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拜登最近要求印度加入哪個組織

拜登最近要求印度加入哪個組織

發布時間:2023-02-05 13:54:38

1. 美國所謂的「印太經濟框架」部長級會議結束,此次會議達成了哪些共識

這次美國主導的印太經濟戰略框架,已經在洛杉磯結束了兩天部長級的討論。目前這些國家們在4個領域達成了相關的目標包括貿易,防半導體等重要物資的供應鏈斷裂,推行去碳化和糧食安全保證。具體來分析主要是集中在貿易,清潔能源,公平競技以及供應鏈。不過在這個中間發生了一點插曲,印度以目前看不到利益為由,拒絕加入貿易領域。

2. 印度退出,美國圍攻中國遭遇毀滅一擊,拜登為何就是「拴」不住莫迪的心呢

印度退出,美國圍攻中國遭遇毀滅一擊,拜登就是“拴”不住莫迪的心原因不僅在於印度並不認同美國的霸權主義,同時印度目前的客觀經濟不允許自己做高風險投資計劃。

一、印度退出,美國圍攻中國遭遇毀滅一擊

而且目前印度的客觀經濟環境也不是很好的,我們可以發現日本正在拿出自己庫存的美元來救濟日元兌換匯率崩潰的情況。盡管印度崩潰的速度比較慢,但是這也是印度拿出了大量美元外匯拋售的結果,假如印度進一步引發國家的不穩定因素,最後只會導致自己被玩死,在客觀經濟不能的情況下,印度當然不會當出頭鳥,也不會選擇一種違背自己國家利益的做法,當然也就只會退出美國玩的這種霸權游戲。

3. 國際觀察|關鍵時刻,印度做出了明智的選擇

印度和中國在經歷長達半年的邊境對峙後,近日雙方局勢出現了緩解的趨勢。中印在第十輪軍長級別會談中達成了相關協議,雙方分別從班公湖南北岸脫離接觸。同時,莫迪似乎也意識到了對華合作是明智的選擇,因此中印有望在多個領域恢復合作。

據印度媒體報道,印度政府正在慢慢放寬中國企業在印度的投資,這說明了印度政府意識到了,當下印度需要面對的重要問題就是經濟發展。印度經濟在疫情期間,遭遇了不小的沖擊。在這期間,印度政府還在國內大肆渲染「反華」情緒,讓中國企業也遭受了一定損失。

好在印度政府似乎意識到了,想要讓本國經濟回到正軌,就必須對外開放。與印度關系交好的美國和歐洲,目前都自身難保。在這關鍵時刻,印度想要發展經濟,與中國合作是十分明智的選擇。為此,印度首席經濟顧問表示,如果有人要在印度建立工廠,不管是哪國的企業,都沒有問題。

印度目前已經放軟了態度,正在加快速度審批中國企業的投資,比如說在 汽車 領域。但是想要讓印度政府將此前被禁止的中國app給解除禁令,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外界猜測,在中印關系有所緩和之後,雙方之間貿易往來可能會慢慢恢復正常,這也是撤軍為雙方所帶來的積極影響。

從印度政府這一表態來看,印度在對中國釋放「善意」。這說明,印度已接受了中方的要求,不再讓邊境問題與雙方經濟往來混為一談。印度之所以會做出如此大的改變,不僅僅是中國具備了巨大經濟市場,也是因為拜登政府對外所釋放的態度,未來中國和美國可能會在貿易以及氣候問題上加強合作。

部分消息參考:中國青年網

4. 拜登沒料到,繼美印會談拒談中國後,印度再次對華伸出橄欖枝

近段時間在印度主動對華示好後,中印關系有了明顯改善。日前美國防長奧斯汀訪問印度時,印度總理莫迪拒絕談論過多中國問題。在美歐聯手對華採取制裁措施時,印度也是保持沉默,不願意過多干涉中國內政。可見印度也已經意識到,在現階段同中國關系惡化並不利於印度經濟恢復,印度希望能夠通過向華示好來緩和兩國關系,以此推動印度經濟發展。

此前中印兩軍在邊境脫離接觸之後,根據英國媒體報道,印度有意放寬對中國投資限制,將會接納更多中國資本,而就在近日根據《環球時報》3月23日報道,印度有一名知情人士稱印度將會接納中國電信供應商。

據悉,印度政府即將重新修訂電信許可范圍,並且表示只要中國企業能夠符合相關標准,則可以進入印度市場,然而在本月初,印度有官方人士則對此發表了不同看法,指出中國電信供應商被列入許可范圍內,希望十分渺茫。

因為中印兩國存在領土爭端,所以印度對華態度一直都十分強硬。印度在此前屬於西方國家殖民地,在人權等各種問題上看法同中國存在分歧,並且將中國視為最大競爭對手,印度國內也存在著大量反華人士,印度試圖通過邊境問題來挑起沖突戰勝中國。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印度便一直在邊境地區興風作浪,試圖挑起邊境沖突,以此來轉移國內政治壓力。除此之外印度還拒絕中國資產,封禁中國軟體等等,印度此舉導致兩國關系迅速惡化。

印度國內去年甚至掀起一股抵制中國產品熱潮,但是就目前來看印度無法全面對華脫鉤?印度國內製造業發展水平參差不齊,部分產品根本無法建立起完整供應鏈,相比之下中國產品物美價廉則是印度民眾首選。除此之外,印度想要推動基礎設施建設,也需要中國資金注入,印度必須要放寬對中國資本限制才可以更好推動基礎設施建設。

現階段隨著疫苗工作有序推進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局勢有所好轉,印度也打算重點推動國內經濟恢復,這也意味著印度不能丟掉中國這個重要貿易合作夥伴,所以印度迅速選擇對華示好,不願意做出過多不利於兩國關系發展行為。

5. 預言一下2021年的世界

2021年的世界,其實就是每一個人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情。全世界的問題太大,也講不出來,但是可以講講我們自己的世界,這個世界才是最真實的世界。我們的世界,也許只有兩種問題,也是一直以來發生的問題,而且現在越來越嚴重。

1、階級矛盾更加嚴重

階級矛盾歷來就很多,但是最近幾年已經上浮到表面。因為很多人的思想已經被改變,不再像以前的老一輩,心裡都還有一絲絲的期望。而現如今的年輕人和已經成長起來的人,大多數都已經有了先進的理念和思維,所以後期這種階級矛盾會越加的嚴重。

2、 社會 矛盾越加嚴重

總會發現,現在 社會 上人與人之間的戾氣越來越嚴重。導致很多 社會 矛盾頻繁的增加,當然這中間表現的原因很多,比如生活、工作等等都會帶動 社會 矛盾的問題。也許 社會 矛盾的集中出現,只要一把火就能夠點燃,然後形成其他的矛盾。

2021年仍將是個不平凡的年份,大國之間的博弈仍將持續,熱點地區的沖突也不會消停,新冠疫情會逐漸減弱,多極化趨勢深入發展,世界仍不會太平。甜嘟爸爸大膽作個預測:

一,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上台。 前總統奧巴馬和前國務卿希拉里將進入白宮,輔佐拜登執政。美國會陸續加入國際群,重返世界衛生組織,繼續推行奧巴馬時期的路線。

二,新冠疫苗得到廣泛運用。 隨著疫苗的廣泛運用,新冠疫情將得到有效控制,死亡人數大幅下降。

三,美國和伊朗重返伊核協議。 隨著拜登的上台執政,美國和伊朗的關系得到緩和,雙方重返伊核協議。

四,世界經濟將得到復甦。 隨著新冠疫苗的廣泛使用,世界經濟將改變萎縮低迷趨勢,經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

五,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沖突停息。 雙方打到一定程度,俄羅斯,美國,法國會持續進行調停,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走到談判桌前,但是矛盾不會得到最終解決。

六,美國繼續推行印太戰略。 雖然拜登上台,但是圍堵打壓遏制經濟大國的政策會持續下去,會繼續拉攏印度,日本,澳大利亞等幾個國家加強「亞洲小北約》。

七,中美之間的貿易戰將弱化。 美國為了自身經濟利益需要,仍然會打貿易戰,但是力度和強度會減弱。

八,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的關系將緩和。 在美國的支持下,以色列會逐步緩和與阿拉伯國家的緊張關系,與巴勒斯坦沖突仍將持續,但關系也將會得到一定的緩和。

九,泰國巴育政府將展開對話。 雖然泰國的遊行示威活動仍將持續,但是泰國王室一定會改變策略,與未來黨展開對話,使沖突的局面得以降溫,但是巴育政府不會下台,他信和英拉仍然不會返回泰國。

十,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將如期舉行。 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將會如期進行,將會呈現出一個與以往不同的奧運會。

總之2021年,世界的沖突仍將持續,熱點地區的沖突此起彼伏,世界經濟會得到復甦。讓我們拭目以待!

1 很多金領白領失業,改做滴滴或快遞,也自主創業。總之沒有之前的輝煌。

2 實體店做了又黃,錢沒掙到,不欠債就很不錯。

3 不管一線二線城市,賣房的人增多,市場上二手掛牌量增多

4 北上廣深的寫字樓空置率還要增高

5 個人債務壓力增大,因為收入不穩定

6 很多淘寶拼多多京東的店生存艱難,價格戰愈演愈烈

7 好事是從事智能行業的商人吃香。智能穿戴(包括智能服飾),智能家居。感覺小米做的很棒

8 無人機越來越普及

9 天氣越來越變換無常,自然災害....富人們渴望便利救生品。

10 美國經濟疲軟,國內安全性令人擔憂,大部分華人在美國的生活越來越不好。

6. 印度疫情崩盤,莫迪的困局,拜登的十字路口

印度疫情的崩盤為美印關系帶來了更多變數,面對印度的危局,拜登必須做出選擇,是儲存更多的物資應對未知的風險,還是全力援助盟友,重塑美國的亞太同盟。

一、印度疫情崩盤

印度疫情毫不意外的崩盤了,4月22日,印度衛生部表示,在過去24小時內,印度報告新增新冠肺炎病例314835例,創下全球單日新增病例最高紀錄。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數據,截止4月22日,印度病例總數已達1590萬例,僅次於美國的3190萬例。

印度的數據低於美國,但更可能是被低估了。相比於醫療資源豐富的美國,印度無論是病床數、醫護人員比例還是醫葯物資,均處於全面劣勢,印度也沒有美國大規模檢測的能力。印度政府隱瞞了疫情的嚴重性,試圖矇混過關,最終付出了血的代價。

就印度病例迅猛的增速看,新冠病毒早已傳播開,現在隔離為時已晚,新德里的實驗室主席,微生物學家Navin Dang表示,他們的數據表明,在新德里,新冠病毒檢測的陽性率為30%,而印度只有1.5%的人完整接種了新冠疫苗,印度已無力阻止新一波的疫情。

照目前的趨勢,印度病例有可能破億,等於十分之一的印度人都感染病毒。這樣龐大的病患數目,遠遠超出了莫迪政府的應對能力。


《華爾街日報》描繪了印度的慘狀,因為病例激增,印度資金不足的公立醫院不堪重負,而私立醫院更是一床難求, 許多人別無選擇,只能在一家公立醫院門外排隊等候床位,或者在多家醫院間往返,懇求能住進醫院哪怕得到醫生一分鍾的看診,很多家庭傾家盪產,夜以繼日的尋找氧氣和新冠治療葯物,但諸如瑞德西韋的葯物在醫院都是緊俏商品。

大量的印度人無法住進醫院,他們只能任由親人死去,然後在大街上將屍體焚燒,印度的街道濃煙滾滾,到處是屍體的殘渣,來自遠方不知情的旅人可能以為自己回到了中世紀,那時,絕望的歐洲人面對黑死病束手無策,只能默默流淚將親人的遺體焚燒。

印度的噩夢還不止於此,印度已接連發現英國、南非和巴西的變種病毒,還有一個印度獨有的變異毒株,實驗數據顯示,輝瑞疫苗對南非病毒的有效率大為下降,變異病毒的傳播讓印度的疫情雪上加霜。
印度大規模的傳染也為病毒的滋生提供了溫床,病毒可以在傳染中不斷進化,產生更多的變種,讓疫苗無效化,印度會成為病毒進化的基地,產生更多危險的變種。

病毒為了生存需要,進化的方向始終是高傳染率,低死亡率,印度的變種病毒傳染力大為增強,連續4天,印度的新增病例都在20-35萬之間,有專家認為,印度的病例激增很可能和新的變種病毒有關。

擠兌的醫院,急缺的醫療物資,新的變種病毒,都讓印度的疫情變得不可遏制,面對危局,莫迪一籌莫展,他感到了莫大的恐懼,不得不大量刪除印度網民的批判言論。

印度疫情的爆發,莫迪無疑負有責任。

(印度淪為地獄)

二、莫迪的困局

印度疫情崩盤,莫迪無疑是第一責任人,他提早放鬆了社交隔離限制,妄圖矇混過關,最終他為自己的愚昧付出了代價。但莫迪的無為也有無奈的成分,無論是印度的政治制度,印度的醫療資源,還是印度的物流體系都不支持莫迪採取中國式的社交隔離。

中國封城、社交隔離能夠成功,離不開中國高度發達的基建、大數據互聯網系統。封城期間,大量的外賣員、快遞員往來其中,保證了社區的物資供應,正常的工作生活,都可以藉助互聯網實現。中國的中央集權制度,只有立足於這樣的技術條件上,才能有效執行社交隔離和封城,而印度顯然沒有這個條件。

印度的政治制度並非鬆散的邦聯制,而是較為集權的聯邦制,印度中央政府的權力並不小,理論上也可以執行一定的封城和社交隔離,但印度最大的問題是缺乏資源。

印度的基礎設施遠不如中國,印度的物聯網系統方興未艾,印度根本沒有能力進行大規模的物資配送。印度的國民素質、財政資源、醫療資源也都遠不如中國,即使富裕如中國,在武漢抗疫時也調集了全國的資源,這才迅速穩定了局勢,印度顯然沒有這個能力。

莫迪提早結束社交隔離,不是他愚蠢,而是他發現印度根本沒有能力模仿中國,即使印度人聽從他的命令自覺隔離在家,他也沒有能力保證物資的供應,倘若真的實行,不少印度人會活活餓死。他的放鬆禁令頗有破罐破摔的意味。

但病毒是徹頭徹尾的唯物主義者,不會因為印度貧窮就放它一馬,它在印度的貧民窟中迅速蔓延,窮人骯臟的居住環境成為病毒滋生的溫床,病毒肆虐下,不怕死的印度窮人這次也怕死了。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窮人區淪陷了,富人區也不能倖免,新德里的富人區也被病毒攻陷,大量的富人被感染,新冠病毒,已經成為印度的舉國災難,無論窮富,皆深受其害。

這樣的困局,遠遠超出了莫迪的應對能力,如果放任下去,莫迪將無緣下任總理,他將名聲掃地,成為印度的罪人,他唯一能指望的只有美國。

如果美國、歐盟能傾盡全力援助印度,莫迪或有一線生機。

三、拜登的十字路口

對拜登來說,印度是他重塑亞太同盟必不可少的一環,拜登號稱要團結盟友對抗中國,而印度是南亞最強大的力量,印度和中國也確實有難以化解的領土糾紛,印度是美國遏制中國最佳的棋子。

因此面對莫迪的求教,拜登很快作出了回應,他承諾美國會竭盡全力,支援印度疫苗、醫葯、疫苗生產原材料等物資,並稱美國疫情嚴重時印度出手相助,如今美國不會坐視不管。

拜登提到,會在以下六個方面給予莫迪幫助:

1.供給大量疫苗製造原材料,印度是牛津/阿斯利康疫苗的生產基地,獲得原材料的印度可以提高疫苗生產速度。

2.供給大量醫療物資,如防護服,面罩等,保護印度的醫護人員。

3.供給大量呼吸機,降低印度病患的死亡率。

4.擴大輝瑞疫苗在印度的生產基地,爭取在2022年生產出一億疫苗。

5.派出疾控中心專家,和印度合作抗疫。

6.號召國際力量幫助印度,和印度共渡難關。

拜登話說的很好,但執行到何種程度就不一定了,對拜登來說,他必須在未來的風險和盟友的需求間做出選擇。

選擇前者,就是對印度見死不救,將失去盟友的忠心,選擇後者,則必須承擔美國疫情復發的可能。

美國疫苗接種速度快,疫苗產能高,很多州儲存了一年都打不完的疫苗,但美國儲存疫苗是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危機,全球疫情並無好轉,疫情仍存在反復的可能,美國必須為疫情復發做好准備。而且美國疫苗雖多,但印度人口更多,要想達到群體免疫,印度可能需要20億支疫苗,即使按50%人口接種算,印度也至少需要13億支疫苗。

目前的美國還沒有能力幫助印度。

疫苗是控制疫情最快的方式,其他的諸如提供呼吸機、防護服、專家等,都是杯水車薪,對疫情已經失控的印度聊勝於無。

雖然拜登盡力也不能挽救印度,但美國的援助更多是態度,表明美國重視印度這個盟友,表明美國是具有信譽的大國,對莫迪和人民黨來說,只要拜登盡力,就算結果不盡如人意,也是一份莫大的恩情。拜登的援助將起到馬歇爾計劃的效果。

對美國的國家利益講,幫助印度是必須的,但是,拜登要考慮的不僅是國家利益,還有選舉利益。

如果說美國大舉援助印度,美國疫情因為各種原因復發,沒有足夠的疫苗,那麼公眾一定會把怒氣撒向拜登,那樣不要說拜登的總統大選,民主黨的中期選舉也會滿盤皆輸,拜登如果選擇國家利益,就必須承擔可能出現的選舉風險。

選舉利益還是國家利益,是擺在拜登面前的十字路口。他必須在可能的風險和美國的信譽前做出抉擇,拜登的抉擇將是對他真實成分的考驗,拜登,是一個虛偽至極,貪圖私利的政客還是心懷大志的政治家,將在此刻集中體現,拜登是否願意為美國的國家利益承擔選舉失敗的風險。

印度疫情崩盤,既是莫迪的困境,也是拜登的十字路口,美印關系走向了新的階段,拜登的處置將決定美國亞太戰略的成敗。

當然,我們還要預想一種最糟的情況,那就是拜登全力援助印度,美國疫情沒有反復,莫迪感激不盡,並將中國作為轉移矛盾的對象,通過宣傳中國製造病毒來轉移印度國民對他的聲討,那樣,美國成為印度的救星,而我們則承擔了莫迪的罪責,這種情況,無疑是最壞的結局。



閱讀全文

與拜登最近要求印度加入哪個組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自己去越南打工 瀏覽:53
中國第二個經濟體在哪個省 瀏覽:676
伊朗為什麼造不了戰斗機 瀏覽:829
義大利有哪些運動項目 瀏覽:184
謝謝伊朗文怎麼寫 瀏覽:701
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版權多久下證 瀏覽:403
伊朗是講什麼語言 瀏覽:17
越南香水怎麼辨真假 瀏覽:338
印尼的外匯監管力度怎麼樣 瀏覽:733
中國到伊朗火車有多少趟 瀏覽:304
伊朗為什麼要扎耳洞 瀏覽:93
越南gdp為什麼不能修改 瀏覽:169
中國市場的保健品多少是假的 瀏覽:971
中國和美國談判的結果怎麼樣 瀏覽:50
越南宣光是哪個省 瀏覽:602
英國的電壓是多少如果去英國的話 瀏覽:428
中國好聲音在哪裡看不用會員 瀏覽:570
越南芒街都開什麼車 瀏覽:911
為什麼要去印尼旅遊 瀏覽:658
銀河號是中國什麼公司船舶 瀏覽: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