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台灣專家怎麼說印度中英沖突

台灣專家怎麼說印度中英沖突

發布時間:2023-02-06 13:59:13

1. 台灣人說,中印戰爭中國戰敗。

對彎彎的無知表示無語

看看中印戰爭的影響,就知道了,這對印度的打擊是全方面的,無論是戰略態勢還是心理,印度都徹底完蛋了,造成了日後印度的心態失衡。

先看戰略影響,1962年之前,印度剛剛收回了果阿,正在做他的大國夢,希望藉助不結盟運動當世界一極。可是62年,大敗之後,尼赫魯四處求援,不結盟的面紗落下,至此印度的國際形象一落千丈,大國夢徹底完蛋

再看心理影響,印度國民一下子對中國的威脅非常擔心,心理上落入了和中國比的陷阱,大量資源白白消耗

最後看戰略形態,的確在戰後,由於後勤因素,中國從東線的藏南撤軍,但在西線,中國控制了更有戰略意義的地區。
這里距離新德里的距離比藏南更近,只有400公里,可以說是如鯁在喉,未來作為出發陣地,對印度的威脅奇大。

2. 歷史上中國和印度一共有幾次大的沖突

一次,即1962年中印戰爭。

印度自1947年獨立以來即聲稱其與中國之間的邊界線為英國人劃定的邊界線。而中國人的立場是,由一個帝國主義國家劃定的邊界線是非法的,應重新予以協商。雙方有爭議的地區是克什米爾東部的阿克賽欽高原——印度堅持認為該地區性拉達克山的一部分,以及「麥克馬洪線」沿線地區。

50年代末,中國修築了穿過阿克賽欽高原直至西藏西部的公路直到1959年印度才得知這一情況,並發現中國武裝部隊已經牢固佔有該地區。

隨後,雙方不可收發室免的發生了交火事件。由於印度對中國實力的低估,談判解決問題的努力歸於失敗,印方甚至認為自元朝即為中國固有法定領土的西藏也應脫離中國。

1962年,其時中國剛剛結束三年自然災難,印度政府命令軍隊越過雙方實際控制線,中國對此表示抗議。由於印軍拒不撤回實際控制線印方一側,中國部隊發起反擊。印軍慘敗撤回。中國即宣布停火,並從1959年11月7日雙方實際控制線後撤數英里。

(2)台灣專家怎麼說印度中英沖突擴展閱讀

戰爭尾聲

1962年11月21日24時,總參謀部用特急電報下發到各部隊。電文如下:西藏軍區前指、軍區、丁指、康指、新疆軍區並成都、蘭州、北京軍區:為進一步爭取政治上的主動,中央決定我國政府發表聲明,宣布為了促成中印邊界問題的和平解決 ,我軍決定於11月22日零時起,主動停火。

並於12月1日開始,主動撤回到1959年11月7日雙方實際控制線的內側20公里地區。

1962年11月22日零時。中國軍隊遵照毛澤東的命令,在中印邊界全線停火。

1962年12月1日,中國軍隊主動後撤。到1963年3月1日全部後撤到1959年11月7日的實際控制線20公里以內。這是中國政府出於保持中印友好關系的願望,再一次用實際行動 表示中國主張通過和平談判而不是通過武力來解決中印邊界問題的誠意。

中國邊防部隊奉命將在反擊戰中繳獲的大批武器、車輛進行擦拭維修,將繳獲的其他軍用物資進行整理包裝,於12月中旬交還給印度。對被俘人員,一律不殺、不打、不罵、不侮辱、不沒收私人財物。生活上給予優待,受傷者給予治療。

中國政府的這一舉動,在戰爭史上是史無先例的,得到了世界上許多國家和人民的高度贊揚。

3. 台灣人怎麼評價印度LCA和大陸的殲10

人家沒那麼無聊

4. 62中印沖突 台灣是什麼反映

1L不知道哪裡看到的野史。。。
中印沖突,台灣沒有什麼反映。因為中印戰爭第一雙方沒有第一時間公布,是打完了才對外公布的。第二中印戰爭規模小,持續時間短。雖然總體來看反擊戰持續1個月左右,但較大規模的戰斗之有2個階段,每個階段只持續了數天。
當時台灣確實策劃過反攻計劃,但不是因為中印開戰,而是考慮到大陸遭受大規模飢荒。但是當時台灣渡海載運能力很差,美國又不願意直接插手。使得只有計劃沒有行動。

5. 中英鴉片戰爭主要經過

1840年6月,懿律率領的英國船艦四十餘艘及士兵四千餘人到達中國海面,第一次鴉片戰爭正式開始。這次戰爭持續了兩年多時間,經歷了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

自1840年6月英軍封鎖珠江口開始,至1841年1月20日義律公布《穿鼻草約》為止,歷時約七個月。

2、第二階段:

自1841年1月29日清政府對英宣戰開始,至5月27日《廣州和約》訂立為止,歷時四個月。

3、第三階段:

自1841年8月英軍再犯廈門開始,至1842年8月29日《南京條約》簽訂為止,歷時一年。

(5)台灣專家怎麼說印度中英沖突擴展閱讀:

戰前的中國:

鴉片戰爭前,清政府在對外關系方面採取閉關政策。它把對外貿易的城市限制於廣州一口,並對這種貿易嚴加控制,規定外國商人銷售商品和購買土貨必須通過少數特許的公行商人之手。

這種閉關政策是封建經濟和封建專制政治制度的產物,既嚴重阻礙中國經濟的發展,也引起希望打開中國市場的西方國家資產階級的不滿。

以英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急於開拓中國市場,但它們的工業品很難獲得廣泛的銷路。中國出口的茶、絲,遠遠超過英國輸入的工業品。

於是,英國資產階級竭力發展對中國的鴉片貿易,利用鴉片作為打開中國大門的手段。鴉片的大量輸入,流毒極為嚴重。

不僅損害吸食者的健康,造成白銀外流,而且引起銀貴錢賤,直接破壞社會生產,影響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

為了抵制鴉片繼續殘害中國人民,1839年6月3~25日(四月二十二至五月十五),林則徐率地方官吏,在虎門海灘將繳獲的煙土全部當眾銷毀。

禁煙運動獲得初步勝利。這就是震驚中外的「虎門硝煙」。鴉片戰爭後有一部分知識分子開始拋棄陳腐觀念,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尋求強國禦侮之道。

萌發了一股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對封建思想起到了一定的沖擊作用。社會矛盾上,隨著社會性質的變化,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

變成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中國人民的革命任務,從反封建變為既反封建又反侵略。

由此,中國從封建社會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也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6. 軍事專家們給分析分析中國與印度的戰爭可能性~~

中印倆國是絕對打不起來的。倆個國家軍力相當。軍力相當國家之間的戰爭,即使一方勝了,也是慘勝。和印度開戰,不管戰爭結果如何,對中國的經濟發展,軍事力量都是一個巨大的打擊。當然這種情況,必須在戰爭達到一定規模才行,如果是擦槍走火的小戰斗,純粹是隔靴搔癢。

你見美蘇冷戰時期,軍力相當,是不可能發生戰爭的。美國武力打擊的幾個國家中,基本上都是些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國。

和平的環境下,還是少提戰爭吧。印度,日本不是菲律賓,不是越南等小國,一旦開戰,雖說不及二戰那麼慘烈,但國家安定,國民生命,以及你目前的生活環境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孫子兵法》第一句就是: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慎戰,特別對方也是個強大的對手時。

閱讀全文

與台灣專家怎麼說印度中英沖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要去印尼旅遊 瀏覽:652
銀河號是中國什麼公司船舶 瀏覽:946
義大利高端包包品牌有哪些品牌大全 瀏覽:369
伊朗核計劃遭受什麼病毒侵襲 瀏覽:582
印尼地震海嘯28樓有多少米 瀏覽:619
印度9億人參加哪些大選 瀏覽:211
怎麼加入英國外賣 瀏覽:583
印尼巴談島哪裡好玩 瀏覽:671
印度拉達是什麼車 瀏覽:647
中國象棋如何玩斗獸棋 瀏覽:608
英國地鐵什麼時候出現 瀏覽:211
印度用什麼錢最貴 瀏覽:689
印尼黑酸枝傢具保養用什麼材料 瀏覽:5
越南政權如何交接 瀏覽:811
義大利什麼時候能成立 瀏覽:696
在中國哪裡賣房子 瀏覽:511
為什麼英國沒有威爾士元素 瀏覽:148
英國貨幣對人民幣多少 瀏覽:263
印度尼西亞礦產怎麼樣 瀏覽:450
去印度買手錶怎麼樣 瀏覽: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