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老兵被困印度50年是怎麼回事
環球網2月1日報道,昨日一篇題為《中印戰爭老兵被困印度50年
盼回國與家人團聚》的外媒報道熱傳網路,這篇BBC的報道稱,1963年中印戰爭停火數個星期後,一位隸屬中國解放軍的測繪兵意外地闖進了印度境內被抓,之後再沒法離開印度。這位老兵流落印度50多年,依然無減他的思鄉之情。BBC印度記者找到了這位流落印度的中國士兵,並對他進行了采訪。2月1日,中國駐印度大使館領事部主任趙軍對此回應稱:中國駐印度大使館知悉此事,並一直就此同王先生本人及其親屬、同印度有關部門保持密切接觸。他相信「此事一定能夠獲得圓滿解決」。
BBC在報道中提出王琪能否回鄉仍然是一個疑問。而另一個問題是,如果他成功回到了陝西老家,他還會返回印度嗎?
2月1日,中國駐印度大使館領事部主任趙軍就媒體對中國老兵王琪(媒體報道為王琦)有關報道事進行回應:我注意到近日媒體對王琪先生的有關報道。中國駐印度大使館知悉此事,並一直就此同王先生本人及其親屬、同印度有關部門保持密切接觸。我們非常同情他的遭遇,一直以來提供了相關幫助。我相信在中印雙方共同努力下,在尊重當事人本人意願的前提下,此事一定能夠獲得圓滿解決。
② 邊防部隊1名士兵走失,中方是如何回應的
在平常生活中,如果我們自己的孩子親人走失了,我們肯定會坐立難安,立馬要去找尋孩子,那如果是關於邊防部隊戰士走失,那麼中方是怎樣回應呢?
1月8日凌晨,中國邊防部隊1名士兵因天黑、地形復雜等原因走失。事發後,中國邊防部隊第一時間向印方通報情況,並希望印方協助搜尋救援。近兩個小時後,印方明確回復找到1名中方走失士兵,待請示上級後歸還移交中方。
看到這里,相信會有不少人疑惑,士兵們沒有配發北斗終端嗎?為何這種事情會發生兩次?其實吧,在群山中,別說北鬥了,就是告訴你前面有路,你也不一定找到。在中印邊境這種地形復雜的地區,導航並不是萬能的。有分析認為,此次走失的士兵估計是偵察兵,邊境地形復雜偵察困難不說,現在還是冬季,行路就更困難了,所以沒能在天黑前趕回軍營。而夜間太冷,人在野外伸手不見五指,那就更加地難以辨別地形方向了,如果在寒風中待太久的話,那凍死將成為必然。
所以說,邊防部隊士兵走失,中方必須要找。而第一時間給印軍發通告首先是為了偵察兵的安全,其次還能順便檢驗下印軍夜間的出動能力,在雙方有建立信任措施的協定這一機制下,印軍要是不出動就說明軍事能力不足,到時要發生些什麼,就可就別怪中方的邊境部隊派士兵過去摸營找人了,後果啥樣估計大家也能猜出來。實際上,中印對類似事件都有應對方案,只要不是故意使絆子,這樣的事情通常都能順利解決。
特別是現在中印雙方還在談判過程中,任何不明智的決定都會迅速加劇緊張局勢。中方應該要理解這一點。其實,印度人在翻閱史書時,就應該意識到,要盡快把走失的士兵送回來,而不是請示什麼上級。否則下一步可能就是中方部隊直接去印方的大本營搜索失蹤的士兵。當年的宛平城,相信現在還要不少人記得吧。可以說,這次印軍屬實是懸崖跟前走一遭而不自知。
因此,中方在對待邊防戰士走失的情況下,應盡快把戰士找回來送回祖國。
③ 「一個戰士就是一座界碑」這句話上熱搜,從中你感受到了哪些心酸
看到這句話確實是破防了。
一個戰士就是一座界碑,我們可以在那這句話裡面可以看出來,戰士他們的責任,他們的重量 。每個戰士都是偉大的每一個戰士都是可愛的 。我們的國家有很多地方,他們是偏遠的,他們是我們國家和其他國家的分界線,也就是邊疆地區,所以在那裡面我們都會駐扎一些邊疆戰士 。在我們一直關注的那件事情就是中印邊境沖突我們國家損失了四名 能用的邊疆戰士 。
希望我們一定要永遠記住這四位烈士,他們在面對外人來犯我們國家領土的時候,他們在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保護我們的國家 。而面對那麼多敵人的來犯,他們也是沒有 一絲懼怕的 。
④ 二戰期間,裝備精良的日本,為何在印度地區遭到慘敗
近代時期的日本是一個野心很大國家,他們甚至都有想到要統治整個亞洲,但是最後的結局是日本宣布投降。二戰期間日本發動的每一次戰爭都是占上風,但是當日本攻列印度的時候,局面全部反了過來,日本和印度的這場戰役絕對是讓日本顏面掃地的一場戰役。那個時候的日本武器是非常的先進,為何還打不過印度呢?
第一個原因是日本在決定進攻的時候根本沒有把日本放在眼裡,沒有做充足的准備就發動了這次戰爭。但是戰爭開始了以後,印度這個國家大多數地區都開始下雨了,並且這雨一下就接連了很多天,下雨的期間大多數的日本士兵都染上了疾病。由於他們出來的比較迫切,很多醫療物品都沒有帶,染上疾病的士兵得不到治療,只能等待死亡。
第二個原因是印度額的地形是叢林地帶,雖然日本有汽車,但是都進不去。那麼他們所帶的裝備只能通過一些人力來搬運,一些比較大的武器都搬不過去。除此之外還有糧食運輸不過去,導致還沒開始打仗,就死去了很多士兵。
第三個原因印度當地的百姓都有很強烈的抗敵心理,以及在英國軍隊的幫助下面,給日本士兵一些沉痛的打擊,讓日本士兵在印度這個地區遭到了慘敗。正是因為這三個原因,日本受到了損失,不過在這其中和日本的自大脫離不了關系。
⑤ 印媒稱2名印度士兵身亡,事發時正在中印邊境修橋,是怎麼回事
《印度快報》28日最新消息稱,在中印邊境加勒萬河谷地區,有兩名印度士兵溺水身亡。報道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兩人死亡系「事故,與該地區目前局勢無關」。
報道稱,死者是37歲的納伊克·薩欽·維克拉姆·莫爾(Naik Sachin Vikram More),和23歲的蘭斯·納伊克·塞勒姆·汗(Lance Naik Saleem Khan)。
報道稱,這兩名溺亡士兵的家屬表示,他們被告知,兩人是該地區「橋梁建設」任務的一員。印度軍方消息人士還稱,莫爾死亡的消息是「上周四(25日)被報告的」,而汗的家人則稱,他們在上周五(26日)收到死訊。
(5)為什麼總有士兵走失在印度邊界擴展閱讀:
死者家屬回應:
「我們被告知(該地區)正在修一座橋梁,塞勒姆是其中一員,」汗的叔叔說,「他當時在一艘船上,但船翻了,他死了。」莫爾的家人說,他們被告知,莫爾當時跳入河中營救另外兩名士兵。在設法營救時,莫爾的頭撞到了河中的石頭,受了重傷。
報道稱,莫爾的父親告訴媒體,最後一次與兒子通話時10天前,「他向我保證他很好,讓我不用擔心。」此前,據印度媒體22日報道,印度北阿坎德省一處臨近中印邊境的橋梁被一輛運載著重型機械的卡車壓塌,卡車上的兩人身受重傷,已被送醫。印度媒體還稱,這處橋梁位於通往中印邊境的達帕-米勒姆路上。
⑥ 遠征軍杜聿明部再走出野人山之後為什麼還是到了印度
他們走進野人山之後因疾病和飢餓死了很多人,在叢林里邊探索邊走,地圖也沒有那麼先進。孫立人部隊安全撤退到印度後,跟美方溝通營救,美軍派出了飛機在野人山叢林里搜救杜聿明部隊的蹤跡,搜尋了好久終於找到他們,然後給他們空投了很多食物。在美軍的指引下,杜聿明部隊就近走出了野人山,抵達了印度,去雲南的路更艱險。如果不是美軍的搜救,整個部隊可能都將困死在叢林里。杜聿明抵達印度稍作調整後,乘專機受蔣命令被調回了國內。
雖然這次翻越野人山造成大量有生力量無辜死亡,但杜聿明並沒有受到蔣介石的指責。因為在遠征軍出發前,蔣介石就交代杜聿明要把部隊帶回國內。蔣介石是考慮到這是一支寶貴的戰鬥力量,他怕軍隊都去了印度受美國武裝最後會變成一支他國的僱傭軍幫他國打仗而導致最後自己失去這支部隊的指揮權。在蔣介石的立場來看,他不僅希望中國遠征軍能在中印緬戰場打勝仗,更希望這支部隊成為戰爭結束後自己手中的武裝資本。所以如果遠征軍在緬甸打了勝仗但卻成為了他國的僱傭軍,那對自己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但作為我們第三方來看,這么多戰士沒有因為戰斗而是因為大自然帶來的疾病、飢餓和難捱的氣候而死去實在是讓人心痛。如果他們當時能一同進入印度,這幾萬士兵的生命就能得以保存。更何況後來在美國政府的強烈要求下,蔣介石還是派了一部分有生力量通過駝峰航線被空運到印度。這不是多此一舉嘛,如果當時杜聿明的部下能撤到印度,就不需要用飛機從國內運士兵到印度了,更不存在這些事了。所以那些高級指揮官的私心,小算盤,不合時宜的決策真的是會造成很多不必要的傷亡和犧牲的。
國民黨高層中的貪腐和派系之間的權力斗爭非常嚴重,蔣介石任人唯親而非任人唯賢的用人原則也為自己的政治版圖埋下了崩潰的伏筆,最後的結局大家也看到了。盡管他完成了北伐實現了中國名義上的一統,盡管他帶領了全中國取得了抗日的勝利,盡管他是一個堅定的民族主義者,絕不賣國絕不受洋人的控制,盡管他在中國那個風起雲涌的時代做了很多很多事,但最終他失去了大陸,敗退台灣。
⑦ 印度邊境為何再次爆發沖突
印度邊境之所以會再次爆發沖突,主要是因為印度方面不斷挑釁而引起的。眾所周知,印度在邊境上一向小動作頻頻,印度和幾乎所有的邊境國都有沖突和矛盾。而且印度屬於實力一般,卻偏偏非常喜歡找事的那種類型。在邊境不斷地挑釁,卻賺不到任何便宜的印度,除了造成自己士兵的傷亡,再也沒有什麼對自己有益處的地方。不得不說,印度方面真的是很難以理解。明明可以採取對話來解決爭端,卻偏偏要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他國的原則和底線,真的是毫無信義可言。
印度方面不僅和中國有摩擦,和巴基斯坦以及尼泊爾也有邊境沖突,甚至巴基斯坦和尼泊爾都曾經為了領土不被侵犯,都和印度在邊境地區有過交火。印度在沒有賺到任何便宜的基礎上還不思反省,在邊境屢屢挑起事端,不知意欲何為。明明賺不到便宜,傷亡都是自己的士兵,印度方面真的應該好好看看自己的實力。
⑧ 印度越界事件 為什麼
印度越界的幾大原因?
其實,這本事很清楚的一件事情,有圖為證,事件的就起因就是印度士兵越界為先。此次印軍越界事件發生在中印邊界錫金段已定邊界,與以往雙方邊防部隊在未定界地區的邊境摩擦對峙有本質不同。中印邊界錫金段已由1890年《中英會議藏印條約》劃定,印度歷屆政府多次以書面形式對此予以確認,承認雙方對錫金段邊界走向沒有異議。印度武裝力量越過已定邊界,性質非常嚴重。中方已多次向印方提出嚴正交涉,要求印方立即將越界的邊防部隊撤回邊界線印方一側。而印方聲明對1890年《中英會議藏印條約》完全避而不提,明顯是印方有意挑事。
這次這幾圖張圖看明白了吧!路是修到中國和不丹的邊境的,路一旦修成以後,不丹的農產品工業產品就很方便的運到中國,由於是鄰國中國為了拉攏不丹我想會是很少的關稅甚至0關稅,這樣雖然不丹在領土上就那麼大點地方,但是有一個購買力很強的14億人口大國市場,不丹人肯定會有很大好處。(有人會反駁印度人口也不少呀!是的,是不少,可是他們真沒中國人的購買力強,印度很多人不知道明天要干什麼,那麼中國人有幾個不知道明天干什麼的,上班、上班、還是上班,印度人很多沒工作的,沒錢怎麼買東西?)嘗到中國甜頭的不丹人會選擇和誰好大家用腳趾頭都能明白吧!除非是腦殘,不丹和中國穿一條褲子了,西面有巴基斯坦老鐵,東面有個不丹老鐵,北面是我天朝,印度多害怕,要不然沒事他越界作甚,吃飽了沒事兒干呀!因為印度看明白的這個了,所以我發表出來,希望讓不丹老鐵看到,在洞朗地區上和中國站在一起,逼印度撤兵。中國人絕不支持擴張,是我們的地盤我們寸土不讓,不是我們的我們一寸不要。大家看明白了嗎?我們的政府多麼的機智偉大,不打越界的印軍就是不想把事情搞大,一旦印度軍隊被消滅了,那裡成了戰場,印度就一直今天打一槍,明天打一炮的,也不大規模和中國打,拖住中國修路,然後做一些破壞中國和不丹友好的事情宣傳,讓不丹有反中國情緒,所以這么多天中國一直就是不打,就是不上套,其實中國修路的時候就應該想到了印度會有些反應,一切盡在運籌帷幄之中,早就有所准備,所以看到國家這么流氓我也就放心了
【重磅】就在今天2017.08.28下午兩點半,印度軍隊撤出中國領土!
外交部消息,28日下午14時30分許,印方將越界人員和設備全部撤回邊界印方一側。中方將繼續按照歷史界約規定行使主權權利,維護領土主權。
問:據了解,8月28日下午,在中印邊界錫金段越界的印度邊防人員及裝備已經全部撤回邊界印方一側。印軍越界事件已得到解決。請介紹有關情況。
答:6月18日,印度邊防部隊非法越過中印錫金段已定邊界進入中國洞朗地區。中國通過外交渠道多次向印方提出交涉,向國際社會說明事實真相,闡明中方嚴正立場和明確要求,敦促印方立即將越界邊防部隊撤回邊界印方一側。同時,中國軍隊採取有力應對措施,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合法權益。
8月28日下午14時30分許,印方將越界人員和設備全部撤回邊界印方一側,中方現場人員對此進行了確認。中方將繼續按照歷史界約規定行使主權權利,維護領土主權。
中國政府重視發展同印度的睦鄰友好關系。希望印方切實遵守歷史界約和國際法基本原則,與中方一道,在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的基礎上,維護邊境地區和平安寧,促進兩國關系健康發展。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