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這八個字共幾畫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這八個字中的印字5畫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這八個字中的度字9畫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這八個字中的尼字5畫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這八個字中的西字6畫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這八個字中的亞字6畫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這八個字中的共字6畫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這八個字中的和字8畫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這八個字中的國字8畫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這八個字總共:53畫。
『貳』 印度尼西亞五個字共多少畫
印度尼西亞五個字共31畫:
印——5畫
度——9畫
尼——5畫
西——6畫
亞——6畫
『叄』 印度多少筆畫
印度兩個字14筆。
筆畫通常是指組成漢字且不間斷的各種形狀的點和線,如橫(一)、豎(丨)、撇(丿)、點(丶)、折()等,它是構成漢字字形的最小連筆單位。
筆畫有時也指筆畫數,如字書前有漢字筆畫索引,]表示這兩種意思時「筆畫」亦可作「筆劃」,但目下規范作「筆畫」。此外,筆畫還指用筆繪制的圖畫,此義項一般用在古籍中,現時人們不常用或不用。
漢字的字體分手寫體和印刷體兩種。手寫體是指文字的手寫形式,它靈活多樣,易於表現個人風格,現代漢字手寫體主要有楷書、草書、行書等三種。
手寫體的漢字筆形因書寫時使用硬軟筆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如使用硬筆書寫的豎筆類筆形,用軟筆(如毛筆)書寫時還可分為短豎、長豎、懸針豎和垂露豎等筆形。
印刷體是指文字的印刷形式,現代漢字印刷體主要有宋體、楷體、黑體四種,其中宋體和楷體是最常用的印刷體。
『肆』 印度這兩個到底有幾劃
印有5劃,度有9劃 一共有14劃,我查過字典的
『伍』 印度尼西亞多少筆畫
這里印度尼西亞是五個字,印字一共5筆,度字有9筆,尼字有5筆,西字有6筆,亞字有6筆,那麼加起來就是5+9+5+6+6=31筆。
『陸』 印字的第二筆是什麼
印是中國漢字,它的讀音為yìn,通常表示為印章、印記、印象等詞語。還有地名印度,手印、指印等痕跡的意思,印刷、印製等意思為用油墨、染料之類把文字或圖畫留在紙、布、器皿等材料上。也有彼此符合的意思如~證、心心相~。
印的筆順如下:
第一筆為撇,所以第二筆應該是豎提。
『柒』 印度的印的部首
印
拼 音 yìn
部 首 卩 筆 畫 5 五 行 水五 筆 QGBH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1.圖章,戳記:~章。~璽。~記。~把子(亦喻政權)。
2.痕跡:手~。指~。~子(a.痕跡;b.高利貸的一種,全稱「~~錢」)。
3.用油墨、染料之類把文字或圖畫留在紙、布、器皿等材料上:~刷。排~。~制。~發(fā)。
4.彼此符合:~證。心心相~。
5.外界事物反映在腦中所留下的形象:~象。
6.姓。
相關組詞印象 腳印 印痕 烙印 血印 膠印 印油 印本 承印 印染復印 排印 疊印 摹印
『捌』 印度的印的筆順
印字筆順動畫
漢字 印(組詞)
拼音 yìn
部首 卩
筆畫數 5
筆畫
名稱 撇、豎提、橫、橫折鉤、豎
印的筆順詳解
『玖』 印有幾筆
印
五筆,撇,豎提,橫,豎,橫豎勾
基本字義
● 印君慧謝
◎ 圖章,戳記:~章。~璽。~記。~把子(亦喻政權)。
◎ 痕跡:手~。指~。~子(a.痕跡;b.高利貸的一種,全稱「~~錢」)。
◎ 用油墨、染料之類把文字或圖畫留在紙、布、器皿等材料上:~刷。排~。~制。~發(fā)。
◎ 彼此符合:~證。心心相~。
◎ 外界事物反映在腦中所留下的形象:~象。
◎ 姓。
詳細解釋
◎ 印 yìn
〈名〉
(1) (會意。甲骨文字形。左是手爪,右象跪著的人,合起來表示用手按人使之跪拜。本義:官印)
(2) 同本義 [official seal]
印,執政所持信也。——《說文》
璽者,印也。印者,信也。——蔡邕《獨斷》
印,驗也。——《蒼頡篇》
璽謂之印。——《小爾雅》。按,古上下通曰璽。秦以來,天子諸侯王稱璽,獨以玉;列侯至二千石曰章,千石至四百石曰印。
每字為一印。——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密布字印。
每一字皆有數印。
其印自落。
(3) 又如:印務(有關印章管理和收發文書的工作;也指官印和職務);印券(蓋有官印的憑證);印佩(官印);印牌(將印或令牌);印囊(古代裝印信的口袋);印曹(掌刻印的官)
(4) 泛指圖章 [seal]
凡寫詩文,名印當在上,字印當在下,道號又次之…試看宋元諸儒真跡中,用印皆然。—— 明· 徐官《古今印史》
(5) 又如:列印(蓋圖章);印匣(印章盒);印篆(印章);印合(印盒,模子)
(6) 痕跡,標記 [print]
原來宋時,但是犯人,徒流遷徙的,都臉上刺字,怕人恨怪,只喚做「打金印」。——《水滸傳》
(7) 又如:手印;印痕;印識(猶印記)
(8) 用尖頭工具劃的線 [score]。如:活塞在汽缸壁上劃的一道印
(9) 姓
詞性變化
〈動〉
(1) 蓋章 [seal]
縣嗇夫若丞及倉、鄉相雜以印之。——《睡虎地秦墓竹簡》
(2) 又如:印子債(一種高利貸,即印子錢);印結(清制外省人在京考試或捐官,皆須在京的同鄉京官為具保結,上蓋六部印,這文書叫「結」。蓋印的「結」叫「印結」);印馬(驗收馬匹時諸監按馬之優劣,在不同部位加不同印記);印子鋪(房)(放印子錢的處所);印封(蓋印的封泥);印署(蓋印簽押)
(3) 印刷 [print]
板印書籍。——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若止印二三本。
若印數十本。
此印者才畢。
(4) 又如:印板(指用木或金屬雕成的印刷底板);印板兒(刻著字的板。喻印象深刻);印造(印刷製作)
(5) 印證 [confirm]。證明與事實相符
雖時光倒流,兒時可再,而亦無與為證印者矣。(證印:印證)。——清· 袁枚《祭妹文》
(6) 又如:印正(證明;驗證)
(7) 銘刻 [engrave]。如:深深印在腦子里
(8) 直接將[郵票] 印在[明信片,信封] 上 [impress]。如:印有兩分的郵票
(9) 使物上留下痕跡 [stamp]
腳上印著黃泥。——郭沫若《女神》
(10) 又如:印合(模子)
常用片語
◎ 印把子 yìnbàzi
[seal of authority;official seal] 官印的把子,代指官印
把印把子握到我們手裡
◎ 印本 yìnběn
[printed ] 印刷後裝訂的書本
◎ 印鼻 yìnbí
[seal nose] 印鈕的別稱
◎ 印次 yìncì
[impression] 圖書每一版印刷的累計次數
◎ 印地語 Yìndìyǔ
[Hindi] 北印度的一種書面語言
◎ 印度 Yìndù
[India] 位於南亞次大陸的國家,與中國、緬甸、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國接壤,東瀕孟加拉灣,西臨阿拉伯海,南與斯里蘭卡、馬爾地夫隔海相望,面積297.4萬平方公里,人口7.3億,首都新德里。古稱「天竺」
一白酋督印度卒。——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 印度尼西亞 Yìndùníxīyà
[Indonesia] 東南亞島國,位於亞洲澳洲兩大陸和太平洋、印度洋之間,面積191萬平方公里,人口1.41億,首都雅加達。礦物資源和森林資源豐富,經濟以農業為主,天然橡膠佔世界第二位
◎ 印度洋 Yìndùyáng
[Indian Ocean] 地球上四大洋之一。位於亞洲、南極洲、非洲與澳洲之間,面積7491萬平方公里。大部在南半球。平均深度3897米,它是各大洋中最早的海運中心
◎ 印發 yìnfā
[print and distribute] 印刷發行
對每年像洪水似地印發的貨幣感到吃驚
◎ 印盒 yìnhé
[seal box] 裝印章和印墨的盒子
◎ 印痕 yìnhén
[moulage] 留下的痕跡
◎ 印花 yìnhuā
(1) [revenue stamp]∶指印花稅票。由政府出售,貼在契約、單據等上面,作為納稅憑證的特製印刷品
(2) [stamp tax]∶印花稅
(3) [printing]∶印在紡織品、鐵皮等上面的圖案
這件旗袍的印花真別致
◎ 印跡 yìnjì
[print] 痕跡;蹤跡
成長道路上留下的印跡
◎ 印記 yìnjì
(1) [seal]∶公章;圖章
州縣官合用印記
(2) [imprint]∶蓋章的印跡
公章一按,留下了鮮紅的印記
(3) [print;track;mark]∶痕跡;標記
馬在沙灘留下了印記
◎ 印鑒 yìnjiàn
[specimen seal impression ] 留供核對以防假冒的圖章底樣
◎ 印泥 yìnní
[ink paste used for seals] 蓋圖章用的紅色油質顏料
◎ 印譜 yìnpǔ
[collection of impressions of seals by famous seal engravers] 匯集古代印章或名家所刻印章圖式的書
◎ 印綬 yìnshòu
[silk ribbon used to fasten seals and correspondence] 舊時稱印信和系印的綬帶
◎ 印刷 yìnshuā
[printing] 把文字、圖畫等製成版,塗上油墨,印在紙張或其他材料上
一板印刷。——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 印刷體 yìnshuātǐ
[print hand;book letter] 相對於「手寫體」而言。用於機器印刷的文字書寫形式。參看「手寫體」
◎ 印刷業 yìnshuāyè
[printing] 印刷工作者的技藝、實踐或業務
◎ 印台 yìntái
[ink pad; stamp pad] 蓋圖章(主要是橡皮圖章或木戳)所用的塗有印油的盒子,也叫「列印台」
◎ 印堂 yìntáng
[top of the nose bridge connecting the eyebrows] 指額部兩眉之間的部位
只有印堂間現了黑氣。——《鍾馗傳——捉鬼傳、平鬼傳》
◎ 印璽 yìnxǐ
[emperor's seal] 印信,特指帝王的印
◎ 印象 yìnxiàng
(1) [shadow]∶形體映在水或鏡等中的影子
海中皆有印象
(2) [impression]∶接觸過的客觀事物在人的頭腦里留下的跡象
深刻的印象
◎ 印信 yìnxìn
[seal of power;official seal] 政府機關的各種印章、公私印章的總稱
◎ 印行 yìnxíng
[print and distrubute] 印刷並發行
印行單行本
◎ 印章 yìnzhāng
(1) [stamp;seal]∶圖章
(2) [print]∶圖章印出的的痕跡
印章亦模糊不清
◎ 印證 yìnzhèng
(1) [corroborate;confirm]∶證明與事實相符合
(2) [verify]∶肯定或肯定事實,證明是真的
◎ 印製 yìnzhì
[print] 書刊的印刷製作
◎ 印子 yìnzi
(1) [trace;mark]∶痕跡
(2) [usury]∶印子錢
列印子
(3) [seal]∶圖章
列印子
◎ 印子錢 yìnziqián
[usury] 舊社會高利貸的一種,分期償還,每還一期,在摺子上蓋印為證,簡稱「印子」
放印子錢
『拾』 印度的印是幾筆
筆 畫: 5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