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人為什麼能吃苦

印度人為什麼能吃苦

發布時間:2023-02-08 10:36:07

『壹』 矽谷的中國人為什麼會輸給印度人

在矽谷乃至整個美國職場,中國人不如印度人幹得好,是有目共睹的事實。谷歌總裁比才和微軟總裁納德拉,都是二十多歲才來美國念研究生院的印度新移民;在矽谷大部分公司,職位高的中國人鳳毛麟角,印度的副總裁、總監卻比比皆是。

當然背後的原因一定是中國文化,估計孔子難逃其咎。但中國文化到底怎樣侵蝕了我們的領導力,孔子的罪狀到底是哪一條,我並沒想清楚過。

所以,中國文化確實導致了矽谷工程師領導力的缺乏。但相對於那些幾千年老的古書上寫的看不懂的句子,這些每天上演的節目才更是我們浸淫其中無法逃遁的活生生的中國文化。

但我更認為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要取之可取之處,棄其糟粕。

『貳』 很多印度人並不富裕,為什麼他們活的好像並沒有什麼壓力

因為很多的人認為他們生下來就註定是要做什麼的,可以說是註定了自己的結局。所以他們活著就沒有什麼動力,感覺就沒有任何的壓力。這主要是因為印度的種族制度非常的嚴重使得印度很多人生下來就會遭受很大的歧視。而且他們卻對這種現象非常的心安理得使得這種種姓制度,依然在現在的印度橫行。

所以說印度並不是生活沒有什麼壓力,只是他們不懂得反抗,因為他們認為這樣是十分合理正常的。然而這卻是由於長期的歧視行為給他們帶來的沉重枷鎖,但是並沒有一個人首先打破這種傳統,所以造成了印度社會現在依然非常的貧窮落後。

『叄』 為什麼在非洲,中國人更吃苦,更首富卻是印度人呢

大家都知道,非洲一直都是中國的好夥伴。有很多的非洲人會來中國生活和發展,當然也有很多中國人會去非洲工作和生活。當然,除了中國人,也還有印度人或別的國家的人去非洲工作。不過,同樣是在非洲工作,讓人很不解的一點是中國更加吃苦耐勞但是卻是印度人成為首富。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況且,在非洲的華人和印度人相比較起來,語言方面也是更沒有優勢的。印度人可以說英語,同時印度人還相對更外向,更容易和當地和其他的夥伴打交道。語言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受過高等教育的印度人還可以和外國人在語言上無縫對接。在中國人的觀念里就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然而在實際生活中,吃得了苦不一定能成為人上之人。

『肆』 為什麼印度人可以忍受貧窮,我們不可以

為什麼印度人可以忍受貧窮,我們不可以?這個問題說明了印度的國情和文化教育跟不上時代步伐,寧願受窮也不想過上好日子,懶惰已在印度種姓部落形成了習慣,不思進取,坐吃山空,忍受貧困,也不致富的思想。

『伍』 中國和印度在非洲影響力對比

中國在非洲的國家影響力遠超印度,但印度人在非洲更受歡迎,是有原因的,中國人在非洲也很多,也能吃苦,但跟非洲做生意的主要是國企,很多中國民企其實在非洲也算很成功,比如傳音、華為、海爾等等,但普通中國人去非洲的大多數都是做些低利潤的小生意,餐館、超市、雜貨店、小酒店、養殖場、工廠等等,而且競爭很大。
而印度人去非洲早了幾十年,佔了先機,印度人也很能吃苦,很能打拚,插手了很多行業。印度人外形膚色跟非洲人相近,而且有著所謂「世界最大的民主」光環,容易博得好感,而且很多印度人是入了歐洲或非洲國家的國籍,這些國籍給 他們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印度人在非洲不僅數量多,紮根也要深得很,多出幾十年的打拚時間,他們很多都是來自大家族,有深厚的家族勢力支持。關鍵是插手政治,從政界獲得支持,輕松獲得地皮和項目,而且插手很多高利潤行業

『陸』 印度人大多窮困,但為何幸福指數還那麼高呢主要原因有三點

有句話是這么說的「幸福與金錢無關,與心靈相連」,也就是有錢並不一定幸福,關鍵是心靈的滿足。這個觀點很多人都不認同,因為在現在物質經濟中,物質必然成為主導因素。因此,越富裕的國家,應該越幸福,如中東石油富國,還有北歐國家等。但是這個放在印度身上卻正好驗證,印度人大多數那是窮困潦倒,但是印度的幸福指數為何還那麼高呢?主要是三點原因。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僅次於我國的國家,但是GDP只有我國的零頭還不到,因此,人均GDP是我國的六分之一。整個印度人均GDP才1000多美元,跟很多非洲最不發達國家一個水平,甚至還低於他們。光是看這數據,印度那是窮到了極點啊,而且在印度很多大城市也確實如此,如孟買,一半以上的人住在貧民窟裡面。

但是在世界范圍內的幸福指數調查來看,印度幸福指數非常高,比我國高太多了,甚至高過發達國家。90%的印度人表示,如果有來生,還要做印度人,而不願意做其他國家人,因為他們認為印度人最好,最幸福。

而且我們看到印度街頭,大量無家可歸的人,貧困的人們和孩子,他們臉上大多那也是笑容,說明確實快樂了。這個跟我們的想像完全不一樣,我們可能認為印度人這么窮,那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但是仍恰恰相反,活的很好。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主要是三點。

第一,宗教因素。

印度大多數信奉印度教,而印度教跟佛教,跟基督教、 *** 教的差別是,強調「苦修」,認為吃苦那是上天的恩賜,那是幸福,只有受苦多了才能進入天堂,才能在來生有更好的待遇。所以我們看到為何印度有那麼多的苦行僧,為何有那麼多人吃苦臉上還帶著笑容。因為這從他們內心來看,這不是苦,這是在修行,因此,不會覺得痛苦,反而是輕鬆快樂。

第二,做到了公平。

中國古代有句話叫做「不患寡而患不均」,也就是窮沒關系,大家都窮,而且社會公平,這也沒關系。而因此這一點做的很好,對於社會的每一個階層,每一個人做到了社會的公平,這也是英國殖民統治下留下來的所謂民主的制度,在印度,人人平等,不因任何條件實行歧視。

比如說,殘疾人佔比8%,那麼在公務員,社會工作方面,必須預留8%的職位給他們。而且印度每個人都有權利參與任何政治活動,有權利干任何事。在面臨的所有的抉擇的時候,給予每個人都是平等的。而且印度族群復雜,幾乎每個族群都有自己的黨派,都有自己的通道,所以就像我國40多年前那樣,大家窮,但是都窮,都很開心。

第三,沒有壓力。

印度雖然窮,但是從英國人那裡繼承了兩樣好東西,那就是免費的醫療和均等化的教育。解決了最大的兩個問題,印度實行免費醫療,窮人再窮也看得起病,到公立醫院基本不花錢,而且葯價因為有仿製葯也是很便宜,所以印度人看病無壓力。

在教育方面,印度90%以上的學生都上公立學校,而印度每年拿出GDP的4%投入教育,使得學生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學習費用都非常低。即使大學也基本花不了幾個錢,而且針對窮人基本還能免掉。所以印度人雖然窮,但是沒有不安全感,沒有啥壓力。所以,印度人雖然窮,但是覺得自己活的幸福,並不苦。

『柒』 印度人為什麼這么懶

熱帶地區的人因為氣候原因消耗大,所以確實比較迴避體力消耗,久而久之養成了根深蒂固的慵懶的習慣。你看越南因為歷史上長期受中國影響,在整個東南亞就算是比較能吃苦耐勞的了,可是在中國眼裡也是被認為懶得不行(尤其是越南南部人)。
另外,印度人長期陷在宗教隧道里,追求來生下一世,對現世都是得過且過,滿不在乎。所以,奮斗勤勞努力這些概念壓根沒有。

閱讀全文

與印度人為什麼能吃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要去印尼旅遊 瀏覽:652
銀河號是中國什麼公司船舶 瀏覽:946
義大利高端包包品牌有哪些品牌大全 瀏覽:369
伊朗核計劃遭受什麼病毒侵襲 瀏覽:582
印尼地震海嘯28樓有多少米 瀏覽:619
印度9億人參加哪些大選 瀏覽:211
怎麼加入英國外賣 瀏覽:583
印尼巴談島哪裡好玩 瀏覽:671
印度拉達是什麼車 瀏覽:647
中國象棋如何玩斗獸棋 瀏覽:608
英國地鐵什麼時候出現 瀏覽:211
印度用什麼錢最貴 瀏覽:689
印尼黑酸枝傢具保養用什麼材料 瀏覽:5
越南政權如何交接 瀏覽:811
義大利什麼時候能成立 瀏覽:696
在中國哪裡賣房子 瀏覽:511
為什麼英國沒有威爾士元素 瀏覽:148
英國貨幣對人民幣多少 瀏覽:263
印度尼西亞礦產怎麼樣 瀏覽:450
去印度買手錶怎麼樣 瀏覽:711