遣勞務的勞務公司,讓他們幫忙代辦。在經過培訓、體檢之後,就可以去沙特和印度打工賺錢了。

勞務輸出是勞動力空間流動的一種形式。包括國際勞務輸出和國內勞務輸出。國際勞務輸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獲得了較大發展,已成為許多國家開展對外經濟合作的一種重要形式。據世界銀行1986年統計,世界勞務市場的勞務容量約為2000萬人。

⑵ 二戰後的印度經濟和政黨和政策和政治和文化的基本情況,特點。以個人的觀點

印度作為一個擁有世界第四大軍隊,第八大製造業和僅次於美國的高科技人才資源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國,正在創造「印度崛起」的神話。印度政府在「十五計劃」中,將2002年-2007年的經濟增長率定為8%,但基於印度沉重的人口負擔、不平衡的產業結構、巨額的財政赤字、懸殊的貧富差距、落後的基礎設施、居高不下的銀行不良資產以及國內種姓制度和宗教矛盾長存等現實情況分析,這一目標的實現頗為不易。

1.印度國內經濟發展現狀總述

印度經濟自獨立以來到上世紀80年代,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僅為3.5%,80年代提升為5.6%,90年代中期為7%,2003年第四季度的增長率更是超過了中國,達到了創紀錄的10.4%。2004-2005財年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長率為6.6%,其中建築業增長率為5.2%,工業增長率為9.3%,第三產業增長率為8.25%。第二季度的商品貿易增長53.5%,較第一季度的24.6%增長了一倍多,外國直接投資則增長26.8%,印度經濟進入了「黃金時代」。

(1)第一產業現狀:「綠色革命」使農業增產增收但科技興農仍然任重道遠。

今日的印度已徹底改變了「帶著討飯籃子」的形象,糧食產量從獨立之初的1500萬噸增至2003年的2.2億噸,2004-2005年度(7月到次年6月)的糧食產量目標為2.251億噸但由於降雨量下降,產量預計會減少到2.06億噸。現在印度的許多農產品如大米、小麥、豆類、棉花、甘蔗、茶葉、煙草和黃麻的產量均位居世界前列。這主要歸功於1964年-1970年印度開展的「綠色革命」, 90年代後印度又開展的「白色革命」和「藍色革命」促進了畜牧業和漁業的發展。現在印度正朝著2010年糧食產量翻番的目標前進,預期屆時糧食市場將超過25,000億盧布。但是客觀來講,印度農業生產率仍然很低,每公頃1.7噸的單位面積糧食產量與2.6噸的世界水平和5噸多的發達國家水平還相差甚遠。所以2005印度政府在預算報告中特別強調了要改善農業領域的投資環境,其中包括允許國內農產品出口商免稅進口種子和農用物資等。印度農業發展的關鍵是開墾荒地、選育良種、改造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水利設施網增加灌溉面積、保證電力供給、提高糧食加工儲藏能力、完善糧食市場流通環節,使農業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2)第二產業現狀:新興工業實力漸強,但協調發展不容忽視。

印度現已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工業體系,其中制葯、汽車等領域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雄厚。印度的能源工業(包括煤炭、石油和電力)發展也較迅速,煤炭是印度的第一能源, 佔全國商品能源消費的40%以上。但是電力供應仍然很緊張,目前印度正在尋求開發以甘蔗渣為原料發電,進一步補充傳統煤炭發電的供不應求。輕工業在印度工業中佔有重要地位, 其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20%以上, 主要為紡織工業和食品工業, 其中食糖, 茶葉和紡織產量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 隨著整個工業的發展, 棉麻紡織、製糖、榨油和制煙等傳統工業的優勢地位正在不斷地讓位於化學、能源、機械和電子等新興工業。

①能源和基礎工業——產量大幅增長,但石油、天然氣仍嚴重短缺。

從總體上看,印度的礦產資源較為豐富,門類比較齊全,煤儲量近2000億噸,是世界重要產煤國之一。近年來能源工業發展較快,可由於缺少現代工業的「血液」——石油,因此總是摘不掉「能源短缺」的帽子。有調查顯示,印度石油資源匱乏,可開采量不足8億噸,按目前開采速度,僅可再開采20年。天然氣儲量不到7000億立方米,也只能維系20多年的開采量,而且天然氣生產中噴發浪費嚴重,效率不高。

②醫葯工業和紡織業——印度製造業的兩個亮點。

印度是非專利葯品生產和出口大國:印度的葯品佔全球葯品銷售量的8%,排第四名,是世界第五大散裝葯生產國。印度的醫葯工業有2萬個實驗室,醫葯市場規模為53億歐元,其中最大的醫葯企業Glaxo SKB 佔有5.7%的市場份額。

紡織業是印度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行業,其產出佔GDP的6%左右,吸收了3500萬人就業。

③耐用消費品市場、機械及部件市場——現狀不樂觀但發展潛力大。

雖然印度國內擁有一個由3億中產階級構成的穩定的消費市場,但消費熱潮並沒有啟動,大多數耐用消費品構成買方市場,供大於求。印度的機械產品多為低端產品,重載設備、食品加工、塑料加工紡織和珠寶加工的機械長期依賴進口。但是消費信貸的進一步完善可以促進消費市場的繁榮,政府對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的加大,可以推動以建築機械為主的機械及部件市場的發展。

(3)第三產業現狀:印度經濟增長的最大亮點和推動力。

行的是「進口替代型」政策,和發展民族產業,與外界的聯系不密切。印度憑借良好教育的工人、信息技術和英語語言優勢大力發展服務業。服務業先行帶來了印度軟體、商務處理外包等IT服務業的興旺,促進了印度資本金融市場的發達和旅遊業的繁榮。

① 計,中國輸待外資的開放態度已經取得了突破。信息服務部門——軟體業異軍突起,實力雄厚。

80年代中期,印度政府就頒布了扶持計算機軟體發展的政策,1991/92年度至2001/02年度的關鍵十一年之間,印度軟體業的年均增長率達45%,2004年這一數字達到了50%。印度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軟體超級大國」,目前有軟體及服務企業近3000家,從業者超過50萬人,其前十家軟體及服務企業的人員規模多在萬人以上,最大的企業已逼近4萬人。企業盈利均在20%以上。班加羅爾、海得拉巴和馬得拉斯市形成了印度軟體基地的「金三角」。

②資本金融服務部門——開放的金融環境形成了較發達的資本市場。

印度擁有發展中國家最大的資本市場,其股票交易種類也是發展中國家中最多的。全國共有78家商業銀行和196家地區農業銀行,分支行6100家;有證券交易所23家,上市公司超過900家,年新發行股票可籌措650億至700億盧比資金。

③旅遊服務部門——有望成為世界旅遊市場的中心。

印度旅遊業在2004年接待外國遊客達337萬人,比2003年增長23.5%,旅遊外匯收入為48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6.1%。雖然印度受到印度洋海嘯影響但並沒有影響到印度的「旅遊熱」,預測到2025年印度有望成為世界旅遊市場的中心。

④公共服務部門——基礎設施和文教衛生: 「硬體」、「軟體」一齊抓。

為彌補基礎設施滯後的缺憾,印度政府制定了快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的方針。2010年,至少投入170億美元用於提高國內道路、機場和港口水平,鼓勵外資或私人財團參與基礎設施建設的工程。為了解決印度能源危機,政府積極尋求與沙特、伊朗、俄羅斯等國的能源項目合作,計劃在2015年前每年投資10億美元用於中東、中亞、北非、東南亞和拉美等地區的油氣項目。

教育方面加大經費投入,普及八年初等教育,重視培養和保護高素質科技人才,鼓勵外流人才回歸。醫療衛生方面,通過建立三級醫保網路(保健站-初級保健中心-社區保健中心)改善飲水供應等措施,促進文化衛生事業的發展。

(二)印度對外經濟狀況

1.對外貿易和外商投資情況——貿易逆差、外資利用率低

(1)對外貿易方面

盡管印度盧比對美元持續升值, 2004-2005財年前9個月印度出口530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長23%。印度本財年的出口目標是比去年增長16%。印度對外貿易中,主要出口國家和地區為美國、阿拉伯、中國、中國香港、英國、新加坡、德國、比利時、義大利、法國,主要進口國家為中國、美國、比利時、瑞士、澳大利亞、阿拉伯、英國、德國、日本等。主要出口產品有紡織品、寶石及珠寶、化工產品、石化產品、農漁產品、皮質品、電子產品及地毯等,主要進口產品則有原油、黃金、寶石、鋼鐵、化學產品、機械及電子產品。

(2)外商投資方面

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方面,自1992年至2004年1月止,印度政府核準的外商投資金額近783億美元,主要投資國家為美國、瑞士、英國、日本、德國、荷蘭和阿曼等,主要投資領域有石油、電力、冶金、食品加工、電訊和飯店旅遊業等。但是資金實際利用率只有40%。日前,印度政府進一步提高海外企業對印度本地行動電話公司的投資上限,從49%突破到了74%,表明印度政府對待外資的開放態度已經取得了突破。印度是一個經濟發展迅猛的國家,國內許多領域,尤其是在大多數基礎設施領域面臨投資不足問題,預計下一步印度會有更廣闊的領域進一步放開。
對外投資方面,按照印度儲備銀行公布的數字,印度2003-2004財年對外投資增加了15億美元,總投資額達到66億美元。

2 中印貿易情況——中方逆差,但經貿合作的潛力巨大。

近10年來,中印貿易發展較快,印度已成為中國在南亞地區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對印度主要出口商品有石油、化工產品和機電產品等。從印度進口商品主要有鐵礦砂、鉻礦石等。1992年中印邊境貿易恢復,以易貨為主,每年邊貿額約500萬元人民幣。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03年中國同印度貿易總額為75.95億美元,比2002年增長53.6%,其中中方出口額為33.44億美元,進口額為45.51億美元。2004年,中印貿易額達到136億美元。據印方統計,中國出口到印度的商品總額在2002—2003年度印度進口額中,已躍居第3位,僅次於美國及比利時。同期印度出口到中國的商品總額也已位於第6位,僅在美國、阿聯酋、英國、中國香港和德國之後。從中印雙方經貿地位的提升可以預測兩國合作的潛力是巨大的。

二、中國與印度經濟比較

同為發展中大國的中國與印度,在經濟發展方面存在很多相似與相異之處。50年前,兩國都是比較的落後的農業國家,進入21世紀初,兩國都取了長足進步,都保持了較高的經濟增長率,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有了根本的變化。

(一)經濟發展模式:「世界工廠」與「世界辦公室」

中國當年學的是東亞「四小」模式,通過引進外資,建立強大的、能給為數眾多的農業人口提供工作的工業部門,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實現粗放式增長。因此,中國正處於工業化與城市化的進程中,工業在GDP中的比重逐年上升。中國正成為「世界的工廠」。

而印度則相反,它重視的是服務業。印度的服務行業在GDP佔50%以上,而工業和農業則分別只佔26%和22.8%。印度想成為「世界辦公室」。印度是世界上第一個通過勞動起家的發展中國家,如果說20世紀90年代的全球化是以製造業打頭陣的全球化「第一波」,那麼,21世紀初期將迎來以服務業打頭陣的全球化的「第二波」。中國在「第一波」中占盡優勢,印度則在「第二波」中顯示出對中國的壓倒優勢。例如,2003年有2萬美國人的稅表財會統計是在印度完成的。2004年有20萬個稅表被送到印度作財會統計。

印度之所以走了一條與中國不同的道路,主要有以下原因:

1. 印度對外開放時間較晚,直到1991年才真正開放,而此時與開放初的中國大不一樣了,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初露端倪。

2. 印度精英教育為印度培養大量的科技人才。印度雖然文盲的比例較高,但它卻是一個人才大國。印度政府對高等教育非常重視,從而確立了它世界第二人才大國的地位。印度的大學為印度培養了數量僅次於美國的講英語的科技人才庫。依靠這些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印度的高科技產業有了很大的發展。目前,美、英等國科技人才中印度人的比例相當高。

3. 印度糟糕的基礎設施對發展工業起了阻礙作用。印度公路、鐵路、港口、航空、通訊發展滯後,問題重重;印度的電力供應不足,國內能源分布不均,印度貯藏的石油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煤大多分布在東南部,運輸壓力大。

4.印度可耕地面積世界第二,灌溉面積則高居世界之首。農村勞動力的轉移不如中國緊迫。

(二)對外經濟戰略:

在對外貿易政策上,印度從獨立至20世紀70年代末實行的是「進口替代型」政策以保護和發展民族產業,與外界的聯系不密切;至20世紀80年代開始實行「進口替代」與「出口促進」並重的貿易政策;從90年代開始,特別是在加入WTO之後,印度開始實行「出口導向型」的對外貿易政策。由於印度長期實行保護國內市場的內向型進口替代經濟發展戰略,對國內市場實行高度保護(由於頻繁實施反傾銷調查,2001年印度被世界銀行認定為貿易壁壘最嚴重的國家),導致印度進出口貿易發展緩慢,長期處於貿易逆差狀態,外貿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也很低,最終影響了印度經濟發展速度。中國則自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就致力於出口導向型的經濟發展,在東南沿海實行了外向型經濟。
2004年,印度的雙向貿易總額只有1500億美元,在全球貿易總額中年份額不到1%,而到2003年,中國在世界出口中所佔份額是5.8%,在世界進口中所佔份額是5.3%。2004年,雙向貿易增長36%,中國超過日本成為第三大貿易國,僅次於美國與德國。在20世紀90年代,中國的貿易額與GDP之增長70%以上。而印度的貿易額與GDP之比只增長23%。

在吸引外資方面,與印度相比,中國在股權、投資領域、稅收等方面政策優惠得多。我國對外資的吸引力比印度相對要大一些。印度由於民族、教派矛盾復雜、政局動盪、議會反對黨力量強大、非政府組織影響大,制約了政府的利用外資政策。目前,印度的外資政策發生了一些變化。20世紀90年代,印度曾嚴格限制外資進入,而現在,印度政府加大了吸引外商投資的力度。印度仿照中國,採取一系列優惠措施,在全國范圍內設立約20個經濟特區,招商引資。

近年來,有一些跨國企業工廠轉移到了印度,印度成為了不少大公司的研發中心。印度的優勢得到了凸現。

1. 人才優勢。不僅是大量的講英語的科技人才,而且包括大量的管理人才。

2. 法律制度優勢。印度的國家機器和法律體系在發展中國家顯得相對比較健全、穩定,法律制度比較完善。

在與世界主要大國、國際經濟組織以及區域經濟組織的聯繫上,1997年,印度對APEC21國的出口占其總出口額的48.0%,依次為歐盟15國(24.7%),北美自由貿易區(20.3%),環印度洋地區合作組織18國(18.9%),海灣合作委員會(7.1%),東盟10國(6.8%),孟加拉國、緬甸、斯里蘭卡、印度、泰國合作組織,即BIMSTEC-4(4.5%),南亞地區合作組織(4.1%),其中與海灣合作委員會的貿易就要是能源。

三、涅磐重生--「印度模式」?

(一)「印度模式」的特點

在《邁向2050年》報告中,高盛公司預測印度在未來50年裡,有望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許多學者看好印度未來的發展,他們認為印度的經濟制度與市場結構更能保證長期的發展潛力。

聖雄甘地、建國之父尼赫魯等印度政治家們一直在探索符合印度現代化的道路。這條道路走得好曲折,但是日益顯示出它的端晲。部分學者認為印度選擇了一條比中國更健康、更持續性的發展路徑。如果說以「硬」為特色的「中國模式」,即中國經濟的增長是由物質基礎設施和製造業的擴張推動的,屬於汗水(inspiration)驅動型;那麼,所謂「印度模式」,就是以「軟」為特色,由它的制度基礎設施與企業家精神(aspiration)來塑造的。中國的經濟實力更多地物化在了建築物(包括廠房)上面,是硬的,看得見的,而印度的經濟實力則由它的潛力決定,是軟的。 這里的「軟」既包括技術,也包括廣義的制度,包括文化。

在印度引以為豪的服務業中,增長最快的是軟體業。 印度是世界上五大計算機軟體供應國之一,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計算機軟體出口大國,軟體出口額佔全球市場份額的20%,美國客戶購買的軟體產品有60%是印度製造的。世界經濟論壇2004年3月9日發布的2004至2005年度《全球信息技術報告》顯示印度由去年的第45位升至第39位。在發展中國家居於前列。

(二)「印度模式」形成的原因

如果說「軟」只是印度經濟發展的一個象徵,那麼,它的深層次的力量來自於內生體制性因素。

印度所具備的體制演進比較優勢(institutional evolving perspectives)。從甘地開始,印度經濟上實行的是與前蘇聯不一樣的社會主義,更偏向於像歐洲的那種議會社會主義。拉奧總理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說,印度的經濟發展要走「中間道路」,印度要「均衡地實行自己的經濟模式」。

印度的金融體系延續了英國人留下來的金融制度,它的銀行體系有130年歷史,印度銀行多數都是民營銀行,運轉良好,壞帳率很低,整個銀行體制比較健全,具有較佳的國際信譽。股票市場也有百年以上歷史。 孟買的證券交易所世界聞名。23家交易所上市的企業超過6000家。

印度的市場秩序較好、資源配置以市場為主,支持了私營經濟的快速發展,創造了嶄新的企業家精神。國際投資者認為,與中國相比,印度擁有更完善的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更有力的產權保護措施和對投資者更友好的競爭體制。如塔倫·凱納(Tarun Khanna,麻省理工學院)和黃亞聲(Yasheng Huang,哈佛商學院) 在2003年七八月號的《外交政策》上發表文章——《印度能否超過中國?》。他們在文中闡述了這樣的觀點:一國經濟未來的發展最終還是取決於本國資源的調動。由於印度私營企業發展較快,而且注重自身內部的有機增長,這使得印度對資源的利用更加充分。

印度擁有發展中國國家獨特的優勢――良好的英語教育、符合國際化的管理等。英語為通用語言,受殖民地文化的影響,印度精英教育中國際化人才更容易接受國際先進的管理經驗。擁有一大批國際化的人才、一大批能夠與歐美國際競爭的跨國公司,印度融入全球經濟體系的步伐更為堅實。

有學者們認為,經過90年代以來的改革,印度經濟、政治模式開始糅合東亞的特性。正如保羅·克魯格曼指出,中國等東亞國家經濟奇跡得力於資本的極大驅動。最近,印度在這方面也顯示出強勁的勢頭。《金融快報》發表文章稱,印度不僅要大力發展「軟體模式」,同樣也要在吸引外資方面勝出中國。英國科爾尼管理咨詢公司公布的一項2004年度報告顯示,印度已成為僅次於中國、美國之後全球第三大最具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

四、印度經濟展望:機遇與挑戰並存

對於2005—25年印度年均GDP增長率有不同的預測,分別是7.0%、8.0%、9.0%、10.0%(參見附表),其實現程度受國內經濟條件(基礎設施建設、能源供應情況等)與國際經濟環境(國際油價等)影響。在未來20年,印度將加大對這方面的投入(參見附表)。印度將會在世界技術進口市場占據重要地位,到2025年,其軟體出口將佔全球軟體出口的15.%。除此之外,有發展潛力的產業還包括:1)旅遊業;2)信息服務業;3)咨詢管理業;4)瑜珈等緩解壓力的教育與培訓;5)中等技術勞動力出口;6)高技術人員出口等。與世界大國、區域組織的關系方面,主要是「向東看」戰略,將重點加強與東盟等地區組織與大國的經貿關系。

⑶ 關於一個國家——印度的資料。

印度風土人情簡介
自然地理
印度共和國位於亞洲南部,南亞次大陸中心。西北與巴基斯坦接壤,東北與中國、尼泊爾、錫金和不丹為鄰,東與緬甸和孟加拉國毗連,南與斯里蘭卡、馬爾地夫隔海相望,東南瀕臨孟加拉灣,西南面阿拉伯海,南連印度洋,北倚喜馬拉雅山。為亞、非、歐和大洋州海上交通樞紐。
印度南北長3119公里(伸入印度洋部分約長1600公里),東西寬2977公里,海岸線長6083公里。按其地形特徵,全國大致可以分為五個部分:北部喜馬拉雅高山區、南部德干高原區、中部恆河平原區、西部塔爾沙漠區和東西海域島嶼區。
印度河流眾多,按水源和地勢可分成三大水系喜馬拉雅山水系;半島高原區水系;沿海岸地區水系。主要河流有:恆河,次大陸最大河流,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岡戈冰川,全長2700公里,有支流10餘條,流域總面積達106萬平方公里,注入孟加拉灣。布拉馬普特拉河,全長1130公里,總流域面積為58萬平方公里,在印度境內段落為720公里。亞穆納河,恆河最大支流,全長1380公里。納巴達河,全長1310公里,流域面積9.8萬平方公里。哥達瓦利河,全長1400公里,流域面積26萬平方公里。克里希納河,全長1400公里,流域面積26萬平方公里。馬哈納迪河,全長858公里,流域面積13萬平方公里。(8)塔普提河,全長約720公里,總面積為6.5萬平方公里。
印度屬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全國天氣可分為冷季(也稱冬季或涼季,1~2月),熱季(也稱夏季,3~6月),雨季(6月中旬~9月中旬),季風退縮季。冷季,北方氣溫最低為15℃,山區最低氣溫為-2.5℃,南部氣溫可高達27℃。熱季各地氣溫可高達40℃,德干高原可高達49~50℃,沿海則在29~30℃左右。雨季最低降水量為400毫米,最高可達3000~4000毫米。
印度土地遼闊,資源豐富。主要礦產資源:煤蘊藏量1213.6億噸,其中褐煤20億噸,居世界第8位;鐵蘊藏量224億噸,居世界第4位;石油蘊藏量5.108億噸;天然氣蘊藏量590億立方米;銅蘊藏量5.78億噸,鐵礬土蘊藏量26.53億噸;鉻蘊藏量1.35億噸;錳蘊藏量1.279億噸;鎳蘊藏量26.53億噸:鋁土蘊藏量20億噸;石灰蘊藏量510億噸,等等。雲母產量則居世界產量的第一位。
植物資源約有3萬種,動物資源7萬多種,獅子、老虎為"國獸";象、牛和猴等為印度"聖獸";孔雀是印度"國鳥"。
森林面積佔全國領土總面積的22%,約7400萬公頃,原始林約占森林總面積的70~80%。
社會〔人口與民族〕
印度人口僅次於中國,居世界第二位。與獨立初相比(3.6億),人口翻了1.3倍,是世界上年人口增長率最大的國家。據印度政府1991年人口普查結果,近10年印度的人口增長率為23.5‰,1991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1‰。80%的人口居住於農村,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227人,恆河與亞穆納河河間地區,每平方公里達400~600人,孟加拉灣三角洲平原地區,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高達1000人以上。但在自然條件較為惡劣的拉賈斯坦西北部沙漠地帶、喜馬拉雅山北部高山地區,以及德干高原中部,人口少到每平方公里只有4人,西部刻赤地區每平方公里也只有16人左右。獨立以來,印度人口由農村大量向加爾各答、德里、馬德拉和孟買等大城市移動。
印度全民有大小民族幾十個,"部落民"300多。各民族約佔全國人口總數的94~96%,"部落民"占人口總數的4~6%。主要民族有:印度斯坦族、佔全國人口的46.3%;主要分布在北方邦、中央邦、拉賈斯坦邦和比哈爾部分地區。泰盧固族,佔8.6%,主要分布在泰來爾納都邦、安得拉邦和喀拉拉邦。孟加拉族,佔7.7%,主要分布在西孟加拉邦、奧里薩邦和比哈爾邦。馬拉特族,佔7.6%,主要分布在馬哈拉施特拉邦,拉特邦和中央邦。(5)泰米爾族,佔7.4%,主要分布在泰米爾納都邦,安得拉邦和喀拉拉邦。古吉拉特族,佔4.6%,主要分布在古吉拉特邦。坎納達族,佔3.9%,主要分布在卡納塔克邦及鄰近各邦。馬拉雅拉姆族,佔3.9%,主要分布在喀拉拉邦及相鄰諸邦。奧里雅族,佔3.8%,主要分布在奧里薩邦。旁遮普族,佔2.3%,主要分布在旁遮普邦。
印度土著部落民人數,約為3800多萬,占人口總數的6.94%。百萬以上的土著部落有9個,最少者,如安達曼部落只有幾百人。他們主要聚居在東北地區、喜馬拉雅山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南部地區和島嶼地區。
〔語言與宗教〕
全國約有180種語言,700多種方言 。分屬印歐語系、達羅毗荼語系、漢藏語系和南亞語系。官方語言為印地語和英語。
印度主要宗教有:印度教(佔82.7%)、伊斯蘭教(佔11.2%)、基督教(佔2.6%)、錫克教(佔2%)。此外還有佛教、耆那教、襖教和猶太教,信徒各佔1%左右。山區一些部落民族信仰原始宗教。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錫克教是傳統宗教,源於本國,其餘為外界傳入的。〔民風民俗〕 婚姻與嫁妝 按著印度教習俗,提但早婚,實行種姓內婚,主張寡婦殉夫("薩提"制度)和禁止寡婦再嫁。大多數婚姻是父母作主,媒約之言。通常,婚姻不僅是男女雙方的結合,而是家族、集團和財富的結合。在農村,理發師是傳統的媒人。
昂貴的嫁妝是印度人婚姻中的一種傳統習俗,也是一種沉重的經濟負擔,甚至負擔累累,以至導致社會悲劇。1961年頒布了《禁止嫁妝法》,但傳統和習慣勢力使法律無法執行。
禮儀與習俗 印度人與友人見面很講禮節,通常是雙手合掌,表示致意。合掌時,對長輩宜高,對平輩宜平,對幼輩則低,以分別示以尊敬、對等和關懷。迎候佳賓則敬獻花環,
表示由衷的歡迎。值得注意的是,印度人在贊同或同意對方意見時,往往是搖頭而不是點頭。 印度殯葬火葬:通常選擇聖河河畔舉行;水葬,把屍體推入水中,任其隨波逐流漂走;天葬或野葬,把屍體丟在野外或林中,讓禿鷹啄食或野獸飽餐,穆斯林則實行土葬。
社會重男輕女,穆斯林女子一般很少拋頭露面,更不與陌生人隨便交往,也不可同異性握手。婦女多在前額中央點上吉祥痣,喜歡佩帶項鏈、胸飾、耳環、鼻圈、戒指、腳鐲等飾物。
印度教節日 (1)杜爾迦節,孟加拉人最大的節日,每年約9~10月間舉行。(2)酒紅節,音譯"霍利節",每年2月底,3月初舉行。(3)燈節,音譯"迪瓦利節",印度教最隆重的節日,每年10~11月間舉行,通常全國慶祝5天至半個月。(5)娑婆室伐底節,一譯"薩拉斯瓦蒂節",意為"知識女神節"、每年1~2月間舉行。(6)扎格納乘車節,每年6~7月間,在沐浴後的第15天舉行。(以上均為公歷)
伊斯蘭教節日 (1)開齋節,是伊斯蘭教兩大重要節日之一。希吉拉歷9月(公歷2月左右)。(2)古爾邦節,伊斯蘭教兩大節日之一,意譯"宰牲節"。希吉拉歷12月10日(公歷4月左右)。
錫克教節日 那納克誕辰節,公歷11月的第一個滿月。
耆那教節日 摩訶毗羅節,紀念耆那教創始人筏馱摩那(即大雄)的節日,每逢15年(3月)一度的耆那教重大祭典。
此外,印度基督教徒與世界基督教徒一樣,每當復活節、聖誕節以及少數佛教徒、襖教徒和猶太教的各自節日,也都要紀念或慶祝一番。
經濟
印度1947年獨立之際,生產力停滯落後,農業勞動人口佔80%。獨立前夕,印度的人均收入為198盧比,居於當時世界上最低水平的國家之列。
為了盡快擺脫困境,政府把加速工業發展,提高農業生產率和實現經濟多元化,作為經濟發展的主要戰略目標,為此而制定和開始實行以公私混合經濟和計劃經濟(1951~1990,已實行了7個五年計劃)為中心的一系列經濟政策。國民生產總值,已從1950~1951年度的1746.9億盧比增長到1988~1989年度的32704.9億盧比,38年來,約增長了18倍。1989年的人均國民收入達320美元左右,已大大超過獨立初約150美元的水平(1950)。1991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350美元,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為4.5%,1991年11月份的外匯儲備增至27億美元,而6月份只有10億美元。1992年9月初,印度外匯儲備總額達63億美元。
獨立以來,印度經濟發展大致經歷了經濟恢復時期(1947~1956),制定工業化戰略和形成工業體系時期(1957~1966),調整經濟結構,重點發展農業時期(1967~1984);確立實現技術現代化,加速經濟發展戰略目標時期(1985~1990)。1991年6月拉奧執政後,經濟上採取了盧比貶值、降低赤字和調整工業政策等措施,使經濟有了起色。
〔工業〕
自50年代推行工業化政策,印度工業有了迅速發展。1950~1951年度全國工業產值僅為175億盧比,1985~1986年度已達1028盧比,增長了5倍多。1986~1987年度全國工業產值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26%,工業平均年增長率約6%左右。1990年工業生產增長7.5~8%,略低於1989年的8.3%的增幅。1991年印度工業生產增長率為0.1%,是最近10年來的首次。1992年工業生產增長率則為4.5%。
鋼鐵工業,在獨立初,印度僅有塔塔等3家鋼鐵公司,煉鋼能力為150萬噸。到1988年底,印度已建成煉鋼能力在100萬噸以上的大型鋼鐵廠比萊、杜加普爾、魯爾卡拉、波卡羅、印度和塔塔等6家鋼鐵公司。
能源方面,印度是一個貧油國家,石油主要靠進口,每年需花費外匯收入的70%左右去進口石油。1989年印度進口石油1990萬噸,年產石油3400萬噸。1991年年產石油3100萬噸。目前,以開采海上油田為主,海上油田產量佔印度原油產量的1/2以上。電力能源有水力、火力與原子能發電。獨立後,電力工業發展較快。核電力已有相當規模,目前已建成4座原子能發電站,設備能力為170萬千瓦。
化學工業始建於30~40年代,"一五"計劃後發展迅速,化學工業(包括石化產品)產品年平均增長率為8.7%,其增長速度,為全國各工業部門之冠,其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12%。
獨立後機械工業已成為印度工業中最大的生產部門,其產值佔全國工業總產值的30%。屬於機械工業系統的大小廠家約佔全國登記廠家總數的1/3。印度在通用機械設備、電機電器、汽車、摩托車、火車頭、拖拉機、船舶和飛機製造等方面,已能自給,某些產品已成為出口創匯最多的工業部門之一。
輕紡工業主要有棉紡、黃麻、食品、造紙等,這些都是印度傳統的工業部門。尤其棉紡工業,孟買和阿默達巴德兩地區就集中了全國1/3以上的棉紡廠、2/5的沙錠和2/3的織造機。
〔農業〕
農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舉足輕重。有耕地面積1.73億公頃,糧食作物面積1.27億公頃,其中灌溉面積約6200萬公頃,從事農業勞動的人數約為5億人。種植業以糧食作物為主,1990年農業生產增長3.5~4%,這一年的糧食產量為1%78億噸,比1989年增長8.8%,創了歷史記錄。最主要的糧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麥。豆類、玉米次之。水稻占農作物面積的30%,約佔世界水稻播種面積的27%,居世界首位。小麥播種面積約佔1991年農業增長率的1%,佔耕地總面積的11%,居世界小麥生產國前10名之列。
印度經濟作物播種面積約佔全部播種面積的1/5。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茶葉、煙草、橡膠、咖啡,油料作物有花生、芝麻以及香蕉、芒果等。其中,棉花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的10%,黃麻產量居世界第2位。花生種植面積多達700~750萬公頃,年產量在500~700萬噸左右,約佔世界總產量的30%。目前是世界最大花生生產國之一。茶葉年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的30%,居世界首位。此外,煙草、甘蔗、芒果、腰果、椰子、香蕉、核桃、柑橘、咖啡、大麻、蠶絲和橡膠等經濟作物的產量也十分可觀,均可居世界產量前10名之內。
印度的畜牧業產值在農業凈產值中約佔15%,牛的存欄數居世界第一。
〔財政金融〕
國家財政預算來源主要是直接稅和間接稅。獨立以來,國家預算增長很快。1950~1951年度為40.6億盧比,1988~1989年度為3668.8億盧比。
國家資本預算來源主要是源於內債和外援,用於五年計劃和國防建設開支。40多年來,資本預算增長幅度1987/1988年度比1950~1951年度,增長了196.8倍。1990年印度外債總額670億美元。1991年外債總額則增為698億美元。1991~1992年度國際收支逆差為60.4億美元。比上一年度下降39%。
印度最大的財團是:塔口財團、比爾拉財團、馬法特拉爾財團、辛哈尼亞財團和塔帕爾財團。他們的總資產均在40億~130億盧比以上。1991年印度通貨膨脹率已達12.5%。
〔對外貿易〕
獨立40多年來,印度對外貿易有了很大發展。特別從70年代開始,出口在國民生產總值所佔比例由1985~1986年度的4.7%增加到1988~1989年度的6.1%。但外貿長期存在逆差,1991年出口額193億美元,負額達89億美元。在進口商品方面,出口產品自70年代以來,過去名列前茅的紡織、茶葉和鐵礦石等傳統產品已退居其次,取而代之的是工藝品、成衣和機械產品。在進口產品,過去居前列的糧食等消費品也退居第2位,取而代之的是石油、化工原料及其產品、食用油、化肥、紙張等。
〔交通運輸〕
1853年印度就建成了第一條鐵路--孟買至塔納線,全長32公里。現在,鐵路全長為61850公里,主要干線有20多條,新德里、加爾各答、孟買等大城市是全國的鐵路樞紐。1991年鐵路客運里程為26340萬公里,居世界第四位。
印度公路總長193.2萬公里,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
可通航的河道(包括運河)總長度約1.4萬公里,大小港口180多個,最大的港口有10個。十大港口全年吞吐量約為1.25億噸。全國約有66家海運公司,最大的海運公司是印度航運
公司和莫卧兒海運公司。
印度擁有兩大國營航空公司:1953年8月成立的印度航空公司,主要經營國內與南亞領國(孟加拉國、尼泊爾、巴基斯坦、馬爾地夫、斯里蘭卡和阿富汗)的地區性航線。1972年成立的印度國際航空公司,主要經營國際航線,航線遍及世界五大洲。
城市
印度都市產生較早。獨立後發展迅速。據統計,印度30萬人口以上的都市有57個,100萬以上的大都市有10個。其中新德里(古都德里)、加爾各答、孟買和馬德拉斯是印度最重要的城市。此外還有亞格拉、阿拉哈巴德、班加羅爾、科欽、果阿、海德拉巴、齋普爾、勒克、馬杜賴、西姆拉和瓦臘納西等。
新德里 印度共和國首都,位於亞穆納河畔西岸,面積1485平方公里,人口573萬(連同德里),新建於1911年。全市以兒童公園廣場為中心,街道成輻射狀,伸向四面八方。在現代化的宏偉建築群中,聳立在市中心的西側,中亞風格建築的國會大廈 ,半球狀穹頂的總統府。
坐落在國會大街琴倫盤陀公園內由4座造型奇特的建築物組成的古天文台(1710),為這座古老而現代化的城市增添了誘人的光彩。西端的康諾特廣場,呈半圓盤形,分內外三層,是新德里最繁華的商業區。
新德里也是文化教育中心。這里有許多著名的博物館、紀念館、高等學府和科研機構,著名的尼赫魯大學就位於市郊。
德里 享有印度"七朝之都"之稱譽。地處次大陸的中心,位於亞穆納河北岸。
德里有孔雀王朝時代興建的舊堡遺址和著名的阿育王石柱。近郊的顧特卜高塔,建於13世紀初的顧特卜高塔,高72米,分5層,宏偉壯觀。始建於1638年的古宮紅堡,是著名的伊斯蘭建築之一。與紅堡遙相呼應的是賈瑪-馬斯扎特大清真寺(也稱"賈瑪寺"),全用紅砂石建成,長75.5米,寬24米,佔地面積117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25000名穆斯林祈禱。
市郊還有胡馬雍陵等宏偉建築。
舊德里的月光街或銀子街,歷史上曾是世界最富庶的大街之一,今仍為德里商業中心,露天市場。
加爾各答 印度最大的城市。西孟加拉邦首府。瀕臨孟加拉灣,位於恆河三角洲的胡格利河左岸。
市區以大賀胥廣場為中心,邦政府辦公大樓,邦議會大廈和高等法院等均設於此。市中心的"喬靈奇廣場"集中了全市的大旅館、大飯店、大商店以及大的娛樂場所、十分繁華。
加爾各答工業發達,主要有紡織、鋼鐵、機械、化學、造紙、皮革、印刷、服裝、陶瓷等,工業,又是黃麻工業中心。全國的1/3貨物由這里的港口吞吐。作為印度的文化教育中心之一,咖爾各答有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和原子能研究所等,印度教徒的活動的中心,迦梨女神廟也在這里。
孟買 印度第二大工商業城市、馬哈拉施特拉邦首府,全國最大的港口之一。位於印度西部,瀕臨阿拉伯海,為一天然良港。1991年建造的拱門形的印度門,薈萃了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兩派建築風格。孟買也是西印度文化教育中心。孟買大學設在這里,許多著名的電影製片廠也在這里。作為工業中心之一,全市紡織廠約佔全國紡織廠數的40%,全國紗錠和織機的30%。棉紗遠銷國內外。機械、汽車、石化、造紙、電子、造船、化肥、醫葯、食品等工業也較發達。孟買還是印度西海岸的陸、海、空交通樞紐,全國最大的機場--桑塔克爾斯國際機場就設在這里。
馬德拉斯 南印度交通樞紐,泰米爾納德邦首府、印度第四商業城市和最大的人工港。地處庫姆河河口,瀕孟加拉灣。面積128平方公里。城市以聖喬治堡為中心,向南、北、西3個方向伸展。舊城(聖喬治堡)以北是商業區,臨海一面為港口;舊城以南是住宅區,內多歷史建築。僅寺廟即有120座。其中位於城南60公里的海濱有被稱為"七塔城"的馬哈巴利普蘭,以巨大岩石神廟而聞名。馬德拉斯設有全印最早成立的大學馬德拉斯大學歷史最悠久的教堂聖托馬斯教堂。馬德拉斯港年吞吐量達700多萬噸,是重要的貨物集散地之一。紡織、皮革、化工、機械、橡膠以及電影工業都很發達。
旅遊
古堡陵園 主要包括紅堡、胡馬雍陵、泰姬陵和甘地陵。紅堡是印度最大的古宮。位於德里城東北部亞穆納河畔。建於1638~1648年,為莫卧兒帝國沙·賈汗皇帝的王宮,全部用紅砂石砌成。故稱紅堡。胡馬雍陵,莫卧兒帝國第二代皇帝胡馬雍的陵墓。亦位於德里東郊亞穆納河畔。1565年建成。泰姬陵,始建於1631年。屹立在亞格拉近郊亞穆納河畔南岸,其華麗和磅礴之勢,堪稱世界七大建築奇跡之一,陵長583米,寬304米,紅砂石牆。整座陵墓佔地17萬平方米。甘地陵,位於德里亞穆納河畔某地遺體焚化之處。其它還有若干佛教聖地、對跡,如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五舍城、舍衛城、那爛陀寺、桑奇佛塔,以及阿旃陀石窟、埃羅拉石窟、埃里芬達石窟、阿姆利則金廟、卡傑拉霍神廟群、科爾廟格神廟等,都是值得一游的去處。

⑷ 印度是人口大國勞動力豐富,為何富士康在印度工廠卻遭「滑鐵盧」

郭台銘想的很好,印度人比較多,用工成本低,可他只算到了利卻沒把弊算出來,前段時間看到了一個真實的笑話,一個印度人在揚沙子,把沙子跟石子分開,在我國也就分分鍾的事,在印度可不一樣,印度人懶散慣了,一個男子坐在地上,拿著一個小工具一點一點的揚,估計能揚幾天,就這一點都足夠他“滑鐵盧”了。印度人,印度國情導致富士康根本堅持不下去,我們是只要賺錢干什麼都行,哪怕加班,哪怕辛苦,印度人非常懶散,要麼也不會如此落後了,我們一個人做的事他們要十個人做,就算這樣還總覺得工作累,所以富士康在印度的工廠並不賺錢,甚至是賠錢的狀態,還要增加物流成本,人力物力都增加的情況下,印度工廠最後只能面臨著停工狀態。

⑸ 中國和印度,誰的基礎工業實力較強

當然是中國強

中國已經占據了世界產業鏈的下端,正在向中端延伸,中國可以說是世界上僅有的具有完整工業體系的兩個國家之一

在基礎工業方面,中國是世界工廠,印度基本依賴進口

中國的粗鋼、型鋼、水泥、電力等數字都甩印度人幾十條長安街那麼寬的大街,大家沒有可比性

糧食總產量(億噸)
時間 中國 增長 印度 增長
2008 5.29 73% 2.17

人均糧食產量(單位:公斤)
時間 中國 增長 印度 增長
2008 398 25.7% 186.1
印度的糧食數據很難收集,印度這方面很差,我也懶得再找。
糧食是人類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質。也是生活水平的基本標准。無論是糧食總產量還是人均,印度難以望中國項背。
如果按照印度的糧食消費標准,中國還可以養活13億人,當然那時可能一年就會餓死幾億人吧?


鋼鐵產量(單位:萬噸)
時間 中國 增長 印度 增長
2008 50049 1475% 5308(07) 433%
鋼鐵是最基本的工業產品,也是最基本的工業原材料。可以體現基本的工業水平。解放前印度的鋼鐵產量就高於中國,但是後來的增長根本不能和中國相比。這說明印度工業發展速度遠較中國低。

發電量(單位:億千瓦時)
時間 中國 增長 印度 增長
2008 34958 1262% 8343 726%
中國和印度在建國初期發電量相差不大,但在後來發展速度相差就太大了。
從這些比較可以看出,中國發展的速度遠比印度快,無論是30年前,還是現在。
大概就列這些吧。這些數據最能反映一個國家的基本情況。

⑹ 有哪些好看的印度電影啊

、有時快樂有時悲傷 (2001) (Kabhi Khushi Kabhie Gham...)
2、去年8月份在瑞士舉行的洛迦諾電影節上,由印度女導演魯帕麗-梅塔拍攝的《伊耶夫婦》被提名為"最佳亞洲影片",並在10月份的夏威夷國際電影節上一舉贏得"最佳故事片"大獎
3、愛情團團轉 (2003) (Hungama) 這是一個用喜劇方式演繹的故事,一個人人都彼此誤解故事,最後剩下一個荒誕的結局。一對陌生男女——南杜和阿佳伊(阿夫塔伯和瑞米飾演)企圖假扮夫婦來獲得居住權;一個富翁拉德赫山姆•提瓦里(派雷斯•拉瓦飾演)擁有萬貫家財,但其生意卻全全掌握在妻子阿嘉依的名下;一個叫傑圖(阿薩耶•卡那飾演)的年輕人,剛剛開始發展他的電子產品事業。故事越變越復雜,阿佳伊來到富翁提瓦里的公司找工作,遇見了…
4、金盞花 今年1月份,由前迪斯尼電影公司的創意總監威拉德.凱羅為寶萊塢的"超級電影公司"執導的歌舞喜劇片《》(Marigold)則開創了好萊塢與寶萊塢全面合作的先河。
5、愛的奉獻 (Salaam E Ishq: A Tribute to Love) 本片講述了關於六組人的故事。來自世界各地,不同民族與種族,但在冥冥之中,命運和愛將他們連在了一起。
6、Jodhaa Akbar (Jodhaa Akbar)
7、古魯 (Guru) 「不要做白日夢,那永遠無法成真」,我小時候我的父親——當地學校的校長這樣告訴我。但是我卻總是夢想著,當我漸漸長大,夢也隨著我長大,比我的粗壯的胳膊,比我的小屋,比我們的村子都要大…… ?
8、Khujli先生 (Mr. Khujli)
9、克里斯 (Krrish) 《卡里什》講述羅希特的兒子卡里沙的故事,卡里沙繼承了父親的所有超能力,甚至青出於藍。然而在他印度田園詩一樣的生活中,卡里沙並沒有發現他的這些超能力,直到和心上人、一個電視記者一起去新加坡的時候遇見了一個瘋狂科學家,他發明的一項技術將會永遠地改變世界。卡里沙終於變身為超級英雄卡里什,阻止了科學家的陰謀。
10、皇家衛兵 (Eklavya: The Royal Guard)
11、交通信號 (Traffic Signal)
12、被激怒的女人 (Provoked: A True Story)
13、永不說再見 (Never Say Goodbye) 本片主要講述了戴夫和瑪雅之間朦朧的浪漫愛情故事。 戴夫和瑪雅都已經分別各自嫁娶,並相信他們自己都過著幸福的生活。但是,兩個主人公卻都覺得生活中應該追求一些更為深刻、更為有意義的東西。 最初,他們只是在對方身上感到了自己想要的感覺,隨著感情的逐漸明朗,他們原來的生活和情感秩序將被打破……
14、追蹤重現 (Don - The Chase Begins Again) 印度警隊在危險的追捕中抓住了Don(沙魯克•汗扮演)--馬來西亞的毒品販子當Don在一次與警察的遭遇中受重傷後,傳言說他已經死了。事實上,Don被抓到了一個秘密的地方,而由一個和他長相相似的人Vijay來取代Don領導整個幫派。 Vijay的庇護者被殺害之後,Vijay陷入了一個極其危險的境地:警察和幫派都開始追殺他…… 為了證明他的無辜,他接受了Roma和Jasjit的幫助,Vijay曾經在Jasjit入獄時幫助他照看他的兒子。Vijay會順利完成任務嗎?本片是1978年Amitabh Bachchan的經典同名作品《Don》的重拍版本,導演則是《Dil Chahta Hai》的Farhan Akhtar。頂著SRK和經典名片的光環,本片將備受期待和考驗。
15、螞蟻的尖叫 (Scream of The Ants)
16、印度少年Unni的故事 (Life Is All about Friends)
17、盛大慶典 (Grand Festival)
18、幻影車神2 (Dhoom 2) 阿里一直想要成為一名警察,如今他終於夢想成真,成了警官傑斯特的搭檔。 A先生是一個善於利用高科技的國際慣偷,在完成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偷竊任務後,他的下一個目標鎖定在了印度的孟買。警方得到消息後,將這個任務交給了阿里和傑斯特。在孟買,A先生也找到了他的搭檔——一個貌美而聰明的女賊。阿里和傑斯特他們能抓到A先生么?
19、巴布爾 (Baabul) 本片講述的是一個家庭的悲歡離合。巴爾拉傑•卡普爾是個富有而又精明的商人。他有一個美滿的家庭,妻子和兒子是他生活的依靠。兒子阿維納什海外留學歸來,不久便與一個叫米莉的女孩墜入愛河。婚後生下了一個可愛的男孩--安什。然而,美滿的生活並沒有維持多久。阿維納什因為一場車禍撒手西去,拋下了年輕的妻子米莉和可愛的兒子。米莉不堪打擊而近乎崩潰。痛失愛子的巴爾拉傑也沉浸在無邊的傷痛之中,但是為了讓兒媳米莉振作起來,他找來米莉的好友拉雅。拉雅一直暗戀著米莉。巴爾拉傑希望撮合兩個人,但是受到拉雅思想保守的兄長巴爾萬特的阻撓。
20、喀布爾快遞 (Kabul Express)
21、當我遇見你 (I See You) 拉傑.賈斯瓦爾是個電視秀的明星,對異性有著強大的吸引力。毫無疑問,他了解何謂無傷大雅的調情,什麼樣的調情會引起他不希望看到的嚴重後果。他遊走於眾多美女之間,卻只是想玩玩。直到有一天,他遇見了Shivani……
22、Rang De Basanti (Rang De Basanti)
23、好運擺烏龍 (Bhagam Bhag) 帕萊什•拉沃爾在印度擁有一個劇團,並在印度全國進行演出。阿克夏和哥文達都是劇團的成員,他們都是非常調皮的男生,總是會把握機會和女孩們調情。在一次演出後,他們得到的一個機會,可以去英國演出30場。大家都非常高興,但是在接近出發的時候阿克夏的調情惹惱了劇團的女主角,於是阿克夏和哥文達不得不再找一個女孩,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卻引發了一系列的誤會。阿克夏和哥文達無意中惹上了毒品販子和其他一些麻煩。他們找到了一個可以替他們演出的女孩拉臘,可是拉臘卻患有失憶症。當阿克夏和拉臘陷入愛河後,她卻突然恢復了記憶,他們的生活變的一團糟,而阿克夏也成了謀殺拉臘丈夫的嫌疑人…… ?
24、Shabd (Shabd)
25、Elaan (Elaan) 年輕有為的沙卡蘭15年前只是沙氏集團的一名雜工,專門給在密室開會的集團老總斟茶到水,久而久之,沙卡蘭得到了沙總的厚愛,並成為了後者的養子。15年過去了,沙卡蘭將沙氏集團打理得頭頭是道,生意蒸蒸日上,然而就在沙卡蘭平步青雲的時候,遠在異國他鄉的社會渣滓巴巴斯坎的敲詐沙總2億印度盧布,在沙卡蘭的建議下,沙總沒有答應巴巴的無理要求,於是巴巴惱羞成怒,派來殺手將沙總刺殺身亡。頓時,沙卡蘭對世界黑惡勢力發起了挑戰——他要自己組織部隊去捉拿巴巴回國伏法!
26、叢林怪物 (Kaal)
27、帕瑞妮塔 (Parineeta)
28、Zeher (Zeher)
29、Kisna
30、The Heart of India (The Heart of India)
31、愛斗氣愛上你 (Bride and Prejudice) 斯家的四個女兒都已長得婷婷玉立,白先生及白太太日夜惦記著為女兒們物色金龜婿。他們聰敏漂亮的二女兒娜麗達忠於愛情,堅決不受父母支配而要找到心目中的「Mr.Right」,她的新思維令到父母非常頭痛。此時娜麗達遇上來自洛杉磯的酒店業巨子達西先生,兩人郎才女貌,看似天作之合,然而卻非一見鍾情。達西在娜麗達心目中只是個自大勢利、滿身銅臭的生意人,同樣地,達西亦看不起娜麗達,認為她只是個空有美麗軀殼、見識淺薄的印度鄉下妹,兩人每次見面總是針鋒相對。然而沖突的同時,卻令雙方加深了解,不知不覺間擦出愛火花……
32、公寓驚魂 (Bhoot)
33、危險邊緣 (Zeher)
34、危險邊緣 (Zeher)
35、Black (Black)
36、勒索 (Blackmail)
37、Bewafaa (Bewafaa)
38、Lucky: No Time for Love (Lucky: No Time for Love)
39、Bose: The Forgotten Hero (Bose: The Forgotten Hero)
40、Zamaanat (Zamaanat)
41、黑色 (Black)
42、女兒 (Kamli)
43、水 (Water) 影片故事發生在1938年的印度,8歲大的小女孩楚婭在懵懂之年就被嫁人,婚禮的記憶模糊不清,對婚姻的意義更是一無所知,而70歲的夫君在婚後不久便一命嗚呼,小楚婭成了寡婦。按照印度傳統,寡婦只有三種選擇:一是嫁給亡夫的弟弟;二是同亡夫一起火葬;三是終生單身,不得改嫁……
44、Vaada (Vaada)
45、危險情人 (Mashooka) 當愛情被一腳踹開會發生什麼?情人會變的不可理喻,無所畏懼的去奪回失去的愛。MASHOOKA講述的是熱情的Sanjana和失戀的Vicky間的故事。在改變命運的關鍵一天,成為易被傷害的人會是怎樣?MASHOOKA讓我們來窺視一番。在與Monica分手後,失落的Vicky與Sanjana度過了狂熱、激情的一天,而正是那情慾的一刻,為他埋下報應的惡果。在Vicky極力想把發生的事當作錯誤從記憶中抹掉時,Sanjana卻把它界定為終身不渝的愛情。與此同時,Vicky久違的愛情之火,Monika在此重要關頭回到了他的生邊。而渴望他們的關系能夠開花結果的Sanjana於是乎展開了一場,愛情、痴迷和報復的危險游戲。面對一方面是自己的愛情,另一方面是自己犯下的錯誤,身陷其中的Vicky倍受折磨。
46、Waqt (Waqt)
47、Khamosh: Khauff Ki Raat (Khamosh: Khauff Ki Raat)
48、Chaahat Ek Nasha (Chaahat Ek Nasha)
49、My Brother Nikhil (My Brother Nikhil)
50、永恆的神保佑 (Jo Bole So Nihaal)是一部描述錫克教徒的印地語影片,片名是錫克教徒號召戰爭和祈禱時所說的第一句話。該影片講的是一名錫克教警察被一名罪犯欺騙,於是他展開對罪犯的全球追捕。片中一些鏡頭令一些錫克教徒不滿:演員不脫鞋、不蒙頭就走進錫克教寺廟,甚至還有裸體女人追錫克教徒的場面。這些對錫克教徒而言,都是大不敬。
51、雨衣 (Raincoat)
52、Popcorn Khao! Mast Ho Jao (Popcorn Khao! Mast Ho Jao)
53、Shankar Dada MBBS (Shankar Dada MBBS)
54、Krishna Cottage (Krishna Cottage)
55、Run (Run)
56、Shikaar (Shikaar)
57、Khakee (Khakee)
58、漫長自由路 (Long Walk to Freedom)
59、Hum Tum (Hum Tum)
60、Lakshya (Lakshya)
61、Chameli (Chameli)
62、生於妓院 (Born Into Brothels: Calcutta's Red Light Kids) Kids with Cameras是一個非營利組織,宗旨是把世界上生活在社會邊緣的孩子們組織起來,教授攝藝術,用鏡頭去捕捉孩子的夢想,使他們學會技術,增強自信,自尊和生發希望。本片就是他們日前最震憾的作品之一,獲得了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項。該片是印度加爾各答Calcutta紅燈區的出生於妓院之中的幾個妓女的孩子們的記錄。在一個本就非常貧窮落後的城市,這些孩子由於他們所居住的地方和家庭比常人更加受到排斥與虐待。他們用手中的鏡頭記錄了他們的家庭,他們的街道,努力為他們的生命創造希望。在該紀錄片發布之後,這個名為」Kids with Cameras「的組織建立並繼續這個項目……
63、寶萊塢之不可能的任務 (Main Hoon Na) 講述一名印度軍官假扮學生到學校卧底,目的是保護一名高級軍官的女兒。
64、Yuva (Yuva)
65、恍如隔世 (Manasarovar) 愛情還未開始就即將結束。命運的安排真是陰差陽錯,讓人黯然神傷。在一次旅行中,Ravi遇到了Malathy,並愛上了這位女子。若干年後,Ravi的弟弟George碰巧也遇上了Malathy。Malathy這才得知原來Ravi失蹤了。通過當年他們的書信往來,她又重新審視往昔。原來,一切都是命中註定。
66、色劫 (Aitraaz) 瑞吉最近被提升為一家大公司的董事會一員,在祝賀派對上認識了公司老闆的新妻子索尼亞,性感年輕的索尼亞對瑞吉一見鍾情,並對其色誘,遭到瑞吉拒絕後反而造謠瑞吉強奸她。遭受到這一色劫的瑞吉只能開始走上討回自己清白的道路。
67、Veer Zaara (Veer Zaara)精彩
68、魔幻小人國Aditya在坐船旅行途中觸礁船破,他抓住一塊木板,昏沉沉地隨著海水漂到一個海島上。Aditya醒來後,遠望海灘四周,見到一群群只有五六寸高的小人兒。原來,這個地方就是傳說中的小人國。國王熱情地留下了他,Aditya結識了美艷動人的公主。幾乎與此同時,小人國也出現了一個身形和體重都與Aditya不相伯仲的怪巨人,這個怪巨人是ChattanSingh研究巫術多年創造出來的怪物,用來奪得小人國的統治權和美艷動人的公主。Aditya決定全力協助小人國,與怪物展開了一場爭霸戰……
69、嫁給我好嗎? (Mujhse Shaadi Karogi)
70、Kal Ho Naa Ho (Kal Ho Naa Ho)精彩
71、印度殺手又名阿里的身份。本年度最強勁推出印度電影史上最完美影片,與《阿育王》《印度舞女》並稱三大傑作。VIr生活在一個非常美滿的家庭,他自己的遭遇也相當的順利,但是有一天他的身邊連續出現了兩名可愛、美貌的少女,於是他的生活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此影響到他的一生。因為另一個VIr進入了他以前的生活,究竟是什麼樣的怪事發生在他的身上了呢?
72、印度有個寶萊塢 (Dil Ka Rishta)精彩
73、季風婚宴 (Monsoon Wedding) 這是新德里一個普通的中產階級家庭,拉力特和妻子皮米正在為女兒阿迪特的婚姻大事忙碌著。他們想舉辦一個盛大而豪華的婚禮,但又苦於手頭緊縮,只能精打細算。拉力特要應付的問題還遠不止這個,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家族成員都為了這次婚禮而千里迢迢地趕回家鄉,短短的幾天里他忙了個焦頭爛額。阿迪特將嫁給在休斯頓工作的電腦工程師海蒙特,在這場指定婚姻中,他們倆在訂婚儀式上才首次相見,可幾天之後就要成為伴侶。但阿迪特仍然陷在與脫口秀主持人的婚外戀中不可自拔,盡管她知道這場愛情不會有任何結果。阿迪特的表妹阿雅莎則開始與從澳大利亞求學歸來的大學生拉胡調情。婚禮策劃人杜比是個舉止滑稽的小子,他一邊忙著與極力想省錢的拉力特周旋,一邊又與女僕愛麗思墮入愛河。侄女麗爾一直渴望去美國開始一種新生活,但她決心揭開一直被掩埋在這個和睦的大家庭溫暖外表下的殘酷的秘密,多年來這一秘密如同一道陰影籠罩在她的生命中。拉力特的哥哥,英俊而富有的泰加曾將整個家庭從崩潰的邊緣拯救出來,是家庭的支柱,但不為人知的是他有著猥褻的癖好。麗爾還是個孩童的時候曾經遭受過泰加的虐待,她保持了長久的沉默,但如今終於決定大膽地公開,雖然將破壞這個盛大而 ...[
74、美麗艾蓮娜 (Eliana, Eliana) FONTsize=3描述一個漂亮女店員犯太歲的一天,她先是在工作的百貨公司里反抗出言不遜的顧客而被炒魷魚,下班後又在酒吧被無賴漢貢上,回家後發現三年不曾交談過的母親出現在家裡,外加一個凶惡男人前來追殺不告而別的室友。在這個充滿迷惑與驚訝的夜晚,她乘著計程車橫越繁華的雅加達市,我們則透過她年輕的眼睛見識了遙遠南國的真實面貌。新鮮的鏡頭語言,扎實的戲劇張力,宣告印尼新電影的來臨,在溫哥華電影節及新加坡電影節都被評選為年度最佳亞洲電影。/FONT
75、寶萊塢生死戀 (Devdas) 2002年印度出品的歌舞愛情片。根據一部廣受歡迎的小說改編,預算投資1200萬美元,是印度有史以來投資最大的影片。獲得2003年MTV亞洲電影大獎。讓人眼花繚亂的服裝、漂亮的女演員、美麗絕倫的歌舞表演,成就了這部豪華的寶萊塢經典。喜愛看歌舞片的觀眾一定不要錯過。遠赴重洋的男主角德阜達心繫在家鄉等候的愛人帕蘿,學成返鄉時馬上奔向愛人跟前重拾往日恩愛時光,不料兩家身份階級不同,加上被小人挑撥離間,帕蘿硬生生地被迫嫁給豪門的年長鰥夫,無法與德阜達共結連理。失去所愛的德阜達開始墮落沈迷酒國之中,並認識了妓女嬋佐穆琪,雖然嬋佐穆琪傾心喜歡並照顧的無微不至,但德阜達始終無法忘懷帕蘿。德阜達因此四處流浪沈溺杯酒之中,最後抑鬱病危。但為了完成一個他對帕蘿的許諾,他抱著病跋山涉水來到帕蘿跟前,只為了再看最後一眼。
76、黃金心靈 精彩
77、印度往事 (Lagaan: Once Upon a Time in India) 1893年英國軍隊入侵印度時期,英國軍隊以保護印度各省的統治者拉甲為由,派兵駐扎各地,收取印度各省農民高額的租稅。在印度的一個小鄉村裡,人們都期盼著雨季的到來,雨水滋潤土地有個好的收成。但晴朗的天空沒有一絲雲彩,太陽曬得土地都龜裂了。村裡的小夥子拉凡悄悄的躲在林中,阻礙駐扎在他們那裡的英國軍官羅素打獵。不久羅素發現是拉凡驚擾動物們逃跑,抓住他後,羅素見拉凡是一個鄉下農民又傲慢地放他走了。拉凡同村的女孩高利在樹林邊找到他,向拉凡暗示了自己對他的情意,拉凡捉弄高利,裝著沒有聽懂,笑著跑開了。羅素請該地區的拉甲到他駐扎的城堡吃飯,飯桌上,拉甲請求羅素在今年乾旱的情況下,減免一些租稅。羅素堅持要吃素的拉甲吃一塊肉後,他就減免今年的租稅。拉甲拒絕以後,羅素惱怒地把前一年減免的租稅加到了這一年。拉凡所在的村裡知道這個消息,都驚慌起來,他們就是賣掉家裡所有的東西,也付不起羅素加收的租稅。村長帶領拉凡和村裡的一些男人們,到羅素的城堡里去找拉甲,請求他懇請羅素減免租稅。拉凡一行到達城堡,看見羅素和他的軍官們正在打棒球,拉甲也在一邊觀看。為了不打擾他們,拉凡他們耐心的在一邊等候著羅素他們打完球。
78、阿育王 (Asoka) 一個痴情的王子,一個威武的勇士,一個殘暴的君王,一段生死纏綿的愛情,影片《阿育王》向我們描繪了一幅盪氣回腸的歷史愛情畫卷。作為古印度歷史上最強大的孔雀王朝的王子之一,年輕的阿育王因其不同凡響的才能,而受到一幫同父異母兄弟的嫉恨,都欲除之而後快。在母親的苦苦勸說下,阿育王離開了險惡的皇宮,開始了自己苦行僧式的雲游生涯。路途中,阿育王遇到了自己的夢中情人,一位同因宮廷之變而流離失所的公主卡瓦奇。自稱帕萬的阿育王當仁不讓地成為了護花使者,在歷經了無數的艱難險阻後,阿育王和卡瓦奇之間的愛情終於綻放出最美麗的花朵。然而天意弄人,就在兩人即將緣定終身的時候,母親病重的消息卻不得不使阿育王離開卡瓦奇,踏上歸國的路途。當阿育王滿懷喜悅地回來與愛人相會時,得到的卻是她早已「慘死'在兵亂之中的噩耗,殘酷的打擊使得阿育王心灰意冷,不久來自宮廷的暗害也使他身負重傷。在療傷的過程中,阿育王遇到感情上第二次巨大的沖擊,一位美麗善良的姑娘,為了保護阿育王,在新婚之夜失手殺死了刺客,沾滿雙手的鮮血,使得她成為了人見人惡的不祥之物,阿育王為了報答姑娘的救命之恩,決定娶她為妻,此時他哪裡知道,僥幸逃生的帕瓦奇公主還 ...
79、情字路上 (Mohabbatein) 古魯酷學院是一所有著驕人榮耀歷史的高等學院,校長撒恩卡25年如一日,以冷酷、嚴肅的方式去培養這些從全國精選了出來的尖子生,期望他們能成長為堅毅的有用之材。任何學院都不會接收被古魯酷開除的學生。長久以來,學生面對嚴厲的校規不敢逾雷池一步,因為那樣就意味著前途盡毀。然而有一天,三個浪漫的男孩兒和一位神秘的老師走進了古魯酷,一切開始有了變化……br/【獲獎情況】榮獲46屆印度電影大獎最佳男主角,最佳錄音及索尼最佳場影獎。
80、萬誘寶鑒 (Kama Sutra:A Tale of Love) 公主塔拉和婢女瑪耶生活在印度的皇宮,她們一起學習引誘男人的魅惑之舞。美貌和天賦使得瑪耶的舞蹈屢屢獲得皇帝的嘉獎,引起公主的妒意;而不甘身份低微的瑪耶,則期待有臨駕於公主之上的身份。在公主與辛格王新婚的前夜,瑪耶故意引誘辛格王,並刻意透露給公主塔拉,以達到報復的快感。此舉不但破壞了公主塔拉的婚姻,也使得瑪耶因放浪被放逐。在流浪途中,瑪耶遇見了辛格王的雕刻匠,並在雕刻匠的介紹下,寄居於先王的後妃處。就在瑪耶與雕刻匠互生愛慕時,雕刻匠卻退縮了。因愛生恨的瑪耶,開始學習引誘與性愛之術,並成功成為了辛格王的後妃。公主塔拉與瑪耶再度聚首。此時,公主塔拉卻不得不忍受瑪耶給她的羞辱。瑪耶的精心安排下,雕刻匠再次拜倒在她的裙下,而持寵放縱的瑪耶竟公然在辛格王的王宮與瑪耶偷歡。終於,在愛與欲的驅使下,忍無可忍的兩個男人開始了你死我活的殺戮;而公主塔拉的哥哥,則發起向辛格王的戰爭……
81、啞女
82、奴里 (Noorie) 奴里是一位美麗漂亮的女孩,她與未婚夫約瑟夫有著美好的夢想,但奴里的美貌引起了財主的垂涎,財主設計叫約瑟夫去外地收賬,自己趁機強奸了奴里,奴里隨後以自殺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約瑟夫收賬回來後見奴里巳死,傷心欲絕,決心去查明奴里自殺真象,最後,約瑟夫去找這位強奸奴里的財主報仇,雙方展開了一場生死對決…
83、心靈之音 (2005) (Shabd)
84、怦然心動
85、愛情團團轉 (2003) (Hungama) 這是一個用喜劇方式演繹的故事,一個人人都彼此誤解故事,最後剩下一個荒誕的結局。一對陌生男女——南杜和阿佳伊(阿夫塔伯和瑞米飾演)企圖假扮夫婦來獲得居住權;一個富翁拉德赫山姆•提瓦里(派雷斯•拉瓦飾演)擁有萬貫家財,但其生意卻全全掌握在妻子阿嘉依的名下;一個叫傑圖(阿薩耶•卡那飾演)的年輕人,剛剛開始發展他的電子產品事業。故事越變越復雜,阿佳伊來到富翁提瓦里的公司找工作,遇見了…

⑺ 辦個沙廠需要多少錢前景怎麼樣

就目前發展趨勢,機制砂是一個盈利行業,機制砂是由鵝卵石、河卵石、花崗岩等一些礦石經過破碎、制砂、篩分等一系列加工處理而成,機制砂原料取材方便,成本較低,制砂生產過程簡單,機制砂是一個前景非常廣闊的行業,開辦一個沙廠只要經營得當,不用擔心沒有盈利。

辦個沙廠需要多少錢?

開辦沙場的投資費用一般在50~300萬之間,拋去前期的選址、辦手續的費用,投入最大的就是制砂設備的費用了。一條制砂生產線需要的設備有給料機、破碎機、振動篩、制砂機、洗砂機以及皮帶輸送機等輔助設備。

機制砂生產線的制砂工藝流程

機制砂生產線的主要設備有顎式破碎機、反擊式破碎機、制砂機、洗砂機、給料機和輸送機等,大塊石料由振動給料機通過料倉均勻進料顎式破碎機進行粗碎,粗碎後由帶式輸送機送至反擊式破碎機進行中碎,再送至制砂機進行細碎;

碎石輸送至振動篩用於篩分,成品砂由帶式輸送機輸送用於洗砂機清潔,然後由帶式輸送機輸送至成品材料堆。大顆粒石頭由帶式輸送機送至制砂機再次進行細碎,細碎的石頭被送至振動篩再次由帶式輸送機進行篩分,從而形成多個循環的閉合迴路。

上述給大家介紹了開辦沙廠需要的資金以及投資前景,如果以上回答對您有用,請鼓勵我為我點贊,讓我能幫助更多的人,謝謝!

⑻ 印度的實力到底怎麼樣各方面

以上回答可以忽略掉了 樓主 印度相對於東亞小國來說 確實是個龐然大物 但是對於中國來說 只能是一頭笨牛 先沖軍事上講:印度國產的阿瓊坦克 花費無數人力物力 結果准備量產的時候 他們本國陸軍都不願意使用 而我們國家的99式 可以正面擊穿現有任何坦克的裝甲 綜合性能世界一流 印度的所謂國產飛機 70%的零件需要進口 完全就是組裝下 而我們的J-10B 在亞洲可以橫掃 更別說J-20了 還有航母 三天一大修 五天一小修 他們的主戰裝備都是進口的 打一件少一件 至於作戰能力 當初的邊防軍就打得他們王牌雞飛狗跳的 更別說主力野戰軍了 除了是一個有核國家 常規軍力 我們國家可以絕對壓制印度 經濟方面:很多人以為印度的軟體行業很給力 其實這是個誤區 他們做的都是外包產品 真正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極少 變相的加工基地而已 目前中國在IT方面的實力都已經遠遠超過印度 工業的話 更糾結 他們的基礎工業非常薄弱 很多零件設備都是進口的 偏偏他們底子薄 卻喜歡爭創高新技術 導致頭重腳輕 連摩托車都沒辦法完全國產的國家 卻花大錢去搞航天 社會制度方面:印度是目前唯一的等級制度的大國 就是大家所知道的種姓制度 有上等人和下等人之分 下等人想要進入上曾社會 幾乎不可能 姓氏決定了他們的命運 在這方面 只要丟進去一個小火苗 就能引發他們的內部混亂 所以印度只能充當某些勢力抑制中國的棋子 想單挑中國 他們還沒這資格

⑼ 科技巨頭排隊入股,印度的「Jio」打造第四種互聯網模式

已關注

Jio的崛起之路。

編者按:在收購了Jio後,印度首富安巴尼帶領從電信業務起家的Reliance Jio Infocomm在印度的互聯網一路乘風破浪。Jio通過為印度人提供免費電話和極為便宜的4G網路逐漸壯大起來,目前從用戶數量計算,Jio已經是印度最大的運營商,據統計,Jio在過去的12個星期內得到了157億美元的注資,相應的,Jio在這段時間內共計交出了自己25.24%的股權。本文作者知名分析師 Ben Thompson認為,Jio走的是美國、中國、歐洲之外的第四種互聯網道路。原文標題《India, Jio, and the Four Internets》

互聯網的分裂加劇:美國模式仍然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默認模式,但歐盟和印度正越來越多地追求自己的道路。

美國模式

美國的互聯網模式是一種自由放任政策的模式,很難否認它的有效性。多年來,不僅科技行業成為美國經濟增長的最大驅動力,而且美國的互聯網公司已經在世界大部分地區占據了主導地位,傳遞著美國的軟實力,就像麥當勞和好萊塢。但這種做法有明顯的弊端:互聯網缺乏競爭,既導致壟斷企業主導市場,又形成了良莠不齊的社區。

美國的做法的優點和弊端如下:

優點:

美國大型科技公司在美國自由經營,使其擁有龐大且有利可圖的用戶基礎,為海外擴張提供資金。

新的美國科技公司面臨的進入壁壘相對較少,尤其是在內容或數據收集的監管方面。

美國政府向這些美國公司徵收絕大部分稅收,包括來自海外的收入,也看到美國整體的世界觀通過美國科技公司對外輸出,同時也能獲得非美國公民的數據。

美國公民在網上的自由度很高,不過對私人公司收集數據的限制很小。

非美國公民在網上的自由度很高,盡管對私人公司或美國政府收集由此產生的數據的限制很小。

非美國公司可以不受限制地在美國和其他效仿美國做法的國家自由經營。

缺點:

非美國政府對美國科技公司的控制有限,對其收入的獲取有限,對信息傳播的控制有限。

我的偏向是顯而易見的:我認為美國的做法是最好的。當然,很多人站在新公司的角度提出質疑,因為大公司傾向於主導他們的市場,而其他人玩家則專注於數據的收集;我擔心提出其他的解決方案比目前的情況更糟糕,特別是考慮到數據工廠的消費者利益。不過,我相信歐盟法院提出了一個令人信服的理由,即美國政府從非美國公民那裡收集數據的能力是一個嚴重的隱私問題。

這些爭論凸顯了我們都能同意的一點:非美國政府對美國科技公司的霸權有很多合理的抱怨。

中國模式

中國模式的驅動力首先是對信息的控制。同時,中國的做法對中國的經濟效益也是不可否認的。中國是唯一一個在規模和廣度上可以與美國相媲美的國家,這得益於龐大的市場和缺乏外部競爭的結合。此外,這也導致了各種創新,因為中國向移動領域的跨越式發展避免了PC時代的包袱,而這種包袱仍然限制著許多美國公司。

注意到這一點,我們不禁要問,中國模式的可復制性到底有多大。如果沒有中國這樣的龐大市場,實現中國模式可能就要難得多了。

歐洲模式

歐洲通過GDPR和新版著作權法案(Copyright Directive)等法規,以及近期法院判決駁回歐盟委員會和美國國際貿易管理局談判的隱私保護框架(包括之前判決駁回安全港隱私原則框架),歐洲正在分裂出一個屬於自己的互聯網。

不過,這個互聯網,感覺是所有可能的結果中最糟糕的一個。一方面,美國大型科技公司是贏家,至少相對於其他競爭者而言:是的,所有的監管的繁文縟節都增加了成本(對於目標廣告來說,可能會減少收入),但對潛在的競爭對手的影響要大得多。用一種比喻的說法,歐盟正在限制城堡的大小,雖然它大幅挖深加護城河。

歐洲的競爭者似乎也不太可能填補這個空白。任何希望實現規模化的公司都需要先在本國市場實現規模化,然後再走向國外,但對於那些已經完成了數據迭代和實現產品與市場契合的公司來說,歐洲作為二級市場似乎更有意義,因為歐洲市場對實驗更開放,監管負擔更輕。更高的成本意味著你需要一個更大的成功預期,這意味著一個經過驗證的模式,而不是一個投機的模式。

最糟糕的是,至少從歐盟的角度來看,這種做法對歐洲政府來說並沒有任何好處。這就是過分監管的問題:如果不注重增長,就很難創造雙贏的局面。

印度模式

印度市場一直有點獨特:在數字商品領域,外國公司通常不受約束,導致谷歌和Facebook等美國公司以及TikTok等中國公司在印度擁有大量用戶,但在實體科技層面,印度卻管得更嚴。從對電子產品徵收大量的關稅,到禁止外國直接投資於電子商務等領域。此外,在互聯網接入和物流方面,印度一直是最具挑戰性的市場之一。

同時,印度市場對於美國和中國的科技公司來說是世界上最誘人的市場,中美的本土市場已經基本飽和。這導致外國科技公司與印度監管機構之間經常發生一些碰撞,無論是Facebook試圖在印度引入Free Basics(免費上網服務)或WhatsApp支付遇到的困難,還是加大對亞馬遜和Flipkart電商業務的限制。

不過,在過去的幾個月里,美國科技公司已經看到了一個正視這個圈子的方法,它預示著第四種互聯網:投資Jio平台。

對Jio的賭注

印度佔主導地位的電信網路Jio是最好的例子之一,它體現了建設的力量,以及押注技術驅動的顛覆所帶來的巨大回報。我在4月份描述了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的打賭經濟學原理(the economics of the bet )。

理解安巴尼賭注的關鍵在於,印度現有的移動運營商都和全球的移動運營商一樣,是建立在語音通話基礎上的數據公司,而Jio從一開始就被打造成一個數據網路公司,特別是4G網路。

與2G和3G不同的是,4G不支持傳統的電路交換電話服務;相反,語音呼叫的處理與其他數據一樣。

因為一切都是數據,所以4G網路可以用商品硬體來構建,而2G和3G網路則不能。

由於Jio提供的是數據網路,所以帶寬相對較低的語音通話是最便宜的服務,而且容量實際上是無限的。

換個角度來說,Jio是一個賭注,賭的是零邊際成本,或者說,至少比競爭對手的邊際成本大幅降低。這意味著,最佳策略是, 花費大量的前期資金,然後尋求服務於最多的消費者,以獲得前期投資的最大杠桿。

這正是Jio所做的:它花了320億美元建立了一個覆蓋全印度的網路,推出了三個月的免費數據和免費語音服務,一旦服務期滿,就還是保持免費語音服務,同時只對千兆位元組的數據收取幾塊錢。這是典型的矽谷賭局:先花錢,然後在數量上補回來,因為技術的零邊際性造就了優越的成本結構。

這個故事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是因為與Facebook的免費上網服務Free Basics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最終的結果是扎克伯格所說的必須要做的事情:數以億計的印度人,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該國最貧困的地區,他們連接到了互聯網。不過與Free Basics不同的是,這是Jio提供所有的互聯網服務。

對印度人來說Jio,比Facebook的Free Basics要好得多。扎克伯格並沒有計劃顛覆印度舊的移動秩序,在那裡,運營商將大部分投資集中在印度最大的城市,並爭奪社會上最富有的階層,收費如此之高,以至於知名投資人Andreessen可以直截了當地宣布,不提供Free Basics是 "道德上的錯誤"。在那個世界裡,印度的窮人也許可以使用Facebook,但不會有更多的東西,相反,有了Jio,他們不僅有整個互聯網,而且從印度到中國到美國的公司都在競爭為他們服務。

我寫過Facebook投資57億美元入股Jio平台10%,結果那是對Jio眾多投資中的第一筆:

5月,銀湖資本(Silver Lake Partners)投資Jio 7.9億美元獲得1.15%的股份,General Atlantic投資9.3億美元獲得Jio 1.34%的股份,KKR投資16億美元獲得2.32%的股份。

6月,穆巴達拉和阿迪亞阿聯酋主權基金和沙烏地阿拉伯主權基金分別投資13億美元獲得1.85%的股份,8億美元獲得1.16%的股份,16億美元獲得2.32%的股份;銀湖資本增資6.4億美元,將持股比例提升至2.08%,TPG投資6.4億美元獲得0.93%的股份,Catterton投資2.7億美元獲得0.39%的股份。此外,英特爾投資2.53億美元,獲得0.39%的股份。

7月,高通投資9700萬美元,持股0.15%,谷歌投資47億美元,持股7.7%。

憑借這一連串的融資,信實工業徹底還清了為打造Jio而借來的數十億美元。不過,越來越明顯的是,該公司的野心遠遠超出了單純的電信提供商的范疇。

Jio的願景

上周三,在信實工業年度股東大會上宣布穀歌投資Jio平台後,安巴尼表示:

我想首先與大家分享一下Jio當前和未來舉措的理念。數字革命標志著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顛覆性變革,可與大約5萬年前地球上出現的具有智慧能力的人類相媲美。之所以可以相提並論,是因為人類現在開始將幾乎無限的智慧注入到周圍的世界中。

我們今天正處於一個智慧星球進化的初始階段。與過去不同的是,這種進化將以革命性的速度進行。在21世紀剩下的80年裡,我們的世界與20世紀前的世界相比,將發生更多難以察覺的變化。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有機會解決過去遺留下來的大問題。這將為所有人創造一個繁榮、美麗和幸福的世界。印度必須引領這場變革,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為此,我們所有的人和所有的企業都必須通過必要的技術基礎設施和能力來實現和賦權。這就是Jio的目的,這就是Jio的雄心。

朋友們,Jio現在是印度無可爭議的領導者,擁有最大的客戶群、最大的數據和語音流量份額,以及覆蓋我國縱橫交錯的世界級下一代寬頻網路......Jio的願景站在兩個堅實的支柱上。一個是數字連接,另一個是數字平台。」

簡而言之,Jio決心實現其他國家電信供應商長期以來未能實現的夢想:從固定成本的基礎設施向高利潤服務的升級。安巴尼的願景是全面的。

Jio利用其投資成為印度電信服務的壟斷供應商。

Jio現在是印度政府的一個籌碼,既可以對互聯網實施控制,又可以收取自己的收入份額。

Jio成為外國公司投資印度市場的可靠介面;是的,他們將不得不與Jio分享收入,但Jio將撫平許多的監管和基礎設施障礙。

這種做法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好處和壞處的邊界變得模糊了,一方面,Jio為數以億計的印度人帶來了互聯網,而這些印度人從來沒有接觸過互聯網,隨著Jio的服務和合作關系的上線,這種投資的好處只會增加。另一方面,鎖定一個壟斷性的玩家,尤其是在政府已經表現出希望對信息流進行更多控制的情況下,這確實是一個不利因素。

如果一個有效的市場意味著所有的利潤都流向矽谷,印度又何必特別在意效率呢?在以Jio為中介的市場中,美國的科技公司賺得更少,印度不僅在國內收了更多的稅,從長遠來看,對印度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勝利。

印度的抗衡

在不考慮利害關系的地緣問題的情況下,評估科技行業,越來越不可能,或者至少是不負責任。考慮到這一點,我歡迎Jio的野心。美國期望印度在技術上成為某種附庸國,不僅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尊重印度的,Jio考慮的是美國科技公司經常忽略的問題,這不僅對印度很重要,對世界其他大部分國家也很重要。

歐洲的互聯網與美國、中國、印度的願景不同的是,缺乏願景。除了不斷說 "不 "之外,什麼都不做,導致只剩下蒼白的模仿,結果就是金錢比創新更重要的現狀。

(譯者:蒂克偉)

⑽ 印度的工業分布與原料產地的關系

(三)鋼鐵工業 印度發展鋼鐵工業的資源條件很好,鐵礦、錳礦和鉻礦不僅儲量大,質量好,且相互毗鄰,一般距煤產區也不遠;其開采量除滿足本國消費外,半數以上可供出口。印度的近代鋼鐵工業發端於本世紀初,但長期發展緩慢,直至50年代中期以來,印度政府在鋼鐵工業上投下巨資,建成一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生產面貌才有了顯著變化。1989年鋼產量為1300萬噸,比1950年增長7倍多,

其中比萊、賈姆謝德布爾、波卡羅、勞爾克拉、杜爾加布爾(按規模大小排列)五大聯合企業合計即佔80%。上述5廠中,除比萊廠外,都位於焦達訥格布爾高原及其北側的達莫德爾河谷地,這里原料、燃料、動力、用水條件都比較好,鐵礦石和煉焦煤的平均運輸距離一般只有80~200公里,所在地區及東側的加爾各答又是國內重要工業區,故產銷緊密結合,共同組成本國首屈一指的鋼鐵工業基地。比萊廠現為全國第一大鋼鐵廠,它地處國家中央,且緊鄰鐵、錳礦區,但煤炭運輸距離較長(700餘公里)。為了改變鋼鐵工業分布過於集中的狀況,近年來印度已著手在鐵礦蘊藏豐富的南部地區建設新鋼鐵廠(維沙卡帕特南等)。總的說來,印度鋼鐵工業比過去雖有顯著變化,但在發展過程中也普遍存在著投資效益低,建設周期長,生產成本高等問題,其資源優勢並未得到充分發揮。

(一)棉、麻紡織工業 長期是國內占首位的工業部門,近幾十年來,發展緩慢,相對地位顯著衰退,1950年棉紡織業尚佔全國製造業總產值35%,80年代初已不到9%,同期內麻紡織業的比重亦由14%劇減至3%。印度棉紡織業總的規模現居世界第3位,但手工業在其中仍占相當比重,因而成為國內除農業外提供就業最多的產業部門。

棉紡織業主要分布於以德干高原為主體的棉花產區,僅馬哈拉施特拉邦和古吉拉特邦合計即擁有全國紗錠總數的2/5和織布機的2/3,其中大部分又集中在孟買和艾哈邁達巴德二市。

印度以黃麻為原料的麻紡織業規模向居世界首位,生產能力的90%以上集中於加爾各答附近南北長約90公里的胡格利河(恆河支流)兩岸,這里正當黃麻產區的中心,水陸交通方便,產品並可就近由加爾各答港出口。

以上可見,印度的棉、麻紡織業在地理分布上均具有對原料產區的明顯的傾向性,其原因之一就在於紡織業加工深度淺,附加價值低,如棉布的總成本中原棉即佔一半,因此原料的運輸費用就成了生產布局中必須著重考慮的因素。

http://rcs.wuchang-e.com/RESOURCE/CZ/CZDL/DLBL/DLTS0131/15975_SR.HTM

閱讀全文

與印度沙廠生意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自己去越南打工 瀏覽:53
中國第二個經濟體在哪個省 瀏覽:676
伊朗為什麼造不了戰斗機 瀏覽:829
義大利有哪些運動項目 瀏覽:184
謝謝伊朗文怎麼寫 瀏覽:701
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版權多久下證 瀏覽:403
伊朗是講什麼語言 瀏覽:17
越南香水怎麼辨真假 瀏覽:338
印尼的外匯監管力度怎麼樣 瀏覽:733
中國到伊朗火車有多少趟 瀏覽:304
伊朗為什麼要扎耳洞 瀏覽:93
越南gdp為什麼不能修改 瀏覽:170
中國市場的保健品多少是假的 瀏覽:971
中國和美國談判的結果怎麼樣 瀏覽:51
越南宣光是哪個省 瀏覽:603
英國的電壓是多少如果去英國的話 瀏覽:428
中國好聲音在哪裡看不用會員 瀏覽:571
越南芒街都開什麼車 瀏覽:912
為什麼要去印尼旅遊 瀏覽:658
銀河號是中國什麼公司船舶 瀏覽: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