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火星探測器怎麼深空探測的

印度火星探測器怎麼深空探測的

發布時間:2023-02-05 16:29:01

『壹』 為什麼印度去得了火星卻飛不上月球

因為印度的航天發展還欠火候,那次火星之旅或許僅僅是印美良好國際關系的證明。


一、印度的火星探測器雖然進入火星軌道,但登陸失敗。


印度對火星、月球的探索行動,呈現出一種“高開低走”的態勢,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印度缺乏自主研發力量,不能腳踏實地去自力更生,最後只能淪為停滯不前的“廢物”,白白浪費民脂民膏不說,還會不斷損害國際聲譽。了解印度的人都知道,印度社會普遍擁有過於樂觀、自負的心態,讓他們習慣不勞而獲,無論什麼重量級的軍事設備,想要擁有就只會掏錢到其他國家買。

在它的航天事業發展中,依然如此。可是作為科技第一強國的美國,出於自身利益,也不會將科學技術傾囊相授啊!先完成月球登陸再實現火星探索,這樣才能真正彰顯印度航天事業的進步,去得了火星到不了月球的迷惑行為只能證明印度外強中干,印度的航天發展還得繼續加油。

『貳』 印度火星探測器

15kg不是火星探測器的重量,是火星探測器上的載荷的重量。印度的火星探測器整體重1.35噸。
因為印度的火箭太弱,無法直接將探測器送向火星,需要探測器自己在地球軌道上不斷繞圈加速才能最終飛向火星。因此這個1.35噸重的火星探測器內部絕大部分都是推進裝置,其中光燃料就裝了多達852公斤,用來在地球的軌道上進行多達6次加速,以及在火星附近減速。所以真正能用於科研設備的餘地就很小了,只能裝15kg的科研設備。這也是印度火箭水平較低而採取的無奈之舉。像美國的話就是用火箭一次性把探測器送入火星轉移軌道,不需要探測器自己再加速,這樣探測器就不需要像印度這樣裝那麼多的燃料,可以裝更多的科研儀器,而且可靠性更高。

至於通訊,那是探測器本身攜帶的天線和系統,不屬於那15kg的儀器以內。其實火星探測器與地球通訊,只需要一個稍微大點的天線即可,最困難的在於地球這邊的測控,不僅需要超大口徑的接收天線(一些天文射電望遠鏡也可以兼職),更需要分布全球的測控點。印度在這些方面都還很弱,因此這次印度這次藉助了許多國家的深空測控網路,包括美國NASA和歐空局都有幫忙協助印度進行其火星探測器的深空測控。

『叄』 問下印度火星探測器成功幾率的事

非常感謝樓主的信任,特別是只有外行的見解,去評論人類探索的前沿,實在有些力不從心。
印度的火星探測器,用一個詞概括,就是獨特。火星探測與月球探測不同,主要存在兩個問題,其一是需要推力才能使飛船入軌,其二是遙遠探測器的深空探測。這兩個問題是如何解決的呢?
第一個問題,減小探測器的質量,沒有記錯的話,這顆衛星質量只有15千克,一個西瓜大小的探測器,在航空的歷史上,絕對是袖珍型的了。不過即便這點質量,對於三哥的火箭來說也夠吃力了,怎麼辦呢?堆推進器。如果玩過坎巴拉太空計劃,這可是新手最簡單粗暴上月球的神技,呵呵,這次也被阿三哥借用了。
第二個問題,印度可比中國幸運得多,太空中的任何一步都需要自己摸索(當然,等我們技術領先之後,某些航空機構就開始談國家交流和合作了)。這顆衛星監測的任務,由NASA提供技術支持。
這兩個關鍵性的問題,阿三哥大致採用了上述的方式來解決,從我個人角度來看,不得不說有些獨特。獨特的結果,自然有著相應的土壤,原本五年的開發計劃,僅僅一年半就修成正果,而且耗資還低的驚人,區區6500萬美元。要說其中的動機,恐怕就是兩點,其一是和中國的競爭,不管怎麼樣,好歹我在你之前把衛星送到火星軌道了;其二呢,明年六月衛星進入火星軌道的時候,火星運行到距離地球最近的距離之外,地球上的三哥要選舉了。
至於成功的幾率,我也不敢斷言,雖然印度每年都能摔幾十架先進的三代、四代戰機。不過好歹是關系國家榮譽的探測,相信保障應該會比飛機的保養好一些吧。這不,前些天其中一個發動機出現的意外,已經被印度科學家所克服。進入火星軌道的時候無非是等待和制動而已,相信也祝願印度的首次星際之旅,能夠獲得成功。

『肆』 印度成功發射了火星探測器,以前也發射過月球探測器,中國到現在也沒有,是中國的航天科技不如印度嗎

中國探測火星受制於測控,而不是火箭。印度在月球探測時使用的都是俄羅斯的地面站(英文好的請搜索印度太空署網站)。但中國沒有這種國際合作的條件,只能依靠自己,而中國的深空探測網按計劃需要2016年才建成,所以火星探測計劃定到了2018年。
美國發射的機遇號,勇氣號火星探測器都是用德爾塔2-7000型火箭進行發射的,而德爾塔2-7000型運載火箭的GTO運載能力僅2200公斤。中國的長征3號甲的GTO是2600公斤,而且是1994年就首飛了。
印度運載能力最強的GSLV火箭,GTO能力也僅2200公斤,而且到現在還不可用。此次發射探測器的火箭是PSLV。但PSLV的GTO能力僅1000公斤,不到德爾塔2的一半,長征3號甲的40%。中國的長征3號GTO達到了1500公斤,是1984年首飛的。
也就是說,中國大約在20年前就有能力發射比勇氣號這種重量的火星探測器,30年前就能有能力發射比印度重一半以上的火星探測器。
實際上探測器也是現成的。中國今年底要發射嫦娥3號月球探測器,使用的火箭是長征3號乙,能夠將5500公斤重的衛星送入GTO軌道,相當於印度PSLV的5倍,GLSV的2.5倍。能夠將3500公斤的衛星送入環太陽軌道,能夠將2000公斤的探測器送入火星軌道。也就是說,直接用嫦娥2號稍微改一改就能直接打到火星上去,當火星探測器用。

『伍』 登月失敗卻成功進入火星軌道印度這是什麼操作

2013年印度向火星成功發送了一架火星探測器「曼加里安號」,不僅成本只有7300萬美元,同時它也是亞洲的第一顆火星探測器。 但是為什麼印度沒有成功登錄離我們更近的月球,反而成功向火星軌道發射了探測器呢?

網友們可能經常會看到印度說:「我們再不努力,上海就要趕上孟買了。」在航天上也一樣,經常能看到印度人說:「中國航天快趕上印度了」。我們提到印度時總是一片歡快的氣氛,但是提到印度航天,你很難解釋它到底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狀態。你說它不強吧,它的一箭104星被網友們吹了好幾年;你說它強吧,發射的104星總重量僅一噸多重,且並沒任何實際意義,最重要的分配器還是購買荷蘭的設備。雖然從一箭104星的發射中,我們無法得出印度的航天實力的具體結論,但是能看出它們國家「一輛摩托車能裝一個營」的觀念是刻進DNA里的。

印度其實有發射過月球探測器,也成功飛上了天,只是沒多久就失聯,然後就沒然後了。在2016年還出過這樣一條信息,印度說發現自家境內上空有兩架我們的偵察機,然後向我們強烈抗議。我國表示我們並沒有發射過什麼偵察機,你要是覺得不爽就把它打下來,印度人接著抗議說太高了打不到, 最後請了天文學家和航天學家一起過來研究,發現它們所謂的偵察機其實是木星和金星。

雖然吐槽了這么多,但還是要承認印度的航天實力確實可圈可點。2013年發射的曼加里安號火星探測器,不僅是亞洲第一顆火星探測器,第二年還獲得「時代」周刊最佳發明獎,甚至被稱為超智能航天器。 人類向火星發射過51次探測器,只有21次成功,可見難度之大。 美蘇的第一顆火星探測器都是以失敗告終,而印度的第一次嘗試就發射成功,也能反映出印度的航天實力;而且印度火箭的商業化做得非常好,同許多國家都有過發射合作,並且在全球被稱為性價比最高的航天企業。

但是讓人匪夷所思的是,明明月球離地球最近,為什麼印度登月失敗,但卻成為亞洲第一個成功向火星發射探測器的國家呢?

能夠成功發射登月探測器的國家,目前只有前毛熊,老美,和中國,難度之大可想而知。首先拋開火箭和探測器本身的技術問題,光是選擇登陸點就成為了是否能夠順利登月的一個難點。登月的只是登陸艙,飛船本身還要在太空中飛行,選擇登陸時機就是一個巨大挑戰。登陸艙向月球飛過去的時候是以極快的速度沖刺,這時候使用的是深空網路,一旦和地球溝通不暢或者網路故障,導致數據傳輸固執,就會使發動機關機。 出現無法掃描月球表面甚至可能就出現遇到岩石,和隕石坑等情況。登月三步工作中的「繞、落、回」,每一項都能難倒了一大片國家。

接著還要選擇著陸方式,也就是軟著陸或硬著陸。軟著陸是最常用也是最理想的著陸方式,這種方式可以讓探測器以完美的狀態著陸到月球表面,但是需要地面控制人員有著精準的操作能力,登陸器的設計的可靠性同樣很重要。硬著陸就是登陸器在降落的過程中,不考慮建設問題,但是因為有一定沖擊力,所以對登陸器本身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這還只是登月的過程,返回地球還要面臨更多難點。總之,一兩句話完全沒有辦法說清楚登月的難度之大,但是日本曾經發射了一顆叫隼鳥號的小行星探測器,到距離地球將近1億公里外的小行星進行采樣,並且成功返回,然而經過十幾年的嘗試和研究, 仍然無法完成登月探測器工作,光這點就能證明探測器登月的難度了吧。

另外,火星有著「探測器墳場」的稱號,別說登陸火星,光是能進入火星軌道就已經是一件很了不起的成就了。 老美上世紀就能登月,但是對它來說登陸火星的成功率仍然不足60%,其中限制登陸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是否能成功進入火星軌道。

首先,向火星發射衛星探測器每26個月才有一次窗口期,還沒發射就有這么苛刻的發射條件; 而且火星距離地球有4億公里的距離,而月球僅僅距離地球39萬公里而已,這要求向火星發射的衛星探測器性能更高。 此外,還需要更大推力的火箭,不僅要擺脫地球的引力,還要擺脫太陽的引力,這是能否進入火星軌道的先決條件。同時還要進行數次變軌讓火星引力能捕捉到,但是由於和地球並不在一個平面,軌道設計同樣是一個巨大難題,更別提中間還要數次變軌。

由於距離實在太遠,火星和地球之間的傳輸信號延遲長達22分鍾,如何能夠有效控制探測器已經不重要了,能否自主變軌才是最重要的問題,有很多探測器都是在這里失敗的。此前大毛搭載著我們的 「螢火1號」探測器火箭,就是在最後變軌過程中失敗的。

兩項工程哪怕對於中美這種航天強國都是困難重重,對於印度來說難度更大。雖然印度已經成功向火星發射過探測器,並且放出豪言要在兩年內發射登陸器登陸月球,但是以印度人好大喜功的本性,這種話聽聽就行了。雖然發射衛星探測器到火星軌道難度很大,但其實探測器登月的難度更大,以印度現在的技術基本上是不可能做到的。 2019年印度發射的「月球2號」著陸器在繞月球一周准備著陸時失聯。月球探測器有「繞」「落」「回」三個步驟,第一步繞完成得都不成功,更何況後面兩項工作呢?

印度的航天技術看似在第二梯隊, 但是實際上他們的航天設備基本上和他們整個國家大部分產品一樣屬於「萬國造」, 單憑他們自己的技術想實現探測器成功登月就有些天方夜譚了。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印度的航天器實在太便宜了。 我們有句老話叫做「一分錢一分貨」,「月球2號」的價格實在太低了,是全球最便宜的登陸探測器,僅僅1.42億美元,這個價格並不足以讓它克服可能會遇到的障礙 。而印度航天的性價比高,僅僅只能體現在火箭發射衛星的項目上,在探月工程中想靠低價投機取巧只有失敗的結果。

另外,印度人非常好面子,探測器登月只是面子工程,是為了「莫老仙」而著急發射的。在看到以前各方面都不如它的中國,在航天工程上的成就,印度明顯是著急了,也不管技術是否成熟,設備是否可靠就火急火燎地發射了。 這種行為本就是欲速則不達,脫離實際理論,冒冒失失地進行這種嚴謹的工作,失敗是必然的。 同時好大喜功的本質,讓他們很難在設計之初就預料到可能會發生的設備故障,在實際工作中必然會缺少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

印度如果想要成功登月,必須要深刻反思,首先登月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是要和隔壁大國一較高下,還是要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可能登月難度仍然會加大 。雖然印度可以從各個國家獲得關鍵性設備技術,但是萬國造畢竟不是長久之計,而且很多設備如果沒有配套,或者不兼容一定會在關鍵時候發生故障,所以發展自己國家的自主產品才是最正確的。

同時,航天是一項長期工程,耗資巨大,需要有長期切實的計劃,不應該總是在航天上搞廉價產品,性價比並不能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投入和產出始終是成正比的,加大投入才是保證成功的基礎。

航天是整個人類共同的成就,雖然經常吐槽印度的航天工程,但是仍然希望印度可以向中國一樣,踏踏實實地走好每一步。我國2004年正式成立的「嫦娥工程」,距今17年的時間里在每個關鍵節點,我國的航天人都按時而且圓滿地完成了每一步計劃。

和印度不同的是,我國在航天事業中從來沒有過假大空 ,中國人的務實精神在航天事業中也體現得淋漓盡致,印度應該引以為戒,徹底結束一直以來好大喜功的面子工程 。現在我們國家是全球唯一可以自主建造空間站的國家,但是我們仍然牢牢按照計劃做好每一步工作,這也是印度欠缺的,更是印度應該加緊學習的。

閱讀全文

與印度火星探測器怎麼深空探測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第二個經濟體在哪個省 瀏覽:676
伊朗為什麼造不了戰斗機 瀏覽:829
義大利有哪些運動項目 瀏覽:184
謝謝伊朗文怎麼寫 瀏覽:701
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版權多久下證 瀏覽:403
伊朗是講什麼語言 瀏覽:17
越南香水怎麼辨真假 瀏覽:338
印尼的外匯監管力度怎麼樣 瀏覽:733
中國到伊朗火車有多少趟 瀏覽:304
伊朗為什麼要扎耳洞 瀏覽:91
越南gdp為什麼不能修改 瀏覽:168
中國市場的保健品多少是假的 瀏覽:970
中國和美國談判的結果怎麼樣 瀏覽:49
越南宣光是哪個省 瀏覽:601
英國的電壓是多少如果去英國的話 瀏覽:427
中國好聲音在哪裡看不用會員 瀏覽:570
越南芒街都開什麼車 瀏覽:911
為什麼要去印尼旅遊 瀏覽:658
銀河號是中國什麼公司船舶 瀏覽:951
義大利高端包包品牌有哪些品牌大全 瀏覽: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