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如何佔領印度邦

如何佔領印度邦

發布時間:2023-02-06 20:56:04

『壹』 從印巴分治開始,圖說印度的對外擴張之路

印度的野心不止體現在與中國的邊界爭議上,而是體現在與周邊所有國家的關繫上。1962年的那場戰爭,僅僅是印度擴張路上的一個小插曲。

下面,用九張圖把這些年來,印度版圖和勢力范圍擴張的歷程展現給大家。

1600年,英國侵入莫卧兒帝國,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開始,印度逐步淪為英國殖民地。

英屬印度的造型需要感謝英國的殖民統治,因為, 歷史 證明,單靠自身力量印度沒有實現過統一。

印巴分治,白色區域是克什米爾。

1947年6月,英國頒布《蒙巴頓方案》,實行印巴分治。按宗教信仰劃分的區域,整體造型很獨特,巴基斯坦分成東西兩部分,對印度形成戰略夾擊之勢。

不過這個階段最主要的還是要搶占克什米爾。因為克什米爾四分之三以上的居民信伊斯蘭教,但邦王卻是印度教徒。所以,克什米爾的歸屬一直未定。於是印度採取逐步餐食佔領的策略。

克什米爾,跟上圖比較白色區域明顯變小

除了和巴基斯坦爭奪克什米爾的歸屬,印度於1949年8月,與不丹簽訂《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規定不丹對外關系受印度「指導」,將不丹納入勢力范圍。

黃色區域是不丹

緊接著,又於1950年7月,與尼泊爾簽訂《和平與友好條約》,為干預尼泊爾內外事務提供了平台,將尼泊爾納入勢力范圍。

粉紅色區域是尼泊爾

然後,有趁中蘇關系惡化,中國國內發生災荒期間,於1951至1953年,逐步侵佔「麥克馬洪線」以南中國領土。導致,中國忍無可忍,不得已於1962年發動自衛反擊戰。被狠狠教訓了一下。

東巴變成了孟加拉國,紅色變橘色

消停了沒幾年,瞅准東巴內亂的時機,於1971年,發起第三次印巴戰爭,成功拆分巴基斯坦,扶植孟加拉國獨立。

粉紅色那部分是原來的錫金王國

過了四年,於1975年,直接出兵吞並了錫金,將原錫金王國設為錫金邦。

途中綠色部分是斯里蘭卡

北方形勢穩定後,於1987年10月,出兵斯里蘭卡,調停政府軍和猛虎組織,直到1990年全部撤軍。雖然軍事行動以失敗告終。卻擴大了軍事影響力。

斯里蘭卡那邊軍隊還沒完全撤回,又於1988年11月,出兵馬爾地夫平息政變。

印度通過這些年的不斷「經營」,擴大了地盤,也增加了自身在周邊的影響力,稱霸南亞。不過,這並不是印度的終極目標,有「野心」的印度還在一直朝著世界大國的方向進化。為此,不斷挑起領土爭端。

但印度的擴張之路上不會一帆風順。不斷製造矛盾和摩擦遲早會自食惡果!

『貳』 中國駐印軍是怎麼樣佔領胡同河谷這一重要位置的

日軍為了防守胡岡河谷,把號稱「叢林之王」的第18師團所屬部隊部署在該地。1943年3月,第18師團師團長田中新一中將到任後,根據部隊擔負的防守任務,進一步明確,防守緬北的方針是持久作戰,部隊的基本任務是保衛緬北。田中新一特別強調,即使在最困難的情況下,日軍也必須確保密支那、甘馬因一帶的要地,以便配合部署在英帕爾和中國雲南的日軍作戰。943年10月24日,中國駐印軍新編第38師第112團從緬北野人山的唐家卡、卡拉卡出發,分成3路向胡岡谷地推進。野人山被人們稱為「死亡之地」,軍隊攀越野人山,就象經歷一場艱難的戰斗。胡岡河谷、孟拱河谷,這些谷地異常險峻,英國官兵到谷地考察後,認為這是「無法通過的谷地」。中國駐印軍的官兵不畏艱險,攀越了一處又一處的死亡之地。第122團遇到的第1個對手,是日軍第18師團的搜索團和第56師團第2營。經過數天行軍,第112團於10月29日攻佔了新背洋。11月2日,第112團把新背洋陣地交給第114團擔任警戒,部隊繼續前進。

11月6日,一場激烈的戰鬥打響了。第112團進至於邦時,遭到日軍的阻擊,第112團官兵迅速攻克了日軍的前進陣地,但是,當部隊進至於邦的核心陣地時,遭到日軍的頑強阻擊,激烈的戰斗一天接一天,持續了半個月。日軍第18師團為了堅守於邦陣地,把第55第56團的主力緊急調到於邦,日軍憑借數量上的優勢,把中國駐印軍第112團包圍起來。戰斗是殘酷的,第112團被日軍圍困1個多月,作戰物資得不到補充,飲水困難。官兵靠砍芭蕉樹藤取水度日,其中艱辛難以想像。史迪威和第38師師長接到於邦的敵情報告後,要求美國空軍給予緊急支援,史迪威和孫立人都親臨前線指揮戰斗。野人山中,兩軍開始進行一場持久戰。中國駐印軍在美國空軍的支援下,逐漸取得主動。這場戰斗進行到12月29日,中國駐印軍擊潰日軍一部,殲滅了日軍第56師團第2營,相機攻佔了欣貝延、於邦等地。攻克於邦,中國駐印軍在緬北反攻作戰中首戰告捷,鼓舞了士氣,也震懾了日軍。這時候,新編第38師的部隊已經全部到達大龍河右岸,新編第22師的先遣部隊第65團已經到達新背洋附近地區。中國駐印軍開始部署向緬甸北部的軍事重鎮孟緩進攻。孟緩地處胡岡河谷的要沖。日軍為了阻止中國駐印軍向緬北反攻,截斷中印公路,在孟關及其外圍地區構築了堅固防禦工事,部署了第18師團所屬第55、第56團的主力,防守孟關的兵力共有11個營,其中步兵營7個,山炮營2個,重炮營2個,反坦克炮營1個。這些部隊進駐孟關以後,做好了持久防禦的准備。中國駐印軍攻克於邦後,兵分兩路,乘勝前進。12月底,右縱隊新編第22師由欣貝延向達羅進攻,戰至1944年2月31日,第22師攻克大洛,殲滅日軍第56團第3營營長岡田少校以下700多人,殘部向孟緩敗退。左縱隊新編第38師從於邦出發,2月1日,左縱隊第38師攻佔太巴卡。2天之內,中國駐印軍2個師分別打了兩個勝仗,奪取了大洛、太白家2個城鎮,部隊士氣高昂,史迪威為之興奮。為了抓住戰機圍殲日軍第18師團,史迪威不等中國遠征軍強渡怒江西進,立即揮師南下,兵鋒直指孟緩。2月18日,新編第38師和新編第22師分兩路向孟緩攻擊前進。日軍第18師團師團長田中新一自知孟緩地位重要,親臨孟緩,指揮部隊堅守孟緩。第38師主力和美軍第5307部隊主力沿塔奈河向南進攻。第22師的主力部隊從正面向孟緩發起進攻,第66團第1營協助獨立坦克第1營從孟緩的東北迂迴,經過原始森林地帶,插到孟緩的南面,把日軍的補給線切斷,這對孟緩的日軍不僅是一種軍事打擊,也是一種精神壓力。

3月3日,美軍第5307部隊一部向孟緩東南的瓦魯班迂迴,協同第22師把孟緩的日軍包圍。第38師主力採取大縱深迂迴作戰,順利攻克於卡、拉樹卡等孟緩的日軍外圍據點,對孟緩的日軍構成縱深包圍。中國駐印軍和美軍協同,向孟緩發起攻擊。3月5日,胡岡河穀日軍的核心據點孟緩被中國駐印軍攻克,殲滅了日軍第18師團的2個主力團,斃敵1400多人,俘虜甚多,僅有少數日軍突圍出去,向瓦魯班方向潰逃。中國向孟緩進攻時,英軍遠程突擊隊司令溫蓋特少將指揮對外成為印度第3師的溫蓋特部隊主力,即第14、第77、第111旅在莫罕地空降,截斷了孟拱西面的鐵路交通,這就等於截斷了日軍第18師團的補給線。與此同時,中國駐印軍乘勝南下,追擊日軍。

『叄』 英國當初是如何佂服印度的

在英國政府印度的過程中東印度公司是關鍵的角色之一,使用的手段大致上可以歸納為軍事征服和建立藩屬國兩種形式。因此當時在英國人統治下,事實上就出現了兩個印度,一個是由各省組成的(英屬)印度,另一個是由565個土邦組成的印度。英國東印度公司就從商人組織轉化為殖民政權(同時繼續是商業公司),在商業體制之外,建立了一套政治統治體制,把貿易經營和政治統治結合為一。

所以英國人以比較無賴的姿態宣布,土邦王公死後無嗣,其權力即宣告失效,領地將被東印度公司沒收。此外,英國人還取消了一批封建王公的年金、封號,甚至有早已名無實的莫卧兒末代皇帝巴哈杜爾沙二世也被告知,在他死後,英國要取消他的皇帝封號,其家族要被趕出德里。也算是卸磨殺驢的一把好手了。

『肆』 中國是如何在戰略上對印度不戰而勝的

中國和印度自1962年以及後來的幾次邊境戰爭都是以印度的慘敗收場,這是印度長期揮之不去的惡夢。印度處處都要跟中國比,就怕中國超過了,這也有點驚弓之鳥的味道,因為被中國打怕了。通過修改其GDP的計算方法,最近兩年他的GDP增長率終於超過了中國。印度的小數精英(印度是一個等級制度極其嚴格的國度,大體上印度社會分成4個等級)就好比打了雞血一樣叫嚷著印度再過多少年就可以超越中國了。但現實卻是70%的民眾沒有廁所,絕對貧困人口數量超過了非洲總人口12億,絕大部分財富集中在大約10萬人的手中。印度從來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國內民族矛盾激烈,各邦要求獨立此起彼伏,跟巴基斯坦也是世仇。為此,中國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達到對印度不戰而勝的目的。

1、適當吹捧,讓印度把政的小數精英飄飄然,讓印度人覺得我不做南亞老大,甚至是亞洲老大,誰來做的心理。

2、印度本國的軍工和工業製造極其糟糕,以前能引以為傲的軟體實力也是日落西山,自家生產的光輝戰斗機的軟體都是請法國編寫。而其糟糕的軍人素質(40年來導致1000多架戰斗機墜毀,潛艇在港內爆炸)更是雪上加霜。

3、繼續加大西藏,雲南等中印邊境的基礎建設印度就不得不駐扎大量的部隊在這些高原地區(因為他基礎建設不到位,戰爭的時候無法像中國這樣快速補充兵力和物質),人員的吃喝等開支,你懂的

4、中國時不時在邊境地區搞點軍事演習,曝光一點先進武器裝備,以印度的做法又不得不進口他認為能抗衡中國的先進裝備

5、繼續扶持巴基斯坦的武器研發,讓巴基斯坦能自力更生,在西線繼續分散印度的軍力。

6、中國加大的印度洋的軍事存在,時不時在印度洋來一次軍事演習,以印度疑神疑鬼的性格,他又要陷入恐慌,又要大量進口軍火了。

從以上的幾點,中國只要在軍事上對印度保持優勢就能迫使印度不得不耗費大量的資金,因此印度最終會由於自身的經濟綜合實力錯失戰略機遇,導致在西藏問題的全面潰敗。

『伍』 印度在歷史上被幾個民族或國家佔領統治過

印度在歷史上就不是一個整體,在英國統治前沒有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都是一些地方政權。

除孔雀王朝外,較大的國家都是外來民族建立的,1、雅利安人的征服,約在公元前14世紀,原居住在中亞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進入南亞次大陸,並征服了當地土著。2、穆斯林的征服,自11世紀起,來自西北方向的穆斯林民族不斷入侵並長期統治印度。1526年建立莫卧兒帝國。3、英國的殖民地佔領。1600年英國侵入,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開始淪為英殖民地,1849年全境被英佔領。1857年爆發反英大起義,次年英國政府直接統治印度。

『陸』 阿富汗是如何入侵印度的

1747年,阿富汗的艾哈墨德·沙赫當選為王。他從1748年開始向印度進軍。

被各種矛盾弄得四分五裂的莫卧兒帝國,得不到屬國的援助,無力抵抗入侵者。1748年,艾哈默德·沙赫侵入旁遮普。1749年,他第2次入侵旁遮普,獲得了大量戰利品之後撤回。1751~1752年,艾哈默德·沙赫第3次侵入旁遮普,印度軍戰敗,莫卧兒皇帝把旁遮普和木爾坦割讓給阿富汗勝利者。1756~1757年,艾哈默德·沙赫第4次入侵,佔領了拉合爾。至此他的目標就是德里,而該城竟毫無防禦,甚至連一次小接觸都沒有就被佔領。莫卧兒皇帝阿拉姆吉爾二世被廢黜,阿富汗人到處殺戮和搶劫。

1757年夏,艾哈默德·沙赫帶著價值1.2億盧比的戰利品返回阿富汗,留下他的兒子帖木兒「米爾帕」統治他在印度河以東的領地。

是時,印度南方的馬拉塔人興起,1758年,馬拉塔人佔領了德里,並出現在印度河東地方,把帖木兒「米爾帕」趕過印度河,並將拉合爾佔領。艾哈默德·沙赫不甘心失敗,1759年8月,又率兵4萬越過印度河,重新佔領了拉合爾。1760年1月,艾哈默德·沙赫擊潰了北印度各個馬拉塔人酋長的軍隊,再度佔領了莫卧兒帝國的首都德里。1761年1月14日,在帕尼帕特附近,阿富汗軍隊同馬拉塔軍隊進行一次決戰,結果是馬拉塔人大敗,全軍覆沒。

但是,艾哈默德·沙赫也無力保持自己在印度的整個佔領區,不得不撤回本國。他在德里盡可能榨取更多的金錢,在離開德里之前,扶植自己的傀儡——已故的阿拉姆吉爾二世之子沙阿拉姆為莫卧兒皇帝。

1765年,錫克教徒佔領了旁遮普全境,把最後一批阿富汗駐軍完全趕走。馬拉塔人軍事實力的損失,方便了英國人對印度的征服。

『柒』 錫金何時何地如何成了印度的一個邦

在錫金被印度吞並42年後的今天,它是否仍然是敏感話題?從上述印度針對外國人進入錫金邦的規定看,答案是肯定的,在《環球時報》記者就此話題聯系采訪時,也有這樣的感覺——無論是去過錫金邦的尼泊爾人、印度人,還是曾經在印度做研究的一些中國學者,大多數人都拒絕了哪怕是匿名的采訪,有人告訴記者,「太敏感,我不敢說」,有人很為難地表示,「我還要經常去印度,不想以後去考察交流時遇阻」。

然而,中國南亞學會常務理事錢峰9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印度所有邦中,錫金邦並非是誕生歷史最短的,最近幾十年,由於語言和民族劃分問題,印度自己成立了好幾個邦。與其他東北部存在諸多反政府武裝力量的幾個邦相比,這么多年沒有聽說過錫金民眾為了獨立而爆發政治或暴力運動,其敏感程度並不突出。

另一位中國學者對《環球時報》表示,

中印在2003年以簽訂擴大邊貿備忘錄的方式婉轉表達中方承諾錫金屬印。該備忘錄第一條載明:印方同意在錫金邦的昌古設立邊貿市場,中方同意在西藏自治區的仁青崗設立邊貿市場。中國承認錫金屬印,加上錫金多年來牢牢地在印度掌控下,因此錫金邦並非是印度的敏感議題。


『捌』 印度在近代是如何逐漸被殖民的

最早從海上到印度的是葡萄牙航海家瓦斯科·達·伽馬,他在1498年進行探險,帶著船隊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馬拉巴爾海岸的港口卡利庫特。達·伽馬是一個探險家、航海家,他一生最大的貢獻在於發現開通了從歐洲到亞洲的海上航線。他又是一個驕橫跋扈,狂暴兇殘的人,習慣用武力解決問題。他最早到達印度,但印度最後並不是葡萄牙的殖民地,一方面與葡萄牙的國力有關,另一方面也與達·伽馬和在印度的葡萄牙人狂暴兇殘有關。最後,達·伽馬就死在了印度的卡利庫特。


第一次看到從海上來的外國人,著實把印度人嚇了一跳。印度小國林立,根本對海上經濟沒有概念。當時的馬拉巴爾這個地方的國王熱情友好地接待了達·伽馬,允許他以後來經商。達·伽馬從印度運回了大批絲綢、香料、象牙和寶石等,賺翻了。1502年,達·伽馬再次來到印度,這一次就不是文質彬彬地做生意了,而是發揮海盜的本能,在海上搶商船、在陸地搶地盤。他們要把別的力量趕出印度,尤其是阿拉伯人。


葡萄牙人在印度搶了許多地盤,到16世紀中葉還控制了錫蘭島,就是今天的斯里蘭卡。於是,他們在此任命了總督,更加瘋狂地排擠外來力量,還大肆迫害印度教徒和佛教徒和伊斯蘭教徒,他們到處拆毀印度教寺廟,他們把污物和豬肉堵上阿拉伯人的嘴,把印度婆羅門的耳朵割掉,縫上狗耳朵,對於反抗者,他們或者砍去四肢,或者直接剁碎。

荷蘭人、法國人、英國人都來分一杯羹

荷蘭人其實也是很早就在印度做生意,他們真的就是在老老實實地做生意,因為國力不強嗎,沒法像葡萄牙這么高調。17世紀初,荷蘭的尼德蘭革命成功,荷蘭的工商業和航運業飛速發展,荷蘭也成了享譽世界的「海上馬車夫」,國力也超過了葡萄牙。1602年,荷蘭的東印度公司成立,雄心勃勃地要壟斷東方貿易。這個東印度公司實際就是國家的一個搶劫集團,他們被授權宣戰、簽約、佔領土地、修築要塞等。殘暴地葡萄牙人在印度名聲太臭了,荷蘭人很輕松就從他們手裡搶到許多地盤,葡萄牙逐漸被趕出了印度。

法國人、英國人也來了,他們的實力可比葡萄牙和荷蘭強。1664年,法國政府一下子在印度成立了「西印度公司」和「東印度公司」兩個公司,這架勢就是要一口吞下印度;英國人當然不會落後,1600年,英國伊麗莎白女王授予英國在印度的東印度公司特許狀,給予他們在東方的貿易壟斷權,還有「修築要塞、建立軍隊、對非基督教民族宣戰、媾和以及統治所征服的殖民地等政治和軍事特權」等等一堆權力。英國的東印度公司的范圍可不止在東方,他們在印度東海岸、西海岸和孟加拉、比哈爾建立許多的商館。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歐洲列強所謂的公司、所謂的生意,背後都是國家行為。他們嘴裡的貿易就是在搶劫。這些歐洲國家內部也矛盾不斷,為了獨霸生意,也爭斗不休。荷蘭就是被英國打出印度的。能統治印度貿易的到是把世紀中期,只有英法兩國了。為了利益最大化,英國人毫不客氣地驅逐法國。1758年,他們通過三次卡爾那提克戰爭打敗法國,徹底把法國排除出印度,留下的人只能老老實實做生意,想控制印度,哪怕一個小港口都辦不到。


一家獨大的英國公司開始征服印度

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在印度一家獨大,這時的印度是莫卧兒王朝後期,基本就是個空殼子,國內都是些地方王公貴族的小國,他們每一個小國都不是東印度公司的對手。就這樣,東印度公司在印度南征北戰、東打西伐,控制了印度大部分地區。注意,這時是「東印度公司」管理印度,嚴格來講,不是英國的國家行為。


東印度公司牛得不得了,他給那些小國訂規矩,比如他們不準莫卧兒王朝最後的皇帝稱「皇帝」,不準小國的國王稱「國王」;他們改了小王國接班規定,比如有些印度小國王沒有子女,可以用親近家族的子女繼位,但「東印度公司」不準。東印度公司在小國內部拉一派達一派,扶植傀儡進行統治。這時的印度要多慘有多慘,苦不堪言、民不聊生。

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統治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英屬印度」,由東印度公司直接管理;另一部分為「印度土邦」,他們數量眾多,由公司間接統治。總之,一切都由英國人說了算,英國人在印度是沒有法律能管的。1774年10月,東印度公司給印度任命了一個「全印總督」瓦倫·哈斯丁斯,從此,「印度土邦」也由英國人直接統治。


1784年,英國首相庇特提出一個關於印度的法案,這個法案的內容是:

(一)、英國在印度的領土由東印度公司和英國政府共同管理;

(二)英國政府成立管理局,批准、審閱一切關於印度的文件;

(三)管理局對印度的管理高於東印度公司董事會;

(四)國王有權召回董事會任命的總督。

這個法案有意思的說出了「英國在印度的領土」,司馬昭之心。從此,印度真的就是英國政府在管理了。

『玖』 大英帝國是怎麼殖民印度的

東印度公司始建於1600年。最初,英國人主要是利用東印度公司作生意,慢慢地,東印度公司就成了英國殖民者侵略印度的工具了。1613年,英國在印度西部的蘇特拉設立貿易站,不久,又在印度東南部的馬德拉斯建立商館。1698年,東印度公司向印度莫卧兒政府買下了位於孟加拉灣恆河口岸的加爾各答。加爾各答村莊雖小,作用卻非常大,其周圍盛產大米、黃麻,河流縱橫交錯,平原一望無邊。東印度公司在這里設立了貿易總部,把印度的糧食和工業原料,源源不斷地運回英國,從中獲得了豐厚的利潤。 因為東印度公司實力越來越強,逐漸就佔領了上面提到的馬德拉斯、加爾各答和另外一個城市孟買。他們在這里設立了三個管區,各設一名省督管轄,把這些地方變成了進一步侵佔印度其他地區的根據地。 英國人在印度大肆掠奪,勢必引起印度人民的不滿,所以英國東印度公司為了更順利地入侵其他地區,便在加爾各答修築了一個巨大的堡壘,裡面是荷槍實彈、全副武裝的英國軍人,這些英軍還積極訓練印度人幫助他們打仗。 本來是做生意的東印度公司,光是經濟掠奪就已經使印度人民非常不滿,這時,他們又建立了軍隊,印度政府理所當然地就出面進行干預了。 1756年,孟加拉的納瓦布(相當於總督)向東印度公司提出抗議,要求他們在加爾各答拆除堡壘,英國人根本不理睬,納瓦布非常氣憤,發兵趕走了英國人,收回了加爾各答。這就開始了歷史上著名的英印「七年戰爭」。 這個時候,因為英國政府授予了東印度公司各種權力,如壟斷貿易權、訓練軍隊權、宣戰媾和權、設立法庭審判本國或殖民地居民權等,由此可見,東印度公司實際成為英國政府入侵印度的代理機構。 所以,當印度人收復加爾各答之後,東印度公司總司令官克萊武連忙召集官員到馬德拉斯商討對策。 「大英帝國豈能容忍這種侮辱,我們動手吧!」一位身著軍裝的官員向克萊武提議。 「慢!我認為應進行充分准備,然後再作決斷。」一位政府官員說。 「什麼?土人欺負到我們頭上了,我們還要准備什麼?大英帝國的軍隊所向無敵,沒什麼可准備的。」軍人用眼睛斜視了一下說話者,不滿地說。 「司令官,」政府官員好象沒有聽見軍人的話,慢條斯理地對克萊武繼續說,「請您聽一下我的理由,第一,納瓦布的兵力有7萬人,而我們只有900人,加上接受我們訓練的印度士兵,也不過2900百人,一旦打起來,勝負恐怕不難判斷。第二,我們遠離本土,戰爭打響後,恐怕物資供應很成問題,從英國出發的船隻,到這里需要兩個多月。第三,印度人還有法國人的支持。這三點請司令官考慮。」 克萊武聽後,看了一眼軍人,軍人在瞪著眼睛,怒視著那位政府官員。克萊武又看了看那位政府官員,政府官員已默默地坐了下來。克萊武狡猾的一笑,向所有人說道: 「諸位,他們二位的意見都不錯,我決定,向印度開戰,不過……」說完,他走向那位政府官員,向他耳語了幾句什麼。 第二天,政府官員帶著幾位隨從,把許多珍貴禮品送給了納瓦布的主要軍官。原來,他們是向納瓦布的下屬軍官行賄 1757年1月,克萊武率軍在恆河口登陸,經過短時間激戰,重新佔領了加爾各答。6月,納瓦布調遣7萬大軍與克萊武的900英軍在普拉賽地區作戰。英國士兵面對強大的印度軍隊早已嚇破了膽,初戰就失敗了。但是,他們用大量金錢珠寶收買了印度的不少軍官,使印度軍隊向後撤退,這時英軍迅速追擊,印軍四散逃跑,連納瓦布也被英軍殺死。 英國軍隊乘勢向孟加拉國庫進軍,當打開國庫大門。他們看到了滿庫的金銀珠寶的時候。 「搶啊!」英軍頓時象開了閘的水一樣沖向國庫的各個角落。 國庫空了,英國軍人卻滿載而歸。 

閱讀全文

與如何佔領印度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要去印尼旅遊 瀏覽:652
銀河號是中國什麼公司船舶 瀏覽:946
義大利高端包包品牌有哪些品牌大全 瀏覽:369
伊朗核計劃遭受什麼病毒侵襲 瀏覽:582
印尼地震海嘯28樓有多少米 瀏覽:619
印度9億人參加哪些大選 瀏覽:211
怎麼加入英國外賣 瀏覽:583
印尼巴談島哪裡好玩 瀏覽:671
印度拉達是什麼車 瀏覽:647
中國象棋如何玩斗獸棋 瀏覽:608
英國地鐵什麼時候出現 瀏覽:211
印度用什麼錢最貴 瀏覽:689
印尼黑酸枝傢具保養用什麼材料 瀏覽:5
越南政權如何交接 瀏覽:811
義大利什麼時候能成立 瀏覽:696
在中國哪裡賣房子 瀏覽:511
為什麼英國沒有威爾士元素 瀏覽:148
英國貨幣對人民幣多少 瀏覽:263
印度尼西亞礦產怎麼樣 瀏覽:450
去印度買手錶怎麼樣 瀏覽: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