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華人為什麼吸引加拿大人

印度華人為什麼吸引加拿大人

發布時間:2023-02-07 11:05:31

『壹』 華裔加拿大人的移民歷史

在現在所知加拿大的土地上,最早關於華人的記錄要追溯到1788年。英國叛變的船長James Meares從澳門僱傭了約70名華人,並將他們安頓在當時是太平洋沿岸歐洲前哨站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溫哥華島的Nootka Sound。然而,關於這一群早期華人下落和可能的後裔的相關文件和信息並沒有留下來。
1858年,一批華人移民到不列顛北美。當時多數華人在某種程度上是一些「旅居者」,他們都想在不列顛北美工作一段時間後回到自己的故鄉。他們大部分都是來自廣東省的社會下層的農民。多數來到不列顛哥倫比亞作為普通勞工工作,僱傭者僅僅支付他們一些憑單(Voucher),因此實際上他們被勞工輸入的公司所囚制。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內部的淘金熱隨後也吸引了一大批華人來到該地區。
19世紀很多來自福建和廣東的華工幫助建設了加拿大太平洋鐵路。比起非華人勞工,這些勞工更易接受歧視性的工時制度,低工資及危險的工作環境(比如開山爆破),以養活留在故鄉的家人。華工願意忍耐低工資和惡劣工作環境的行為激怒了一些非華人的勞工,他們認為華工搞亂了勞工市場。1885年華人移民法案的通過,授權加拿大政府開始向移民加拿大的華人收取人頭稅。當時華人是唯一一個被迫繳納該稅的少數族裔。 1923年,威廉·萊昂·麥肯齊·金的聯邦自由黨政府通過1923年華人移民法案完全禁止了華人移民。華人自此成為加拿大唯一拒絕接納的族裔。接下來的25年,越來越多的排華法規得到通過,大部分工作不接受華人,因此很多華人開始了自己的餐館和洗衣店生意。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薩斯喀徹溫省、安大略省,華人僱主不允許僱傭白人女工,因此大部分華人生意沒有外族裔參與。
一些加拿大籍華人在鐵路修建好後在加拿大定居。但由於政府嚴格的限制和沉重的費用,他們無法將自己的家庭帶到加拿大,甚至他們與非華人的接觸也有官方和民間的各種限制。這使得一大批唐人街和華人社區在很多城市的不良地區建立起來。
大蕭條時,華人的生活比其它加拿大人的生活要困難得多。在艾伯塔,華裔加拿大人領到的救濟金金額不到其它加拿大人的一半。由於排華法案禁止了來自中國的新移民,很多華人男性由於沒有妻子兒女在身邊,被迫獨立面對一切困難。1931年的人口普查顯示華裔加拿大人的男女比例為12.4:1。為了抗議排華法案,加拿大華人每年都會在7月1日加拿大自治日時關閉店鋪,抵制這個被他們稱為「羞辱日」的節日。 加拿大政府對於撤銷對華裔加拿大人的限制並給與他們完全公民待遇的行動十分緩慢。由於加拿大在二戰後簽署了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為了不與其抵觸,加拿大政府必須廢除排華法案。1947年同年,華裔加拿大人終於獲得在聯邦選舉中投票的權利。但此後又20年,移民選擇採用記點系統,華人才獲得承認與其他申請人使用同樣的標准。
多年來,華人組織一直呼籲加拿大政府公開道歉並補償歷史上的人頭稅。2006年聯邦大選期間,保守黨領袖史蒂芬·哈珀將「向華人正式道歉」作為競選承諾之一。2006年7月22日,總理史蒂芬·哈珀在加拿大國會舉行正式道歉儀式。
很多受過教育的中國人戰時作為難民來到加拿大。20世紀中期,大多數新華裔加拿大人來自有大學教育背景的家庭,他們現在的核心價值觀仍然注重教育。這些新移民成為人才流入(Brain gain)的一部分,部分補償了加拿大人(包括華裔)移民美國而產生的人才外流(Brain drain)。
華裔印度尼西亞人在1965年印尼排華事件中來到加拿大。從1970年代到1999年(參見:1998年印尼排華事件),更多的華裔印度尼西亞人在加拿大定居。
很多來自前法國殖民地越南、寮國和柬埔寨的華人在越戰後作為難民來到加拿大。由於華人族裔的淵源,這批移民與早期的華裔加拿大人關系緊密,他們主要居住在法語區魁北克。
從拉丁美洲來到加拿大的華人數量也很龐大。其中因尼加拉瓜1980年代的大地震和其索摩薩的獨裁政府而來到加拿大的人占很大比例。躲避地震和Velasco政權的華裔秘魯人和巴西人也很多。這些人主要居住在維多利亞、溫哥華、蒙特利爾和多倫多。
在1990年代中期,由於對香港主權移交予中華人民共和國表示擔憂,一批數量可觀的富有華人從香港進入加拿大。加拿大成為他們的理想移民地原因之一在於,其投資簽證的獲得比美國要容易得多。溫哥華、列治文市和多倫多成為這些華人的主要目的地。當時僅從香港來的移民就佔了當時總移民的46%。
今天,中國大陸取代香港和台灣成為華人移民最主要的來源地。
另外,極少數的華裔加拿大人從一些太平洋島嶼(斐濟, 法屬波利尼西亞)、紐西蘭和澳大利亞來。 2001年,加拿大約有25%的華人在加拿大出生。

『貳』 移民加拿大的華人為什麼越來越多

據一些專業人分析,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生意人移民加拿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國內升學就業壓力大
促使越來越多的有條件的家庭,想方設法送子女出國學習和發展。其中一部分私營企業主、個體經營戶和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經過反復了解和比較,確認全家移民出國,遠勝於送子女出國留學。而作為投資者移民加拿大,門檻條件不高,投資無風險,所付代價比送孩子出國留學更合算,對孩子今後的發展也更有利,而且主申請人本人也可依法豁免「移民監」,不需長住加拿大。因而,選擇移民加拿大的生意人就越來越多。
國外優良的生活環境
其次,近年國內環境污染日益嚴重,食物有毒事件頻發,導致包括癌症在內的各種惡性疾病的發病率上升,發病人群日趨年輕化,以及年輕人不孕不育幾率不斷攀升等等,也是促使更多的生意人下決心全家移民加拿大的另一重要原因。有些成功的私營老闆說:「在國內我賺再多的錢,也無法保證我的孩子健康成長、傳宗接代。」這代表了相當一部分新興富裕階層內心深處的憂慮。
成功人士安排養老計劃
再次,不少生意人在商場上打拚多年,隨著財富的不斷累積,人到中年,開始考慮自己後半生的安排及養老規劃。既然將孩子送到國外發展,自己晚年仍留在國內生活的話,豈不十分孤獨?因此,為自己辦一個加拿大身份,以便今後任意往返中、加兩國和任意出入世界各地,就成為一種必要的選擇。還有些生意人通過朋友了解到華人富裕階層在加拿大多倫多、溫哥華的生活狀況,感到那裡是退休後養老的理想環境。
出國尋找新機會
此外,近年國際性金融危機影響到國內經濟,致使部分行業遭受重創,不少企業出現虧損甚至倒閉,部分私營企業老闆和企業高管對在國內繼續發展缺乏信心,乾脆移民出國尋找新的機會,同時解決子女出國學習和發展的問題。

『叄』 加拿大如此受華人青睞,它的魅力都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1.食在加拿大:大飽口福嘗美味

「人是鐵飯是鋼」是所有吃客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趕到加拿大這一充斥著文化多樣性顏色的國度里,就如走進了一座堆滿人間美味榮國府。在多倫多市,義大利、法國、德國、希臘、日本、印度、西班牙等餐飲店數不勝數。也有中國人更熟悉的中國的四川、湖南、廣東、上海、北京、山東等本地特色無所不在,令人親近感增長,迅速融進。常常同朋友或家人去餐飲店聚會,都會有不同的收獲和感受。尤其是加拿大的海產品極其豐富,魚、鱉、蝦、蟹品種繁多價廉物美。如果喜歡,能讓在中國難得一見的澳洲龍蝦、大海蟹常常爬到你飯桌。就憑這一點,食在加拿大就夠淋漓盡致!

5.生在加拿大:孩子成長的天堂

中國在今年免費了二胎政策,多年來的計劃生育政策時期終於結束。但在加拿大,人煙稀少所以沒有限制生育的需求,再加上物質生活又優異,好幾個孩子不會變成家庭的經濟壓力。因此,年輕的移民投資夫妻想多生幾個孩子挑選加拿大是很正確的選擇。此外,加拿大的醫院標准也是非常好、工資待遇高,小孩一出生就獲得各個方面的關懷,有孕期及育兒教育補貼、牛奶金、早教托班補助費等褔利。與中國一對比你就能發現差別太大了,移民投資加拿大可以說是給了孩子另一種發展的感受。假如你有小孩或是提前准備懷孩子,盡早移民投資到加拿大,給自己為家人為孩子開啟一段的全新人生吧!

『肆』 談談美國華人與加拿大華人到底有些什麼不同之處

談談美國華人與加拿大華人到底有些什麼不同之處

美國與加拿大是兩個不同的國家,雖然都屬於西方國家,但在很多方面都不同,包括政治體制,一個是總統制,一個是君主立憲制,加拿大還是英聯邦成員。兩個國家的國土面積不同,加拿大要大一些,只是加拿大的很多土地沒有什麼人居住,地廣人稀,人口與城市基本沿美加邊境線分布。加拿大隻有3400萬人口,美國有3億多人口,是加拿大的十倍。 美國的地位當然要遠遠高於加拿大,這也沒有什麼可以爭論的,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當然比加拿大要高得多,要重要的多,無論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軍事上,加拿大與美國相比,當然是不足道也。這是事實,沒有什麼可爭的,雖然在卡特在世的時候,美國將加拿大拉入了西方七國的行列,其實那也是給加拿大一個面子,目的是為了建立北美自由貿易區,加拿大的實力離開西方七國的地位,還有距離。但如果從歐洲國家的視野來看,有3400萬人口的加拿大,也是一個大國了,因為歐洲許多國家僅有500多萬人口,再加上加拿大世界第二的版圖。 美國與加拿大兩個國家的民族性格與生活形態也有不同。這要先看看他們的歷史。在美國獨立戰爭以前,大概有300年的時間,美國和加拿大本就是一個國家,即都是英國人的北美的殖民地,當然,有一部分是法國人的,如後來加拿大的魁北克,和美國新奧爾良所在的那幾個州,原來都是法國人的殖民地和地盤。美國還有俄國人的地盤,後來在獨立戰爭以後,美國人花錢買下了法國人的殖民地和俄國人的殖民地。而美國的獨立戰爭,其目的是要脫離英國的統治,可是,在北美十三州中,有一些人,主要是英國人的後裔,他們不同意脫離英國,這些人就向北跑,就跑到了加拿大,所謂的保皇黨,因此,加拿大就是北美殖民地中不同意脫離英國的一些人落腳的地方。 所以,我們看,美國的獨立戰爭前後打了兩次,一次是在1776年前後,那次的戰爭打了好幾年,最後是美國的大陸軍獲勝,美國宣布獨立。英軍退守加拿大後,也有所得,即將原先法國人占據的魁北克給拿下來了,從那以後,法屬魁北克就不存在了,所以,在美國獨立戰爭的時候,法國人是拚命幫助華盛頓他們,因為法國人的心理是,我的殖民地被你英國人給佔了,可你英國人的北美殖民地在鬧獨立,你就要失去北美所有的殖民地了。還有第二次,是在法國大革命的時代,1812年前後,在那次戰爭中,英軍佔領了首都華盛頓,還火燒了華盛頓和白宮,後來英軍退到了加拿大,美國人又派軍隊打到加拿大,可惜,美軍的兩只軍隊都沒有打贏英國與加拿大的聯軍,就又退回來了。 第二次美英戰爭的結果,是正式劃分了美國和英屬加拿大的邊界。後來加拿大也慢慢從英國人的統治中獨立出來,現在只有名義上與英國的關系了。 那麼我們先拋開華人,看看加拿大人與美國人有什麼不同。以筆者的觀點來說,加拿大人既然是那些不原意離開英國控制的人,那就有英國佬的特性,比美國人要保守一些,刻板一些,但比美國人要平等一些。美國人雖然表面上講平等,其實在國內有各種階層,很不平等。階層多,底下的人就要向上爬,因此美國人比較有活力,有沖勁,與中國人相近,加拿大因為平等,所以沖勁差一些。美國人的醫療改革難以進行的原因,就是高層的人,高等美國人,不原意與低層的美國人平等。而加拿大就可以有全民醫保,將各層的人拉平。筆者覺得加拿大人就是美國的中層,沒有最好的,但也沒有最差的。大學的水平也是這樣,美國有非常好的大學,世界一流的大學,但也有非常爛的大學;城市的感覺也是這樣,美國有很好的城市,但也有很差的;紐約也是這樣,有的地方非常的好,有的地方簡直沒法看了。加拿大相對來講在各方面都比較平均。 我們現在再來看看在這兩個國家,華人在所在國的地位,華人的構成方式,華人的總體素質,以及華人自己的感受,以此來看兩個國家華人的不同的地方。 我們先來看看美國。美國的一個特點是,雖然在理論上很講平等,講大熔爐,可是事實上,美國國內的人是不平等的,族群的分裂很嚴重。美國人很自然要將人分成三六九等,白人第一,黑人第二,南美的人第三,亞裔人,包括中國人在內,第四,也可能有人不同意,說,亞裔人應該在南美的人之上,在老莫之上,其實不然,南美人的素質,尤其是老莫的素質是不高,可是人家數量大,西班牙語在美國的影響力也遠大於中文,所以,將老莫排在中國人的上面也說的過去。有人會說,亞裔人在黑人之上,其實更不然,可能亞裔人的平均收入要高於黑人,可是無論是人口,還是社會的影響力,美國的黑人都遠在亞裔或中國人之上,美國已經有黑人總統了,而且還早就有黑人的國務卿了,還有黑人的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了,也就是說,在黑人沒有當總統之前,黑人已經可以掌控美國的外交和美國的軍隊,可是,在這些的領域里,華人在哪裡呢?華人只是當了一個勞工部部長,還有一個州的州長,現在的商務部部長而已。 黑人,在美國體育界和音樂界的影響力更是連白人都比不上的,何況中國人,中國人只有一個馬友友和一個關穎珊而已。那麼,在美國,華人幾乎就是墊底的。那麼,在亞裔人中間,華人也幾乎是墊底的,其地位,在日本人,韓國人之下,可能只在東南亞人,如菲律賓人之上,大概還比不過印度人。 這是總體上來論的,肯定有許多美國的華人不同意,尤其是混的好的,請耐心聽在下細細道來。在美國的華人,基本是兩極分化的,高的很高,低的很低,因為去美國的華人分兩批,一批是留學生,留學美國然後留下來的,當然也有?血卡,他們都有很高的學歷,因此他們一般混得還不錯,但是,在美國的華人中還有另外的一批,就是老華人,他們從清末就作為華工到了美國,他們的子女都很多代了,也還可以,但還有一批新華工,他們是近些年偷渡過去的,他們基本混在美國的唐人街中,英文也不好,沒有受過什麼教育,這部分人數量也很大,因此就拉低了美國華人總體的素質,起碼,美國人看華人是兩種不同的眼光。所以在美國的華人,其總體素質可能要低於台灣人。台灣去美國的人大部分是高學歷過去的,偷渡的人很少。不知這種總體評價是否正確? 在加拿大的華人基本有兩批的人,一批是從美國過來的,在美國讀了書,拿了學位,但後來,到了加拿大,因為加拿大的身份好拿,不需要等很久,在美國拿身份,起碼要7,8年,而且大部分人拿了身份後,還不得不改行,因為用來拿身份的那個學位沒有什麼實際的用處,找不到好工作;還有一批是直接從國內移民過來的,這是最大的一批,來了就有身份,不需要吃美國華人拿身份的苦,他們都是大學畢業以上的文憑,當然,也有一些的老華人,修鐵路的時候過來的,也是在清末的時候,他們的後代應該也可以,還有一批的二奶和貪官也混在加拿大,但他們都有錢,美國西海岸的城市,也有大量的二奶。這些直接移民過來的,雖然是國內的文憑,但畢竟是大學以上,因此,加拿大大陸華人的平均水平不低,反而是香港過來的人,學歷不會太高,但香港人有錢,英文也好,所以香港人在加拿大也混得不錯。 我們再看,在加拿大,華人的地位。加拿大華人在加拿大的地位是比美國華人在美國的地位要高的,為什麼?因為,在加拿大,除了白人,就是中國人,加拿大的黑人很少,南美的人也很少,日本人,韓國人也很少。因此,加拿大華人的總量雖然沒有美國的華人多,但是,因為加拿大人口也只有美國的十分之一,所以,華人占人口總量的比例,加拿大是4.5%,美國華人的比例大概只有1%。,所以,加拿大華人總體的感受,是其地位比在美國的華人要高,僅僅排在白人的後面,而在黑人,南美人,日本人,韓國人的前面,這種感覺是很重要的。人口比例是很重要的,美國黑人人口和南美人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比華人要高,所以地位就要高。 因此筆者的感覺是,如果你是一個熱愛挑戰的人,希望向上爬,希望獲得一些高一點的地位,那最好是去美國;如果你是一個愛安靜的人,喜歡平等一點的人,最好是呆在加拿大;而如果你是一個特別想向上爬,特別想獲得不平等的高位,那你最好是回到中國。 這是筆者對那些想移民這兩個國家的人的一個建議。 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有一些在美國的華人認為自己比加拿大的華人地位要高一些。這很有趣,其中一個表現就是他們很不喜歡加拿大的華人稱自己為北美。所以他們說,稱自己為北美就是加拿大華人的自卑表現。 談這個話題的人當然是在美國的華人,基本的觀點是,美國的華人認為加拿大的華人有虛榮心,即加拿大的華人總是說自己在北美,好像要故意沾一點美國的光,而美國的華人不同意,說,你就是加拿大華人,何必稱自己為北美呢?言下之意就是,我美國華人,比你加拿大華人的地位要高,那你加拿大的華人,就不要不知羞恥地沾我們美國華人的光了,或沾我們美國人的光了。 其實,這種地位的比較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因為每個人所處的位子是不同的,因此感覺也不同。就如同北京人一樣,北京人對外地人的排斥,最厲害的人,就是那些胡同里的地位很低的北京人,因為他們在北京的地位很低,他們唯一有的就是那個北京戶口,因此對外地人表現瞧不起的就是這些北京人,而北京其他混的好的人,文化高的人,就沒有很強的北京人的優越感。筆者估計,那些高抬美國華人地位的人,可能就是在美國混的不好的人,因為他們除了有美國的身份以外,什麼都沒有了,因此就如同那些地位低的北京人一樣,或如同那些上海人一樣,只有炫耀他是上海人和北京人的身份了。其實,就地位的感受而言,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與你在社會階層中的現實地位有關。

同樣是華人,美國華人和加拿大華人的差距怎麼這么

根據網上材料簡單整理一下:
相同點:
1、美國華人受教育程度更高。
2、美國華人英語水平更好。
3、加拿大華人土豪更多。
4、加拿大華人性格更溫和。
5丶加拿大華人生活質量更高。
不同點
1、兩國華人都是互看不順眼。
2、都喜歡踩自己的國家。
3、兩國的華人地位差不多。

同樣是華人,美國華人和加拿大華人的差距怎麼這么大

1丶美國華人受教育程度更高
數據顯示,美國華人移民中,27%的中國大陸移民擁有碩士以上學位,而所有移民中只有13%的人擁有碩士以上學位,美國本土出生的人中有12%的人擁有碩士以上的學位。加拿大高學歷華人相對佔比小。
2丶美國華人英語水平更好
這一點跟學歷也有關系,另外就是美國人為「生活所迫」不得不努力學英語。而加拿大華人社會已經發展相對成熟,華人在加拿大生活完全可以一輩子不出華人圈。
3丶加拿大華人土豪更多
美國華人移民中,部分是留學生,部分是高科技人才,部分是去美國實現夢想的普通人,還有一部分是有錢的投資移民,剩下的就是想著改變命運的窮人。而加拿大華人中很大一部分是財力豐厚的土豪丶企業家丶官二代。
4丶加拿大華人性格更溫和
加拿大整體的社會氣氛就是溫和有禮的,無論是對於生活還是工作,人們普遍是比較隨性舒服的態度,不喜歡強求或爭搶。在美華人則受到美國人的影響,比較信奉利己主義丶個人至上。
5丶加拿大華人生活質量更高
相比在美華人工作忙丶壓力大的狀態,加拿大華人的生活狀態更加有限,生活節奏更慢。雖然加拿大華人生活質量更高,但是他們憂患意識更強,活的更接地氣。

加拿大華人現在到底有多少

加拿大目前到底有多少華人,沒有一個准確的答案。
一個原因是他們統計的不是華裔,而是亞裔。一般認為,在加華人的總數已超過百萬(某調研說的是146萬),多集中於多倫多、溫哥華及蒙特利爾等大都市,其來源地以中國大陸、香港及台灣居多。

加拿大華人談中國的未來

中國步入空氣質量環境污染問題

加拿大華人代表是誰

這個課題還真的少見,呵呵,要說加拿大的華人代便是誰,我想應該是 陳卓愉(男),現年64歲,是加拿大籍華人,1993年當選加拿大聯邦國會議員,之後三次被提名進入內閣,是加拿大首位被委任成為內閣成員的華人。先後擔任過加拿大外交及國際貿易部亞太事務部部長、多元文化部部長等重要職位,是華人參與加拿大政治的代表人物。(貌似重復了呢?!)

加拿大華人生活狀況

基本屬於小聚居的局面 一般性的都是集中在某一特定地區 並將該地區建為城中之城 尤其在華人高度聚集的地方 有時甚至都很難看到白人
有少數的可以融入到白人圈 但是多數還是華人間交流 cbc和cbc之間交流
但是由於享受到當地較高的社會福利 平均生活質量要遠高於國內

加拿大華人較多的城市?

溫哥華和多倫多

加拿大華人主要聚集地

多倫多,溫哥華,蒙特利爾

加拿大華人移民生活好嗎?

太平洋加達移民為您解答:
移民是加拿大的一項基本國策,長期接受移民態度良好,深受國際關注;並且加拿大投資移民的政策穩定、人性化,深受華人的熱愛,教育水平和社會福利更加是世界上屈指一數的國家。據相關研究專家表示,投資移民加拿大4年之後,經采訪得知,投資移民有3/4表示滿意、或非常滿意;而有1/5不置可否,只有7%認為覺得移民加拿大之後生活較前差。
另外,加拿大移民在生活期望方面,43%說較預期佳,33%說與預期相若,只有24%說比預期差。至於不同年齡、教育學歷和移民類別的人,也有不同感受。據在移民登陸之初的那段日子裡,一些在加拿大的同胞講述其移民加拿大的生活時,常這樣的形容:第一年大苦,第二年小苦,第三年不苦。
此外,加拿大移民關於收入和事業會影響移民對加國生活的滿意程度和期望,年收入4萬元或以上者,明顯較滿意加國生活;八成年收入4萬元以下的人,普遍對加國觀感差不多。收入愈少,對加國滿意程度就愈低。新移民由於收入低,很大程度上影響他們是否滿足於移民加國。隨著移民日子愈久或收入增加,不滿的感覺才降低。以此不難發現,移民加拿大的時間越久,對移民的生活質量要求高的才會顯示出來。

『伍』 為什麼加拿大對很多人來說似乎是一個有吸引力的居住地呢

加拿大是多元化國家,更容易被寬容

最先加拿大的政策一如既往的多元化。加拿大以寬容多人種和弘揚文化多樣性為優良作風和國策,因此移民投資後華人被加拿大社會發展接納。依據統計分析目前200萬左右華人,而隨著華籍人口的提升,中文已經成為繼英文、法文以後的第三大語言表達,因此華人去加拿大移民投資比較容易融入。


包含機械設備消毒殺菌情況、清潔衛生情況、商品原料安全性情況等,並會隨機抽查製成品。此外,政府部門特意撥付一千六百萬澳元成立一個專門用於檢測的團隊,全部上市的商品都必須要歷經嚴格檢測階段。因此住戶大可放心服用、放心使用!

挑選移民投資加拿大的主要原因:發展前景優良

給買賣發展趨勢帶來更多機遇,北美被稱作世界最大的金融市場,這兒集技術市場與人力資源市場於一身,技術領先、管理心得智能化,很多中國公司都選擇涉足北美市場。入駐北美市場最先要做的第一步是變成加拿大人民。

『陸』 華人在加拿大與澳大利亞的比較

加拿大華人比澳大利亞的多。
兩國很少有歧視華人的事件發生。

全方位比較澳大利亞與加拿大,建議選擇澳大利亞!
目前國人廣泛認為適合移民國家主要有四個:北美的美國和加拿大;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和紐西蘭。
其中美國和紐西蘭因為各自都有很嚴重的劣勢(前者要求太高,後者經濟不夠發達)目前中國移民大多集中在澳大利亞和加拿大。
首先介紹一下兩個國家的概況吧,還是能說明一些問題的。澳洲人口2000萬,國土面積770萬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收入21,650,世界排名19;加拿大人口2700萬,國土面積997.61萬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收入23,930,排名世界18。數字上看加拿大都要略勝一籌,不過差距都很小,基本是一個檔次。(2007年CIA數據,澳洲排世界16,43,798美元;加拿大排18,43,478美元,還是不分上下,但是澳洲已經超過加拿大。數據連接自美國中央情報局年鑒,The World Factbook, provided by theCentralIntelligence Agency, as of October 2, 2008.)

從經濟上看,兩個國家製造業都不是很發達,重工業基本都沒有,強項都是農業和類似礦石這樣的出口加工業,兩國都是世界上排名前列的農業出口國,澳洲更是世界最大的羊肉出口國(但澳洲人很少吃羊肉)。(補充,上次沒有介紹失業率方面的數據。加拿大2008年12月失業率是6.6%,澳大利亞2008年12月失業率是4.4%。不要小看這2%的差距,這在經濟領域是非常大的差距,這也是為什麼目前很多加拿大人來澳洲找工作的原因。關於失業率的數字,可以去google搜索。)

評價:加拿大略勝(現在可以改成澳大利亞大勝)

國際政治上看兩國都是英聯邦成員國,加拿大是七國集團的成員,雖然排最後,不過也很值得驕傲。但是在各自區域上來看,加拿大隻能唯美國馬首是瞻,澳洲在自己的區域則是無可爭議的老大,

評價:打成平手。

氣候上澳洲在南半球,加拿大在北半球,差異很大,至於哪裡更好,自然是各有所好,就我個人感覺,澳洲比加拿大最好的一點就是氣候了。我在溫哥華呆了一年半,那裡的氣候基本上和中國東北差不多(我本科是在哈爾濱念的),夏天要比哈爾濱涼快,冬天戶外要冷一點,但是只要待在室內,你是不會感到冷的,但還是不適合大多數中國人生存。澳洲就不用多說了,冬天有幾天會冷,夏天有幾天會熱,剩下的330的多天簡直就像是度假。

評價:澳洲大勝

教育上不太好比較,我本來以為加拿大畢竟是在北美,應該要好一些(當初就是沖著北美去的),不過有兩個資料可以參考,一個是泰晤士報的世界大學排名,澳洲有7個大學排名前五十,加拿大隻有3個。另外一個是香港人心中留學的選擇地,第一就是澳洲,超過10%的香港人都選擇去澳洲留學,英國排名第二,加拿大落後美國排第四。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很難說,不過個人感覺可能是因為澳洲學校的海外學生數量要強於加拿大,所以造成在國際聲望好一些,另外加拿大不少優秀的學者都被美國吸引走了,畢竟加拿大和美國稅收上差距太大了,當然,加拿大本土的好學生也基本都被美國吸引走了,很多美國不怎麼樣的都來加拿大讀書。不過加拿大的學費要比美國英國和澳洲便宜不少,我在ubc時候學費只有3600(當然,ubc也確實比別的學校便宜,多倫多就要貴好多(忘了說,當時我在ubc有半獎)),表妹在澳洲讀master一年要20000(補充一下,兩國的貨幣匯率基本上等值(目前加元貴10%左右))生活費差不多,租房一般都在450-600塊。(生活費和房租,目前澳洲要比加拿大高50%,因為澳洲經濟紅火,加拿大經濟低迷。)

評價:澳洲略勝(主要是因為那個排名)

自然資源可能是澳洲和加拿大在世界上范圍最強的了,2000年聯合國千年領袖會議上公布了一份各國人均自然資源排名,澳洲第一,加拿大第二。具體哪些資源不太清楚,澳洲似乎礦石很豐富,加拿大好像也是油礦什麼的很多。(這幾年拜中國印度所賜,澳洲礦業發展飛速,礦石價格屢創新高前一陣子必和必拓要收購力拓,據說金額會超過微軟,成為世界最大的上市公司)

評價:澳洲勝

自然環境還是澳洲因為氣候的緣故要好,悉尼人都說自己好像成天在花園度假一樣,另外,澳洲的城市人口好像要比加拿大多一些,溫哥華只有55萬人,悉尼差不多350萬,但是澳洲城市外居民很少,不知道為什麼。自然風光是澳洲最吸引我的了,沒去過大堡礁簡直這輩子就白活了。澳洲是世界上著名的旅遊度假勝地,加拿大就要差很多了。

評價:澳洲勝

移民政策上,我不太好說,因為都是找別人幫忙辦的,不過應該相差不多,加拿大更容易,因為很多人可以不考雅思,澳洲雅思5分或者6分是必需的(其實技術移民英文都不差)很多移民到加拿大的是不具備移民澳洲的資格的。移民來源應該都差不多,大多是亞洲和英聯邦的南非這些地方,不過感覺加拿大每年要流失到美國一些高素質人才,另外加拿大的黑人明顯要比澳洲多,澳洲的移民中還有很大一部分是英國和歐洲國家的,加拿大的歐洲移民就很少。

評價:打平,加拿大移民政策寬松,澳洲移民素質略高

福利方面不用多說了,這是中國人移民最大的原因之一,兩國基本都很優越,當然,是建立在你交好多稅的基礎上,似乎唯一比較重大的差別是退休金的發放上,澳州是18歲以後在澳洲住滿10年就可以領全額退休金,加拿大要苛刻一些,必須住滿40年,少住一年就減去四十分之一。(福利方面,目前明顯是澳洲好一大截,因為澳洲政府目前有大量的財政盈餘,現在澳洲每生一個小孩大概有7000澳元的補貼,同時每周都有額外的津貼,這個加拿大是沒有的,同時澳洲人的退休金也普遍高於加拿大,退休金的數字和兒童補貼可以去澳洲和加拿大移民局網站查閱。同時,新移民找不到房子可以申請澳洲政府的租房補貼,加拿大似乎也有類似的規定,但我找不到詳細資料)

評價:平手(現在澳洲略勝)

同中國關繫上,澳洲因為和亞洲地理位置的接近受益很大,今年以來澳洲政府正在和中國商談自由貿易協定(西方國家中第一個)一旦成功,則很可能最終形成中國+日本+韓國+澳洲的共同大市場,加拿大和中國經濟上往來很少,基本都是進口中國商品和出口農產品,貿易額相比澳洲可以忽略,兩國關系也很平穩,沒有太好也不很疏遠。評價:澳洲全方位勝

以下是補充:

物價方面大概是澳洲最大的劣勢了,經過我個人的比較,現在澳洲市場上商品價格普遍大概是加拿大的兩倍左右甚至更高,很誇張。舉幾個例子,385ML的COCOCOLA飲料24個,一般就是5.99加元,便宜的時候4.68就可以買香蕉:最便宜,0.56/公斤白菜:0.89/公斤澳洲呢:24*385ML,14.56AUD香蕉:1.99以上白菜2.45以上把再說三文魚,加拿大的冰凍的就4元/公斤,澳洲要20/公斤龍蝦:12/公斤,澳洲要20以上把.(加拿大狂勝,澳洲物價太貴了)

另外一個需要考慮的就是房價了,這對新移民來說至關重要。這個因為兩國都有很多城市,比較難比較。但我就拿兩國最大的城市悉尼和多倫多比較吧。雖然找不到具體數字,不過以我對兩個城市的了解,保守估計,悉尼的房價至少在多倫多的兩倍以上,自從奧運會之後悉尼房價就達到了一個很高的高度,目前看來悉尼的平均房價甚至已經超過紐約和倫敦,很誇張吧,但這是事實,澳洲蓬勃的經濟使得全球投資者都去悉尼投資。甚至澳洲邊遠的城市如佩斯,平均房價大約50萬澳元,相當於43萬加元,可以在加拿大買個很好的房子了。(加拿大大勝)

感覺澳洲和加拿大比,澳洲就好像是中國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什麼都貴,但是居民收入也高一大截,同時還有很多外國人來旅遊投資,自然物價房價也高了

加拿大就像是重慶成都這樣檔次的城市,工資低,加拿大最低工資一般為8塊錢,澳洲最低的城市至少也在14塊以上,所以工資方面加拿大也比澳洲低很多,據兩國統計據統計,加拿大周薪786加元,澳大利亞約1147澳元。但是相對的加拿大消費也低,像每人都喝的咖啡,加拿大大概是不到兩塊一杯,澳洲一般在四塊左右。收入低,消費低,生活一樣挺精彩。(關於最低工資的數字,均取自各國稅務局的官方網站,網友也可以去google搜索,直接搜索中文就可以;加拿大+平均周薪或者澳大利亞+平均周薪。剛去的新移民一般拿的都是最低工資,所以你經常會在網上看到有加拿大的華人新移民找不到工作自殺,但是從來看不到澳洲華人的負面新聞)

綜上各種原因,我還是選擇了澳洲而不是加拿大,希望國內有移民意向的首先明白,加拿大雖然離美國近,不過想取道加拿大去美國還是很難的(廢話,能去美國誰去加拿大)現在因為加拿大經濟不景氣,加拿大人都想各種辦法移居美國,很多加拿大人在大學甚至高中時代就去美國讀書換取身份,當然也有很多人保留加拿大國籍在美國工作,知名度很高的就有剛剛去世的那個著名的電視新聞主持人(名字忘了),像墨西哥一樣,加拿大正在被美國邊緣化的越來越差。另外,澳洲的華人感覺要比加拿大少一點,在加拿大不會說英語(Q吧)照樣獲得自由自在。(澳洲華人比加拿大少很多,因為加拿大吸收的主要都是中國人印度人和亞洲人;澳洲的歐洲移民很多,甚至比亞洲還多)

附錄,加拿大政府自己的一份調查結果顯示,澳大利亞是世界范圍移民第一選擇,加拿大排名第二

全球移民調查澳洲列第一加拿大第二

最近,有關部門就一個國家的旅遊、投資、政府管理、國民印象等看法,對10個國家,10,000多人次展開了一項民意調查。結果表明,加拿大在全球民意測驗中,名列第二,僅次於澳大利亞。

在評選最適於生活、工作、投資的國家、對當地居民印象方面,加拿大打敗了英國,名列第二;就業方面,加國排名第三;同時,多數人都認為加拿大是最適於發展經濟的國家。

最適合移民的國家,加拿大被列為第三;

最適合旅遊的國家,加拿大排第二。

提到政府管理,加國僅次於瑞士,屈居第二,相信馬田總理看到這一結果定會非常滿意。

負責此項國際民意調查的公司總裁SimonAnholt說:「加拿大是一個安定、自由、民主的國家,其醫療保健體系是很多國家無可比擬的。這幾點已使加拿大在北半球形成一種強有力的品牌效應,多數人都認為加拿大是一個安全可靠、適於經濟投資的國家。這充分肯定了加拿大的經濟發展前景。」

當然,加拿大也不是盡善盡美,在產品出口方面,排名11,文化遺產竟然排在第20位。
所有項目綜合排名中,澳大利亞名列前矛,人們普遍認為澳大利亞更為民主自由,國家更為穩定,能夠提供最好最全面的生活方式。此次民意調查,排名前11名的有: 1.澳大利亞 2.加拿大 3.瑞士 4.英國 5.瑞典 6.義大利 7.德國 8.荷蘭 9.法國10.紐西蘭11.美國加拿大各方面排名: 投資、移民 2 經濟開發 3 旅遊 3 國民印象 2 就業 3 文化遺產 20 通俗文化 14政府管理 2出口/產品/知名品牌:11

『柒』 世界哪個國家華人最多

第一名:印度尼西亞——767萬

在全世界所有國家中,擁有華人最多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亞,據統計,印度尼西亞擁有華人的數量在770萬以上。即便這個國家,曾經發生過一段讓華人恐慌的歷史,但是這個國家,依然成為了眾多華人的首選。2011年當地華裔人口:767萬華人。

第二名:泰國——706萬

亞洲周邊國家,是華人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拿泰國拿說,雖然泰國的經濟不怎麼樣,但是泰國這個國家擁有的華人數量也達到了700多萬。2011年當地華裔人口:706萬

第三名:馬來西亞——639萬

馬來西亞的經濟發展的還不錯,然後治安方面還算穩定,環境也特別的好,所以馬來西亞這個國家,也有很多華人,據統計,目前的馬來西亞擁有華人的數量大概在630萬以上。2011年當地華裔人口:639萬。

第四名:美國——346萬

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的教育還有醫療設備,都是位於世界一流水準,在美國擁有唐人街,美國的華人數量在340萬左右,未來這個數值還會繼續上升,因為隨著國內人們生活水平及經濟條件的提高,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移民到美國。2011年當地華裔人口:346萬。

第五名:新加坡——279萬

在新加坡說普通話,有很多人都聽得懂,然後在新加坡的街上,也能聽到很多說普通話的華人。新加坡是一個人口並不多的國家,就是這樣一個人口不是很多的國家,華人就佔了280萬左右。新加坡2011年人口普查華人人口279萬

第六名:加拿大——136.4萬

加拿大的房價是越來越高了,很多加拿大當地人認為,房價上漲的原因是,因為華人在加拿大拚命的買房,所以才造成了房價的上升,加拿大目前擁有華人130多萬,雖然造成了房價的上升,但是也對加拿大做出了不小的貢獻。加拿大2011年人口普查,華人人口:136.4萬。

第七名:秘魯——130萬

秘魯是南美洲國家,緊挨著阿根廷,巴西這些國家。進入21世紀以來,去往秘魯的華人越來越多,秘魯人口為30,946,000人(2013年),民族包括印第安原住民、歐洲人、非洲人和亞洲人。

官方語言是西班牙語,一些地區通用克丘亞語和其他方言。各民族文化傳統的融合在藝術、飲食、文學和音樂等領域創造了多元的表達方式。2013年當地華裔人口:130萬人。這在南美洲的國家中是華人人口是最多的。

第八名:越南——126萬

越南,一個亞洲的社會主義國家,和中國接壤。位於東南亞中南半島東部,北與中國廣西、雲南接壤,西與寮國、柬埔寨交界,國土狹長,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緊鄰南海,海岸線長3260多公里,是以京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

因為和中國西南接壤,因為當年的戰爭以及其他原因,不少中國人都從邊境到越南生活,並形成自己的華人幫派。越南 2011年當地華裔人口:126萬。

第九名:菲律賓——115萬

菲律賓,位於中國的海南島南部,與中國的南海一直有著領土之爭,前幾個月甚至因為南海事件劍拔弩張,這也不妨礙菲律賓有著眾多的華人。菲律賓 2011年當地華裔人口:115萬。總人口:1億100萬(2015年7月)。

第十名:緬甸——110萬

緬甸,被稱為大象背上的國家。緬甸有約5141.9萬(2014年人口普查),68%為緬族。

主要的法定少數民族為撣族(9%)、克倫族(7%)、孟族(2%)、克欽族、克倫尼族(1%)、欽族(2%)、若開族以及華人(3%)、印度人、孟加拉人,但緬甸官方不承認華人、印度人、孟加拉人為法定少數民族。官方語言為緬甸語,也有為數不多的人懂英語和漢語。緬甸 2011年當地華裔人口:110萬。


(7)印度華人為什麼吸引加拿大人擴展閱讀:

一、分布范圍

從大洲分布來看,亞洲為3627萬人,佔78%;美洲890萬人,佔15%;歐洲170萬人,佔5%;大洋洲100萬人,佔1.7%;非洲10萬人,佔0.3%。

按國家和地區劃分,華僑華人的73%集中在東南亞地區,僅印度尼西亞(1200萬)、泰國(850萬)、馬來西亞(640萬)三國,佔世界華僑華人總數的60%左右。

世界上居住華僑華人100萬以上的有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緬甸、秘魯、新加坡、菲律賓、加拿大、美國等10國。居住華僑華人10-100萬人的有柬埔寨、印度、日本、西班牙、英國、法國、俄羅斯、紐西蘭、巴西、荷蘭、德國、澳大利亞等國。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

第十二條

歸僑、僑眷在國內興辦公益事業,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給予支持,其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歸僑、僑眷境外親友捐贈的物資用於國內公益事業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減征或者免徵關稅和進口環節的增值稅。

第十三條

國家依法保護歸僑、僑眷在國內私有房屋的所有權。依法徵收、徵用、拆遷歸僑、僑眷私有房屋的,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合理補償和妥善安置。

第十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歸僑、僑眷就業給予照顧,提供必要的指導和服務。歸僑學生、歸僑子女和華僑在國內的子女升學,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照顧。

網路-華僑

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

『捌』 華人到加拿大後才反思:我們為什麼要移民

通常,在人們的認知里,移民生活是歲月靜好:徜徉於美術館作品、漫步於黃昏沙灘、悠哉品嘗下午茶。等等,這一切都是真實的嗎?為什麼還有八成人會後悔?現在,飛際移民小編帶大家走進華人在加拿大的真實生活。


三、住房:房價堪比北上廣

如今,加拿大大多數城市的房租都呈現上漲趨勢,不少華人也都淪為房奴。在加拿大買高層公寓,每月都要繳納管理費,這筆費用已經從最初的幾百漲到現在的一個月一千多。大多數華人也是月光族。

四、思維方式:思維差異導致很難結交外國朋友

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從小會被要求,優先考慮集體利益,其次才是個人的想法或偏好。但與之相反的是,加拿大社會更容易接受辯證思維。人們會選擇忠於自己的需求和觀念。這樣的差異,若不融合,在與外國人交往中比較容易吃虧。

盡管,加拿大是國人移民的熱門國度,但也不要人雲亦雲。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才能挑選出適合自己的移民國家。

『玖』 溫哥華印度人多嗎

多,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有件事已經成為現實:印度人要佔領全世界了。
美國、英國、澳洲……移民國家還是非移民國家,印度人都隨處可見,尤其是在加拿大,可以說是佔了少數族裔的半壁江山。
據CIC News報道,印度已經成為加拿大人才來源的第一國家。
在2021年,加拿大迎來了超過40.5萬名移民,創歷史新高。其中,有近三分一是印度裔。

同時,加拿大還接收了近45萬名國際留學生,其中印度人占總數的近50%。

此外,有超過1萬名印度人通過臨時外國工人計劃(Temporary Foreign Worker Program),移居加拿大。還有約13萬名印度人通過國際流動計劃(International Mobility Program),獲得了工簽。

CIC News認為,印度新移民數量這么多,有國際和加拿大國內兩方面因素。

在國際上,印度中產階級人口不斷增長,他們擁有加拿大移民、難民和公民部(IRCC) 批准簽證所需的教育水平、語言技能、工作經驗和定居資金。

這些條件對於所有希望移居加拿大的印度人來說都很重要,無論是永久居民、外國工人還是國際學生。

另一個重要的國際因素是,美國移民通道越來越閉塞,導致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在美印度人移居加拿大尋求PR。

在國內,加拿大進行了多項對印度人大有裨益的重大移民政策改進。

2015年,IRCC引入了快速通道(Express Entry)來管理其主要的聯邦經濟類移民項目。

裡面的綜合排名系統(CRS),根據候選人的年齡、教育程度、語言技能、工作經驗以及其他因素(例如是否擁有加拿大教育和工作經驗)對候選人進行評分和排名。

鑒於他們擁有的上述特徵,印度人往往在CRS系統里表現良好,並且很容易成為通過EE獲取楓葉卡的主要新移民來源。

比如,印度人的高英語水平,使他們比許多其他國家的國民具有顯著優勢。

此外,IRCC於2018年推出了Student Direct Stream (SDS),以允許符合條件的印度人快速獲得學簽。

SDS也比通過正常途徑申請學簽的通過率更高。印度人在加拿大完成學業後,拿到畢業工簽(PGWP),繼續在這里工作,就能在EE,以及許多其他加拿大移民計劃(比如省提名)中利用自身優勢成功移民。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主要國內因素是,加拿大大量的印度僑民,以及印度文化在全國范圍內的日益流行。

這有助於印度移民在加拿大找到家的感覺,並支持他們安家樂業,融入本地生活。

如果僅從最新人口普查數據來看,加拿大印度裔人數為137萬人,占總人口比例的3.8%,不及華裔人數177萬人和總人口佔比5%。但就影響力而言,印度移民在加拿大政壇創造的紀錄遠遠超過華人。

其中第一位亞裔省長為來自印度旁遮普的BC前省長杜新志(Ujjal Dosanjh),第一位國會政黨領袖為祖籍印度旁遮普的聯邦新民主黨領袖駔勉誠,第一位亞裔國防部長為出生在印度旁遮普的石俊(Harjit Sajjan)。

此外就上屆大選結果來看,共有17名印度裔當選國會議員,當中還誕生了第一位亞裔女性國防部長阿南德 (Anita Anand)。

包括政治領域以外的北美企業界,只要一個印裔上位,他或她底下的正式員工或臨時工助理幾乎全是印度人,有的是宗親關系,有的則是同一個宗教信眾。

在溫哥華,經常能看到印度人的身影。計程車、大型貨車行業、郵政系統、機場地勤,農場庄園在加國幾個大型都會區里,基本上被印度人壟斷,連建築公司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印度人經營。大溫地區的素里中部地區更是如同印度人的解放區,印度寺廟、印度餐廳、印度商貿城比比皆是,大街上穿著紗麗的印度婦女隨處可見,彷彿到了印度的一個村落。

印度人社區里,招牌只以旁遮普語書寫,經常看不到英文,但白人不介意,媒體也不會批評。印度移民做出什麼不守規矩的事情,西方媒體也不會特別挑出來說。甚至連大溫槍擊案死者和嫌犯幾乎都是印度裔,媒體和社區也不會像處理華人新聞一樣,刻意去強調族裔背景。

很明顯,印度人在加拿大,某些程度上混得比華人更好。

對此,不少華人網友有感而發:

「以後加拿大可能是印度人的天下了,因為他們生孩子確實很迅猛。」

「其實印度人最喜歡去的國家是美國,因為美國綠卡太難拿了,就退而求其次來到了加拿大。很多印度單身年輕人都把加拿大做跳板,始終想去美國找工作,問為什麼?他們說那兒的工資高,機會多。另外,印度人特別抱團,一個地方出來的人,先來者都會誠心照顧後來者,當人人在各自事業發展中,就建立了關系網(

『拾』 為什麼,中國和印度留學生那麼喜歡來加拿大讀MBA

這兩個國家的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人口多、資源少。所以,這就讓好多人想通過留學來移民加拿大。所以,這些來讀MBA的學生,絕大多數都不是為了學成後回國自我奮斗的人。而是,用MBA做一個跳板來移民加拿大。因為,加拿大的特點是人口數,資源多。這一條正好和中印兩國的狀況相反。

閱讀全文

與印度華人為什麼吸引加拿大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要去印尼旅遊 瀏覽:652
銀河號是中國什麼公司船舶 瀏覽:946
義大利高端包包品牌有哪些品牌大全 瀏覽:369
伊朗核計劃遭受什麼病毒侵襲 瀏覽:582
印尼地震海嘯28樓有多少米 瀏覽:619
印度9億人參加哪些大選 瀏覽:211
怎麼加入英國外賣 瀏覽:583
印尼巴談島哪裡好玩 瀏覽:671
印度拉達是什麼車 瀏覽:647
中國象棋如何玩斗獸棋 瀏覽:608
英國地鐵什麼時候出現 瀏覽:211
印度用什麼錢最貴 瀏覽:689
印尼黑酸枝傢具保養用什麼材料 瀏覽:5
越南政權如何交接 瀏覽:811
義大利什麼時候能成立 瀏覽:696
在中國哪裡賣房子 瀏覽:511
為什麼英國沒有威爾士元素 瀏覽:148
英國貨幣對人民幣多少 瀏覽:263
印度尼西亞礦產怎麼樣 瀏覽:450
去印度買手錶怎麼樣 瀏覽: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